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学毒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合集下载

4-法医毒理学

4-法医毒理学
(5)神经毒: 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 如醇 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 古柯碱、苯丙胺等。 三. 毒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四. 中毒症状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一.案情调查 二.检材的收集与处理 三.毒物的分析 四.结果的判断
第三节 常见毒物的中毒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酒精中毒 安定类毒物中毒 有毒植物中毒 有毒动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氰化物中毒 农药及杀鼠药中毒 砷化物中毒 腐蚀性毒物中毒 毒品中毒
(3)功能障碍性毒物: 如障碍脑脊髓功能的 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 木鳖碱、阿托品、异烟肼、阿片、可卡因、 苯丙胺、致幻剂等;障碍呼吸功能的毒物, 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 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除虫 菊酯类、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 矮壮素、灭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 溴甲烷、化森锌等。
蛇毒
斑鹫
河豚
乌头碱
曼陀罗
夹竹桃
案 例
• 案情摘要:2010年年初某某身体不适,经浙江大 学附属妇产医院检查,诊断为“乳房小叶增 生?”。于2010年2月27日、3月27日服用了某私 人诊所开具的中药。7月初出现黄疸症状,7月9 日再一次服用中药,病情加重。送杭州市第六人 们医院医治无效于7月20日死亡。杭州市第六人 民医院医疗证明书诊断:药物性肝病(含黄药子 的中草药方,该药文献资料中记载有肝毒性), 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IV期,胆道感染,肺炎。 无既往史及家族史。
农 药
杀鼠药
七. 砷化物中毒
1 .机理: ①对消化道呈现直接的腐蚀作用,引起口腔、咽喉、 食道、胃的糜烂、溃疡和出血,进入肠道可导致腹泻; ②砷是细胞原浆毒物,与细胞酶蛋白的琉基结合,使酶 失去活性,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干扰细胞的呼吸 功能,使中枢神经发生功能紊乱;③麻痹血管运动中枢 和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胃肠粘膜及各个脏器淤血及 出血,甚至全身性出血,并引起实质性脏器的损害。

毒品学

毒品学

一、毒品: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毒品的分类方法1.按国际公约分类:麻醉药品(阿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精神药品2.按来源分类:天然毒品(鸦片吗啡大麻可卡因)、人工合成毒品、半合成毒品(冰毒)3.按药理学作用分类: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抑制剂4.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分类三、毒品的特征1.依赖性(生理、心理)危害性(个人、家庭、社会)非法性2.戒断症状:一旦停用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机体处在失衡状态,出现一系列严重的躯体症状3.耐受性:机体对毒品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吸毒者通常在使用一定时间的毒品后,会减少对以往同样剂量的反应,必须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原来剂量的效果4.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非法性这三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

依赖性是毒品的物质特征,危害性是毒品的后果特征,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特征。

依赖性导致滥用,引起危害性,因而受到法律的禁止。

5.并非所有毒品都有身体依赖,所有毒品都有精神依赖6.1990.12.28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禁毒的决定》四、世界主要毒源地1.金三角(鸦片)位于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2.金新月(鸦片)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的交界地带3.银三角(可卡因大麻古柯)位于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脉和亚马逊地区4.黎巴嫩的贝卡谷地(罂粟大麻)位于黎巴嫩东部靠近叙利亚的边境地区,东西黎巴嫩山脉之间5.黑三角(大麻)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苏丹和南非五国接壤的边境地带五、毒品检验的作用1.证据作用2.情报信息作用3.为戒毒提供依据六、毒品检验的方法1.化学法(不易检测出低含量、化学结构相似的毒品,当毒品中杂质去除不彻底时结果不可靠)2.色谱法3.红外光谱法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免疫分析法七、鸦片制剂(鸦片、吗啡、海洛因)麻醉1.除曲马多外都是麻醉药品,有明显的戒断症状,呼吸抑制导致死亡。

禁毒知识专业知识点总结

禁毒知识专业知识点总结

禁毒知识专业知识点总结禁毒知识是指倡导公民形成正确的禁毒态度、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公民的防毒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

禁毒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人人皆知禁毒知识,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毒品的传播。

在禁毒知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毒品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那些对人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的物质,如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大麻及各种合成毒品。

根据其成分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毒品可分为麻醉药品、精神活性药品和成瘾药品。

不同种类的毒品在成分和作用上有所不同,但都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二、毒品的危害毒品对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危害,长期使用会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内脏器官出现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心理上,毒品会造成人格的扭曲、行为变异、激动不安、被动消极、记忆力减退、学习生活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毒品对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破坏家庭、破坏社会关系、犯罪率增加等。

因此,禁毒工作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都至关重要。

三、禁毒法规禁毒法规是国家为了遏制毒品的泛滥和传播,保障公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宁而制定的法律和规定。

我国公安部门一直重视禁毒工作,设立了禁毒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力的禁毒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依法打击毒品犯罪分子。

通过依法打击,可以减少毒品的制贩运量,从源头上保护广大公民的身体健康。

四、禁毒教育和宣传禁毒教育和宣传是禁毒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禁毒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识别毒品的能力,增强对毒品的恐惧心理,坚决抵制毒品。

禁毒教育和宣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如校园、社区、家庭、媒体等,宣传禁毒的知识和技能,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禁毒观念。

五、禁毒工作的重要性禁毒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有着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禁毒工作的力度,通过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禁毒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源头上减少毒品的泛滥和传播,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安宁。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毒品成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对个体的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诸多生物学因素也参与其中。

本文通过对毒品成瘾生物学基础的讨论和解释,旨在阐明这一复杂的现象。

第一章毒品成瘾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可以使人产生药理作用和心理作用的物质。

大多数毒品具有成瘾性,这意味着使用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渴求和戒断症状。

根据药理作用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毒品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等。

成瘾性是衡量毒品危害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成瘾性可以分为身体成瘾和心理成瘾两种。

身体成瘾是指长期使用毒品后,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同时戒断会产生强烈症状。

心理成瘾则是指对毒品的渴求和依赖,这种成瘾状态比身体成瘾更难以戒除。

第二章毒品成瘾的神经机制毒品成瘾与大脑神经环路的变化密切相关。

用药物刺激多巴胺神经元是毒品成瘾最常见的神经机制之一。

毒品作用于神经系统,增加了多巴胺神经元的释放,这会改变大脑对感受刺激的反应,使使用者产生快感,形成对药物的依赖。

神经适应也是毒品成瘾的重要神经机制。

随着毒品使用的频率和剂量的增加,神经元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刺激。

这导致使用者需要更高的剂量来获得相同的效果,最终会导致戒断症状和依赖。

第三章遗传因素成瘾风险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研究表明这些遗传因素与毒品成瘾相关。

一些基因表现出与成瘾行为的相关性,在家族研究中也显示出了成瘾的遗传性质。

最引人注目的基因是基因组中控制多巴胺转运的基因。

这些基因在毒品成瘾者中表现出异常。

例如,人们发现,基因组变异可导致某些人与大麻的使用相关的多巴胺神经元反应不同。

因此,个体对沉迷于使用毒品的风险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他们携带的基因型。

第四章环境和社会因素毒品成瘾何以如此广泛且持久地存在,一部分是因为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生活在贫穷、犯罪、压力大和容易获得毒品的环境中,个人沉迷于毒品的机会更大。

在青春期,个人身份的确定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个人开始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行为规范。

药理学课件毒品问题

药理学课件毒品问题

毒品的危害及影响
对身体的危害
毒品会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神 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导致各种疾病 和健康问题。
对心理的影响
毒品会导致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如焦虑、抑郁、 幻觉、妄想等。
对社会的影响
毒品滥用会导致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恶化、家庭 破裂等社会问题。
全球及国内毒品问题现状
全球现状
全球范围内,毒品问题依然严峻,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加强 合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
国内现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毒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毒品预防、 打击和救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新型毒品的不断 出现和毒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毒品问题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02
药理学与毒品关系
药理学在毒品研究中的应用
阿片类毒品(如海洛因)
来源与成分
阿片类毒品主要来源于罂粟植物,其主要有 效成分为吗啡、可待因等生物碱。通过化学 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可以得到海洛因等衍 生物。
药理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滥用危害
阿片类毒品的滥用会导致呼吸抑制、昏 迷甚至死亡。此外,滥用者还会出现戒 断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阿片类毒品主要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 片受体结合,产生镇痛、镇静、欣快等作用 。长期使用会导致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针对社会闲散人员
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和帮扶,引导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减少 涉毒风险。
针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
加强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禁毒意识和能 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能障碍。此外,大麻还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其他常见毒品
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从古柯叶中提取出的生物碱,具有强烈的中 枢神经兴奋作用。滥用可卡因会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 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

毒品的危害与预防

毒品的危害与预防

毒品的危害与预防一、引言毒品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健康和安全的物质,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可忽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毒品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以增加公众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毒品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对人体产生精神和身体依赖的物质,包括各种违禁药物和滥用药物。

根据其成分和作用,毒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麻醉类药物:如海洛因、吗啡等,具有强烈的镇痛和麻醉作用。

2. 兴奋类药物:如冰毒、可卡因等,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兴奋和警觉性。

3. 幻觉类药物:如LSD、迷幻蘑菇等,能够扭曲感知和思维,产生幻觉和幻听。

4. 大麻类药物:如大麻、大麻油等,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

三、毒品的危害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危害:毒品滥用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如肝脏损伤、呼吸系统损害、精神障碍等。

2. 社会危害:毒品滥用者常常会违法犯罪,为了获得毒品资金而进行盗窃、抢劫等活动,给社会治安带来威胁。

3. 家庭破裂:毒品滥用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导致家庭破裂,给家庭成员带来长期的心理和经济困扰。

4. 教育影响:毒品滥用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使其失去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对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不利影响。

四、毒品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毒品滥用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宣传:加强对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开展普及知识、警示教育等活动。

2.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抵制能力。

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社会支持:为毒品滥用者提供及时的康复和戒毒服务,帮助他们摆脱毒品的依赖。

同时,加强社会福利和就业保障,减少滥用毒品的社会风险。

4. 执法打击:加强对毒品生产、贩卖和走私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惩毒品犯罪行为,形成威慑效应。

法医毒理学 ppt课件

法医毒理学  ppt课件

1. 按毒物的理化学性质分类
(4)阴离子毒物: 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 亚硝酸盐等。 (5)其他毒物: 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 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2. 混合分类: 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
(1)腐蚀性毒物: 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 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 等 。 (2 )毁坏性毒物: 能引起生物体组织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化合物。
(5)神经毒: 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 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 等。 三. 毒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四. 中毒症状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一.案情调查 二.检材的收集与处理 三.毒物的分析 四.结果的判断
第三节 常见毒物的中毒
一. 酒精中毒 二. 安定类毒物中毒 三. 有毒植物中毒
(3)功能障碍性毒物: 如障碍脑脊髓功能的毒物,如 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 异烟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等;障碍呼 吸功能的毒物,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 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 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 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3. 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
(1)腐蚀毒: 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 酸、强碱及酚类等;
(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 汞重金属毒。 (3)酶系毒: 物等。 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 如有机磷农药、氰化
(4)血液毒: 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 亚 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

禁毒学

禁毒学

• 另外一些与旅游公司、边贸商行、酒楼宾馆及各 类交通运输单位相关人员见利忘义,为了钱财故 意为贩毒分子提供方便开绿灯。 • 个别医药仓库管理人员、医院药房工作人员 及药剂师、麻醉师、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等 非法提供和贩卖毒品从中获利。如原公费几角一 支的“度冷丁”1984年要价10元,1986年要价 100元,1990年每支要价200~300元。
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概念
•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 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 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 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与医疗 用药物是不同的概念。
• 据联合国国际禁毒署( UNDCP )统计, 截止 2002 年底,毒品泛滥已波及五大洲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吸毒人数超过 2.18 亿,占世界人口的 3.78% , 15 岁以 上人口的 5.06% 。每年大约有 10 万人因 吸毒而死亡,有 1000 万人因吸毒而丧失劳 动能力。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 达 6000 亿美元以上,仅次于全球贸易额最 高的军火贸易。
• (3)毒品活动扰 乱社会治安:毒品 活动加剧诱发了各 种违法犯罪活动, 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 大威胁。无论用什 么方式吸毒,对人 体的身体都会造成 极大的损害。
二.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 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 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 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 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 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 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 终日离不开毒品。
•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 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 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 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 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 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 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 三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决的 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半合成、合成时期
19世纪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科学家们着 手从原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以便更有效地 治疗疼痛难忍的疾病,开始了半合成、合成 毒品的历史
(三)多元化时期
古老的毒品原植物、半合成与合成毒品 同时在毒品黑市销售,在吸毒者中流行
合成毒品的品种激增 毒品的形式各异多样,有粉剂、片剂、
1、国际法释义
禁毒国际公约对毒品的定义经历了一个逐步扩 大和深化的过程。
➢ 毒品是指国际法规定的,受控制的麻醉药品和精 神药物。
➢ 其中麻醉药品是指《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中 所列的天然和合成物质。
➢ 精神药物是指《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中所列的 天然和合成物质。
2、我国法律对毒品的定义
不同的时代: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 烟;
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 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苯丙胺(冰毒)成 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 迷幻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不同的理解
晶形剂、注射剂、鼻吸剂、丸剂、皎囊、 浸膏、糖浆等
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 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 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 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大约一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 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 起来。
1990年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首 次对毒品下了定义。本决定所指毒品是指鸦片、 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 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 品。
➢ 1997年全国人大修订的新刑法第357条又对 毒品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 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 、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 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列举释义是以列举的方式限定其内容, 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毒品,指作为嗜 好品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
2、概括释义
概括释义是对毒品内容和范围进行界定,但释 义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
3、名词释义
在各种词典和工具书中,是按照社 会学对毒品的理解来定义的。
(二)法律性释义
1、国际法释义 2、我国法律对毒品的定义
毒品学 毒品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在现阶段,我国毒品问题不断加剧,禁 毒斗争不断深化,禁毒专业的学生全面系统地 学习禁毒专业知识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军火贸易 毒品贸易 色情交易
1980s 1990s 2000s
200亿 60亿
300---400亿 4000--6000亿 200亿
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化学物质。 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
醉药品和精神药物 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在于其非法性,是一
种违禁品。
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三、毒品的定义
对毒品的释义主要分为一般性和法律性 两种。
(一)一般性的毒品释义
列举释义 概括释义 名词释义
1、列举释义
重点讲授毒品、易制毒化学品基础 知识、毒品滥用的历史和现状,毒品、易 制毒化学品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检验原理, 有针对性的开展毒品、易制毒化学品检验 实验操作课,通过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理论 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第一章 毒品及其分类
学习目的要求
掌握毒品的概念,常见的毒 品分类方法、毒品的特征,理解 毒品概念的演变,常见毒品术语 ,了解世界各国的毒品分类方法 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毒品的由来
毒品与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的发生 、发展过程。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时期,即朦胧期;半合成、合成时期;多 元化时期。
(一)朦胧期
人类在长期与各种植物的接触中,人们也偶 然发现一些具有麻醉、镇静、致幻作用的植物。 那时人类种植、采集它,主要是为消遣取乐、医 治疾病或用于宗教、部落的庆典活 动。
7940亿 8000亿 200亿
(巴尔干地区)
《毒品学》是禁毒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 基础课,它是一门具有禁毒学科专业理论及 实践知识性质和特点的课程,有较强的系统 性、特殊性和实践性特点。它不仅注重理论 知识的讲授,而且还注重培养同学的动手实 践能力和实战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 其他禁毒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的渊源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三、毒品的定义 四、毒品概念的要素
一、毒品的渊源
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怎样产生的?
毒品的定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 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 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具有成瘾药理作用,在生产和使用上列 为管制范围的物质。这些物质既包括在医疗上具 有镇痛、兴奋、麻醉、抑制等作用的药物,又包 括无医疗用途的化合物、天然植物及有机溶剂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它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 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 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不同的人: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 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 罪的毒物。
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 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
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开设该课的目的,在于使同学们教全面 的掌握和理解毒品的基础知识,掌握毒品与滥 用的相关知识和原理,主要有毒品的定义、分 类、特征及各类毒品的有关知识,各类毒品的 滥用历史和现状,同时了解毒品检验的基本原 理,理解毒品检验的概念,掌握常见毒品的现 场检验方法和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基 本知识、易制毒化学品的识别和检验、易制毒 化学品管制的历史、国际和我国对易制毒化学 品管制的法律法规以及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制 度,如易制毒化学品的进口、出口国际核查制 度、特别监视的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
▪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 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 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 禁毒”。
▪ 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 的毒品定义。
实质上作为汉语的“毒品”一词是“毒物”之“毒” 与“药品”之“品”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