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PPT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PPT

6. 新增了超前地质预报验收内容,强调信息化施工,加强 施工安全控制。规定了超前地质预报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施工 组织管理,并应采用有经验的专业化队伍承担,规定了岩溶及 富水破碎断层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以水平钻探为主的综 合方法。
超前地质预报 一般规定
1.1.1 建设单位应组织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审查和技术 交底;审批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监督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实 施情况,必要时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组织审查。
监控量测 一般规定 1.1.13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应及时进行监控量测,设计单位 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1.1.14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报监理、建设单位,经批准后 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 1.1.15 监控量测必须设置专职人员并经培训后上岗。对周 边建筑物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城市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 测。 1.1.16 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 量保证体系和等级管理、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负责及时将监 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 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1.1.17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施工 中应认真实施。
1.1.7 隧道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 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 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地质素描的内容应 真实可靠,应有文字和数码影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法、测量(尺子,罗盘)、照像、数 据记录; 1.1.8 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的方法、预报范围、频次等应符 合设计要求规定。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次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与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对照检 查。
超前地质预报 一般规定
1.1.1 建设单位应组织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文件审查和技术 交底;审批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监督检查超前地质预报实 施情况,必要时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组织审查。
监控量测 一般规定 1.1.13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应及时进行监控量测,设计单位 应进行监控量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 1.1.14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报监理、建设单位,经批准后 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 1.1.15 监控量测必须设置专职人员并经培训后上岗。对周 边建筑物可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城市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 测。 1.1.16 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 量保证体系和等级管理、信息反馈和报告制度,负责及时将监 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 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 1.1.17 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施工 中应认真实施。
1.1.7 隧道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 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 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地质素描的内容应 真实可靠,应有文字和数码影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法、测量(尺子,罗盘)、照像、数 据记录; 1.1.8 超前地质预报采用的方法、预报范围、频次等应符 合设计要求规定。 检查数量:施工单位每次进行检查,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查方法:现场观察、与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对照检 查。
隧道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ppt课件

•设计施工
双层模筑混凝土 多道防水措施 保温隔热措施 低温早强耐久性防水混凝土 洞内空调
.
2.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富水断层破碎地质 流砂地质 岩溶地质 高地应力岩爆 高地应力挤压大变形 煤系地层 湿陷性黄土
.
3.设计理论
隧道结构或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所处环境不同, 它是处在岩土地层或通称为围岩中,既受到围岩的 荷载作用,又受到围岩的约束有利作用。
大瑶山一号隧道、二号隧道和三号隧道共3座 隧道组成,长度分别为10081m、6024m和 8387m。双线隧道,线间距5m,最高时速 350km/h,有效断面积100m2。总工期40个月。
一号隧道右侧设置2268m的平导,出口左侧
设置885m的横洞;
二号隧道进出口左侧分别设置长约340和
320m的横洞;
Ⅴ级围岩连续5个月进度200m
Ⅳ、Ⅴ级围岩交错情况下平均月掘进324m
Ⅲ、Ⅳ级围岩交错情况下单工作面最高成 洞271.8m/月,连续6个. 月成洞超过200m
❖标志性工程 ➢乌鞘岭隧道 •软岩深埋复杂应力隧道的修建技术取得突破
高地应力 软岩大变形 富水
.
❖标志性工程
➢风火山和昆仑山隧道 •高海拔4995m •冻土
出碴运输系统
通风系统
TBM施工(秦岭隧道、在建大伙房隧道)
TBM快速掘进与对不良地层的适应性
出碴运输系统
.
❖标志性工程 ➢大瑶山隧道 •目前建成的最长双线铁路隧道 •新奥法成功应用 •9号断层施工技术 •施工进度
✓全隧道最高年成洞4245m,月成洞521m ✓单口月成洞218m,开挖205m,衬砌303m
❖ 四川境内正线隧道工程总计97.929km / 29座,占线路总长 度的58.8%。全线最长隧道为金家岩隧道,全长12051m。
双层模筑混凝土 多道防水措施 保温隔热措施 低温早强耐久性防水混凝土 洞内空调
.
2.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富水断层破碎地质 流砂地质 岩溶地质 高地应力岩爆 高地应力挤压大变形 煤系地层 湿陷性黄土
.
3.设计理论
隧道结构或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所处环境不同, 它是处在岩土地层或通称为围岩中,既受到围岩的 荷载作用,又受到围岩的约束有利作用。
大瑶山一号隧道、二号隧道和三号隧道共3座 隧道组成,长度分别为10081m、6024m和 8387m。双线隧道,线间距5m,最高时速 350km/h,有效断面积100m2。总工期40个月。
一号隧道右侧设置2268m的平导,出口左侧
设置885m的横洞;
二号隧道进出口左侧分别设置长约340和
320m的横洞;
Ⅴ级围岩连续5个月进度200m
Ⅳ、Ⅴ级围岩交错情况下平均月掘进324m
Ⅲ、Ⅳ级围岩交错情况下单工作面最高成 洞271.8m/月,连续6个. 月成洞超过200m
❖标志性工程 ➢乌鞘岭隧道 •软岩深埋复杂应力隧道的修建技术取得突破
高地应力 软岩大变形 富水
.
❖标志性工程
➢风火山和昆仑山隧道 •高海拔4995m •冻土
出碴运输系统
通风系统
TBM施工(秦岭隧道、在建大伙房隧道)
TBM快速掘进与对不良地层的适应性
出碴运输系统
.
❖标志性工程 ➢大瑶山隧道 •目前建成的最长双线铁路隧道 •新奥法成功应用 •9号断层施工技术 •施工进度
✓全隧道最高年成洞4245m,月成洞521m ✓单口月成洞218m,开挖205m,衬砌303m
❖ 四川境内正线隧道工程总计97.929km / 29座,占线路总长 度的58.8%。全线最长隧道为金家岩隧道,全长12051m。
隧道施工标准化 ppt课件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20/12/17
ppt课件
27
3 洞身开挖
3.3 小净距隧道
3.3.1
施工方案
小净距隧道施工应结合中岩墙厚度、围岩条件及埋深 等制订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该方案应严格贯彻设计意
图,并包括以下内容: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方法;先 行洞和后行洞爆破设计和爆破震动控制;先行洞和后 行洞开挖错开距离;先行洞衬砌与后行洞开挖错开距 离;中岩墙保护方法;各相互影响工序的滞后时间;
非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中的其他内容等。
2020/12/17
ppt课件
28
3 洞身开挖
3.3.2 开挖方法的选定 (1) 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应以减小对中岩墙 的扰动,控制中岩墙的围岩变形,保证开挖过程中围 岩的稳定性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2) 不同围岩条件、不同净距的小净距隧道按设计采 用不同的开挖方法,V级围岩应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 微量的弱爆破。
1.4.2供水 (1) 项目部在实施和维修本工程期间,应确保施工和生活用水 设施的提供、安装和保养满足施工及生活需要,并保证施工用 水要求和按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持续不断地供水。 (2) 寻找水源,按施工需要的供水压力(水压不小于0.3MPa)合 理选址修建高位水池,安装上、下水管路。 (3) 对于修建高位水池困难的隧道,宜采用变频高压供水装置 满足施工需要。 (4) 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不超过20m。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20/12/17
ppt课件
27
3 洞身开挖
3.3 小净距隧道
3.3.1
施工方案
小净距隧道施工应结合中岩墙厚度、围岩条件及埋深 等制订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该方案应严格贯彻设计意
图,并包括以下内容:先行洞和后行洞开挖方法;先 行洞和后行洞爆破设计和爆破震动控制;先行洞和后 行洞开挖错开距离;先行洞衬砌与后行洞开挖错开距 离;中岩墙保护方法;各相互影响工序的滞后时间;
非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中的其他内容等。
2020/12/17
ppt课件
28
3 洞身开挖
3.3.2 开挖方法的选定 (1) 小净距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应以减小对中岩墙 的扰动,控制中岩墙的围岩变形,保证开挖过程中围 岩的稳定性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 (2) 不同围岩条件、不同净距的小净距隧道按设计采 用不同的开挖方法,V级围岩应以机械开挖为主,辅以 微量的弱爆破。
1.4.2供水 (1) 项目部在实施和维修本工程期间,应确保施工和生活用水 设施的提供、安装和保养满足施工及生活需要,并保证施工用 水要求和按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持续不断地供水。 (2) 寻找水源,按施工需要的供水压力(水压不小于0.3MPa)合 理选址修建高位水池,安装上、下水管路。 (3) 对于修建高位水池困难的隧道,宜采用变频高压供水装置 满足施工需要。 (4) 管道前端至开挖面一般不超过20m。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验标PPT课件

.
7
2、章节主要内容
共有15个章节,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 基本规定、加固处理、洞口及缓冲结构工程、洞身开 挖、支护、衬砌、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明洞工程、 防水和排水、附属设施、盾构、TBM掘进机、隧道单 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等。另有9个附录。
第1章“总则”中明确了本验标制定的目的和适用 范围,对建设各方责任、现场标准化、六位一体、环 境保护、质量标准、检测手段、竣工文件等重要工序 和施工重点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本标准是政府部门、专门质量机构、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 阶段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的主要依据。
.
15
对建设各方提出两大要求: ①对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人员的质量责任实 行终身追究制度。 ②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 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通过推进建设单位的标准化管理,推进机械化、 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施工手段,以铁路建设目 标和共同利益为纽带,带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 标准化管理,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
16
高速铁路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比一般铁路要 高得多,特别是要实现建设国际一流高速铁路的目 标,更需要建设各方充分做好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准 备。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强制 性标准,施工和验收人员应全面理解和掌握,并准 确执行,本标准要求加强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对于施工过程涉及到的、现行国家和铁道行业 标准中有强制性执行要求的标准或标准条文则必须 贯彻执行。
.
17
2 章、 术 语
共列了与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有关的术语21条, 是参照相应标准和工程实践,根据本标准的需要而 选定的。
在施工验收环节,监理的工作主要分为见证、 平行和旁站三种方式。旁站最为重要,具体是指监 理人员对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的全 过程现场跟班监督活动。
《铁路隧道》课件

智能照明控制
设计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实现照 明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控制。
03
铁路隧道施工
施工方法
明挖法
直接在地面开挖隧道,适用场地开阔、地下 水位较浅的情况。
盾构法
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挖掘隧道,适用于长距离 、大直径的隧道。
暗挖法
在地下挖掘隧道,适用场地受限、地下水位 较深的情况。
顶管法
使用顶管机将管道顶入地下,适用于穿越河 流、道路等障碍物的情况。
定期清理隧道内外的垃圾、淤泥和积水,保持隧 道整洁。
安全监控
安装和维护隧道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内 的各项指标,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维护保养的方法与技术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对隧道进行全面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预防性维护
采取预见性的措施,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 进行提前维护,防止问题扩大。
附属结构设计
设计合理的消防、通风、照明 等附属设施,提高隧道的运营
效率和安全性。
通风设计
风量计算
根据隧道长度、断面尺寸、列 车流量等因素,计算合理的通
风风量。
通风方式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 方式,如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 。
通风设备选型
根据所需风量和风压要求,选 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并确保其 可靠性和节能性。
《铁路隧道》ppt课件
目 录
• 铁路隧道概述 • 铁路隧道设计 • 铁路隧道施工 • 铁路隧道维护与保养 • 铁路隧道事故预防与处理 • 铁路隧道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铁路隧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基本属性
铁路隧道是铁路线路中穿越山岭或河流等障碍物的建筑结构,允许列车在其中通行 。
特点包括封闭性、坚固性和耐久性,以保障列车安全、快速、舒适地通过。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PPT(隧道工程第三部分,153页)PPT

7.3施工要点
7.3.1开挖
(4) 软岩地段特别处于洞口部位或洞内断层破碎带的 隧道仰拱开挖必须严格按审批方案进行施工,宜 跳格进行开挖,须严防一次开挖范围大,造成隧 道侧墙部位收敛变形过大,影响施工安全。
7.3.2 初期支护
(4) 仰拱钢支撑 的数量必须满足 设计要求,与边 墙拱架的牛腿要 进行认真焊接, 确保焊接质量。
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应在下台阶开挖前架槽(管 )将水引排至下台阶排水沟内,横向分幅开挖时 应挖横向排水沟将水引至未开挖一侧,严禁漫流 浸泡下台阶基坑。
对于反坡排水的隧道, 可根据距离、坡度、 水量和设备等因素布 置排水管道,或一次 或分段接力将水排出 洞外。接力排水时应 在掌子面设置临时集 水坑,并每隔200 m设置集水坑(积水 箱),通过水泵逐级 抽排至洞口。
7.1.6 浅埋段仰拱应尽快 应采取措施保证洞内临时交 通通畅。可采用搭过梁或栈 桥施工方案,设临时车辆通 行平台保证不中断运输。
7.1.8 隧道底部(包括仰拱),超挖在允许范围内应 采用与衬砌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超挖大于 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回填,不得用洞渣随意回 填,严禁侵入衬砌断面(或仰拱断面)。
用防水板将纵向 排水管进行反包 ,并在防水板上 剪一圆孔,将三 通接头的出水口 穿过该孔。要做 好纵向排水管的 标高控制,确保 排水通畅。
将横向排水管与 三通接头的出水 口相连,横向排 水管的出水口直 通隧道排水边沟 。
(4)拱脚的横向排水管 要能够及时有效地将二 衬背后的水排入边沟, 施工过程要经常检查, 以确保整个排水系统的 通畅。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第五分册 隧道工程
主讲人:唐勇三 3/3
2013 年 3 月
(8) 下台阶开挖 时,预留洞室的 位置应按设计要 求进行支护或采 用工字钢横撑, 只有在施工二衬 时方可拆除,以 确保安全。
隧道工程1PPT课件

指在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施工 设备和设施的安全。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复杂,作业风险高,一旦发生 安全事故,后果严重。因此,保障施工安全是隧 道工程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现代隧道工程
现代隧道工程规模更大、 技术更先进,如中国高速 铁路网中的隧道群、城市 地铁等。
02
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隧道工程设计原则
安全至上
隧道工程设计应始终以安全为 核心,确保隧道在使用期间的
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
经济合理
隧道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经济效 益,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总结词:生态保护要求
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 隧道穿越区域的生态环境,减少对植被和动物 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暗挖法
适用于不能采用明挖法的地段,包括盾构法、顶管法等, 优点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开挖量小,缺点是施工难度 大、技术要求高、成本较高。
顶管法
一种非开挖的暗挖法,适用于管道穿越河流、道路等障碍 物的情况,优点是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成本 较低,缺点是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隧道工程的结构设计
隧道断面设计
05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某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总结词
复杂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
该地铁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 包括软土、砂层、断层破碎带等多 种地层,施工难度较大。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复杂,作业风险高,一旦发生 安全事故,后果严重。因此,保障施工安全是隧 道工程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现代隧道工程
现代隧道工程规模更大、 技术更先进,如中国高速 铁路网中的隧道群、城市 地铁等。
02
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隧道工程设计原则
安全至上
隧道工程设计应始终以安全为 核心,确保隧道在使用期间的
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
经济合理
隧道工程设计应充分考虑经济效 益,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总结词:生态保护要求
详细描述:施工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 隧道穿越区域的生态环境,减少对植被和动物 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暗挖法
适用于不能采用明挖法的地段,包括盾构法、顶管法等, 优点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开挖量小,缺点是施工难度 大、技术要求高、成本较高。
顶管法
一种非开挖的暗挖法,适用于管道穿越河流、道路等障碍 物的情况,优点是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成本 较低,缺点是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隧道工程的结构设计
隧道断面设计
05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某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总结词
复杂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
该地铁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 包括软土、砂层、断层破碎带等多 种地层,施工难度较大。
隧道工程PPT课件

第一节洞门的结构构造
隧道工程
- 拱形明洞门
- 拱形明洞门可分为路堑式和半路堑式两类。路堑式明洞门有端墙式 (常用柱式)和翼墙式两种,与一般隧道门形式相类似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翼墙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12
第一节洞门的结构构造
隧道工程
- 半路堑式明洞门多用于傍山线路,其山侧与原地层相接,为了适应 傍山、横向地面坡陡的地形,一般也多以台阶形式加高端墙,并在山 侧设置挡墙支挡边坡,降低开挖高度,
大减少对坡面的冲刷
• 洞口显得宽敞,结构式样比较美观,而且对于边、仰坡坡度不一致的洞
口,设计时亦便于处理
9
第一节洞门的结构构造
- 台阶式洞门
当洞门处于傍山侧坡地区,地 面横坡较陡,洞门一侧边坡较 高时,为了减小仰坡高度及外 露坡长,可以将端墙一侧顶部 改为逐步升级的台阶形式,以 适应地形的特点,减少仰坡土 石开挖量。这种洞门也有一定 的美化作用
•明洞门
明洞门主要配合明洞结构类型设计,明 洞有拱形明洞和棚洞之分,相应明洞门 也分拱形明洞门和棚式明洞门两大类
隧道工程
棚式明洞门
5
第一节洞门的结构构造
环框式洞门
• 环框式洞门,即只镶饰隧道衬砌
两端部分
• 适用于隧道洞口仰坡极为稳固,
岩层坚硬,节理不发育,不易风化 ,地形陡峻而又无排水要求的地段
端墙式洞门
隧道工程
- 偏压斜墙式拱形明洞
• 适用于地形倾斜,低侧处路堑外侧有较宽敞的地面供回填土石,以增
加明洞抵抗侧向压力的能力。
• 承受偏压荷载,拱圈为等截面,内侧边墙为等厚直墙式,外侧边墙不
等厚斜墙式。
- 半路堑单压式拱形明洞
• 受单侧的压力,结构内轮廓与隧道一致,左右对称,结构截面左右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三)隧道净空断面面积的影响
对于压力波动,诸因素中隧道横截面积 的影响是最大的。ORE曾经系统地研究了各 种因素对压力波动的影响。结果也表明,隧 道净空断面面积,或者说,隧道阻塞比是最 主要的因素。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三)隧道净空断面面积的影响 压力波动与隧道阻塞比之间有下列关系:。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一)隧道长度的影响
当隧道长度为1km时,压力波动明显加 剧,而当隧道长度进一步增大到3km时,压 力波动则并无显著加剧,反而有缓解趋向。 列车交会的双线隧道,最不利情况发生在列 车交会在隧道中点时。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二)列车速度的影响
ORE的研究报告提出压力波动同列车速 度平方成正比。
3、行车阻力加大,引起对列车动力和总能量消耗的 特殊要求;
4、空气动力学噪声 ; 5、列车风加剧,影响隧道内人员作业。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第一节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 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综述
(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因素
机车车辆方面
行车速封性等。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
高速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的隧道设计是由限界、 构造尺寸、使用空间和缓解及消减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的空气动力 学效应两方面的要求确定的。研究 表明,以上两方面要求中,后者起 控制作用。
第一节
空气动力学 效应问题综述
第一节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 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综述
当列车进入隧道时,原来占据着空间的 空气被排开。空气的粘性以及气流对隧道壁 面和列车表面的摩阻作用使得被排开的空气 不能象在隧道外那样及时,顺畅地沿列车两 侧和上部流动,形成绕流。于是,列车前方 的空气受压缩,随之产生特定的压力变化过 程,引起相应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并随着行车速 度的提高而加剧。
对于短隧道,压力波反射的周期大为缩 短。同时,在反射过程中能量损失也较少, 致使压力波动程度加剧。试验表明,压力波 动绝对值,并不随隧道长度的减小而减小。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一)隧道长度的影响
因此,对高速铁路中的隧道,有的虽然 不长(例如长度在1km左右),其可能引起 的行车时的压力波动仍然不能忽视。但是, 当隧道长度短到使列车首尾不能同时在其中 时。则Math波的叠加不可能发生,压力波动 程度当然随之缓解。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六)列车密封条件对车内压力波动的影响
在车辆密封的情况下,假定车外压力为常数,车内 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为:
Pi Pa(1-e-t/)
式中 称为“密封指数”用于衡量车辆的密封
程度。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六)列车密封条件对车内压力波动的影响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Pmaxkv2βN
单一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N =1.3 0.25。考虑列车交会 时,N =2.16 0.06。
=列车横截面隧积道内轨顶面以上 面净 积空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四)竖井的影响
竖井(斜井、横洞)的存在会缓解压力 波动的程度。竖井位置对减压效果的影响很 大,并不是处于任何位置的竖井都能有较好 的效果。竖井断面积5~10m2即可,加大 竖井的横断面积,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七)压力波动程度阈值的确定
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应通过正确地选择隧道设计参数, 将压力波动控制到“允许”范围内。
评定压力波动程度一般采用的参数有:
① “峰对峰”最大值。即最大压力变化的绝对值; ② 压力变化率的最大值。
当双线隧道中同时有不同方向 列车相向行驶时,叠加所产生的情 况则更为复杂。
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无相向行 驶列车)车上测得的最大压力波动发 生在第一个反射波到达列车时。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一)隧道长度的影响
压力波以声速传播,对于长隧道,来回 反射的周期相应较长。同时,在反射的过程 中能量有所衰减。
第一节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 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综述
第一节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 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综述
(一)空气动力学效应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影响
1、由于瞬变压力造成旅客耳朵不适,乘车舒适度降 低,并对铁路员工和车辆产生危害;
2、当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会在隧道出口产生微压 波,引起爆破噪声并危及洞口建筑物;
(六)列车密封条件对车内压力波动的影响
• 计算结果表明,车辆的密封对车内压力波动的影响 可以归结为“缓解”和“滞后”两种效应。
• 值得指出的是,在考虑到列车交会的情况下,就车 外压力而言,洞口会车有时会成为最不利情况,然 而在列车密封的条件下,洞口会车并非为最不利情 况。由于“滞后”效应,车内压力来不及“响应” 列车就出洞了。
第一节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 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综述
(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因素
隧道方面
隧道净空断面面积,双线单洞还是单 线双洞,隧道壁面的粗糙度,洞口及辅助 结构物形式,竖井、斜井和横洞,道床类 型(整体、板式还是碎石道床)等。
第一节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 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综述
(二)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因素
根据Mach波叠加情况可以理论地得到竖
井的最佳位置: XL2M(1M)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五)列车交会的影响 • 双线隧道列车在隧道中交会引起压力波动的
叠加,情况十分复杂。ORE研究报告说,列 车交会时,压力波动最大值是单一列车运行 情况的2.8倍。 • 实际上,列车交会时所产生的压力波动同列 车长度、隧道长度、会车位置、车速等多种 因素有关。
其它方面
列车在隧道中的交会等。
第二节
瞬变压力问题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压力变化是两部分的叠加
① 列车移动时从挤压、排开空气到留下真 空整个过程引起的压力变化;
② 列车车头进入隧道产生的压缩波以及车 尾进入隧道产生的膨胀波在隧道两洞口 之间来回反射产生的压力变化。
第二节 列车进入隧道引起的瞬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