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的功效

合集下载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
【最新版】
目录
1.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简介
2.生地和熟地的功效
3.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的具体方剂和应用
4.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的注意事项
正文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是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方剂,它是由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中药材配伍而成,具有很好的滋阴养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生地黄和熟地黄都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它们各自的功效不同,但同用则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滋阴养血。

常用于治疗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病症。

而生地黄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后,其性味则变为甘温,主要功效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精血不足、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病症。

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有很多,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这些方剂都是以生地黄和熟地黄为主药,再配以其他药材,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六味地黄丸,就是由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六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滑精等症状。

肾气丸则是由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附子、肉桂等药材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遗精、腰膝冷痛等症状。

在使用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如对于湿热内蕴、脾胃虚弱的患者,不适宜使用此类方剂。

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
应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总的来说,生地熟地同用的经典方是中医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剂,它不仅可以滋阴养血、益精填髓,还可以治疗多种病症。

生地熟地药性有哪些

生地熟地药性有哪些

生地熟地药性有哪些
生地黄是一位中药生地黄的作用,非常的广泛,平时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脏病,便秘,便血等等有着极好的作用,中药的性味温和对于归肝肾经有着极不错的滋补作用,很多人惊叹,觉得中药见效比较慢,可是大家却没有了解到中药成分当中含有不为人所知的作用,生地熟地药性怎么样,为大家做一个相关的介绍。

生地黄经炮制为熟地黄的目的即是改变药性,也是改变药效主治范围的生地黄性味:]味甘、苦,性寒。

能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生地黄的主要作用: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药用时煎服。

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熟
地黄性味归经。

味甘;性温。

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
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
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
综合上述情况,药性也改变啦,药物药效主治内容也改变啦,
对于上文介绍的生地熟,相信够帮助大家很好了解这一味药材当中的成分,以及药材对于人体来说可以起到怎样的滋补作用,对于清热解毒,治疗上火口腔溃疡有着极其滋补的作用。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又称女贞子、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有滋阴清热、益肾生津、补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状。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鲜用、炙用和煅烧用。

1. 鲜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新鲜采摘的生地黄搓洗净,去杂质,晾干。

然后将鲜生地黄置于容器内研磨、捣碎成泥状,或切成薄片备用。

如果需要使用鲜生地黄的汁液,可以将生地黄切碎后挤取汁液。

鲜用生地黄力度充足,能够保留更多的药效成分,但需要相应的注意保存时间,防止变质。

2. 炙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取干燥的生地黄,将其放入炙炉内进行炙烤。

一般要炙至生地黄的外表呈现红棕色,内部仍然保持浅黄色。

炙用生地黄炮制后,功效更加温和,适用于阴虚阳亢、虚热症状。

3. 煅烧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生地黄放入炉内进行煅烧,要控制好温度,以免过度烤焦。

煅烧后的生地黄呈黑色或黑褐色,质地更加坚硬。

煅烧用生地黄具有较强的滋阴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阴亏火旺的症状。

标准的生地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外观:色泽鲜艳,无虫蛀、霉斑、霉层和异物。

2. 气味:具有特有的药香,不应有异常或有味。

3. 性状:形状自然,无碎片、杂质,感觉厚重。

4. 汤液:煎煮后的汤液呈棕红色,饮服时无异常或有异味。

此外,应注意以下事项:1. 存储:生地黄宜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异味。

2. 食用禁忌:生地黄属于滋阴补火的药物,阴虚火旺者慎用。

孕妇禁用。

总之,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经过适当的炮制后,能发挥出更好的药效,适应于不同的症状治疗。

在选购生地黄时,要注意外观、气味和汤液等特点,并注意存储和食用禁忌。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其表面乌黑有光泽,质软而柔韧,味甘,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等功效。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熟地黄的食用禁忌脾胃虚弱、气滞痰多、泄泻者忌服。

1、《雷公炮炙沦》:勿令犯钢铁器,令人肾消并白髭发,损荣卫也。

2、《品汇精要》: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

3、《医学入门》:中满痰盛者慎用。

4、《本草从新》:气郁之人,能窒碍胸膈,用宜斟酌。

熟地黄的食用方法1、熟地酒【材料】熟地黄60克,枸杞子30克,白酒1000毫升。

【用法】将熟地黄、枸杞子洗净,干燥,切碎,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置於瓷坛内,加入白酒,密封坛口。

每日振摇1次,7天后改为每周1次。

浸泡20天后饮用。

服完后,药渣可再加白酒500克,浸泡15天后饮用。

每次15毫升,1日2次。

【功用】补血养阴,滋肾益精。

适用於精血不足、健忘、脱发、腰膝酸软等。

2、熟地补血汤【材料】熟地黄15克,当归12克,白芍药10克,鸡血藤15克。

【用法】将以上四味补药洗净,加入清水,浸渍2小时,煎煮40分钟,取汁温服。

药渣再加清水,煎煮30分钟,取汁再服。

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补益精血,滋养肝肾。

适用於血虚心悸、头晕、目眩、闭经、面色无华等。

3、二地膏【材料】熟地黄500克,干地黄500克,蜂蜜1000克。

【用法】将熟地黄、干地黄洗净,切碎,一并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浸渍12小时。

分别加水煎煮3次,第1次3小时,第2、3次各2小时,分次滤取药液,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至膏状。

再加入蜂蜜调匀,用文火浓缩成膏。

每次15克,1日2次,白开水化服。

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作用比较

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作用比较

·中医中药·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作用比较杨兰英(林州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6550)0 引言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使用形式通常为鲜地黄、熟地黄、干地黄。

其中熟地黄微苦、性温,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主要用于阴虚血少等疾病的治疗[1]。

当前地黄的炮制方式一般为传统酒制与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但是炮制方式不同,熟地黄能够发挥的功效也存在一定差异。

作为临床中医药师要系统运用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参与到中药治疗与药学监护等技术工作中,了解不同的炮制方式在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上存在的差异,严格控制药材质量,保障用药效果。

本次研究将分析不同方式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40例使用生地黄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熟地黄治疗的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甲组,另回顾性分析40例使用传统酒制地黄治疗的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甲组。

入选患者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关于贫血的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其他血液疾病、资料不完整患者。

甲组40例,男女分别12例、28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43.8±5.9)岁;体质量为41-70 kg ,平均(55.6±5.9)kg ,轻度贫血(贫血症状不明显,血红蛋白(HB )<90g/L )、中度贫血(贫血症状比较明显,61g/L<HB≤90g/L )、重度贫血(贫血症状明显,静止时心慌气短)分别24例、12例、4例。

乙组40例,男女分别11例、29例;年龄为20-69岁,平均(43.9±6.0)岁;体质量为41-69 kg ,平均(55.5±5.7)kg ,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分别25例、11例、4例。

两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甲组使用生地黄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清洁鲜地黄,在烘箱将水汽烘干,切成厚片,在75℃环境中放置直到干燥,重复进行5次,放至常温,即得熟地黄,取15 g 煎煮成浓度为0.188 g/L 的药液,服药剂量为3.75 g/kg 。

熟地的功效

熟地的功效

熟地的功效熟地黄功降血压、抑制血栓、补血宜骨蒸潮热、盗汗人群忌脾胃虚弱、气滞痰多人群top picture营养功效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功效作用熟地黄,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所含的地黄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抑瘤活性,还有显著的滋阴补肾、降血压、抗甲状腺增生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1.降血压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2.调节甲状腺素熟地黄不仅能通过对全身性的调节作用,改善阴虚症状,并能对异常的甲状腺素状态起调节作用,对于阴虚型甲亢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3.抑制血栓熟地黄能够显著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病灶及单纯性坏死,对高脂肪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引起的肝静脉出血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4.补血熟地黄水煎剂可促进贫血动物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

营养价值熟地黄中含有辛醇、地黄素、甘露醇等成分,其滋补肾阴的作用与改善体内AD水平有关。

阴虚给药组血浆中T3、T4浓度明显改善(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

熟地黄不仅能通过对全身性的调节作用,改善阴虚症状,并能对异常的甲状腺素状态起调节作用。

1、熟地黄味甘,性微温,主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的功效。

2、熟地黄可以补阴益精以生血,大补血虚之不足,是治疗血虚证的要药,又可以入肝肾二经补益肝肾、滋补阴血、益精填髓的功效。

3、熟地黄水煎剂后可以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

4、熟地黄能够显著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病灶及单纯性坏死,对高脂肪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等引起的肝静脉出血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功效与作用功效与作用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简称熟地。

切厚片用。

食疗作用:味甘,性微温。

能补血滋阴,补益精髓。

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肾阴虚,消渴口干;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用于血虚证或月经不调;配黄芪、山药、天冬,煎汤饮,用于消渴(糖尿病);配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浸酒,用以补虚抗衰。

一日可用15~30g。

用法与注意与生地黄相似。

概述中文学名:熟地黄拉丁语学名: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英语名字:Chinese Foxglove中文别名:熟地界:植物界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唇形目Lamiales科:玄参科/苦苣苔科Scrophulariaceae/Gesneriaceae属;地黄属Rehmannia【来源】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1)取净生地黄,照酒炖法(附录ⅡD)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30~50kg。

(2)取净生地黄,照蒸法(附录ⅡD)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无臭,味甜。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中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材配伍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材配伍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材配伍鲜地黄和生地黄都是生地的种类,不过不管是生地还是熟地,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

那么熟地的功效怎么样呢?下面是店铺推荐给大家的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及药材配伍,供大家参考。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常用量:每日12~30克。

水煎服。

熟地黄的药材配伍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熟地能补血滋阴而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

补血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补肝肾常与山茱萸等同用。

此外,如配党参、酸枣仁、茯苓等品,可用于心悸、失眠;配当归、白芍、川芍、香附等药,可用治月经不调;配阿胶、当归、白芍等,可用于崩漏。

用于肾阴不足,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及消渴等症。

该品滋肾益阴,适用于肾阴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常与山茱萸、丹皮等配伍应用;如属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等症,可与龟板、知母、黄柏等同用。

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等患;大怀熟地(取味极甘者,供晒干以去水气)400克,沉香5克(或白檀15克亦可),枸杞(用极肥者,亦烘晒,以去润气200克。

每药500克,可用高烧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之外,即可用。

凡服此者,不得过饮,服完又加酒六、七斤,再浸半月,仍可用。

治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

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

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

治暗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熟十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侵,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

白茯苓、麦门冬(去心)。

菖蒲、远志(去心)等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的功效
熟地黄是由生地黄制成的,熟地黄常常被拿来当做治病的中药,一般情况下,熟地黄可以帮助女性补血调经,滋阴补肾等。

那么除了这些功效,熟地黄究竟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熟地黄的主要功效吧!希望通过下述文章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与熟地黄相关方面的知识。

作用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熟地黄补充信息:熟地黄均为统货,一般不分等级。

以个大,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

尤以河南产怀庆地黄最佳,为四大怀药之一。

熟地黄根据不同炮制方法可分为蒸熟地黄、酒熟地黄、姜酒制熟地黄、砂仁制熟地黄、熟地黄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制熟地黄密闭,
地黄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阴蛀。

适合人群
该品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食疗作用
甘,微温。

归肝、肾经。

入血分,质柔润降。

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功效主治
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不育不孕;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

熟地黄的主要功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一般情况下,如果女性有月经不调等症状时,那么就可以选择用熟地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熟地黄这种东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食
用,一定要严格的控制摄入的量,千万不要麻木的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