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的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论文

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进展【中图分类号】r 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323-01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 是指:( 1 )肾脏损伤 (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 gfr)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何1条: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摄影学异常。
( 2 )肾小球滤过率( gfr)< 6 0 ml/min/1.73 m≥3个月,有或无损伤依据[1]。
我国北京市石景山地区对4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为9.4%[2]。
而在全国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约为10%[3],中医药治疗ckd疗效肯定,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1 病因病机在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西医肾脏病的名称,但可归纳为与之相关的症状及证候,应属中医学“水肿”、“尿浊”、“淋证”、“尿血”、“癃闭”、“腰痛”、“虚损”、“虚劳”、“关格”等范畴[4]。
马居里[5]认为,ckd发病与正虚邪实、正邪相博有关,其中肾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杨霓芝[6]认为,ckd的关键病机为气虚血瘀,病机核心为脾胃气虚。
戴希文[7]认为,ckd病机总属正虚邪实,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气虚损更为明显,而湿热则贯穿于ckd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常与瘀血、浊邪、水邪、风毒等互结而致病情缠绵难愈。
王钢[8]认为,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病变部位以肾为中心;疾病的一般变化规律是先伤于气,后损于阴;病情发展的必然转归是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
孙伟[9]认为,“湿”作为慢性肾脏病主要病机贯穿整个疾病发展全过程。
肾虚为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基础,湿热为其进展之基,瘀血为病变进展之果。
王永均[10]认为,ckd的病因、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可概括为:风湿之邪干预肾主封藏、主水、司开阖的职能(肾风、肾虚)—久病入络、久闭成痹,导致肾络瘀痹及肾微癞积形成(肾痹)—由体及用,肾的各种气化功能进一步衰减和丧失(肾劳)—病证进展,终致溺毒,甚而累及肾外多个系统。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四大病理机制 , 以脾肾虚衰浊毒 潴 留为病 机关键 , 四大 因索
互为因果 , 成恶性循 环。总之 , 形 笔者认为慢 性 肾脏病 的病
因病 机总为本 虚标 实 , 实夹杂。病位不 外脾 肾这个 中心 ; 虚 风邪 、 湿热 、 瘀血 、 浊毒是贯穿始终的病理 因素 ; 肾元 亏虚 , 开
壅塞三焦为标 这一正虚邪实 的病机特 点 j 。近年来 , 亦有 不 少医家提出邪 实之说 。傅 晓骏 提出“ 浊” 邪 ( 瘀 之 瘀指瘀
血 , 指 湿 热 、 浊 、 饮 ) 慢 性 肾 功 能 不全 的 主 要 邪 实 因 浊 痰 水 是
素 。孙伟 以肾虚湿瘀立论 , 肾虚 以肾气虚为 主 , 为湿 热 湿
慢性肾脏病 ( h n i e i  ̄ ,K 是各 种 肾脏 cr i k n yds o c d e C D)
病于急性阶段未 经控制 后 的共 同转归 , 它是一 种 临床 综合 征 。目前 国际上公认 的定 义为 : 肾脏损 害 ≥3个月 , 现下 表 列之一者 : 肾脏病理异常 和/ 或尿成分异常 ( 如有 血尿 、 电解
虚 阳 亢者 , 羚羊 钩 藤 汤 ; 湿 在 表 , 虚 湿 胜 之 蛋 白尿 经 久 用 风 脾 不 消者 , 羌 活胜 湿 汤 、 阳 除 湿 汤 ; 白 尿 兼 湿 热 中 阻 者 , 用 升 蛋
中医文献 中无慢Biblioteka 肾脏 病的名词 , 在慢性 肾脏病 的诊断
上主要通 过临床表 现的观察来进行 命名。在 临床上包 括 了 慢性肾小球 肾炎 、 肾病 综合征 、g IA肾病 、 性 问质性 肾 炎 、 慢 各种继发性 肾病 以及慢 性 肾功能 衰竭 等。属 中医水 肿 、 尿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研究进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单味药、中药外治法几个方面对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有可靠疗效,临床能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展,临床效果颇佳。
标签:中医药;慢性肾衰;研究进展慢性肾衰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CKD)迁延不愈、不断恶化进展至晚期的综合病症。
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游留,同时伴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此病病程缠绵,死亡率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人类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具有良好的效果。
1 慢性肾衰中医病因病机在祖国医学中并无慢性肾衰的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为中医“关格”、“水肿”、“癃闭”、“虚劳”、“溺毒”等范畴。
关于其病因病机,在中医经典中均有论述,皆于脾肾有关,脾肾两虚易致浊毒内蕴。
肾主气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七情内伤或久病不愈等原因累及脾肾,导致先天与后天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则生水湿;湿邪久蕴则生痰;“久病入络”则生瘀;湿、痰、瘀之邪不得祛除,久居体内而成毒。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慢性肾衰属本虚标实之证。
然近代医家对慢肾衰病因病机的理解却不尽相同。
刘渡舟[1]认为慢性肾衰的形成,乃是脾肾两脏清阳不升,而湿浊之邪下注于肾,肾失气化,浊毒内停,最终形成慢性肾衰,变证丛生。
任继学[2]认为慢性肾衰是因毒邪损伤肾络,肾络所到之处,气血不充,隧道不畅,肾络受阻,而致使肾失封藏,不能约束肾精之闭藏,精血反而外溢。
张大宁[3]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有四大病机关键,即虚、瘀、湿、逆相互夹杂,以肾气衰败,肾虚血瘀为本;湿邪内阻、浊毒犯逆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
黄文政[4]老师认为慢肾衰的病因病机是脾肾两虚,阴阳气血不足,气化升降失常而致浊邪潴留,壅塞三焦。
黄师认为中焦脾胃是其病机之关键。
2 辨证论治关于慢性肾衰的辨证分型较多,缺乏客观、统一标准,临床上大部分应用的是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5],将慢性肾衰分为正虚型和邪实型。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肾脏病(CKD)属于世界性的人类健康问题,在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临床研究与实践对于CKD发病机制、治疗和控制方法愈加重视,针对性地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
中医药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经过长久的发展后,在疾病机理和诊疗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知。
CKD治疗和干预中,很多研究和实践人员针对性地采用中医疗法,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CKD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中医药作用的发挥提供助力,为疾病治疗寻求更加高效、安全的疗法。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肾脏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志码】ACKD属于多种疾病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患者的肾脏结构、功能出现进行性恶化或是不可逆转损伤,进而形成一系列临床症状。
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对于CKD发病和流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和经济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药能够从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作用机理出发,合理发挥不同中药的作用,并进行中药配伍,形成协同作用效果,进而对疾病治疗和缓解形成显著效果,并能够防控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1.CKD的病因机理研究分析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机理是较为复杂的,中医理论强调从机体整体出发,分析脏腑功能和虚实情况,以此明确疾病病因。
韩东盛等(2019)研究指出,中医理论认为,CKD的发病原因大部分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受到多种病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病,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及阴阳平衡,均受到严重影响。
研究指出,在此背景下,采用中医“和法”对CKD患者治疗是较为有效的。
针对性地对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况进行调和,实现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驱邪扶正的功效,进而对CKD疾病发展产生延缓效果,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1】。
1.中医药治疗CKD相关研究1.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在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中医证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的疾病证型,再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和个体性,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的研究进展栾仲秋1,余毅洋2,张 睿2,刘光旭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摘要] 近年来,中医药在改善慢性肾脏病(CKD )高钾血症患者病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结合国内外中医药与CKD 高钾血症的相关研究,梳理有关CKD 高钾血症的中医药理论;结合CKD 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生理机制及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探讨治疗CKD 的常见中药影响钾离子代谢的机制,归纳CKD 高钾血症患者具体可应用的和应避免的中药;提出CKD 患者在出现高钾血症时能持续使用含钾量低且有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中药,为未来中医药在CKD 高钾血症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54篇。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钾离子;中药含钾量;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 R28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59X (2024)03-0387-06DOI :10.16294/ki.1007-659x.2024.03.020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kal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LUAN Zhongqiu 1,YU Yiyang 2,ZHANG Rui 2,LIU Guangxu 2(1.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China ;2.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06,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 in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kalemia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CM and hyperkalemia of CKD ,TCM theory about hyperkalemia of CKD was sorted out. Combin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hyperkalemia in patients with CKD and the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f TCM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echanism of common Chinese medicinals in the treatment of CKD influencing potassium metabolism ,summarized the specific Chinese medicinals that might be applied and should be avoided in patients with hyperkalemia of CKD. It was proposed that patients with hyperkalemia of CKD could continue to use Chinese medicinals with low potassium content that slowed the deterioration of renal function ,which provided a direction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TCM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kalemia of CKD. There were 54 references in total.Keyword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yperkalemia ;potassium ion ;potassium content of Chinese medi -cin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收稿日期] 2023-12-25[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H2022H07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编号:ZHY18-001)[作者简介] 栾仲秋(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
中药综合治疗对 CKD3—4 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探讨

中药综合治疗对CKD3—4 期患者临床疗效的探讨目的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CKD)3-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整群选取该院肾内科2012年1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46 例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每组23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疗程8 周。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情况。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6% ,中药组为91.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Scr、BUN、UA、GFR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Scr、BUN、UA、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中药综合治疗可提高CKD3-4 期患者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patients in CKD3-4 phase and the effects on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Methods 46 cases of patients in CKD3-4 phase treated in the neph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2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hinese medicin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3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ere given Chinese medicine oral and enema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8 week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change situation of serum creatinine (Scr),urea nitrogen(BUN),serum uric acid (UA),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26% and 91.3%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the difference 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ly significant(P 0.05);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the Scr、BUN、UA、GFR level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group (P 0.05),见表2。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诊疗现状医学论文

引言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慢性肾病,由各种慢性肾病或涉及肾脏的全身性疾病引起。
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和代谢紊乱,从而有害于人体健康。
慢性肾衰竭(CRF)的年发病率在自然人群中高达为98-198/100万,其中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更高,例如,CRF在美国发病率为802/100万,在日本的发病率为996/100万,以上数据具有高度真实性,均可在国际肾脏疾病协会查找。
所幸人们已经认识到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两个主要因素,最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有肾脏疾病,大约一半的高血压患者有肾脏疾病。
不过,慢性球状肾炎在该国依旧占主导地位,导致肾衰竭的继发性因素在逐年增加。
假若没有早期诊断和诊治,在晚期发育时,会有10%以上的病人表现为肾衰竭尿毒症,其中高血压是导致发病率的重要因素,是以,若对高血压施行有效控制,就会大大降低肾衰竭的发生率。
1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诊疗现状分析1.1 从CRF进展到ESRD阶段的治疗现状目前,现代医学在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现初期到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这一阶段还没有有效措施能延缓,尽管有大量文献数据已经证实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肾脏得到保护,但作用比较单一,在很多时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CRF 患者仍不适合应用。
但是透析期期间,肾脏治疗替代疗法(透析或肾移植)可以维持生命,但是这样会使患者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同时会受到身心折磨;然而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方面,同时对于肾组织的病理损害也会更大;在肾移植后,所产生的排斥反应,也会存在肾源不足,费用高等问题,这也让绝多数患者无法接受。
同时有大量资料表明,中医药可以使CRF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残余肾功能得到保护,早期和中期肾功能衰竭进展和患者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的延缓等,它在这些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和独特优势。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肾脏病学-慢性肾脏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C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 (1)二、肾性贫血 (3)三、CKD-MBD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5)四、CKD胃肠道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7)五、CKD神经系统病变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9)六、CKD血管通路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10)七、浅谈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患者的管理 (12)八、CKD患者SHPT-THPT的诊断 (14)九、CKD患者高磷血症综合管理与治疗策略 (16)十、HIF-PHI治疗非透析CKD患者贫血 (18)十一、CKD营养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20)十二、延缓CKD进展个案分享 (22)十三、透析患者CKD-MBD的诊治管理 (24)一、CKD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研究进展1.下列哪项不是CKD与CVD人群共有的风险因素()A.高血压B.高盐高脂饮食C.糖尿病D.贫血E.肥胖参考答案:D2.CKD患者降磷治疗的措施不包括()A.饮食管理B.充分透析C.高磷饮食D.使用磷结合剂E.控制食物中磷的摄入参考答案:C3.CKD患者的CVD预防描述错误的是()A.延缓CKD的进展B.治疗ESRD的各种并发症C.制定个体化降压方案D.使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E.保持血浆LDL>2.5 mmol/L参考答案:E4.CKD患者的CVD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A.尽量延迟透析时机B.把控合理的血红蛋白靶目标数值C.调节患者钙磷代谢问题D.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E.对抗氧化应激治疗参考答案:A5.CKD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预防描述错误的是()A.最新共识已经将蛋白尿纳入了中重度CKD的定义B.对于中、重度CKD患者应根据CKD患者的情况进行风险分层C.G2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于G1期D.定期开展筛查E.未合并糖尿病的CKD患者,可有多种选择参考答案:C二、肾性贫血1.有关肾性贫血中医发病机制描述正确的是()A.本虚标实B.本虚标虚C.本实标实D.本实标虚E.心阳不振参考答案:A2.肾性贫血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细胞生成刺激剂B.低氧诱导因子D.中医药疗法E.铁剂治疗参考答案:C3.下列那个是ESAs的常见不良反应()A.出血B.恶性肿瘤C.高血压D.肌肉痉挛E.脂类代谢紊乱参考答案:C4.静脉补铁初始治疗阶段剂量正确的是()A.每月200-400 mgB.每月400-600 mgC.每月600-800 mgD.每月800-1000 mgE.每月1000-1200 mg参考答案:D5.中医认为与肾性贫血相关脏腑不包括()B.心C.三焦D.肝E.脾参考答案:C三、CKD-MBD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CKD-MBD发生的始动环节是()A.肾脏滤过功能下降B.贫血C.酸中毒D.骨折E.骨痛参考答案:A2.有关CKD-MBD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CKD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B.常有高磷血症C.常有低钙血症D.常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常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参考答案:E3.CKD-MBD可导致()A.CK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B.高钾血症C.增加骨折风险D.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E.增加病死风险参考答案:B4.下列哪项是CKD-MBD骨异常诊断的”金指标“()A.X线B.CtC.MRID.骨活检E.碱性磷酸酶参考答案:D5.有关CKD血管钙化不正确的描述是()A.是一种良性病变B.是一个主动的生物学过程C.有多因素参与D.对机体危害严重E.导致CKD患者死亡率增加参考答案:A四、CKD胃肠道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不包括()A.腹痛B.恶心呕吐C.粘液脓血样便D.便秘E.腹泻参考答案:C2.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的中医学发病机制不包括()A.痰饮B.气滞C.湿浊D.瘀血E.毒邪参考答案:B3.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外治法不包括()A.艾灸B.推拿C.中药灌肠D.中药定向离子导入E.隔姜灸参考答案:B4.“肠-肾轴”理论中不包括下列那种屏障机制()A.肠黏膜机械屏障B.肠黏膜生物屏障C.肠黏膜免疫屏障D.肠黏膜化学屏障E.肠黏膜消化液屏障参考答案:E5.慢性肾脏病胃肠道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以()为主A.手术治疗B.中药治疗C.对症治疗D.抑制抗原抗体反应E.激素冲击治疗参考答案:C五、CKD神经系统病变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尿毒症及透析相关的认知障碍不包括()A.尿毒症脑病B.尿毒症厌食症C.透析痴呆D.记忆障碍E.透析失衡综合征参考答案:D2.不安腿综合征感觉异常主要分布在()A.大腿B.膝盖以下C.髋部D.双手E.双足参考答案:B3.CKD相关的睡眠障碍不包括()A.失眠B.睡眠呼吸暂停C.不安腿综合征D.异相睡眠E.周期性肢体运动参考答案:D4.透析患者腕管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A.透析淀粉样变B.高血压C.糖尿病D.痛风E.透析失衡综合征参考答案:A5.与血液透析相关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不包括()A.血流动力学不稳定B.淀粉样变C.血管钙化D.血液透析时间E.透析液温度参考答案:E六、CKD血管通路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1.以下哪项不是内瘘形成血栓的原因()A.患者高凝状态B.反复低血压C.透析中使用抗凝剂D.压迫止血不当E.内瘘术后包扎过紧参考答案:C2.下列哪项不是中心静脉导管远期并发症()A.导管功能不良B.导管感染C.导管脱落D.局部血肿E.中心静脉狭窄参考答案:D3.下列那个不属于导管血流感染的处理方法()A.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B.静脉使用抗生素C.抗生素封管D.拔管E.细菌培养参考答案:A4.下列哪项不是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指征()A.导管严重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B.导管失去功能C.动静脉内瘘成熟D.导管出口局部感染E.导管位置异常参考答案:D5.不属于导管功能障碍的选项是()A.导管内血栓形成B.高凝状态C.导管留置时间过长D.感染E.导管移位参考答案:D七、浅谈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患者的管理1.围透析期患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3-4倍,ESRD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D.肺部和泌尿道E.肺部和消化道参考答案:D2.对所有透析前CKD5期患者,CKD进展评估指标建议至少每()评估一次A.每周B.每2周C.每月D.每2个月E.每3个月参考答案:D3.B型透析器反应的临床表现为()A.轻微的胸痛和背痛B.皮肤瘙痒C.咳嗽、喷嚏D.腹痛、腹泻E.呼吸困难参考答案:A4.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A.准确评估患者干体重B.缩短透析时间C.治疗导致低血压的原发疾病D.教育患者低盐饮食E.控制透析间期水分摄入参考答案:B5.CKD-MBD评估的生化指标不包括()A.血钙B.血钾C.血磷D.全段甲状旁腺素E.碱性磷酸酶参考答案:B八、CKD患者SHPT-THPT的诊断1.KDOQI指南中符合治疗条件的SHPT定义中,正确的是()A.CKD 4期:PTH >100 pg/mlB.CKD 5期:PTH >250 pg/mlC.CKD 3期:PTH >75 pg/mlD.CKD 4期:PTH <110 pg/mlE.CKD 3期:PTH <75 pg/ml参考答案:C2.THPT的临床表现包括()A.骨痛B.关节痛C.皮肤瘙痒D.骨折E.以上均包括参考答案:E3.下列()不属于低PTH的特征A.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增大B.低动力性骨病C.导致血管钙化、增加死亡风险D.诱发高钙血症E.提示营养不良参考答案:A4.关于SHPT的发病原因:从分子角度来看,可能主要有调节甲状旁腺功能的靶点,它们是()A.G-蛋白偶联钙敏受体B.维生素D受体C.推定的细胞外磷酸盐传感器D.FGF受体(FGF receptor,FGFR)/klotho复合物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下列()不属于高PTH的特征A.血管钙化风险增大B.骨折风险增大C.营养不良风险增大D.低动力性骨病E.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增大参考答案:D九、CKD患者高磷血症综合管理与治疗策略1.控制血磷水平可带来更高的生存获益,目前对于临床上使用的磷酸盐结合剂的主要优缺点,说法错误的是:()A.含铝磷结合剂碳酸铝,磷结合能力强,但存在潜在铝中毒相关脑病、骨病、贫血等症状B.含钙磷结合剂醋酸钙、碳酸钙可有效降磷,但存在潜在高钙血症相关风险(包括异位钙化和PTH抑制)及消化道反应C.司维拉姆,有效降磷,不含金属钙,不被吸收,碳酸盐剂型可改善酸碱平衡D.碳酸镧,磷结合能力强,不含金属,存在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参考答案:D2.以下关于碳酸司维拉姆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司维拉姆为非吸收磷酸结合交联聚合体,不易被身体吸收,不含钙、不含重金属且不受肠道pH值的影响B.可有效降磷,达标率高达71%C.长期应用,稳定降磷D.可以改善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3.2019《中国CKD-MBD诊治指南》更新了磷管理原则:由原来的“3D”升级为“4D”,“4D原则包含:()A.饮食限磷B.血液透析C.磷结合剂D.控制SHPTE.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E4.2017年KDIGOCKD-MBD指南指出磷的干预管理需要综合看待,治疗目标正确的是:()A.血钙,避免低钙血症B.血磷,降至正常范围C.PTH,正常上限的1-2倍D.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参考答案:B5.100g的下述食物中含磷量最多的是()A.鸡蛋B.黄豆C.牛肉D.河虾E.粉皮参考答案:B十、HIF-PHI治疗非透析CKD患者贫血1.CKD低氧影响残余肾细胞,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皮细胞-激活-毛细血管紧密B.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转分化、凋亡→无小管肾小球C.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产生I型胶原与TIMP-1D.内皮细胞-凋亡-毛细血管稀疏E.细胞因子-TGF-b,PDGF参考答案:A2.关于罗沙司他,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口服给药B.每周服用3次C.进食对罗沙司他暴露无影响D.可空腹服用或食物同服E.需冷藏保存参考答案:E3.2019年8月16日,中国批准()用于非透析依赖(NDD)CKD患者的贫血治疗A.噻嗪类利尿药B.糖皮质激素C.环磷酰胺D.罗沙司他E.环孢素参考答案:D4.NDD患者使用罗沙司他的注意事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起始治疗按说明书最小剂量服用即可B.进食不会显著影响罗沙司他的暴露量,因此可空腹服用或与食物同服C.患有肝脏疾病患者或同时服用其他药品也可服用,无禁忌D.非透析患者每次给药30mg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B5.CKD贫血常见的问题包括()A.影响生活质量B.引发并发症C.死亡D.肾脏病进展E.以上均包括参考答案:E十一、CKD营养相关循证医学证据1.营养治疗对CKD多方面获益,下列哪项不属于该临床获益()A.加快透析B.更好管理尿毒素C.更好电解质状态D.减少水钠潴留E.减少骨病参考答案:A2.血透及腹透蛋白摄入策略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议()A.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1.0 - 1.2g/kg IBW/dB.摄入的蛋白质50% 以上为高生物价蛋白C.低蛋白饮食的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12g/kg/d 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3.在增加的“CKD早期蛋白尿患者的蛋白摄入量”中,下面哪项属于糖尿病CKD1-2期蛋白质摄入内容()A.推荐CKD1 - 2 期的DKD患者避免高蛋白摄入≥1.3g/kg/dB.CKD1 - 2 期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1.3g/kg/d)C.非持续性大量蛋白尿的CKD1 - 2 期患者推荐蛋白入量0.8g/kg/dD.不推荐蛋白摄入≤0.6g/kg/dE.对大量蛋白尿的CKD1 - 2 期患者,建议蛋白入量0.7g/kg/d,同时加用酮酸治疗参考答案:A4.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后3个月内推荐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A.1.0 - 1.2g/kg/dB.1.4g/kg/dC.0.6-0.8g/kg/dD.0.8 - 1.0g/kg/dE.0.12g/kg/d参考答案:B5.出现厌食症(食欲不振)是因为()A.食欲调节因子失调B.下丘脑中的氨基酸刺激C.尿毒症毒素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十二、延缓CKD进展个案分享1.血液/腹膜透析年治疗费用约()A.10万/人B.8万/人C.6万/人D.5万/人E.4万/人参考答案:A2.2040年预测早死十大病因的第一位的是()A.COPDB.卒中C.缺血性心脏病D.慢性肾病E.肺癌参考答案:C3.我国慢性肾脏病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高发病率B.高致残率C.高病死率D.高知晓率E.高治疗费参考答案:D4.拟钙剂的不良反应有()A.胃肠道反应B.低钙血症C.上呼吸道感染D.意识水平降低E.以上均正确参考答案:E5.慢性肾脏病管理的核心意义()A.通过多维方式教育指导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疾病药物常识、营养管理技巧、饮食搭配、健康运动行为、心理情绪调整等方面的知识,引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疾病B.提供一个医患亲密沟通的平台,使医护人员与患者能以聊天的方式一起防治慢性肾脏病,促进疾病的康复C.建立慢性肾脏病的系统追踪、随访制度,使医护人员能更系统、完整地掌控门诊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D.能为临床各项科研,如临床路径、诊疗方案、药物临床研究的顺利完成,以及出院患者的定期随访提供保障,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十三、透析患者CKD-MBD的诊治管理1.高磷血症管理的3D原则不包括()A.使用磷结合剂B.控制饮食C.充分透析D.适度运动E.补充钙结合剂参考答案:D2.成人正常血清磷范围为()A.1.45-2.87mmol/LB.0.96-1.87mmol/LC.1.32-2.69mmol/LD.0.87-1.45mmol/LE.1.87-2.69mmol/L参考答案:D3.PTX后常见的并发症()A.喉返神经损伤B.呛咳C.低血钙症D.持续SHPTE.高血钾参考答案:C4.根据课程研究,与安慰剂和基线相比,司维拉姆治疗()周显著降低中国血透患者血磷A.12B.6C.4D.8E.5参考答案:D5.相比使用碳酸钙等其它磷结合剂及未使用磷结合剂的患者,使用司维拉姆的血透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A.7.8%B.11.8%C.6.8%D.15.8%E.12.8%参考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results
GP 16800 CKD 11% GP 11247 CKD 16% GP 65181 CKD 10.2% GP 450000 CKD 11.1% GP 40856 MAU 7%
GP 6980 CKD 13.7%
Ref
AJKD. 2002;39(2) JASN.2003;14(7) JASN.2006;June KI suppl.2003;83 J Int Med 2001;249 KI.2006;69(2)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KDIGO) CKD Work Group. KDIGO 2012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Kidney Int. Suppl.2013;3:1-150.
? 病情进展到第三期,则需要更多留意贫血、钙磷代 谢紊乱和骨病、神经病变、营 养不良、心血管疾 病等各种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引发的合并症。在这一 阶段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专家推荐的蛋白入量 为0.6克/公斤/天,并尽量提高优质高生物效价蛋 白质的比例(大于 50%)、限制主食中植物蛋白质 的入量,热量摄入需维持在 30~35千卡/公斤/天。
? 一旦病情发展到末期,患者将开始血透、腹透、 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此时饮食中蛋白质 的摄入量需要上调,对贫血等合并症仍需继续治 疗。
CKD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NHANES-III55
Ausdiab HUNT II
NKF-singapore PREVEND
Okinawa screening program Chennai Community Screening Program(India)
慢性肾脏病(CKD)的中医治 疗进展
1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
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就是指 对健康产生影响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3个月。
CKD is defined as abnormalities of kidney structure or Function, present for >3 months, with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CKD的分期
?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由于其发病和进
展较为隐匿,尤其是1期、2期的患者常常没有自觉症状,因 而容易被漏诊或忽视。如果未能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最 终将进展到不可逆的终末期肾病。
? 在慢性肾脏病的第一期,身体最早的“告急”信号就是尿液 变化。出现下列情况时,有必要做尿液分析:当尿液中出现 较多泡沫时;尿液的颜色像洗肉水或者浓茶一样;发现浮肿 时,如眼睑、颜面或下肢浮肿;发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腰 疼;发现夜尿明显增多;身上发现出血点或过敏性紫癜时; 偶然发现血压高时,或原发性高 血压10年以上的患者;糖 尿病病人患病5年以上,尿中泡沫多,视力不好的患者;家 族中有多囊肾或其他遗传性肾脏病者;痛风患者;长期服用 止痛药或其他药物的患者 。
2
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 具有下列一项或多项肾损害的标志: ? ①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尿白蛋白/
肌酐比值ACR≥30mg/g,或者≥3mg/mmol); ? ②尿沉渣异常; ? ③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的电解质或其他异常; ? ④组织学检查异常; ? ⑤影像学检查异常; ? ⑥有肾移植史。 ? 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60ml/min·1.73m2
GP 25000
RF 1.39%
risk of RF 7.5%
KI suppl.2005:94
8
CKD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内
国家 年代 人群 调查人数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广州 2006 ≥20岁 2128 10.1% CKD-年龄、高血压、糖尿病
北京 2005 ≥40岁
2,310
11.3%
MAU- 糖尿病、收缩压
1990 ~2010全球维持性透析患者人数
2,500,000
1,490,000
426,000
1990
2000
2010 (预计)
Lysaght MJ. J Am Soc Nephrol, 2002 13: S37-40
10
NKF-KDOQI?CPGs CPRs on CKD estimates
?Kidney failure represents about 1% of the prevalent cases of CKD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the prevalence of kidney failure treated by dialysis or transplantation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from 453,000 in 2003 to 651,000 in 2010.
? 慢性肾脏病的第二期,除了诊断和治疗原发病以外, 应即时评估病情进展的速度。用于估计肾小球滤过 率的血清肌酐值应该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肺部 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前列腺肥大、结石、尿潴留、 脱水、使用肾毒性药物、血压居高不下、心功能不 全、过度劳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过快,或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恶化。
肾功能下降-高尿酸血症、 MAU 、年龄、高胆固醇血症、 性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海 2006 ≥18岁
2,554
CKD- 高尿酸血症、肾结石、贫
11.8% 血、文盲、糖尿病、绝经妇女、 腹型肥胖、高血压、年龄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3):147-151;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 22: 67-71;
9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2007 22(4):1093-1099;
? 如果病情发展到第四期,患者需要更严格地实行 低蛋白饮食,蛋白入量可减至 0.4克/公斤/天,同 时注意补充热量,并密切监测防止出现营 养不良。 从这一期开始,患者可以开始为接受肾脏替代治 疗做准备。例如患者选择血液透析,当肾小球滤 过率低于 25ml/ (min·1.73m2)时,就应该提前 做手 术,建立透析通路,以便在透析开始时该通 路能够成熟。腹膜透析则无需提前建立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