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及相关减排措施

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及相关减排措施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质量问题也日渐突出。
当前我国的机动车辆数量成倍增长,这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机动车辆的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减排措施的落实的第一步就是想方设法降低新增排放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控制机动车辆的数量增长;第二步是要落实老旧机动车辆的淘汰管理,出台相关的管理淘汰办法,对于超过年限或者达不到排污标准的老旧机动车应该及时淘汰;第三步是落实管排措施,促进机动车辆环保检验率以及环保标志发放率的提高,实施限行措施;第四步是采用燃烧质量好以及清洁度高的燃油,有效降低尾气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本文集中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减排措施。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黄标车;机动车环保检验率;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及排放浓度也逐年增高,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已成为中国多数城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之一。
如何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提高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
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应对污染物成分及性质进行分析,针对我国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现状,从技术控制与政策管理两个层面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
1、机动车尾气污染简述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已成为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境问题。
据有关专家统计,到21世纪初,汽车排放的尾气占了大气污染的30~60%。
目前全球机动车总数约为6亿辆,预测表明机动车在今后30年内将高速增长,2020~2030年全球机动车总数将突破10亿辆大关。
截止2007 年上半年,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到535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 3239万辆,与2000年比,汽车总量年平均增长20.7%,私人汽车平均增长29.9%,预计今后几年的增幅还将不断上升。
由于我国机动车存在单车污染排放量大、汽车燃油品质普遍较低、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和缺少统一监管等问题,使汽车尾气污染在各大城市急速蔓延。
关于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

关于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以及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多,机动车尾气不断污染着城市的空气。
高浓度的尾气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环境问题。
因此,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成为了当下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从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以及污染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机动车尾气检测是指对机动车的发动机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检测、分析,确定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以及对环境是否产生了污染。
目前,国内对机动车尾气检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烟度法烟度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测量尾气颗粒物含量的方法,通常是通过相应的烟度仪器检测。
该方法主要检测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适用于检测柴油车辆的排放情况。
但该方法仅仅是定性测量,只能判断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对于不同的机型和排放水平,烟度法测量的准确性不高。
2. OBD故障代码OBD故障代码系统也是常用的尾气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车辆自带的故障诊断系统进行检测,解读车辆发动机运行状态及性能,通过故障代码的结果来判断车辆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能够精确判断车辆的排放情况。
3. 双怠速法双怠速法是一种基于测量静态状态下的排放浓度的方法。
此方法是在车辆额定转速下,测量废气成分含量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时,车辆状况必须稳定,且环境条件要保证一致。
该方法需要对车辆进行动力学特性测量、沸点测试和定量分析,达到较高的测量准确性。
二、污染防治措施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如何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成为当前较为重要的问题。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普及节能、环保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尾气排放量,减少氧气消耗、降低燃料的损耗,从而减少尾气排放。
在生产车辆时,采用高效的减排技术和低碳材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比如研发和推广经济型发动机的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问题。
2. 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减少尾气排放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城市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车辆工程技术19车辆技术0 前言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汽车已基本普及到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代步工具。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由衣食住行转向环保健康,由于汽车排放的大部分是有害气体,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为确保环境安全,对汽车尾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 尾气污染的危害机动车尾气主要由含铅化合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许多对人体危害很大的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一旦被人体吸入,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排出的尾气中,如果氮氧化物、硫化物、一氧化碳等含量巨大,还会造成如酸雨对大气层的破坏等一系列重大的环境破坏问题。
因此,必须有效地处理这些物质。
2 机动车尾气治理的措施研究2.1 生产与管理方面对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应从源头着手,即从机动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一方面应加强机动车生产管理,确保市场上的机动车都是安全、合格的产品,同时保证生产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能减少空气污染。
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进行严格地管理,通过教育消费者购买符合标准的机动车。
因此,需要质检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汽车尾气排放符合标准。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汽车生产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改善空气质量。
2.2 加强监测与治理我国对汽车尾气排放有相应的标准,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有相应的管理和法规体系。
但实际上,一些单位和部门未能有效地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相应的监控和管理,并不重视对大气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各有关部门加强对汽车尾气的监测,同时也要重视相应的监测结果,并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3 淘汰不适合市场发展的老旧机动车经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很多仍在使用的老旧机动车已超过排放标准,加剧了对大气的污染。
对此,要切实改善或淘汰不符合现行排放标准的老旧机动车,改善老旧机动车性能后,如果对大气没有污染,则可继续使用;对大气污染严重、排放超过现行排放标准且对空气有严重污染影响的机动车,则应予以淘汰,同时要对车主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认识到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的影响,鼓励他们使用无污染的新能源机动车。
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及污染防治对策

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及污染防治对策摘要:当前,机动车使用率越来越多,其尾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提高尾气检测技术水平,制定相应的防污染措施,需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
基于此,本文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及其危害、检测技术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污染防治;对策一、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物与危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有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对环境治理造成很大压力。
机动车尾气碳氢化合物在光的作用下形成臭氧,与大气成分融合后形烟雾。
光化学蒸汽对人体有害,包括刺激眼睛,但也刺激鼻子、肺和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
光化学烟雾的大量排放也会减少农作物的正常生产,降低大气中的能见度,这对安全出行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一氧化碳是机动车排放物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它通过气道进入人体,影响肺功能,并被人体血液系统吸收。
在这个过程中,再加上血红蛋白,血容量减少,氧供应减少,最终导致头痛,甚至窒息。
虽然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其毒性却很高。
一氧化氮化合物进入肺部后,形成硝酸,严重刺激人体器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甚至导致人体出现肺气肿现象。
由于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的特殊性,会造成机体组织缺氧。
废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悬浮微粒会导致呼吸道感染,降低了肺组织的通气功能,同时由于高含硫气体与雨水混合,也会产生酸雨。
此外,因为铅化合物是从人的呼吸系统中进入血液,再进入骨头,会导致贫血,严重的损伤神经系统和脑细胞。
二、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重要性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焦点,同时,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控制,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汽车尾气的有效治理,可以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从而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
从现状出发,运用综合治理模式,优化交通结构,对部分高排放机动车进行整治,有效改善交通运行条件。
从目前机动车发展情况来看,发展中存在研发不到位、产业链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很多机动车排放高的问题,对环境造成破坏。
葫芦岛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2. . 地 球 气 候 不 正 常 22
的一 氧化碳 约 3 0 g 碳 氢化 合 物约 2 0~ 0 k ; 氮 0k; 0 40 g : 氧化 物约 5 0~1 0 g 一辆摩 托车排 放 的尾 气 , 当于 5k; 相
7辆 小 汽 车 排 放 的尾 气 。
() 2 碳氢化合 物是发 动机未燃 尽 的燃料 分解产 生
3 汽 车尾 气 污 染 的 原 因
加 几 十 万 辆 , 有 两 还 轮 摩 托 车 也 达 几 万 辆 。 据 统 计 , 千 辆 汽 车 每 天 排 出 每
据 测 定 , 车 每 消 耗 1万 L石 油 燃 料 , 排 放 汽 将 2 .t C , 2 3的 O 。当 C , O 含量 升高时 , 方面增 强大气 对 一 红外线辐 射 的吸 收 , 阻止 地 表 热量 的散 发 , 使地 表 气 温上升 。另一方 面破 坏臭 氧层 , 阳光 直接 照射地 球 让
2 汽 车 尾 气 污 染 危 害 分 析
2 1 对 人体 产 生 直 接 危 害 . ( ) 氧 化 碳 是 一 种 无 色 无 味 的 毒 气 , 学 性 质 1一 化
汽车 尾 气排 放 的 碳氢 化 合 物 与氮 氧化 合 物在 强 烈 的 1光 作用 下 , 发 生光 化 学反 应 , 生 二 次 污染 3 会 产 物, 形成 毒性很 大 的光 化学 烟 雾现 象 。如 14 9 3年 , 美 国洛杉 矶 市 发 生 了世 界 上 最 早 的光 化 学 烟 雾 事 件 ; 17 9 1年 , 本 东京 发生 较严 重 的 光化 学烟 雾 事件 , 3 1 使 些学 生 中毒 昏迷 。这 种现 象 不 仅会 对 人 体 带 来危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3 城 市机 动车 尾气污染 防治对策
机动车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如果没有得到及 时 的解 决 ,必 然会 在 尾气 污 染指 数 上 超过 美 国 、日本 等 国 家 ,直 接影 响了我 国 国民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这与 我 国一 再 强调 的 可持 续 发 展 战略是 相 违 背 的 。机 动 车 尾气 污 染 的防治 不 仅 是我 国 城市 发 展 的需 要 ,同时 也是 经 济发 展 的需 求 。所 以对 于机 动 车尾 气 防止 污染 主要从 以下几 个方 面进行 :
1 l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应 用 方 法论
2 科 0 1 接 3 年 第期 1 霾 L
城 市机 动车尾气 污染 防治 对策研 究
毛 羽
( 桂林市环境监测 中心 站 , 广 西桂林 5 4 1 0 0 2 )
摘 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 生活水平 日益增加 。机动车 已经成 为 日常生活 中必要的 交通工具。机动车的发展 和使 用
2 - 2 防 治管 理体 制不健 全
1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 染原 因分析
1 . 1 城市 规划 、交 通布 局不合 理 在 大 型 的城 市 中 ,由于人 口数 量多 ,机 动 车 越来 越 多 ,所 以
在 一 些 城 市 已经 开 始 发 放 了机 动 车 环保 分类 标 志 的 发 放 工 作 ,但 是还 是 没有 在 中小 型 城市 中普 及 ,同 时缺 少 了机 动 车 尾气 污 染 的 防止人 员 ,在 污 染 防治 的相 关 单位 的职责 范 围 不 明确 ,管 理 制 度 不 健 全 ,甚 至 是 重 要 的 环 保 部 门也 没 有 起 到 实 质 性 的作 用 。对 于一些 不 合 合格 的机 动 车 辆不 能 及时 的管制 与 处罚 ,所 以 就 造成 了机 动车 尾 气污 染管 控 的 混乱 ,不能 够 实现 在 日常 中对机 动 车 尾气 污 染 防治 工作 的基本 内容 。 同时 由于 污染 检 测装 置 上存 在不足 ,导致一些不可靠的数据而影响尾气 防治的正常工作。在 机动车尾气管理中要对道路抽检 、机动车分单双号限行以及 回收 综合管理等工作都要体现出来 ,还要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2 . 3 对尾 气 污染 的严重 性认 识不 够 随着 机 动车 数 量 的不 断增 加 ,其 尾 气 产生 的影 响对 环境 所 造 成 的影 响是 非 常 巨大 的 ,如 果 没有 及 时 的采 取解 决 措施 ,必然 会 对 人们 的 日常生 活产 生 极大 的副作 用 ,同时 也不 利 于我 国经济 的 持 续发 展 。现 在 的人 们 生活 水 平 与过 去相 比提高 很 多 ,机 动 车 已 经成为普及的交通工具 ,但是各级政府对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没 有 起 到 足 够 的重 视 。所 以要 加 大 尾 气 污 染 防治 重 要 性 的宣 传 力 度 ,使每个人都能明白尾气污染的防治与影响 ,这样才能提高人 们 对 机动 车 尾气 污 染 防治 的重 要 性 的认识 ,在 日常 中做到 环保 , 并 支持 尾气 污染 防治 工作 。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污染严重。统计数据表明:至20 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接近 09 1 亿辆 、同比增长9 %,与18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 . 7 . 3 90 加了2倍。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 ,机动车尾气给我国 5 城市造成的污染势必上升 , 将可能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的健康。
机 动车 以燃 料 为动力 ,不 论是 烧 汽 油还 是柴 油 ,在燃 烧
环境 科 学
31 .2各 级尾 气 污染 控 制 机构 没有 设 立 . 虽 然 部 分 地市 已经 成 立机 动 车尾 气污 染 常设 专职机 构 , 但 管 理模 式 分 散 ,协 调机 制不 完善 。部 分 地 市尾 气监 管 职能 由环境 监 测 机 构或 环境 监 察机 构代 为 执行 ,在协 调联 系 各级
有 的还 可通 过 相互 作用 形成 二次 污染 。 长期 暴露 在 这些化 学
碳氢化合物尽管在机动车尾气 中含量不多,但它容易在
太 阳光 照射 下产 生光 化 学烟 雾 。另外 ,在 一定 的浓 度下 对 植 物 和动 物有 直接 毒性 ,对 人 体有致 癌 作用 。
2 4铅 .
物质浓度较高的空气中,对人及动植物的健康危害非常大 。
我 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我 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与防治对策
厦 门市环 境保 护科 研所 刘丽 华
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汽车尾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选择要分析了车辆排放的组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减少车辆排放排放,优化交通结构,推广清洁燃料,加强I/M制度等防治措施与对策。
并提出减少尾气的对策,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关键词:车辆排放;污染;防治措施顺序录选择要1车辆排放污染现状31.1 车辆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31.2车辆排放危害41.2.1车辆排放的直接危害41.2.2车辆排放的间接危害42 我国车辆排放高污染的成因分析52.1 车的质量不高,造成高排放52.2 燃油质量差,造成高油耗、高排放62.3 由于道路限制和交通不畅导致高排放62.4 车辆排气控制水平低62.5 管理职责不明确63 尾气处理措施73.1减少废气排放73.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73.3推广清洁燃料83.4严格的I/M制度84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对策95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105.1混合动力汽车105.2 氮动力汽车115.3 叶片式电动汽车116 结束语12参考汽车尾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1车辆排放污染现状1.1 车辆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大气环境的污染源分为固定源和汽车源两类。
汽车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等;固定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和居民生活的排气污染。
由于煤炭消耗在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耗量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如SO2, CO2,NOx以及颗粒物等过去一直是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但是近年来随着环保技术的提高;特别是环保治理的力度加大,固定污染源污染所占的比重正在得以控制和下降。
而同时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源污染的严重性正在日益增加,其对大气污染所占的比重,特别是大城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其车辆排放排放对大气污染物的分担率已达到或超过西方国家所占的比例。
汽车尾气污染物CO, NOx 和HC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机动车在现代社会中的普及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与此同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本文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加强人们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性的认识,从而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te9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作为城市现代化重要标志的交通业迅猛发展,机动车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据《2011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由1.18亿辆增加到1.9亿辆,平均每年增长10%。
机动车的风靡在为城市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一些地区灰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车辆尾气排放密切相关。
2010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5226.8万吨,其中氮氧化物(nox)599.4万吨,碳氢化合物(hc)487.2万吨,一氧化碳(co)4080.4万吨,颗粒物(pm)59.8万吨,其中汽车排放的nox和pm超过85%,hc和co超过70%。
机动车尾
气污染已然成为城市大气重要污染源,尾气的排放将直接影响群众的健康。
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共同协调意义重大。
一、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面对严峻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形势下,已经在积极防治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但由于起步较其他国家稍晚,仍存在很多问题,问题如下:
1.未形成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之前在关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的问题中缺少经验与系统的法律法规,虽然有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的原则性规定,但是却没有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督管制做出规定,也没有对机动车的排放标准与监测方法做出详细介绍,对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毫无控制力存在。
后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慢慢体现出对于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及硬性规定,但是控制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
2.防治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已开展了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发放工作,但也只是部分大型城市已经实施,并且缺少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执法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明确相关单位的主要职责范围,特别是担任重责的环保部门。
对不合格的机动车辆未能及时管制与处罚,不能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统一监督,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中对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一些本该执行的防治管理工作
因为人员配置问题、不合格的监测装置、不可靠的数据而耽搁,未能全面展开,有序实行,如油气回收综合管理、道路抽检与停放地抽检、机动车分单双号限行等工作,这些工作要在相应的防治管理制度中体现出来,并给予明确规定。
3.缺乏尾气污染的重要性的意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内机动车尾气污染状况与日俱增,各级部门对防治工作还未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应该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的宣传,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法规与常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使人们能够自发的保护身边的环境,理解并支持尾气防治工作。
二、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对策
面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若不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解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找到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根源所在,保证城市经济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健康发展。
1.完善法律法规系统
由于目前关于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管理工作的责任不明确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以应严格制定与防治管理工作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增大依法治理污染的力度,如制定《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管理办法》,严格要求机动车的排放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在机动车保有量较大并逐年增加而现今拥有的技术无法将机
动车尾气污染排放程度降低的前提下,应制定有关城市机动车的发展规划,实施对机动车数量的控制,即鼓励低排放环保机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限制高排放机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以此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的。
2.健全管理体制
有必要明确规定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完善防治管理体制,将防治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例如环保部门负责管理机动车辆的道路路检与抽检工作,交通部门负责机动车辆的年检工作,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机动车辆的排污监测管理工作,这样分工明确、划清相应的权限,各项职能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管理的整体。
3.发展清洁燃料机动车
改变机动车的动力燃料是减少尾气排放污染的有效方法,我们应该重点发展绿色燃料来代替有铅燃料汽油,提高了燃料的质量,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就会减少,减轻尾气污染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伤害。
我们要多加开发清洁燃料并普及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用以天然气、甲醇、乙醇、氢气、丙烷、生物燃料、电力等清洁能源代替汽油的绿色清洁机动车辆,另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个人购买清洁燃料机动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除了要有先进技术的支撑,还要有可行的法律法规机制,
怎样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是各个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结合我国的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关于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在政府各部门与人们的共同重视与参与下,汇成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的一股合力,对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与好转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文静.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探析[j].环保前线,2009,6:23-25.
[2]邵祖峰.浅谈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j].重型汽
车,2002(01).
[3]高原,牟瑞芳,王娟.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及防治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4]赵静瑶.城市道路交通与大气污染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3):119-122.
[5]环境保护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