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的功效与禁忌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熟地,又名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熟地入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功效广泛且独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熟地可以用于调养身体、治疗疾病和延缓衰老等方面。
然而,熟地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并对禁忌进行解释。
一、熟地的功效与作用1.调补肝肾:熟地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对肝肾阴虚所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2.滋养血液:熟地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物质,能促进血清素的合成,增强免疫力,改善贫血等症状。
3.提高免疫功能:熟地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4.抗衰老:熟地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延缓衰老,提高皮肤弹性,保持年轻。
5.调节内分泌:熟地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可以用于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等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6.保护肝脏:熟地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能够降低肝脏对有害物质的损害,预防和治疗肝病。
7.增加骨密度:熟地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D,能够增加骨密度,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8.改善记忆力:熟地具有改善记忆力的功效,可以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以上是熟地的一些常见功效与作用,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其在中医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熟地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提醒。
二、熟地的禁忌1.孕妇禁用:熟地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忌用。
因为孕妇体内有着特殊的生理情况,服用熟地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2.大便稀薄者禁用:熟地滋阴润燥,暖肾健脾,如果大便稀薄者服用,有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3.湿热体质者慎用:熟地具有温补的作用,对于湿热体质的人来说,服用熟地可能会引起内热燥热的反应,使病情加重。
4.脾胃虚寒者慎用:熟地具有滋阴补益的作用,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服用熟地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导致消化不良。
熟地的功效作用禁忌以及食用方法

熟地的功效作用禁忌以及食用方法熟地黄,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药性甘,微温,常用于治疗血热邪盛、腹胁疼痛、产后乘虚等病症。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熟地的功效作用禁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熟地的药性禁忌主要营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素、脂肪食疗功效:养肾补肾、养肝护肝、补血养血、提高免疫力力适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更易食用。
禁忌人群: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滋阴补血: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熟地黄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专治血虚证和女性月经不调。
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
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
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
增强免疫力:熟地有强心和增强白细胞免疫力的效果,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养肝益肾:熟地能清热滋阴,可治疗因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
熟地的食用方法熟地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熟地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熟地当归酒功效:补益气血,理气解郁。
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材料:熟地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做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酒力不足者,可用黄酒浸药;或以水、酒各半制备。
熟地的功效和作用禁忌

熟地的功效和作用禁忌熟地的功效熟地又称熟地黄、大熟地、福地、酒盆花、山烟、山菜。
熟地具有养血、滋精、补髓的功效。
熟地主要用于治疗血虎黄化、头晕、心悸、月经不调、虚脱、肝肾阴虚、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孕不育、腰膝无力、耳鸣耳聋、头晕、早白胡子、口渴、便秘、肾虚气短。
熟地用於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熟地为补血要药。
熟地常与当归、白芍同用,并随证配伍相应的药物。
用于治疗肝、肾、精、血不足、腰膝无力、头晕、耳鸣、早发白发等患者。
熟地能补充精髓。
地黄常与制备何首乌、枸杞、菟丝子等药物一起使用,以补充精血和头发。
熟地用於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
熟地为滋阴主药。
熟地常与山萸肉、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
别名:熟地、伏地、九湖花、山烟、山菜。
处方名:熟地黄、熟地、大熟地。
性质和口味:甜;性温度归经:肝经;肾经功效:养血润泽;补精填髓。
主治:血虎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用法和用量:口服:煎剂,10-30g;或制成药粉;或者煮药膏,或者蘸酒。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蒸晒而成。
熟地的功能1、熟地治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
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
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
《鸡峰普济方》万病丸2.对精血不足、营地和健康不足的男性和女性进行专业治疗;如果味道很甜,可以在阳光下晒干,去除八两水蒸气。
它也可以用芦荟或三两白檀香保存。
如果枸杞很肥,也可以在阳光下晒干,以去除四两水分。
每种药一公斤可以在不煮沸的情况下洒10公斤高烧浸泡,但浸泡10天后即可使用。
吃了这个的人不能喝太多。
服用后,加入六七公斤葡萄酒,浸泡半个月。
《净月全书》地黄丽丽3、熟地治小儿肾怯失音,额开不台,神不足,口中白睛多,面色白等:熟地黄八钱,山英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
熟地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熟地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熟地黄,又称黄精、淮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萝藦科植物熟地黄的干燥根茎,主要产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
熟地黄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然而,由于熟地黄的性质较为温热,性味苦寒之间,除了具有明显的药物功效外,也有一些禁忌使用的情况。
下面将详细介绍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熟地黄的功效主要包括滋阴补肾、清热泻火、益血生肌、养心安神等方面。
首先,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中医理论认为,熟地黄属于萝藦科植物,具有温补之性,能够将温热的能量送入人体,增加人体的阳气。
熟地黄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包括多糖、黄酮类、甾体皂苷等,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加人体的肾脏功能。
另外,熟地黄还可以促进人体荷尔蒙的合成和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对肾虚、腰腿酸软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其次,熟地黄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
中医认为,熟地黄除了温补之性外,还含有一定的苦味,能够清热解毒,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
在中医药中,熟地黄常用于虚火盛、阴阳不调等症状的治疗,如口渴、咽干、纳呆、咳嗽等,都是由于人体内火炎上升而导致的。
此外,熟地黄还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具有降脂的作用,可用于高脂血症、高胆固醇症等疾病的治疗。
再次,熟地黄具有益血生肌的功效。
中医认为,熟地黄能够滋补血液,促进红细胞的生成,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从而具有益血活血的功效。
同时,熟地黄还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性损伤,促进创伤面的修复。
因此,熟地黄在中医药中常用于瘀血瘀滞、伤口不敛等情况的治疗。
最后,熟地黄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中医认为,熟地黄能够清热养阴,平肝潜阳,对心脾两虚,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此外,熟地黄还可以提高大脑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产生镇静安眠的效果。
然而,尽管熟地黄具有多种功效,但是在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禁忌事项和副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称为熟地、熟地黄细辛,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熟地黄的根部。
熟地黄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食用方法。
一、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1.补血活血:熟地黄具有养血的作用,可以促进造血功能,增加血液的生成。
同时,熟地黄还能改善血液的循环,活化血液,提高血液的供氧能力。
因此,熟地黄可以起到补血活血的作用。
2.滋阴润燥:熟地黄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阴液平衡,改善体内的干燥现象。
对于身体阴虚、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3.降低血糖:熟地黄中含有一种叫做糖甙的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抗衰老:熟地黄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糖类等多种抗氧化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细胞的老化过程,有助于保持健康和延缓衰老。
5.提高免疫力:熟地黄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物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6.保护肝脏:熟地黄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7.促进肝血循环:熟地黄可以促进肝脏的血液循环,改善肝脏功能,对于肝气郁结、肝火旺盛等问题有辅助治疗作用。
8.增强性功能:熟地黄有助于提高肾脏的功能,增加肾脏的性激素分泌,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对于性功能障碍、性欲不振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熟地黄的食用方法熟地黄一般用于煎汤、炖肉、炖羊肉等烹调方法中,以提取出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并发挥其功效。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熟地黄的食用方法:1.熟地黄猪骨汤:将30克熟地黄切片,加入适量的猪骨、黑豆、姜片,用清水煮汤。
可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等调味品,炖煮约2小时。
这道熟地黄猪骨汤可以起到滋阴补肾、养血益气的作用。
2.熟地黄鸽蛋粥:将适量的熟地黄和鸽蛋煮熟,加入适量的水和大米,共同煮粥。
可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红枣、桃胶等配料。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的作用有哪些呢?那么,下面是店铺给你介绍的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对你有帮助。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熟地黄的功效:生津止渴,强精壮阳,滋阴润肺等。
熟地黄的作用:对于肾虚的男性来说,可以起到一个补肾壮阳的效果。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以增强体质,改善血液循环等。
熟地黄的禁忌:婴幼儿不要吃,因为具有一定的药理,所以不要给太小的儿童吃。
另外大人吃的时候,主要不要吃太多,以免造成上火等情况的发生。
熟地黄泡酒喝的功效第一:滋养补血生活中我们使用熟地黄更多的是发挥出这种药材的补血功效,建议身体出现了眩晕心悸、皮肤萎黄、失眠多梦以及女性月经不调以及崩漏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服用熟地黄来进行治疗,除了单独使用之外,也可以将这种药材和白芍、川穹、当归一起制作成四物汤服用,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
第二:治疗精血亏虚精血亏虚对于身体的损害是比较大的,不仅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耳鸣耳聋以及头晕眼花的症状,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毛病,最终还有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寿数减短等。
而服用熟地黄可以很好的治疗精血亏虚的毛病,生活中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第三:抗衰健体对中医稍微有一点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学说上认为精血是我们人体生命活动最为根本的一个基础,人体出现衰老就是由于随着年纪的增长体内精血亏虚所导致的。
而熟地黄敲好可以补充体内的精血,所以是一种非常好的抗衰保健中药材。
生活中我们可以将熟地黄用于防治多种老年疾病,例如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动脉硬化等,效果都非常的好。
第四:治疗肝肾阴虚若是身体出现了肝肾阴虚,具体的症状表现为盗汗、消渴、遗精以及身体潮热,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将熟地黄和龟板、山药、茱萸等一起搭配制作成大补阴丸或者是六味地黄丸等中药服用,不仅可以令疾病消失,身体健康也会越来越好。
服用熟地的禁忌值得注意的是,熟地虽好,但其性质黏腻,有碍消化。
熟地黄的禁忌及食用方法

熟地黄的禁忌及食用方法熟地黄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但是熟地黄也是有禁忌的,现在就跟着店铺一起来看一看熟地黄的禁忌及食用方法,资料仅供参考。
熟地黄的禁忌1、熟地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2、熟地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3、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熟地。
4、凡阴虚咳嗽,内热骨蒸,或吐血等候,一见脾胃虚弱,大便不实,或天明溏泄,产后泄泻,产后不食,久病不食,俱禁用(熟)地黄。
《本章汇言》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1.地黄饮: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
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2.八珍汤: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
熟地黄的药材配伍洽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
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
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抬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上为粗未,每服15克,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熟地黄的禁忌是什么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熟地黄的禁忌是什么导语:熟地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地,它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中药。
熟地黄性温,味甘,在中医药方中多对用于治疗目昏、月经不调、腰膝痿弱等病症。
需注意的是,它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但也有食用禁忌,那么,熟地黄的禁忌是什么?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又有哪些呢?下面,天气网就一一为您介绍。
熟地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熟地,它是我国常见的一种中药。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滋阴,补血。
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1、《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2、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琉琉无所见。
'3、《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日,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4、《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闭,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熟地黄的禁忌是什么1、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2、《医学入门》:'中满痰盛者慎用。
'3、《本草从新》:'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
'4、《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5、《雷公炮炙沦》:'勿令犯钢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熟地黄性温,味甘,在中医药方中多对用于治疗目昏、月经不调、腰膝痿弱等病症。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1、熟地黄水鸭汤材料:水鸭1只,金银花15克。
生、熟地黄各10克,瘦肉100克.盐适量。
做法:水鸭杀好洗净、瘦肉洗净切块备用。
将水鸭、瘦肉连同药材一起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煮约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地黄的功效与禁忌
熟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功效。
那么,下面是给你介绍的功效,希望对你有帮助。
1、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2、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4、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5、常用量:每日12~30克。
水煎服
熟地黄的禁忌1.炮制煎煮不可见铜铁器。
《雷公炮制药性解》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
”熟地黄炮制不可见铜铁,煎煮亦不可用铁锅、铁壶。
《药鉴》:“若犯铁器,令人肾消。
”贮藏应如《本草从新》言:“味甘如饴,须瓷器收之,以其脂柔喜润也。
”
2.服食忌萝卜、三白、诸血等。
《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要药分剂》云:“忌莱菔、葱、蒜、诸血。
”盖莱菔子降气,三白辛窜走气,
影响地黄的滋补作用。
诸血为血肉有情之品,恐滋腻太过,故宜禁之。
熟地黄的作用,熟地黄虽好但禁忌多
3.伤寒家不宜用。
伤寒之病,邪从外入,宜疏散而不宜滋补。
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又仲景《伤寒》一百十三方,惟复脉用地黄。
盖伤寒之病,邪从外入,最忌滋滞。
即使用补,必兼疏拓之性者,方可入剂。
否则邪气向里,必有遗害。
今人一见所现之证,稍涉虚象,便以六味汤为常用之品,杀人如麻,可胜长叹。
”
4.脾虚痰多气郁之人慎服。
熟地黄味甘,性尤滋腻,脾虚痰多气郁者慎用。
《本草从新》云:“按熟地黄性滞,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
”《本草征要》云:“熟者性滞,若痰多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当斟酌用之。
”《本草通玄》言:“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
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此用药之权衡也。
”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1.地黄饮:
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
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2.八珍汤:
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