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顺产产前产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自主卧位,尽量取左侧卧位,解除右旋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预防仰卧位综合征。

2.饮食护理:饮食清淡为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高蛋白、足够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病情观察:根据护理级别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4.基础护理:根据患者分级护理要求,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5.专科护理:产前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初产妇宫口开大3cm,经产妇宫口开大2cm,送入产房待产。

产后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及阴道出血量、颜色、性质,观察新生儿基本情况,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喂养指导。

6.安全护理:根据病情使用床挡、腕带,做好各种管路护理,严格交接,做好新生儿管理,防止意外发生。

7.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自然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保持乐观心情,积极配合,避免精神紧张,以免影响产程的进展。

【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病区环境、探视及陪护制度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告知患者以高蛋白、足够热量、高维生素及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3.告知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保持乐观心情,告知孕妇30s/5~6min为规律宫缩,并讲解自数胎动的方法和重要性。

4.告知患者产后多饮水,4~6h内尽早排空膀胱,预防产后出血。

告知患者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5.告知患者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适当下床活动。

无禁忌证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讲解其意义。

6.告知患者婴儿出生24h内注射乙肝疫苗、卡介苗,72h 后采足跟血及听力筛查,并讲解其意义。

7.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燥,注意观察脐带残端有无出血及异常分泌物,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8.指导产妇产后42d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以免引起感染,42d后到产科门诊复查生殖器恢复情况。

讲解带环时间和注意事项:顺产产后3个月,剖宫产产后6个月,月经干净3~7d。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常规

产科护理(一)产科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分娩前护理】1) 热情接待孕妇入院,介绍病室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测量生命体征、磅体重并询问病史,连同病历送入待产室进行产科检查,做好各项记录。

2) 通知当班医生,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及胎心监护。

3)嘱孕妇尽量左侧卧位,注意休息。

4) 教会孕妇自数胎动,如有胎动过多或过少及时报告医生5)指导孕妇进营养丰富的饮食,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铁、钙、纤维素,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

6)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温湿度适宜。

7) 观察生命体征及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8)讲解分娩配合、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知识。

9) 如剖宫产则按剖宫产术前护理。

【分娩后护理】1) 产妇返回病房,当班护士应与助产士做好床旁交接,了解分娩过程,按摩子宫,协助产妇卧床休息。

2) 观察子宫复旧及阴道流血情况。

产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按摩子宫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鼓励产妇多喝水喝汤,产后4-6小时协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导尿。

4)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体温超过37.5'C以上者每日测四次,连续三天平稳后改每日一次5)指导产妇每日会阴清洗二次,保持会阴清洁。

6)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如异常报告医生。

7)嘱产妇早开奶,做好乳房护理。

8) 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协助必要的生活护理。

9) 剖宫产按剖宫产术后护理。

【健康指导】1) 宜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素食物,多喝汤类饮食。

2)室温宜22—24℃,相对湿度50%—70%, 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 指导母乳喂养,提供母乳喂养知识。

4) 指导新生儿护理方法,如新生儿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新生洗浴等。

5) 保持外阴清洁及个人卫生,每日会阴清洗。

6)产后42天禁止性生活及盆浴,42天后采取避孕措施,指导产妇选择适合的避孕方法,一般顺产后3个月剖宫产后半年可以放环避孕。

7) 嘱产妇于产后42天携婴儿回医院进行产后健康体检。

临产的护理措施

临产的护理措施

临产的护理措施引言临产是孕妇在预产期前后开始出现产前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的现象。

这一阶段的护理十分重要,既需要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又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关怀。

本文将介绍临产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临产过程顺利进行。

1. 环境准备在孕妇即将临产之际,必须确保产房的环境安全舒适。

以下是一些环境准备的措施:•调节产房温度,保持舒适的环境温度;•提供充足的照明,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孕妇的状况;•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确保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新鲜。

2. 检查孕妇条件在临产过程中,及时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和体温,随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定期检查孕妇的宫颈扩张情况,以确定临产进程;•监测胎儿的心率,确保胎儿健康状况良好;•检查孕妇的阴道出血情况,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3. 镇痛措施临产过程中的疼痛是孕妇普遍会遇到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镇痛措施:•提供适当的揉背和按摩,缓解孕妇的腰背疼痛;•鼓励孕妇使用呼吸和放松练习来控制疼痛;•考虑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如硬膜外麻醉或镇痛药物。

4. 提供心理支持在临产过程中,孕妇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心理支持措施:•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孕妇感到安心和放松;•给予孕妇足够的隐私空间,尊重她的个人需求;•解释临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帮助孕妇了解并减少恐惧感;•鼓励孕妇与家人或伴侣保持良好的沟通,分享喜悦和担忧。

5. 育儿教育和产后护理临产后,孕妇需要合适的育儿教育和产后护理指导。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为孕妇提供关于婴儿喂养、换尿布和婴儿护理的指导;•解释孕妇产后身体复原的过程,并提供相关建议;•鼓励孕妇与婴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她适应新角色。

结论临产是孕妇和胎儿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正确且细致的护理措施能确保临产过程的安全和舒适。

通过环境准备、孕妇条件的检查、镇痛措施、心理支持以及育儿教育和产后护理的指导,我们能够为孕妇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她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注意事项
产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乎到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以下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注意事项:
1. 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是产科护理的基
本工作。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监测,以及产妇的意识状
态和疼痛程度的评估。

2. 观察产程,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包括宫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及胎儿的心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
医生。

3. 保持产妇的卫生,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护士需要协助产妇进行个人卫生护理,保持外阴和会阴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4. 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产程,护
士可以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走动、换姿势等,有助于减轻
产妇的疼痛和促进胎儿的下降。

5. 提供情绪支持,分娩是一次身心都需要极大支持的过程,护
士需要给予产妇充分的情绪支持,鼓励她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减轻
焦虑和恐惧。

6.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同样重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产后
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排尿情况等,并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教育,指导她们正确哺乳、个人卫生和恢复锻炼等。

以上是产科一般护理的常规注意事项,护士需要在工作中严格
遵守这些注意事项,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生孩子流程

生孩子流程

生孩子流程生孩子是一件非常令人期待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段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旅程。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生孩子流程,以帮助准备要做父母的夫妇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

1. 孕前检查:在怀孕之前,在孕妇确保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这样可以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疾病或问题,以便为宝宝的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

2. 怀孕:一旦怀上孩子,就需要开始进行产前检查和孕期护理。

这包括定期去医院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此外,准妈妈还应该注意饮食,避免吸烟和饮酒,保持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以及接受必要的疫苗接种。

3. 分娩:一旦孩子到达预产期,分娩过程就开始了。

通常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顺产和剖腹产。

一般来说,如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都良好,可以选择自然顺产。

在医院的分娩室里,孕妇会接受监测,如胎心监护,以确保一切正常。

4. 产后护理:一旦宝宝出生,对于产妇和新生儿来说,产后护理非常重要。

这包括其他常规医疗保健措施,如婴儿照护、喂养和产后身体恢复。

产妇需要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锻炼,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5. 婴儿护理: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需要特别关注新生儿的护理。

这包括喂养、清洁和照顾宝宝的基本需要,如换尿布和洗澡。

此外,要确保婴儿接种疫苗和定期体检,以及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温暖的家庭氛围。

6. 成长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经历许多重要的成长和发展阶段。

作为父母,他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指导和关注,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和社交发展。

此外,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生孩子是一个充满喜悦和挑战的过程。

准备要成为父母的夫妇需要在孕产期间付出很多努力和关怀,以确保妻子和宝宝的健康。

而成为合格的父母,则需要持续地学习、关注和经验积累,以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顺产的标准

顺产的标准

顺产的标准顺产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自然顺利地将胎儿顺利生下的一种分娩方式。

相比于剖腹产,顺产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之一。

为了确保顺产的顺利进行,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参考内容。

1. 孕期管理:- 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孕期每4周进行一次产前检查,到孕期30周开始每2周进行一次检查,到孕期36周开始每周进行一次检查。

- 孕妇保持适当的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应适当增加,最好控制在孕前体重的11-16kg之间。

- 孕妇保持适当的锻炼:孕妇应定期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

2. 分娩准备:- 选定产妇的合适产妇:孕妇应达到一定的体力和健康状况,无明显的产前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等)。

- 安排产前培训:为产妇提供相关的产前培训,包括分娩的过程、注意事项等。

- 就医分娩计划:产妇和医生一起制定分娩计划,包括选择的分娩方式、分娩位置等。

3. 分娩过程:- 输液麻醉技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麻醉,可以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等技术。

- 分娩位置:产妇可以选择平卧位、半躺位、站位等不同的分娩位置,根据产妇的舒适度和分娩进展来决定。

- 监测产妇状况:通过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胎心监测等,及时了解分娩进展和产婴状况。

- 高危分娩的监护:对于高危分娩的产妇,需要密切监护产程,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 产后护理:- 产后紧急处理:分娩后,如果出现难产、产后出血等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干预。

- 产后康复指导: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指导,包括饮食注意、乳房护理、恢复锻炼等。

- 产后复查:产妇出院后要定期进行产后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产后并发症。

以上所述是顺产的一些参考标准和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提高顺产的成功率,保障产妇和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也要根据每位产妇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个体化分娩计划,为每个顺产过程提供最佳的医疗保障。

顺产的宝妈产前产后需要注意哪些?

顺产的宝妈产前产后需要注意哪些?

顺产的宝妈产前产后需要注意哪些?新宝妈在经历了怀孕、分娩之后进入产褥期,也就是俗称的“坐月子”,由于过去的十个月怀孕期间,宝妈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就需要时间来恢复,所以产后科学坐月子,对于促进产后恢复就显得很重要。

那么产前产后都有哪些需要注意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产前产后确实注意的点很多,产后稍微不注意,就会有这样那样闹心的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生产前后注意点:一、产前注意事项:1、一定要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比如宝宝特别漂亮,可爱等。

因为过度紧张对产程的进展会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会引起宫颈水肿,从而延长产程,而不利于顺产。

2、禁止做大动作比如追赶、拥挤、登高等,还要保证营养充足,多吃牛奶、鸡蛋、鸡汤等,保证睡眠充足,积累体力。

3、练习呼吸技巧也可以进一步的熟练分娩的辅助动作,练习呼吸技巧,同时要准备好分娩所用的住院物品。

4、物品清点清点入院所需要的东西,妥善安排分娩回家后所需的用具。

把出院时自己和孩子所需物品放于显眼位置。

二、产后注意事项产后卫生还是很重要的,并不是像传统所说,不洗澡、不洗头、不刷牙哦。

1、软毛牙刷一个。

顺产之后,三天后是可以刷牙的,选择软毛的牙刷即可,普通的也可以,产后容易牙龈出血,牙膏也尽量用温和一些的可以选孕妇专用的。

2、子宫复旧。

一般而言生产之后子宫约在肚脐的位置,产妇要观察子宫下降的程度是否正常,自然产的产妇可以按摩子宫,但剖腹产的则不宜。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产妇因为宝宝性别或者宝宝其他问题而情绪低落,沮丧,这会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4、进行母乳喂养,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给宝宝喂一次奶,同时跟宝宝进行皮肤接触,这有利于刺激乳腺分泌,对母亲子宫收缩有好处。

5、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分娩后2小时内比较容易出血,分娩后2-24小时仍有出血可能,可以按摩子宫,减少出血。

会阴伤口和子宫收缩会引起疼痛,可仰卧位休息。

6、分娩初期,尽量吃一些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怀孕生子对女性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顺产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

顺产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

顺产护理常规及健康宣教一、顺产伤口护理顺产伤口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会阴部和宫颈的撕裂和侧切形成的伤口。

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定期更换卫生巾或护垫,避免潮湿环境。

3.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搬运,以免伤口裂开。

4.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二、产妇心理疏导顺产后的产妇可能会经历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如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

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度过心理难关。

2.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倾听其心声。

3.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如深呼吸、冥想等。

4.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三、哺乳与乳房护理哺乳是新生儿获取营养的主要方式,乳房护理对于哺乳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产妇尽早开奶,促进乳汁分泌。

2.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避免乳头损伤。

3.定期检查乳房是否有硬块或疼痛,及时处理。

4.避免过度挤压或牵拉乳房,以免引起乳腺炎。

四、饮食营养指导顺产后产妇需要恢复身体,同时还要满足哺乳的需求,因此饮食营养至关重要。

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予产妇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蔬菜等。

2.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3.鼓励产妇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4.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

五、休息与活动安排顺产后产妇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来促进身体恢复。

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给予产妇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3.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休息和活动的时间和强度。

4.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不动,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身体恢复。

六、产后复查与随访产后复查和随访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

护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后复查和随访。

2.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前顺产产前产后护理常规
1、孕妇入院后由护士接待,负责测量T、P、R、BP安置床位,作入院介绍,并通知负责医师。

2、每日测量T、P、R、BP四次,连测三天,T超过℃,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遵医嘱测量,每日听胎心2次,发现节律强弱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4、询问一般情况,了解大致病史及孕产次数,核对预产期。

5、指导孕妇左侧卧位休息,宫口开大3cm时,及时送入待产室。

6、工作人员应态度严肃认真仔细,对产妇关心体贴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

二、产后
1、产后由产房助产士观察2小时后送入病房,严格向护士交班,首先压宫底测量BP,特别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出血多时立即报告医师。

2、向产妇做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并帮助产妇正确喂哺新生儿。

3、了解孕妇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进行观察。

4、每30-6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产后2-4小时督促鼓励产妇自行下床小便,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解小便者,应采取措施帮助排尿,如热敷下腹部,温开水冲洗外阴部,按摩膀胱,听流水声,肌注新斯的明,采取以上方法仍不能自解小便者应遵医嘱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尿管定时开放。

5、产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24小时后鼓励下床活动。

6、饮食忌生冷辣等食物,食物中应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易于消化,少食多餐为宜,应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7、观察恶露性质、量、颜色、气味,有特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8、指导产妇每天梳头、刷牙、洗脸。

三、会阴部护理
1、产后外阴部经常保持清洁,协助和指导产妇清洗外阴和勤换消毒会阴垫。

2、每日用%新洁尔灭棉块擦洗会阴2次,剖腹产和顺产擦洗3天,侧切者擦洗5天,有红肿者,用50%硫酸镁粉局部湿垫敷或红外线理疗。

3、知道有侧切口者侧卧位以保持伤口干燥。

4、重视病人主诉,警惕伤口感染。

四、乳房护理
1、哺乳前母亲应洗手,清洗乳头。

2、乳头若有皴裂可局部涂10%鱼肝油铋促使伤口愈合。

乳头破损严重、疼痛,应暂时停止哺乳并指导产妇定时挤出乳汁。

3、协助和指导乳房胀痛的产妇,做好乳房按摩,疏通乳腺。

4、指导产妇用手指掐住乳头转动或轻轻牵拉以利纠正乳头扁平和凹陷。

5、不宜哺乳者,遵医嘱给回奶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