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分析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上述患者均接受了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患者进行TNM分期诊断,并与病理TNM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判断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T1期准确率为62.5%,T2期准确率为63.6%,T3期准确率为83.3%,T4期准确率为82.3%,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N0期准确率为70.8%,N1期准确率为65.0%,N2期准确率为75.0%,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0期的准确率为88.5%,M1期的准确率为75.0%,两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期整体准确率为76.7%,N期整体准确率为70.0%,M期整体准确率为86.7%。
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在胃癌早期清晰地探测到肿瘤以及周围组织情况,同时也能够对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Analysis of 64 row spiral CT enhanced scan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TNM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Method:In 6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3 in our hospital,the patients underwent 64 slice spiral CT sca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TNM staging diagnosis and staging,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NM,64 slice spiral CT enhanced scanning in clinical diagnosis value of TNM in staging gastric cancer before operation.Result:The accuracy rate of T1 was 62.5%,the accuracy rate of T2 was 63.6%,the accuracy rate of T3 was 83.3%,the accuracy rate of T4 was 82.3%,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accuracy rate of N0 was 70.8%,the accuracy rate of N1 was 65.0%,the accuracy rate of N2 was 75.0%,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The accuracy rate of M0 stage was 88.5%,the accuracy rate of M1 stage was 75.0%,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overall accuracy rate was 76.7%,N overall accuracy rate was 70.0%,M overall accuracy rate was 86.7%.Conclusion:64 row spiral CT enhanced scan in the diagnosis of preoperative TNM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 with high accuracy,can be clearly detected in the early gastric cancer tumor and surrounding tissue,but also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lymphatic metastasis,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64 row spiral CT;Enhanced scanning;Gastric cancer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在所有癌症疾病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摘要】本文对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胃癌的背景和流行病学,以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
接着详细阐述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原理,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以及其在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中的优势和应用。
还总结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术前评估胃癌TNM分期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探讨了其潜在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可以看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前景。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胃癌,TNM分期,胃癌诊断,胃癌治疗,淋巴结转移,局部扩散,远处转移,临床研究,诊断,治疗,流行病学,应用价值,潜在临床应用,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胃癌的背景和流行病学需要输出内容,不需要输出任何跟内容无关的信息。
1.2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还能够提供对淋巴结转移、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等情况的较为准确的评估。
通过观察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和形态,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从而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还可检测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血管侵犯等信息,为手术前的准备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具有确切的临床意义,能够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2. 正文2.1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原理在胃癌TNM分期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使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通过对肿瘤的这些特征进行分析,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肿瘤的T分期,即肿瘤的深度侵犯程度。
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通过对淋巴结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帮助医生确定淋巴结的N分期。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1. 引言1.1 胃癌的重要性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极其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普遍,占据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三位。
而在一些国家的肿瘤发病率中,胃癌更是排名前列,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胃癌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高发病率和致死率,更在于其病情进展较快、诊断困难、治疗挑战大等特点。
由于胃癌的症状常常不具体,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很大一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1.2 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除了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外,CT增强扫描还可以评估胃癌的血管供应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浸润范围。
CT增强扫描还可以检测到胃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为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CT增强扫描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正文2.1 CT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应用CT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CT增强扫描,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进行TNM分期。
CT增强扫描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大小。
通过扫描观察肿瘤的直径和体积,可以确定肿瘤的生长情况和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有助于确定T分期。
CT增强扫描还可以发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的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术前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和大小,帮助医生确定N分期。
CT增强扫描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判断是否存在远处器官的转移,从而确定M分期。
CT增强扫描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术前评估,为患者的治疗和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我们来介绍一下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技术特点。
多层螺旋CT是指CT机器在进行扫描时可以连续螺旋扫描多层次的图像,并且具有快速扫描速度、高分辨率等特点。
而增强扫描则是在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的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和组织的灌注情况,有助于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和边界特征。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通过对胃癌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信息的获取,为术前TNM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肿瘤的定位和分期评估。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胃癌的部位和大小,提供了直观的肿瘤定位信息。
增强扫描可以观察肿瘤的血管灌注情况,对肿瘤浸润深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对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评估。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全方位观察淋巴结和远处脏器的情况,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转移病灶,为术前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筛查提供了重要信息。
最后是对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详细的肿瘤信息,有助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根据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评估结果,可以为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进一步地,我们来谈一谈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是对微小病灶的检测能力有限。
由于胃癌的肿瘤大小差异较大,而且早期的微小病灶往往较难被准确定位,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其次是对局部浸润深度的评估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胃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肿瘤的浸润深度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诊率。
对于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也存在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小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检测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认识到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局限性,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手段,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以提高术前TNM分期的准确性。
多模态CT 成像结合影像组学技术助力胃癌精准TNM 分期

多模态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等方法已在胃癌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治疗后再分期及随访监测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是胃癌的一线影像学评估手段,与此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不同成像模式下的CT检查技术和影像组学研究方案,充分发挥不同成像模式检查的优势,结合影像组学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挥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用于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真正推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和死亡数均居第三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不同成像模式下的CT检查技术,包括常规CT成像、CT能量成像以及CT影像组学已广泛应用于胃癌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治疗后再分期及随访监测,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是胃癌的一线影像学评估手段。
胃癌精准TNM分期是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肿瘤是否侵犯邻近结构或器官,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精准判断临床TNM(cTNM)分期的关键。
常规CT检查常难以得到准确诊断,这直接影响cTNM分期的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本文中,重点评述CT成像和影像组学在胃癌TNM分期诊疗中的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一、提升胃癌T分期预测能力对于胃癌T分期的判断,目前主要基于常规横断面CT 增强、CT 能量成像等技术。
基于常规CT增强横断面图像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多是依据强化的肿瘤与低强化的正常胃壁间强化的差异,但存在容积效应的干扰,且在小弯侧及大弯侧常不能显示胃壁全层,难以准确判断T分期。
文献报道的胃癌T分期的准确度差异较大,在20%~91%之间,可信度有待商榷。
需要指出的是,T3期与T4a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业界的难题,目前常以浆膜轮廓和胃周脂肪征象判断,但精准诊断困难较大。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1. 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常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临床上胃癌的症状并不明显,早期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导致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展到晚期,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准确的术前TNM分期对于及时确定治疗方案、预测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2.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优势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通过连续螺旋扫描技术获取患者体内器官组织和血管情况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相比传统的CT扫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对血管造影效果明显等优点,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边界、侵犯情况以及周围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情况,因此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3. 多层螺旋CT在评估T分期中的应用T分期是指衡量肿瘤的原发部位的大小和深度,对于胃癌来说,T分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的范围。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通过观察肿瘤在胃壁内的扩展情况、侵犯周围器官和结构的程度以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等,为临床医生提供T分期的重要依据。
多层螺旋CT在评估T分期中的应用较为成熟,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对于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的T分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N分期是指评估肿瘤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于胃癌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以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形态、密度、大小以及与肿瘤的关系等,辅助临床医生进行N分期的评估。
对于直径超过5mm的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虽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往往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来最终确定;对于小的肝转移灶和腹膜转移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诊断和TNM分期的评估价值

( 1 ,胃底 贲 门癌 1 1 9. %) 6例 ( 7 0 ,胃窦及 胃体癌 1 1 . %) 1
例 ( 1 7 ,胃体及 胃底贲 门区癌 l 1 . %) 9例(0 2 和全 胃广 2 . %) 泛浸 润 4例( 3 。 4. %) 12 方法 .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或禁食 8 h后行多层螺旋 C T
的临 床治疗具有 重要 的指导意 义 。
【 关键 词】 多层 螺旋 C T;胃癌 ;术 前诊 断;TNM 分期
胃癌在我 国是较为 常见 的恶性 肿瘤之 一 , 患病率居 其 各 类肿瘤的首位[ 1 1 。早期 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当 临床症状 明显 时,病变 已属晚期。因此 , 十分警惕 胃癌 的 要 早期症状 ,以免延误诊治[ 2 1 。传统的 胃癌术前评估方法虽 然
中国 乡村 医药 杂志
・
医学 影像 ・
多层螺旋C T对 胃癌术前诊断和T NM 分期的评估价值
邱 国和 杨风 云 林 君 赖 小 亮 多层螺旋 C T对 胃癌术前诊断 和 T NM 分期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 择病理检查确诊 胃癌患者 9 4 与手术后病 理分 析结果 比较 ,
盐酸 山茛菪碱 1 rg,2 ~3 mi 5 a 0 0 n后 1服产气粉 ,吸气后 2 1 屏 住气 。采用 Ph l s 6排多层螺旋 CT仪 ,所有患者 均 ip 1 i 取 仰 卧位 , 容积 扫描 ,扫描参 数 : 0 V,1 0 1 k 1 8 mAs ,层 厚 5 m,螺距 0 8 数 据采集 1 ×0 6 a r ., 6 . mm,扫描范 围包括 胸骨剑突 至脐部 ;对 比剂选 用碘佛醇注 射液 ,利用高压注 射器对肘静脉进行 团注 ,总量 为 10 。对 比剂 注射 后 3 s 0 ml 0 为扫描动脉期 ,扫描范 围包括整个 胃部 ;对 比剂注射后 7 s 5 为扫描 实质期 , 扫描范 围包括从膈顶 至整个腹 部 ;对 比剂 注 射后 1 0 8 s为平衡 期 。将 5 mm 层厚 的增强 图像重 建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1. 引言1.1 胃癌的发病情况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左右。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被确诊患有胃癌,其中死亡人数超过70万。
在中国,胃癌一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量高居世界前列。
胃癌的发病因素多样,与饮食结构、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
高盐饮食、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胃癌的发展过程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在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腹痛、消化不良、呕吐、体重减轻等。
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这也是导致胃癌治疗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1.2 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评估中的作用多层螺旋CT可以在术前为胃癌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确切位置和范围。
通过CT影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肿瘤的边界,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从而有助于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多层螺旋CT在评估胃癌术前TNM分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CT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T(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 (淋巴结转移情况)和M(远处转移情况)分期,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评估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其高分辨率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评估肿瘤的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多层螺旋CT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正文2.1 胃癌的TNM分期胃癌的TNM分期是衡量胃癌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标准。
TNM分期系统根据肿瘤的大小和范围(T)、淋巴结的受累情况(N)、远处转移的情况(M)来进行分级。
具体来说,T分期表示肿瘤在原发部位的大小和深度,分为T1-T4期;N分期表示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N3期;M分期表示是否有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期。
通过综合评估T、N、M三项指标,可以确定出胃癌的具体分期,如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分析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并对照患者的病理结果,探讨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256例胃癌患者(患者均由胃镜活检确诊),在手术前1周内行MSCT检查,患者均是在空腹或者禁食5 h后进行MSCT检查。
平扫后进行动态三期增强。
术前MSCT检查后的TNM分期由本院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进行(双盲)。
结果:在胃癌T分期方面,MSCT总体判断准确者210例,准确率为82.0%(210/256),其中T1期准确率为69.2%(18/26);T2期准确率为62.2%(28/45);T3期准确率为89.5%(103/115);T4期准确率为87.1%(61/70)。
结论:MSCT能够较准确的评估胃癌分期,对临床手术或药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MSCT;胃癌;TNM分期;诊断分析
胃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由于具有相对较大的局限性,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胃癌手术前的TNM分期难以做出较准确的评估。
所以对外科术前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是否存在转移等等方面带来了困难。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以及内镜超声检查(EU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于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对邻近脏器直接浸润的范围,以及胃周淋巴结的转移等方面的准确性有极大的帮助。
尤其是MSCT在临床上的推广,明显改善了其成像质量,很好的帮助了胃癌的术前分期[1-2]。
本研究采用MSCT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NM分期,并对照患者病理检查的结果,以探讨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2010年入院治疗的胃癌患者256例,其中,男136例,女120例;年龄36~82岁,平均71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
1.2 检查方法
采用GE公司Ligh Speed plus 4层螺旋CT扫描机。
患者禁食5 h以上,以确定胃充分排空后,饮水1.0~1.2 L仰卧位,MSCT扫描后行动态三期增强。
扫描参数为:120 kV,200~300 mA,层厚为3~7 mm,螺距为3。
扫描动脉期,其范围是整个胃部。
而后为实质期,其范围是从膈顶到整个腹部。
最后是平衡期。
MSCT检查的结果由本院两名资深放射科医生进行TNM分期(双盲法)。
必要时根据多平面容积重建进行评定(MPVR)。
1.3 分期判断方法
分期采用TNM分期法[3]。
正常胃壁呈1~3层结构,其厚度一般小于5 mm。
胃癌MSCT一般表现为胃壁增厚和(或)胃壁异常增强,见图1、2。
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标准:T0期,胃壁无明显异常增厚;T1期,单层胃壁局灶性增厚且为非透壁性,某些伴有胃壁局灶性增厚,多层黏膜下层的低密度带为完整;T2期,单层胃壁局灶性增厚且为透壁性,部分病灶的周围脂肪层清晰,外边界比较光整,多层结构的胃壁异常增强并伴中层或者外层消失,部分病灶的周围脂肪层清晰,外边界的浆膜面光整;T3期,胃壁增厚,外边界浆膜面呈不规则或者条索状高密度影,部分病灶的周围脂肪层模糊,存在结节或者带状影;T4期,胃壁增厚,癌肿明显侵犯周围脏器,胃壁与相邻器官之间的脂肪层消失[4]。
当MSCT 检出的转移淋巴结小于12组为N期。
远处转移(M期)为转移淋巴结为12组以上、肝脏转移灶和腹水。
胃壁增厚并见肿块阴影,肝脏多发生圆形低密度转移灶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 11.5软件。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256胃癌患者中,病变位于胃底贲门部39例,占15.2%;体部60例,占23.4%;胃窦部152例,占59.3%;广泛浸润的皮革胃5例,占1.9%。
CT表现:在胃癌T分期方面,MSCT总体判断准确者210例,准确率为82.0%(210/256),其中T1期准确率69.2%(18/26);T2期准确率62.2%(28/45);T3期准确率89.5%(103/115);T4期准确率为87.1%(61/70)。
见表1。
N分期:在胃癌N分期方面的判断,MSCT总体判断准确率为72.4%(163/225),其中病理判断属于N1期的病例有100例,MSCT判断与其相符的为76例,准确率为76.0%;而病理判断属于N2期的病例有75例,MSCT判断与其相符的为49例,准确率为65.3%。
病理判断属于N3期的病例有50例,MSCT 判断与其相符的为38例,准确率为75%。
MSCT对于N0与N2方面判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见表2。
患者的胃壁单层和多层的结果显示,76例单层结构的T分期准确率为42.1%(32/76),180例多层结构T分期准确率为90.5%(163/180),而其中T2与T3的准确率分别为53.0% (26/49)和89.9%(107/1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远处转移M分期的判断:MSCT对M期方面判断的准确率为90.8%(病理判断为163例,而MSCT判断为148例)。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对胃癌的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部分难以根治的病例,会考虑先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前对胃癌进行分期可以了解肿瘤细胞对胃壁侵犯的程度、是否有浆膜外浸润,是否已转移周围的脏器,为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判定是否进行切除的主要依据[5]。
所以对胃癌的准确分期对其及时准确的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判断胃肿瘤方面,MSCT扫描通过利用多层结构在肿瘤各期扫描所显示的不同影像,从而体现出其分层结构。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细胞在黏膜下层的广泛浸润,同时大量纤维组织的增生,导致癌组织沿肌纤维束在肌层中呈现巢状浸润而没有破坏肌层的组织结构[6-8]。
本文256例胃肿瘤患者中,有76例(29.7%)是单层结构,其余180例均是多层结构。
胃壁呈现多层结构对于提高MSCT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性是很有利的。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胃壁呈现多层结构时,MSCT对胃癌T分期方面的准确性为90.5%,而当胃壁呈单层结构,MSCT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性仅仅是42.1%,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当胃壁呈现多层结构的时候,早期胃癌的中层及外层结构均是正常的,而主要的病变为局部胃壁内层明显强化和增厚,如果胃壁的中层结构中断消失便被认为是进展期胃癌。
当胃壁为单层结构时,其中层显示不清晰,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事实上胃壁的单层结构还是较常见的,这在诊断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MSCT对N、M期的分期的准确相对较高,所以MSCT对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判断也是具有相对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的。
综上所述,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胃癌的TNM分期,从而对于胃癌的可切除性有着较准确的判断和指导意义,因此,利用MSCT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传武,李文华,孙典学,等.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3):201-203.
[2] Sohn KM,Lee JM,Lee SY,et paring MR Imaging and CT in the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J]. AJR Am J Roentgenol,2010,36(174):1551-1557.
[3] Wittekind C. TNM atlas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TNM / p TNM classification of m alignant tumors [M].New York:Springer-link Co,2003:53-58.
[4] Ssalamah AB,Prokop M,Uffmann M,et al.Dedicated multidetector CT of the stomach: spectrum of diseases[J].Radiographics,2003,23(3):625-645.
[5] 赵丹,来彦博,郭玉林,等.多排螺旋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
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4):314-315.
[6] Park MS,Yu JS,Kim MJ,et al.Mucinous versus nonmucinousgastric carcinoma:differentiation with helical CT[J].Radiology,2002,223(2):540-546.
[7] 柳善刚,杨涛,王振强,等.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33-634.
[8] 张海燕,孙立波.胃癌术前分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