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天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1》课程教课纲领课程编号:2160279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1学时:48学分:经过/ 未经过学时分派:讲课:28上机: 20实验:实践:实践(周):讲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含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重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波及计算机的基本观点、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括(包含平常办公办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观点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

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重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线,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确立基础。

二.教课基本要求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依据本纲领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一致内容、一致要求、一致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观点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说,并与实践教课密切联合,经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经过本课程的教课,应使学生:(1)认识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向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软硬件基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观点和基本功能;娴熟掌握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保护等适用工具的使用方法;认识其余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色。

(4)认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观点、基本构成和要点技术;娴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娴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有关的观点、术语;认识计算机网络协议、系统构造;认识 Internet的基本知识,娴熟掌握WWW阅读、收发 E-mail 、利用 FTP下载文件等接见 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认识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56学时/68学时,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周学时:4三、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大学各专业计算机教育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五、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及Internet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的应用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一)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二)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三)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四)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编辑和排版等基本操作。

(五)熟练掌握Excel工作簿的创建、工作表的编辑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操作。

(六)熟练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七)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八)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熟练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操作。

(九)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十)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

六、教学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的概念、历史、发展、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数据表示与信息编码。

学时分配:4学时(理论)第2章计算机系统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各部件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系统软件的概念(操作系统、实用工具程序、语言处理程序),应用软件的概念。

学时分配:第一学期2学时(理论)/第二学期4学时(理论)第3章操作系统概述主要内容:Windows界面及基本操作;利用Windows进行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教学大纲.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教学大纲.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理工类)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课程编号:CX400110B学分:3总学时:48 (24+24)适用专业:理工类各专业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为全校大一学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计算机基本知识及"Windows 7+ Office 2010”等软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操作技能和实用能力等特点,因此学习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重视基本知识和重视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

考虑到理工类专业特点和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理工•类专业在理论知识方面进行拓宽,另外加强程序设计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应用、计算思维;计算机机基本硬件及移动计算机设备;软件发展及软件知识产权;程序设计过程及程序设计语言特点;数据库发展及数据库新技术; 乏媒体的概念及各种多媒体文件基木原理;网络发展与局域网测试方法;信息安全基木概念。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中数制与编码、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关系数据库基本知识、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局域网与广域网基木知识、信息安全常用技术;Windows 7操作系统与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理解:计算机中数制与编码的含义、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理解程序设计目的、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信息安全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一)绪论3学时1.计算机概述(包括发展、分类、特点、应用等)2.计算机系统组成3.计算机数制与编码系统4.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二)微型计算机硬件2学时1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3.移动计算机设备(三)计算机软件1 .计算机软件概述2.操作系统概述3.常用工具软件4.应用软件5 .软件的安装6.软件知识产权(四)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2.算法3.程序设计过程4.程序设计思想5.常用程序设计语言(五)数据库基础1.数据库系统概述2.关系数据库3.主流数据库系统介绍4.数据库技术前沿(六)多媒体技术基础1.概述2.图像3.视频4.动画5.声音6.超媒体7.多媒体文件的压缩技术(七)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概述2.局域网的组建3.因特网简介4.T CP/IP 协议5.网络测试6.网络信息检索(八)信息安全1.信息安全概述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2学时6.网络道德及相关法规(九)Windows 7基本操作1学时1 .Windows 7的启动与退出2.Windows 7基本操作3.文件管理4.键盘指法与汉字输入法5.Windows 7实用程序(十)Word2010 2 学时1 .Word界面2.文档管理3.文档编辑与排版4.图文混排5.项目符号和编号6.表格7.编辑公式8.自动生成目录9.邮件合并10.页面设置及打印预览(十一)Excel2010 2 学时1 .创建工作簿2.编辑工作表3.公式和计算4.图表5.工作表的管理6.数据管理与分析(十二)PowerPoint 2010 1 学时1.建立演示文稿2.编辑美化幻灯片3.设置幻灯片动画4.放映幻灯片5.超级链接(十三)Access 2010 1 学时1 .数据库设计2.数据输入与编辑3.数据杏询4.窗体设计5.报表设计6.数据的导入和导出7.数据库的安全性、上机实验24学时1 .Windows 7 操作2,word2010基本操作3,Excel2010基本操作4.PowerPoint2010 基本操作5.Access2010基本操作五、教学参考书1.赵英良,夏秦等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吴宁,崔舒宁等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执笔人:周治铿。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公共教学的第一层次,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

它既能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了解计算机应用的特点,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为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2.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原理;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4.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应用;5.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使用;6.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7.掌握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8.掌握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信息安全与多媒体技术;10.掌握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

三、教学学时分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以及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理解计算机的定义,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的定义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4.计算机的分类和计算机的特点5.计算机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操作与文化1.计算机的启动2.Windows的界面3.计算机的关闭4.计算机文化的概念5.计算机的道德规范本章习题要点: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概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等知识点。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及信息表示(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表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微型机中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理解进位制的含义和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各自用途,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字符编码、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组成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演示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演示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前言)《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程。

授课对象为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课程类别为通识教育中的计算机类。

本课程涉及计算机各领域的主要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是大学生应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应用技能。

本课程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强化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弱化了办公处理软件,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理解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学习者应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常用的数制转换等;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件;了解常用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并能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系统软件;了解常用的应用软件,并要求能重点掌握一些常用办公软件;了解网络和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局域网的互联技术;了解Internet和Intranet的相关知识,了解HTML语言,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掌握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常用多媒体工具的使用;了解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相关概念,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先修课程要求: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入门知识,对计算机知识零起点的学生,要求同时选修《办公软件应用》。

本课程计划: 30+28+18学时,2学分。

授课30、实验28、上机自主练习18。

选用教材:龚沛曾、杨志强主编《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教育部教指委推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学手段:根据所面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专业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方式。

大学计算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学分2 学时24+12)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大学生计算机教育中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思维及信息素养。

通过比较全面、概括性地讲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中的基础性知识和重要概念,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同时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1.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了解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2.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学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了解其各个组成部件的性能指标,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选购和组装微型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4.学习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掌握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启动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熟练进行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程序管理的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结构,培养学生具有应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6.学习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思维的基本意识和能力,应用算法进行问题求解,并借助工具软件编程实现算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学生具有网络社会责任,在使用计算机技术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及应具备的安全防护意识,了解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技术。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能力1 一、计算机发展与信息化社会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3.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内容贯彻计算思维的理念,涉及计算机各领域概念和知识层面的内容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在大学教育中占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质,使其能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表达与交流,利用Internet主动学习,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基础,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

课程总体目标是:在理解计算与可计算性基本理论、计算机系统平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初步建立起利用计算机求解专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和能力。

无论你在学习什么专业,也无论你未来将从事何种工作,计算机都会是你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了解它,掌握它,驾御它,一定会给你未来的研究带来无限的便利。

课程教学内容总体按三大模块组成:模块1为基础知识篇,是课程的入门。

该模块的内容,一方面建立对计算机概括的理解,另一方面提供使用计算机必备的基础知识。

模块2为现代办公平台篇,通过这些办公软件的学习,可以掌握现代办公的基本技能。

模块3为应用技术篇,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这三方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它将为你开启计算机的大门,向你展示你可能还未曾见过的计算机内部的神秘组织以及它们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将帮助你初步建立和掌握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授课目标拓宽知识面-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课程大纲第一讲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 机械计算机和图灵机1.2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3 计算机的发展和展望扩展资料1: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们扩展资料2:计算机新技术第一讲测试第一讲作业第二讲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1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2.2 数制的概念2.3 数制转换2.4 文字编码2.5 补码2.6 浮点数扩展资料1:图片编码扩展资料2:音频编码扩展资料3:视频编码第二讲测试第二讲作业第三讲计算机硬件系统3.1 计算机系统概述3.2 微型计算机的主机3.3 微型计算机的外设扩展资料1:摩尔定律及面临的挑战扩展资料2:CPU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讲测试第三讲作业第四讲计算机软件系统4.1 软件的概念和分类4.2 操作系统概述4.3 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4.4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扩展资料1:Linux操作系统扩展资料2:Mac操作系统第四讲测试第四讲作业第五讲现代办公平台——Windows 操作系统5.1 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5.2 Windows基本操作5.3 Windows文件管理5.4 Windows程序管理和系统管理扩展资料1:Windows10操作系统扩展资料2:Win10和Win7的区别第五讲测试第五讲作业第六讲现代办公平台——Office文字处理软件Word 6.1 Word基本操作6.2 Word编辑排版6.3 Word高级排版补充:Word2007课件扩展资料1:Word2007使用技巧第六讲测试实验指导:1:字处理软件Word1.1 Word操作演示(2007版)1.2 Word操作演示(2013版)1.3 Word操作练习(可下载)第七讲现代办公平台——Office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7.1 Excel基础知识7.2 Excel基本操作7.3 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7.4 Excel数据图表化扩展资料1: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举例扩展资料2:Excel常用函数查询表(可下载)第七讲测试实验指导2: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1 Excel操作演示(2007版)2.2 Excel操作演示(2013版)2.3 Excel操作练习(可下载)第八讲现代办公平台——Office演示文稿软件Power Point 8.1 PPT基本操作和添加对象8.2 PPT外观设置和放映设置补充:PPT2013课件扩展资料1:PPT制作实用小技巧第八讲测试实验指导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PT3.1 PPT操作演示(2007版)3.2 PPT操作演示(2013版)3.3 PPT操作练习(可下载)第九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9.1 网络的定义和发展9.2 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9.3 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9.4 网络系统组成9.5 接入Internet扩展资料1: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基础扩展资料2: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第九讲测试第九讲作业第十讲计算机网络应用及安全10.1 IP地址10.2 Internet的基本服务10.3 网络安全和病毒10.4 网络攻防和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扩展资料1:详解IP地址和IP协议第十讲测试第十讲作业第十一讲多媒体技术基础11 多媒体技术基础补充资料:多媒体作品第十一讲测试第十二讲数据库技术基础12 数据库技术基础第十二讲测试特别章节——数据库专区——孟彩霞教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引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基本概念概念模型数据模型预备知识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基础课,不需要其他课程作为基础,但对于开设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的专业,该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自主学习课程)课程编号:13200901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llege Computer学分:1建议自主学习时间:80学时课程类别:必修授课对象:全校本科专业学生教学单位: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修读学期:第1学期一、自主学习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自主学习课程。

课程的定位是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一年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来扩展学生的视野,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

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办公软件Office 2010及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由于它还是一门自主学习课程,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了解和初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其他课程自主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自主学习目标1.专业知识方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紧紧围绕以学生最需要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主线,采取任务驱动、案例引导和设置问题的方式,组织和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应该达到:(1)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技术、信息检索与应用、信息安全技术。

(2)熟练掌握计算机Windows 7平台操作环境,熟练掌握办公软件Office 2010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文档排版和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和数据分析,独立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

(3)了解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计算机科学前沿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60279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1学 时: 48 学 分:通过/未通过学时分配: 授课: 28 上机:20 实验: 实践: 实践(周):授课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适用专业: 非计算机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不包括工学电类)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技术概述(包括日常办公处理、多媒体、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基础性、概念性知识及典型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安全和社会道德问题等。

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知识非零起点的大学新生,目的是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认识和应用计算机,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按照本大纲开课的各专业同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应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讲解,并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典型软件工具的使用来加深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1)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方法。

(3)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压缩软件、系统维护等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常用微机操作系统的特点。

(4)了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

(5)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术语;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了解Internet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WWW浏览、收发E-mail、利用FTP下载文件等访问Internet资源的基本方法;掌握Windows网络功能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基本的网页设计方法和步骤。

(6)理解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理解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和术语;掌握利用Access建立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8)了解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墙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本课程无需先修课程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数据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数据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领域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多媒体技术、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概念与应用领域。

2.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冯式计算机结构计算机指令与程序计算机硬件概念及主要硬件计算机软件概念及分类微机的发展概况微机的主要部件及性能指标常用数制及数制间的转换字符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理解指令及指令系统的概念,理解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了解微机的发展,了解微机各基本部件的功能与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

3.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应用操作系统的地位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典型的微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的基本使用方法:启动和关闭、桌面、程序管理、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和控制面板的主要功能。

重点掌握Windows XP文件、文件夹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程序管理、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的基本使用方法,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分类、功能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特点;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了解常用的几种微机操作系统,了解计算机的存储体系,了解常用外设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说明:1) 操作系统的分类只要求掌握到大类,大类下的细类不做要求。

2) 对操作系统的功能只介绍具有哪些功能及简要解释。

3) 了解典型的微机操作系统,不要求UNIX和Linux的应用。

4) 关于Windows XP的操作,重点介绍桌面(包括窗口操作、设置开始菜单、建立快捷方式、设置任务栏、使用帮助系统等)、资源管理器(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打印、搜索、关联等操作)和控制面板(如显示器、输入法、日期与时间、键盘、鼠标、系统、网络、添加/删除程序、添加新硬件等)的使用。

5) 对WindowsXP以外,其他操作系统仅了解其特点不要求掌握具体的操作命令。

4.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及关键技术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组成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使用重点掌握办公事务处理的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他的常用办公软件及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

说明:本节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可以用实例来说明各个软件的基本用法,上机讲解时要求学生同步操作。

5.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TCP/IP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朴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传输介质、网卡、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和网关Internet的网络结构和地址Internet的接入方式Windows XP的网络应用局域网连接局域网工作模式设置资源共享和访问方法浏览和搜索WWW信息收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方法网页制作的基本步骤网页的布局重点掌握e-mail、www浏览和搜索、FTP及接入方式和简单网页制作方法;理解Internet的基本结构、地址;了解Internet的发展、主要功能,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OSI参考模型和TCP/IP的体系结构和它们的差别,了解常用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网卡、集线器、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网桥)。

6.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常用术语多媒体计算机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的数字化数据压缩多媒体技术标准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的分类多媒体创作工具简介Windows XP提供的多媒体附件工具理解多媒体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理解声音的采样、量化、数字信号、采样频率、采样精度、编码,理解图像分辨率;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格、声音和图像文件的分类、常用文件格式,了解数据压缩及数据压缩的常用方法、常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及Windows XP提供的多媒体附件工具,了解动画的概念及动画制作过程。

7.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与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数据库系统设计SQL语言简介SQL Server简介ACCESS的基本应用掌握Access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功能与基本组成,理解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术语;了解数据、信息及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了解SQL语言和SQL Server。

说明:1.了解E-R图的使用。

2.要求掌握ACCESS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库建立与查询*)。

8.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关系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威胁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的概念及分类信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据签名技术数字证书技术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特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与来源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防火墙技术计算机安全教育掌握防范病毒的基本方法;了解信息安全与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的联系及区别,了解信息安全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作用,了解数据加密和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解决方案及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的策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症状、特性、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和危害。

四.学时分配教学内容 授课 上机 实验 实践 实践(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社会 1 0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 4 0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应用 4 3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 4 8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4 3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 4 3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概述 4 2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 1总计: 28 20五.评价与考核方式以机试为主,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完成考试及评分,考试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为课堂考查及课后作业练习考核。

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各占30%和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教材:1)大学计算机基础,王保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2)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指导,迟丽华,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8。

主要参考资料:1)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2)大学计算机基础,李 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3)大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刘春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4)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程基础,范慧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TJU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1Code:2160279Titl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1 Semester Hours: 48Credits:Passed / not passedSemester Hour Structure Lecture :28 Computer Lab :20 Experiment : Practice :Practice (Week):Offered by: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r: Other specialties tha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requisite:1. ObjectiveThis course is an obligatory course for freshmen of non-computer specialties. The contents include basic computer concepts,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work principles, main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fundamental knowledge and typical software tools in the fields of office automation, multimedia, network, database etc.),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social ethic problems etc. The course is for freshmen have some computer knowledge, the goal is to expand students’ view from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enable them understand and use computer on a higher level, let them have the capability of learning deeply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2. Course Description1) The course is an obligatory public elementary course, teaching using same textbooks, same contents, same examination method.2) The course emphasizes practicality. It introduces fundamental knowledge from the application view, and has tight bound with practice. It helps students understand more through the usage of typical software tools, and promotes students’ interest on basic knowledge learning. 3)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1)know the creation, develop history, develop trends, important application in information society of computer.(2)understand the basic structure, basic software and hardware component andwork principle, grasp data representation in computer.(3)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basic functions of operating system, master the basic usage of Windows, grasp compress software and system maintenance utility, know features of other operating system.(4)know concepts, component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office automation, master the usage of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master the usage of electronic table software, grasp the usage of presentation maker software.(5)understand computer network related concept and glossary, know computer network protocols and architecture, know basic internet knowledge, master WWW browsing, E-mail receiving and sending, and FTP file downloading, master usage of Windows network function, know basic web page design methods and steps.(6)understand multimedia related concept and glossary, know concept of animate and animate making.(7)understand database related concept and glossary, grasp basis methods of database creation in Access.(8)know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security, master the usage of antivirus software, know the basic usage of firewall software.(9)This course does not need prerequisite courses.3. Topics1)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cietyInformation and data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main featur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Birth of computer and its develop historyDevelop trends of computer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data technology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data, know computer creation,develop history and trends, know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dat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2) Computer OrganizationV on Neumann architectureComputer instruction and programComputer hardware concepts and main hardwaresComputer software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Develop status of microcomputerMain components and performance metrics of microcomputerConversion of number systemsCharacter codingData representation in computerBasic principles of computer systemUnderstand basic structure and feature of computer. Understand concept of instruction and instruction set. Understand principle of storage program,data and code in computer.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omputer. Know main components and performance metrics of microcomputer. Know function of common peripheral.3) Operating systemStation of operating systemConcept and basic function of operating systemClassification of operating systemTypical micro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Basic usage of Windows XP: startup and shutdown, desktop, programmanager, file explorer (my computer) and control panel.Master the usage of Windows XP file and folder. Grasp the basic usage of program manger, file explorer, and control panel. Understand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 of operating system. Know the develop history of operating system. Know several frequently used operating system. Know storage architecture of computer. Know function and principle of frequently used peripheral.Comments:1) Know main class of operating system is enough.2) Do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operating system functions.3) Know typical microcomputer operating system which not includeUNIX and Linux.4) On usage of Windows XP, focus on desktop (use window, set startmenu options, create links, set task bar options, use help system),explorer (create file(folder), rename, copy, move, delete, print, search,attach) and control panel (display, input method, date and time,keyboard, mouse, system, network, install/uninstall program, installnew hardware).5) For other operating system than Windows XP, only need to know itsfeature and not required to master its command.4) Office automationConcept and key technology of office automation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and its architectureapplication of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application of table processing softwareusage of present maker softwareMaster the usage of office automation software such as WORD, EXCEL, Powerpoint. Know concept, key technology and main content of other frequently used office automation software.Comments: Lecture usage of the software with real example. Let the student do the same as teacher in experiment.5) Computer networkconcept of computer network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computer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protocolOSI reference modelTCP/IP architecturecomputer network topology structuremain devices of computer network: transport media, network card, hub,bridge, swither, router and gatewayInternet structure and addressConnect to InternetWindows XP network applicationLocal network connectionLocal network work mode setResource share and visit methodBrowse and search WWW informationReceive and send e-mailFile transportBasic steps to design web pagesLayout of web pagesMaster e-mail, www browse and search, FTP and simple web page design. Understand basic internet structure and internet address. Know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in function. Know concept of network protocol, OSI reference mode and TCP/IP architectur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Know the function of frequently used network connection device (network card, hub, modem, router and network bridge ).6) MultimediaFrequently used glossary of multimediaMultimedia computerDigitize of sound, image and videoData compressionMultimedia technology standardsClassification of sound, image and video filesIntroduction of multimedia production toolsMultimedia tools in Windows XPUnderstand features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Understand sound sample, digitize, digit signal, sample frequency, sample precision, coding.Understand image resolution. Know multimedia computer, multimedia spec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und and image files, common file format. Know data compress and its common method. Know frequently used multimedia production tools and multimedia tools in Windows XP. Know concept of animation and process of animation maker.7) Database systemBasic concepts of databaseData and data processingDevelopment of data management technologyData modelDatabase architectureDatabase systemRelational databaseDatabase system designSQL language introductionSQL Server introductionBasic application of ACCESSMaster the usage of Access.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database system. Understand the concept and glossary of database and database system. Know basic knowledge of data, informa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Know database architecture, the develop method and tools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Know SQL language and SQL Server.Comments:1. Know the usage of E-R diagram.2. Master the usage of ACCESS(include database creation and query).8) Network securityRelation among computer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onsecurity.Threat faced by computer systemBasic feature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tectionInformation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yData encryption technologyData signature technologyData certificationDefinition and feature of computer virusTypes and origins of computer virusDetection and cure of computer virusFirewall technologyComputer security educationGrasp basic methods of antivirus. Know the rela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omputer security and network security. Know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network security. Know data encryption and access control technology. Know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solution and personal network security police. Know concept, symptom, feature, main spread path and harm of computer virus.4. Semester Hour StructureTopics Lecture ComputerLab.Experiment PracticePractice(Week)Computer technology andinformation society1 0Computer organization 4 0Operating system 4 3Office automation 4 8Computer Network 4 3Multimedia 43Database system 4 2Network security 3 1Sum: 28 205. GradingOperation examination is the main type of assessment. There is a final examination with an examination software system. Final score is the final examination score. Usually score is the summarization of course behaviors and homework practice. The ratio of usually and final score is 3:7.6. Text-Book & Additional ReadingsTextbook:1)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Baoqi Wang,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07.8.2) Laboratory Manual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Lihua Chi, 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07.8.Additional Readings:1)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Boqin Fe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5.9.2)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Xiu Li,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9.3)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Chunyan Liu, China Machine Press, 2006.8.4)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Huilin Fa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6.8.Constitutor:Reviewer:Authorizor:Da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