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流派5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Company Logo
"历史上很少有 像他们两人一 样将建筑物的 表皮呈现得如 此富有想象力 和艺术感 。" ----普利兹克 (Pritzker)奖评 委会主席 J. Carter Brown
Company Logo
2008) 国家体育场 (2008)
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 鞍椭圆形,南北长333 鞍椭圆形,南北长333 米、东西宽294米的, 东西宽294米的, 294米的 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 69米 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 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 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 结构, 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 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 4.2万吨, 万吨 分为上、 分为上、中、下三层, 下三层, 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 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 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 地上7 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Company Logo
拉班现代舞中心( 拉班现代舞中心(2003) )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管灯
意大利设计比赛最 高奖项:“金罗盘” 奖 (2004年)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德国慕尼黑安联足球场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美术馆的建筑理念来源 于收藏家40年来所购买的 于收藏家40年来所购买的 40 艺术品的风格. 艺术品的风格.一个木质结 构搁置在一个同样尺度的 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 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 这 个基础有一半埋在地 下.这样从外面就只能看 到它上面的玻璃部分了。 到它上面的玻璃部分了。 一个同样的磨砂玻璃带围 绕着木质体量的最上面的 部分, 部分,使得展览空间中柔 和的日光从地面上4m的高 和的日光从地面上4m的高 4m 度射入。 度射入。展览空间的墙的 高度在4m~5.5m之间。 高度在4m~5.5m之间。 4m 之间
"历史上很少有 像他们两人一 样将建筑物的 表皮呈现得如 此富有想象力 和艺术感 。" ----普利兹克 (Pritzker)奖评 委会主席 J. Carter Brown
Company Logo
2008) 国家体育场 (2008)
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 鞍椭圆形,南北长333 鞍椭圆形,南北长333 米、东西宽294米的, 东西宽294米的, 294米的 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 69米 成整体的巨型空间马鞍 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 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 结构, 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 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 4.2万吨, 万吨 分为上、 分为上、中、下三层, 下三层, 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 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 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 地上7 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Company Logo
拉班现代舞中心( 拉班现代舞中心(2003) )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管灯
意大利设计比赛最 高奖项:“金罗盘” 奖 (2004年)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德国慕尼黑安联足球场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美术馆的建筑理念来源 于收藏家40年来所购买的 于收藏家40年来所购买的 40 艺术品的风格. 艺术品的风格.一个木质结 构搁置在一个同样尺度的 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 钢筋混凝土的基础上, 这 个基础有一半埋在地 下.这样从外面就只能看 到它上面的玻璃部分了。 到它上面的玻璃部分了。 一个同样的磨砂玻璃带围 绕着木质体量的最上面的 部分, 部分,使得展览空间中柔 和的日光从地面上4m的高 和的日光从地面上4m的高 4m 度射入。 度射入。展览空间的墙的 高度在4m~5.5m之间。 高度在4m~5.5m之间。 4m 之间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Floor 1
二层平面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5
∙平面分析
三层平面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立面分析
采用大玻璃窗的开 窗方式,使采光更 加良好。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在剖面 中,也有交错 的概念,一个 方形的空间和 一个梯形的空 间用长廊连接 起来。
∙光的分析
对于赫尔辛基所处纬度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 墙壁就变成了内侧的墙壁, 被混凝土墙壁包围的场地 又成了内部空间。
安藤的玻璃墙体 的另一个深意在于其从 内到外以及从外到内的 自然转换。
视角
光的运用
屋顶的光为展品 提供了照明,斜 面的墙体使照进 来的光不至于那 么的刺眼,他为 光起了引导作用。
美术馆的中庭
∙光的分析
在设计多层画廊式艺术博物馆时常 见的难题之一是自然采光只能进入 到位于上层的画廊,下层的空间就 只好完全依靠人工照明了。对于这 个位于北方城市的艺术馆也为如此, 这里的日照位置偏于低平。为此, 建筑师通过建筑的弧面造型使各个 展厅的形状于尺寸形成轻微的不同, 水平的自然天光也以各种不同的方 式投射进来。
案例三 —— 国际画
廊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三层平面屋顶 Nhomakorabea平面图的分布
建筑中的几何图形
西北侧全景
从北侧接近主出入口
从一层上到二层的楼梯间
剖面图
地下两层
1
层 厅 和 连 接 的 展 室
与 屋 厅 有 标 高 差 的 展 室 3层接待室
1
地下层室内展室厅
谢谢观看
SUCCESS
THANK YOU
∙平面分析
《建筑欣赏》课件

福建的土楼
总结词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和居住文化而著名。
详细描述
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 福建省的龙岩市和漳州市。土楼是以土、木、石为主要 建筑材料,利用夯土墙、木梁和石柱等支撑结构建造而 成的一种大型住宅建筑。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 建筑风格。土楼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现了中国 古代民居建筑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价值。福建土楼已被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Βιβλιοθήκη 新古典主义风格总结词
新古典主义风格是对古典主义的复兴,融合了现代技术 和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形式上模仿古典主义,但更加简洁、 实用和创新。材料上多采用混凝土和玻璃,以实现更加 灵活和开放的空间。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卢浮宫和美国华 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新中式风格
总结词
新中式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建筑多采用新材料如玻璃、钢铁和 混凝土,以实现透明、流动和动态的视觉效 果。代表建筑如巴塞罗那的米罗公园和纽约
的帝国大厦。
后现代主义风格
要点一
总结词
后现代主义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强调历史、 文化和地域特色。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常采用隐喻、象征和 装饰手法,结合现代技术和传统元素。例如,西班牙毕加 索博物馆和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经典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总结词
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详细描述
经典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是研究建筑艺术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们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代表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传 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此外,经典建筑还具有经济价值,是旅游和城市发展的
《中外名建筑赏析》ppt课件

• 建筑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生活、 生产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和研究社会生 活,掌握它的社会科学性质,也要求我们放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哲学背景下去理解它。
• 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建筑,每一座就 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各国 各地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现象。
3
•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律铭曾经说: “建筑是一门艺术”。
神庙残墙上的石雕壁画
卡纳克神庙石柱 巨大的石雕公羊阵列
方尖碑
13
第二节 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在 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一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 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希腊建 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 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只能意会于心。这些遗产在文艺复 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 状。
5
第一章 古埃及、希腊及罗马建筑
6
第一节 古埃及建筑
• 古埃及建筑是指古埃及时期在尼罗河一 带所发展出之具有文明影响力且组织结构 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重 要建筑常用石料。为了防热,墙和屋顶做 得很厚,窗洞小而少。古埃及建筑在艺术 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 深刻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 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古埃及 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 要时期:
1914年的卡纳克神庙综合体
11
卢克索神庙(谷歌地图)
二、太阳神庙
• 卡纳克神殿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 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 三部分,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 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 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 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 3.57米。
• 尤其是那些堪称经典之作的建筑,每一座就 像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蕴藏着各国 各地值得回味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现象。
3
•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律铭曾经说: “建筑是一门艺术”。
神庙残墙上的石雕壁画
卡纳克神庙石柱 巨大的石雕公羊阵列
方尖碑
13
第二节 古希腊建筑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在 建筑方面,古希腊人的遗产可以认为有两个,一是希腊建筑所包含的形 象模型,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装饰物术语、雕塑以及风格;希腊建 筑留传于世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希腊人对建筑的本质看法,建筑形式总是 让人被动地接受,而关于建筑的本质只能意会于心。这些遗产在文艺复 兴时期再次现身,有时建筑形式的完美性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些偏爱的形 状。
5
第一章 古埃及、希腊及罗马建筑
6
第一节 古埃及建筑
• 古埃及建筑是指古埃及时期在尼罗河一 带所发展出之具有文明影响力且组织结构 多元化的建筑风格。 • 古埃及早期建筑材料是土坯与芦苇,重 要建筑常用石料。为了防热,墙和屋顶做 得很厚,窗洞小而少。古埃及建筑在艺术 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 深刻和浓厚的宗教意涵,反映了古埃及独 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古埃及 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其建筑分为3个主 要时期:
1914年的卡纳克神庙综合体
11
卢克索神庙(谷歌地图)
二、太阳神庙
• 卡纳克神殿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 经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由砖墙隔成 三部分,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 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 厅内树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 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 3.57米。
美术馆设计方法分析PPT课件

• 不对称的门厅:可以通过楼梯、空间高低 变化、地面升降等手法强调空间的方向感。 可获得亲切自然、富于变化的空间效果。
.
8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 空间的主与次: – 空间的“闹”与“静” – 空间的内与外
.
83
•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 人流组织方式
• 平面组织方式 • 立体组织方式
– 人流疏散
• 平面组织方式
.
27
美术馆陈列区 建筑空间
核心空间 陈列空间 交通空间 服务空间
.
28
核心空间
封闭空间
不定空间
流通空间
动态空间
悬浮空间
母子空间
下沉空间
地台空间
交错空间
……
.
29
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单纯几何形
.
30
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复杂几何形
.
31
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自由形
.
32
金贝尔美术馆 ——路易斯·I·康
入口位置设于次 要空间,并予以 明确表达
.
12
陈列室的布置分类(类似于陈列室之间的关系)
.
13
• 陈列室的平面和剖面尺寸
• a=2~3m ,L≥7m(当单线陈列时)。柱网或开间以不小于 7M为宜。
.
14
• d的确定(由展品的宽度确定)
.
15
• d的确定(由展品的高度确定)
.
16
• 平面展品的d 的确定:
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 – 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
• 采用综合大厅空间组合形式,把展览陈列空间和人流活动皆组合在综合性的大型间之中。
.
9
.
10
.
8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 空间的主与次: – 空间的“闹”与“静” – 空间的内与外
.
83
•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 人流组织方式
• 平面组织方式 • 立体组织方式
– 人流疏散
• 平面组织方式
.
27
美术馆陈列区 建筑空间
核心空间 陈列空间 交通空间 服务空间
.
28
核心空间
封闭空间
不定空间
流通空间
动态空间
悬浮空间
母子空间
下沉空间
地台空间
交错空间
……
.
29
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单纯几何形
.
30
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复杂几何形
.
31
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自由形
.
32
金贝尔美术馆 ——路易斯·I·康
入口位置设于次 要空间,并予以 明确表达
.
12
陈列室的布置分类(类似于陈列室之间的关系)
.
13
• 陈列室的平面和剖面尺寸
• a=2~3m ,L≥7m(当单线陈列时)。柱网或开间以不小于 7M为宜。
.
14
• d的确定(由展品的宽度确定)
.
15
• d的确定(由展品的高度确定)
.
16
• 平面展品的d 的确定:
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 – 综合大厅的空间组合:
• 采用综合大厅空间组合形式,把展览陈列空间和人流活动皆组合在综合性的大型间之中。
.
9
.
10
美术馆案例分析_【PPT课件】

总平面图
一期
二期
三期
●平等的对待了空地,竹林,建筑空间等元素
●躲一躲,绕一绕
●博物馆主体被设置于基地中最大的一块林间平地上。其余三块空地,一块作为前区和停车场,一块作为露
天展区兼预留用地,一块作为后勤附属用房基地。树林成为各个区域的自然分隔。
功能、流线分析
室外展览场地
入口处
林间小路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简洁的主入口体现亲近的感觉
前厅左侧墙洞上有一层薄纱,后面的 中庭变得模糊,给人朦胧感
曲折木梯形式别致,引导观者随梯而上。
木梯曲折的流线给游客全方位的视野对中 庭进行扫描
与古镇的对话
对“水院”的重点塑造,一泓清泉占据大半 个院子,不仅对古树做了一个创意性收藏, 而且为整个流线带来了高潮
光线视线处理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分析
By: 赵爽
建筑概况
受钟鸣所托在四川郫县建造的私立小型 主题性博物馆,用于展出主题为“南传 佛教”的石刻佛像
博物馆占地15亩,基地位于郫县新民场 镇云桥村府河畔,主体建筑面积900平方 米
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参加过2001年9月 柏林文化节亚太周的展览,获得欧洲建 筑权威展示机构AEDES的好评,认为其 建筑观念和美学意味已经迈入了当代建 筑文化讨论的视野;
通过墙体间产生的缝隙采 光
通过屋面与墙之间产生 的缝隙采天光
● 低窗 + 水面反射
● 竖向条形窗获得
的“缝隙光”
建筑体量形成
建筑师将整个项目分解为两大部分 (皆两层高):中心巨石(被服务空 间),容纳所有的展览空间,置于基 地北部;四块一组的小石头,或混凝 土“筒体”(服务空间)
值得赞叹的一个细节是建筑师娴熟地 利用外墙凹槽,将一个本来较大的多 功能厅体量在外部形象上“分裂”为 两个小体量,与旁边的办公室和楼梯 间加洗手间筒体尺度相当
建筑实例分析:私人画廊

建筑实例分析:私人画廊
Ja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Sammlung Goetz, Gallery for a private Collecti:沈立文 林炳雄
“architecture is only and always architecture.”
地理位置及相关环境
Environment
建筑物坐落在居民区中,隐藏在 马路和一幢六十年代住宅建筑之 间的一片白桦和常绿树林里。
六 十 年 马 代 路 的 建 筑
关于材料
Materials
Jacques Herzog 与Pierre de Meuron非常善于在建筑中使用各种 新材料,在这个建筑上就有着明显的体现。我们在这里介绍它的 墙体,地面,及防水层。
光影的利用
Light & Shadow
建筑师尝试着将透明玻璃、 磨砂玻璃和木质胶合板统 一于一个平面,在微妙的 变化和过渡中强调它的统 一性,使得最终的作品非 常庄重、但又不呆板。第 二,他们作品的外墙仍然 是一种变相的外部装修。 大量玻璃材料的采用,使 这座建筑物以光线和观察 点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外 貌。
“建筑永远只是建筑。”
——Meuron & Herzog
建筑师简介
About the Architects
瑞 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
德默龙1950年出生在同一座城市—— 瑞士的巴塞尔,就读于同一个大学同 一个专业,1978年共同成立了建筑师 事务所:赫尔佐格&德默龙事务所 ( Herzog & de Meuron)。他 设计的巴塞信号楼,慕尼黑戈兹 (Geotz)现代艺术藏品馆,伦敦泰 特现代艺术美术馆等作品广为人知。 曾获得2001年度由美国怀厄特基金会 设立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的评委 会主席J 卡特布朗(J Carter Brown)评价说:“历史上还没有哪个 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表现形式有如此的 想象力和鉴赏力。”
Jaques Herzog & Pierre de Meuron
Sammlung Goetz, Gallery for a private Collecti:沈立文 林炳雄
“architecture is only and always architecture.”
地理位置及相关环境
Environment
建筑物坐落在居民区中,隐藏在 马路和一幢六十年代住宅建筑之 间的一片白桦和常绿树林里。
六 十 年 马 代 路 的 建 筑
关于材料
Materials
Jacques Herzog 与Pierre de Meuron非常善于在建筑中使用各种 新材料,在这个建筑上就有着明显的体现。我们在这里介绍它的 墙体,地面,及防水层。
光影的利用
Light & Shadow
建筑师尝试着将透明玻璃、 磨砂玻璃和木质胶合板统 一于一个平面,在微妙的 变化和过渡中强调它的统 一性,使得最终的作品非 常庄重、但又不呆板。第 二,他们作品的外墙仍然 是一种变相的外部装修。 大量玻璃材料的采用,使 这座建筑物以光线和观察 点的不同而显出不同的外 貌。
“建筑永远只是建筑。”
——Meuron & Herzog
建筑师简介
About the Architects
瑞 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
德默龙1950年出生在同一座城市—— 瑞士的巴塞尔,就读于同一个大学同 一个专业,1978年共同成立了建筑师 事务所:赫尔佐格&德默龙事务所 ( Herzog & de Meuron)。他 设计的巴塞信号楼,慕尼黑戈兹 (Geotz)现代艺术藏品馆,伦敦泰 特现代艺术美术馆等作品广为人知。 曾获得2001年度由美国怀厄特基金会 设立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的评委 会主席J 卡特布朗(J Carter Brown)评价说:“历史上还没有哪个 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表现形式有如此的 想象力和鉴赏力。”
著名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7
立面分析
北立面 南立面
2019/11/1
东立面
8
立面分析
五座长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 光粼粼,让人感觉这五座展馆也是艺术品展览在水面上。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玻 璃之墙有一个深意——冷冻作用。
2019/11/1
9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 墙壁就变成了内侧的墙壁, 被混凝土墙壁包围的场地 又成了内部空间。
16
案例二-——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9/11/1
17
Steven Holl
∙作品分析
基地分析 设计理念 总平分析 平面分析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光的分析
——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9/11/1
18
Steven Holl
∙基地分析
总平充分体 现了霍尔提出 的纠缠的概念, 它不仅有建筑 体量的交错, 还和景观有交
同时,在功能上,还区分了参观区和休 息区。使休息区的环境更加静谧。
入口透视
2019/11/1
一层平面 23
∙平面分析
Steven Holl
展览空间韵律的营造 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有着轻微
弯曲的“展览空间”。含有弧面 墙的半长方的展厅,霍尔通过这 种不规则的空间形态来凸显每个 展厅及每位艺术家作品的个性, 并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多种体验。 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要多长穿越 贯通四层的中庭,可以体验不断 变化的视角。
2019/11/1
12
2019/11/1
光线是美术馆设计的关键,尤其是散射与反射 的自然光线。悬臂式浇筑混凝土屋顶支撑着引 入自然光线的线性天窗和通风窗。五个Y形柱子 高达40英尺(约12.2米),支撑屋顶板,并且 成了美术馆的象征。
立面分析
北立面 南立面
2019/11/1
东立面
8
立面分析
五座长长的平顶展馆仿佛漂浮在1.5英亩(约6070.2平方米)的水池上方,波 光粼粼,让人感觉这五座展馆也是艺术品展览在水面上。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玻 璃之墙有一个深意——冷冻作用。
2019/11/1
9
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研究
当被玻璃环绕时,外侧的 墙壁就变成了内侧的墙壁, 被混凝土墙壁包围的场地 又成了内部空间。
16
案例二-——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9/11/1
17
Steven Holl
∙作品分析
基地分析 设计理念 总平分析 平面分析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光的分析
——芬兰赫尔辛基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9/11/1
18
Steven Holl
∙基地分析
总平充分体 现了霍尔提出 的纠缠的概念, 它不仅有建筑 体量的交错, 还和景观有交
同时,在功能上,还区分了参观区和休 息区。使休息区的环境更加静谧。
入口透视
2019/11/1
一层平面 23
∙平面分析
Steven Holl
展览空间韵律的营造 整个设计营造了一种有着轻微
弯曲的“展览空间”。含有弧面 墙的半长方的展厅,霍尔通过这 种不规则的空间形态来凸显每个 展厅及每位艺术家作品的个性, 并使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多种体验。 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要多长穿越 贯通四层的中庭,可以体验不断 变化的视角。
2019/11/1
12
2019/11/1
光线是美术馆设计的关键,尤其是散射与反射 的自然光线。悬臂式浇筑混凝土屋顶支撑着引 入自然光线的线性天窗和通风窗。五个Y形柱子 高达40英尺(约12.2米),支撑屋顶板,并且 成了美术馆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O世纪7O年代早期他们还在求学的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老师阿尔多∙ 罗西。罗西的设计方法是建立在类型学基础之上的,因此,从传统建筑中抽取演化出 的建筑形式 必须具其抽象性.罗西立足抽象原则,借助于最简单的基本几何形体,表 达出一种回归自然的超现实主义思想.受到阿尔多∙罗西的影响, Herzog&deMeuron对意象感兴趣。在他们看来,对参观者的迅速的,外在的 情感>中击力便是建筑的全部意义了。 除此之外, 来自上世纪 6O年代美国的极少主义艺术,尤其是极少主义的雕塑,对他们 的建筑思想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早在上世纪7O年代Herzog就对DonaldJudd 的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和deMeuron与瑞士艺术家Remy Zaugg富有成 果的合作也成为理解他们的设计不可或缺的因素。 Herzog&deMeuron认 为““建筑就是建筑。它不可能像书一样被阅读……建筑的力量在于观者看到它使 得之击人心的效果。”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除了像皮肤和肌肉及骨骼外,还 可以借鉴人类个体多样性和社会丰富性在感受上的关系,甚至是迥异的社会面貌。 用建筑来比喻的话,人的身体就像建筑的功能,每个人按不同的要求穿适合自己的衣 服,就像创造了不同的建筑表皮一样,而衣服和建筑表皮一样是公共和私密的交接面 。通过对现代主义时期建筑思想的判断, Herzog&deMeuron对表皮的喜好 倾向于“衣服”的效果。因而.Herzog&deMeuron的作品往往没有惊人的 姿态,没有曲线,没有复杂的空间,没有体量的塑造。他们重视的是立面的真实效果。
大师作品解析
——戈兹美术馆 Goetz collection
By Herzog & de Meuron
•目录
•戈兹美术馆
•关于极少主义
•关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 维特拉家具展厅
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经典建筑分析戈 兹美术馆
•赫尔佐格&德梅隆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是世界建筑界大师级人物。他们同 生于1950年,共同度过了小学,中学的时光。他们同 一年(1977年)从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建筑系毕 业,这所大学素以重视建筑技术闻名。1987年,他们 在瑞士的巴塞尔合开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2001年共同获得普利茨克奖。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 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 国为中心的美术流派。源于抽 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 “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 则以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 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 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 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 的任何感情表现。
•极少主义倾向特征的代表
光线分析
一个同样的磨砂玻璃带围绕着木质 体量的最上面的部分,使得展览空 间中柔和的日光从地面上4m的高度 射入。展览空间的墙的高度在4m~ 5.5m之间。
我们将戈兹美术馆先看成一个实实在在的 不透光方盒子(实体),将其顶面和中间 隔切开一刀,于是,这个实体便分成三部 分,然后,将中间一块不动,顶面和下面 一块个字上下运动(扩展),这样就形成 二实二虚的一个新的空间体(空间),也 就是我们研究的戈兹美术馆。
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 它的表面没有凹凸变化,因而没有强烈的光影和体积效果。胶合木板,透 明玻璃,磨砂玻璃及铝合金等不同材料使乍看上去简单的建筑有了细微而 丰富的差异,而弥漫的光线正是赋予不同材质物性和时间性差异的必要 条件,同样由于不同材料的使用,使得它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也依然富有 魅力。
• 在众多材料中磨砂玻璃的使用最为突出。一方面,它能为展室提供充足, 柔和的自然光,另一方面,用两层玻璃将2层的支撑结构加在中间也有一定 的隔热作用,类似高级派提出的非机械手段节能的方法。
皮特∙卒姆托 奥地利布雷根茨美术馆
密斯 妹岛和世 范思袄思住宅 S住宅
赫尔佐格 和德梅隆 戈兹美术馆
简介
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经典建筑分析戈兹美术馆
• 戈兹美术馆是一个地道的方盒子建筑,立面分为三段,上下为玻璃,中间 为木质胶合板,除了个别细部外,这种垂直方向的三段式划分毫无变化为 建筑的四面所用。与外部规整的立面相一致,它的内部空间也是简单又规 整,展室的分隔墙并不承重,但分布规规矩矩,尽与刻板,完全没有现代 派所提倡的自由平面精神。各展室的空间即不互相渗透流通也不与室外交 融,而是实实在在的独立存在。更值得一提的是,与过去数十年中为数不 多的,设计者运用各种手法创造的建筑艺术作品不同的是,戈兹美术馆并 没有喧宾夺主将展品沦为建筑的点缀,它的展室可谓是朴素无华的,墙面 上方为高窗,将自然光线柔和地引入展室,墙面洁白淡雅,木地板平整光 洁,天花板除平整的灯槽之外别无他物。在这里,艺术品获得了充分展示 自身的机会和场所。
建筑
分析
戈兹 美术 • 由于从外观看,戈兹美术馆在立面上垂直分为三段,第一眼望去会使人产
生建筑内部空间为三层的错觉,而位于与室外地面同一标高并且透过半透 明玻璃而从外部可以直接看到的夹层接待室和图书馆又使观察者的这种错
馆觉进一步加剧。事实上,该建筑内部主要空间只有2层:底层为半地下层, 与地面接触的玻璃只是它的高窗部分,而真正的2层则是从立面的1/3高度 (胶合板的底部)开始的,半地下空间的使用使得建筑的立面比例更为优 雅,匀称,夹层空间的使用使得辅助空间与展室空间不同的高度要求得到 满足,由此而带来的层数错觉则为该建筑简单的体形增加了一定程度的诙 谐性。同样的诙谐性也反映在建筑的结构体系当中。从外部看,建筑顶部 高窗有节奏的竖向划分和磨砂玻璃背后隐约可见的柱子让人想起通常的框 架结构。但是,顶部的柱子并没有落地,真正的结构是这样的:与室外地 面处于同一标高的辅助空间(入口接待,阅览及储藏空间)是两个混凝土 简体结构。它们不对称地跨在底层的半地下上方,2层展览空间的楼板是一 个放置在混凝土筒体上的行架系统,它支撑着二楼的柱子和屋顶,换句话 说,2层展览空间的钢框架结构是完全独立的体系,它整体地落在底层部分 的两个混凝土筒体上,而底层完全没有柱子的结构。外观看似简单的建筑 形体其实有着复杂 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