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
简述永定河城市段的生态修复

自然 生态 系统影 响较 硬化 处理及 土工 膜 防渗小 , 防水毯 自身 有 一 定 的结 构 强 度 , 易 受 损 坏 , 受 损 后 能 自身 修 不 且 复, 适应地形 变化 能力 强 等优 点 , 用 于 湖泊 浅水 区, 适 岸 坡 、 植 区及 港 湾 区 。 种 () 4 复合土减 渗 : 又称 为掺 混料 生态 减 渗 , 防渗 结构 由约2 0m 0 m厚 的掺混料复合 土减 渗层 、 覆盖保护层组 成。 覆盖保护层 由现 场开挖 料 回填 压实形 成 。掺混 料 减 渗 层 的 主 要 材 料 为粒 径 小 于5c m的河 床 砂砾 料 、 料 和 膨 土 润土 , 通过控 制混 料的配 比和碾压 密实度 , 可控制 渗透 系 数在10X 0 ~ . . 1 ~ 5 0×1 c / 之 间。复合 土减 渗具有 0 ms 减 渗 效 果 良好 、 一 定 抗 冲 性 、 地 取 材 造 价 低 等 优 点 , 有 就
定 河 的 开 发 治 理 不 仅 能 极 大 地 改 善 京 西 南 地 区 的 生 态 环
构 与功能 随之发 生变 化 , 特别 是生 物群落 多样性 将 随之 降低 。
梯 田式 跌 水 是 遵 循 河 道 纵 向 分 析 行 洪 要 求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设 计 的 , 水 顶 高 程 设 计 后 , 则 上 不 高 于 规 划 河 底 跌 原 高 程 , 道 跌 水 的 跌 差 均 不 超 过 05m, 水 上 游 坡 度 为 每 . 跌 缓 坡 , 以 涉 足 的 亲 水 区域 , 水 深 小 于 0 5m, 体 考 虑 可 其 . 整 到 堤 内 、 和 上 、 游 的 景 观 效 果 。通 过 几 十 座 曲 线 形 跌 外 下 水 的变 化 , 造 以 溪 流 、 泽 、 港 、 面 为 主体 空 间 的生 塑 沼 河 湖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战略实践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战略实践摘要:永定河流域是京津冀区域内生态良好发展的重要区域,因此对于永定河进行良好的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工作,能够有效地为京津冀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同时通过生态修复工作也能良好的去促进永定河区域内的水资源水质的提升,增强其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作用,促进永定河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使京津冀区域的经济能够得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
1永定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永定河水资源超载现象严重当前永定河山区的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该区域的人均水资源量为276m3,而这种人均水资源量仅仅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8%,这也严重表明是该区域的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少,而又受到当前该区域内的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下列面变化的影响,导致当前永定河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处于向下衰减趋势。
在相应的生产与生活工作当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水资源因子,导致了当前对于永定河区域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过高,永定河上游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其对于农业用水量相对较多,同时缺乏对于用水量的规划预计控制,导致了农业用水量占永定河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这也就严重导致了永定河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当前对于永定河水资源的超载现象,使得需要去开展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案,对永定河进行良好的生态修复,有效的去对应用和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工作。
1.2对环境承载能力差在永定河区域内会存在相应的工业生产场地,而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会产生相应的废水,这就导致在当前的永定河区域内cod以及氨氮如何量超过了永定河本身的纳污能力,导致当前永定河区域内水资源的水质达标率相对较低。
由于对于相应的周边区域内的工业管理水平不足,对其排放的相应废水以及污染物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以及对于相应的污染源制造区域的监控力度不足,在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以及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河流当中去,就使得水中的污染物超标,严重超出了永定河水资源的纳污能力,因此就导致了永定河区域内的水质长期处于恶化状态,污染严重也就导致了该区域内的水资源不能够发挥其饮用水的功能。
我国北方生态受损河流复苏路径探索——以永定河为例

我国北方生态受损河流复苏路径探索——以永定河为例
冯婕;郑鑫源;张君伟;高远;祁秀娇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24()3
【摘要】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
20世纪以来,上游来水减少,沿线用水量增加,流域下游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河流生态严重受损。
为复苏河流生态环境,启动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跨行政单元对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受损河流生态环境复苏的实践路径:通过流域整体规划和分段设计引导河道治理方案,明确不同区段的治理导则;探索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模拟自然力驱动修复方式,推动河道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通过河道综合整治、水源地保护及地下水压采等措施对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为河流复苏做好保障;基于治理过程中要素及边界条件的动态变化,提出过程联动的系统治理方案,通过治理策略的动态优化实现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的最优实践路径。
【总页数】4页(P57-60)
【作者】冯婕;郑鑫源;张君伟;高远;祁秀娇
【作者单位】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X171.4
【相关文献】
1.我国北方城市河流生态治理——以渭河流域皂河为例
2.我国北方毗邻城市河流生态综合治理研究——以滦河迁安段生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3.北方跨区域横向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永定河流域为例
4.北方河流生态修复探索——以山西忻州牧马河生态修复为例
5.洮河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以临洮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永定河 实施方案

永定河实施方案永定河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也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支流,对于保障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等问题,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因此,我们制定了永定河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全面提升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地区的水资源安全。
首先,我们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
对于受损严重的河道和湿地,我们将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逐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增加湿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和水环境。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永定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保护地区的水资源。
其次,我们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
针对永定河流域存在的水污染问题,我们将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永定河流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治理工作,减少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保障永定河水质的安全。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保障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永定河流域的生态补水工作,保障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水,维持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
最后,我们将加强永定河流域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共同保护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永定河实施方案将通过加强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及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地区的水资源安全。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永定河实施方案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永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永定河“官屈段”_河流廊道植物景观评价

续的差异河段[8] ꎬ 每个差异河段选择一个样地作为
功能退化、 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ꎬ
河流廊道结构由河道、 河漫滩和高地边缘过
京段开始面临河道断流、 水资源开发严重、 生态
代表ꎮ 在实地调查中ꎬ 共选择了 23 个样地[9-10] ꎮ
ꎮ
渡带 3 部分组成 [3] ꎬ 选择河漫滩及高地边缘过渡
区域ꎬ 是以河道、 河漫滩及高地边缘过渡带为载
各庄) 、 平原郊野段 ( 梁各庄至屈家店) 、 滨海段
段包括 “ 五湖一线” 改造区段和沙质断流区段ꎮ
本研究范围为永定河官厅水库至屈家店ꎬ 以沙质
体的生态系统ꎬ 可分为 2 个子生态系统———河流
断流区为主ꎬ 兼顾上游山峡段与平原郊野段ꎬ 河
植物群落作为河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ꎬ 是河流
( countryside) is the second ( 2 172) ꎬ indicating that plants are disturb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overall state of the plant landscape is comparatively goodꎻ the average score for plain section ( urban) is
( AHP)
生态体系由 “ 斑块 - 廊道 - 基质” 构成ꎬ 其
峡段 ( 三家店以上) 、 平原城市段 ( 三家店至梁
ꎮ 河流廊道是
( 屈家店至防潮闸) 4 个区生态廊道包括 3 种基本类型ꎬ 即线状生态廊
道、 带状生态廊道和河流廊道
[1-2]
指河流及河流两侧与环境基质相区别的带状空间
River corridor not only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its plant restoration planningꎬ but also is greatly
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借“自然之力”复苏永定河

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借“自然之力”复苏永定河这是永定河治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2021年9月27日,随着屈家店枢纽开闸,一路欢快的水头冲出闸口,汇入永定新河奔流入海,永定河实现历史性全线通水。
无水不成河,河流的生命在于流动。
身处水资源极度短缺且与经济社会发展博弈最激烈的海河流域,如果说让这条断流长达数十年河流“复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那么让水流经沙化严重且分布大型砂石坑的河床,避免任何大规模的人工措施仍能贯通河道,不得不可谓难上加难。
科学决策的背后离不开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开展了为期3年的国家水专项“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2018ZX07101005)课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科技攻关助力永定河全线通水,实现“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目标。
理念之变:人工引导,自然发育——打破思维惯性,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数百万年前,永定河奔出太行山,从黄土高原冲刷裹挟而来的泥沙沉积形成北京小平原,由此成为北京的母亲河。
历史上,永定河山谷幽深、森林茂密、河水清澈见底,同时水量充沛、洪涝灾害频发。
然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连年干旱、人类活动等原因,永定河走向另一极端:水量逐渐减少至断流干涸,河床裸露、黄沙遍布,一度成为城市的伤疤。
拯救永定河,一系列行动陆续开展。
尤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作为“六河五湖”重要河流之一,永定河治理提上重要日程。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5至10年时间,逐步恢复永定河生态系统,将永定河打造为贯通京津冀晋的绿色生态廊道。
把脉问诊,精准施策。
课题组把全长170公里的永定河北京段分为山峡段(幽州入境至三家店拦河闸)、平原北段(三家店至宛平湖末端)和平原南段(宛平湖末端至崔指挥营市界)。
山水城人和谐共生: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新图景

102 2022.2摘要: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已初具规模:山水综合治理的生态效果初现;遗产梳理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区域建设发力点逐渐形成;课题项目研究积极展开,为政府决策做出参考;宣传展示科普教育铺开,资源利用逐渐拓展。
但在整体管理、区域建设、遗产保护、生态文化价值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未来,建议从历史、现实与未来考量,抓住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生态、文化两个核心要素,围绕“山、水、城、人”相互促进关系展开,从基础研究、管理机制、推动方式和目标效益等方面入手,探索人与生态、城市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与其他两个文化带的差异化发展,共同支撑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关键词: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山水城人;和谐共生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2)02-0102-06山水城人和谐共生: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新图景文/王新迎基金项目: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一般研究项目“十三五时期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成就及未来发展研究”(ICS-2021-B)作者简介:王新迎,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历史学博士,北京市,100045。
西山永定河对于北京城市起源、北京历史文化形成和发展乃至弘扬、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寄托了人文情怀。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是北京市“十三五”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审视文化带建设的过往、展望文化带建设的未来,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未来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提出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形成历经二十余年,这一过程也反映出北京市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逐步加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吴良镛先生就提出了建设“西北郊历史公园”的设想,将圆明园及其以西文物分布密集的山地建设成为国家级的公园。
2004年的北京市总体规划根据吴良镛先生的设想,在北京西山规划了“国家历史公园”,但并未施行。
[1]后来提出的建设“西山文化带”“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都是在吴良镛先生“西北郊历史公园”基础上的发展,其范围大体相似,但内容各有侧重。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战略实践

CHINA WATER RESOURCES2019.22水永定河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原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我从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成效及实践展望四方面对总体方案进行简要介绍。
一、总体方案编制背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六河五湖”生态治理与修复。
永定河是“六河五湖”的重要河流之一,是京津冀区域重要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目前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差、污染严重、河道断流、生态系统退化、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开展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打造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着力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1.存在的主要水问题(1)水资源禀赋差,超载严重永定河山区水资源总量26.61亿m3,人均水资源量276m3,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9.8%。
受气候及下垫面变化影响,水资源量衰减趋势明显,2001—2014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02亿m3,与1956—2010年相比减少了21%。
地表水开发利用率过高,达到89%。
上游农业生产用水方式粗放、种植结构仍不尽合理,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高达66%。
(2)水环境承载能力低,污染严重COD、氨氮入河量分别超过纳污能力1.5倍、7.6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26.8%,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河长达52%以上。
大部分河段入河污染物尤其是面源污染缺乏有效控制,加之点源污染监控不够,长年超纳污能力排放,水质长期处于恶化状态。
官厅水库由于受到污染,1997年后丧失了饮用水水源地功能。
(3)生态空间不足,功能退化永定河流域森林覆盖率14.3%,与全国的21.6%仍有一定差距,且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偏大,为79%;流域湿地率仅2%,与全国的5.6%相比有较大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
一、研究目标
按照永定河“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目标要求,以永定河(北京段)为重点示范区,通过多类型水源补给河流生态流量优化调控与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支撑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河流生态通道基本贯通的规划目标。
二、研究内容
结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究多类型水源水质净化与风险控制、水量调蓄与优化调配技术,提升永定河(北京段)生态流量保障能力;开展永定河景观蓄水河段水质提升技术与示范研究,稳定维护河道大型水面景观功能;研究沙质断流河道生态重建技术,开展断流区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示范,形成溪流与湿地相间的水体景观;研究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与生态水量优化配置与调控方案,支撑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河流生态通道基本贯通的规划目标。
三、考核指标
1、科技考核指标
形成多类型水源补给河流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技术1套,提出沙质断流河道生态重建技术指南;制定永定河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方案、多水源优化配置方案,建立永定河(北京
段)生态补水体系水质水量优化调度方案;研发多类型水源水质净化风险控制与水量调蓄调配、景观蓄水河段水质提升和断流区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等关键技术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2、治理考核指标
建设永定河景观蓄水段水质提升示范工程,示范水域面积不低于100 hm2,水华暴发频次低于5次/年、面积控制在20 hm2;永定河(北京段)断流区绿色河流廊道构建示范河长不少于10 km,河道湿地不小于100 hm2;永定河三家店控制站下泄总水量补给永定河主河道不低于0.75亿m3,再生水补水量达到0.75 亿m3。
四、实施期限
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
五、经费来源及支持方式
中央财政资金预算不超过0.5亿元,采用前补助支持方式,地方配套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比例不低于1.5:1,地方配套资金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落实,主要用于支持示范工程和管理平台等的建设。
六、组织实施方式
以课题为单元单独申报,课题申报单位需具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经历,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