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

合集下载

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4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共10题,参考时限15分钟)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达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1. 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A.70B.80C.85D.1022.环形跑道长400米,老张、小王、小刘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围绕跑道分别慢走、跑步和骑自行车。

已知三人的速度分别是1米/秒、3米/秒和6米/秒,问小王第3次超越老张时,小刘已经超越了小王多少次?A.3B.4C.5D.63.箱子里有大小相同的3种颜色玻璃珠各若干颗,每次从中摸出3颗为一组,问至少要摸出多少组,才能保证至少有2组玻璃珠的颜色组合是一样的?A.11B.15C.18D.214.一菱形土地的面积为平方公里,菱形的最小角为60度,如果要将这一菱形土地向外扩张变成一正方形土地,问正方形土地边长最小为多少公里?A. B. C. D.25.从A市到B市的航班每周一、二、三、五各发一班,某年2月最后一天是星期三,问当年从A市到B市的最后一次航班是星期几出发?A。

星期一 B。

星期二 C。

星期三 D。

星期五6.甲乙两辆车从A地驶往90公里外的B地,两车的速度比为5:6。

甲车于上午10点半出发,乙车于10点40分出发,最终乙车比甲车早2分钟达到乙地。

问两车的时速相差多少千米/小时?A.10B.12C.12.5D.157.某有色金属公司四种主要有色金属总产量的1/5为铅,1/3为铜,镍的产量是铜和铝产量之和的1/4,而铅的产量比铝多600吨,问该公司镍的产量为多少吨?A.600B.800C.1000D.12008.一个圆形的草地中央有一个与之同心的圆形花坛,在花坛四周和草地四周上各有3个不同的点,安放了洒水的喷头,线用直管将这些喷头连上,要求任意2根喷头都能被一根水管连通,问最少需要多少根水管?(一根水管上可以连接多根喷头)A.5B.8C.20D.309.某市电价为一个自然月内用电量在100度以内的每度电0.5元,在101度到200度之间的每度电1元,在201度以上的每度电2元。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2)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2)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2)社区工作者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广度,公基备考没有好方法,只有靠练习和对知识点的记忆。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公基模拟练习题——文学常识,供广大考生参考。

文学常识(4)1.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分别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上述引用诗文的作者依次是( )。

A.王之涣崔颢范仲淹王勃B.陈子昂李颀王勃范仲淹C.王之涣李颀范仲淹王勃D.陈子昂崔颢王勃范仲淹2.下面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出自( )。

A.林则徐B.龚自珍C.魏源D.纪晓岚【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 A中公解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朝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宋朝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A中公解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这首诗是孟郊在考中进士、金榜题名之后所写的,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的喜悦之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描写的是保家卫国的爱国戍边将士。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关山月》,倾诉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满腔悲愤。

“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贾客乐》。

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29)

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29)

【导读】安徽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29),欢迎加入特定岗位交流QQ群:119499091。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社区工作者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广度,公基备考没有好方法,只有靠练习和对知识点的记忆。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公基模拟练习题——科技常识,供广大考生参考。

科技常识(5)1.下列关于交通安全设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设有救生筏的船舶,沉到水下一定深度时,会自动将救生筏释放B.汽车安全气囊应该与安全带配合工作,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C.随着飞机的问世,原本用在杂技场上的降落伞开始进入航空领域D.黑匣子的作用,类似与计算机里的硬盘2.挂在墙壁上的石英钟,当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会停在哪个数字上?( )A.3B.6C.9D.123. 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毛细淋巴管【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 C中公解析: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18世纪30年代,随着气球>的问世,为了保障浮空人员的安全,杂技场上的降落伞开始进入航空领域.2.答案: C中公解析:钟表中秒针转动的速度较分针、时针转速高,所以转动最容易受外力影响,而悬挂着的钟表,从刻度12到刻度6时,秒针自身的质量对秒针轴形成的力矩与钟表本身的驱动力矩相同,可帮助秒针前进,当秒针从刻度6位置开始到刻度12时,秒针自身产生的力矩与钟表走动的驱动力矩正好相反,这力矩在秒针处于刻度9位置时达到最大,一旦超过该点,力矩又减少。

所以当钟表驱动能量将尽,驱动秒针的力矩越来越弱,不能抵御秒针从刻度6到刻度9这段路程的反向力矩时,秒针往往就停在这段位置,特别是在接近反向力矩最大的9点方向处了。

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题模考八

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题模考八

【导读】安徽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题模考八,欢迎加入特定岗位交流QQ群:119499091。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安徽基层特定岗位笔试辅导课程【面授】安徽基层特定岗位OAO课程【880元线上理论+2天2晚封闭辅导】社区工作者考试各地正在有序地展开,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面试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模拟题一】请你谈谈怎样消除城镇居民的贫困现象?【模拟题二】如果让你组织一次查“三无人员”的行动,你将如何组织?【模拟题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请你结合工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一、城镇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一般都来自工资,如果失业或者单位效益不好的话就会出现贫困现象,我们国家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相信,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将逐渐消失。

二、对于没有生活来源又没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得到改善。

三、下岗失业人员,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可以根据其年龄层、知识水平以及社会所需开办技能培训班,增加竞争力,也可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加强引导和做好舆论宣传,号召贫困对象自强不息,勇于自主创业。

通过政府各方面优惠政策的出台,对失业人员的创业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国企加大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五、招商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让更多的人上岗。

六、监督执行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保障金的发放。

2、【参考答案】1、确定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先对辖区内的“三无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辖区内的“三无人员”人数和集中地。

掌握第一手资料,方便活动展开。

设计活动方案和制定“三无人员”安置计划2、进行人员分组和负责地分配,根据准备前期掌握的资料,清查活动开始。

按方案进行灵活行动 3.对活动进行工作总结,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报告。

3、【参考答案】1.这句话的意思。

也就是说一个篱笆想要稳固就需要三个桩的支撑,一个人之所以有成绩成为好汉少不了其他人的帮助。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8)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8)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8)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行测备考没有好方法,只有靠练习和对题型的分析把握。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题模拟练习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1.运动会上男子10000米比赛,辽宁、北京、广东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

赛前甲断言:“辽宁是传统强队,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

”乙说:“北京或者广东能够进前三名。

”丙预测:“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是北京队的。

”丁坚持:“前三名辽宁队最多能占一席。

”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

下列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A.第一、二、三名都是辽宁队的B.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广东队,第三名北京队C.第一名北京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广东队D.第一名广东队,第二、三名都是辽宁队2.甲乙丙三人择偶标准?甲:只要他有钱,就嫁给他乙:只有他有钱,才嫁给他丙:只要他人好,就嫁给他若一男没钱但人好,则一定不愿意嫁给他的人是:A.甲B.乙C.丙D.甲和乙3.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A.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B.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C.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D.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 D中公解析:题干没有明显突破口,所以用代入法。

若A项正确,则甲、丙断言都是正确的,与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不符;若B项正确,乙、丙、丁断言是正确的,与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不符;若C项正确,则乙、丙、丁断言都是正确的,与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不符;若D项正确,甲、丙、丁断言错误,乙断言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B中公解析: 甲:他有钱推出嫁他;乙:嫁他推出他有钱;丙:人好推出嫁他;人好且没钱,她不愿意嫁,没钱推出不嫁,所以选择乙。

2024年安徽社区工作者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安徽社区工作者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安徽社区工作者模拟考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由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构成的、在社区居民需要时能起到支持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是()。

A.社区支持网络B.社区组织网络C.家庭支持网络D.社区行政网络2.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最渴望满足的需要。

A.健康维护B.经济保障C.就业休闲D.居家安全3.()是社会工作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之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

A.小组工作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工作行政4.以女性主义为指导思想开展的以妇女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

A.老年社会工作B.儿童社会工作C.家庭社会工作D.妇女社会工作5.优抚社会工作的内容不包含()。

A.协助优抚对象适应机构内新的生活B.协助老年优抚对象适应晚年生活C.协助伤残军人的康复与融入社会D.提高军人各项待遇6.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的角色不包括()。

A.协调者B.权益保护者C.领导者D.牵线搭桥者7.“不批判”原则是指()。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错误行为不进行公开批判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听之任之C.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进行鼓励和表扬D.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不进行指责,也不强迫他们接受其他价值观8.下列不属于老年小组工作特点的是()。

A.在预估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特别是要注意老人的身心状况,因为这常常是老人能否参与介入行动的晴雨表B.在制订计划阶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参与,即便是身体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尽量掌控自己的事情C.老人由于其身心健康状况,在小组中的表现可能比较被动,头脑中满是个人问题,这使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对小组带领着来说,能看到成员点滴的进步十分重要,这样就不会迟迟看不到显著成效而气馁D.在评估阶段要重视老人的主观评论。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5)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5)

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5)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行测备考没有好方法,只有靠练习和对题型的分析把握。

中公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题模拟练习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类比推理(1)1.东北虎:熊猫:哺乳动物A.绘画:国画:才能B.音高:音色:音乐C.销售:销售人员:销售渠道D.老挝语:阿尔及利亚语:语言2.新疆:江苏:苏州A.北京:南京:长江B.航天:航天器:航天员C.云南:安徽:合肥D.山东:辽宁:青岛3.温度计:水银A.发动机:汽油B.热水器:水C.衣服:扣子D.蓄电池:硫酸【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 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词语之间有并列关系和包容关系。

东北虎与熊猫是并列关系,又都属于哺乳动物,前两者与后者构成包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D项老挝语与阿尔及利来语是并列关系,又都属于语言的一种,符合题干逻辑。

A项中绘画和国画不是并列关系;B项音高和音色也不是并列关系、C项销售和销售人员也构不成并列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C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新疆和江苏是行政地位相同的省份,苏州是江苏的一个市。

题干中前两词是并列关系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第三词隶属于第二词。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选项A中北京是直辖市,行政地位相当于省级,南京是江苏省省会,行政地位相当于副省级,逻辑关系与题干不对应;选项B中,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天,两者构成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不相符;选项C中云南和安徽是地位相等的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合肥隶属于安徽省,与题干逻辑相符;选项D中青岛隶属于山东,但山东位于第一项,不符合题干逻辑。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第一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题干两词是必然组成的包容关系,与之相同逻辑关系的是C和D。

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25)

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25)

【导读】安徽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模拟练习题及解析(25),欢迎加入特定岗位交流QQ群:119499091。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社区工作者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知识的广度,公基备考没有好方法,只有靠练习和对知识点的记忆。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公基模拟练习题——劳动法,供广大考生参考。

【选择题】1.下列做法符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是( )。

A.甲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现工作,单位决定和他解除劳动合同B.劳动合同期满,丁所在用人单位不愿意续订劳动合同,该用人单位不必支付经济补偿C.在试用期内,单位和劳动者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D.乙和某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补充协议,约定由于该单位给乙解决了本地户口,乙必须在该单位工作满三年,否则应向单位支付违约金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造成30人以上死亡的是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必须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特别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则调查D.报告事故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3.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

A.不遵照执行B.宣布废止C.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D.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参考答案及解析】1.中公解析:根据《劳动法》第44条和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合同时,应该支付经济补偿。

B项错误。

根据《劳动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C项错误。

根据《劳动法》第25条规定,除本法第22条和第23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安徽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省社区工作者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及解析(8),欢迎加入特定岗位交流QQ群:119499091。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
推荐阅读:
安徽基层特定岗位笔试辅导课程【面授】
安徽基层特定岗位OAO课程【880元线上理论+2天2晚封闭辅导】
社区工作者行测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行测备考没有好方法,只有靠练习和对题型的分析把握。

中公教育社区工作者考试网为方便大家备考提供:201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题行测模拟练习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言语理解】
1、伟大的文艺作品可以净化和______心灵层层淤积的怨恨,但多年来,我们对文学采取一种现实的功利态度,以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反映论来______作品,忽略了作家通过作品体现出来的心灵超越精神和终极关怀。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消除反映
B. 化解映射
C. 疏导切割
D. 疏通割裂
2、在所谓的“强者”面前,弱者的权利被______,被______,被损害,但他们并没有屈服。

虽然他们没有力量来抗争,但可以选择不说话。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折辱糟蹋
B. 践踏侮辱
C. 侮辱践踏
D. 剥夺侮辱
3、贝拉的故事讲完了,她收回目光望着弗尼耶,无限感伤地说:“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但并不是每个谎言背后都______着罪恶,欺骗有时却是______一颗善良仁爱的心。

”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隐蔽来自
B. 蕴藏起源
C. 藏匿源起
D. 隐藏源于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中公解析:疏导:泛指开通引导。

切割:用刀割开;用机床切断或利用火焰﹑电弧烧断金属材料。

消除:除去,使不存在。

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化解:
解除;消除。

映射:反射;反映。

疏通:分析调解两方意见,以免隔阂。

割裂: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多指抽象的事物)。

第一空“怨恨”和“疏通”不搭配,排除D。

第二空根据前文“……反映论”可以推断用“反映”和“映射”与上文重复,由此排除A、B,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
中公解析:践踏:踩,比喻摧残。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剥夺:用强制的方法夺去。

折辱:侮辱。

糟蹋:损坏,浪费,侮辱,践踏。

践踏、侮辱、损害有先后顺序,弄清这个顺序容易选出答案为B。

3、【答案】:D
中公解析:隐藏:掩盖﹐掩饰。

源于:事物的根由,来源。

隐蔽:借别的东西遮蔽藏匿起来。

来自: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予、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蕴藏:蓄积深藏未露。

起源:事物产生的根源。

藏匿:藏起来不让人知道。

源起:起源,事情发生的根源。

根据上下文,第一空用“隐蔽”不恰当,排除A;第二空表示欺骗的初衷是好的,“起源”和“源起”用在此处不甚恰当,应用“源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更多内容请查看:安徽公务员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