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典型例题凸轮

hk
αk
α max k
90°
θ
V
(P)
h
F αF=0
(1)凸轮偏心距。利用速度瞬心 ,几何 中心O即为速度瞬心p,可得ν=eω,求 得e=25mm。
(2)凸轮转过90°时,从动件在K点 接触,其压力角为αk。
e/sinαk =R/sinθ;
当θ=90°时,αk达到最大值。
αk=arcsin(e/R)=30°
接触时的压力角αC;比较αB,αC大小,说明题意中的偏置是否合理。 (3)如果偏距e=-5mm,此时的偏置是否合理
αB αC
αD
B
C
D
hB
e
R
r0 O
A
解:
αC> αB。该偏置有利 减小压力角,改善受力,
故偏置合理。
α D> α C> αB,故偏置 不合理。
例4 凸轮为偏心轮如图,已知参数R=30mm,loA=10mm,e=15mm,rT=5mm, E,F为凸轮与滚子的两个接触点。求 (1)画出凸轮轮廓线(理论轮廓线),求基园r0;(2)E点接触时从动件的压力角 αE; (3) 从E到F接触凸轮所转过的角度φ; (4)由E点接触到F点接触从动件的位 移S;(5)找出最大αmax的位置。
αE
hE E
e
ω
Oθ
F
φ
r0
A
αmax
S=hF-hE Sin α =(e-loAcos θ)/(R+rT)
θ =180时,α为 αmax
R
hF
例5 :图示为一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若一直凸轮基
推程
圆半径r0,推杆的运动规律s=S(δ),为使设计出的凸轮
机构受力状态良好,试结合凸轮机构压力角的计算公式
最新机械设计基础教案——第5章 凸轮机构

第5章凸轮机构(一)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2.掌握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及特性3.掌握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4.了解凸轮机构的尺寸的确定(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凸轮的工作原理2.用反转法设计凸轮轮廓3.凸轮的尺寸对其机构的影响(三)教学内容5.1概述5.1.1 概念1.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是由从动件、机架、凸轮三部分组成的高幅机构。
2.凸轮:是一种具有曲线轮廓或凹糟的构件,它通过与从动什的高副接触,在运动时可以使从动件获得连续或不连续的任意预期运动。
3.特点:结构相当简单,只要设计出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何预期的运动规律。
但另一方面,由于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于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4.凸轮机构的应用例:内燃机配气机构(如下图所示)靠模车削机构(如下图所示)自动送料机构(如下图所示)分度转位机构(如下图所示)5.1.2 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照凸轮的形状分为:(1)盘形凸轮凸轮中最基本的形式。
凸轮是绕固定铂转动且向径变化的盘形零件,凸轮与从动件互作平面运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2)移动凸轮可看作是回转半径无限大的盘形凸轮,凸轮作往复移动,是平面凸轮机构。
(3)圆柱凸轮可看作是移动凸轮绕在圆柱体上演化而成的,从动件与凸轮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是一种空间凸轮机构。
(4)曲面凸轮当圆柱表面用圆弧面代替时,就演化成曲面凸轮,它也是一空间凸轮机构。
2、按锁合方式的不同凸轮可分为:(1)力锁合凸轮,如靠重力、弹簧力锁合的凸轮等;(2)几何锁合凸轮,如沟槽凸轮、等径及等宽凸轮、共轭凸轮等。
3、按从动件型式分为:(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根据从动件运动型式不同分为直动从动件和摆动从动件。
5.1.3 凸轮和滚子的材料凸轮机构的主要失效形式:磨损和疲劳点蚀要求凸轮和滚子的工作表面硬度高、耐磨并且有足够的表面接触强度。
对于经常受到冲击的凸轮机构还要求凸轮芯部有较强的韧性。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

其他应用实例
01
纺织机械
02
包装机械
03
印刷机械
在纺织机械中,凸轮机构被用于控制织 物的引纬、打纬和卷取等运动。通过合 理设计凸轮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实现织 物的高速、高效织造。
在包装机械中,凸轮机构常用于控制包 装材料的输送、定位、折叠和封口等操 作。通过凸轮的精确控制,可以实现包 装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传动比的计算 根据凸轮的轮廓形状和尺寸,以及从动件的运动 规律,可以通过几何关系或解析方法计算出凸轮 机构的传动比。
传动比的影响因素 凸轮机构的传动比受到凸轮轮廓形状、从动件运 动规律、机构中的摩擦和间隙等因素的影响。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自锁
压力角的定义
压力角是指从动件受力方向与从动件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凸轮机构中,压力角的大小反 映了从动件所受推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在推程和回程中均保持匀速运动。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在推程和回程中按等加速和等减速规律运动。
简谐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简谐运动规律振动。
组合运动规律
根据实际需要,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组合成复杂的运动形式。
凸轮机构的尺寸设计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机构的结构要求,确定 凸轮的基圆半径。
03
凸轮机构的类型与特性
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形状
盘形凸轮是一个具有特定 轮廓的圆盘,其轮廓线决 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工作原理
通过凸轮的旋转,驱动从 动件按照预定的运动规律 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或摆动。
应用范围
广泛应用于内燃机、压缩 机、自动机械等领域。
移动凸轮机构
凸轮形状
移动凸轮是一个在平面上移动的具有特定轮廓的 构件。
凸轮(公开课)PPT课件

2021/2/11 第五章 凸轮机构
4 §6—1 凸轮机构概述
§9-1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盘形凸轮机构 在印刷机中的应用
2021/2/11
等经凸轮机构 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5
利用分度凸轮 机构实现转位
2021/2/11
圆柱凸轮机构在机 械加工中的应用
6
二、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分类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按两活动构件之间 平面凸轮机构 相对运动特性分类 (凸轮形状) 空间凸轮机构
2、按从动件(推杆) 形状分类
尖顶推杆 滚子推杆 平底推杆
盘形凸轮
移动凸轮 圆柱凸轮
3、按凸轮高副保持 接触方式分类
力封闭(推杆重力、弹簧力等)
几何封闭(利用凸轮或者推杆 的特殊几何结构)
2021/2/11
7
1、按两活动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特性分类
一、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
图示为内燃机中控制气阀开闭的凸轮机构。它利用连续转 动的凸轮的轮廓,迫使气阀的气门杆往复移动,从而按预定的 时间打开或关闭气阀,完成配气要求。利用弹簧的作用力使气 门杆组件紧贴凸轮的轮廓曲面。
2021/2/11 第五章 凸轮机构
1 §6—1 凸轮机构概述
一、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
2轮机构概述
一、凸轮机构的基本组成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在凸轮机构中,凸轮通常作主动件并作等速回转或移动,借助 其曲线轮廓(或凹槽)使从动件作相应的运动(摆动或移动)。 只要改变凸轮轮廓的外形,就能使从动件实现不同要求的运动 规律。凸轮机构结构简单、紧凑。但凸轮机构中包含有高副, 因此不宜传递较大的动力,此外,凸轮的曲线轮廓加工制造比 较复杂。所以凸轮机构一般适用于实现特殊要求的运动规律而 传力不太大的场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

机械基础凸轮机构教案第一章:凸轮机构概述1.1 凸轮机构的定义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机械传动机构。
凸轮是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旋转构件,用于转换转动运动为线性或其他形式的运动。
1.2 凸轮的分类按形状分类: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正凸轮、逆凸轮、复合凸轮等。
1.3 凸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特点:简单、紧凑、易于控制和调节。
应用:印刷机械、包装机械、机床、汽车等。
第二章:凸轮的轮廓设计2.1 凸轮轮廓的基本参数基圆半径:凸轮与从动件接触点的圆的半径。
顶圆半径:凸轮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圆的半径。
工作圆半径:凸轮轮廓的最小圆的半径。
2.2 凸轮轮廓的计算按运动规律计算:正弦、余弦、直线等运动规律。
按压力角计算:凸轮轮廓的压力角与基圆压力角的关系。
2.3 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按运动要求设计:确定凸轮的升程、降程和回程。
按力学要求设计:计算凸轮的强度和刚度。
按加工要求设计: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刀具。
第三章: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设计3.1 从动件的分类和特点按形状分类:摆动从动件、直线从动件、滚子从动件等。
按驱动方式分类:曲柄摇杆机构、摆线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
3.2 从动件的设计要点确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运动要求。
选择合适的从动件形状和尺寸,满足力学和运动要求。
考虑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条件和磨损情况。
3.3 从动件的设计实例以摆动从动件为例,介绍其设计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从动件对凸轮机构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4.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啮合角压力角:凸轮和从动件接触点处的压力角。
啮合角:凸轮和从动件啮合点处的啮合角。
4.2 凸轮机构的动态特性冲击和振动:凸轮和从动件的接触冲击和振动。
传动误差:凸轮和从动件的啮合误差。
4.3 凸轮机构的动力分析和优化分析凸轮机构的动力特性对整个机械系统的影响。
优化凸轮的形状和参数,减小冲击和振动,提高传动效率。
第五章:凸轮机构的应用实例5.1 印刷机械中的凸轮机构介绍印刷机械中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应用。
第五章凸轮机械原理典型例题

推程
r0
O
ω
S,V, a 是确定的
B
B
S
B
α
S0 δ
S δ
S
S0
α1
O’ e O ω
O
α2
δ ω e O’
S0
O
ω
P
tan OP / OB (ds / d ) / (r0 s)
P
P
tan (OP e) / O ' B ((ds / d ) e) / ( r02 e 2 s)
A'
φ Cr B -ω O' A B' V
C' O
α
滚子中心C,半径r 理论轮廓,R=LO'C 基园R0, 推杆中心位置园, R=LOA 凸轮逆时90,推杆 中心A',推杆位置 接触点B' 摆动角φ 压力角α
2 2 tan 假设凸轮轮廓已经做出,要求在凸轮转过δ角时, (OP e) / O ' B ((ds / d ) e) / ( r0 e s) 位移为S,速度为V, V=ω×Lop ,压力角为α。 适当偏距e(左移),使凸轮转过δ角,此时应有 可知:采用适当的偏距且使推杆偏向凸轮轴心 的左侧,可使推程压力角减小,从而改善凸轮 相同位移S,相同速度V。此时压力角为α1; 的受力情况,但使回程的压力角增大,由于回 P为瞬心位置,相同的速度即瞬心P位置是固定的。程的许用压力角很大,故对机构的受力情况影 响不大。 右移,使凸轮转过δ角,此时压力角为α2;
基本概念题
1.选择题
(1)对于远、近休止角均不为零的凸轮机构,当从动件推程按简谐运动 C 规律运动时,在推程开始和结束位置______。 A.不存在冲击 B.存在刚性冲击 C.存在柔性冲击 (2)已知一滚子接触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因滚子损坏,更换了一 个外径与原滚子不同的新滚子,则更换滚子后________。 D A. 从动件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最大摆角不变 B. 从动件最大摆角发生变化,而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 C. 从动件最大摆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不变 D. 从动件最大摆角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发生变化 (3)已知一滚子接触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若将凸轮转向由顺 时针改为逆时针,则_________。 D A. 从动件运动规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最大行程不变 B. 从动件最大行程发生变化,而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 C. 从动件最大行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不变 D. 从动件最大行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均发生变化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学习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凸轮机构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章,主要涉及凸轮机构的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有:凸轮的形状、凸轮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基圆半径的计算、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分类,理解凸轮的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运动规律,能够进行凸轮的设计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难点: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圆规、橡皮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凸轮机构,如洗衣机脱水装置、汽车雨刷等,引导学生思考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凸轮机构的设计案例,讲解凸轮的运动规律的计算和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凸轮轮廓曲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凸轮机构1. 组成:凸轮、从动件、支撑件2. 分类:盘形凸轮、圆柱凸轮、球形凸轮3. 工作原理:凸轮的运动规律1. 线速度与角速度2. 加速度与减速度3. 压力角与基圆半径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盘形凸轮,使其能够实现某个特定的动作。
答案:根据动作要求,计算凸轮的参数,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2. 题目:计算一个给定参数的凸轮的运动规律。
答案:根据凸轮的参数,计算出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减速度等运动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凸轮机构,让学生了解凸轮机构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凸轮的设计方法和轮廓曲线的绘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原理题库第五章、凸轮机构(汇总)

00901、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和所夹的锐角。
00902、凸轮机构中,使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法有和两种。
00903、在回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00904、在推程过程中,对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加以限制的原因是。
00905、在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的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间的关系是。
0090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根据其端部结构型式,一般有、、等三种型式。
00907、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滚子中心的轨迹称为凸轮的廓线;与滚子相包络的凸轮廓线称为廓线。
00908、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上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小向径。
00909、根据图示的dd2sϕϕ2-运动线图,可判断从动件的推程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件的回程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910、从动件作等速运动的凸轮机构中,其位移线图是线,速度线图是线。
00911、当初步设计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发现有自锁现象时,可采用、、等办法来解决。
00912、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中,若出现时,会发生从动件运动失真现象。
此时,可采用方法避免从动件的运动失真。
00913、用图解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时,在由理论轮廓曲线求实际轮廓曲线的过程中,若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现象,则与的选择有关。
00914、在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选择滚子半径的条件是。
00915、在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凸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减小机构压力角,应使从动件导路位置偏置于凸轮回转中心的侧。
00916、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应由来决定。
00917、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越,而凸轮机构的尺寸越。
00918、凸轮基圆半径的选择,需考虑到、,以及凸轮的实际廓线是否出现变尖和失真等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1. 一次多项式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的一般表达式为
s C0 C1 ,由于一次多项式函数的一阶导
数为常数,故通常又称为等速运动规律。其运
动方程和运动线图如下所示。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推程运动方程
h s s = c0+c1 v= c1 w =0, s=0; =, s=h. h v w a=0 a0
2h s 2 2 4hw v 2 4hw 2 a 2
2h 2 s h 2 4hw v 2 4hw 2 a 2
2
速度曲线连续,而加速度曲 线在运动的起始、中间点和 终点处不连续。将这种由于 有限值的加速度突变而产生 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适用 于中、低速轻载。
因为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相同,所以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2-4、试验算图示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如机构运动不确定请 提出其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方案。
解:根据机构运动简图
n 4,PL
6,PH 0。故
F 3n (2Pl PH) 3 4 (2 6 0) 0
图示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之一如下: 根据修改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一般假定凸轮轴作等速运转,故凸轮转角与时
间成正比,因此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通常 又可以表示为凸轮转角的函数。
尖底直动从动件的位移曲线
S H
基圆
d0
0
d
d02
r0
d0'
d01
推程、推程角、 上停程角(远休) 下停程角 (近休) 回程、回程角 转角、位移、升程
偏置、偏距 e 、偏距圆 偏置凸轮的转角、从动杆的相对位置
凸轮: 具有特定曲线轮廓或沟槽的构件,通常在 机构运动中作主动件。 从动件:与凸轮接触并被直接推动的构件。 机架:支撑凸轮和从动件的构件。 凸轮 从动件 机架
高副机构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
1、实现预期的位置要求
这种自动送料凸轮机构, 能够完成输送毛坯到达 预期位置的功能,但对 毛坯在移动过程中的运 动没有特殊的要求。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摆线运动规律
图a所示为描述摆线运动轨迹的 示意图。由解析几何可知,当一 个半径为R的滚圆,沿纵坐标从 起始点A0 匀速纯滚动时,圆周上 点A的运动轨迹即为摆线,而点A 的运动轨迹向纵坐标方向的投影 即构成摆线运动规律。
摆线运动规律运动线图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推程运动方程
1 s h[ sin(2 )] 2 hw v [1 cos(2 )] 2hw 2 a sin(2 ) 2
8 7 6 4 5
2. 以同样的 mS 作凸轮廓线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800 0 30003600 210
d
二.对心滚子移动从动杆
已知: R0、H 、RT 、 w 的方向、 从动杆运动规律和凸轮相应转角.
工作廓线 理论廓线
三、偏置尖顶移动从动杆
从动杆运动规律和凸轮相应转角: 凸轮转角 0~180 180 ~210 210 ~300 300 ~360 从动杆运动规律 等速上升 H 上停程 等速下降 H 下停程
等速运动规律运动线图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v v 0 开始点 a t 0
0v 结束点 a 0
由于加速度无穷大而产生的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当然,在实际的凸轮机构中由于构件的弹性、阻尼 等多种因素,不可能产生无穷大的惯性力。 这种运动规律通常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工况下, 或是对从动件有实现等速运动要求的场合。
一、对心尖顶移动从动杆 例: 已知 R0、H、w 的方向、从动杆运动规律和凸轮相应转角
凸轮转角 0~180 180 ~210 210 ~300 300 ~360
H
从动杆运动规律 等速上升 H 上停程 等速下降 H 下停程
0
解: 1. 以 mS = ¨¨ 作位移曲线.
S
w
9
10
1 2 3
1-圆柱凸轮 2-直 动从动件 3-毛坯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要求
这种凸轮在运动中能推 动摆动从动件2实现均匀 缠绕线绳的运动学要求。
绕线机凸轮 1-凸轮 2-摆动从 动件 3-线轴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3、实现运动和动力特性要求
这种凸轮机构能够实现气 阀的运动学要求,并且具 有良好的动力学特性。
升—回—停型 (RRD)
2π
Φ
ΦS
Φ
'
2π
Φ
Φ
'
升—停—回型 (RDR)
运动循环的类型
升—回型 (RR)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的数学方程式为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S f ( )
dS dS d dS v w dt d dt d
2 dv dv d d S 2 a w dt d dt d 2
1-凸轮 2-气阀 3-内燃机壳体
凸轮机构的分类
1、按凸轮的形状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盘形凸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应用最为广泛; 移动凸轮:可视为盘形凸轮的回转轴心处于无穷远处时演化 而成的; 圆柱凸轮:空间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2、按从动件的形状分类
尖端能与任意复杂的凸轮轮廓 保持接触,从而使从动件实现 任意的运动规律。但尖端处极 易磨损,只适用于低速场合。
d w
理论廓线、工作廓线
基圆半径指的是理论
廓线上的最小向径 .
d
e
工 理
第二章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作业
2-1、根据图示机构,画出去掉了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的等效机 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设标有箭头者为原动件, 试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为什么?
解:等效机构运动简图如下:
PL 9, PH 1。故 根据等效图,n 7, F 3n (2Pl PH) 3 7 (2 9 1 ) 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一、多项式运动规律 设从动件的位移为s,凸轮转角为 ,则多项式 运动规律的一般表达式为
s C0 C1 C2 Cn
2
n
根据对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具体要求,确定相应的 边界条件代入上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推导出 各种多项式运动规律。 下面分别推导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几种多项式运动 规律方程。
尖顶从动件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为滚动摩 擦,因此摩擦磨损较小,可 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
滚子从动件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从动件与凸轮之间易形成 油膜,润滑状况好,受力 平稳,传动效率高,常用 于高速场合。但与之相配 合的凸轮轮廓须全部外凸。
平底从动件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
题2-4 图
n 5,
PL 7, PH 0。故
F 3n (2Pl PH) 3 5 (2 7 0) 1
因为自由度数与原动件数相同,所以 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S ( )
S ( )
Φ
ΦS '
Φ'S
2π
Φ Φ
S ( )
'
Φ'S
2π
升—停—回—停型 (RDRD) S ( )
等加速等减速运 动规律运动线图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二、三角函数运动规律
1、简谐运动规律
图a所示为描述简谐运动轨迹的 示意图。图中横坐标为凸轮转 角 ,纵坐标为从动件位移s 。 设当质点沿圆周转过任一角度 时 ,对应凸轮的转角为 , 则质点沿圆周等速运动时向纵 坐标方向的投影,即为简谐运 动规律的位移曲线。
简谐运动规律运动线图
推程运动方程
由于该种运动规律的加速度 曲线按余弦规律变化,故又 称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a c1 coswt c1 cos( ) v adt c1 sin( ) c2 w 2 s vdt c1 2 2 cos( ) c2 c3 w w
直动从动件
从动件作往复移
动,其运动轨迹
为一段直线。
偏置直动从动件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摆动从动件
从动件作往复摆动, 其运动轨迹为一段 圆弧。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4、按凸轮与从动件维持接触的方式分类 (1)力锁合:利用从动件自身重力、回复弹簧力或其它外
力,使从动件与凸轮廓线始终保持接触。
(2) 型锁合:利用构成高副元素本身的几何形状, 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接触。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二次多项式
工程中通常采用的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是指在从动件的一个运动行程中(推程或回
程),前半段采用等加速,后半段采用等减速, 其位移曲线为两段光滑相连的反向抛物线,故 有时又称为抛物线运动规律。其运动方程和运 动线图如下所示。
推程运动方程
0/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
由于加速度曲线按正弦 规律变化,故又称为正 弦加速度运动规律。该 种运动规律的速度与加 速度曲线均连续,不产 生刚性与柔性冲击,适 用于高速场合。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运动规律特性分析 一、衡量运动特性的主要指标 1、最大速度
最大速度值越大,则从动件系统的动量也大。若机构 在工作中遇到需要紧急停车的情况,由于从动件系统动量 过大,会出现操控失灵,造成机构损坏等安全事故。因此 希望从动件运动速度的最大值越小越好。
第五章
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是一种高副机构。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尤其
是自动机械中。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平面凸轮廓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