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课件
合集下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清洁 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未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核能的安全与利用
总结词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安全和利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 技术创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录
• 能源概述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能源概述
能源定义与分类
能源定义
能源是一种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和自然现象,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宝贵资源。
能源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其形成方式、利用 方式和属性进行分类,如化石能 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制定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征收环 保税,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
04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总结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的 主导。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计划,以提高能源效 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计划包 括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设备 和技术、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标准 等。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的能源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清洁 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未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核能的安全与利用
总结词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安全和利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 技术创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录
• 能源概述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能源概述
能源定义与分类
能源定义
能源是一种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和自然现象,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宝贵资源。
能源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其形成方式、利用 方式和属性进行分类,如化石能 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制定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征收环 保税,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
04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总结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的 主导。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计划,以提高能源效 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计划包 括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设备 和技术、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标准 等。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的能源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能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件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 源 第1节
观察与思考
生活生产中各方面都需要能 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不同的 能源提供的。各种能源的利 用,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 发展。
学习目标
01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 02 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 03 了解 21 世纪的能源趋势。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而且属于不 可再生的资源,如果长期大规模开采,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 所以开发新能源是全球范围的重要课题。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可以 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 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 的序幕。
课堂小结
能源
能源
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 2 环境污染
3.下列能源在被人类利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是 (B) A.核能 B.风能C.石油和天然气 D.煤 4.下列做法能使空气污染加剧的是( A ) A.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B.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 C.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 D.禁止在户外焚烧垃圾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9.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C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图22-4-1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0.关于能量与能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B.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C.化石能源、水能、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D.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第1节《能源_》课件(16张ppt)

看看中考
(2013年庆阳市)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 本问题之一。能源家族中:①煤炭、②核能、③石油、 ④天然气、⑤水能、⑥风能、⑦地热能等,属于不可再
①②③④ ;不是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的 生的是_____________
②⑦。 (填序号) 是________
(2013日照)煤是一种化石燃料,是一次能源,属于 不可再生(或常规) 能源;已知无烟煤的热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7J/kg,完全燃烧6kg的无烟煤放出的热量是
第二十二章 第1节
能 源
2012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32台机组全部投入工作。自 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始发电,到2012年7月之间,三峡电站 发电量累计达到5 648亿千瓦时,相当于从滚滚长江中捞起了 近2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4亿吨、二氧化硫500多万吨。
三峡水电站是如何发电的呢?
三峡水电站的发电原理
蒸汽机 为发明为标志,导致 第二次能源革命,以_________
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能源转化为化石能源;
核反应堆 的发明为标志,促 第三次能源革命,以___________
使核能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成为常规能源。
自学指导(二)
• 请同学们用3分钟快速阅读课本第168 页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 • 1 21世纪能源消耗的趋势? • 2 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
提高上游水位增 加水的势能 发电机在水轮机 的带动下旋转发 电
高水位的水快速 向下流推动水轮 机转动
电能只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广为使用的能 量的一种。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无法离开能量 的使用。
金属的冶炼、机器的运转、汽车和火 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需要能量,生活中 烧饭、取暖、照明等也需要能量。 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是 通过不同的能源提供的。各种能源的广 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资源能源及其利用课件.ppt

既有自然因素的一面,也越来越爱到社会经济 因素的影响。
第8页,共44页。
➢基本特征:
o 具有生产能力 o 数量有限 o 具有时间性(季节性) o 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 ➢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o 土地类型多样 o 可利用土地相对数量少 o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第9页,共44页。
2、水资源
➢ 基本特征: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反映出它做功的本领 EK = 1/2 mv02 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势能(重力势能):物体因为相对于地球的位置而具有的能 EP = GH = mgh 等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跟它的高度的乘积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22页,共44页。
• 内能
❖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 温度影响分子动能、体积影响分子势能 ❖ 内能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 改变内能的方法:
➢ 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不断加强, 变得越来越少
第6页,共44页。
2、造成原因
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种“不平衡”造成的
第一种:是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 地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总量之间 第二种:是资源供需上的地区不平衡
第7页,共44页。
❖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以特征和现状为主
1、土地资源 ➢具有双重属性的独特资源
做功:钻头钻孔、活塞压缩空气、电流通过电阻丝 热传递:灼热的火炉、 ❖ 内能的表示: 做功的大小、热量的交换 对系统做功或对系统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增加; 系统对外做功或向外界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减少
第23页,共44页。
•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内容:系统由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
合成氨最适条件的分析:
第8页,共44页。
➢基本特征:
o 具有生产能力 o 数量有限 o 具有时间性(季节性) o 有固定的空间和地域 ➢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o 土地类型多样 o 可利用土地相对数量少 o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第9页,共44页。
2、水资源
➢ 基本特征: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反映出它做功的本领 EK = 1/2 mv02 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势能(重力势能):物体因为相对于地球的位置而具有的能 EP = GH = mgh 等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跟它的高度的乘积
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第22页,共44页。
• 内能
❖ 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 温度影响分子动能、体积影响分子势能 ❖ 内能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 改变内能的方法:
➢ 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不断加强, 变得越来越少
第6页,共44页。
2、造成原因
是资源供需方面的两种“不平衡”造成的
第一种:是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和 地球能够提供的自然资源总量之间 第二种:是资源供需上的地区不平衡
第7页,共44页。
❖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以特征和现状为主
1、土地资源 ➢具有双重属性的独特资源
做功:钻头钻孔、活塞压缩空气、电流通过电阻丝 热传递:灼热的火炉、 ❖ 内能的表示: 做功的大小、热量的交换 对系统做功或对系统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增加; 系统对外做功或向外界传递热量,系统内能减少
第23页,共44页。
•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内容:系统由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
合成氨最适条件的分析:
《新能源》课件

新能源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
总结词
减少对石油依赖、降低空气污染
详细描述
交通工具是石油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新能源 汽车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对 石油的依赖,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节能减排、提高居住质量
风能泵
利用风能驱动泵,用于灌 溉、供水等应用的技术。
风能海水淡化
利用风能驱动海水淡化装 置,为缺水地区提供淡水 的技术。
水能技术
水力发电
利用水流驱动水轮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
水能泵
利用水能驱动泵,用于灌溉、供水等应用的技术 。
水能净化
利用水能驱动净化装置,处理污水和废水,实现 水资源再利用。
《新能源》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能源概述 • 新能源技术 • 新能源的应用 • 新能源的挑战与前景 • 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 新能源案例分析
新能源概述
01
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新能源是指除了化石能源以外的可再 生、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包括太 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 能等。
新能源的意义与价值
环保意义
新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和 空气污染,有助于改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经济意义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 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也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社会意义
新能源的使用可以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同时,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 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环境科学概论能源问题ppt课件

Energy demand能源需求(按目前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 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 请勿引用。
Wind 风能
Nuclear 核电
Hydro 水电
Oil 石油
Coal 煤炭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Oil 石油
Coal 煤
Demand 需求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Coal 2030 peak2030年煤炭供应达到峰值
2050 Solar cells + biomasscontribute more than domestic oil2050年太阳能电池加生物质能将超过国内石油提供的能源
Energy demand能源需求(根据目前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请勿引用。
2、能源分类
非再生資源︰這類物質的循環時間極長,所以於使用,難以在短期內補充,因此會有耗盡的可能。可再生資源︰理論上長用長有,不會枯竭耗盡;因為此類物質可以快速循環或補充。
二、能源问题的出现及其未来趋势
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矛盾的体现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能源在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的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Buildings 8.5% 5.4% 4.0% 1.4% 0.6%建筑 • New buildings use 30% less energy by 2030 and 50% less by 2050 到2030年新建筑将节能30%,到2050年节能50% Annual construction declines by 15% in 2020; by 35% in 2050 到2020年建筑业将降低15%;到2050年降低35%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 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 请勿引用。
Wind 风能
Nuclear 核电
Hydro 水电
Oil 石油
Coal 煤炭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Oil 石油
Coal 煤
Demand 需求
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
Coal 2030 peak2030年煤炭供应达到峰值
2050 Solar cells + biomasscontribute more than domestic oil2050年太阳能电池加生物质能将超过国内石油提供的能源
Energy demand能源需求(根据目前趋势预测)
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请勿引用。
2、能源分类
非再生資源︰這類物質的循環時間極長,所以於使用,難以在短期內補充,因此會有耗盡的可能。可再生資源︰理論上長用長有,不會枯竭耗盡;因為此類物質可以快速循環或補充。
二、能源问题的出现及其未来趋势
能源、经济、环境之间矛盾的体现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能源在开采、加工、运输、使用的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Buildings 8.5% 5.4% 4.0% 1.4% 0.6%建筑 • New buildings use 30% less energy by 2030 and 50% less by 2050 到2030年新建筑将节能30%,到2050年节能50% Annual construction declines by 15% in 2020; by 35% in 2050 到2020年建筑业将降低15%;到2050年降低35%
新能源基础知识介绍课件PPT

NEW ENERGY
基础
能源 介绍
01
PART
新能源概述
02
PART
新能源技术原理
03
PART
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04
PART
05
PART
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PART 01.
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是指除化石能源之外的可持续能源形式。 等。
具有环保、可再生、节能等优点。 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政府也纷纷 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 产业在本地区的发展。
国家政策支持:
法规制定:
地方政策:
国际合作:
国家制定了一系 列法规,规范新能源产业的 发展,保障其健康有序进行。
中国积极参与 国际新能源合作,推动全 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政策法规体系。
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法规制定:完善新能源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补贴政策:对新能源项目给予财政补贴,降低成本。 配额制度:要求电力公司必须生产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电力。
风能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风电装机容 量持续增长,中 国成为全球最大 的风电市场。
风能技术不断创 新,大型化、智 能化、海上风电 成为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力度加 大,风电并网和 消纳问题得到一 定程度的解决。
风能产业链不断 完善,成本持续 下降,竞争力不 断提升。
水能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水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球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GW以上。 中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速,截至2020年底,全球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150GW以上。 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术逐步成熟,但商业化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础
能源 介绍
01
PART
新能源概述
02
PART
新能源技术原理
03
PART
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04
PART
05
PART
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PART 01.
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是指除化石能源之外的可持续能源形式。 等。
具有环保、可再生、节能等优点。 逐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政府也纷纷 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新能源 产业在本地区的发展。
国家政策支持:
法规制定:
地方政策:
国际合作:
国家制定了一系 列法规,规范新能源产业的 发展,保障其健康有序进行。
中国积极参与 国际新能源合作,推动全 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新能源政策法规体系。
国家政策:支持新能源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法规制定:完善新能源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 补贴政策:对新能源项目给予财政补贴,降低成本。 配额制度:要求电力公司必须生产一定比例的新能源电力。
风能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风电装机容 量持续增长,中 国成为全球最大 的风电市场。
风能技术不断创 新,大型化、智 能化、海上风电 成为发展趋势。
政策支持力度加 大,风电并网和 消纳问题得到一 定程度的解决。
风能产业链不断 完善,成本持续 下降,竞争力不 断提升。
水能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水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球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000GW以上。 中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7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速,截至2020年底,全球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150GW以上。 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术逐步成熟,但商业化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我国新能源发展情况课堂PPT

近日世界上最大型的海上风力发电机SL5000投入试运行,由华锐科技集团研发生 产,值得骄傲的是从设计图纸到零件的组装全过程都是由我国自行完成的,此技 术位居世界首位。
在风力发电其他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领先地位,位于前十的陆上风机制造商,中 国占了4位,上海电气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机制造商,在2016年占据 了全球风机制造数量的一半以上,
6/26/2024
18
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 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 平洋地热带中。
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 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6/26/2024
19
我国地热发电发展现状
中国地热资源多为低温地热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华北、松辽和苏北。有 利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和台湾。据估计,喜马拉雅山 地带高温地热有255处 5800MW。迄今运行的地热电站有 5处共 27.78MW,中国尚 有大量高低温地热,尤其是西部地热亟待开发地热发电信息。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 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 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 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 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 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 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在风力发电其他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领先地位,位于前十的陆上风机制造商,中 国占了4位,上海电气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机制造商,在2016年占据 了全球风机制造数量的一半以上,
6/26/2024
18
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 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 平洋地热带中。
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 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6/26/2024
19
我国地热发电发展现状
中国地热资源多为低温地热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华北、松辽和苏北。有 利于发电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藏、川西和台湾。据估计,喜马拉雅山 地带高温地热有255处 5800MW。迄今运行的地热电站有 5处共 27.78MW,中国尚 有大量高低温地热,尤其是西部地热亟待开发地热发电信息。
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 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 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 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 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 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 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电站
课堂小结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1.自然火→人工火(柴薪)→煤(蒸汽机的发明)→二次能源(电能)。 2.一次能源:化石能源、_风__能___、水能、太阳能、地热能、_核__能___。
二次能源:_电___能__。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1.消耗持续增长。 2.更好地利用已知能源,开发新能源。
雾霾记录片《穹顶之下》,讲述了我们面临的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风能 地热能
太阳能
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以及化石能源等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 的能源均属于一次能源。
…
二次能源
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 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
例如:电能。 人们之所以利用二次能源而不用一次能源, 是因为电能便于输送和转化。人类最早的”技术革命”。
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 开启了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柴薪是一种数量巨大、能够方便获取的能源。 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持续了近一万年。 现在,柴薪仍是某些地区的重要生活能源。
蒸汽机的利用: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 人类从此逐步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转到煤。
能源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教 学 分 析 1.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及趋势。
2.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 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
导入新课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它通过提高上游的水位增加水的势能, 高水位的水向下流, 使水轮机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 从而向人们提供电能。
钻木取火
A.雾霾的扩散属于扩散现象 B.化石能源的燃烧是雾霾的重要来源,化石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C.为减少大气污染,提倡市民开车出行 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能源。
化石能源、_风__能___、_太__阳___能__等由自然界直接提供的能源, 是_一_____能源,电能是_二__次___能源。 煤、次酒精、石油中,属于一次能源的有_煤__、__石___油__,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_酒__精___。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自然火→人工火(柴薪)→煤(蒸汽机的发明)→二次能源(电能)
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能源的消耗持续增加。
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所以应更好地利用已知能源, 想办法开发新能源。
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 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 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 新能源利用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