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

合集下载

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

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新生儿识别交接制度及流程是一项确保新生儿安全,防止错位交接的重要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程序
1、清醒患者。

操作前查看患者床头卡片(查对床号、姓名、性别),询问患者姓名与其确认身份,无误之后,再执行下一步的操作。

2、手术患者需在术前由病房护士为其佩戴腕带,应清晰、准确填写腕带信息,禁止涂改,须经双人核对腕带信息与患者相符后方可为患者佩戴。

手术当日接患者时再次核对患者身份,进入手术间巡回护士核对患者身份,术前麻醉师、主刀医师及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术中执行操作前通过腕带核对患者信息确认身份,术后与病房护士核对信息后交接,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3、对昏迷、谵妄、嗜睡等意识障碍、无自主行为能力、新生儿、手术及危重患者。

评估患者病情,执行腕带识别制度,填写患者信息,家属确认双人核对签名,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核对腕带信息。

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

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

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英文回答:Newborn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As a new parent, one of the first important tasks is to verify the identity of your newborn. This process ensures that your baby receives th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and establishes their legal identity. The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 for newborns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1. Birth registration: The first step is to register the birth of your baby with the appropriate government authority. This can usually be done at the hospital or birthing center where your baby was born. You will ne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baby's name, date and place of birth, parents' names, and other relevant details. The birth registration form will serve as the basis for all future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es.2. Social Security Number (SSN) appli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btaining a Social Security Number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identity verification process. Youwill need to apply for an SSN for your baby, which can be done at the local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office or through the mail. The SSN will be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including tax filing, employment, and accessing government benefits.3. Passport application: If you plan to travel internationally with your newborn, you will need to applyfor a passport. The passport application requires proof of the baby's identity, such as a birth certificate, parents'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and passport photos. The passport serves a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identification document.4. Health insurance enrollment: It is crucial to enroll your newborn in a health insurance plan as soon as possible. This ensures that your baby receives necessary medical care and treatment. You will need to provide the baby's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such as the birth certificate, SSN, and any other required information.5. Additional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Depending on your country's regulations,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required for your newborn. These can include a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card, a driver's license, or other government-issued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It is essential to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follow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中文回答:新生儿身份查对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基础性工作。

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

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确保患者安全。

患者身份识别的目的是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保证患者安全,并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为了规范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患者的工作程序,需要制定患者身份识别工作流程。

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二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

住院患者统一佩戴腕带,特别是在1CU、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等科室,以及对意温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腕带可以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识别标记。

同时,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住院患者床头挂患者身份标识牌,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护理级别等,以确认患者的身份。

对无法有效沟通者,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患者采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记,并请患者家属参与核对。

同时,鼓励并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院护理安全小组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患者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规程应确定识别患者身份的时机,包括患者入院时、患者进行检查前、中、后、患者进行各项治疗前、中、后、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患者时、手术前、后、患者转科交接时、患者转床时、患者出院时、为新生儿洗澡、更衣、各项检查和治疗前、中、后等。

确定识别患者身份的内容,对成人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前,核对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内容;新生儿身份识别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及住院号、婴儿性别、身长、体重、出生日期与时间。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

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保证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一、患者身份识别目的1.患者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正确识别与确认患者,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保证患者安全。

2.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制定患者身份识别工作流程,规范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患者的工作程序。

2.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二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

3.住院患者统一佩戴腕带.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识,特别是1CU、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等科室,以及意温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4.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5.住院患者床头挂患者身份标识牌,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护理级别等,以确认患者的身份。

6.对无法有效沟通者,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患者采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记,并请患者家属参与核对.7鼓励并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8.院护理安全小组(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患者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三、患者身份识别规程1.确定识别患者身份时机:患者入院时;患者进行检查前、中、后;患者进行各项治疗前、中、后;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患者时;手术前、后;患者转科交接时;患者转床时;患者出院时;为新生儿洗澡、更衣、各项检查和治疗前、中、后等。

2.确定识别患者身份内容:对成人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前,核对姓名、年龄、性別、住院号等内容;新生儿身份识别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及住院号、婴儿性别、身长、体重、出生日期与时间。

新生儿身份识别要领

新生儿身份识别要领

4.住院新生儿统一佩戴腕带及探视卡作为识别身份的标识,并请新生儿家长
参与核对。 5. 新生儿探视卡,注明患儿姓名,床号,住院号,性别,出生日期时间,医
生,体重等。双腕带写上患儿姓名,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
体重。 6.职能部门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
新生儿入出院确认书指引
1.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在脚印需签 名及填写与患儿关系后按左拇指印于入院印签相应栏
内。
2.新生儿入院时准确登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 身份证号码、身份证上详细地址),出院时凭登记于
入院印签上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
3.入出院眉栏处的地址填写应填写目前详细住址, 并留两个电话号码,填写时字迹清晰。
3.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1、腕带统一用黑色油笔或圆珠笔填 写,至少两个腕带,项目(姓名、 性别、床号、住院号、体重、出生 日期)齐全,字迹清楚,双胞胎时 需注明大B和小B。 2、给母亲、家人核对手脚腕带, 随后立即给新生儿带好。 (腕带应松紧适宜,以插入半个食 指为宜) 3、称体重,测量头围、胸围、身长, 仔细检查新生儿外观有无出生缺陷。 如发现有应立即告知产妇及家属, 必要时请父亲核实,并在病历上详 细记录缺陷情况。
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
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过程。准确识 别新生儿身份是保证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 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 要步骤,是确保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
的新生儿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新生儿安全
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新生儿身份识别的目的
1.新生儿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识别与 确认新生儿,确保对正确的新生儿实施正确的诊疗 活动。保证新生儿安全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前提。 2.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有效降低母亲担心新生儿身 份错误的焦虑。

医院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标准版)

医院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标准版)

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
一、办理新生儿入、出院时均需保留足纹印迹,在足印纸印上新生儿左足足底印和监护人的左手大拇指印,印迹宜清晰,并要求监护人和接诊护士共同签名确认。

二、新生儿入院即予佩戴双手腕带,腕带上写明婴儿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等信息,由第二人核对无误后,将腕带根据分别佩戴于患儿的左手及左脚上。

并准确无误填写床头卡。

三、患儿监护人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入、出院,规范新生儿出入院交接流程。

新生儿出入院应当由医护人员对其陪护家属身份进行验证后,由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并记录新生儿出入院时间。

四、各项诊疗护理操作前,均需先核对腕带、床头卡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五、护士每班交接时坚持查看腕带的佩戴情况,松紧是否适宜,佩戴处皮肤有无破损,血液循环是否良好,及时调节或更换。

腕带信息与床头卡的信息保持一致。

六、在住院期间出现腕带脱落的要及时系上,腕带破坏或者字迹模糊的要及时更换,更换时要准确无误填写各项内容,并由双人核对,保证各项内容正确。

七、探视时,需出示医院交给的联系单,并与患儿所佩手腕带名字一致,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允许家属进入,新生儿病房实行无陪制度,除了探视时间谢绝一切家属的探访,并利用门禁系统实行24h封闭式管理,以免发生新生儿失窃或调换事件。

八、新生儿出入病房(室)时,工作人员应当对接送人员和出入时间进行登记,并对接收入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一、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在ICU、CCU、新生儿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重点科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四、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五、对病房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转科、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六、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使用“腕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室。

关键流程识别(1)急诊科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①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登记本上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②由急诊科护士先电话通知病房,并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

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急诊科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

(2)病房与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①病房护士做好转出前准备工作:在转科登记本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②由转出科室护士携带病历、转科登记本,陪同病人一同前往转往科室,与转入科室护士当面交接.③转入科室护士安置好病人后,与转出科室护士同时进行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疾病相关信息等,由转入科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签名,完成识别交接程序.手术室相关识别程序(1)手术室与病房识别程序①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为病人佩戴腕带,准确填写病人姓名、诊断、手术部位,并与病历进行核对与病人主动交流后,确认信息准确无误.②手术室工作人员携带手术室专用病人交接登记表到临床手术科室,与病房护士一同核对,确认病人信息无误后,由临床手术科室护士在登记表上签名,完成交接程序.(2)手术室术前识别程序①手术患者统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信息的载体.②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径.③手术切皮前,由手术者、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新生儿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过程。

准确识别新生儿身份保证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新生儿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新生儿安全的重要容和基础性工作。

一.新生儿身份识别目的
1.新生儿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识别与确认新生儿,确保对正确的新生儿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

保证新生儿安全是保证产科质量的前提。

2.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有效降低母亲担心新生儿身份错误的焦虑。

3.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1.制定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流程,规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新生儿的工作程序。

2.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母亲,住院号二项核对新生儿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依据。

3. 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诊疗活动(疫苗接种,沐浴等)时新生儿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等。

4.住院新生儿统一佩戴左手,左脚腕带及胸卡作为识别身份的标识,并请新生儿家长参与核对。

5. 新生儿身上挂身份标识牌,注明母亲的床号,,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身长,体重等。

左手,左脚腕带写上母亲,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

6.职能部门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新生儿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

三.新生儿身份识别规程
1.确定识别新生儿身份时机:新生儿出生后母婴同室时;由儿科转入综合区,与当区护士交接时;需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护理时。

2. 出生后母婴同室确定识别新生儿身份容:交接护士在病室共同查对婴儿手、脚腕带、胸卡填写的母亲,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身长,体重等是否与分娩记录单及新生儿出生记录相符,解开尿布与家属共同核对新生儿性别,告知身份标识的重要性。

3.新生儿科转入婴儿进行身份识别:与新生儿病区护士一起核对手脚腕带及胸卡上母亲、新生儿科住院号,婴儿性别,出生日期,产式等信息与转科记录单是否相符,并做好交接班。

(因转入新生儿的身份标识中住院号均为新生儿科住院号,故新生儿入室后应重新参照母亲分娩记录单的信息:用油性笔,以整洁清晰字体在腕带写产妇、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日期,时间;胸卡写产妇床号、、住院号、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出生日期与时间、体重、身长、预防接种及筛查完成情况。

并由两名护士核对后再至病房让新生儿母亲核对标识与其的腕带信息中住院号及一致,确认新生儿性别。

取下新生儿科的胸卡及腕带,戴上新的身份标识。

综合区责任护士根据儿科护士交班填写疫苗接种本信
息,完成未完成的治疗护理
4.胸卡及腕带书写及佩戴要求:胸卡系于外包被,腕带系于左手与左脚腕部,确保佩戴双腕带,松紧度以可以伸入新生儿一指为宜,防止过紧或脱落;双胞胎时需注明孖大和孖小。

5.识别新生儿身份方式:①在对新生儿的诊疗活动中,至少同时核对胸卡及手脚腕带中母亲、住院号两项信息无误,双胎者还需根据出生时间在胸卡及腕带分辨孖大或孖小。

②将新生儿抱出病室进行治疗护理时应先核对胸卡及腕带完好性。

③有遗失或松脱者按双人核对流程补给后方可抱出。

A.单腕带脱落或丢失:双人核对剩余腕带与胸卡及婴儿无误,填写新腕带双人核对后戴上,脱下的腕带予剪断后弃去。

B.双腕脱落或丢失失:在患儿小床及衣物寻找剩余腕带。

a有:双人核对剩余腕带与胸卡及婴儿无误,填写新腕带双人核对后戴上,脱下的腕带予剪断后弃去。

b无:双人按分娩记录单及新生儿出生记录容,填写新腕带,核对无误后给婴儿戴上。

C.胸卡丢失:双人按分娩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及预防接种登记表容,填写新胸卡,核对无误后给婴儿戴上。

D.胸卡及腕带均丢失:待查对全科婴儿身份无误后,按分娩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及预防接种本容,填写新腕带及胸卡,核对无误后给婴儿戴上。

④执行各项操作时,护士应核查新生儿胸卡及手脚腕带中母亲,住院号信息与治疗单无误。

⑤为新生儿沐浴时,护士在为其穿,脱衣服前,后要仔细核对胸卡,腕带及性别应一致。

⑥新生儿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核对胸卡,腕带及性别信息与检查单一致,由工友带领,家属陪同。

检查回室时需再次与家属核对胸卡,腕带及性别信息无误。

6.出院:①与产妇或家属一起核对腕带及胸卡上母亲、住院号和婴儿性别无误,签名告知门岗放行。

②当新生儿离开病区门口时,门卫要再次核对胸卡及腕带的母亲,新生儿性别与出院放行本信息是否相符,并准确记录产妇及新生儿离区时间。

7.及时,准确地做好身份识别记录,新生儿及家属能理解并积极配合。

【新生儿身份识别操作流程图】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见下页
四、参考依据
【1】伟菊.医院护理工作标准操作程序SOP[M].
:科技,2014:131-135.
【2】刚艺,雪琴.《临床护理技术规》基础篇第二版[M].
:科技,2014:454-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