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土壤钾素与钾肥
合集下载
【PPT】钾素营养与钾肥(精)

1. 土壤中含钾矿物的风化
(2) 云母类矿物钾的释放
层间钾的置换作用 质子和水合阳离子对晶 层间钾离子的置换作用,促使钾释放,含 钾的云母变为可膨胀的2 ∶1型硅酸盐矿物。 在云母转化为膨胀性2 ∶1硅酸盐的过程中, 钾的释放有两种方式
边缘风化
风化过程中,膨胀的层间是不连续的,只 是在矿物的边缘形成了楔形区。随着边缘 钾的释放,水分子、水合氢离子和铵离子 进入层间并与钾离子进一步进行交换。开 始,楔形区的层间对离子有选择性,可让 NH4+或H3O+离子等进入,而不允许 Ca2+和Mg2+进入。随着层间的进一步打 开,其他水合离子逐渐进入,楔形区增大 直到整个层间膨胀开来。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本身不固定钾, 既使是在晶层内,也不影响钾进入晶层内 部,但是如果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粘粒形成 了稳定性的团粒结构,钾的固定量增加。
3)土壤中交换性钾的吸附与释放
钾的交换吸附 钾在土壤中一般不发生配 位吸附,主要发生物理化学吸附。土壤粘 土矿物、金属氧化物、有机质等土壤胶体 均能够以离子交换吸附的形式吸附钾。土 壤胶体对钾的交换吸附有选择性,即不同 土壤胶体对K的吸附能力不同,这种不同 可以用选择系数(Ks)来描述。
钾的营养功能
细胞的含钾量可决定酶的活化量,进而决 定化学反应的速度,因此,钾进入细胞的 速度可控制某一反应进行的速度。 钾对酶的活化作用或许是钾在植物生长过 程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2、派生功能
促进光合作用:ATP合成 利用太阳能将二氧 化碳和水分化合成糖分这一过程最初形成的高能 物质三磷酸腺苷(ATP),ATP 继而作为能源用 于其他化学反应。钾离子可以使ATP生成位置的 电荷保持平衡状态。当植株缺钾时,光合作用和 ATP 生成速度均减慢,因而所有依靠ATP的过程 都受到抑制。 钾在光合作用时的作用较为复杂,但在调节光合 作用方面,钾对酶的活化和ATP制造过程的作用存在着动态的平衡,在矿物内外表 面吸附阳离子之间、交换态阳离子和溶液中阳离子之间不 断地进行交换。当钾进入2:l型粘土矿物的晶层之间后,由 于K+、NH4+、Rb+和Cs+的离子半径与晶层之间网格的 大小相匹配,更重要的是这些离子的水化半径小,内表层 的负电荷与这些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超过了由离子水化引 起的膨胀力,导致晶层之间不可逆收缩并将这些离子闭蓄 在晶格内。由于晶层间距离很小,其他离子难以与其进行 交换。粘土矿物在固定钾之后,其矿物学性质也发生了变 化,用X射线衍射发现,在土壤中加入钾之后,白云母的 衍射峰比对照要强的多,表明某些矿物,特别水化云母由 于在晶层间有钾后晶层收缩,矿物学性质已有了改变。固 定钾的矿物主要是2: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如蛭石、蒙脱 石,以及水化云母等,其中二八面体的蛭石固定能力最强, 水化云母对钾的固定不一定要有干燥过程,而蒙脱石通常 只有在干燥过程中才有钾的固定。
第十一章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544
240
以色列
1200
108
美国
290
83
▼ 我国钾矿资源极贫乏,全国总储量约为2亿多吨 (折K2O约1亿多吨)
二、常用钾肥的性质和施用
(一)氯化钾 (potassium chloride)
1. 成分和性质
成分: KCl,含K2O 50%~ 60% (含K 52%,Cl 47.6%)
2.
性质: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
1. 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 2. 纤维作物的纤维长度和强度改善 3. 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 4. 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 5. 果树的含糖量、维C和糖酸比提高,果实风 味增加 6. 橡胶单株干胶产量增加,乳胶早凝率降低
钾通常被称为“品质元素”
施钾对大麦品质的影响
──────────────────── 处理 胱氨
★ 植物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积累少,减少了病原 菌的营养来源;
★ 使细胞壁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增加,因而抗 病菌侵入的能力也相应增强;
★ 钾充足使体内酚类的合成增加,抗病力提高
4. 抗倒伏
促进作物茎秆维管束的发育,使茎壁增厚,髓腔变 小,机械组织内细胞排列整齐。
施钾对玉米产量及茎腐病发病率影响
(g/株)
(g)
(g)
───────────────────────
-K 9.05
54.7
3.0
+K 12.50
60.8
3.9
86.9 109.9
───────────────────────
*单位为μmolC2H2/g根瘤/h
(Gomes, 1986)
(六)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钾有多方面的抗逆
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
第9章 土壤与植物钾素营养及钾肥2013

氮和钾对玉米产量和断茎的影响
施 K2 O量 0 6 12 0 6 12 不施氮 100 305 247 9 4 4 施氮6kg/亩 产量(kg/亩) 140 485 510 断茎率(%) 57 3 4 59 8 4 159 497 539 施氮12kg/亩
资料来源:Schulte, Proc. Wisconsin Fert. And Aglime Conf., p. 58 (1975).
钾离子穿梭运输硝酸根离子和苹果酸根离子的模式图
(八)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抗旱
抗高温 抗寒 抗病 抗盐 抗倒伏 ……………
?
+K -K
1. 抗旱性
★ 增加钾离子的浓度
,提高细胞的渗透势
使细胞膜透性保
★ 提高胶体对水的束缚能力 ,
持稳定
★ 气孔的开闭随植物的生理需要而调节自如 ★ 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增强作物吸水
第九章 土壤与植物钾素营 养及钾肥
主要内容
土壤中的钾素及其转化(了解)
植物的钾素营养(掌握)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掌握)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掌握)
第一节 土壤钾素营养
土壤中钾的含量 土壤中钾的分布和演替 土壤中钾的形态与有效性 土壤中钾素的转化
一、土壤中的钾素含量
水稻
2. 形态
离子态为主
以水溶性无机盐存在细胞中
以钾离子态吸附在原生质膜表面 并不是以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3. 分布
钾在植物体内具有较大的移动性, 随植物生长中心转移而转移,即再 利用率高。 主要分布在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和 组织中,如幼芽、幼叶、根尖等。
二、钾的营养功能 (一) 促进光合作用,提高CO2同化率
原因:
第四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施肥

**优施喜钾作物
豆科作物和油料对钾最敏感; 糖类作物(甜 菜、果品、瓜类) 经济作物(棉花、麻类、烟草) 禾本科作物肥效差(吸收矿物层间钾的能力强)
三、钾肥的种类与施用
◆氯化钾: 盐碱地或忌氯作物不宜; 不做种肥 ◆硫酸钾: 优施喜钾忌氯或喜钾喜硫作物
**四、施用技术与钾肥肥效
1、钾肥宜深施、早施和相对集中施用
第二节 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钾矿资源:天然钾盐矿、含钾工业废弃物
钾肥原料 直接做肥料
钾矿的形成:古代海湾海水蒸发形成;内陆盐湖蒸发
我国钾矿资源严重缺乏,钾肥进口依赖度为70%。
钾矿资源储量最大的是俄罗斯和加拿大,其次是德国
钾 矿 资 源
** 一、硫酸钾 K2SO4
1、性质:
K2O:50%-52%; 化学中性、生理酸性; 易溶、速效;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外观粉末或者颗小粒) , 物理性状良好(吸湿性小)
3、抗病
缺钾:可溶性糖含量、无机氮化合物增加, (N/K与真菌细菌病害) 钾促进可溶性糖转化为多糖及糖的聚合,增强细 胞表皮厚度,促进细胞木质化 有利于酚类化合物累积
钾素抗下列作物的病害:
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 小麦:赤霉病、锈病 棉花:红叶茎枯病 烟草:花叶病
4、抗高温
3、施用:
(1)可作基肥、追肥,不作种肥; 植物对盐的忍受能力: KH2PO4 > K2SO4 > KNO3 > KCl
(2)盐碱地慎用; (3)忌氯作物慎用;
(4)酸性土配施石灰。
三、草木灰
1、成分:
植物残体燃烧后的残留物
K2O:5%—10%;钙磷硅及微量元素 木灰:钙、磷、钾高 草灰:硅高
豆科作物和油料对钾最敏感; 糖类作物(甜 菜、果品、瓜类) 经济作物(棉花、麻类、烟草) 禾本科作物肥效差(吸收矿物层间钾的能力强)
三、钾肥的种类与施用
◆氯化钾: 盐碱地或忌氯作物不宜; 不做种肥 ◆硫酸钾: 优施喜钾忌氯或喜钾喜硫作物
**四、施用技术与钾肥肥效
1、钾肥宜深施、早施和相对集中施用
第二节 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钾矿资源:天然钾盐矿、含钾工业废弃物
钾肥原料 直接做肥料
钾矿的形成:古代海湾海水蒸发形成;内陆盐湖蒸发
我国钾矿资源严重缺乏,钾肥进口依赖度为70%。
钾矿资源储量最大的是俄罗斯和加拿大,其次是德国
钾 矿 资 源
** 一、硫酸钾 K2SO4
1、性质:
K2O:50%-52%; 化学中性、生理酸性; 易溶、速效;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外观粉末或者颗小粒) , 物理性状良好(吸湿性小)
3、抗病
缺钾:可溶性糖含量、无机氮化合物增加, (N/K与真菌细菌病害) 钾促进可溶性糖转化为多糖及糖的聚合,增强细 胞表皮厚度,促进细胞木质化 有利于酚类化合物累积
钾素抗下列作物的病害:
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 小麦:赤霉病、锈病 棉花:红叶茎枯病 烟草:花叶病
4、抗高温
3、施用:
(1)可作基肥、追肥,不作种肥; 植物对盐的忍受能力: KH2PO4 > K2SO4 > KNO3 > KCl
(2)盐碱地慎用; (3)忌氯作物慎用;
(4)酸性土配施石灰。
三、草木灰
1、成分:
植物残体燃烧后的残留物
K2O:5%—10%;钙磷硅及微量元素 木灰:钙、磷、钾高 草灰:硅高
6第六章 土壤、肥料、植物中K的测定

5)电位法(钾电极法):K离子选择性电极
※掌握:NaOH熔融——火焰光度计法(P101)
原理:(高温下盐基成分促进硅酸盐分解,温度450℃,融 熔后酸溶解,再直接测定;火焰光度计工作原理P101) 操作步骤(P102):
结果计算: 注释(P103)
三、AK的测定
1.提取剂 (P103,比较了三种阳离子对K的交换能力) NH4OAc HOAc 将soil交换性K和非交换性K区分出来。 NaOAc Na交换能力过强 NH4+交换K量不受淋洗次数影响 2.交换性K(速效K) 1N 中性NH4OAc提取 (含水溶性K和交换性K) 3.缓效K 1N HNO3煮沸(含水溶K,交换K,缓效K) 当速效K减少时,缓效K逐渐释放;用 3-2 得真正缓效K。 测定:同TK.
要求通风设备好,腐蚀性强,空气污染重
2.待测液中K的测定
1)火焰光度计法 (国标) 火焰光度计是测定元素在火焰中被激发时发射出特征谱线的 强度的仪器。 简便、快速。测定范围:5-70 ppm 2)重量法(四苯硼钠法)较好 Na[B(C6H5)4]+K+ = K[B(C6H5)4] ↓ + Na+ 过滤,洗净,烘干,称重
一、概述
2.形态:以无机态为主
水溶性K:土壤水溶液中 速效K 交换性K:土壤胶体中
TK
缓效K(迟效K/非交换性K):层间钾,于次生矿物中 矿物K(无效K):存在于原生矿物中 占90%
3.测定
3.测定
水溶性K:用纯水提取,占TK的0.05%,几个mg/kg
交换性K:用中性盐提取,占TK ~1% ,几百mg/kg NH4Ac 1N NaCl 10% Na2SO4 1N
第一节 土壤中K的测定 第二节植物中K的测定 第三节肥料中K的测定
植物营养学 钾素肥料

第五章 钾素肥料
钾
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肥
钾肥的种类和特性 钾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钾肥对作物的影响 钾肥的有效施用
概
述
钾肥的地位:肥料三要素之一 钾素的作用:作用多样--产量、品质、抗性 土壤供钾状况:30%土壤缺钾 我国钾矿资源:极度贫乏 1亿吨, 青海查尔汗湖 有机肥的补钾意义:重大 补钾工程 钾肥的生产:产量低, 主要靠进口
盐卤
可溶性钾矿 含钾矿物 难溶性钾矿
分离提纯 钾肥产品 KCl.K2SO4 分解提纯
含钾矿物生产钾肥的示意图
第一节
钾肥的种类和特性
一、氯化钾 二、硫酸钾 三、窑灰钾 四、草木灰 五、钾镁肥和钾钙肥 六、生物钾肥
(一)氯化钾(KCl,含K2O 60.0%)
制造原料:
• 光卤石 (KCl· MgCl2· 6H2O,含K2O 9~11%)、 • 钾石盐 (KCl· NaCl,含K2O12%) • 盐卤
易溶于水,是速效性钾肥
土壤化学反应
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钾以离子形态存在。 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的反应:
K+ [土壤胶粒]
Ca2+ +2KCl [土壤胶粒]
+CaCl
在酸性土壤中其反应为: [土壤胶粒] H+ H+
K+
K+
+2KCl
[土壤胶粒]
+HCl
K+
使用注意事项
1. 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以便中和酸性。 2. 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于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宜施用。 如必须施用时,应及早施入,以便利用灌溉水或雨水将氯 离子淋洗至下层。 3. 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 4. 有资料报道,由于氯可以减少茎内同化产物向外转移, 有助于纤维的形成,并提高其质量,因而氯化钾更适 宜施于棉花和麻类等纤维作物。
钾
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肥
钾肥的种类和特性 钾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钾肥对作物的影响 钾肥的有效施用
概
述
钾肥的地位:肥料三要素之一 钾素的作用:作用多样--产量、品质、抗性 土壤供钾状况:30%土壤缺钾 我国钾矿资源:极度贫乏 1亿吨, 青海查尔汗湖 有机肥的补钾意义:重大 补钾工程 钾肥的生产:产量低, 主要靠进口
盐卤
可溶性钾矿 含钾矿物 难溶性钾矿
分离提纯 钾肥产品 KCl.K2SO4 分解提纯
含钾矿物生产钾肥的示意图
第一节
钾肥的种类和特性
一、氯化钾 二、硫酸钾 三、窑灰钾 四、草木灰 五、钾镁肥和钾钙肥 六、生物钾肥
(一)氯化钾(KCl,含K2O 60.0%)
制造原料:
• 光卤石 (KCl· MgCl2· 6H2O,含K2O 9~11%)、 • 钾石盐 (KCl· NaCl,含K2O12%) • 盐卤
易溶于水,是速效性钾肥
土壤化学反应
氯化钾是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钾以离子形态存在。 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的反应:
K+ [土壤胶粒]
Ca2+ +2KCl [土壤胶粒]
+CaCl
在酸性土壤中其反应为: [土壤胶粒] H+ H+
K+
K+
+2KCl
[土壤胶粒]
+HCl
K+
使用注意事项
1. 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和石灰,以便中和酸性。 2. 氯化钾中含有氯离子,对于忌氯作物以及盐碱地不宜施用。 如必须施用时,应及早施入,以便利用灌溉水或雨水将氯 离子淋洗至下层。 3. 氯化钾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种肥。 4. 有资料报道,由于氯可以减少茎内同化产物向外转移, 有助于纤维的形成,并提高其质量,因而氯化钾更适 宜施于棉花和麻类等纤维作物。
植物钾素营养及钾肥

•
大麦:生长矮小,抽穗少 而不正常;叶片 蓝绿色,老叶从叶尖到叶缘开始干枯,叶片 上出现条带。 在缺钾严重时,出现白斑状损伤。
玉米缺钾:节间短,叶片相对长,叶缘和叶 尖变褐,失绿黄化。根系差,不耐旱。
燕麦缺钾:叶片和茎呈蓝绿色;老叶从 叶尖开始坏死,枯萎、凋谢。
马铃薯缺钾:生长较矮,灌簇状;叶片蓝绿色、 叶脉间轻微的黄化,边沿烧焦状,叶面上有褐斑。
7.45
13.5 24.8 45.0
55
20 21 15
(3)增强作物抗盐性 Schleiff和Finck试验:使得小麦的耐盐能力由0.2% 提高到0.5% (4)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
(5)增强作物对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在不良土壤环境中,钾可增强根系氧化力,减 少作物对铁、锰等元素的吸收,从而减轻其生理病 害,如青铜病。 钾对越南硫酸盐土中水稻铁的吸收和和青铜病的发生
主要农作物中钾的含量(彭克明,1987)
作物 小麦 部位 籽粒
含钾(K2O) 作物 %
0.61 水稻
部位 籽粒
含钾(K2O) %
0.30
茎秆 种子
茎秆
0.73 0.90
1.10 0.40 1.60 0.20 1.30
茎秆 块茎
叶片 跟 叶片 叶片 茎
0.90 2.28
1.81 2.13 5.01 4.10 2.80
磷酸钾用量 (克/盆) 0 1 2 3 水稻干重 (克/盆) 5.8 13.8 18.1 23.1 Fe含量 (ppm) 2070 1515 1450 1095 K+浓度(%) 0.25 0.90 1.20 1.30 青铜病发生 情况 严重 明显 明显 轻微
(6)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 施肥能减轻真菌、细菌和病毒性病害;也对虫害有一 定的作用。适量施钾一般可减少水稻的胡麻叶癍病、白
植物钾素营养及钾肥 共58页

标记叶的节 标记叶上部的叶和节
标记叶节以下的茎
占总标记物的%
+K
-K
54.3
95.4
14.3
3.9
9.7
0.6
1.9
0.1
20.1
0.04
5)钾可促进淀粉的合成
钾可提高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合成,抑制籽 粒中ABA活性,延长淀粉合成时间。
培养介质中钾浓度对水稻和大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Heaeder,1981)
( 3)转移酶类: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
其它:ATP酶等
K
全酶
酶蛋白 辅酶
K
4)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的运输 (1)促进叶绿体合成
小麦灌浆期上部节间的叶绿素含量与供钾关系 (H.E.Haeder,1981)
日期
7月20日 7月25日 7月27日 7月31日 8月2日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鲜重)
8)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1)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钾充足时,吸水能力强,对蒸腾的调节能
请做好 上课准备
土壤与植物营养
西北农林科大 资源环境学院
李新平
土壤与植物营养
第 0 章 绪论 第一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植物营养基本理论 第四章 化学肥料与施肥 第五章 微肥与复合肥 第六章 有机肥
第四章 化学肥料与施肥
1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2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3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作物 大麦 水稻
KCI浓度(摩尔)
0 0.1 0 0.1
ADP生成量(毫 微摩尔)
53.4 72.3 37.5 51.1
相对量(%)
100 135 100 136
钾对小麦籽粒中ABA含量、灌浆期和粒重的影响 (Haeder,1981)
标记叶节以下的茎
占总标记物的%
+K
-K
54.3
95.4
14.3
3.9
9.7
0.6
1.9
0.1
20.1
0.04
5)钾可促进淀粉的合成
钾可提高淀粉酶活性,促进淀粉合成,抑制籽 粒中ABA活性,延长淀粉合成时间。
培养介质中钾浓度对水稻和大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Heaeder,1981)
( 3)转移酶类: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
其它:ATP酶等
K
全酶
酶蛋白 辅酶
K
4)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的运输 (1)促进叶绿体合成
小麦灌浆期上部节间的叶绿素含量与供钾关系 (H.E.Haeder,1981)
日期
7月20日 7月25日 7月27日 7月31日 8月2日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鲜重)
8)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1)提高作物的抗旱性 钾充足时,吸水能力强,对蒸腾的调节能
请做好 上课准备
土壤与植物营养
西北农林科大 资源环境学院
李新平
土壤与植物营养
第 0 章 绪论 第一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植物营养基本理论 第四章 化学肥料与施肥 第五章 微肥与复合肥 第六章 有机肥
第四章 化学肥料与施肥
1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2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3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
作物 大麦 水稻
KCI浓度(摩尔)
0 0.1 0 0.1
ADP生成量(毫 微摩尔)
53.4 72.3 37.5 51.1
相对量(%)
100 135 100 136
钾对小麦籽粒中ABA含量、灌浆期和粒重的影响 (Haeder,198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吸收 淋洗损失
迳流损失
固定
钾肥的当季利用率约为40%~70%
第三节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
最原始的施钾方法是使用草木灰;自 1860年 起,德国开采钾盐矿制得氯化钾和硫酸钾, 开始了钾肥的工业化生产。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钾95%用作肥料。 钾肥品种中,氯化钾约占95%, 硫酸钾约占5%; 硝酸钾、碳酸钾少量
我国的钾肥生产与氮、磷、钾比例 我国的钾肥生产与氮、磷、钾比例
年份 1958 1970
1980 1990 1995 2001 2005
产量(×104t,K2O) 0.1 0.5
2.0 4.6 12.2 86.0 ~120
N:P2O5:K2O 1:0.28:0.007 1:0.60:0.003
1:0.23:0.002 1:0.28:0.003 1:0.25:0.007 1:0.30:0.02 1:0.37:0.03
占全钾的l%~2%
其中 交换性钾约占90%
水溶性钾约占l0%
☻ 速效性钾是植物可以利用的形态
(三)土壤中钾素的转化
矿物态钾
风化
缓效态钾
晶格固定 风化
交换性钾
吸附固定 解吸
生物固定 分解 有机体中的钾 生物固定
水溶性钾
土壤中有效钾增加和减少的途径:
作物残茬、厩肥 化学钾肥 缓效性钾矿物
土壤中有效钾
1. 施用前先加少量湿土拌和,以减少飞扬损失。
2. 可把少量窑灰钾肥拌入有机肥料堆中以促进有机肥料的分
解。 3. 作追肥时必须防止肥料沾在叶片上,早晨有露水时不能施
用。
4. 窑灰钾肥是强碱性肥料,因此不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以免引起氮素的挥发损失。
5. 不可与过磷酸钙混合,否则会降低磷肥的肥效。
6. 窑灰钾肥最适于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或施在需钙较多的作 物上。 7. 可作基肥或追肥,但不可作种肥、不适合用来沾秧根。
反应式:
[土壤胶粒]
H+
H+
+2KCl
[土壤胶粒]
K+ K+
+ HCl
结果: ①使土壤pH值迅速下降 (土壤活性酸增
加、且肥料为生理酸性盐); ②易对植物产生铝毒 (大量Al3+存在); ③使钙淋失 (K+与Ca2+代换产生CaCl)
措施:应配施石灰和有机肥料
影响因素:
① 粘土矿物种类:2:1型粘土矿物引起
② 植物部位:幼嫩组织, K、P较多
衰老组织, Ca、Si较多
③ 土壤、施肥、气候等
(2) 性质:
① 深灰色粉末; ② 其中钾的形态 以碳酸钾为主, 其次是硫酸钾和氯化钾, 都是水溶性钾,可被植 物直接吸收利用;
草木灰
③ 其中的磷是枸溶性磷,对作物是有效的; ④ 呈化学碱性 (在酸性土壤上使用不仅能供钾,而 且可以降低酸度,并可补充Ca、Mg等元素)
一般作物 不宜忌氯作物 对于纤维作物效 果较好 各种作物,尤其 是喜硫植物
土壤
施用方法
氯化钾
不宜用于盐 (碱 ) 土
基肥、追肥
硫酸钾
不宜用于还原 基肥、追肥、种 性强的土壤 肥、根外追肥
草木灰
大多数作物
宜各种土壤
基肥、追肥、根 外追肥、盖种肥
四、肥料配合与钾肥肥效
(1) 钾与氮、磷配合,利于肥效的充分发挥 一定P水平下,N、K配施时,植株体内
(二)硫酸钾 (potassium sulphate)
1. 成分与性质
成分:K2SO4,含K2O 50%~54% (含K43.8%, S17.6%) 性质:白色或淡黄色结晶;
溶于水,呈化学酸性; 吸湿性小; 生理酸性肥料
硫酸钾
2. 在土壤中的转化 (与KCl相似)
交换作用反应式:
[土壤胶粒] Ca2+ +K2SO4 H+ H+ [土壤胶粒] K+ K+ K+ +K2SO4 [土壤胶粒] K+ + CaSO4
一般作物钾的临界期在苗期,因此钾肥 一般用作基肥,特别是生育期短的作物。 如果基肥、追肥分开施,追肥应在最大 需钾期前尽早施入。
(三)作物根系特性与钾肥施用
1. 须根作物从土壤中吸取的钾比直根作物的多
因为钾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钾离子的扩散也很慢, 所以根系吸钾的多少,首先取决于根量及其与土壤的接触 面积。
物 理 性 状:
1. 灰黄色或灰褐色粉末 2. 所含的钾中: 90%是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 窑灰钾肥
的水溶性钾,主要是硫酸钾、碳酸钾等;
1%~5%是能溶于2%柠檬酸的钾,主要是铝酸 钾和硅铝酸钾; 少量未分解的钾长石、黑云母等含钾矿物 3. 吸水后会发热,同时又是强碱性肥料,很容易烧
坏种子。
使用注意事项:
草木灰
熏烧 ——见烟不见火,其中90%的钾为K2CO3 若高温燃烧,则以K2SiO3为主
( K2CO3 + SiO2 K2SiO3 + CO2 )
2. 成分和性质 (1) 成分:含有灰分元素,如Ca、Mg、P、 Fe和其它微量元素等。 其中Ca、K较多,P次之。
影响草木灰成分的因素:
① 作物类型: 木灰含Ca、K、P较多 草灰含硅较多,K、P、Ca较少 稻壳灰养分含量最少
钾。
渐减
(二) 形态
分为矿物态钾、缓效态钾以及速效态钾 (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
1. 矿物态钾
占全钾量的 90%~98%,存在于微斜长石、 正斜长石和白云母中,以原生矿物形态分布 在土壤粗粒部分。
2. 缓效态钾
约占全钾量的2%,最高可达6%。主要 为晶层固定态钾和存在于次生矿物如水云母 和以及部分黑云母中。
② 田间水分状况:干、湿交替,促进固氮
③ 土壤反应:pH下降,固定减少
④ 铵离子:先存在先被固定
⑤ 土壤质地:越粘重,固钾能力越强
⑥ 钾的用量:增加,固定量也增加
结果:使速效性钾转化为缓效性钾, 降低了钾的有效性
3. 施用
(1) 方法:可作基肥、追肥施用,不宜作种肥。 ? (2) 土壤:在酸性和中性土壤作基肥时,应与磷矿
在土壤溶液中,KCl K++Cl-
K+与土壤胶体上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
(2) 土壤对钾的固定
晶格固定:在土壤干湿交替影响下,速效性钾进
入2:1型粘土矿物晶片层间而被固定的现象。
(3) 钾的释放和淋失
(1) 阳离子交换反应
★ 在中性与石灰性土上:
K+与胶体上的 Ca2+产生代换作用,形成CaCl2
反应式:
(四)窑灰钾肥:水泥工业的副产品
制造原料和原理:
制造水泥时,原料中的铝硅酸钾矿物经高温(1100℃)煅烧, 产生氧化钾气体进入烟道后,和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或 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碳酸钾。 K2O+SO2+1/2O2 K2O+CO2 K2SO4 K2CO3
如在配料中掺入氯化物(如CaCl2),则可生成氯化钾。 所生成的硫酸钾或碳酸钾,在随气流从高温区向低温区 移动中,因温度降低而凝结成极细的晶体颗粒并吸附在粉尘 上。粉尘回收后,再经风选就可获得窑灰钾肥。
穴施
注意:
硫酸钾的价格比氯化钾昂贵,因此通常情况 下应尽量选用氯化钾,减少施肥的投资,增加经 济效益。 但对于缺硫或硫含量不很丰富的土壤、 需硫较多的作物、对 氯敏感的作物、需优 缺硫的水稻土
先保证品质的作物等
均应优先选用硫酸钾。
(三) 草木灰 (plant ash)
1. 烧制:草木灰是植物熏烧后的残灰
慢
在生产上,应将 钾肥优先分配在缺钾 的砂质土壤上。
容量
缓效性钾 很慢 矿物态钾和 有机残留物
二、作物需钾特性与钾肥肥效
(一)作物种类对钾的要求
作物对钾的要求
作物种类 喜钾作物:薯类作物 纤维 作物、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芝麻、油菜等 豆科作物:大豆、花生等 叶用作物:烟草、茶、桑等 果树:香蕉、葡萄等 禾谷类作物、禾谷类牧草 需钾情况 原因 钾与碳水化合物代谢 关系密切
2. CEC小的根,吸收一价阳离子较多, CEC大的 根吸取二价阳离子较多
例如,禾谷类作物根的CEC只有双子叶植物的 1/3~ 1/5,但吸钾能力较双子叶植物的强; 双子叶作物中,大豆根系的 CEC较大,其吸钾能力较 弱,因此,施用钾肥的效果良好。
三、钾肥种类的合理分配 钾肥品种的合理使用
钾肥品种 作物
三、常用钾肥的性质和施用
(一)氯化钾
1. 成分和性质
成分: KCl,含K2O 50%~ 60% (含K 52%,Cl 47.6%)
性质: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 易溶于水,呈化学中性 有吸湿性,久存会结块 生理酸性肥料
加拿大 红色钾肥
青海盐湖钾肥 股份有限公司
——“盐桥”牌氯化 钾
氯 化 钾
2. 在土壤中的转化 (1) 阳离子交换反应
[土壤胶粒]
+ H2SO4
结 果:
★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生成 CaSO4 ,其溶解度比 CaCl2 小, 使 土壤脱钙程度较小,酸化速度比氯化钾缓慢;
★ 酸性土壤上生成H2SO4,①使土壤pH值迅速下降;②易对 植物产生铝毒;③使土壤板结。
措 施:配施石灰和有机肥
3. 施用
适合各种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及根外追肥。 在酸性土壤上应与有机肥、石灰等配合施用;在通气不良 的土壤中尽量少用。
K2O/N 比值增高,而可溶性非蛋白质氮占全氮的
比例降低,说明NK配合施用可以促进水稻对N、
K 的吸收及其在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也促进了
N在体内的转化和蛋白质合成。
(2) 含有效钾素较多的有机肥料用量高时,可少施或
不施化学钾肥。
五、钾肥的施用技术与钾肥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