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
钾肥施哪儿 钾肥正确的施用位置.doc

钾肥施哪儿钾肥正确的施用位置大家都知道驾驶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元素,钾肥可以播撒或喷洒在土壤表层上,然后再利用整地机具翻入土壤或直接留在土壤表层,它能够以不同的深度和距离施用到地表之下、作物旁边。
那么钾肥施哪儿最好呢?钾肥正确的施用位置是哪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钾肥施哪儿最好一:当对钾需求量较高的某种作物器官处于快速生长期时,叶面喷施将有益。
例如,棉花的根系需要钾以支持作物的生长。
然而,在棉铃快速生长期中,根系输送的钾量将无法满足需求。
靠近棉铃的叶片中所含的钾很快被耗尽。
向作物叶面喷施钾肥,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缺钾状况,提高棉绒产量。
二、作物根系发育形状与土壤中钾的分布状况是否匹配会影响到作物对钾的吸收。
常用的保护性耕作将更多的作物残茬留在土壤表层,从而减少土壤侵蚀;然而,这种耕作方式会导致较大浓度的钾元素聚集在土壤表层而无法深入到土层内部。
当土壤墒情较好时,这些钾可以顺利下渗,但当土壤干燥时,就会限制钾的吸收。
由于作物为获得足够的水而向含钾最丰富的土层以下更深处扎根,这种错位会导致作物缺钾。
在这种情况下,深层施用钾肥能够显著提高钾的作物可用性。
三、让钾肥施用与土壤墒情相互匹配是灌溉作物可用的一种策略。
例如,种植苹果或扁桃仁的农户可以在土壤较为湿润时条施钾肥,或者通过灌溉施肥系统将钾注入到灌溉水中(当然,由于不同形态的钾溶解度也不相同,所选用的钾肥非常重要)。
钾肥施用注意事项其他营养素的位置也会决定作物根系能够接触到多少钾。
人们已经知道氮(N)和磷(P)能够刺激作物根系分支,因此在这些营养素浓度较高的地方,根系比例会更高。
将钾肥与氮肥和磷肥施在同一沟内,可以增加根系与钾接触的机会。
大量元素钾对作物的作用和含钾化肥

大量元素钾对作物的作用和含钾化肥钾的元素符号是K。
虽然钾不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但却是植物生理活动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图:大豆容易缺钾,5~6片即出现症状。
中下位叶缘失绿变黄呈“金镶边”状.老叶脉间组织突出皱缩边缘反卷,叶柄变棕褐色。
结荚稀瘪荚瘪粒多。
)一、植物对钾的吸收和转运植物根系以钾离子(K+)的形式吸收钾。
根吸收钾的方式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主动吸收要消耗能量,通过膜结合的H+泵ATP酶提供;被动吸收可沿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在土壤溶液K+浓度高时发生。
两种方式中常以主动吸收占主导地位。
在ATP酶的作用下消耗ATP,分解水分子形成H+和OH-,H+进入细胞壁,同时K+交换进入细胞质。
钾从木质部薄壁细胞进入木质部导管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受代谢的控制。
进入导管后靠根压和蒸腾拉力向地上部运输。
地上部组织从木质部导管液中吸取钾可以通过木质部薄壁细胞质膜内的钾离子选择通道,也可通过H+泵ATP酶所启动的钾/氢共运输进入地上部组织。
K+是韧皮部筛管液中浓度最高的阳离子。
韧皮部筛管液中高浓度的钾随糖分运输流大量流动。
筛管细胞质膜中的H+泵ATP酶泵出氢离子,启动氢离子-蔗糖共运输,在氢离子外流的同时钾离子被吸收到筛管。
钾离子有促进韧皮部运输的功能。
因此促进同化物从源到库的运输;此外钾沿着韧皮部运输途径调节膨压,也促进溶质在筛管中的运输。
二、钾的重要生理功能1。
钾在植物体内的功能主要是激活酶.有60多种酶需要钾来激活。
当激活作用发生在一个或几个钾离子连接的酶分子表面时,钾可以改变酶分子的形状并暴露出酶的活性位点。
这些酶在细胞分裂得特别快、生成初生组织的上下两个生长点的植物分生组织中显得特别丰富。
2。
钾参与光合作用。
钾对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都有促进作用,包括希尔反应、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作用、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同化以及光合产物的运输等方面。
3.钾对植物水分平衡的调节作用。
钾是一价阳离子,在植株中比其它阳离子对渗透压的调节有优势。
钾肥

❖ 硫酸根能提高合成酶活性,氯 离子减少活性;
❖ 植物对盐的忍受能力: KH2PO4 > K2SO4 > KNO3 > KCl
四、施用技术与钾肥肥效
1、钾肥作基肥、追肥都应施 在根系分布密集的土层内, 减少固定,促进吸收。
2、砂质土上应以少量多次的 方法施用。
3.作物生育后期吸钾力弱, 钾肥施用宜早不宜迟。
2、土壤水分: ♦ 干湿交替有利于钾的固定 ♦ 钾肥施到湿土层减少固定 3、土壤酸碱度: ♦ 酸性降低钾的固定(H+、Al3+降低K+结合能) ♦ 碱性条件增加钾的固定(Na+陪补) 4、铵离子
降低钾的固定(竞争同一固定位置)
二、作物特性与施钾肥效
❖豆科作物和油料对钾最敏感; ❖钾促进碳代谢,对糖类作物(甜 菜、
4.干湿交替有利于钾的固定 ,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 有利于钾素的吸收利用。
一般1%-5%(K2O)。 ❖ 以离子态存在于细胞汁液中或吸附在原
生质上,未发现有机态钾。 ❖ 钾是移动性强的元素,代谢旺盛部位含
钾高,茎叶含量高于籽粒(禾谷类)。
二、钾的生理功能
(一)是许多酶的活化剂 有六十多种酶需K+作活化剂。如:
ADPG+(葡萄糖基)n淀粉K合+成酶 ADP+(葡萄糖基)n+1
❖ 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呈 火烧焦状。
K
K
K
K
K
K
K
K
K
第二节 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硫酸钾 1、性质:
含氧化钾50%-52%; 化学中性、生理酸性; 物理性状良好(不吸湿结块)。
2、在土壤中转化:
❖ 中性、石灰土壤:
Ca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蔬菜种植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部分,而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详细探讨蔬菜种植中氮磷钾肥料的施用原则、调整方法以及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一、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原则在蔬菜种植中,合理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可以提供蔬菜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过量的肥料施用会造成养分浪费、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品质下降。
因此,合理调整氮磷钾肥料的施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1.1 氮肥的施用原则氮肥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生长时期和土壤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需大量吸收氮元素的蔬菜,如叶菜类、茄果类等,氮肥的施用量较大;而耗氮量较小的根菜类蔬菜,氮肥的施用量相对较少。
1.2 磷肥的施用原则磷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
蔬菜在生长初期对磷肥的需求量较大,但在后期需求量逐渐减少。
因此,在蔬菜生长初期应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量,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1.3 钾肥的施用原则钾肥是调节植物渗透压、提高抗逆性的关键元素,对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蔬菜对钾肥的需求量主要体现在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果实膨大和充实期。
因此,在蔬菜生长中后期应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二、氮磷钾肥料比例的调整氮磷钾肥料的比例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蔬菜种类和生长时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比例调整。
2.1 氮磷比的调整氮磷比是氮肥和磷肥的质量比例,对蔬菜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需大量吸收氮元素的蔬菜,氮磷比要适当增大;而对于需要较多磷元素的蔬菜,氮磷比要适当减小。
例如,叶菜类蔬菜对氮的需求量较大,可将氮磷比控制在1:0.8-1:1.5;而茄果类蔬菜对磷的需求量较大,可将氮磷比控制在1:1.5-1:2.5。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钾素平衡和钾肥的合理施用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钾素平衡和钾肥的合理施用作者:番绍玲杨丽员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钾素平衡原理和生产上常用钾肥的种类和性质,提出了合理施用钾肥的方法和提高钾肥肥效的措施,以期提高施肥效益,促进作物优质高产。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钾素平衡;钾肥;合理施肥中图分类号 S1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171-02钾是植物需要的一种大量元素,也是肥料三要素之一。
钾与氮、磷不同,它不是植物体结构的组分元素,不以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主要呈离子状态存在于植物枝、叶等组织器官中或吸附在原生质胶粒的表面。
钾是一种酶的活化剂,对维持植物生命过程必不可少。
钾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为0.3%~5.0%,因植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研究表明,农作物在中等产量水平时,吸收的钾中40%~60%来自于土壤,其他的需要靠施肥等途径进行补充[1]。
因钾在植物体内主要分布于植株的茎叶部分,所以秸秆还田和施用草木灰是补充土壤钾素的有效途径。
我国土壤的含钾量属于中等水平,多数土壤的缺钾现象不如缺氮、缺磷那么严重,但长期以来,随着农业生产中氮肥、磷肥的大量施用,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土壤钾素随农产品收获携出土壤的量加大,农田土壤,特别是高产农田土壤缺钾现象日趋严重[2]。
因此,了解土壤钾素的平衡机制,合理施用钾肥,对维持土壤-植物系统中钾素营养的平衡、促进作物优质高产、提高施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土壤钾素的来源途径土壤中的钾素主要来源于土壤含钾矿物的风化、缓效态钾(非交换性钾)的释放、植物残茬归还和含钾肥料的施用4个方面。
1.1 土壤含钾矿物的风化释放土壤中的含钾矿物主要是原生铝硅酸盐类矿物,如云母类矿物(黑云母、白云母等)、长石类矿物(正长石、斜长石等)。
这些含钾矿物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可逐步分解释放出钾。
肥料学-K素

K
钾肥用量过多,由于造成离子不平衡,会影 响对其它阳离子特别是镁、钙的吸收,引起 作物的钙、镁的缺乏。
六、植物钾素营养的丰缺指标
第二节 土壤中钾的形态和转化
一、土壤中的钾素含量和形态
(一)含量
• 地壳中钾的含量(平均)约为2.3%,大部分土壤含 钾量为0.5~2.5%,平均为1.2%。红壤、砖红壤
烧失,仅含有灰分元素,如Ca、Mg、Fe和其
它微量元素等。其中Ca、K较多,P次之。
2、白色灰:燃烧温度高,形成K2SiO3,溶解度低, 肥效差。 黑色灰:燃烧温度低,形成K2CO3,溶解度高, 肥效好。 3、钾:水溶性钾,以碳酸钾为主,其次是硫酸钾 和氯化钾。 磷:枸溶性磷,对作物是有效的。
碱性反应:因含氧化钙和碳酸钾。在酸性土壤
2、钾还能增强作物的抗盐性 钾还能减轻过量
Fe2+、Mn2+和硫化氢等还原物质的危害。
3、钾能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
① 供钾充足时,植物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在体内
积累得很少,减少了病原菌的营养来源;
② 钾供应充足时,细胞壁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程
度增加,因而抗病菌侵入的能力也相应增强;
③ 钾能提高植物体内含酚量,而酚对病原菌有毒害
上使用不仅能供钾,而且可以降低酸度,并可
补充Ca、Mg等元素。
(三)施用:
1. 可作基肥、追肥,也可作盖种肥。追肥时
可进行叶面撒施,这样不仅能供应养分, 而且能防止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2. 作为水稻、蔬菜、育秧时盖种肥,能供应
养分,提高土温,促苗早发;
3. 过滤清液可用于叶面喷施,浓度1%。 4. 注意: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
第一节 植物的钾素营养
钾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钾肥的正确使用方法钾肥是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使用钾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促进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因此,掌握钾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选择合适的钾肥种类。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不同种类的钾肥对作物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钾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钾肥种类。
一般来说,氯化钾适用于耐氯作物,硫酸钾适用于硫酸盐缺乏的土壤,硝酸钾适用于对硝酸盐有需求的作物。
其次,掌握适宜的施肥时间。
钾肥的施用时间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生长需要来确定。
一般来说,作物在生长初期对钾肥的需求较小,而在生长中后期对钾肥的需求则逐渐增加。
因此,钾肥的施用时间应尽量与作物的需求相匹配,可以在作物生长中后期进行追肥,以满足作物对钾肥的需求。
再次,合理确定施肥量。
施用钾肥的量应根据土壤的钾素含量、作物的需求和钾肥的种类来确定。
一般来说,土壤钾素含量较低的地区可以适量施用钾肥,而土壤钾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则可以适量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在确定施肥量时,还应考虑到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生长状况,以确保施肥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最后,注意施肥方法和施肥技术。
钾肥的施用方法有基地施肥、穴施肥、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
在选择施肥方法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土壤的情况来确定。
此外,在进行钾肥施用时,还应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适时性,避免出现施肥不均匀或者施肥时间不当的情况。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钾肥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使用钾肥时,应选择合适的钾肥种类,掌握适宜的施肥时间,合理确定施肥量,注意施肥方法和施肥技术,以确保钾肥的有效利用和作物的健康生长。
希望本文所述的钾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广大农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香蕉钾素营养及其施用技术研究综述

香蕉钾素营养及其施用技术研究综述一、香蕉钾素的营养价值钾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植物中,钾素也是必需的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而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素,每100克香蕉中含有约400毫克的钾素。
香蕉富含钾素,对于维持人体内部电解质平衡、调节神经和肌肉功能、保持心脏健康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香蕉还含有维生素B6、维生素C、纤维素、糖类、氨基酸等营养素。
二、香蕉钾素的输送与吸收1. 钾素的分布香蕉钾素分布在根系、茎、叶、果实等部分。
在香蕉的生长过程中,钾素的输送和吸收主要由根系和叶片完成。
在生长旺盛的时期,香蕉植株吸收钾素的速率较快,而在植株生长缓慢的时期,则钾素的吸收速率较低。
香蕉钾素在植物中以形态吸附在细胞内或与谷胱甘肽形成活性钾的螯合体,通过根、茎、叶间的细胞质流经过分子筛分配到各部位,并在各部位形成固定的存储或流动库。
三、香蕉钾素的施用技术1. 种苗处理钾素对香蕉幼苗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育苗时应加强钾的施用或进行钾素灌根处理。
适当的施用钾肥可以增加香蕉幼苗的钾素含量,改善其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土壤调理香蕉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土壤中钾素含量的改变会影响香蕉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适时适量的施用钾肥,以保证香蕉植株对钾素的吸收。
此外,根据土壤钾素含量及pH值的情况,可以进行酸碱调节。
3. 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一种有效的钾素施用方法,在香蕉生长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叶面喷施技术。
在生长旺盛的时期,可以采用高频率、低浓度的技术,而在生长缓慢的时期,则可以采用低频率、高浓度的技术。
4. 杂交育种钾素含量是影响香蕉品质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杂交育种,研究者可以挑选出钾素含量高的亲本进行配种,从而培育出更耐热、耐寒、耐病、产量高、品质佳的新品种。
总之,香蕉钾素的营养和施用技术是香蕉种植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科学的施用技术,可以提高香蕉生产的品质和产量,并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健康营养需求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的钾素营养与钾肥施用
李家康
(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内容
1.前言
2.我国蔬菜施用现状与问题
3.蔬菜的钾素营养
4.科学施用钾肥
一、前言
注:引自《中国农业年鉴》,其中产量为1984年数据。
按当年的人口(128373万)计算,2003年人均年占有蔬菜量为420kg,平均每人每天能吃到蔬菜近1.2kg。
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种植面积2003年比2000年增加271.8万公顷,年均90.6万公顷(1980年至2000年 ,年均增加60.4万公顷)。
总产量2003年比2000年增加11632.3万吨,年均3877万吨(1984年至2000年,年均增加3513万吨)。
二、我国蔬菜施肥现状与问题
(一)蔬菜营养基本特性
1.蔬菜需肥量大
一般亩产蔬菜3000~5000kg,地上部携走的氮、磷、钾养分总量为30~45kg,要比粮食
作物亩产400kg时,高出50%至1倍。
根据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调查,蔬菜实际施肥量高于粮食作物1倍以上(表2)。
表2 7省不同作物上化肥氮磷钾养分的分配(1996)
资料来源:引自刘荣乐博士学位论文《我国7省(区)农作物施肥结构及施肥效果研究》,2001.5。
蔬菜需肥大的原因:
①蔬菜各器官(包括可食和非可食部分)的氮磷钾养分含量均高于水稻、小麦;
②蔬菜的非可食部分中养分向可食部分转移量少;
③蔬菜生物产量高。
详见表3
10种蔬菜是:萝卜、莴苣、芹菜、马铃薯、白菜、甘蓝、花菜、西红柿、甜椒和黄瓜。
资料来源:奚振邦,1997。
2.蔬菜要求钾多磷少
一般氮、磷吸收比为1:0.3~0.4;氮、钾吸收比为1:1.2~1.5以上,见表4和表5。
表4 几种蔬菜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kg养分/吨产品)
资料来源:李家康,几种蔬菜的养分需求与钾素增产效应:土壤肥料,1997(3)。
续表5 生产1000kg蔬菜产品对氮、磷、钾养分吸收量(kg)
资料来源:中国农科院土肥所,中国肥料:中国科技出版社,1994,11
3.蔬菜偏爱硝态氮肥
蔬菜跟其它作物一样,能同时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但对硝态氮尤为偏好。
铵态氮过多,会产生蔬菜生长障阻,有人研究表明,硝态氮的比例低于50%时,蔬菜生物量开始下降,硝态氮比例降至30%时,蔬菜生物量明显下降。
详见表6图1。
注:①叶重;②地上部重
资料来源:浙江农业大学。
作物营养与施肥[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323~328。
图1 不同态氮和菠菜、洋葱的生长(嵨田永生,1976)
资料来源: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4~141。
NH4+过高引起蔬菜生长障阻,其主要原因是蔬菜耐氨性差。
但以上为水培条件下得出的试验结果,在实际生产上,蔬菜主要栽培在土壤中,土壤本身既含有铵态氮,也含有硝态氮,施入土壤的铵态氮肥,总是处在不断的硝化过程中,因此,不能认为蔬菜不宜施用铵态氮肥。
4.蔬菜是喜钙作物
萝卜、甘蓝的吸钙量分别比小麦高10倍和25倍;
番茄含钙量比水稻高10倍以上;
蔬菜缺钙易引引起各种生理病害。
(二)我国蔬菜施肥现状与问题
1.有机肥施用各地有明显差别
2.化肥施用中重氮、磷肥、轻钾肥
表8 1996年7省(区)蔬菜上氮磷钾化肥施用比例(刘荣乐,2001)
3.过量施肥情况在一些地区十分突出
表9 北京市蔬菜施肥与养分平衡状(kg/亩)(刘宏斌,2002)
表10 2000年山东省主要作物施肥状况
4.盲目施肥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
表11 1995年我国10城市菜园土壤养分状况
资料来源:马茂桐等,括号内为样本数。
根据鲁如坤研究:
砖红壤在土壤有效磷升至46mgP/kg;
红壤>600mgP/kg;
红壤性水稻土质地较轻的>20mgP/kg,质地较重的>40mgP/kg。
均出现水溶磷,对水体环境造成威胁。
北京市不同农田利用方式下土壤硝酸盐累积现状分析(刘宏斌,2002)
三、蔬菜钾素营养
(一)钾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光合作用
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运转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增强抗逆性
提高豆类蔬菜的固氮能力
改善蔬菜产品品质
(二)钾肥的增产作用
蔬菜施钾的增产效果,各地做的试验很多,这里仅举中-加合作研究中《北方土壤供钾能力及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部分结果和全国化肥试验网结果。
详见表12和表13。
表12 钾肥的增产效果(中-加合作项目,1999)
表13 几种蔬菜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
钾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供钾能力,钾肥施用量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各地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三)钾肥对改善蔬菜品质的作用
蔬菜施用钾肥不仅是为了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改进产品品质。
钾肥在改善农作物产品品质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有人把钾肥称作“品质元素”。
有关钾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各地也做了不少试验,这里仅举些例子加以说明。
1.钾肥对蔬菜Vc、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影响
表15 两种钾肥品种对改善蔬菜品质作用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范钦桢。
2.施钾可提高蔬菜果实贮藏性能
表16 硫酸钾对延长番茄保质期的效果
资料来源:杜承林、谢建昌(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施钾可提高作物渗透压,渗透压高有助于细胞蛋白质的膨胀作用,使原生质不易失去水分,延长贮藏寿命。
资料来源:李家康等。
试验还表明,施钾肥的马铃薯过氧化氢酶含量高,过氧化氢酶有消除生物体中过氧化氢的毒害作用,使马铃薯耐贮藏,腐烂少。
3.施钾可提高果形整齐度
表19钾肥对马铃薯薯块大小的影响
4.施肥可降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
-
3
1212 2.资料来源: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张漱茗
(四)施钾可提高蔬菜抗逆性
1.提高蔬菜叶片束缚水含量和气孔阻力,增加抗旱性
表22 施钾对豌豆、豆角束缚水含量的影响
资料来源:李家康等
2.提高抗病能力
表24 磷酸二氢钾对大棚番茄茎腐病发生率的影响(%)
1212
资料来源:栾非时(东北农业大学蔬菜园艺系)
四、科学施用钾肥
(一)增加钾肥用量,调整氮、磷、钾施用比例
1.氮肥用量。
露地蔬菜一般亩施N15~20kg,高产栽培适当增量;大棚蔬菜加倍。
2.氮、磷、钾施用比例。
一般为1:0.3~0.5:0.7~1.0;氮、磷比老菜园以1:0.3为宜,新菜园为1:0.5为宜;氮、钾比甘蓝类蔬菜、豆类蔬菜1:0.7即可,茄果类蔬菜、根菜类蔬菜、薯芋类蔬菜以1:1或以上为好。
表25和表26为几种蔬菜的氮、磷、钾化肥推荐量,供参考。
资料来源:北京市土肥站,优质粮经饲作物无公害诊断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技术报告,2003.3。
(二)改进钾肥施用技术
根据上海农科院试验,对于叶菜类蔬菜钾肥以底肥全耕层一次性深施为好。
资料来源:奚振邦
对于茄果类、瓜类、以根茎类蔬菜,宜基追肥相结合,以60~70%作基肥,30~40%花果期作追肥
(三)蔬菜能不能施用氯化钾
作物能否施用含氯化肥,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土壤含氯背景值,二是作物本身对氯的敏感程度。
1.我国土壤含氯状况
我国土壤平均含氯59.4mg/kg,除盐渍土,碱土,浅海淡涂泥外,多数都在50mg/kg以下。
详见表27。
表27 中国主要农区耕层土壤含氯(mg/kg)状况
资料来源:毛炳衡,李家康等,中国含氯化肥,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0。
2. 16种蔬菜耐氯能力
由中国农科院土肥所主持的“含氯化肥科学施用和机理研究”国家攻关课题,历时7年研究表明:
①不同蔬菜耐氯能力不同,大致可分为强、中、弱三类;
②所有16种蔬菜,即使弱耐氯类蔬菜,其耐氯临界浓度均高于生产上施用氯化钾带入的氯量水平。
详见表28、29、30。
注:每季每亩施用氯化钾少于90kg,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表30 弱耐氯蔬菜品种耐氯临界浓度(kg/kg)
注:每季每亩施用氯化钾少于30kg,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结论
1.蔬菜不是忌氯作物
2.我国土壤含氯普遍较低
3.除盐碱地不用、大棚蔬菜慎用外,对于非盐碱地的露地蔬菜,可放心施用氯化钾,以利降低肥料投入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建昌等,菜园土壤肥力与蔬菜合理施用: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10
2.刘荣乐,我国七省(区)农作物施肥结构及施肥效果研究:博士论文,2001,5
3.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北方土壤供钾能力及钾肥高效施用技术研究(中-加合作项目)成果鉴定材料,1999,1。
4.北京市土肥工作站,优质粮食饲作物无公害诊断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材料,2003,3。
5.李家康等,几种蔬菜的养分需求与钾肥增产效应:土壤肥料,1996(6)。
6.李家康等,我国北方施用硫酸钾对提高蔬菜和果树产量与品质的作用:土壤肥料,1997(3)。
7.毛炳衡、李家康等,中国含氯化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