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前产后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护理的技术 - 奶牛养殖

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护理的技术 - 奶牛养殖

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护理的技术-奶牛养殖奶牛难产现象时有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母牛在分娩时如果接产方式不正确,发生难产时助产不当,另外,在产后的护理不到位,会导致母牛的产道受损,易患多种生殖系统疾病,影响产后正常的排卵发情,因此要做好奶牛助产和助产后护理工作。

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正确助产方法及助产后实用的护理方法。

1、助产前的检查工作助产前的检查工作非常重要,可对母牛的妊娠情况充分的了解,对分娩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一个预判。

首先要先了解母牛是初产还是经产,确定母牛产犊的时间,看胎膜是否破裂,是否破水,检查母牛的大小以测量腹围的大小。

检查母牛努责是否有力。

因初产母牛常因产道狭窄而发生难产,经产母牛多因胎儿的位置、方向以及姿势不正而发生难产,因此在分娩前还要检查胎位。

在助产前还要检查产道的润滑程度,有无发生出血损伤、黏膜水肿的现象,并注意产道损伤的程度和有无发生感染。

在通过产道检查胎儿时,要重点检查胎位、胎向以及胎儿的生命体征。

另外,还要检查母牛全身的情况,包括精神状态、脉搏、呼吸等。

如果发生异常要及时的处理。

2、助产前的准备工作助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将母牛保定,使其保持为较舒适的站立姿势,如果母牛不能站立则要让其侧卧在柔软的垫料上以便于保定助产。

然后再将母牛的后躯清洗干净,尤其是会阴和尾根处要使用温水洗净,并将牛尾拴于体侧,再用消毒液消毒会阴。

助产人员的指甲要剪短、磨圆,并将双手和手臂用消毒液彻底的消毒。

用于助产的器械也要仔细的消毒,同时将2-4条助产棉绳用消毒液浸泡柔软用于牵引胎儿用[养殖:/]。

3、助产时的注意事项助产时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不可盲目助产,要注意一些助产事项。

在助产时如果发生胎儿胎位和胎向不正,要先将胎儿送回到产道或者子宫腔内,再矫正胎位、胎向和姿势。

如胎儿无力排出需助产人强行拉出胎儿时,要求操作人员要配合着母牛努责的频率来施加牵拉胎儿的力度,确定方向以及助产的时间,以防发生产道受损。

奶牛产后保健方案

奶牛产后保健方案

奶牛产后保健方案引言奶牛的产后保健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和产奶能力。

良好的产后保健方案可以帮助奶牛尽快恢复到生产状态,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和全面的奶牛产后保健方案,旨在帮助养殖者科学养护奶牛,提高养殖效益。

1. 清洗和消毒环境在奶牛产后,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奶牛舒适的饲养环境,包括干净的床铺和饮水设施。

床铺应定期更换,并保持干燥洁净,以防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同时,饮水设施也需要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以确保奶牛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2. 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奶牛产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恢复体力和满足产奶的需求。

在奶牛产后的前几周,饲喂高能、高蛋白的饲料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增加饲喂浓缩饲料、添加优质青贮料和饲料添加剂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此外,也要注意给奶牛提供足够的饮水,并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

3. 做好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奶牛产后保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奶牛分娩后,应及时清洗外阴,并为奶牛注射适当的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同时,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乳房清洁和乳房按摩,以促进乳汁排出和预防乳房炎。

产后护理还包括对奶牛进行体温监测,确保奶牛没有发热或其他异常情况。

4. 控制奶牛的运动产后的奶牛通常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因此应该控制奶牛的运动。

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限制奶牛在产房周围的活动范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乳房负担过重。

此外,还可以给奶牛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减少奶牛的压力和紧张情况。

5. 注意奶牛的行为和健康产后的奶牛容易出现一些健康问题,如胃肠障碍、子宫感染等。

因此,养殖者需要密切关注奶牛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奶牛出现食欲不振、乳房红肿或排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向兽医求助,并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予适当的治疗。

结论奶牛产后保健方案是确保奶牛健康和提高产奶能力的重要措施。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套有效和全面的奶牛产后保健方案,包括清洗和消毒环境、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做好产后护理、控制奶牛的运动,以及关注奶牛的行为和健康等方面。

奶牛围产期的护理技术

奶牛围产期的护理技术
根据奶牛的配种记录和妊娠检查 结果,准确推算出预产期。
临产征兆观察
密切观察奶牛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如出现乳房肿胀、阴门松弛、食欲 减退等临产征兆,应及时做好接产 准备。
异常情况处理
如发现奶牛出现难产、胎位不正等 异常情况,应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 诊断和治疗。
03
分娩过程及护理技术
正常分娩过程
第一产程
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智能化技术应用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奶牛围产期护 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护理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护理方案
针对不同奶牛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围产期护 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
环保可持续发展
在围产期护理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消 耗和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奶牛围产期护理水平建议
01
初乳的重要性
02
初乳喂养时机
初乳是母牛产犊后最初几天分泌的乳 汁,富含抗体和营养物质,对犊牛的 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确保犊牛在出生后1小时内获得初乳 ,最迟不超过2小时。初乳的喂量应 根据犊牛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
03
断奶计划制定
根据牧场管理策略和犊牛生长情况, 制定合理的断奶计划。通常,犊牛在 出生后2-3个月开始逐渐断奶,期间 需关注犊牛的采食情况和健康状况。
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按照兽医建议,为犊牛接种必要的疫 苗,如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等,以提 高其免疫力。
寄生虫控制
定期为犊牛进行驱虫处理,防止寄生 虫感染影响犊牛健康。
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犊牛生活环境的清洁干燥,定期 消毒圈舍和用具,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机会。
观察与诊断
密切观察犊牛的行为和健康状况,一 旦发现异常,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 治疗。

奶牛产前产后管理

奶牛产前产后管理

奶牛产前产后管理奶牛产前产后的管理,不仅影响牛群增殖,而且影响产奶水平、利用年限和经济效益。

一、产前管理1、营养:①能量负平衡可导致体重下降、影响卵泡发育和激素分泌。

注重干物质采食量、精粗比、能蛋比及钙磷比,根据不同产奶阶段科学配制日粮,保证瘤胃健康。

②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会影响受孕率,高水平蛋白导致血液和子宫液中的含氮化合物浓度高,氮转为尿素会降低免疫力。

检测牛奶中尿素氮水平,以控制日粮蛋白水平高低。

③维生素对奶牛繁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维生素a及e。

④注意钙磷比,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

产前钙喂量为4O 一5O克/头·日,钙磷比为l:l。

产后喂高钙日粮,l5O一2OO克/头·日,钙磷比l.5一2:l。

2、产房管理:①产前2l天开始饲喂过渡期日粮,减少因产犊应激造成的伤害,注意在围产期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及钙、磷比(产前低钙),可有效减少胎衣滞留和子宫复旧延迟。

②对新近产房者,全身用2一3%来苏儿或O.l%新洁尔灭液消毒。

每天对奶牛喷雾消毒1次,测2次体温,更换1次褥草。

坚持奶牛保健,产前几天转入产栏,并提供清洁、干燥、舒适的分娩环境,可有效减少胎衣不下、子宫炎。

注意适时接产,头胎牛以自然分娩为宜。

3、消毒:①产房入口设消毒槽或垫,隔离患传染病牛。

每2一3天用2%火碱或消毒液对饲喂用具、地面、食槽、粪尿沟等消毒,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产栏撒l层石灰,再铺垫新鲜干燥褥草。

②有产犊征兆者,用O.l%高锰酸钾或2一3%来苏儿擦洗外阴、肛门、尾部及后躯,并用消毒后的毛巾擦干,绷带缠好尾根,固定于-侧。

用新洁尔灭对接产器械消毒,切断外源性感染。

③及时清洗并擦干产后牛外阴、肛门、尾部、后躯及乳房等,清除褥草、胎衣(-经排出马上清离)等污物,并铺好洁净褥草。

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教案设计

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教案设计

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现代养殖业中,奶牛生产过程中的产后护理与管理对于奶牛的身体健康和产奶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养殖企业和从事奶牛养殖的农民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是保障奶牛身体健康、增加产奶量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课程,培养学员能够熟练使用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的专业工具,总结出具有实际应用强度的方法与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的工作流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奶牛的生理特征,学习奶牛分娩及产后恢复的基本知识,掌握奶牛产后护理流程。

2.学习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的专业工具、设备以及应用,例如乳房清洁、泌乳调节等方面的知识。

3.了解奶牛的营养需求,学习饲料选择、配料、使用和存储等方面知识。

4.学习日常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如防止疾病传播、生殖和遗传管理等。

(二)实践能力1.理解和掌握奶牛产后病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能够针对不同的生产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熟练掌握奶牛的日常管理、疾病预防、配种和繁殖等方面的工作。

3.具备对牛场环境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将从奶牛分娩及产后恢复、奶牛生理特征、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的工具和应用、奶牛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教学,涵盖以下内容:1.奶牛分娩及产后恢复(1)奶牛分娩的过程和特点;(2)奶牛分娩后产道恢复的观察和护理;(3)奶牛产后休息和饮食的管理。

2.奶牛生理特征(1)奶牛的饮食结构和营养需求;(2)奶牛的生理特征和乳房解剖组成;(3)奶牛泌乳调节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奶牛产后护理与管理的工具和应用(1)奶牛乳房清洁和维护工具及使用方法;(2)奶牛泌乳调节工具的种类和应用方法;(3)奶牛活体评估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4.奶牛疾病预防及治疗(1)奶牛产后患病的种类、症状和诊断方法;(2)奶牛产后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五、教学方法本教学将采取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讲授、听课练习和模拟操作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课程内容,提升实践能力。

奶牛产后护理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

奶牛产后护理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

奶牛产后护理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引言:奶牛产后护理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产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以及健康状况。

因此,正确使用奶牛产后护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奶牛产后护理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帮助畜牧业从业者更好地管理奶牛的产后期。

一、产后护理技术概述产后护理技术旨在保证奶牛在分娩后恢复良好的健康状态,并提高其生产效益。

常见的产后护理技术包括:1. 清洁和保暖:在分娩后,给予奶牛适当的清洁措施,包括擦拭干净奶牛身体,清理分娩过程中产生的羊水和胎盘。

此外,确保奶牛停留在干燥温暖的环境中。

2. 饮食管理: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合理调整产后饲喂量和营养成分,以满足奶牛的需求。

3. 疾病预防:及时为奶牛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产后疾病,如乳房炎、子宫蓄脓等。

4. 营养保障:根据奶牛的需求,提供优质饲料和合理的饮水,确保奶牛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5. 环境管理:保持奶舍的清洁,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二、产后护理技术使用注意事项1. 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在奶牛即将分娩时,制定一个详细的分娩计划,包括分娩日期、时间、分娩人员等。

这样可以确保分娩过程的有序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处理。

2. 产前的管理:在奶牛分娩前,应对其进行适当的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患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3. 有效的清洁措施:在奶牛分娩后,要给予奶牛适当的清洁措施。

注意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避免对奶牛造成不适。

4. 特殊疾病的防控:奶牛在产后容易患上乳房炎、子宫蓄脓等疾病。

在产后护理中要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监测,必要时及时就医。

5. 营养管理:根据每头奶牛的个体差异,合理制定产后饲喂计划,确保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还要注意提供足够的饮水、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

三、产后护理技术的效益及挑战正确使用产后护理技术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包括:1. 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奶量和奶品质量。

2. 减少产后疾病的发生,降低治疗成本。

关于奶牛的产前和产后管理

关于奶牛的产前和产后管理

关于奶牛的产前和产后管理奶牛的繁殖在奶牛的饲养中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没有奶牛的繁殖就没有牛奶,就没有新生牛的补充,就无法进行生产,奶牛的产前和产后管理,直接影响着奶牛的繁殖效率.下面分几个阶段前和产后管理一,分娩的预兆奶牛的预产期通常按280天计算。

奶牛在分娩前后机体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有下面几方面①骨盆的变化,母牛在怀孕后期,由于骨盆腔内的血管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的扩张,部分血浆出血管壁,浸润周围的组织而使骨盆韧带松弛变软。

当荐坐韧带变的非常松软,用手触摸似一团软组织感,且尾根两侧出现明显的塌陷现象,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即可分娩。

②外阴部的变化。

母牛分娩前数天,阴唇逐渐肿胀阴唇上皮肤皱纹平展,质的变软,阴道黏膜潮红,黏液由稠变稀,子宫栓软化从阴道排出,有时挂在阴户上。

③乳房的变化。

乳房在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

临产45天可挤出少量清亮胶样液体,产前2——3天可挤出初乳,乳头变粗,表面光亮,有的母牛有滴奶现象。

④体温的变化。

在妊娠8——9个月时体温升到39摄氏度,但临产前约下降0.4---0.8度,坚持每日清晨测温可以发现产期的到来。

⑤精神的变化。

母牛在临产时,由于子宫颈的高度扩张,子宫痛缩,开始出现阵痛现象,母牛的食欲下降,表现出精神不安,时起时卧举尾频尿,回顾腹部,拱腰,后驱左右摆动,哞叫等。

二,分娩过程:正常的奶牛分娩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1、开口期。

子宫纵形肌和环形肌开始间歇性收缩,并向子宫方向进行驱出运动,使子宫劲完全开放,与阴道的界限消失。

这时期的特点是只阵缩而不出现努责。

此时,母牛表现出精神变化。

不安,时起时卧,来回走动而弓背抬尾,作排便姿势,哞叫。

开口期一般需要1——12小时。

平均为6小时,出产母牛表现症状比经产母牛明显,时间较长。

2、胎儿产出期:是指子宫颈完全开张至胎儿产出为止,特点是子宫肌发生更频繁有力的阵缩,同时腹肌和痛肌也发生强烈收缩(努责),腹内压显著升高,这个时期的子宫肌收缩期延长,松弛期缩短,弓背努责,经多次努责,从阴户口可见淡白或微黄色,半透明,膜上有少数细而直的血管,膜破裂后,流出黄色的液体,然后包囊胎儿蹄子的羊膜囊部分的露出阴口在阵缩和努责的作用下,羊膜囊破裂流出白色混浊的羊水,整个胎儿排出产道。

奶牛分娩前的饲养及产后的护理

奶牛分娩前的饲养及产后的护理

高。 以, 所 母牛产后 5天内 , 不可将乳房 内的奶全部挤净 , 乳房
内留部分奶 , 以增加乳房 内压 , 可 减少奶 的形成 。避免血钙 、 血 糖大量 流失 , 进一步加剧乳房水肿。一般产后第 1 天每次只挤
停奶 时 ,用药进行乳 头封闭 , 可 有效 防治产后乳房炎。待最后 1 次挤 净 奶后 , 取粉剂青 霉素 3 0万单 位 , 2 粉剂链霉 素 2 0万 单位 , 0
产后 3 5天进 行直肠检查 ,如果 发现奶牛患有卵巢静 O3 止、 子宫炎等疾病 , 要及时治疗 。如果奶 牛在产后 5 ~ 0天 尚 O6
未表现发情症状 , 可肌 肉注射 乙烯 雌酚 1~ 0毫升 , 52 诱导其发
情。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 002
畜 禽 饲 养
1分娩 前 的饲 养管理
奶牛从产犊前 1~ 5天 开始 , 0l 在 克, 碳酸钙 5 0克。可起到暖腹 、 充饥 、 增腹压的作用 , 这样有利 于胎衣的排出。但要注意食盐喂量不可过多 , 否则会导致乳房
麸皮 喂给 1 . 前 . O 娩 的 浮肿 养, 及 产 后补 的 等易于消 奶 牛每 天分 18千 克精 料 的 基 础 饲 。同时喂给母 牛优质干 草为主 , 喂玉米 、 护 理 化的饲料 控制催奶饲料。
物。
感染疾病 。观察 阴门、 乳房、 乳头等部位是否有损伤 , 有无瘫痪
发生 的征兆 。每 天测 1 2次体温 , ~ 若有升高 , 时查 明原因并 及
进行处理 。
产犊后 的最初几天 ,母牛乳房 内的血液循环及乳腺 泡的 活动控制与调节均未达到正常状 态 , 乳房肿胀厉 害 , 内压 也很
应缝合 , 并涂 布磺胺类 药膏 ; 如果 出血量 大 , 要及时结扎 止血 ; 如果产道无异 常 , 而仍见 努责 , 可用 1 2 %一 %的普鲁 因注射液 1 ~ 5毫升进行尾椎封闭 ,以防宫脱。产后 3 01 0分钟后 即可挤 奶, 挤奶前先用温水清洗牛 体两侧 、 后躯 、 尾部 , 并把污染 的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产前产后的护理方案
北京邦士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赖利兄我们发现,如果不注重奶牛产前产后饲养管理的实施,或者实施了错误的护理方法,奶牛的产科和代谢类疾病就会接踵而至,例如,乳房炎,乳房恶性水肿,乳热症(产后瘫痪),酮血病,酸中毒,瘤胃积食,胎衣不下,真胃移位,真胃积食,真胃炎,奶牛产后综合症等,轻则花费巨大的治疗费用,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重则治疗不愈,不得不淘汰奶牛。

为此,我们从饲养管理和预防措施上,提出一些产前产后的护理方法来避免和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以保证奶牛产前产后正常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产犊前的护理方法
1、在预产期前21天,要增加精补料的营养水平,减少精补料的喂量,每天不超过4kg,多喂优质牧草。

可预防真胃移位,真胃积食,真胃炎等
2、不能喂块根、酒糟、豆腐渣等多汁类饲料。

3、产前不要再饲喂玉米青贮饲料。

4、不能饲喂苜蓿干草。

5、产犊前21天,加强运动,每天至少运动6小时。

可预防和减少胎衣不下。

6、产犊前21天,奶牛的日粮中,盐、钙、磷的水平不能太高,否则会引起奶牛的乳热症(产后瘫痪)。

7、产前21天,日粮中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浓度,另外添加反刍动物酵母培养物。

8、要把产前21天的奶牛与其它干奶牛隔开,有条件的牧场要提前把临产奶牛放进单独的产房,注意观察奶牛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9、产前5天到产犊,最好停喂或少喂精补料。

产犊后的护理方法
1、立即给分娩后的奶牛披上薄棉被或其他覆盖物,预防感冒。

2、产房或棚圈应封闭,防止冷风直接吹在奶牛身上。

3、清理地面的胎衣和污物,然后进行环境喷雾消毒。

4、立即用聚维酮碘给奶牛的外阴清洗,消毒。

5、产后给奶牛补液,消炎,止血。

方法:(1)5%葡萄糖盐水1500ml+头孢噻呋钠和甲磺酸培氟沙星混合,一次静注。

(2)(10ml)安络血5支一次肌注。

6、产后4-5天内,每天给奶牛饮一次营养粥。

配方是:麸皮0.5kg+红塘1.0kg +扶正解毒散250g,用10-15kg 开水冲开,候温饮用。

连用5日。

7、产后3天内,不要饲喂精补料,3天后,根据奶牛不断上升的产奶量,逐步添加精补料,但每天不超过0.5kg。

8、产后给奶牛多喂一些优质粗饲料。

例如,羊草,苜蓿干草,优质青贮。

9、产后挤初乳,要少挤,勤挤。

第一天每次挤0.5-1kg,每天5-6次。

第二天每次挤1-3kg,每天4-5次。

以此类推,5-6天挤净。

10、奶牛乳房膨胀是正常的,只要每天挤一次奶就热敷一次乳房,一般10天左右,乳房即可恢复正常。

而乳房出现恶性水肿需及时治疗,否则极易引发奶牛的乳房炎。

处方:公英散喷剂,每日喷2次,三天为一疗程。

11、注意观察奶牛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