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检测用公式

超声波检测用公式
超声波检测用公式

超声波检测实用公式

一、一般公式

1、不同反射体的回波声压比

(1)平底孔对大平底:Δ=20lg(πX BΦ2/2λX f2)dB

用途:用于以底波方式调整超声波探伤起始灵敏度和评定缺陷的当量大小,式中X B为大平底声程(探测到工件地面的工件厚度);X f为平底孔声程(即缺陷的埋藏深度);Φ为预定探测灵敏度所规定的平底孔直径;λ为所用频率超声波在被检工件材料中的波长。在按

照大声程调整探伤起始灵敏度时,设X B=X f,则公式简化为Δ=20lg(πΦ2/2λX f),即将

直探头良好地耦合在探测面上,调整仪器的增益,使工件地面的第一次回波高度达到满屏上的某一刻度(例如50%),然后按公式计算所得到的dB值提高仪器的定量增益。在探伤过程中发现有缺陷回波高度超过预定的满屏刻度(例如上面预定的50%)时,可根据将该回波高度降到预定刻度所需的ΔdB值和缺陷埋藏深度,按照公式计算出Φ当量值,即缺陷的当量值。

(2)球孔对大平底:Δ=20lg(dX B/2X f2)dB d为当量球孔直径,用途同上。(3)长横孔对大平底:Δ=10lg(ψX B2/2X f3)dB ψ为当量长横孔直径,用途同上。(4)短横孔对大平底:Δ=10lg(L2ψX B2/λX f4)dB ψ为当量短横孔直径,L为短横孔长度,用途同上。

(5)平底孔对平底孔:Δ=40lg(Φ1X2/Φ2X1)dB 两个不同声程、不同直径的平

底孔回波声压比,用分贝表示。

用途:在探伤中,一般把调整探伤起始灵敏度时设定的一定声程X2和一定直径的平底孔Φ2作为基准,通过缺陷回波与基准回波高度分贝差(由探伤仪定)和缺陷埋藏深度X1计算出缺陷的平底孔当量大小Φ1,注意Δ的正负值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在以上规定时负值表示缺陷比基准平底孔当量小,反之则大。

(6)球孔对球孔:Δ=20lg(d1X22/d2X12)dB 两个不同直径不同声程的球孔回

波声压比,用途同上。

(7)长横孔对长横孔:Δ=10lg(ψ1X23/ψ2X13)dB 两个不同声程不同直径的长横孔

回波声压比,用途同上。

(8)短横孔对短横孔:Δ=10lg(ψ1X24/ψ2X14)dB 两个不同声程不同直径、长度相

同的短横孔回波声压比,用途同上。

(9)大平底对大平底:Δ=20lg(X2/ X1)dB 一般用于验证被检工件材质衰减

状况。

回波幅度比:Δ=20lg(H2/ H1)dB 以回波幅度法探伤时,将缺陷回波高度与基准波高

之间的幅度差异转换成以分贝表示两个幅度高度的差异

(10)大平底对凸圆柱底面:Δ= 10lg (R/ r )dB R 为圆柱外径,r 为圆柱内径;计算得到的ΔdB 值应是相当于大平底时的曲面补偿值,显然这是正值—凸底面的反射发散需要补偿,见示意图1

图1

(11)大平底对凹圆柱底面:Δ= 10lg (r / R )dB R 为圆柱外径,r 为圆柱内径;计算得到的ΔdB 值应是相当于大平底时的曲面补偿值,显然这是负值—凹底面的反射汇聚需要反补偿,见示意图2

图2

2、纵波圆形晶片的有效直径D e

D e =

097.04D f NC

e

f e 为回波频率;0D 为晶片名义直径;N 为近场区长度;C 为材料中的声速。在超声换能器中,晶片自身的边沿效应以及由于周边被固定,因此实际发生振动发射声波的区域称为有效区域,对于圆形晶片则称为有效直径。 3、声束的指向性

圆形晶片的声束指向性:零扩散角θ0≈70λ/D e

方形晶片的声束指向性:零扩散角θ0≈57λ/a (a 为晶片边长)

比声束轴线声压低3dB 的对应点构成的声束之扩散角:θ-3dB ≈29λ/D e 与θ-3dB ≈25λ/a 4、综合衰减系数测量

X ≥3N 时,α={(Bm-Bn )-20lg (m/n )-(m-n )(一次往返损失)/{2(m-n )X}dB/mm

X <3N 时,α={(Bm-Bn )-(m-n )(一次往返损失)/{2(m-n )X} dB/mm

注:为消除波导效应的影响,要求被测材料厚度X 、探测面横向尺寸H 和L 应满足 H 、L ≥0.65X

5、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

2

2

221

1

1

1

1

1

1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

S S L L S S S S L L L L

C C C C θθθθβαβα===== 1

L α--纵波入射角 1L β--横波入射角 1S α--纵波反射角 1S β--横波反射角 2L θ--纵波折射角

2S θ--横波折射角

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 (C L1/C L2)

第二临界角:αⅡ=arcsin (C L1/C S2)

C L1为第一介质纵波声速 C L2为第二介质纵波声速 C S2为第二介质横波声速 6、瑞利波入射角

αR =arcsin (C L1/C R )≥arcsin (C L1/C S2)

在有机玻璃-钢界面的情况下,通常取αR 为67~72° 7、横波、纵波和瑞利波在同一材料中的声速差异

钢:C S ≈0.55 C L C R ≈0.92 C S 铝:C S ≈0.49 C L C R ≈0.93 C S

二、绘制A VG 曲线面板的计算公式

1、标准化距离:A=X/N 0 (X-距离;N 0-近场长度)

2、标准化缺陷(当量):G=Φ/D 0(Φ-平底孔直径;D 0-圆形晶片直径)

3、底波振幅曲线:V B =20 p lgB/p 0=20lg (π/2A )

(p-底面回破声压;B-工件厚度;p 0-初始声压;A-晶片面积)

4、平底孔回波振幅:V Φ=20lg (p f / p 0)=20lg (π2G 2/A 2) (p f -距离x 处的回波声压)

5、绘制曲线面板时,最大测距上满刻度H B 的比例系数:K=H B /(π/2A )

三、横波探伤中的几何关系

21K Y S +?= 2

1K

K S X +?

= 2

11K

S Y +?

=

K=tg β β-折射角

直射法 x 1=Ky 1 y 1=x 1/K

一次反射法 x 2=Ky 2’ y 2=2t- y 2’=2t-s 2cos β 二次反射法 x 3=Ky 3’ y 3= y 3’ -2t 见图3分析:

图3

四、横波探伤中的晶片有效直径与近场

横波探伤中的晶片有效直径D e

π

αβ

e e A D D 2cos cos 0

== 式中D 0-晶片的名义直径; A e —晶片有效面积; A e =(cos β/cos α)A (A 为晶片的实

际直径)。

横波探伤中的近场区长度N 为:N=A e /πλ 式中N-总近场长度;λ-工件中的波长;A e –晶片的有效面积。

在工件中的近场:N A =N-S 2,S 2为有效位置,S 2=(C S2/ C L1)S 1,C S2为第二介质横波速度;C L1为第一介质纵波速度。如图4所示:

图4

图5

五、棒材探伤中的应用公式

1、棒材周面径向纵波接触法探测

适合采用 2

2

2lg 20f

B X X dB λπΦ=?,以底波方式调整探伤起始灵敏度检测棒材的情况,其条件应满足:棒材直径ψ≥3.7N ;单晶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为:D 2/2≤ψ。 2、棒材周面弦向横波法探伤 一般有接触法和水浸法两种

①接触法:

如图所示,探头斜楔块匹配面磨制方法:先在纸上按欲探伤棒材直径画圆,作一直径延长线从C 点引出至A 点,长度为a ,垂直此直径过A 点作垂线长为b ,连接B 和C ,则BC 为预定入射角时的声束轴线,然后将有机玻璃透明楔块置于图上,使纸上的声束轴线与探头声轴线重合(或使声轴线通过斜探头中心并垂直于斜面),透过斜楔块描出应磨去的圆弧部分。然后,先在砂轮机上粗磨至接近规定轮廓,再在比棒材名义直径小1毫米的专用圆棒(或将与探伤棒材同直径的棒材试块端头直径车削掉1毫米)--因为下面要使用的刚玉砂布厚度一般是1毫米左右,在此位置平整地铺垫上0#或1#刚玉砂布用手工细磨成型。

b=a·tgα=arcsin[(C L /C S ) ·sinβ]

②水浸法:

采用的水浸探头发射的声束应是会聚(聚焦)的。

棒材横波水浸法探伤的最大检查深度(径向深度)为:

h=R[1-(C S /C 水) ·sinα]=R[1-(C S /C L )] 式中:α—第一临界角;R —棒材的半径

水浸探头偏心距的调整:

α=arcsin[(C 水/C S ) ·sinβ]

由于α=θ,X/R=sin θ= sin α 所以:偏心距X= R ·sin α= R ·[(C 水/C S ) ·sinβ] 注:β一般多取45°,故在接触法时,有机玻璃斜楔块入射角对钢为37°左右,对钛合金为37.5°左右;水浸法时的偏心距对钢约为0.32R (mm ),对钛合金约为0.33R (mm )。

六、管材的周面弦向横波探伤

1、 满足t/D ≤0.5[1-(C S2/C L2)]的管材: C S

2、C L2分别为管材的纵波与横波速度,D 为管材外径,t 为管材壁厚

(1)接触法:见右图,探头斜楔块的磨制与棒材要求相同,入射角应满足: sin -1(C L1/C L2) <α<sin -1(C L1r/C S2R) 式中:C L1为斜楔块的纵波速度。

(2)水浸法:见图6,使用点聚焦或线聚焦探头。

偏心距要求:

(C 水R/C L2) ≤X ≤(C 水r/C S2)

在水-钢界面情况下,偏心距为0.253R ≤X ≤0.461r X=R (C 水/C S )sin β 其中:

sinα=[1-(2t/D)](C L1/C S2)=2X/D=X/R; sinβ=[1-(2t/d)]=(C S2/C L1)sinα 最佳水层厚度:22X R F H --

=

式中:F为探头水中焦距,此时焦点落在与声

轴线垂直的通过圆心的水平直径上。

自动化管材水浸法探伤的重复频率要求:

f重=2πRnK/D

式中:R-管材的外径;n-探头与管材相对转速

(转/min);D-有效声束宽度或螺距;K-系数,

与报警、记录等辅助装置有关,通常取2以上

(包括2在内)。

图6

2、满足t/D≥0.5[1-(C S2/C L2)]的管材(厚壁管):采用纵-横-纵波法,见下图所示

七、板材探伤

1、中厚板的单直探头水浸法探伤

水层厚度≥C水t/C L(一般水浸探伤要求)式中:C L --板材纵波速度;t--板厚;C水--水中声速

当采用:

一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 C水t/C L

二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2C水t/C L

三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3C水t/C L

四次重合法探伤时有:H=4C水t/C L

。。。。。。

2、薄板的兰姆波探伤

①激发兰姆波的条件:仪器有足够高的发射功率和足够宽的发射脉冲;仪器工作频率范围在0.6-10MHz;探伤压电晶片最好采用矩形晶片,且短边与板面平行,长边至少为板厚的7-10倍,以利于入射波束与反射波束充分重叠干涉形成兰姆波。

②兰姆波模式的选择:

[1]入射角的选择:用可变角探头实际调试,采用被检板材端面反射回波幅度高、前沿陡峭、传播速度快的兰姆波入射角。

[2]波型鉴定:在示波屏上观察兰姆波的特征—板端回波在探头前后移动时是连续移动的(横波则是跳跃式移动的);声程越大,距离越远,波形包络越宽(横波不变宽);入射角变化时声速发生变化(横波速度不变);将回波展宽时可见兰姆波是一个规则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包络(横波可分离成单个、各自独立的来自板端棱角的回波)。

波速鉴别法:如下图所示

将探头如图左放置,观察板端回波的

位置,然后放到厚度为原板材厚度两倍的

试板上(如图左),此时因板厚改变使频

率×板厚关系变化,兰姆波的速度将改

变,因而板端回波位置变化(一般为消

失),而横波速度不会因板厚改变而变化,

在薄板上的声程相差不大,故其板端回波

仍基本上在原来位置。

[3]模式鉴定:利用频率与板厚乘积关系,在相应材料的相速度曲线图上查出相速度,按下式求出相应入射角:

sinα=C L/C P式中:C L --斜楔的纵波速度;C P --在板材中可激模式的相速度

注:有的相速度曲线图上已在纵坐标上直接标明入射角度。

超声波常用公式汇总

求波长的公式:λ(波长)=c(波声速)÷f(频率) 求声阻抗的公式:Z=ρ(密度)×c(波声速) 折射定律: 2 21'1'1sin sin sin sin sin S S L L S S L L L L c c c c c ββααα= === C L1、C S1——第一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 C L2、C S2——第二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 L α、L 'α、s 'α——纵波入射角、反射角、横波反射角 L β、s β——纵、横波折射角 求斜探头入射角:sin α=C L1÷C S2×sin β 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 C L1÷C L2 第二临界角:αⅡ= arcsin C L1÷C s2 第三临界角:αⅢ= arcsin C s1÷C L1 当入射角在αⅠ~αⅡ时,钢中只有纯横波 当入射角大于αⅢ时,钢中只有表面波 求波高公式:先算出二者间的差值,再加上基准值 △=20lg (H 2/H 1) 求水钢界面声强透射率: 2 122 1)(4Z Z Z Z T += 计算薄工件的衰减系数(厚度小于200mm ): )/()(2)lg( 20mm dB x m n B B n m --= δ α m 、n 为底波反射次数;B m 、B n 为第m 、n 次波高 δ——反射损失;x ——薄板厚度 计算厚工件的衰减系数: )/(26 )lg(2021 mm dB x B B -= α 计算圆盘圆辐射纵波声场的半扩散角(指向角): θ0=arcsin1.22λ/D s ≈70λ/D s (°) 近场区长度的计算: N=D 2/4λ 矩形波源辐射纵波声场的半扩散角(指向角): ψ0=arcsin λ/a ≈57λ/a(°) 近场区长度为:N=Fs/πλ=、D 2/4λ 纵波声场两种介质的近场区长度: 已知水层厚度为L ,基于钢中的近场区长度: N=D s 2/4λ2-LC 1/C 2 基于水中的近场区长度: N=(D s 2/4λ2-L )C 1/C 2 未扩散区长度b=1.64N 计算平底孔回波声压: 2 20x F F P P f s f λ= P 0:探头波源的起始声压 Fs :探头波源面积=πD 2s/4 Ff :平底孔缺陷的面积=πD 2f /4 X :平底孔至波源的距离 二者回波分贝差:1 221lg 40x D x D f f 长横孔回波声压计算公式: x D x F P P f s f 220λ= 两者的分贝差:3 123 2 1lg 10x D x D f f 球孔回波声压计算公式:x D x F P P f s f 40λ= 两者的分贝差:2 1 22 2 1lg 20x D x D f f 大平底面回波声压公式:x F P P s B λ20= 不同距离的大平底面回波分贝差:1 2 lg 20x x

超声波检测级考试计算公式汇总

超声波检测2级基础知识计算公式 超声波频率:f>20000Hz 声波频率:20Hzc s >c R c L :c s :c R =:1: 细长棒中纵波波速:c Lb =√E ρ

钢中波速:c L =5900m /s c s =3230m /s 水中波速:c L =1480m /s 有机玻璃波速:c L =2730m /s c s =1460m /s 液体、气体中纵波声速:c =√B ρ 超声场特征值 声压:P =?ωAsinω(t ?x c ?) 声压幅值:P m =ρcωΑ=ρcu 质点振动速度:u =2πfΑ 声阻抗:Z =P u =ρc ? 声强:I =P 2 2Z 声强级(贝尔):Δ=lg (I 2I 1?) 分贝差(dB ):Δ=10lg (I 2I 1?)=20lg (P 2P 1?)=20lg (H 2H 1?) 奈培(NP ):Δ=ln (P 2P 1?) 1NP= 1dB= 单一平面反、透射率 声压:r = P r P 0= Z 2?Z 1 Z 2+Z 1 t = P t P 0= 2Z 2 Z 2+Z 1 声强:R =(Z 2?Z 1 Z 2+Z 1) T =4Z 1Z 2 (Z 2+Z 1)2 T+R=1 t-r=1 声压往复透射率: T =4Z 1Z 2 (Z 1+Z 2)2 超声波倾斜入射界面 纵波折反射定律: sinαL C L = sinα′L C L1 = sinα′s C s1 = sinβL C L2 = sinβs C s2 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 C L1C L2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公式汇总

超声检测公式 1.周期和频率的关系,二者互为倒数: T=1/f 2.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C=f λ 或λ=f c ∶Cs ∶C R ≈∶1∶ 4.声压: P =P 1-P 0 帕斯卡(Pa )微帕斯卡(μPa )1Pa =1N/m 2 1Pa =106μP 6.声阻抗:Z =p/u =ρcu/u =ρc 单位为克/厘米2·秒(g/cm 2·s )或千克/米2·秒(kg/m 2·s ) 7.声强;I =21Zu2=Z P 22 单位; 瓦/厘米2(W/cm 2)或 焦耳/厘米2·秒(J/cm 2·s ) 8.声强级贝尔(BeL )。△=lgI 2/I 1 (BeL ) 9.声强级即分贝(dB ) △=10lgI 2/I 1 =20lgP 2/P 1 (dB ) 10.仪器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回波声压成正比:△20lgP 2/P 1=20lgH 2/H 1 (dB ) 11.声压反射率、透射率: r=Pr / P0 t =Pt / P0 ?? ?=-=+2 1//)1(1Z t Z r t r r =12120Z Z Z Z P P r +-= t =122 02Z Z Z P P t += Z 1—第一种介质的声阻抗; Z 2—第二种介质的声阻抗 12.声强反射率: R=2 12 1220???? ??+-==Z Z Z Z r I I r 声强透射率:T ()2122 14Z Z Z Z += T+R=1 t -r =1 13.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 2 122 1)(4Z Z Z Z +

14.纵波斜入射: 1sin L L c α=1sin L L c α'=1n si S S c '=2sin L L c β=2sin S S c β CL1、CS1—第一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 速; C L2、C S2—第二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αL 、α′L —纵波入射角、反射角; β L 、βS —纵波、横波折射角;α′S —横波反射角。 15.纵波入射时:第一临界角α: βL =90°时αⅠ=arcsin 2 1 L L c c 第二临界角α:βS =90°时α Ⅱ= arcsin 21 S L c c 16.有机玻璃横波探头αL =°~°, 有机玻璃表面波探头αL ≥° 水钢界面 横波 αL =°~° 17.横波入射:第三临界角:当α′L=90°时αⅢ=arcsin 11L S c c =°当αS ≥°时,钢中横波全反射。 有机玻璃横波入射角αS (等于横波探头的折射角βS )=35°~55°,即K=tg βS=~时,检测灵敏度最高。 18.衰减系数的计算 1. α=(Bn-Bm-20lg n/m)/2x(m-n) α—衰减系数,dB/m (单程); )(m n B B -—两次底波分贝值之差,dB ;δ为反射损失,每次反 射损失约为(~1)dB ; X 为薄板的厚度 T :工件检测厚度,mm ;N :单直探头近场区长度,mm ;m 、n —底波反射次数 2、 α=(Bn-Bm-6)/2x ) (21B B -—两次底波分贝值之差,dB ; 19.圆盘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声压为 : x F P x R P P s s λλπ020=≈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精编版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 RSD=S/Χ*100%其中S为标准偏差,x为测量平均值. RS D就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v=S/x(均值)×100% 标称误差=(最大的绝对误差)/量程x100% 绝对误差=|示值-标准值|(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 相对误差=|示值-标准值|/真实值(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δ—实际相对误差,一般用百分数给出,△—绝对误差,L—真值) 另外还有: 系统误差:就是由量具,工具,夹具等所引起的误差。 偶然误差:就是由操作者的操作所引起的(或外界因素所引起的)偶然发生的误差。 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绝对误差:测量值(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用δ表示。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表示。绝对误差可正可负,可以表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但不能反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反映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衡量相对误差更有意义。例:用刻度0.5c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c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cm;用刻度1m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m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 mm。例:分析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减重法需称2次,可能的最大误差为0.2mg,为使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称量多少样品? 答:称量样品量应不小于0.2g。

真值(μ):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故真值只能逼近而不可测知,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标准值”代替“真值”。标准值:采用多种可靠的分析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分析人员经过反复多次测定得出的结果平均值。 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各次测定结果越接近,精密度越高,用偏差衡量精密度。 偏差:单次测量值与样本平均值之差: 平均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标准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的平方和平均值再开方,比平均偏差更灵敏的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在统计学上更有意义。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例: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 25(%),计算测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不符合要求,表示所测结果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一、 1、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 既:△=20lgP2/P1=20lgH2/H1 (1NP= 1dB= 2、声压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P r/ P O=Z2-Z1/Z2+Z1 t=P t/ P O =2Z2/Z2+Z1 3、声强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r2 =(Z2-Z1/Z2+Z1)2 T=4Z1Z/(Z2+Z1)2由以上几式得:t-r=1 T+R=1 4、声压往复透射率T往: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 a与入射波声压P O之比。既:T往=P a/P O=4Z1Z/(Z2+Z1)2 5、反射、折射定律: sinαL/C L1=sinα1L/C L1= sinα1S/C S1=sinβL/C L2=sinβS/C S2 6、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C L1/C L2第二临界角。αⅡ=arcsinC L1/C S2 第三临界角:αⅢ=arcsinC S1/C L1 7、(1)薄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m/Bn-δ)/2x(n-m) 对于多次反射:α=[20lgBm/Bn-δ(n-m)]/2x(n-m) (2)厚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1/B2-6-δ)/2x 对于2次波、3次波;α=(20lgB2/δ)/2x。 对于1次波、3次波;α=(20lgB1/δ)/4x。 二 1、近场区长度:N=D2S/4λ= R2S/λ= F S/πλ= F S?/Cλ 2、圆盘源辐射的纵波声场的第一零值发散角; θ0=λ/Ds≈70λ/Ds 3、波束未扩散区与扩散区:b= 4、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N=Fs/πλ,未扩散区b=, 半扩散角θ0=arcsinλ/2a≈57λ/2a,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公式汇总

超声检测公式 1、周期与频率的关系,二者互为倒数: T =1/f 2、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f λ 或λ=f c 3、C L ∶Cs ∶C R ≈1、8∶1∶0、9 4、声压: P =P 1-P 0 帕斯卡(Pa)微帕斯卡(μPa)1Pa =1N/m 2 1Pa =106μP 6、声阻抗:Z =p/u =ρcu/u =ρc 单位为克/厘米2·秒(g/cm 2·s)或千克/米2·秒(kg/m 2·s) 7、声强;I =21Zu2=Z P 22 单位; 瓦/厘米2(W/cm 2)或 焦耳/厘米2·秒(J/cm 2·s) 8、声强级贝尔(BeL)。△=lgI 2/I 1 (BeL) 9、声强级即分贝(dB) △=10lgI 2/I 1 =20lgP 2/P 1 (dB) 10、仪器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回波声压成正比:△20lgP 2/P 1=20lgH 2/H 1 (dB) 11、声压反射率、透射率: r=Pr / P0 t =Pt / P0 ?? ?=-=+2 1//)1(1Z t Z r t r r =12120Z Z Z Z P P r +-= t =122 02Z Z Z P P t += Z 1—第一种介质的声阻抗; Z 2—第二种介质的声阻抗 12、声强反射率: R= 2 12 1220???? ??+-==Z Z Z Z r I I r 声强透射率:T ()2122 14Z Z Z Z += T+R=1 t -r =1 13、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 2 122 1)(4Z Z Z Z + 14、纵波斜入射: 1sin L L c α=1sin L L c α'=1n si S S c '=2sin L L c β=2sin S S c β CL1、CS1—第一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 C L2、C S2—第二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αL 、α′L —纵波入射角、反射角; βL 、βS —纵波、横波折射角;α′S —横波反射角。 15、纵波入射时:第一临界角α: βL =90°时αⅠ=arcsin 21 L L c c 第二临界角α:βS =90°时αⅡ=arcsin 21S L c c 16、有机玻璃横波探头αL =27、6°~57、7°, 有机玻璃表面波探头αL ≥57、7° 水钢界面 横波 αL =14、5°~27、27° 17、横波入射:第三临界角:当α′L=90°时αⅢ=arcsin 11 L S c c =33、2°当αS ≥33、2°时,钢中横波全反射。 有机玻璃横波入射角αS(等于横波探头的折射角βS)=35°~55°,即K=tg βS=0、7~1、43时,检测灵敏度最高。 18、衰减系数的计算 1、 薄板 α=(Bn-Bm-20lg n/m)/2x(m-n) α—衰减系数,dB/m(单程); )(m n B B -—两次底波分贝值之差,dB;δ为反射损失,每次反射损失约为(0、5~1)dB; X 为薄板的厚度 T :工件检测厚度,mm;N :单直探头近场区长度,mm;m 、n —底波反射次数 2、厚板或粗圆柱体 α=(Bn-Bm-6)/2x )(21B B -—两次底

工程测量计算公式总结

工程量计算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 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超声波探伤中的当量计算

超声波探伤中的当量计算 一、 当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论证“距声源三倍近场区以远的声波近似于球面波”的文献很容易查找,恕不赘述。在此仅引用两个关键性的公式,得出计算场当量的一般公式: 0 f A S S f P p λχ= (1) 0A S B p p = (2) 式中:f p ----缺陷的反射声压 B p ----底面反射声压 0P ----换能器起始声压 A S ----压电晶片面积 f S ----缺陷面积 λ----超声波波长 χ----缺陷深度或工件厚度,即反射面与探测面之间的距离 设有两个缺陷: 实际探伤过程中发现的缺陷f f ,其深度为f χ,面积为f S ; 定起始当量的假想平底孔b f ,其深度为b χ,面积为b S ;其声压发 射比值为: 202 22224 22222024S S A f f ff f f f b b b S S A b fb b f f f b b b P P S P S P πφ2λχπφ2λχφχχχχχχφ==?=?=?

若缺陷发射声压比假想平底孔反射声压高β dB ,则 20ff fb P g P l =β 22222020g ff f b fb f b P g P l l φχχφ=? 222220g f b f b l φχχφβ=? 40g f b f b l φχχφβ=? 40 10 f b f b βφχ= ? 40 10 f b f b βχχφ=φ f b jk φ=φ (3) 式中: 40 10j β=称为分贝系数 f b k χχ= 称为深度系数 (3)式为起始当量是b φ,工件厚度(或分层探伤之层深)为b χ时,求深度为f χ,β分贝的场当量计算公式。β=0时,j =10°=1,(3)式可简化为: f b k φ=φ f b f b χχφ= ?φ (4)

超声波检测主要定律

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 1.物理基础部分: . ; 1 1.1 所需时间 质点完成一次完全振动 周期 次数 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 频率 : T : f T f - - = 的距离 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 波速 的路程 波在一个周期内所传播 波长 , ; , 2.1 - - = c f c λ λ 设B为波线上任意一点,距原点O的距离为x.因为振动从O点传播到B点所需的时间为x/c,所以B点处质点在时间t的位移等于O 点上质点在时间(t-x/c)的位移,即: λ π ω π π ω ω ω ω 2 . 2 2 . 1 , ) cos( ) / ( cos 3.1 = = - = = - - = - = c k k T f kx t A c x t A y 波数 秒钟内变化的弧度数 即 圆频率

c Z Z p I Z p I m ρ=---= 数值上学性质其能直接表示介质的声声阻抗压力相邻质点所受到的附加弹性质点在传播声时声压内通过的平均声能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在垂直声波传播方向上声强...,..,.24 .12 . .. .lg 20lg 205.12212212 121为基准反射回波幅度分母中的度两个比较的反射回波幅和为基准声压分母中的两个比较声压和H H H p p p H H p p dB --==? ε εσεεσσρρρ /,//,. /,.//:.//,6.111=?=?=--=-?= ?-?= 即之比与纵向相对伸长等于介质横向相对缩短介质的泊松比有关的常数与介质的泊松比即之比与其体积等于介质的质量介质的密度即之比与相对伸长等于介质承受的拉应力介质的杨氏弹性模量声速L L d d k V M V M L L S F E L L S F E k E c 横波折射角 射角分别是第二介质纵波折横波速度 第二介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度分别是第一介质纵波速横波反射角纵波反射角入射角分别是第一介质的纵波反射折射定律 ,,,,,,,,. ,,,,sin sin sin sin sin 8 .12211,2 211,1---====t l t l t l t l l t t l l t t l l l l c c c c c c c c c ββαααββααα t r t l c c c c 92.0;82.1/7 .1≈≈在钢中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 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 1、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既:△=20lgP2/P1=20lgH2/H1(1NP== 2、声压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P r /P O =Z 2 -Z 1 /Z 2 +Z 1 t=P t /P O =2Z 2 /Z 2 +Z 1 3、声强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r2=(Z 2-Z 1 /Z 2 +Z 1 )2T=4Z 1 Z/(Z 2 +Z 1 )2由以上几式得:t-r=1T+R=1 4、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 a 与入射波声压P O 之比。既:T 往 =P a /P O =4Z 1 Z/(Z 2 +Z 1 )2 5、反射、折射定律: sinα L /C L1 =sinα1 L /C L1 =sinα1 S /C S1 =sinβ L /C L2 =sinβ S /C S2 6、第一临界角。α Ⅰ=arcsinC L1/C L2 第二临界角。α Ⅱ=arcsinC L1 /C S2 第三临界角:αⅢ=arcsinC S1/C L1 7、(1)薄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m/Bn-δ)/2x(n-m) 对于多次反射:α=[20lgBm/Bn-δ(n-m)]/2x(n-m) (2)厚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1/B2-6-δ)/2x 对于2次波、3次波;α=(20lgB2/δ)/2x。 对于1次波、3次波;α=(20lgB1/δ)/4x。 二 1、近场区长度:N=D2 S /4λ=R2 S /λ=F S /πλ=F S /Cλ 2、圆盘源辐射的纵波声场的第一零值发散角; θ =λ/Ds≈70λ/Ds 3、波束未扩散区与扩散区:b= 4、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N=Fs/πλ,未扩散区b=, 半扩散角θ =arcsinλ/2a≈57λ/2a, 5、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分布;公式N=D2 S /4λ只适用均匀介质。在水、钢两种介质中,当水层厚度较小时,进场区就会分布在水、钢两种介质中,设水层厚度为L,则钢中剩余进场区长度N 为: N=N 2-LC 1 /C 2 =D2 S /4λ-LC 1 /C 2 ,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 相对标准偏差: RSD=S/Χ*100%其中S为标准偏差,x为测量平均值.? 相对标准偏差RS D就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cv = S/x(均值)×100%? 标称误差=(最大的绝对误差)/量程 x 100% 绝对误差 = | 示值 - 标准值 |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 相对误差 = | 示值 - 标准值 |/真实值(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δ—实际相对误差,一般用百分数给出,△—绝对误差,L—真值) 另外还有: 系统误差:就是由量具,工具,夹具等所引起的误差。 偶然误差:就是由操作者的操作所引起的(或外界因素所引起的)偶然发生的误差。 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 绝对误差:测量值(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用δ表示。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表示。 绝对误差可正可负,可以表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但不能反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反映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衡量相对误差更有意义。 例:用刻度0.5c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c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cm;用刻度1m 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m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mm。 例:分析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 减重法需称2次,可能的最大误差为0.2mg, 为使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称量多少样品?

答:称量样品量应不小于0.2g。 真值(μ):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故真值只能逼近而不可测知,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标准值”代替“真值”。标准值:采用多种可靠的分析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分析人员经过反复多次测定得出的结果平均值。 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各次测定结果越接近,精密度越高,用偏差衡量精密度。 偏差:单次测量值与样本平均值之差: 平均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标准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的平方和平均值再开方,比平均偏差更灵敏的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在统计学上更有意义。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例: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计算测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 先决条件:精密度不符合要求, 表示所测结果不可靠,失去衡量 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能保证准确度高。 换言之,准确的实验一定是精密的,精密的实验不一定是准确的。 重复性试验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同一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平行试验至少5次以上,即n>5),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一般要求低于5%

超声检测计算公式及习题

超声检测公式及计算题

* 铝(Al )的纵波声速为6300m/s ,横波声速为3100m/s 。试计算2MHz 声波在铝中的纵、横波波长。 f c λλf c = →= 解: * 甘油的密度为1270kg/m 3,纵波声速为1900m/s ,计算其声阻抗。 c z ρ= 解: 5P20×10K2探头,楔块中声速C L1=2700m/s ,钢中声速C L2=5900m/s ,C S2=3200m/s ,求探头入射角为多少度 s 2l 1C sinβC sinαtgβK = --= 解: 已知钢中C S 钢=3200m/s ,某硬质合金中,C S 硬=4000m/s ,铝中C S 铝=3080m/s ,求用探测钢的横波斜探头探测硬质合金和铝时的实际K 值为多少 ) () (mm f C mm f C S S L L 55.110 210310015.310 21063006363 =??===??==λλs m kg c Z ??≈?==26/104.219001270ρ0 12 112101149)4.63sin 3200 2700 (sin sin sin sin sin 4.632≈?=?=→====----)(βαβαβS L S L C C C C tg K tg

s 2l 1C sinβ C sinα= 解: * 示波屏上有A 、B 、C 三个波,其中A 波高为满刻度的80%,B 波为50%,C 波为20%。 ①、设A 波为基准(0dB ),则B 、C 波各为多少dB ②、设B 波为基准(10dB ),则A 、C 波各为多少dB ③、设C 波为基准(-8dB ),则A 、B 波各为多少dB 铝 铝 硬硬钢钢有钢有在钢中,,楔块中声速为设入射角为S S 01-1-L sin C sin sin sin 451.0tg K C C C C tg S L βββαβα======0.9 42.442.4)45sin 32303080(sin sin C (sin sin C sin sin sin 8 .11.611.61)45sin 3230 4000 ( sin sin C ( sin 00 01S 1S S 00 01S 1====?=?========?=?=----tg tg K C C C C tg tg K C S S L S 铝铝钢钢铝铝铝 铝 硬硬钢钢有硬硬钢钢 硬 硬))ββββββαβββ2 1H H 20lg Δ=

超声波测声速汇总

超声波测声速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它是纵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声速是描述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特性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与介质的特性及状态因素有关,因而通过介质中声速的测定,可以了解介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例如,测量氯气、蔗糖等气体或溶液的浓度、氯丁橡胶乳液的比重以及输油管中不同油品的分界面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测定这些物质中的声速来解决。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可以被人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速度.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发射、能定向传播等优点,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是比较方便的. 本实验用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来测定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目的] 1.学习相位比较法测定声速的原理及方法.加深对振动合成等理论知识的理解 2.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进一步熟悉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使用 3.练习使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仪器] 声速测定组合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声速测量仪: 由发射器、接收器、游标卡尺组成。当一交变正弦电压信号加在发射器上时,由于压电晶片的逆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动发生超声波。可移动的接收器,将接收的声振动转化为电振动信号输至示波器。接收器的位置由游标卡尺读数确定。 图1. 声速测量仪 使用方法:

左击或右击换能器,可以改变换能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按下右边换能器的拖动,可以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的距离。点击或按下窗体中上部的微调按钮,可以缓慢改变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信号发生器: 图2. 信号发生器 它是一种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可以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波形的交变信号,信号频率范围为10Hz—2000kHz,既可分档调节,又可连续调节。信号幅度可连续调节。 1.频率显示窗口: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或外测频信号的频率,用五位数字显示信号的频率,且频率连续可调(输出信号时)。 2.幅度显示窗口:显示函数输出信号的幅度,由三位数字显示信号的幅度。 3.输出波形,对称性调节旋钮(SYM):调节此旋钮可改变输出信号的对称性。当电位器处在关闭或者中心位置时,则输出对称信号。输出波形对称调节器可改变输出脉冲信号空度比,与此类似,输出波形为三角或正弦时可使三角波调变为锯齿波, 正弦波调变为正与负半周分别为不同角频率的正弦波形,且可移相180?。(仿真实验中使用方法:右键单击进行顺时针旋转,左键打击进行逆时针旋转。) 4.速率调节旋钮(WIDTH):调节此电位器可以改变内扫描的时间长短。在外测频时,逆时针旋到底(绿灯亮),为外输入测量信号经过低通开关进入测量系统。 5.扫描宽度调节旋钮(RATE):调节此电位器可调节扫频输出的扫频范围。在外测频时,逆时针旋到底(绿灯亮),为外输入测量信号经过衰减“20dB”进入测量系统。 6.外部输入插座(INPUT):当“扫描/计数键”(13)功能选择在外扫描外计数状态时,外扫描控制信号或外测频信号由此输入。 7. TTL信号输出端(TTL OUT):输出标准的TTL幅度的脉冲信号,输出阻抗为600Ω。 8.函数信号输出端:输出多种波形受控的函数信号,输出幅度20Vp–p(1MΩ负载),10Vp–p (50Ω负载)。

超声检测计算公式及习题.

超声检测公式及计算题 武玉林 二O一一年5月

*1.1 铝(Al )的纵波声速为6300m/s ,横波声速为3100m/s 。试计算2MHz 声波在铝中的纵、横波波长。 f c λλf c = →= 解: *1.2 甘油的密度为1270kg/m 3,纵波声速为1900m/s ,计算其声阻抗。 c z ρ= 解: 1.4 5P20×10K2探头,楔块中声速C L1=2700m/s ,钢中声速C L2=5900m/s ,C S2=3200m/s ,求探头入射角为多少度? == l1s2 sin αsin βK tg β C C 解: 1.8 已知钢中C S 钢=3200m/s ,某硬质合金中,C S 硬=4000m/s ,铝中C S 铝=3080m/s ,求用探测钢的K1.0横波斜探头探测硬质合金和铝时的实际K 值为多少? ) () (mm f C mm f C S S L L 55.110 210310015.310210630063 63=??===??==λλs m kg c Z ??≈?==26/104.219001270ρ0 12 112101149)4.63sin 3200 2700 (sin sin sin sin sin 4.632≈?=?=→====----)(βαβαβS L S L C C C C tg K tg

s2l 1C sinβ C sinα= 解: *1.10 示波屏上有A 、B 、C 三个波,其中A 波高为满刻度的80%,B 波为50%,C 波为20%。 ①、设A 波为基准(0dB ),则B 、C 波各为多少dB ? ②、设B 波为基准(10dB ),则A 、C 波各为多少dB ? ③、设C 波为基准(-8dB ),则A 、B 波各为多少dB ? 铝 铝 硬硬钢钢有钢有在钢中,,楔块中声速为设入射角为S S 01-1-L sin C sin sin sin 451.0tg K C C C C tg S L βββαβα======0.9 42.442.4)45sin 32303080(sin sin C (sin sin C sin sin sin 8 .11.611.61)45sin 3230 4000 ( sin sin C ( sin 00 01S 1S S 00 01S 1====?=?========?=?=----tg tg K C C C C tg tg K C S S L S 铝铝钢钢铝铝铝 铝 硬硬钢钢有硬硬钢钢 硬 硬))ββββββαβββ2 1H H 20lg Δ=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

常用测量计算公式 相对标准偏差: RSD=S/Χ*100%其中S为标准偏差,x为测量平均值. 相对标准偏差RSD就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cv= S/x(均值)×100% 标称误差=(最大的绝对误差)/量程x 100% 绝对误差=| 示值- 标准值|(即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的绝对值) 相对误差= |示值-标准值|/真实值(即绝对误差所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δ—实际相对误差,一般用百分数给出,△—绝对误差,L—真值) 另外还有: 系统误差:就是由量具,工具,夹具等所引起的误差。 偶然误差:就是由操作者的操作所引起的(或外界因素所引起的)偶然发生的误差。 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绝对误差:测量值(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用δ表示。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表示。绝对误差可正可负,可以表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但不能反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反映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衡量相对误差更有意义。例:用刻度0.5c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c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cm;用刻度1m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m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mm。例:分析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 减重法需称2次,可能的最大误差为0.2mg,为使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称量多少样品? 答:称量样品量应不小于0.2g。真

值(μ):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故真值只能逼近而不可测知,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标准值”代替“真值”。标准值:采用多种可靠的分析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分析人员经过反复多次测定得出的结果平均值。精密度: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各次测定结果越接近,精密度越高,用偏差衡量精密度。偏差:单次测量值与 样本平均值之差:平均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标准偏差:各次测量偏差的平方和平均值再开方,比平均偏差更灵敏的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在统计学上更有意义。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例: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 计算测结果的平均值、 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 差、标准偏差、变异系 数。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符合要求,表示所测结果不可靠,失去衡量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能保证准确度高。换言之,准确的实验一定是精密的,精密的实验不一定是准确的。重复性试验按拟定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同一批样品进行多次测定(平行试验至少5次以上,即n>5),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一般要求低于5%

常用测量公式

常用测量公式 举报 1. 切线长: T=R*tga/2 2. 曲线长: 举报 1. 切线长: T=R*tga/2 2. 曲线长: L=a/180*π*R=0.017453292*R*a 3. 外矢距: E=R/cosa/2-R 4. 直角坐标法: Y=R-√R2-X2 5. 延长弦线法: Y=√(402-(40*sinA-X)2)-40*cosA 注:R=40,A:转角(水平转角). Y=R-√(R2-(S/2)2)------弦线支距法 Sina=y/r=对边/斜边 Cosa=x/r=邻边/斜边

Tga=y/x=对边/邻边 Ctga=x/y=邻边/对边 视距测量 1. 望远镜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测量: 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D=K*L 计算高差的公式:h=I-v 2. 望远镜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D=Klcos2a h=1/2Klsin2a+I-v 当i=v时: D=Klcos2a h=1/2Klsin2a 坐标反算公式: tga AB=Y B-Y A/X B-X A D AB=Y B-Y A/sina AB=X B-X A/cosa AB △X=D*cosa AB △Y=D*sina AB 三角高程测量计算高差的完整公式:

h=D*tga+I-v+f f=0.43*D2/R 注: f----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读数的总误差. 根据地形图确定直线的长度和方位: D AB=√(X B-X A)2+(Y B-Y A)2 tga AB=Y B-Y A/X B-X A 圆曲线计算公式: 1. 弧长=圆心角*0.017453292*半径 2. 弦长=弧长/半径/0.017453292/2的(sin)*半径*2 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计算公式: L=n*π*R/180≈0.017453292nR 3. 圆心角=弧长/半径/0.017453292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1°=π/180≈0.017453292弧度 1弧度=180/π≈57°17′44.8″≈57.3° 斜三角形的解法: 1.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与它们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等于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即:

超声波基础理论考试卷

超声波基础理论考试卷 姓名:分数: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 1.超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其声束与法线所成的夹角称为: () a.入射角; b.折射角; c.扩散角; d.反射角。 2.因表面粗糙使超声波束产生漫射叫做: () a.角度调整; b.散射; c.折射; d.扩散。 3.相同波型的超声波反射角: () a.等于入射角; b.与使用的耦合剂有关; c.与使用频率有关; d.等于折射角。 4.超声波射到界面上,在同一介质中改变其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 () a.发散; b.扩散; c.角度调整; d.反射。 5.超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叫做: () a.折射; b.扩散; c.角度调整; d.反射。 6.当频率和材料一定时,通常横波对小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于纵波,因为: () a.横波比纵波波长短; b.横波在材料中不易发散; c.横波的质点振动方向对缺陷较敏感; d.横波比纵波的波长要长。 7.一般地说如果频率相同,则在粗晶材料中穿透力最强的振动型式是: () a.纵波; b.切变波; c.横波; d.上述三种的穿透力都相同。 8.把电能转变成超声声能或把超声声能变成电能的器件叫做: () a.发射器; b.辐射器; c.分离器; d.换能器。 9.超声波波形上的某一点到相邻的同相(位)点之间的距离叫做: () a.频率; b.波长; c.速度; d.脉冲长度。 10. 超声波通过材料的传递速度就是: () a.声能传递速度; b.脉冲的重复频率; c.脉冲的恢复速率; d.超声响应速度。 11.超声波探伤中最常用的换能器是利用: () a.磁致伸缩原理; b.压电原理; c.波型转换原理; d.上述都不对。 12.公式Sinθ1/C1=Sinθ2/C2叫做: () a.声阻抗比例公式; b.相位变化公式; c.近场公式; d.折射定律。 13.缺陷所反射的声能大小取决于: () a.缺陷大小; b.缺陷取向; c.缺陷类型; d.上述三种都包括。 14.超声波通过二种材料的界面传递,如果第一介质声阻抗较大,但声速与第二介质相同,折射角: () a.大于入射角; b.小于入射角; c.与入射角相同; d.在临界角之外。 15.下列频率中导致衰减损失最大的频率是: () a.0.5MHz; b.1.25MHz; c.2.5MHz; d.5MHz。 16.材料的声速与密度的乘积称为: () a.材料的折射率; b.材料的声阻抗; c.材料的弹性常数; d.材料的泊松比。 17.在检验大锻件时,通常使用: () a.轴向检验; b.径向检验; c.a和b两种检验都用; d.低频和高频检验。 18.超声波在水/铝界面(从水中入射)上的反射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