教你如何留取尿液和读懂尿常规报告中的“+”号

合集下载

一文教你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

一文教你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

尿常规检查经济方便,能快速出结果,其结果可以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外脏器疾病、代谢疾病、血液疾病等的诊疗提供重要线索。

尿常规报告单的项目有很多,你是否看到尿常规化验单上“+”“-”“阴性”“阳性”等标注时常常一头雾水?那么,尿常规中的各项指标代表着什么呢?|科学之友|51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医学检验科颜色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但会随着饮水量、活动、饮食的改变而略有不同。

尿色过浅或过深,呈棕色、棕黑色、红色、乳白色等颜色的尿液都要引起注意。

许多疾病,如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统感染、乳糜尿等都会引起尿色的变化。

尿白细胞当尿白细胞检查有“+”符号时,是不是代表尿路感染了呢?其实并非如此。

当尿白细胞有异常时,我们需要看看镜检下尿白细胞是否超过5/HPF,高于此值需要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尿白细胞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尿潜血、尿红细胞尿潜血和尿红细胞两个指标通常需要结合来看。

在正常情况下,尿潜血为阴性,红细胞为0~3/HP。

当红细胞镜检超过3/HP 时才称为血尿。

血尿可见于感染、肾小球肾炎、结核、结石、肿瘤、囊肿、过敏性紫癜、凝血异常、胡桃夹综合征、经期等。

一文教你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文|李英蛋白尿、尿微量白蛋白高蛋白饮食、发热、精神激动、剧烈运动、标本中细菌繁殖、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情况可出现生理性蛋白尿或假阳性,但大多不会超过一个“+”。

有些时候我们发现第一次检查尿微量白蛋白阳性、蛋白尿“±”或“+”的健康人,几次复查后尿常规又变成阴性。

因此,为了确定是否真的存在蛋白尿需复查几次。

如持续阳性或尿蛋白较多,则应警惕疾病所致,主要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建议前往肾病风湿免疫科进行进一步检查。

尿葡萄糖此项指标正常情况下为阴性。

“+”越多,说明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越高,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但不是仅有糖尿病会导致尿葡萄糖阳性。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肾小管间质损害、激素异常、颅脑损伤,或在使用一些药物的情况下,比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链霉素等都可能使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及怎样看懂报告单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及怎样看懂报告单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及怎样看懂报告单?发布时间:2021-09-02T15:47:19.3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6期作者:邓晗[导读] 尿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颜色和透明程度等。

邓晗四川省兴文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400尿常规是临床常见的检查项目,主要对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其颜色和透明程度等。

尿常规检查有利于评估泌尿系统的感染情况、及时发现肾脏的早期病变等,并可对糖尿病、肝胆疾病等予以初步筛查,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可辅助疗效观察,判断机体的健康状态。

那么尿常规应该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看懂报告结果呢?1.尿常规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1.1 尿液样本不宜过久留放若尿液样本放置时间较长,将导致其受到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的可靠性,由于尿检主要有患者自行采集,因此采集结果较易受到影响。

此外,在女性患者尿液样本中,若经期分泌物混入尿液,也会污染样本,男性患者在接受泌尿系统疾病检测时,也需避免个人原因而导致前列腺液或精液污染样本。

此外若尿液放置时间过长,必须重新采集,避免尿液样本pH值、蛋白质等成分改变,以防细菌滋生,影响检验准确性。

1.2 注意留取晨尿有相关报道提出,尿常规检查时最好采集浓缩的晨尿,晨尿是指在膀胱中存放时间超出6小时,且在清晨起床后未进食、未做运动前的尿液。

同时留尿前一晚20点后,尽量避免大量饮水。

饮水过多将增加尿量,继而稀释尿液成分,促使检查结果呈阴性,同时若尿液比重较低,尿液中的红细胞将受到破坏,以致镜检时难以发现红细胞。

1.3 避免在特殊情况留尿感染、发热、剧烈运动等均会导致原有尿液异常加重,或引发尿液一过性异常,因此需避免在以上情况下进行尿常规诊断。

若留尿液化验前接受抗生素治疗,则抗生素或相关代谢产物将由尿液排出,阻滞细菌生长,继而将使培养结果显示为假阴性。

故此,针对留尿做中段尿培养者,可遵循医嘱适当停用抗生素后再行检查。

若病情需要必须持续性抗生素治疗,则需及时告知医生近期曾使用过哪些抗生素。

女性尿液检查如何留取中段尿

女性尿液检查如何留取中段尿

女性尿液检查如何留取中段尿朱晓瑞 (上海杨思医院,上海 200126)尿液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通过留取中段尿样可以为专业医师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进而为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提供支持。

在女性相关检查中,关于中段尿的留取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因此,有必要向大家普及留取中段尿的正确方法。

尿液检查的项目人体正常尿液是黄色或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气味。

除了维持水电解负荷平衡外,尿液还排出代谢产物和废弃物,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至关重要。

在现代医学诊断中,通过检测尿液中相关成分的含量、状态等,可以辅助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及相关疾病。

临床主要的尿液检查项目如下:(1)水分量。

成人排尿量的正常范围是每天1000~2000 mL。

在疾病诊断中,该指标可反映肾功能是否正常。

(2)pH值。

酸碱度能够提示肾脏调节功能和盐酸排泄状态。

(3)蛋白质。

临床上,检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可帮助判断肾小球过滤功能、排出通路是否存在障碍,并筛查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4)糖类。

高血糖可导致尿中出现糖类。

通过检测糖类成分及其含量,可以评估胰岛功能及血糖平衡情况。

(5)尿红细胞或白细胞。

若出现血尿或脓尿,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等疾病。

(6)尿酮体。

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酮体,可以初步判断人体是否处于饥饿状态或患有类似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

留取中段尿的意义具有代表性当人体排尿时,最开始排出的部分可能携带了来自外部生殖器以及尿道口附近的细菌、颗粒物等污染物质;较后排出的部分则可能携带了膀胱底部区域的物质,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通过取得排尿过程中产生的中段尿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泌尿系统内部状况。

防止细菌污染尿液是从泌尿系统排出的体液,可能含有各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也可能存在于尿道口、外阴或肛门附近的皮肤上。

头段和末段的尿液容易受到细菌、精子、皮肤屑等污染源的影响,如果采集这些部分作为检测样本,可能使结果受到非泌尿系统因素的干扰而导致误诊。

尿常规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常规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常规标本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留取尿常规一般取清晨的尿液,一般去中断尿液,收集在专用的瓶子内,留取后送到化验室进行检查。

一般要求女性要避开月经期,避免造成误差影响检查结果。

男性如果有包皮过长时建议及时清除龟头部位的污垢残留物,在留取尿液,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尿常规标本留取方法:1.尿常规、尿NAG酶标本:一般留取晨起第一次清洁中段尿。

2.24小时尿蛋白、尿钙、尿肌酐定量标本:当日7点晨尿弃去,留取第二次尿液至次日7点晨尿,记尿量于化验单上,混匀并留取10ml送检。

注意留取尿液后即需加入防腐剂。

3.尿红细胞形态标本:留取晨起清洁中段尿10ml。

4.直立试验尿标本:睡前排空膀胱,晨起不活动,床前排尿,留取中段尿10ml,为直立前尿。

然后让患者脚跟离墙20cm,呈挺胸凹腰状站立20分钟后,自由活动,如有小便再留取中段尿10ml,为直立后尿,两次尿标本均需送检。

5.尿放免标本:晨起留取清洁中段尿为第一杯标本,然后饮水300~500ml,待有尿后,再留取中段尿为第二杯标本,两杯同时送检。

6.尿细菌培养标本:首先领取尿培养标本瓶,晨起直接留取清洁中段尿至试管内,量约3~5毫升,注意绝对清洁,勿污染瓶口,勿倾斜。

尿常规标本注意事项:尿常规的检测,是我们肾病病人常规检查,也是我们肾内科大夫,经常开具的一种检查,但是很多时候大家留取的尿常规,都是不合格的。

以至于这个尿常规的结果,被医生看到了之后,很难对病情做一个正确的判断,也很难对病人的诊断。

做一个正确的确诊,那么我们尿常规的留取,就非常的重要。

正确的尿常规留取,是这样的一个方式,我们一般要求病人晨起第一泼尿,是我们要留取的尿,晨起第一泼尿留取之前,需要清洗一下外阴,尽量减少污染。

同时要留中段尿,所谓的中段尿是哪一段,就是我们先尿出一段不要,然后再用我们的尿杯去接取尿液,大概尿液要截取的毫升数,大概是十毫升左右。

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然后我们再留取标本之后,两个小时内,尽量要及时的送到化验室进行检测,时间长了,尿的标本也会产生一些误差。

尿培养留取标本方法行标

尿培养留取标本方法行标

尿培养留取标本方法行标一、患者准备1. 患者在留取尿标本前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尿道部位应保持清洁,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2. 在留取尿标本前应彻底清洗双手,并使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外生殖器。

女性患者在留取尿标本前还需要用清水冲洗外生殖器。

3. 如果女性患者正在经期,建议选择非经期时间留取尿标本。

二、留取尿标本1. 集尿杯:使用干净、干燥的集尿杯,杯口不能接触到任何物体,以避免污染。

2. 用力拉开外生殖器,男性应用棉球擦拭龟头部位;女性应用消毒湿纸巾擦拭尿道口周围区域。

3. 开始排尿:在排尿前先清洁外生殖器,然后将首次排尿的前段排出,再用集尿杯接收中段尿液,最后再将最后尿液排出。

4. 尽可能多的收集中段尿液,因为中段尿液中的细菌最多,可以减少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三、留取尿液标本的注意事项1. 避免尿液的污染:集尿杯的杯口不能接触到任何物体,以免尿液受到污染。

2. 避免时间过长:尿液留取后,应尽快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以避免细菌的增殖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 医生的建议:遵循医生的指引和建议,特别是对于患有特殊疾病或正在接受特殊治疗的患者。

四、尿标本的存储和运输1. 存储:留取的尿标本应放置于4℃的冰箱中,以减缓细菌的增殖。

要避免尿标本暴露在室温下过长时间,否则细菌会快速增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运输:尿标本尽快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尤其是对于需要进行尿培养检验的患者,应尽快送检。

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尿标本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正确的尿培养留取标本方法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留取尿标本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液的污染,尽快将尿标本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检测。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尿常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常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常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尿常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这可太重要啦!你知道吗,留取尿常规就像是一场小小的“战斗”,可得讲究策略呢!
先来说说怎么留取吧。

咱得找个干净的容器,就像给尿液找个舒适的“家”一样。

然后,在排尿的时候,可别一股脑儿全接了,要留取中间那段尿哦,这就好比挑精华呀!把这中段尿稳稳地装进容器里,可别洒出来啦,那多可惜呀!
留取的时候还有好多要注意的呢!比如,在留取前,咱得把尿道口清洗干净,不然那些脏东西混进去,那结果能准吗?这就好比做饭前要把菜洗干净一样重要呀!还有啊,女性朋友要避开生理期,这时候留取可不行哦,就像在狂风暴雨天出门,不合适呀!而且,留取的尿液要尽快送去检查,别让它等太久,不然它也会“不开心”的呀!
咱再想想,如果不注意这些,那会怎样呢?结果不准确,医生就没法准确判断病情啦,那不就耽误事儿了吗?所以呀,可别小瞧这些细节,它们就像一个个小螺丝钉,看似不起眼,却能决定整个机器能不能正常运转呢!
总之,尿常规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在心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身体状况。

大家可别嫌麻烦,为了自己的健康,这点付出算什么呢?这就像是给健康大厦打牢根基呀!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哦!。

常见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意义ppt课件

常见尿标本的留取方法及意义ppt课件
路感染。 (3)>1×106菌落/mL: 尿路感染。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尿细菌培养
标本的留取对尿培养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注 意:
①应留取清晨第一次尿,保证尿液在膀胱中停留 了6~8小时,否则阳性率低。
此外,还有一种生理性蛋白尿,又称功能性蛋白尿,系指泌 尿系统并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而言。如剧烈运动、 长期的直立或仰卧,过于激动、高热、高温与受冷等。此种蛋白 尿定量不超过每日500毫克,且为一过性。
一般而言,蛋白尿是肾脏病变的指征。但尿蛋白的含量多少 与疾病的轻重及肾功能并不平行,而与疾病的性质、部位有密切 关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方法 早7点至次日7点的尿液收集到一个清
洁的大容器内,第一个7点的尿弃去,第 二个7点的尿留下,并依尿量的多少放入 相应的防腐剂,然后搅匀后留取标本 10ml,并量总量写于化验单上,及时送 检。
于诊断肾炎,肾结石及尿路感染等疾病; SG(比重),PH(酸碱度)用于评估肾小管功能(浓缩功能
和酸化功能); GLU(葡萄糖)用于检查肾小管功能和糖尿病; NIT(亚硝酸盐)阳性表示尿路有细菌感染; KET(酮体)用来发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饥饿状态; BIL(尿胆红素),URO(尿胆原)为黄疸的辅助检查,用于
24小时肌酐测定
Ccr(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公式)=尿肌酐浓度 (umolL)*每分钟尿量(ml/min)/血肌酐浓度 (umol/L)。

轻松看懂尿常规化验单ppt课件

轻松看懂尿常规化验单ppt课件
• 孕妇尿常规检查是从确定怀孕开始直 至分娩期间应进行的一项常规体检项 目,即每位孕妇在怀孕期间都要进行 大约9-13次尿常规检查。然而在检验 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准妈 妈并不清楚怎样正确地留取尿液标本 进行检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收集 尿液标本一定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 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 白细胞数值不应超过5,超标越多,感染程度越重, • 阳性: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 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为100—150毫克, • 阳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中毒或
肿瘤引起。但剧烈运动、受到惊吓、寒冷等因素 会导致蛋白质临时增高。化验单上的“+”号代表 阳性,“+”号越多,代表问题越严重,最多为4 个“+”号。若化验单上出现“满视野”,则相当 于3到4个“+”号,患者应及时就医,做进一步检 查。
白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蛋白尿,一旦出 现蛋白尿极有可能是肾脏出现疾病;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二、糖尿
糖尿 :尿糖↑,尿糖阳性 意义 1.生理性:静注葡萄糖 2.应激性: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肾上腺 素、胰高血糖素2、 血糖增高性糖尿 3.胰岛素↓→血糖↑←生长激素、胰高血糖 素、肾上腺素、皮质醇 常见疾病: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
肾小囊
肾单 位ຫໍສະໝຸດ 近曲小管 曲部直部
肾小管
细段
降支细部 升支细部
远曲小管 曲部 直部
每个肾脏约有一百多万个肾单位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大分子的蛋白质、血细胞等
小分子的蛋白质、氨基酸、 酶、葡萄糖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
尿液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如何留取尿液和读懂尿常规报告中的“+”号尿,人之小便也,是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

尿的生成有赖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

尿常规是我们常称的“三大常规”之一,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产物,尿液检查简便、无创、廉价,纵然是“常规”检查,却也能提供大量的身体信息,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的问题,更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各系统的代谢情况。

各家医院的尿常规报告单不尽相同,却大同小异,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个项目的意义所在。

临床诊断是医生在开检查单的时候初拟的,并不等同于您的真实情况或最终诊断,是可能更改的。

所以您大可不必对着一张化验单上面的诊断名称而耿耿于怀。

另外需要注意留取尿液标本的时候一般要取中段尿液,即先排出一小段尿液后再接尿送检,目的是排除污染的可能。

最好留取晨尿: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是最理想的,这是因为晨尿较为浓缩和偏酸性,有形成分相对多而且完整,无饮食干扰,不影响尿液化学测定。

再者,女性在月经期间的尿检结果也不准确,需要避开。

至于送检时间,1小时内送检是可以的,留置过长时间的尿,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相差时,新鲜的尿标本才符合要求的。

最后留取尿常规前一天应当避免同房、剧烈运动等;前一天晚上8点后避免大量进食、饮水。

总体来说,只要有(+)或者异常升高的数值就意味着存在不合常理的因素,需要进一步判断病因。

至于每项是什么意义,这次只能作一个非常简要的介绍,要知道,任何一项异常的背后都存在着许多种可能,往往需要医生更精准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检查。

酸碱浓度:pH值(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在6.0左右。

正常尿为弱酸性。

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正常参考值:5.5-8.0。

临床意义:(1)生理因素对pH的影响:①饮食:摄食大量肉类及混合性食物,pH降低;摄食大量蔬菜、水果,pH升高。

②剧烈运动、大汗、应激状态、饥饿时,pH降低。

(2) 病理变化:①pH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坏血病等。

②pH升高见于碱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膀胱炎等。

颜色:通常都应该是淡黄色,水喝多的时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时候会深一些,但是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等,就请您高度重视了,许多疾病可以引起,像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都会引起尿色的变化。

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肉眼血尿,必需要首先排除泌尿系统肿瘤,即使只有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

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与小血块并存,常见于丝虫病;灰白色云雾状浑浊为脓尿,常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红色云雾状浑浊为血尿,常见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暗褐色、黑色尿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深黄色尿为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黄绿色为绿脓杆菌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绿脓杆菌感染。

浊度:不透明的话就是有问题,通常会伴有颜色的改变。

尿比重:正常参考值: 1.003-1.030;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

尿比重增高: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

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

个体变化程度较大,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

亚硝酸盐: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泌尿道结石或感染的可能。

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

“+”意味着感染,多数是大肠埃希菌相关。

尿亚硝酸盐特异性可达80%,其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亚硝酸盐为阳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断为泌尿系感染。

若尿路感染细菌(如阳性菌)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或尿在膀胱中存留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盐,也会产生阴性结果,需注意。

尿蛋白: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

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

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但是出现“+”多数意味着肾脏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您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做24小时蛋白定量检查;第二,找肾脏内科大夫。

尿酮体: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病一般尿酮的升高先于血酮,故尿酮检查对诊断重症糖尿病极为重要。

(2) 非糖尿性疾病:严重饥饿、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子痫、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全身麻醉、肾小管功能不全等病人,因碱质丢失过多、有机酸相对增多,可大量缩合成酮体,由尿中排出,使酮体呈阳性。

所以标本不新鲜会出现“+”,肚子饿久了会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也会出现“+”,找内分泌科大夫。

尿胆红素(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

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或阻塞性黄疸病。

还是找消化科大夫。

尿胆原(UBG):结合性胆红素排入肠腔转化为尿胆原,从粪便排出为粪胆原。

大部分尿胆原从肠道重吸收经肝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再排人肠腔,小部分尿胆原从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排出后即为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1) 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病症。

(2 )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疸等。

尿葡萄糖:(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吸收减少所致,见于一次摄人大量糖类,静脉注射葡萄糖、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妊娠等。

(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

②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糖尿等。

③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出现尿糖阳性。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其他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出现“+”首先要检测糖尿病,赶紧去找内分泌大夫。

白细胞酯酶:是人体白细胞内含有的一种特异性酶类,临床常用这种酶类来检测标本中有无白细胞存在。

但这种酶类只在中性粒细胞内存在,其它的细胞内则没有,所以不能检测其它类型的白细胞,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也就是通过常说的炎性细胞。

这个结果阳性说明所检测的标本中有白细胞存在,也就是中性粒细胞,表示有炎症存在,但不能说明是什么病原感染。

尿红细胞的检查:正常人离心尿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

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

正常参考值:0-5/HP;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尿隐血试验(BLD):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尿BLD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和(或)红细胞变形裂解后溢出的血红蛋白,因此BLD报告的阳性程度往往高于显微镜检查的红细胞数。

正常人尿液中可有极少量陈旧红细胞,偶尔引起BLD的微弱阳性,成年女性由于白带污染常引起BLD 的弱阳性。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尿BLD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显微镜检查多可查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而有些情况的BLD阳性,显微镜多查不到红细胞,称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疟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临床上,对于一些临床无症状而BLD阳性者,应注意定期复查。

尿红细胞的检查:离心尿镜检每高倍显微镜下超过3个红细胞,为镜下血尿。

但今年近年来由于自动化的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微镜视野下红细胞数量的正常值各家医院就有所不同了。

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出现“+”就是所谓的“血尿”了,其原因非常众多,也经常让泌尿外科医生抓耳挠腮不得其解。

但是都要仔细寻求根源。

前面说了,一定要排除肿瘤引起血尿的可能性,尤其是老年人。

上皮细胞: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

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是指从肾脏到尿道外口脱落的细胞,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尿管型: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损害的标志。

是尿蛋白形成的,出现了就不正常。

由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症导致的,找肾内科大夫吧!尿细菌:这不用说了吧?让泌尿外科医生帮你搞掂。

尿酵母菌:小心霉菌感染!要进一步做中段尿液细菌真菌培养。

尿结晶:生理性结晶,如草酸钙、尿酸、磷酸铵结晶;病理性结晶,如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放射性结晶、磺胺类药物结晶等。

严重的痛风、黄疸、草酸结石的病人可以见到,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这样看下来,貌似一张小小的尿常规检验单真的水很深呢!对于广大患友而言,您记住以下几条一定没错:选择恰当的标本送检,重视异常的检验结果,寻找合适的专科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