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时空坐标

]

[知识线索]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由于外来文化的介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染,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突出特征。 2.20世纪5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 3.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20世纪末以来,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生活。 [目标导航]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受政治的影响,盛行军装和“干部服”。

(3)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思维点拨] (1)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西方外来文明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归纳总结]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

(1)近代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2)改革开放前的特征:政治性、保守性明显,朴素单一。

(3)改革开放后的特征:新颖款式层出不穷,与国际接轨。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传统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

2.西方饮食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中西区别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住宅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2)影响: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葬风俗

①近代: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②现代: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其他风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

②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

(4)思想观念: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判,女子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开始步入社会。

[思维点拨] 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

(1)这些地区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也较为深入。

(2)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

(3)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较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

[深化总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文明化、民主化。

主题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服饰的变化

史料服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时期孝文帝“更姓易服”,唐女装“袒露”与宋女装“清雅”,民国时期“中山装”流行。

[史料解读]

划线信息中“折射着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反映出服饰变化受时代、观念的影响。

[问题思考]

从史料中可以归纳出服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受时代、观念、文化交流影响。

2.婚俗的变化

史料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表明从传统婚姻到现代婚姻,婚姻的基础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问题思考]

据史料,概括指出近代新式婚姻在思想观念和礼仪方面的进步之处。

提示进步之处:观念:由父母包办到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史论总结]

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1)外部因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特别是通商口岸地区,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2)内部因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每一次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社会示范作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也推动了近代社会生活向现代化迈进。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社会影响和认识

1.社会影响: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2.认识

(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是有限的。

(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族风格的是( )

A.西装B.长袍马褂C.旗袍D.中山装

答案 C

解析旗袍是中国女性传统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服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