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doc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2009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节能量的分类、企业节能量计算的基本原则、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节能率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节能量和节能率的计算。
其他用能单位、行业(部门)、地区、国家宏观节能量的计算也可参照采用。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节能量energy saved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能源消费减少的数量。
2). 企业节能量energy saved of enterprise企业统计报告期内实际能源消耗量与按比较基准计算的能源消耗量之差。
3). 产品节能量energy saved of productions用统计报告期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量与基期产品单位产量能源消耗量的差值和报告期产品产量计算的节能量。
4). 产值节能量energy saved of output value用统计报告期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与基期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的差值和报告期产值计算的节能量。
5). 技术措施节能量energy saved of technique企业实施技术措施前后能源消耗变化量。
6). 产品结构节能量energy saved of product mix variety企业统计报告期内,由于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能源消耗变化量。
7). 单项能源节能量energy saved by energy types企业统计报告期内,按能源品种计算的能源消耗变化量。
8). 节能率energy saving rate统计报告期比基期的单位能耗降低率,用百分数表示。
3、企业节能量的分类企业节能量一般分为产品节能量、产值节能量、技术措施节能量、产品结构节能量和单项能源节能量等。
4、企业节能量计算的基本原则1). 节能量计算所用的基期能源消耗量与报告期能源消耗量应为实际能源消耗量。
2). 节能量计算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相应的比较基准。
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量计算说明

附件6
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量计算说明
一、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测算节能量
原则上以单位产品能耗为基础进行计算,计算方法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1991)中的企业产品总节能量进行,其他方法计算出的节能量作为参考。
无法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量的企业,以相关行业标准进行计算,但必须提供标准依据。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
E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t (标准煤); Di E ∆——第i 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t (标准煤)/
产品单位;
i M ——报告期内产出的第i 种产品的合格品数量,t (件、
箱等);
n ——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数。
第i 种单位产品节能量Di E ∆按下式计算:
式中:
Dbi E ——第i 种产品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量,t (标准煤)/产品单位;
Dji E ——第i 种产品基期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
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用于评价企业节能效果的指标。
二、按实施的具体项目测算节能量
企业应对上一年度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管理措施等所取得的节能量进行具体计算,测算出项目实施取得的节能量。
三、对两个节能量进行衔接
企业采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测算的节能量以及项目实施测算的节能量应达到相互说明、相互支撑的作用。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消耗中节约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能源节约量的计算,也适用于行业(部门)、地区、国家宏观节能量计算的基础。
2 引用标准GB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 2587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 8222企业设备电平衡通则GB 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3 企业节能量的概念企业节能量是企业统计报告期内能源实际消耗量与按比较基准值计算的总量之差。
4 企业节能量计算的比较基准值4.1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选择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等作为相对比较的基准。
4.2 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由主管部门具体规定。
5 企业节能量的分类、使用范围和计算公式5.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5.1.1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
5.1.2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5.1.5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用于评价企业节能效果的指标。
5.1.4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1)式中:——企业产品总节能量,t (标准煤);——第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t (标准煤)/产品单位;——期内产出的第种产品的合格品数量,t(件、箱等);——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数。
第种单位产品节能量按式(2)计算: (2)式中:——第种产品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第种产品基期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或单位产量标准能耗定额。
5.2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5.2.1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是指用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计算的总量。
5.2.2 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是用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5.2.3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是计算行业(部门)、地区、国家节能量的基础、也是衡量企业节能经济效益的依据。
企业年耗电量计算方法

1.按设备的用电功率计算:首先需要整理出企业所有用电设备的清单,包括设备的名称、数量和功率。
然后,将每台设备的功率乘以每天工作时
间(小时)和每年工作天数,得到每台设备的年耗电量。
最后,将所有设
备的年耗电量相加,得到总年耗电量。
2.按部门的用电情况计算: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分别统计其用电设备的
清单和每天工作时间,然后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每个部门的年耗电量。
最后,将各个部门的年耗电量相加,得到总年耗电量。
3.按照工序的用电情况计算:对于生产型企业,可以按照不同工序的
用电情况来计算年耗电量。
首先,需要明确各个工序所需的设备清单和每
天工作时间。
然后,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每个工序的年耗电量。
最后,将
各个工序的年耗电量相加,得到总年耗电量。
4.按照用电量监测数据计算:一些大型企业会安装用电量监测设备,
实时监测用电量。
可以直接使用监测数据来计算年耗电量。
根据监测数据,将每天的用电量累加起来得到年用电量。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季节性用
电变化、节能措施的影响等。
此外,也可以使用一些电力管理软件来实现
自动化的年耗电量计算和分析。
企业年耗电量的计算对于企业的用电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了
解自己的用电情况、发现潜在的节能机会、制定用电计划和预算,以及评
估节能效果等。
同时,还可以作为企业能源管理的依据,推动能源管理和
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节能量计算

节能量计算一、节能的概念节能是指在满足相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使能源消费量减少,这种减少就是节能。
其减少的数量就是节能的数量。
节能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
相对比较必须有一个前提,这就是满足相等的需要或达到相同的目地。
但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要进行具体的计算还应把“相等的需要”或“相同的目的”用一个指标值表示出来。
例如,以生产同样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产值)为目的,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费量,或者以同样数量的能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产值)。
生活方面的节能就是要保持与前期相等的生活水平而尽可能少用的能源,或者是以同样多的能源使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或改善。
节能可分为直接和间接节能。
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直接节能又称技术节能。
它是指能源系统流程各环节中,由于加强企业经济管理和节能科学管理,减少跑、冒、滴、漏;改革低效率的生产工艺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综合利用等方法,提高能量有效利用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工作量)的能源消费量所实现的节能。
间接节能又称结构节能是指通过合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节约使用各种物资等途径而达到的节约效果。
二、节能量计算基础指标节能量是一个相对比较的量,需要在一些基础指标计算的前提下,通过对比得出节能量。
目前用来计算能源节约量的基础指标主要有三个:1、单位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
如观察国家、地区节能总水平时采用的单位GDP(或生产总值)综合能源消费量;观察工业节能水平时采用的单位工业产值(增加值)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
2、单位产品产量(工作量)综合能源消费量。
是观察生产某一种产品产量(工作量)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总和的节约水平时采用的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原油长输管道综合能耗等。
3、单位产品产量(工作量)单项能源消费量。
是观察生产某一种产品产量(工作量)所消耗的某一种能源的节约水平时采用的指标,如每吨原煤耗电,每吨生铁耗焦炭。
为了全面反映能源消费和节约的总水平,应在单位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基础上,计算总节能量和节能率。
节能率计算

例1:某纸厂吨纸综合能耗
2008年为e j =0.4tce 2009年为e b =0.38tce 2009年纸的产量为M b = 500000t 则该厂2009年吨纸节能量为: ⊿e=0.4 tce-0.38 tce=0.02tce
则该厂2009年吨纸节能量为:
△Ec= ⊿e×500000=10000tce
(六)、综合能耗的计算
1、综合能耗 指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 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2、标准燃料的计量单位: 标准煤(29.3076MJ /kg,7000 kCal/kg ) 标准油 (41.87 6MJ /kg,10000 kCal/kg ) 3、综合能源消费量的计算方法: 对于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 的能源合计。 对于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 能源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合计(P201-1表第11列)。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
3、节能率计算+ Δ E)
Δ E—节能量
Ej—基期耗能量
Eb—报告耗能量
(三)、按实施的具体项目测算 节能量
企业应对上一年度实施的节能技改项目、管理 措施等所取得的节能量进行具体计算,测算出 项目实施取得的节能量;计算过程中所采用数 据和计算方法必须说明依据和来源。
(二)、工业企业按照单位产品 综合能耗测算节能量
原则上以单位产品能耗为基础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3234-2009)中的企业产品总节 能量进行。 无法按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量的企业, 可参照相关行业标准采用产值节能量等 其他方法进行计算,但必须提充分说明 和采用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能耗指标的计算

能耗指标的计算:节能量(吨标煤)计算公式:1、按产值能耗计算: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 =(上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总产值2、按工业增加值能耗计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 =(上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本年度工业增加值3、按产品单耗计算:吨产品综合能耗 =(上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吨产品综合能耗)×本年度产品产量4、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水耗统计汇总表时注意:重复用水量=(总取水量 -消耗水量)×总循环次数;计算单位:立方米5、节能量的计算:企业去年总产量(如是56000 吨),综合能耗(如是22400 吨);今年总产量(如是78000 吨),综合能耗(如是29640 吨),节能量是多少?本年度企业节能量=(去年企业综合能耗/去年企业总产量 -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 /本年度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如: (22400/56000-29640/78000)x78000=1560吨(正数为节能)本年度企业节能量=(本年度企业综合能耗 /本年度企业总产量 -去年企业综合能耗 /去年企业总产量)×本年度企业总产量如: (29640/78000-22400/56000)x78000=-1560吨(负数为节能)各种能源与标准煤的参考折标系数名称参考折标系数(吨标煤)原煤(吨)0. 7143洗精煤(吨)0. 9000其他洗煤(吨)0. 2850型煤(吨)0. 6000焦碳(吨)0. 9714其他焦化产品(吨)1. 3000焦炉煤气(万立方米)6. 1430高炉煤气(万立方米)1. 2860其他煤气(万立方米)3. 5701天然气(万立方米)13. 300原油(吨)1. 4286汽油(吨)1. 4714煤油(吨)1. 4714柴油(吨)1. 4571燃料油(吨)1. 4286液化石油气(吨)1. 7143炼厂干气(吨)1. 5714其他石油制品(吨)1. 2000热力(百万千焦)0. 0341电力(万千瓦时)(当量值) 1.229(等价值) 4 .0400( 自备电厂电力折标系数采用本厂实际发电煤耗折算 )说明: 1、以上除电力项目外,其余能源项目均为按燃料自身当量热值折算标准量。
节电量计算公式

节电量计算公式
节电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节能措施实施前后用电量的差值来计算节电量的公式。
一般来说,节电量计算公式如下:
节电量 = 实施节能措施后的用电量 - 实施节能措施前的用电量
其中,实施节能措施后的用电量是指在节能措施实施后使用的电量,实施节能措施前的用电量是指在节能措施实施前使用的电量。
通过使用节电量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实施节能措施后的节电效果,从而评估节能措施的效果和节能成果的大小。
同时,节电量计算公式也为企业或个人在节能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用电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能源消耗中节约量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能源节约量的计算,也适用于行业(部门)、地区、国家宏观节能量计算的基础。
2 引用标准
GB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2587热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GB 8222企业设备电平衡通则
GB 3484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3 企业节能量的概念
企业节能量是企业统计报告期内能源实际消耗量与按比较基准值计算的总量之差。
4 企业节能量计算的比较基准值
4.1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可选择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等作为相对比较的基准。
4.2 标准能源消耗定额由主管部门具体规定。
5 企业节能量的分类、使用范围和计算公式
5.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
5.1.1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
5.1.2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5.1.5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用于评价企业节能效果的指标。
5.1.4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1)
式中:——企业产品总节能量,t (标准煤);
——第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t (标准煤)/产品单位;
——期内产出的第种产品的合格品数量,t(件、箱等);
——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数。
第种单位产品节能量按式(2)计算:
(2)
式中:——第种产品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第种产品基期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量或单位产量标准能耗定额。
5.2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
5.2.1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是指用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计算的总量。
5.2.2 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是用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5.2.3 企业产值总节能量是计算行业(部门)、地区、国家节能量的基础、也是衡量企业节能经济效益的依据。
5.2.4企业产值总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3)
式中:——企业产值总节能量,t(标准煤);
——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t(标准煤)/万元;
G——期内产出的净产值(价值量),万元。
企业单位产值节能量按式(4)计算:
(4)
式中:——统计报告期内的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万元;
——基期的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万元。
5.3 企业技术措施节能量
5.3.1 技术措施是指设备更新、改造和采用新工艺等措施。
5.3.2 某项技术措施实施后比采取该项措施前生产单位产品(工件)能源消耗减少的数量,称为该项技术措施节能量。
各项技术措施节能量之和等于企业技术措施节能量。
5.3.3 企业技术措施节能量,用于评价企业技术措施总节能效果。
单项节能技术措施节能量,用于评价该项技术措施的节能效果。
5.3.4 企业技术措施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5)
式中:——企业技术措施节能量,t(标准煤)/年;
——第种单项技术措施节能量,t(标准煤)/年;
——企业技术措施项目数。
单项技术措施节能量按式(6)计算:
(6)
式中:——第种单位产品(一工件)的生产(加工),采取某项技术措施前所消耗的能源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第种单位产品(一工件)的生产(加工),采用某项技术措施后所消耗的能源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第种单位产品(一工件)的生产(加工),采用某项技术措施后一年共生产(加工)出该产品(工件)的数量,t(件、箱等);
——考核该项技术措施效果的产品种数。
5.4 企业产品结构节能量
5.4.1 企业产品结构节能量是指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比重发生变化所形成的能源消耗减少量。
5.4.2 各种产品,均指合格品。
5.4.3 企业产品结构节能量是分析企业节能因素,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的指标。
5.4.4企业产品结构节能量的计算公式:
(7)
式中:——企业产品结构节能量,t(标准煤);
——第种产品产值在统计报告期内占企业产值的比重;
——第种产品产值在基期内占企业产值的比重;
——基期内第种产品的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万元。
5.5 企业单项能源节能量
企业按能源品种计算的实物节约量称为企业单项能源节能量。
5.6 对某些用工作量或原材料加工量作为能耗考核对象的企业,其节能量的计算,也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
6 企业节能量计算结果的表示
6.1 企业节能量应注明统计报告期的性质、名称。
6.2 计算的结果如为负(一),则表示节能;如为正(+),则表示费能;等于零(O)表明持平。
7 节能率
7.1 定义:统计报告期比基期的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称节能率,用100%表示。
7.2 计算公式:
7.2.1 产量节能率
ξ= (8)
式中:ξ——产量节能率,%;
—一统计报告期内单位产品节能量,t(标准煤)/产品单位;
——基期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量,或单位产品的标准能耗定额,t(标准煤)/产品单位。
7.2.2产值节能率
ξ= (9)
式中:ξ——产值节能率,%;
——统计报告期内的单位产值节能量,t(标准煤)/万元,
——基期内的单位产值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万元。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管理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工交物资司能源处、国家计委一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文大化、徐支能、张管生、刘庆轩、胡秀莲、梁玉林、刘选秀、吴良宸、唐光明、杨宽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