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测试题
五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填空

1、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
是中国的(“国粹
”)。
2、昆曲有(“中国戏曲之母 ”)的雅称。
3、山东地方戏曲很多,如山东大鼓、
( 山东快书 )、(山东琴书 )等,而流
传比较广泛的是( 吕剧)和(山东梆子 )
4、( 魏征 )是唐太宗时期的名将,以 敢于犯颜直谏著称,是后代谏臣的典范。
填空: 5、包拯是(北宋 )时期的官员,一生为官 ( 刚正不阿),以廉洁著称,是我国历史上 著名的( 清官 )。 6、 《过零丁洋》是( 南宋 )杰出的民族 英雄( 文天祥)所写。诗的最后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清泉石上流。
人面不知何处去,(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春江潮水连海平,(
)。
(
),低头思故乡。
填空 4、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文学家是 ( 元好问 ),他写的名句是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5、被称为“东方歌剧”、中国“国粹”的
是( 京剧
)。
6、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
( 昆曲
)。
填空
7、山东的地方戏曲有很多,请举出一例
( 吕剧、山东梆子
)。
8、唐太宗说: “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
填空: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5、《题都城南庄》的作者是( 唐 )朝的 ( 崔护 ),本首诗的主要立足点是 (追忆 )。诗后两句是(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6、元好问是我国( 金 )朝最有成就的文 学家。 7.《 鹊桥仙 》本是(宋朝)(秦观)为 描写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Hale Waihona Puke 填空:4、读《本草纲目》,不仅能(增长知识),
小学艺术与文化测试题传统文化与艺术常识检测

小学艺术与文化测试题传统文化与艺术常识检测测试题一:传统文化知识1. 什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答: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
答: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的绘画和书法艺术。
绘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而书法是以汉字书写为主要表现形式,注重墨的运用和线条的变化。
3.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四合院是什么样的?答:四合院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一种典型形式,通常由四个独立的房屋围合而成,中间有一个天井。
四合院以平房为主,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门厅、正厅和后厅,构成一个开敞而统一的空间。
4.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
答: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指中国古代的戏剧表演形式,主要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
这些戏曲通过表演、唱腔、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测试题二:艺术常识1. 请列举五种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
答:油画、水彩画、素描、版画、雕塑。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
答:中国古代的器物艺术指的是以陶瓷、玉器、银器等材料制作的艺术品。
这些器物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才华,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品味和生活方式。
3. 请列举三种音乐表演形式。
答:独奏、合奏、合唱。
4. 请简要介绍现代舞蹈艺术。
答:现代舞蹈艺术是一种较为自由和个性化的舞蹈形式,注重舞者的身体表达和情感传递。
现代舞蹈通常以自由舞姿、独特的编排和丰富的舞台效果为特点,能够体现当代社会和个体的情感表达。
测试题三:艺术与文化常识1. 世界著名的音乐剧是?答:《猫》。
2.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
答: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族音乐和宫廷音乐两个部分。
民族音乐以不同地区的民歌和乐器演奏为主要内容,宫廷音乐则是皇帝和贵族们的音乐表演。
3. 请列举三种不同节日的传统艺术表演。
答:春节的大型庙会、中秋节的月饼赏月会、端午节的龙舟比赛。
4. 请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的戏曲角色类型。
答:中国传统戏曲角色类型包括文、武、丑等。
五下传统文化试卷

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班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
2.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等行当。
3.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代的戏曲剧种是()。
4.京剧“四大名旦”是指()。
5.吕剧传统剧目有《》、《》、《》吕剧现代戏《》还被拍成了电影,影响遍及全国。
6.京剧角色有()、()、()、()、()五种。
二、选一选
京剧黄梅戏吕剧山东梆子昆曲《李二嫂改嫁》()《女驸马》()
《杜丹亭》()《霸王别姬》()
《墙头记》()《龙凤呈祥》()
三、说一说:说出京剧脸谱的各种色彩,它们分别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并举出例子。
2020.2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册

17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节奏地诵读主题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牢记主题句并掌握出处,通过阅读“古语今说”初步理解含义。
2.阅读《子路百里负米》,思考子路是如何孝敬父母的,通过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主题句蕴含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珍惜现在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感恩之德。
3.通过学习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回顾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优劣,让学生做到对父母要心怀感恩,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学业水平,增长本领,报答父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确把握明道喻理故事和主题句之间的联系,能够知行合一。
教学难点:让学生做到心里面常感念父母的恩德,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和学业水平,增长本领,报答父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同学们,每天谁叫你起床?谁给你做早餐?谁每天无微不至地关心你?让学生自由谈。
2.板书“孝”字,展示孝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谁能说出有关孝的成语或者名言警句?3.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生齐读。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强化记忆。
4.生质疑课题,了解出处,说说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了解主题句大意。
二、故事引路,明道喻理1.生读故事,初步感知短文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路是如何做的呢?3.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短文,然后小组讨论。
4.师适当补充古代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三、知行合一,升华情感1.导语:从故事《子路百里负米》中,我们懂得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那么,我们是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呢?2.讨论如下内容:你知道父母的年龄吗?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穿衣的尺码吗?你清楚父母喜欢的颜色、爱吃的食物吗?你做到了哪些?有哪些不足?你打算怎么去改正?3.升华情感:《礼记》中曾说:“尽小孝用体力,尽中孝兼劳心力,尽大孝要永存孝心。
五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 判断

判断 1、戊戌变法只维持了100天,所以称为“百 103天 ) 日维新”。( 2、1839年6月3日—25日,林则徐在广州 “虎门销烟”。( ) 3、包拯是南宋时期的官员,一生为官刚正不 阿,以廉洁著称。(北宋 ) 4、吕剧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 5、京剧是中国最大的戏曲剧中。( 昆曲 ) 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刘禹锡 ) 的作者是唐朝的崔护。(
判断 1、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发现天然 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特性,制成了司南。 ( ) 战国 2、《本草纲目》是古代药学史上部头 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 ( ) 3、《本草纲目》作为一部药物学巨著, 被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中国 古代百科全书”。
五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 选择

选择: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的作者是( 文天祥 )。 李白 李清照 文天祥 2、( 魏征 )是唐太宗时期的名相,以 敢于犯直谏著称,是后代柬臣的典范。 包拯 林则徐 魏征 3、( 京剧 )被称为“东方歌剧”,是 中国的“国粹”。 昆曲 京剧 山东地方戏
选择: 1、北宋初年,(毕昇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 400多年。 蔡伦 毕昇 祖冲之 2、《本草纲目》一书共( )。 52卷,载药1892种 52卷,载药1892种; 51卷,载药1892种;53卷,载药1892种 3、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 计算大小数点后( 7位; )位数。 7位; 9位; 12位。
五年级下传统文化试题

五年级(下)传统文化试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一、填空题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中的姜太公又叫___________字子牙,也称吕尚,尊号为________是商周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2.姜太公提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治理国家。
3._______写了《孙子兵法》,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
被称为"中国武学________".4.________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著作是___________.5.岱宗指的是山东省的________山。
6.济南被称为____________城。
7.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佛教名山是____________,名泉之冠是___________,泉城明珠是_________8.默写回文倒顺联:香山碧云寺_____________,黄山落叶松_______________。
9.默写回文倒顺拆字联:冻雨洒窗,__________________;切瓜分客,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是秦朝的奸臣,秦二世时任丞相。
成语___________比喻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二、判断题。
1.“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是管仲的政治主张。
( )2.管仲的好朋友是鲍叔牙。
()3.“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的意思是:只担心自身没做好,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
()4.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公子纠后来做了齐国的国君,被称为齐桓公()5.《孙子兵法》是我古代流传下来最早、最完善的军事著作,被世人称为“万能宝典”。
()6.“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是孙膑的作战思想。
()7.“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使照人寰。
”这幅对联是对苏武的人品和历史功绩,作做了高度概括。
()8.凿壁偷光、韦编三绝、悬梁刺股都是比喻发奋努力读书。
五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题库含答案

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期末检测试卷一、填空(每空3分)1、《黄鸟》是一首(挽歌),古代人奉行的这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不死)的原则是十分不对的。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采用(重叠)的句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是按照(风)(雅)(颂)编排的。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学代表表人物)。
(买椟还珠)告诉我们做事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否则会招人耻笑的。
4、《战国策》是我国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
二、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每空3分)1、今子欺之,是教子之欺也。
2、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3、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7、苟无民,何以有君。
8、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英若树人。
三、写出五句诚实守信品质的名言。
(每个15分)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不信不立,不诚不行3内不欺已,外不欺人4诚信为人之本5言必信行必果6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四、写出五个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每个15分)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老马识途讳疾忌医五、写出《诗经》中的三句名句。
(每句15分)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五年级传统文化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1、“泉城”济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山、泉、湖、河、之美,造就了众多风景名胜古迹。
所以人们称济南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2、济南的佛教名山是千佛山,名泉之冠是趵突泉,泉城明珠是大明湖。
3、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
4、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5、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6、泉城济南,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美誉。
趵突泉是泉城七十二名泉之冠。
7、鳌山指现代的崂山,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____________”。
2.《韩非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哲学家、法学代表人物____________的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寓言故事都出自《韩非子》。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的古代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__________。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5.济南的名胜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联,俗称“____________”,雅称“____________”。
7.《淮南子》一书是西汉淮南王____________组织编写的。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____________体史料汇编。
》
五年级下册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____________”。
2.《韩非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哲学家、法学代表人物____________的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寓言故事都出自《韩非子》。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的古代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__________。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5.济南的名胜景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联,俗称“____________”,雅称“____________”。
7.《淮南子》一书是西汉淮南王____________组织编写的。
《战国策》是我国
古代____________体史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