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9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

合集下载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黄瓜病虫害概述•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黄瓜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01黄瓜病虫害概述黄瓜病虫害是指危害黄瓜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病菌和害虫。

分类:根据危害部位和症状表现,黄瓜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虫害等。

黄瓜病虫害的定义和分类黄瓜病虫害会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

对农民收入造成损失,影响经济发展。

黄瓜病虫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防治黄瓜病虫害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黄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02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黄瓜霜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典型症状是在叶片上产生界限不明显的黄色至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

湿度大时,叶片背面产生灰黑色至紫黑色霉层。

症状识别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常用药剂有甲霜灵、代森锰锌等,施药时间最好在发病前,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

防治方法黄瓜霜霉病症状识别黄瓜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典型症状是叶片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

严重时,叶片正反面都变黄,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

常用药剂有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等,施药时间最好在发病前或初期,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黄瓜白粉病症状识别黄瓜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典型症状是植株从顶端向下逐渐萎蔫,最终整个植株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层。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常用药剂有恶霉灵、甲基硫菌灵等,施药时间最好在发病初期,每7-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

黄瓜枯萎病03黄瓜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使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蚜虫生物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定期清除杂草和清理田园。

农业防治可使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加强通风和光照,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设施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设施黄瓜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设施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具有种植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近年来,设施黄瓜的霜霉病已经成为制约其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染黄瓜的叶片、茎枝和果实,严重影响了设施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控设施黄瓜霜霉病,我们需要采取合理的绿色防控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性的设施黄瓜品种,降低霜霉病的侵染风险。

2. 制备生物制剂: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赤霉素、烟霉胶囊等生物制剂进行预防喷洒,提高植物的免疫力。

3. 推广生防技术:通过引入益生菌、拮抗菌等微生物,建立健康的土壤生态系统,增强设施黄瓜的抗病能力。

二、物理防治技术1. 环境调控:合理调整设施内的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减少霜霉病的发生机会。

2. 清洁栽培:定期清理设施内的落叶、杂草等植物残余,减少霜霉病菌的滋生环境。

3. 使用农艺措施:采取透光、通风、增湿等措施,优化设施黄瓜的生长环境,降低霜霉病的危害。

三、化学防治技术1.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选择对霜霉病有效的化学农药,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喷雾,及时清除设施内的病害。

2. 微量元素调控:适当添加硼、锰等微量元素,提高设施黄瓜的抗病能力,降低霜霉病的发生率。

四、综合防治技术1. 综合施用:结合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技术,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施用,全面提高设施黄瓜的抗病能力。

2. 定期监测:通过定期巡视设施内的病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霜霉病的病害,防止病害扩散。

3. 加强管理:加强设施黄瓜的管理,合理施肥、灌水、间作等措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五、技术示范推广1. 开展技术培训:定期开展设施黄瓜霜霉病的防控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增强他们的病害防治意识。

2. 设施示范基地:建立设施黄瓜霜霉病的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向种植户推广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帮助他们提高设施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提高黄瓜对病害抗性的方法的制作流程

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提高黄瓜对病害抗性的方法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属于蔬果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提高黄瓜对病害抗性的方法。

本技术方法是将化学诱导剂烯丙异噻唑(PBZ)混合在浇灌液中,施加于定植后1015天的黄瓜秧的根部;所述浇灌液中PBZ的浓度为0.30.5 mM。

施加的次数控制在13次。

本技术通过外施烯丙异噻唑,可显著增强黄瓜对多种病害的抗性,减少黄瓜病害的发生。

本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要求1.一种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提高黄瓜对病害抗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化学诱导剂烯丙异噻唑混合在浇灌液中,施加于定植后10-15天的黄瓜秧的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液中,烯丙异噻唑的浓度为0.3-0.5 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加混合有烯丙异噻唑的浇灌液的次数控制在1-3次。

技术说明书一种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提高黄瓜对病害抗性的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蔬果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高黄瓜对多种病害抗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芦科甜瓜属植物。

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

黄瓜组纤维含量少、品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是世界上黄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国家,其年种植面积在100万hm2 。

在实际生产中,黄瓜种植长期受到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细菌角斑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的危害。

病虫害严重制约了黄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目前,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大力开展了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其中设施蔬果的建设成为“菜篮子工程”的核心工程,它不仅解决了城市蔬菜的保淡问题,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多品种蔬果。

但是设施黄瓜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有别于传统大田黄瓜,其复种指数高,生长期长,更易受病虫害的危害而导致其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明显高于大田黄瓜。

黄瓜病害化学农药科学防治技术

黄瓜病害化学农药科学防治技术
阻隔害虫
使用防虫网、遮阳网等材料,阻挡害虫进入棚内 。
化学防治技术
选择合适的农药
01
根据病害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针对性强、高效低毒的化学农
药。
合理使用农药
02
遵循农药使用说明书,注意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产生药害
和环境污染。
轮换使用农药
03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应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降低
病菌的抗药性。
选择具有杀虫、杀菌作用 的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 、井冈霉素等。
以虫治虫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 量,如赤眼蜂、草蛉等。
以菌治菌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 产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繁殖。
物理防治技术
温汤浸种
用55℃温水浸泡种子20分钟,可杀死部分病原菌 。
高温闷棚
在晴天中午,将棚温升至35℃并持续2小时,可有 效杀死棚内病原菌。
黄瓜病害化学农药科学防治 技术
2023-11-12
• 黄瓜病害识别与诊断 • 化学农药使用原则与方法 • 科学防治技术与实践 • 防治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 技术支持与培训推广
01
黄瓜病害识别与诊断
常见黄瓜病害类型及症状识别
霜霉病
叶片出现黄绿色病斑,后变为褐色,叶背有 灰黑色霉层。
细菌性角斑病
感谢观看
案例二
某地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普遍发生,通过使用不同浓度和种类的化学农药进行 防治,评估结果表明使用适宜浓度的农用链霉素和可杀得三千水分散粒剂混合 使用效果最佳。
改进建议与未来发展方向
改进建议
加强田间试验,科学筛选和优化化学农药的种类和浓度;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 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防治技 术水平。

黄瓜疫病及其无公害防治和治疗技术

黄瓜疫病及其无公害防治和治疗技术
使用防虫网覆盖,减少虫害的传播和危害,降低 病害发生。
04
治疗技术
化学治疗技术
化学治疗技术是防治黄瓜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杀菌剂来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的杀菌剂包括百菌清、甲霜灵等。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药 剂或采用不同药剂进行防治。
制定防治和治疗计划
根据防治和治疗技术的特点,制定详细的防治和治疗计划,包括防 治和治疗的时间、方法、用药量等。
实施防治和治疗操作
按照防治和治疗计划,进行实际的防治和治疗操作,确保防治和治 疗的有效性。
防治和治疗技术的效果评估
观察病情变化
在防治和治疗期间,定期观察黄 瓜疫病的病情变化,记录发病情 况、防治和治疗的效果等。
农业治疗技术
农业治疗技术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 措施来控制黄瓜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例如,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可 以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 的侵染机会。
另外,选择抗病性强的黄瓜品种也是 农业治疗技术中的一种,可以有效地 减少疫病的发生和危害。
生物治疗技术
生物治疗技术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防治黄瓜疫病的一种方法 。例如,通过接种拮抗微生物、利用植物提取物等手段,可 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无公害防治和治疗技术是指在防治黄瓜疫病的过程中,采取环保、安全、有效的措 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无公害防治和治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公害防治和治疗技术不仅能够保障食品安全,也有助于提高黄瓜的品质和产量,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02
黄瓜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 严重等特点,常常造成大范围的 减产和品质下降。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黄瓜霜霉病防治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

在黄瓜生长季节中,根据病情和气象条件 ,定期进行喷雾防治,控制霜霉病的传播 和流行。
交替用药
安全使用农药
为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不 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佩戴防护用具, 确保施药过程中的安全。
04 未来展望
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品种改良
通过基因编辑和育种技术 ,培育出具有强抗病性的 黄瓜品种,从根本上提高 作物的抗病能力。
通过调整田间生态环境,如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地等,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因子,对病原菌进 行自然控制,降低病害发生。
在必要情况下,合理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防治意识和技能
培训课程
定期组织农民参加黄瓜霜霉病 防治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对病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施 肥等农业措施,以提高黄瓜的抗病 能力和减轻病害发生。
防治效果评价
化学防治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但防治效果较慢,通常需要与其他防治方法综合使用。
农业措施可提高黄瓜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概率,但需要长期坚持和综合管理 。
菌的生长繁殖。
引入天敌昆虫
释放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敌昆虫, 控制霜霉病的传播媒介和害虫,
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生物农药防治
选用对霜霉病具有防治效果的生 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等,进
行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
选用合适农药
定期喷雾防治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推荐,选用对霜霉病 防治效果好的化学农药,并确保农药的合 理使用和安全间隔期。
感谢您的观看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黄瓜疫病的防治和治疗对策

黄瓜疫病的防治和治疗对策
及时清除田园中的病叶、病果等病残体,减少病 原菌的传播。
轮作倒茬
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倒茬,避免病原菌在同一 地块中连续侵染。
田园卫生
保持田园卫生,定期清理杂草、修剪植株,保持 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05
黄瓜疫病的生物防治对策
天敌昆虫防治
寄生蜂
寄生蜂是许多害虫的天敌,它们将卵产在害虫的卵内,从而破坏 害虫的繁殖。
捕食性昆虫
如瓢虫、草蛉虫等,它们可直接捕食害虫。
赤眼蜂
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昆虫,可寄生在许多害虫的卵内,从而控制 害虫的繁殖。
病原菌防治
使用抗病品种
01
不同品种的黄瓜对疫病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
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
农业防治
02
采取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疫病发生的环境
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从而降低疫病的发 病率。一般要求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轮作期间应进行深耕翻土,以进一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 量。翻耕深度应在30厘米以上,翻耕后应进行暴晒,以加速 病原菌的死亡。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可以增强黄瓜的抵抗力,提高其对疫病的抵抗力。一般应施足有机肥,并配合施用磷肥和钾 肥。
黄瓜疫病的防治和治疗对策
2023-11-06
目录
• 黄瓜疫病概述 • 黄瓜疫病的预防措施 • 黄瓜疫病的药物治疗对策 • 黄瓜疫病的农业防治对策 • 黄瓜疫病的生物防治对策 • 黄瓜疫病的物理防治对策
01
黄瓜疫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黄瓜疫病是由疫霉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症状
在黄瓜植株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但以茎蔓、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典型症 状是植株迅速萎蔫、叶片枯萎、瓜条软腐。

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定义:农药使用后至安全采收间 隔时间
目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 费者健康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考虑因素:农药种类、施药方式、 作物生长阶段等
实际应用:根据不同农药和作物 特点,确定合理的安全间隔期
霜霉病:可以使用甲霜灵、乙磷铝等药剂进行防治 白粉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 炭疽病:可以使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可以使用农用链霉素、叶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做好种子消毒 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 加强苗期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
清除病株残体 病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深翻晒土,清洁田园,消除病源 轮作换茬,选无病土育苗,减少侵染来源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提高植株抗病性: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培育无病壮苗等措施,提高黄瓜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01 防 治 原 则 02 常 见 病 虫 害 及 防 治 方 法 03 物 理 防 治 技 术 04 生 物 防 治 技 术 05 化 学 防 治 技 术 06 农 业 防 治 措 施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管理, 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和 病果,定期喷洒杀菌剂。
症状:黄瓜叶片和果实上出 现淡灰色菌侵染引起。
传播途径:通过气流传播, 从伤口或衰老的器官侵入。
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 病,主要侵染根茎部。
防治方法:与非瓜类作物实 行3年以上轮作;用70%敌 克松可湿性粉剂处理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 "( +",#$ -..&,*/$,"# "( 0,"1(2#3,*,4)5 /#4 67#$8)5,9)4 :2#3,*,4)5 "# !2*2;<)% =,5)/5)5
A+EB A78$943:! ,F+ C48G,H+E I4J$K48G,LD I4J$KJ8,MH+EB I43:$N78G
(#) !. #"% 0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W487P7 _:JR835 :N *4:5:G4=35 /:8QR:5Βιβλιοθήκη !"## 年 ! 月
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
王文桥! ,马 平,韩秀英,鹿秀云,张小风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定 ".#""")
摘要:本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 !"#$%%&’ ’&()$%$’ *+*$# 水剂、 解淀粉芽孢杆菌 ! * "+,%-%$.&/0"#$/1’ ?+*$# 水剂、 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对温室黄瓜病害发展的影响。寿光试验包括以下处理: 交替或混合喷施 &"@ 啶酰菌胺 AB、 ・ 霜霉威 ?/ 的桶混液、 ・ 代森联 AB、 )-<.&@ 氟吡菌胺 )"@ 唑醚 %"@ 嘧霉 胺 ?/、 ・ 锰锌 AC、 ・ 锰锌 AB、 ・ 霜脲 &"@ 烯酰吗啉 AC、 #"@ 苯醚甲环唑 AB、 )’@ 烯酰 )-<.&@ 唑 &!<&@ 唑 氰 AB 等不同作用机理和防治谱的化学杀菌剂;混施生防菌剂 *+*$# 水剂、 ・ ?+*$# 水剂及 )-<.&@ 氟吡菌胺 霜霉威 ?/、 &"@ 烯酰吗啉 AC、 !&@ 双炔酰菌胺 ?/、 !&@ 吡唑醚菌酯 1/ 等对霜霉病特效化学杀菌剂;将不同 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与 *+*$# 水剂、 ?+*$# 水剂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交替喷施。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 为 ’%<&@ 、 对黄瓜白粉病分别为 ’"<.@ 、 对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 )’<(@ 、 ’!<(@ 和 ’(<)@ , -’<’@ 和 ’"<%@ , 每种病害的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 (+D,C/) 相当。在定州试验中, 化学杀菌剂与 ?+*$# 混施 -&<)@ 和 -&<.@ , 对白粉病的防效 (-%@ ) 明显高于其与 *+*$# 混施的防效 (.!<-@ ) , 对灰霉病的防效 ()#<(@ ) 明显低于后者 的防效 (’&<#@ ) , 与 ?+*$#、 灰霉病及霜霉病防效分别为 ’"<!@ 、 *+*$# 混施后对白粉病、 -’<(@ 和 ’!<)@ 。 在保定郊区试验中, 将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及 *+*$# 水剂、 ?+*$# 水剂交替喷施显著降低霜霉 病、 白粉病及灰霉病的严重度及 +D,C/, 对其防效分别为 -(<&@ 、 -.<%@ 和 --<&@ , +D,C/ 分别为 !#’、 (&! 和 延缓了 ( 种黄瓜病害的发展。 !%’, 关 键 词:黄瓜病害;生防菌剂;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化学杀菌剂;协调使用;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O8PQ4QJQ7 :N C538Q CR:Q7=Q4:8,H7S74 +=3T72K :N +GR4=J5QJR35 38T U:R7PQRK ?=478=7P, OCF /78QR7 :N H7S74 CR:V48=7,*3:T48G ".#""",/W483)
-<5$%/*$:/:8QR:5 7NN7=QP :N Q38X$24Y48G :R 35Q7R83Q7 3ZZ54=3Q4:8 :N !"#$%%&’ ’&()$%$’ *+*$# +?,! * "+,%-%$.&/0"#$/1’ ?+*$# +?,#$[$3=7QK5SR4Q388453=Q:87 1/ 64QW PK8QW7P4\7T NJ8G4=4T7P :8 QW7 T7V75:Z278Q :N =J=J2S7R T4P73P7P 67R7 48$ V7PQ4G3Q7T 48 N475TP ] ^W7 QR435 =:8TJ=Q7T 48 ?W:JGJ38G 48=5JT7T QW7 N:55:648G QR73Q278QP:35Q7R83Q7 :R 24Y48G 3ZZ54=3Q4:8 :N ・ PK8QW7P4\7T NJ8G4=4T7P 64QW T4NN7R78Q 3=Q4:8 2:T7P 38T =:8QR:5 PZ7=QR3,PJ=W 3P S:P=354T &"AB,N5J:Z4=:54T7 ZR:Z32:=3RS WKTR:=W5:R4T7 )-<.&?/, ZKR3=5:PQR:S48・27Q4R32 )"AB, ZKR427QW3845 %"?/, T427QW:2:RZW &"AC, T4N78:=:83\:57 ・ ・ ・ #"AB,T427QW:2:RZW 238=:\7S )’AC,N32:Y3T:87 238=:\7S )-<.&AB,N32:Y3T:87 =K2:Y3845 &!<&AB;24Y48G 3Z$ , Z54=3Q4:8 :N S4:=:8QR:5 3G78QP *+*$#+? ?+*$#+? 64QW PK8QW7P4\7T NJ8G4=4T7P P4G84N4=38Q5K 7NN7=Q4V7 Q: T:68K 245T76, ・ZR:Z32:=3RS WKTR:=W5:R4T7 )-<.&?/,T427QW:2:RZW &"AC,238T4ZR:Z324T !&?/,ZKR3=5:PQR:S48 PJ=W 3P N5J:Z4=:54T7 !& 1/;35Q7R83Q7 3ZZ54=3Q4:8 :N Q38X 24YQJR7P :N *+*$#+?,?+*$#+? 38T PK8QW7P4\7T NJ8G4=4T7P 64QW Q38X 24YQJR7P :N T4NN7R78Q PK8QW7P4\7T NJ8G4=4T7P ] ^W7 QWR77 QR73Q278QP G3V7 =:8QR:5 7NN4=3=K :N ’%<&@ ,’!<(@ 38T ’(<)@ N:R T:68K
[( L /] 目前生产中已有一些枯草芽孢杆菌 4*+-22$" "$,0-2-" 生防菌剂用于作物病害防治, 收到良好效果 。美 用于防治瓜类作物的白粉病 ( .’/*#(&0/#+* 国已有 / 个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被商品化或已获得生产应用许可, [7] , 蔬菜作物的霜霉病、 疫病 ( !/50&’/0/&(* >33 : ) 及灰霉病 ( 4&0(50-" +-)#(#* ) , 小麦白粉病 ( 42$6#(-* 1$2-3-)#*) [M] ) , 由镰刀菌属 、 曲霉属 、 链格孢属 3(*6-)-" 0 : >3 : 0(-0-+7$"*(-$6 >33 : 8"’#(3-22$" >33 : 820#()*(-* >33 : 和丝核菌 [L] 属 9/-:&+0&)-* >33 : 病菌引起的根腐病及枯萎病等病害 及大丽轮枝霉 ;#(0-+-22-$6 %*/2-*# 引起的黄萎病。受 环境条件的影响, 生防菌剂药效往往不稳, 单独使用有局限性。为了解决生物源农药防效不稳定及大面积推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 (!""’"("(() ; “十一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河北省科技支撑 !"")*+,"-+"() 计划项目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作者简介:王文桥 (#’)( 0 ) , 男, 研究员, 博士, 1$2345:678943:6; #)(< =:2;!通讯作者。
#"%
第L期
王文桥等: 生物源杀菌剂与化学杀菌剂协调防控黄瓜病害
!"#$%&, ’()*+ ,’)’+ -.$ ’()/+ 012 31&$%24 !"#$%&,-.$ 5’)6+ 、 ,7)5+ -.$ ,7)*+ 012 82-4 !19#$ : ;2%- 9.$%2 <=% $">%->% 32182%>> ?92@%(;ABCD)10 %-?= $">%->% E%<&%%. <=% <=2%% >32-4 32182-!> "> .1< >"8."0"?-.<#4 $"00%2%.< : F. <=% <2"-# ?1.$9?<%$ ". B".8G=19,!"H".8 -33#"?-<"1. 10 >4.<=%>"G%$ 09.8"?"$%> &"<= I;JKL;I 2%>9#<%$ ". - !9?= ="8=%2 (*M),+ ) ?1.<21# %00"?-?4(,/+ )012 31&$%24 !"#$%& <=-. <=-< 2%>9#<%$ 021! E4 !"H".8 -33#"?-<"1. 10 >4.<=%>"G%$ 09.8"K (5L)6+ ) (’7)L+ ) ?"$%> &"<= J;JKL;I,-.$ !9?= #1&%2 ?1.<21# %00"?-?4 012 82-4 !19#$ <=-. <=-< 2%>9#<%$ 021! <=% #-<<%2 : ;#<%2.-<% -33#"?-<"1. 10 >4.<=%>"G%$ 09.8"?"$%> &"<= I;JKL、 J;JKL 8-@% - >"8."0"?-.< ?1.<21# 10 31&$%24 !"#$%&,82-4 !19#$ -.$ $1&.4 !"#$%& &"<= %00"?-?4 10 ’()M+ ,,’)6+ -.$ ’M)5+ ,2%>3%?<"@%#4 : F. <=% <2"-# ?1.$9?<%$ ". >92E92E 10 J-1$".8,-#<%2.-<% -33#"?-<"1. 10 LKNK-?%<4#E2"<-.."#-?<1.% OD &"<= >4.<=%>"G%$ 09.8"?"$%>,J;JKL;I,I;JKL;I >"8K ."0"?-.<#4 #1&%2%$ >%@%2"<4 -.$ ;ABCD 10 $1&.4 !"#$%&,31&$%24 !"#$%& -.$ 82-4 !19#$,&"<= <=% ?1.<21# %00"?-?4 10 ,6)7+ ,,*)/+ -.$ ,,)7+ -.$ ;ABCD 10 ML’, 67M -.$ M/’,2%>3%?<"@%#4,-.$ $%#-4%$ <=% $%@%#13!%.< 10 <=% <=2%% $">%->%> : !"# $%&’(:?9?9!E%2 $">%->%>;E"1?1.<21# -8%.<>;LKNK-?%<4#E2"<-.."#-?<1.% OD;>4.<=%>"G%$ 09.8"?"$%>;!"H".8 12 -#<%2.-<% -33#"?-<"1.;-2%- 9.$%2 <=% $">%->% 32182%>> ?92@% 在设施栽培黄瓜上, 霜霉病 ( !"#$%&’#(&)&"’&(* +$,#)"-" ) 、 白粉病 ( .’/*#(&0/#+* 1$2-3-)#* ) 和灰霉病 ( 4&0(50-"往往发生为害严重, 造成大量减产, 需多次施药。而化学防治易带来农药残留超标、 靶标生物抗药 +-)#(#*) 性、 病害再猖獗等问题, 生产上迫切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用药技术。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往往与环境 相容, 与高效、 低毒的化学农药协调使用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措施和安全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