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循环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教学难点: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循环利用。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碳循环

〖学生活动〗阅读P100第二段到P101完

〖思考与讨论〗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旁栏思考题〗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

〖探究〗有条件学生回家探究。

〖板书〗二、能连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维持生态平衡,据全球性生物圈 范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联

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六、板书设计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特点:

1、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全球性

二、碳循环

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七、课后练习

〖提示〗基础题

1.(1)√;(2)╳。

C 、H 、O 、N 、P 、S 等化学元素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反复循环

2.A。

3.B。

4.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拓展题

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