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远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远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越来越多的工厂和企业开始接受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来管理和监测生产过程。

本文针对传统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无线网络和STM32 MCU的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起首,本文详尽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并对其中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详尽的设计和实现。

接着,通过对系统进行模拟和试验验证,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好用性。

最后,本文对设计方案进行总结和评判,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方向。

关键词: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无线网络、STM32 MCU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息进步和智能化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来监测和管理其生产过程。

相较于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在遥程位置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从而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然而,传统的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1)传输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数据传输需求;2)数据传输不稳定,容易出现断电和丢包等问题;3)系统复杂度高,硬件部分实现难度大。

为了解决传统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本文探究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和STM32 MCU的新型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本文按照以下内容对系统进行详尽讲解。

二、系统设计2.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本文所设计的遥程I/O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控制模块。

其中,数据采集模块主要负责对生产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储存;数据传输模块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数据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对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2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在数据采集模块中,本文主要使用了STM32 MCU作为控制核心,并借助了其自带的I/O口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

详尽来说,数据采集模块分为两部分:采集端和存储端。

煤矿用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煤矿用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引 言
随 着 我 国 工业 的 飞速 发 展 以及 与世 界 先 进 工
单片机 , 经处 理 后输 出与称 重 信号 成 正 比的脉 冲 信 号 。 中 A D转 换器 采用 A I 司 的 A 7 0 , 其 / D公 D 7 5 它具
有 一 转 换技 术 。 有 2 3个 模 拟 通道 , 置数 字 △ 具 ~ 内 滤 波器 ; 干扰 性强 、 辨率 高 、 定 性好 , 抗 分 稳 是理 想 的 重量 信 号检 测 A D转换 器日 图 l为采集 系统硬 件 / 。
维普资讯

3一 0
《 国外 电 子元 器件)07年 第 9期 20 20 07年 9月
●应 用 与 设 计
煤矿 用远程 数据 采集 与 传输 系统 的设计 与实 现
雷张伟 ,李 丽宏 ,李牡 丹
( 太原 理 工 大学 信 息 工程 学 院 , 山西 太原 0 0 2 ) 3 0 4
摘 要 : 绍 了煤矿 用远 程数据 采 集与传 输 系统的 工作 原理 和 软硬件 实现 方法, 出 了改善 数据 远 程 介 提
传 输方 式的措 施 。 场试 验数 据表 明, 现 该远 程数据 采 集 与传输 系统性 能稳 定 , 抗干扰 能 力 强 。 具有 一
定 的 实用价值
关 键
煤 矿 用 电子 皮 带秤 系统 有 重 量 和 速度 两 大 输
系统 软件 分 为 系统 初始 化 ( 门 狗 、 时 器 、 看 定 中 断 )A 70 、 D 7 5初始 化和 主程序 。 中 A 7 0 其 D 7 5初始 化
要 对 8个 寄存 器 进行 初 始化 设 置 ,实现 校 准模 式 , 增 益 、 波 、 出更 新率 、 入极 性 及 缓 冲模 式 等 的 滤 输 输 设 置} 3 _ 系统 软件 流程 图如 图 2所 示 , 。其 以下给 出 了

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针对目前互联网上的数据信息涉及网站多、数据量大、数据复杂、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通过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支撑服务组件等技术,设计建设一套互联网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实现对互联网上相关的数据快速采集和生产标准格式数据的目标。

1、概述全球互联网步入泛在普及、深度融合、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和预测,全球数据存储量将由2015年的10ZB增长到2020年的44ZB,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数据存储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各类新闻媒体、信息检索、社区论坛、商务金融、学习教育等多样化数据资源已经遍布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池。

因此,无论是政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是个人,已经逐渐的将互联网数据资源作为辅助完成项目建设、业务工作、科学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互联网数据采集问题,丰富中心大数据来源,为政府决策、行业管理以及公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2、系统总体设计本系统具体包括互联网信息感知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和支撑服务组件。

(1) 互联网信息感知系统互联网信息感知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后台管理子系统、爬虫容器子系统、存储容器子系统。

其中后台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数据统计分析、爬虫任务管理、爬虫模板管理、爬虫程序管理、爬虫配置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菜单管理、字典管理等功能。

爬虫容器子系统主要实现爬虫的任务管理,包括创建爬虫任务、启动任务、部署任务、停止任务等功能。

存储容器子系统主要实现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排重处理、数据格式化处理等功能。

(2) 互联网信息感知系统数据库互联网信息感知系统数据库包含两个主要数据库,分别是管理平台数据库、采集数据平台存储数据库。

其中管理平台数据库存储了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系统数据的管理平台数据库,包括爬虫任务、爬虫程序、爬虫配置、用户、角色、字典等系统基础数据。

采集数据平台存储了通过互联网相关网站采集获取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数据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构建一个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数据的系统。

本系统基于分布式架构,利用多个数据采集节点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中心节点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

系统使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数据采集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性能。

关键词:数据采集系统;分布式架构;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算法1.引言数据采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本论文旨在设计一个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数据的系统,利用现代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2.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包括多个数据采集节点和一个中心节点。

数据采集节点负责采集数据并发送到中心节点进行处理和存储。

2.2数据采集技术本系统利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通信和无线传输技术。

传感器负责采集各类数据,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远程传输。

2.3数据处理算法本系统采用了一系列数据处理算法,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压缩和数据加密等。

数据清洗算法用于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数据压缩算法用于减小数据的存储空间,数据加密算法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3.实验结果与分析本系统经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在数据采集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系统能够实时地采集数据,并能够处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同时,系统具有较低的误差率和较高的数据采集率。

4.总结与展望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旨在构建一个能够高效、准确地采集数据的系统。

通过分布式架构、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本系统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采集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嵌入式Linux作为一种轻量级、高效率的操作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功能需求主要包括:能够实时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能够实时传输数据至服务器或本地存储设备;具备数据预处理功能,如滤波、去噪等。

性能需求主要包括: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低功耗、快速响应等特点。

此外,还需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数据采集系统的基础。

我们选用一款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点的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核心部件,同时配备必要的传感器、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负责采集各种类型的数据,通信模块负责将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或本地存储设备。

此外,还需设计合理的电源模块,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选择、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开发等方面。

我们选择嵌入式Linux作为操作系统,具有轻量级、高效率、高稳定性等特点。

驱动程序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应用程序负责实现数据预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四、系统实现1. 驱动程序开发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我们根据硬件设备的接口和协议,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2. 应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负责实现数据预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我们采用C/C++语言进行开发,利用Linux系统的多线程、多进程等特性,实现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同时,我们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 系统集成与测试在系统集成与测试阶段,我们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

基于LabView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LabView远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上接第 2 7页 ) 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4 具体例子采用 “ 1 2 世纪大学英语” 暑期研讨会上 , 汪榕培 教授 所演 示的多媒体课件 T ea e ot 湖畔诗人 ) hl e ( k p s 为例。 五、 结束语 英语 的教学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是时代所需 , 会所要 , 社 势不 可挡的发展潮流 , 外语老师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外语 教学也是当前 教学 改革和教师知识更新的需要 , 是将来外语教学必然要采取 的教学方式 。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 中的应 用是将来 教学发展 的一种必然趋 势 与走向 , 是英语教学改革 的重要 内容 , 也是培养英语教学人才的必经 之路。 参 考 文 献 [] 1 刘剑锋. 充分发挥 M I A 在新世 纪大 学英语教 学中的作用[] I电 _
...— —
图1 数据采集程序框 图
图 2数据发送 流程序框图 42客户端的设计 . 客户端主要完成数据接收 , 并提供接 口用于数据的相关后续处理。 其流程为: 设置客户端链接地址, 连接参数 ; 检测网络连接情况及状 态; 读取数据 ; 标度变换及将数据存储在 E cl xe 中。图 3 是接收端数据和标 度转换程序框图。
2 L b e 介 绍 、 a Vi w
Lb i a Ve w的程序由前面板 ( ot n ) f n ae 和流程图 (l k i r p 1 b cd g m) 部 o aa 分组成 , 整个程序是基于多线程 的设计 , 前面板和流程图各 占 一个线 用 程。前面板是 L b i aVe w程序 的图形用户接 口, 此接 口集成了用 户输 入 , 并显示程序的输出 , 相当于传统仪器的面板 。 流程图包含虚拟仪器程序 的图形 化源代码 , 编程控制 和定义在前 面板上的输人和输 出功能。 在虚 拟仪器设计 中, 从控制模板 中选取所需的控制及 显示对象 构建 出仪器 的操作 面板 ;在功能模板 中选取适当的功能模块 并进行必要 的连接与 设置 , 制作控制流程 图, 完成所设计 仪器 应具有的功能 , 程序的模块化 与层 次化更为直观。 3 D t o k t 、 aas c e 技术 D tsc e 与 wwW 浏 览 器 一 样 通 过 U L来 定 义.aaokt aa okt R D tSce 数据源和数据 目 的地 , 这些数据资源可以是 D T ,P , l , i 等形 S P C g' F e O P l 式。其 中 D T a S kt r s r r o 1是 D t okt S Pf t o e Ta f o c ) a S e 专用 于运行 D ac n e P t o ac D t okt a Sc e服务器进行数据读写的协仪 , D t okt a 在 a S e 传输 中主要 使用 ac D T 进行数据源和数据 目的地 的连接。 SP D tSce 由 D t ok a okt a aa c e函数 , t okt eeMaae,a Sce S Da S e S vr ngr t o kt ac Da Svr ee 组成。其中 D t okt eeMa ae 主要 功能是创建用户组和数 a S e Svr ng r ac 据项; D t ok tee 进行配置; 对 a S e vr ac S 设置用户创建数据项和读写数据项 的权 限 , 增加 网络安 全性; 也可以对多用户读写进行选择 。D t ok t a S ce a S v 主要功能为用户解决 网络通信 问题 , ee r 根据 D t okt ee aae a S eSvr ngr ac M 创建的用户组和设定的相应访 问权限同客户程序进行通信 。 D t okt a S ce传输 的数据本身包含很小的头文件 。因此, a 数据传输 速 度快, 于网络数据动态传输 。 适 本文利用 D t okt a Sce 实现各数据采集点与处 理主机 的连接。 a 4 L b iw中 D t o k t 、a v e aas ce 传输的实现 系统 网络模式一般有两种: /( CS 客户机 , 服务器式 ) Bs 浏览器 和 ,( / 服务器) 模式。本文设计上采用 C 通信模式 , I / S V 程序分成两部分 : 工 作于客户端模式上的计算机 , 完成数据接收 , 并提供接 口用 于数据 的相 关后续处理 ; 于服务器端模式计算机 , 工作 实现数据采集和发送。 系统的硬件组成 : 计算机 、 数据采集 卡、 传感器 、 信号调理器等 。论 文中采用数据采集卡是美国国家仪 器公司的 U B 6 0 采集卡 ,传感 S 一09 器是热 电偶温度传感器和信号调理器是 H — WB型温度变送器 。 BS 41 . 服务器端 的设计 服 务器端 主要 是 实现 数据 的采 集和 数据 的传 输 。数 据 采集 是 Lb i a Ve w的核心技术之一 , 本文采用的 DA m P 来实现数据的采集。 Q xA I 系统采用输人方式是单端输 入、 采样频率 2 H 。其采集子程序如 图 l K Z 所示 。 采集 的数据经过全局变量将数据传送 给数据发送端程序 。 其数据

计算机网络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网络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曼璐【摘要】随着Internet在社会的广泛应用,资源的共享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旨在探讨计算机网络中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1页(P102)【关键词】远程;数据采集;网络通信【作者】李曼璐【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正文语种】中文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采集、记录和显示生产现场的各种物理参量,以供生产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者参考的系统。

在大型工业测控系统中,常常有较多的测量和控制对象,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但又需要统一的管理和调度,特别是在一些生产环境恶劣、危险性大、对人体有某些危害的场合[1]。

希望操作者能与被测控对象隔离,进行远程数据测量和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将4C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侧控技术和CRT 显示技术)相结合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远程数据采集是指被采集对象与数据采集中心的距离相对较远,采集中心与被采集对象通过网络或者统主要由监控站、数据采集终端和通信设备组成。

远程数据采集系介绍的数据采集系统,监控站由工控机和相关的软件系统组成,数据采集终端由单片机系统和相关的传感器组成。

监控站和数据采集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

由于单片机系统不能直接连接互联网,因此需要通过串口转以太网设备将单片机接入互联网。

基于USB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程序是直接供用户操作的上位机软件,用于协调用户完成数据的采集与远程传输的功能。

用户态的应用程序不能直接和硬件进行数据交换,为实现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应用程序通过调用Wm32 API函数来实现与驱动程序进而与硬件之间进行通信。

例如:当应用程序调用函数CreateFile0打开设备对象时,操作系统会代替应用程序,向驱动程序发送系统I/O控制消息IRP_MJ_CREATE,驱动程序响应此消息,对应处理例程被调用[2]。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远程监控系统是一种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远程监视、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它可以实时获取远程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视频图像等,并对其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从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 远程监控:能够实时获取远程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视频图像。

(2) 远程管理:能够远程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如查看设备信息、配置设备参数等。

(3) 远程控制:能够远程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如实时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执行设备的操作等。

(4) 历史记录:能够记录和查询终端设备的历史状态信息和操作记录。

(5) 报警通知:能够在设备状态异常或发生特定事件时发送报警通知。

2. 非功能需求:(1) 可靠性: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能够及时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

(2) 安全性: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存储需要进行加密和权限控制,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3) 扩展性:系统应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并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4) 性能: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性能,能够实时响应用户的请求并处理大量的数据。

二、系统设计1. 架构设计:(1) 由云平台和终端设备组成,云平台负责接收和处理终端设备的数据,并提供监控、管理和控制的功能。

(2) 终端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3) 云平台负责存储终端设备的数据,并提供监控、管理和控制的接口,同时还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流程设计:(1) 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发送到云平台。

(2) 云平台接收到数据后进行存储,并提供接口供用户查询和操作。

(3) 用户通过界面访问云平台,获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视频图像等,并进行监控、管理和控制操作。

(4) 云平台对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和操作记录进行存储,并发送报警通知给用户。

3. 数据安全设计:(1) 数据传输:采用SSL加密传输数据,确保数据的传输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吴雪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指导教师:谢长生20070604摘要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许多被测对象距离较远或现场危险,只能在远距离的地方进行测量,然后传输出去,这便产生了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为了精确和全方位获取环境信息,系统一般要提供多个采集通道进行高速采样;其次,为方便用户随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系统在高速采样的同时,必须能以异步接收和处理控制站的命令、传输用户所需数据;另外,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仅靠电池供电,于是低功耗成为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从实时性、远程可控性、低功耗的目标出发,提出由FPGA(现场可编程门陈列)作为数据采集控制部分、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和单片机作为数据存储和传输部分的数据采集系统。

外部信号通过前置放大、滤波后,在FPGA的控制下进行高速数模转换和缓存;采集到的数据由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进行读取、处理和存储;数据通过RJ-45网络接口或无线数传模块传输至远程上位机。

单片机在系统中有三个作用:一是提供用户操作输入接口及系统状态指示灯等信息;二是当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在高速采集和存储时,可以异步的接收来自控制站的无线命令,并对命令进行分析和处理;三是对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进行电源控制,在不需要采样时可以将嵌入式板的电源断开。

与通常的仅仅采用单片机或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采集系统相比,同时采用两者可以将用户接口和采集任务分开,使采集系统在保证吞吐率和实时性的同时能处理用户输入或来自控制站的无线传输命令。

另外,单片机对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的电源控制功能可以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

关键字: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无线数据传输AbstractSince many objects being observed are out of our territories or they are in dangerous places, it is wise to sample data of them in where they are, and then send the data back to where we are, called long-distanc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hich has som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First, in order to know the objects or environment of the sampling place more exactly, more sample channels are required. Secon d, these devices must be able to receive orders and send back information that the supervisor needs. Third, the power supply of these systems are usually batteries, thus low power consump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devising guideline of these systems.Aiming to get the quality of real time, long-distance controllability, and low power consumption,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compose of the following elements, a FPGA-based sampling board, an embedded CPU, a single chip and a wireless data transferring module. Exterior signals are first amplified, filtered, and then transformed from analog signals to digital signals under the control of FPGA board. The digital data is then buffer by the FPGA board. Digital data is then fetched by embedded CPU system, which handles and stores it in hard disks at the form of files. These files then are sent to the personal computer, which can analyze them, either by internet or by a wireless data transferring module, depending on the real conditions.The single chip has three functions in the system. First, it provides the input/output interface to the operator; second, it can exchange data asynchronously with long-distance control center; third, it controls the power switch of the embedded CPU system, that is, it can shutdown the embedded CPU system when it is no need to collect data.Compared with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which only use single chips or embedded CPU systems, combining these two can separate user interfaces from sampling and storage task, thus can make the system take in and send out in large quantities, while it ca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control center. Besides that, the power controlling function of the single chip can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power of the whole system.Keywords: Data Acquisition, Embedded System, Wireless Data Transfer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绪论1.1课题背景用于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称为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数据采集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如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作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放大、滤波、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纪录的过程[1]。

数据采集技术(Data Acquisition)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数据采集系统可对生产现场的各种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节省人力的重要手段;另外,数据采集是控制系统实现控制的基本条件,只有准确实时的获取对象的运行数据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

在科学研究中,数据采集装置可采集大量的动态与静态信息,是各种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也是破解科学奥秘的重要手段之一[2]。

数据采集也广泛应用于设备故障的诊断。

故障诊断技术依据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伴有的振动、噪声、发热、应变、压力等物理参数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判断和识别设备运行的状态和故障,对故障的危害进行早期的预报和识别,防止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连续运行而造成的设备失效和相应的附加损失,保证设备安全、正常、长周期的、满负荷优质运行[3]。

数据采集技术已在雷达、通信、水声、遥感、地质勘探、振动工程、无损检测、语声处理、智能仪器、工业自动控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在速度、分辨率、精度、接口能力、软件设计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向现代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可以预言: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领域将更为广阔。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由于许多被测对象距离较远或现场危险,只能在远距离的地方进行测量,然后传输出去,这就是远程数据采集系统。

水下数据采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水下的数据采集装置来采集声音信号、水深信号、磁罗盘方位信息等等。

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从而可以辅助获取采集装置周围的环境、目标的运动状况。

本课题“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目的是实时记录多个水听器阵元收到的目标噪声远场辐射信号,并同步记录GPS时钟、平台方位信息,将其存至大容量高速硬盘中;并能够通过无线电通讯方式实时传输数据,在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和岸站之间建立高速无线数据链路连接。

开展这一项目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种稳定、高速、大容量的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在此系统的帮助下可以根据水下环境的有关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