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老鼠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中药学_瓜蒂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瓜蒂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瓜蒂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名称:瓜蒂 别名:苦丁香、甜瓜蒂、香瓜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药材基源: 为葫芦科甜瓜属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 的果梗,其种子也作药用。甜瓜盛产期, 剪取青绿色瓜蒂阴干即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注意事项: 体弱及有心脏病者忌用。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性味: 苦,寒。有毒。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功能主治: 催吐,退黄疸。用于食积不化,食物中毒, 癫痫痰盛;外用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用法用量: 2~5分,制成散剂,内服催吐;外用适量, 纳鼻孔中。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瓜蒂
相关疾病症状:
鼻塞、催吐、癫痫、浮肿、肝炎、肝硬化、 喉痹、黄疸、健脾、咳逆、咳逆上气、慢 性肝炎、衄、衄血、食积、食积不化、湿 热黄疸、食物中毒、头痛、吐风痰、退黄、 下水。

中药学_金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金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金瓜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名称:金瓜 别名:老苦瓜、野鼠瓜、天花粉、老 鼠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引自:《中华本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药材基源: 为葫芦科植物金瓜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mnopetalum chinense(Lour)Merr.[Eoonymus chinensis Lour;Gymnopetalum cochinchinensis(Lour.)Kurz.]。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原始形态:
金瓜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枝纤细,开展, 初时有糙硬毛及长柔毛,老后渐脱落。叶 互生;叶柄长3-5cm;卷须纤细,不分歧 或2歧,近无毛;叶片膜质,卵状心形, 三角形或3-5中裂,长宽均4-8cm,中间裂 片较大,侧面裂片小,三角形,边缘有不 规则的细齿,两面均粗糙,上面深绿以, 有短刚毛,叶背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原始形态:
淡绿色,被毛,龙以脉上较密,背面叶脉 隆起。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或38朵着生于总状花序上,总花梗纤细,下 部近无毛,中部以上被有稀疏的黄褐色长 柔毛;花萼筒和状,伸长,长约2cm,上 部膨大,径3-4mm,裂片伸展,近条形; 花冠白色,裂片长圆状卵形,长1.5-2cm, 宽1-1.2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舒筋通络;化痰消瘰。主月经 不调;关节酸痛;手脚痿缩;瘰疬。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相关疾病症状: 关节酸痛、活血调经、瘰疬、舒筋、舒筋 通络、调经、通络、月经不调。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金瓜

中药学_番木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番木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性味: 甘,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滋补催乳,舒筋通络。用于脾 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风湿关节 疼痛,肢体麻木,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用法用量: 3~5钱;鲜用不拘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相关疾病症状:
除湿通络、催乳、风痹、风湿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果实、红白痢疾、健胃、健胃 消食、解热、溃疡、烂疮、烂脚、利大小 便、利气、麻木、脾胃虚弱、驱虫、十二 指肠溃疡、食欲不振、湿疹、舒筋、舒筋 通络、通络、胃痛、消化不良、消食、下 瓜
备注: (1)番木瓜叶有强心、消肿作用;种子 可榨油。
中药材:番木瓜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番木瓜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名称:番木瓜 别名:木瓜[两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药材基源: 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 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中药学_鼠李皮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药学_鼠李皮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鼠李皮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名称:鼠李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原始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药材基源: 为鼠李科植物冻绿Rhamnus utilis Decne. 的树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 utilis Decne.[R.davarica auct.non Pall.]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原始形态:
花柱2裂;雌花的子房球形,花柱长,柱 头3裂,退化雄蕊4。核果近球形,径68mm,熟时黑色,具2分核。基部有宿存萼 筒,果梗长5-12mm,无毛。种子近球形, 背侧基部有短沟。花期4-6月,果期5-8月。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向阳山地、丘陵、 山坡草丛、灌丛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 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性状鉴别:
1.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mm。外表灰黑色,粗糙,有纵横裂纹及 小形横长皮孔。枝皮较光滑。除去栓皮者, 表面呈红棕色。内表面深红棕色,有类白 色纵纹理(纤维束)。
2.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采收和储藏:根皮秋、冬季挖根剥取,树 皮春、夏季采剥,鲜用或切片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鼠李皮
原始形态:
冻绿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幼枝 无毛,小枝褐色或紫红色,稍平滑,对生 或近对生,枝端常具针刺;叶对生或近对 生;叶柄长0.5-1.5cm,上面具沟;托叶 披针形,常具疏毛,宿存;叶片纸质,椭 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5cm, 宽2-6.5cm,先端突尖或渐尖,基部楔形, 边

中药学_番木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药学_番木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性状鉴别:
果实长椭圆形或瓠形,表面黄棕色或深黄 色,有十条浅纵槽,长15~25厘米,直径 7~12厘米,果皮肉质,有白色浆汁。种 子多数,椭圆形,外包有多浆、淡黄色的 假种皮,长6~7毫米,直径4~5毫米,种 皮棕黄色,具网状突起。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药理作用: ①抗肿瘤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药材基源: 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夏、秋季 果实成熟时采。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原始形态:
番木瓜,又名:冬瓜树(《罗江县志》)。
乔木,高达8米,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 抽出新枝;干质柔,有大的叶痕。叶大, 近圆形,通常掌状7~9深裂,直径可达60 厘米,每一裂片再为羽状分裂;柄中空, 长60厘米或过之,雄花无柄,排列于一长 而下垂、长达1米的圆锥花序上,聚生, 草黄色,花冠管柔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性味: 甘,平。 ①《纲目》:"苦,平,无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酸苦涩,无 毒。" ③《陆川本草》:"味甘,性微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功能主治: 治胃痛,痢疾,二便不畅,风痹,烂脚。 ①《纲目》:"主心痛,煎汁洗风痹。"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气,散滞 血,疗心痛,解热郁。" ③《岭南采药录》:"果实汁液,用于驱 虫剂及防腐剂。" ④《现代实用中药》:"未熟果液,治胃
中医药用价值详Βιβλιοθήκη :番木瓜功能主治: 小便,也可治红白痢疾。" ⑤《陆川本草》:"治手足麻痹,远年烂 脚。"。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番木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5~8分; 或绞汁饮。外用:煎水洗。

中药学_八月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八月瓜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熟时采摘,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原始形态:
1.五风藤 常绿本质藤本,长3-8m。树皮 黄褐色,分枝圆柱形,茎、枝都无毛。掌 状复叶;叶柄长1.5-8cm;小叶5(3)-7 (9),小叶柄较纤细,长0.5-2cm;小叶 狭长圆形、倒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 2-7cm,宽0.6-2cm,大小变化极大,先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原始形态:
花丝短,花药长5mm,花丝长7mm;雌花较 大,萼片长2.2cm,紫色,花瓣6,小,有 假雄蕊6,雌蕊3,子房3室。果常为2-3个 一束,不规则长圆形,腊肠状,长5-16cm, 径约3cm,熟时紫红色,含多数种子。花 期5-7月,果熟期8-9月。
3.小花八月瓜 攀援灌木。各部无毛,枝 条
性味: 苦;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归经: 膀胱;心;肝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主小便 短赤;淋浊;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乳汁不通;疝气痛;子宫脱垂;睾丸炎。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生态环境: 1.生于山坡、路旁、河边、林缘和阔叶林 内。 2.生于山地杂木林或灌木丛中。 3.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石山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 福建、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八月瓜
原始形态:
具条纹。叶为羽状3小叶,薄革质;叶柄 长7-9cm,圆柱形,纤细;小叶柄长0.52.5cm;小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6-11cm,宽2-5.5cm,先端长渐尖或尾状 渐尖,基部钝或圆形,上面光滑,下面脉 明显。花(仅见雄花)小,肉质,多花形 成具短梗的伞房花序,簇生叶腋;花柄纤 细,

中药学——认识十种中药 ppt课件

中药学——认识十种中药  ppt课件
2.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郁气滞证
PPT课件
4
商 陆
【药材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 【主要药性】味苦;性寒。归肺、脾、肾、大肠经。 【主要功效】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之功效,外用具有解毒 散结之功效。常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主治】 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外治痈肿疮毒。
首载于《本草纲目》,春秋二季采挖。 【药材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主要药性】苦、辛、寒。归心、肝经。 【基本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临床应用】疮痈肿毒
PPT课件
11
PPT课件
7
益 母 草
为活血化瘀药。首载于《神农本草 经》。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 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 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 干。
【药材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 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
【主要药性】苦、辛、微寒。归经、 心、膀胱经。
【基本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清热解毒。
认识十味中药作业
PPT课件
1
何 首 乌
为补虚药,首载于《日华子本草》。秋冬二季采挖。
【药材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
【处方用药】何首乌、首乌、生首乌、制何首乌、制首乌。
【主要药性】 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基本功效】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
生何首乌:解毒,
4.上部火热证
PPT课件
9
青 蒿
为清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秋季花生开始采 割。
【药材来源】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要药性】苦、寒、辛。归肝பைடு நூலகம்胆经。
【基本功效】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退黄。

中药学_荜茇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荜茇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相关疾病症状:
鼻渊、齿痛、跌打、跌打损伤、冠心病、 霍乱、冷痢、痢、呕逆、呕吐、偏头痛、 散寒、水泻、头痛、吐、脘腹冷痛、胃、 温中、温中散寒、温中下气、消食、下气、 泄泻、心腹冷痛、心绞痛、心痛、痃癖、 牙痛、治跌打、止痛。
谢谢!
荜茇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名称:荜茇 别名:荜拔、鼠尾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药材基源: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 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 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性味: 辛,热。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归经: 归胃、大肠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 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用法用量: 1.5~3g。外用适量,研末塞龋齿孔中。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贮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性状别: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 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 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 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 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 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 辛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荜茇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备注: (1)国外有用老鼠爪腌制的花芽治坏血 病者。
谢谢!
老鼠瓜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价值详解:老鼠瓜>>>
名称:老鼠瓜 别名:野西瓜、勾刺槌果藤、抗旱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药材基源:
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山柑Capparis spinosa L.,以果皮、花芽、果、叶入药。 秋季果将成熟时采果、叶,挖根剥下根皮, 鲜用。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性味: 辛、苦,温。有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除湿。根皮、果、叶:外用治 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叶: 治痛风病。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外敷。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老鼠瓜
相关疾病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祛风散寒、散寒、 痛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