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ump & pumping station课程编码: 081020031总学时:32 实验学时:2 学分:2适用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水力学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刘在今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和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给水排水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

重点掌握离心泵和轴流泵的应用性能以及给水泵站和排水泵站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并对水泵机组的运行维护、节能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 2基本要求:1.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2.泵的定义与分类3.泵与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重点:各种类型水泵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叶片式水泵授课学时: 20基本要求: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2.离心泵的主要零件3.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4.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5.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7.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8.离心泵调速运行工况9.离心泵装置换轮运行工况10离心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11.离心泵吸水性能12.离心泵机组的的使用与维护13.轴流泵及混流泵14.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重点: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离心泵的各种运行工况。

难点:水泵的吸水性能与水泵并联运行工况。

第三章其他泵与风机授课学时: 2基本要求:1.射流泵2.气升泵3.往复泵4.螺旋泵5.水环式真空泵6.插桶泵7.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重点:各种水泵的和风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各类水泵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给水泵站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给水泵站的分类与特点2.水泵选择3.泵站变配电设施4.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5.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6.泵站水锤及其防护7.泵站噪声及其消除8.泵站中的辅助设施9.给水泵站的节能10.给水泵站SCADA系统11.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12. 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重点:水泵的选择与选型、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设计、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011931本大纲主笔人:戴红玲胡锋平本大纲审核人: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目的: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达到总结、巩固扩大和深化所学的泵与泵站等课程的知识。

培养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运用工具书和编写说明书的技能。

使学生获得水泵站设计的能力。

要求:学生设计应按照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扩大初步设计。

应能运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能够运用计算机知识进行设计计算和绘图;整个设计必须符合有关规范,没有原则性和理论性的错误,计算正确,图纸表达良好,绘图正确。

说明书简明扼要,论证充分,文句通顺,书写工整。

必须按学校有关规定的撰写规范书写,装订成册。

应交成果:1、图纸:给(污)水泵站扩大初步设计图一张(一号图);2、设计说明计算书不少于20页。

二、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与学分时间安排:设计时间为2.0周学分:2.0学分三、课程设计内容1、方案确定:水量预测;确定建设规模;选择厂址;高程确定。

2、泵站设计:计算设计流量和估算设计扬程;确定集水池容积,初选水泵和电机;确定机组基础尺寸;计算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布置机组和管道;计算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水头损失;确定水泵安装高度并计算泵房有关标高;选择附属设备;确定泵房建筑高度;确定泵房平面尺寸四、课程设计方式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是在校内完成,确定方案和计算阶段在教室完成,绘制图纸阶段在学院计算机房完成。

五、课程设计考核办法与内容考核方法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学生课程设计成绩。

考核内容:(1)设计图纸;(2)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3)工作态度评分标准:优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质量优良,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新技术的应用,设计(论文)内容完整,论证详尽严密。

《泵与泵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泵与泵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泵与泵站》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地位与作用
《泵与泵站实验》包括“水泵特性实验”和“水泵并联实验”,是《泵与泵站》和《流体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目的在于综合锻炼学生的基础性实验技能、应用性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水泵和水力学的相关知识点糅合,达到拓宽知识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为将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离心泵装置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离心泵装置启动、工况调节、停车等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3、学会使用仪器、仪表测定离心泵装置的基本性能参数,并根据各参数间的关系绘制特性曲线(H-Q, N-Q,η-Q);
4、掌握离心泵并联工作的连接形式、基本要求和工作特点;
5、学会离心泵并联工作的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6、掌握绘制离心泵并联特性曲线的方法,分析单泵及其并联运行时的工况;
7、通过绘制特性曲线,进一步理解水泵站潜在的工作能力。

四、实验项目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本实验课为《泵与泵站》课程的课内实验,按照百分制评定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和内容及其在实验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见上表,凡课内实验课成绩不合格者,《泵与泵站》课程不予通过。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of Pump andPumping Station 课程编号:C01256041 学时:1周学分:1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方式:校内集中先修课程:工程流体力学、泵及泵站二、目的与要求1. 目的:(1)消化和巩固《泵与泵站》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初步学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方法与过程,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设计计算技巧和编写说明书能力;(4)为适应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2. 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①从事本专业工作,对本专业知识很了解,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设计表现作出评价。

③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树立正确教育思想,认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制定课程设计进度计划,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度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

④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坚持教书育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工作作风,坚持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2)对学生的要求①掌握设计规范。

完成课程设计之前先掌握有关设计规范。

②阅读设计参考书。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借与课程设计有关的书籍作参考书并详细阅读。

③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④独立完成任务书中规定设计内容。

严禁抄袭他人设计图纸或找他人代画设计图纸,一经发现一律按不及格记成绩,并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⑤遵守学院相关规章制度。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取水(送水)泵站、污水泵站、雨水泵站设计,各选一个。

设计内容包括:(1)确定泵站设计流量、设计扬程;(2)初步确定水泵、电机的型号,工作备用泵的台数;(3) 进行水泵机组和吸、压水管路的计算与布置;(4)计算泵站范围内吸、压水管路的水头损失,进行泵站工作的精确计算;(5) 泵站各部分尺寸的确定;(6)泵房选择、泵房平面和高程布置。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大纲教案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案授课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技术学时数:44 (理论教学学时:44)学分数: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水泵及水泵站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水泵的基本知识,确定水泵工况点的方法。

能够正确地选择水泵和进行给水、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讲课44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了解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和水泵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章叶片泵构造与性能(10学时)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离心泵的主要零件、轴流泵和混流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相似定律及比转数。

第三章叶片泵的运行(12学时)以离心泵装置工况确定以及工况调节和联合工作为主要内容。

掌握水泵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

(1)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和泵装置工况点的确定。

(3)离心泵装置的调速运行工况及换轮运行工况,离心泵的并联及串联工作。

(4)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和安装高度的计算。

(5)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给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第四章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常用水泵(4学时)以射流泵为重点,了解其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应用范围。

第五章给水泵站(12学时)以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为讲授重点。

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分类及其工艺特点;水泵选择;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设计;吸水管路及压水管路的计算;泵站水锤产生及防护;泵站噪音及其消除;泵站辅助设备;给水泵站土建特点及示例;深井泵站;给水泵站工艺设计。

1。

水泵站45学时大纲

水泵站45学时大纲

水泵站45学时大纲《泵与泵站》教学大纲学分:2.5总学时:45面向专业:排灌排洪大纲执笔人:朱永梅大纲核定人: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促进作用泵与泵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泵的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基本方程、特性曲线、运行工况等,以给排水中常用的离心泵为主,并介绍其它类型泵的性能;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给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变配电设施、水锤及防护、噪音及消除,泵站中的辅助设施,水泵的选择,机组的布置,泵站的土建要求等。

在市政建设中,水泵站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给排水正常运转的枢纽。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宜精心安排在学生修完工程力学、水力学、排灌工程、排水工程等有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六或第七学期,内容上特别注意贯通。

课堂教学应当力求并使学生弄清楚基本概念,掌控基本原理,并使学生熟练掌握泵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基本方程,能够在给排水设计中挑选出经济实用的泵,并能够合理地布置泵站。

建议听课教师在弄懂教材的基础上,广为写作有关参考资料,紧随本学科的发展,复习过程随时补足崭新内容,并使学生随时介绍本学科的关键进展及发展动向。

二、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第一节水泵及水泵站在给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第二节水泵定义及分类本章重点:水泵促进作用,水泵定义、分类第二章叶片式水泵(17学时)第一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构造离心泵的工作原理:①泵送排气;②压水;③变硬;④连续性。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泵壳、泵轴、叶轮、变硬管、甩水管。

第二节离心泵的主要零件第三节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水泵的基本性能由6个性能参数则表示:流量、扬程、轴功率、效率、输出功率、容许容许喷上真空高度。

第四节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由叶轮中液体的流动情况,推论出来基本方程式:ht=1/g(u2c2u-u1c1u),方程式探讨及修正。

第五节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第六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第七节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转管道系统特性曲线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定离心泵运行工况:①图解法求水箱出流的工况点;②图解法求离心泵装置工况点;③数解法求离心泵装置工况点。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理工学科部《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二○一五年七月《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1、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泵的定义及分类。

3、泵与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1、了解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掌握泵的定义及分类。

3、了解泵与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泵的定义及分类。

本章难点:泵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章叶片式泵课程内容: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2、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3、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5、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

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7、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

8、离心泵装置调速运行工况。

9、离心泵装置换轮运行工况。

10、离心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

11、离心泵吸水性能。

12、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

13、轴流泵及混流泵。

14、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基本要求:1、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2、熟悉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3、熟悉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理解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5、掌握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调速运行工况、换轮运行工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

6、理解离心泵吸水性能。

7、了解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轴流泵及混流泵,以及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本章重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调速运行工况、换轮运行工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离心泵吸水性能。

本章难点: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调速运行工况、换轮运行工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

第三章其他泵与风机课程内容:1、射流泵2、气升泵3、往复泵4、螺旋泵5、水环式真空泵6、插桶泵7、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基本要求:1、掌握射流泵。

泵于泵站课程设计

泵于泵站课程设计

泵于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泵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泵站中的应用;2. 掌握泵站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3. 了解不同类型泵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学会分析泵站工程案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对泵站运行状况进行初步分析;3. 掌握泵站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具备泵站初步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及泵站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泵站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泵及泵站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设计泵站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水利工程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原理:泵的分类、泵的性能参数、泵的扬程与效率;2. 泵站组成结构:泵房、进水口、出水口、配电设施、控制系统等;3. 泵站工作原理:泵站的运行模式、泵站流量与扬程的匹配;4. 不同类型泵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潜水泵等;5. 泵站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泵站工程案例,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6. 泵站设计与计算:泵站设计步骤、泵站主要参数计算、泵站优化设计;7. 泵站运行与管理:泵站运行维护、故障排除、节能措施;8. 泵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泵站在水资源调配、污水处理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具备泵站初步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泵及泵站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泵与泵站》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泵与泵站》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1、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泵的定义及分类。

3、泵与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

基本要求:
1、了解泵与泵站在给水排水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2、掌握泵的定义及分类。

3、了解泵与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泵的定义及分类。

本章难点:泵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章叶片式泵
课程内容: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2、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3、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5、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

6、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7、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

8、离心泵装置调速运行工况。

9、离心泵装置换轮运行工况。

10、离心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

11、离心泵吸水性能。

12、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

13、轴流泵及混流泵。

14、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基本要求:
1、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

2、熟悉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3、熟悉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4、理解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5、掌握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调速运行工况、换轮运行工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

6、理解离心泵吸水性能。

7、了解离心泵机组的使用与维护、轴流泵及混流泵,以及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叶片泵。

本章重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构造;叶片泵的基本性能参数;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调速运行工况、换轮运行工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离心泵吸水性能。

本章难点: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装置的总扬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装置定速运行工况、调速运行工况、换轮运行工况、并联及串联运行工况。

第三章其他泵与风机
课程内容:
1、射流泵
2、气升泵
3、往复泵
4、螺旋泵
5、水环式真空泵
6、插桶泵
7、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
基本要求:
1、掌握射流泵。

2、熟悉气升泵、往复泵、螺旋泵。

3、了解水环式真空泵、插桶泵。

4、熟悉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

本章重点:射流泵;气升泵;往复泵。

本章难点:射流泵。

第四章给水泵站
课程内容:
1、泵站分类与特点。

2、泵的选择。

3、泵站变配电设施。

4、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

5、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

6、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7、泵站噪声及其消除。

8、泵站中的辅助设施。

9、给水泵站的节能。

10、给水泵站SCADA系统。

11、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

12、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基本要求:
1、掌握泵站分类与特点、泵的选择。

2、熟悉泵站变配电设施。

3、掌握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4、熟悉泵站噪声及其消除、泵站中的辅助设施。

5、了解给水泵站的节能、给水泵站SCADA系统、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

6、掌握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本章重点:泵的选择;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本章难点: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第五章排水泵站
课程内容:
1、排水泵站的分类与特点。

2、污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3、雨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4、合流泵站的工艺设计。

5、螺旋污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6、排水泵站的节能及SCADA系统。

基本要求:
1、熟悉排水泵站的分类与特点。

2、掌握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的工艺设计。

3、熟悉螺旋污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4、了解排水泵站的节能及SCADA系统。

本章重点: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的工艺设计。

本章难点:污水泵站、雨水泵站、合流泵站的工艺设计。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与本课程相配合的实践环节就是4学时的实验和为期1周的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实验项目具体如下:
实验一:水泵的分类及离心水泵的拆装。

(2学时)
实验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2学时)
课程设计具体内容详见《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五、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共38学时,包括34学时的理论教学和4学时的实验教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电子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抓住重点教学。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掌握给排水工程中常用水泵的基本理论、基本构造和基本计算方法。

(2)掌握泵的串联、泵的并联、泵的定速、泵的调速运行工况的调节。

(3)能够根据实际工艺条件正确地进行水泵机组选型和给排水工程中各类泵站的工艺设计。

(4)使学生对水泵机组的运行维护、节能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六、考核方式
考勤(20%)+作业(10%)+期末考试(70%)
1、考勤:
占总成绩的20%。

每次上课进行点到考勤,对存在迟到、缺席、早退、请假和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进行记录,根据总考勤次数进行统计算分。

对于达到了《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管理条例》中处理条件的,严格按照《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2、作业:
总成绩的10%,包括每次课后作业、平时各个学习阶段的课堂练习和实验报告的撰写,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独立计算能力。

3、期末考试:
占总成绩的70%。

题型不少于3种,可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

撰写人:审核人:
系主任签字:学科部主任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