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我国经济预警信号系统的维护和应用

合集下载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方案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方案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方案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 (2)1.1 智能电网的定义 (2)1.2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2)1.3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3)第二章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概述 (3)2.1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3)2.2 预警技术概述 (3)2.3 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的重要性 (4)第三章故障诊断技术原理 (4)3.1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理 (4)3.2 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 (5)3.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5)第四章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5)4.1 故障诊断系统的架构设计 (5)4.2 故障诊断算法选择与优化 (6)4.3 故障诊断系统功能评估 (7)第五章预警技术原理 (7)5.1 预警技术的基本原理 (7)5.2 预警方法的分类 (7)5.3 预警技术的应用 (8)第六章预警系统设计 (8)6.1 预警系统的架构设计 (8)6.1.1 系统架构组成 (9)6.1.2 功能模块及其相互关系 (9)6.2 预警算法选择与优化 (9)6.2.1 预警算法选择 (9)6.2.2 预警算法优化 (10)6.3 预警系统功能评估 (10)第七章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集成方案 (10)7.1 故障诊断与预警的集成策略 (10)7.2 集成系统的架构设计 (11)7.3 集成系统的功能评估 (11)第八章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1)8.1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案例 (11)8.1.1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监测 (12)8.1.2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 (12)8.2 预警技术的应用案例 (12)8.2.1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 (12)8.2.2 设备寿命预测 (12)8.3 集成方案的应用案例 (12)8.3.1 故障诊断与预警系统 (12)第九章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13)9.1 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的挑战 (13)9.1.1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挑战 (13)9.1.2 故障诊断算法的优化 (13)9.1.3 预警技术的完善 (13)9.2 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的发展趋势 (13)9.2.1 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 (13)9.2.2 多源数据融合 (13)9.2.3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 (13)9.3 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 (14)第十章总结与建议 (14)10.1 本书内容总结 (14)10.2 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的推广建议 (14)10.3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15)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1.1 智能电网的定义智能电网,是指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先进的通信、信息、控制及自动化技术,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

预警与预测技术与方法

预警与预测技术与方法

发布时间
包括预警级别、可能的影响范围 、应对措施等,以便公众及时了 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在发现异常情况或潜在风险后, 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以便尽早 采取应对措施。
03
预测技术
时间序列预测
时间序列预测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通过分析时间序列的 历史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从而对未来进行预测。
预警与预测技术与方法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ts
目录
• 预警与预测技术概述 • 预警技术 • 预测技术 • 预警与预测的融合技术 • 预警与预测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预警与预测技术概述
预警与预测技术的定义
预警技术
指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对潜在的风 险或威胁进行识别、评估,并提前发 出警示信息,以帮助应对风险或威胁 的技术。
预测技术
指通过收集、分析数据,对未来的趋 势或事件进行预测,以帮助决策和规 划的技术。
预警与预测技术的应用领域
自然灾害预警
利用预警技术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 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以减少灾害损
失。
经济预测
利用预测技术对经济发展趋势、市场 变化等进行预测,以帮助企业和政府
做出决策。
公共安全预警
利用预警技术对恐怖袭击、群体性事 件等公共安全事件进行监测和预警, 以维护社会稳定。
决策支持与服务
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提高应对风险和挑战 的能力。
05
预警与预测技术的应 用案例
金融市场的预警与预测
总结词
金融市场预警与预测技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市场走势,帮助投资者做 出决策。
详细描述
金融市场预警与预测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股票、外汇、期货 等金融市场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算法模型预测市场走势,为投 资者提供决策依据。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投资者及时发现市场风,但仍需关注和预防。

分析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信号集中监测运用

分析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信号集中监测运用

分析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信号集中监测运用摘要:信号集中监测在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实践,以确保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详细探讨了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信号集中监测运用。

关键词: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信号集中监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科技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应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

交通出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保障,道路运输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确保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做好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铁路信号设备的高效可靠维护,降低故障概率,才能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因此,有必要借助信号集中监测技术做好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工作。

一、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功能信号集中监测设备包括以下功能:首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开展高效的检测,同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实现智能化的选择。

其次,在大数据存储发展背景下,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储存。

最后,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作用来提高调度指挥能力。

二、铁路信号设备维护中应用信号集中监测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火车和高铁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也在不断普及和完善,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随着铁路建设速度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

一旦列车晚点或出现安全故障,将带来大量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秩序的稳定。

因此,需高度重视铁路信号设备的维护,确保铁路信号系统和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铁路信号系统和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需采用相应的设备和技术。

其中,信号集中监测技术是一项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技术,能对铁路信号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对铁路信号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提供完整、全面的数据信息。

并能及时备份存储,制定有效的故障解决方案,促进整个设备维修工作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

经济预警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经济预警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2,6(6):1-5http :// ISSN 1004-390X ;CN 53-1044/SE -mail :sk@收稿日期:2012-09-08修回日期:2012-09-21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311:14作者简介:郑晓旭(1988-),女,河北邢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 ://wwwcnkinet /kcms /detail /531044S2012112311142012061_027htmlDOI :10.3969/j.issn.1004-390X (s ).2012.06.001经济预警方法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郑晓旭,许玉贵,李莉(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经济预警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经济预警的产生及不同种类经济预警方法的阐述,并用比较分析法,对不同预警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和分析,进一步阐明农业经济预警的重要性,结合农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对预警的要求,提出不同的农业经济活动所适用的经济预警方法。

关键词:经济;预警;农业中图分类号:F 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0X (2012)06-0001-05Economic Warning Metho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ZHENG Xiao-xu ,XU Yu-gui ,LI L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Economic warning is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In this paper ,by expoun-d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economic warning generation and economic warning methods ,it analyzes and compares some different warning methods in characteristic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by us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n it rai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warning ,at last ,the text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warning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agricultural economic activities to explore economic warning method to which it applies.Key words :economy ;warning ;agriculture 社会经济活动是在开放的大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的变化会给经济活动的成果带来不确定性。

预警预报_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答案)

预警预报_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答案)

预报预警规范类题库一、填空1.降水量指某一时段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降雨)或固态(降雪)(经溶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

2.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个等级。

3.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4.按照24小时降雪量等级划分,小雪(0.1-2.4)毫米;大雪(5.0-9.9)毫米。

(1-5题出自《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5.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

6.24小时内降温幅度是某日(06时以后24小时内的最低气温)与(某日日最低气温)之差。

7.冷空气划分的原则采用受冷空气影响地区在一定时段内(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日最低气温值)两个指标来具体划分冷空气等级。

8.冷空气分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9.弱冷空气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h)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

10.寒潮是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h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

(6-10题出自《冷空气等级GB/T20484-2006》)11.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12.热带风暴的简写为(TS);STY为(强台风)的简写;台风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13级(32.7-41.4)m/s。

13.热带气旋等级的划分以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为标准。

(11-13题出自《热带气旋等级》 GB/T19201-2006)14.沙尘天气的等级主要依据沙尘天气当时的地面能见到划分,依次划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

金融风险管理预警

金融风险管理预警
系、模型和信号系统,对金融运行过程进行监 督,对监测结果发表警示的金融决策支持系统
2023/11/13
二、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价
1 各国不同机构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2 著名金融刊物的国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3 国内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的情况
各国不同机构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 富兰德指数 2. 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风险等级 3. 德国经济研究所制定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Back
预警信号系统设计—系统层次结构及指标体系
2.流动性风险(H2) A:备付金比例 规定值≥ 5%,预警值≤ 7%,权重为12% B:资产流动性比例 规定值≥ 25%,预警值≤ 30%,权重为5% C:存贷比例 规定值≤75%,预警值≥ 70%,权重为5% D:中长期贷款比率 规定值≤120%,预警值≥ 90%,权重为3%
金融风险预警
一、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内涵 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价 三、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Hale Waihona Puke 的确立 四、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2023/11/13
一、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内涵
金融业的一项主要经济功能是将社会融资过程中投资者 和筹资者所承受的风险降低和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然而,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发生的对金融业产生重要影响的金融事 件,都说明了金融体系是相当的脆弱。各类金融机构要顺利 完成其融资与降低风险的功能,首先应对其自身所蕴含和面 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因而,对金融业进行风险管理的 要求迫在眉睫。
上述三个评级体系在总指数中的比重分别为50%, 25%和25%。
Back
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国家风险等级
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风险等级该指数体系包括14 个项目,分别是:内乱、暴动及革命的风险性;政权的稳 定性;政策的持续性,产业结构的成熟性;经济活动的干 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金融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发展的 潜力;战争的危险性;国际信誉地位;国际收支结构;对 外的支付能力;对外资的政策;汇率政策。每个项目分值 从0-10,并据此来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可分为A、B、C、 D、E5个级别系列,风险程度由低到高:A级(9-10分) 、B级(7-9分)、C级(6-7分)、D级(3-6分)、E级 (0-3分)。

2022年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能力提升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年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能力提升试题B卷 附答案

2022年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能力提升试题B卷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题1分,共70分)1、故障树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中找你更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是()描述事故发生的有方向的逻辑。

A、从结果到原因B、从原因到结果C、从初始到最终D、从评审到改进2、某化工企业在全面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风险分级后,建立了风险清单。

绘制了安全风险四色图,明确了部门、岗位安全风险及防控措施、应急处置方法。

根据风险管控的要求,企业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

公告栏应包括的内容是()A、分级管控原则、责任主体、领导层风险职责、报告方式B、安全风险、事故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C、控制生产经营、安全风险的措施、厂区平面图D、生产经营风险、领导层风险、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主体3、下列关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监督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企业当年未发生事故,动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在下一年度不再另行存储B、企业当年发生事故,动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在下一年度自行按动用金额补齐差额C、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业人数等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核定基础发生较大变化,由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调整并通知企业补存(退还)D、已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时,经申请,由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允许企业按规定自主支配专户结存资金4、电焊机开关箱及电源线路接线和线路故障排除必须由()进行。

A、任何人B、专业电焊工C、专业电工5、某机械加工厂有机加工车间、涂装车间和锅炉房、配电房等辅助设施。

为防止事故发生,该厂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机加工车间机床旋转部位加装防护罩,给涂装车间的职工配备过滤式防护面置,在锅炉上安装防爆膜,在配电箱内安装漏电保护器。

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引言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是确保铁路运行安全顺畅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信号系统设备复杂、数量庞大,故障处理和维护工作变得愈发困难。

传统的故障处理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检和手动处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为解决这一问题,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信号系统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对信号系统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系统能够迅速发现并定位故障点,实现快速的故障处理和修复,从而保障了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提升铁路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读者们都知道,高速铁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速铁路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对列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研究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系统故障的发生率,最大程度地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在研究故障数据处理方法时,可以为系统故障的快速定位和修复提供支持,有效地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降低故障处理的成本,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对故障处理流程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故障处理的步骤和流程,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的故障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研究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同时也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促进高速铁路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1997年第5期 ・理论与方法研究・ 我国经济预警信号系统的维护和应用Ξ高铁梅 张桂莲 樊克勤(吉林大学商学院 130001)(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988年10月我们首次发表了我国经济预警信号系统[1],并相应研制开发了实用的软件包。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原有的预警指标和预警界限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重新筛选了经济预警指标,并确定了相应的预警界限,同时将软件系统升级为可在W indow s31x或W indow s95下运行的新版本。

目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已应用这一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每月发布中国经济景气动向指数(简称“中经指数”),同时也结合新的预警信号系统进行经济周期波动分析(见本刊1997年2、3期)。

为了答复读者的询问,本文对修改后的预警信号系统作一介绍,并应用预警信号系统所显示的景气波动状况进行示例分析。

1 修改后的预警信号系统111 预警指标的选取建立预警信号系统的首要工作是选择宏观经济预警指标。

预警指标应能从不同方面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此外,还须充分考虑预警指标在统计上的速报性和可靠性。

这次选取的预警指标大多数是与经济景气波动同步的一致指标。

为了扩大经济观测的覆盖面,我们加入了少部分略有超前或滞后的指标。

表1中列出了9个预警指标及相应的预警界限,这9个指标包括了工业、商业、金融、投资、劳动工资、进出口及物价等多个领域。

所有的预警指标(物价指数除外)都采用与前年同月比的增长率序列,并经过X-11季节调整,去掉季节性要素。

112 预警界限的确定预警界限由4个数值组成,也称为“检查值”(check po in t)。

以这4个检查值为界限,确定“过热(红灯)”、“趋热(黄灯)”、“适度(绿灯)”、“趋冷(浅蓝灯)”、“偏冷(蓝灯)”5种信号,同时,每一种信号给以不同的分数,如“红灯”5分,“黄灯”4分,“绿灯”3分,“浅蓝灯”2分,“蓝灯”1分。

假定选择了M个预警指标,则每月将M个指标所示的信号得分合计便可得到综合指数。

当全部指标为红灯时,综合指数最高为5×M分;全为蓝灯时,综合指数最低为M分。

然后通过综合指数的检查值来判断当月的综合预警信号应亮哪一种灯。

在确定预警界限时,应根据历史上经济变动或经济循环的情形,各变量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性质,以及各个时期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发展目标等情况来综合考虑。

(1)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预警界限由于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变动与景气循环变动基本一致,通常是将其作为筛选其它指标Ξ本文得到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收稿日期:1997-07-12表1 预警指标与预警界限值表指标名称红灯黄灯绿灯浅蓝灯蓝灯5分4分3分2分1分11工业总产值←181015101010610→21企业销售收入←221817*********→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619141310815→41狭义货币供应量M1←2810201815171215→51国家银行企业存款←311521131410916→61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2910181614161113→71海关进出口总额←25131516814315→81基建投资额←351318*********→91商品零售价格指数3←11310109161031510210→综合评价过热趋热适度趋冷偏冷←38332216→ 表中3者为指数,其余为百分率的基准指标,因此我们首先来确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预警界限。

考察我国景气循环的基准日期(表2),1981年以来历次景气循环高峰前3个月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平均值为18%,因此取18%作为工业总产值的“红灯”和“黄灯”的界限;而历次景气循环谷底前3个月的平均值为6%,则取6%作为“浅蓝灯”和“蓝灯”的界限。

选择峰和谷前3个月的平均值作为预警界限,是为了能在景气过热或衰退前就及时报警。

“绿灯”上下界检查值的确定,是根据我国“九五”计划中规定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8%~9%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定。

近十几年来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平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4~5个百分点,所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控制在13%左右是比较适度的,考虑到在过去15年中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是1317%,故取15%作为“绿灯”的上界,取10%作为“绿灯”的下界,这样就确定了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的4个检查值,分别为18%,15%, 10%和6%。

(2)其它指标的预警界限首先考虑“红灯”和“黄灯”之间的界限。

和工业总产值一样考虑景气循环高峰前3个月的时点(先行指标还要加上超前期),计算所求指标增长率的平均值。

各指标“浅蓝灯”和“蓝灯”之间的界限是在上述方法中把峰换成谷,用类似方法确定。

确定各指标“绿灯”的上下界,首先考虑政府对每个指标的宏观调控目标和经济学界认为合适的增长速度。

例如,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增长速度在18%是适度的,物价的涨幅要控制在1位数之内,工资的提高要考虑到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的涨幅等等。

然后,参照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与其“绿灯”上下界相交的月份,计算所求指标增长率在相应时期的平均值。

在取平均值时,应将异常值去掉后,再取平均,同时考虑各指标本身的内在性质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综合上述因素确定各指标的“绿灯”的上下界。

下面以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为例作一介绍。

由于M1超前一个月,所以考虑取M1增长率在基准循环高峰的前表2 增长率循环的基准日期谷峰年月年月19821 198******** 1986419888 1990119935 199********注:表2的基准日期由6个一致指标增长率序列通过HD I方法计算得到的。

这6个一致指标是: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产值、工资性现金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销售收入、狭义货币供应量M1。

4个月的平均值28%,作为M1的“红灯”与“黄灯”的界限;取基准循环谷底的前4个月M1增长率的平均值1215%,作为M1的“浅蓝灯”和“蓝灯”的界限。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在1984年9月,1985年9月,1986年12月,1987年10月,……,共10处分别与其取值为15%的“绿灯”上界相交,我们计算出M1增长率在这些月份的平均值为2018%,并将其作为M1绿灯的上界。

类似地,取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与其10%的“绿灯”的下界相交的月份,计算出M1增长率在这些月份的平均值为1517%,作为M1绿灯的下界。

(3)综合预警界限确定了各指标的检查值后,还要确定综合指数的检查值。

取满分5×M的85%为“红灯”与“黄灯”的界限(四舍五入),当M=10时,满分为50,这一界限的检查值为43,取满分的73%和50%为“绿灯”的上下界,M=10时,这两个界限的检查值分别为37和25;取满分的36%为“浅蓝灯”与“蓝灯”的界限,当M=10时,这一界限的检查值为18。

对于已选取的预警指标和相应的预警界限,应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修正,一般是一个景气循环过后,做一次修正。

2 预警信号的分析利用《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软件进行分析时,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图(图1)和景气预警指标信号图(图3,图4)都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醒目的彩色信号,本文在此用5种特殊的符号来显示各指标和综合指数的信号。

图1 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图 图2 预警综合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比较211 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图的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到1982年1月~1997年2月的15年期间,我国有4个时期处在红灯区,即经济增长处于过热状态,这4个时期是:1984年12月~1985年6月,1988年6月~1988年10月,1992年10月~1993年8月,1994年6月~1995年5月。

由于1993年9月~1994年5月期间景气动向综合指数在“红灯”与“黄灯”的预警界限上下波动,所以将后两个时期合为一个连续的时期,可以说在1992年第四季度至1995年第一季度,经济几乎都处在过热阶段。

在经济处于过热阶段时,各种经济关系都达到了非常紧张的程度,并且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开始了艰难的治理整顿阶段,抽紧银根,压缩投资和贷款,停建、缓建一大批在建项目,提高储蓄利率以缓解由于巨大的结余购买力形成的市场压力。

每次经过治理整顿,经济迅速降温,但是高峰往往伴随着低谷,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也给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和浪费。

如果能在“黄灯区”就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使得过热的经济增长再趋于稳定发展,就可避免大起大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当前许多先进国家广泛使用的景气指数——合成指数不仅能预测景气循环的转折点,而且还能在某种意义上反映景气循环的振幅。

本文对预警信号系统的综合指数与国家信息中心制作的“中经”一致合成指数求相关系数,所得结果r=0192。

从相关系数和图2中可以看出,预警信号系统的综合指数与一致合成指数在趋势和循环变动上基本是一致的。

从而说明预警信号系统不仅能反映经济循环的峰谷状况,而且在某种意义下能反映经济循环的波动幅度,同时也说明预警指标和预警界限的选取是合理的。

212 景气预警指标信号图的分析图3和图4中以表格形式显示出了1988年和1989年各预警指标和综合指数的信号。

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宏观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由1988年初处于绿灯区,很快进入黄灯区,4个月后就进入了红灯区,又于1989年跌入蓝灯区。

从预警指标信号图,可以反映这一由高峰到低谷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首先与货币、个人收入和消费等的有关指标开始增长加速,进入黄灯区。

这是由于1988年的前几年物价水平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使得我国居民逐渐形成了高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

进入1988年,居民消费需求急剧增加,出现了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

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居民储蓄已成为我国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居民储蓄存款在国家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例已超过20%,因此,居民消费行为突变必然会造成货币投放量迅速增加和物价涨幅的急剧上升。

从图3中可以看出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零售物价指数于1988年1、2月份就进入了黄灯区,而工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企业销售收入比其它指标更早,在1月前就进入了黄灯区。

从而可以看出1988年的经济过热主要是由居民消费行为引起的,即总需求的膨胀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的膨胀。

198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急剧增加,增长率高达2718%,比1987年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

从图3中又可以看出基建投资额增长速度并不高,1988年初由浅蓝灯区转入绿灯区,并且一直处于绿灯区。

198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315%,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012%,比前两年的增长率高不到4个百分点,因此1988年的经济过热并不是投资膨胀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