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开关接收电路

合集下载

(整理)红外发射和接收器件示例

(整理)红外发射和接收器件示例

图2-2 红外发射和接收器件示例红外一体化接收头内部电路包括红外监测二极管,放大器,限副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

红外监测二极管监测到红外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

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

注意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

图2-3为红外发射和接收解码的示意图。

在发射部分设计一个38kHz的载波,在发射数据(全码)为高电平时输出载波,发射数据(全码)为低电平时输出低电平,二者实现了逻辑与的关系,得到的信号(红外发射)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向空间发射红外线。

红外一体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信号后,解码出与发射数据(全码)逻辑相反的数据。

图2-3 红外发射和接收解码的示意图3系统硬件设计3.2红外遥控单元本设计中作为发射部分使用的遥控器为M5046AP机芯的电视机遥控器。

电视机遥控器应用的是红外收发原理,即遥控器前端侧面的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红外信号,电路板上红外接收管接收到信号后送到单片机内部,经译码后变成相应的操作指令,以实现定时、遥控风扇的功能。

红外遥控器的内部关键电路和接收管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3.3单片机控制单元本设计以AT89S51单片机为主控器,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如图3-2所示。

单片机的P1.2-P1.4口用于控制风扇的3个档次,设计中用继电器来模拟风扇换挡开关;P1.6和P1.7引脚控制时钟电路;P2口作为液晶显示的8位数据线;P3.0和P3.1口控制风扇工作状态指示灯,分为手动和自动2个状态;P3.2中断0用于接收红外遥控编码信号;P3.4接收温度数据;P3.5-P3.7三个引脚分别控制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端。

图3-2为单片机控制电路。

图3-23.4时钟单元3.4.1DS1307简介种低功耗、BCD码的8引脚实时时钟芯片。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一种简易的红外遥控开关原理与设计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及设计
一、红外遥控开关原理
1、红外线的基本原理:红外线是一种由发射源发出的电磁波,波长超
出了可见光的范围,其实就是由一个简单的电子元件把相对较高的电
压调整成电磁波,然后被接收端的接收器接收,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

2、红外遥控开关原理:红外遥控开关是靠红外线来传输信号,就是发
射端由一个发射器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的接收器能够接收这种信号,然后触发、控制或启动对应的终端电路,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

二、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1、结构设计:主要由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组成,发射模块主要由发射
电路和发射灯组成,接收模块主要由接收灯、接收电路、逻辑电路及
功率电路组成。

2、电路设计:发射模块的电路设计,采用称为双稳晶体管简易发射电路,它基于的的发射原理比较常见和简单,接收模块的电路设计,采
用两种常见的接收原理:第一种是用集成晶体芯片实现的高速度脉冲
解码器,第二种是用普通的射频管实现的简易接收电路。

3、传输距离:发射端能够将红外信号发射出去,接收端便能够收到这
种信号,但信号发送的距离有限,因为红外线的能量随距离的增大而
逐渐减小,因此接收端需要进行距离衰减调整。

总结:红外遥控开关原理是通过发射端发射红外信号,接收端的接收
器能够接收到信号,从而实现遥控的功能;结构设计上,发射模块和
接收模块由发射电路和发射灯,接收灯、接收电路、逻辑电路及功率
电路组成;电路设计主要采用双稳晶体管简易发射电路和用集成晶体
芯片实现的高速度脉冲解码器、用普通的射频管实现的简易接收电路;传输距离受到红外线的能量衰减影响,因此接收端需要进行距离衰减
调整。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光

Spectrum ]
b. Noise 频 系 Noise 在R/M上使用可以遮断可见光的光学滤波。 使用High Frequency(30KHz ~ 56.9KHz) Carrier Modulation 在Pre-Amp Chip上,使用 I-V Stage 可变impedance及低频噪声折断滤波器。
Receiver Module Transmitter Vcc Vout GND C R Vcc Rp µ-com GND
8
REMOCON
c. 由于Vcc line Ripple Noise而没有输出信号的事例 - Set 區 : 卫星接收器的机顶盒。 - Noise Source : 在前面板的显示使用的七段码现使用脉冲驱动开关电路的噪声流入到 R/M的 Vcc Line上.. Vcc line noise 觀 R/M Output 觀 – Transmitter signal
[ incandescent lamp & Halogenlamp ]
R球

- Electronic Ballast ]
* channel 構 - ch-1 : Lamp ˘ - ch-M : spectrum * Modulation = - 120 Hz *} ¯ - Main : 47.0KHz
Vcc line Noise signal Noise signal
= 120Hz
R/M Output
② EMI Noise
a. Noise Source - TV CRT 的 b. Noise - 应用可以遮断 以及其他周边设备放射的 .
的金属屏蔽设计, 即可简单的路掉电磁波噪声. 整机厂商的IQC or PCB Ass’y 检查时,必须将金属屏蔽外壳和GND相连。 如果不接地,可能会使遥控距离变短。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
红外遥控开关原理是通过红外线的传输与接收来实现开关机的控制。

它主要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红外发射器是由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当通过外加电压时,会发射出红外线信号。

而红外接收器则是由红外光电二极管和信号解调电路组成,当红外线信号照射到红外接收器上时,光电二极管会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经过信号解调电路的处理,将其转换为相应的控制信号。

红外遥控开关主要通过编码和解码的方式来实现信号的传输与识别。

在发送端,使用编码器将需要传输的开关信号进行编码,然后通过红外发射器将编码后的信号转化为红外线信号进行发送。

而在接收端,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后,经过解码器的解码处理,将信号解析为相应的开关指令。

根据解析得到的指令,通过相应的控制电路实现开关的动作。

总之,红外遥控开关通过红外线的传输与接收,利用编码和解码的方式实现开关指令的传输和识别,从而实现遥控开关的控制。

BA8206BA4L_红外遥控电风扇电路

BA8206BA4L_红外遥控电风扇电路
红外遥控电风扇电路
本文介绍一种全功能红外遥控的电风扇电路,有正常风、自然风、睡眠风三种功能,控制自动摇头、0?5~7?5 小时的定时关闭功能,并且还有一个独立的夜间微光照明灯,制作
容易,使用很方便。 电路原理:接收电路如图 1,从电路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核心部件就是一个具有红外接收放大、解码、自动控制、手动操作、LED 发光管工作状态指 示、定时关机指示设定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使得该电路外围元件较少,且十分简单、安装方便。220?经 F、D1、R1、R2 降压限流。由 D2、D3、C2、D4 稳压形成+5V 的直流提 供给 IC1(BA8206)的脚、脚和红外接收头(AX889W)。红外接收头的 2 脚将红外接收头的信号输送到 IC1 的 2 脚,经解码后去控制各种动作。每次功能的操作都由 HD(?22mm 压 电蜂鸣片)发出声响以提醒操作。印刷电路板如图 2(本文从略)。 操作说明:A1~A5 分别为接收板上的手动微型轻触开关,A1 为关机开关,它能切断风扇功能、摇头和已经 设定的 0?5~7?5 小时关机时间,并能记忆关机前的运行方式,但定时方式和睡眠方式不被记忆,不能控制彩灯的开、关。A2 为定时关机的设定开关,每按动一次可分别设定 0?5、 1、2、4 小时的累计定时,并由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指示时间的进度,最大可设定为 7?5 小时。A3 为开机和风扇速度调整开关。A4 为风扇摇头开关。A5 为彩灯开关,它的开、 关是不受 A3 开关控制而独立操作的。 红外遥控器:电路原理图见图 3,它是一个由编码器(BA5104)和红外发射电路组成的。经对应开关发出的遥控指令,由脚输出到 Q1 经放大后驱动 D1 发出经编码后的红外遥控信号。遥控器上由六个键组成,除了接收电路板上的五个控制功能键外,另增加了一个风类键,按该键即可改变风扇由正常风-自然 风-睡眠风-正常风的方式循环(在接收板上是没有风类键的,如果需要增加,可在 IC1 的第 6 脚与 A1、A2、A3 的公共端之间接入一开关,以实现手动操作改变风类方式),由 于遥控器采用 7 号电池使得体积较小,印刷板图见图 4(本文从略)。 电路的安装及检修:接收电路印刷电路板见图 2(本文从略),元件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F 为 1A 的 保险,不可省略。(2)R2 和 R3 的功率应不小于 3W,安装位置应远离其它元件并使其悬空,以确保其散热空间。(3)A1~A5 应采用小型轻触开关。(4)Q1~Q5 采用双向可控硅 1A/400V 就可以。(5)其它电阻、电容可用小功率的,按电路参数即可。(6)应注意红外接收头的窗口保持足够的接收空间。 在接收电路中易损件主要是 F、R2 和 R3、D1、D4、C5、 Q1~Q4,一旦发生风扇线圈短路或转子卡死,就可能烧毁这些元件。当遥控功能失效时,应首先检查 F 是否烧坏,操作接收板上的 A1~A5 是否起作用,其次就应检查 IC1 第和 脚之间是否为+5V,如果不对则检查 C1、C2 是否击穿,测量 D2、D3 的两端是否为 3?3V 或被击穿,红外接收头(DY1)是否有输出等,一般情况下最易损坏,一旦发射遥控距离变短或失灵时,应首先检查电池是否用完,其次再检查 D1、Q1、C1、C2、C3、Z1 等。

红外遥控开关

红外遥控开关

红外遥控开关 如图所示为红外遥控开关,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构成。

图S)是红外发射器电路图。

按下AN 后,Ie(NE555)自激多谐振荡器振荡产生35kHz 高频信号,从3脚输出去驱动红外发光管TLN104发射红外信号。

采用两只管串联是为增大红外光强度和发射半径。

调节W 可改变红外光频率,使它落在接收器的选频范围内。

图(b)是红外接收器电路图。

红外接收管TLP104接收到红外发射器的红外信号 时,经ICI 放大、调谐等处理后
从1脚输出加至IC2的输入端,再经放大等处理后从8脚输出去触发SCR 导通或截止。

当接收器每收到一次发射
信号时,IC2的8脚输出状态就翻转一次,即从低电乎翻转为高电平,或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所以每按动一次AN,SCR 改变一次状态就实现了开、关的功能。

IC
NE655
27 3300。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

模拟电路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设计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模拟电路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红外接收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

1.红外接收器电路:红外接收器电路主要是用于接收来自红外遥控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使用红外发射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并通过调整发射频率和脉冲宽度来实现不同的遥控信号编码方式。

红外接收器一般采用红外光电二极管、红外光敏晶体管或红外光敏二极管等元件。

2.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要是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和滤波处理,以便识别出有效的遥控信号。

一般使用的解码方法有脉宽解码、频率解码和码组解码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解码方式。

同时,为了防止接收到的信号被干扰,可以在信号处理电路中加入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等。

3.报警输出电路:报警输出电路主要是控制报警器的工作状态,并将报警信号转换为可视或可听的报警信号。

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使用声音输出装置(如扬声器)或可视化装置(如指示灯)作为报警输出元件。

在电路设计中,应考虑报警器的声音大小和频率,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报警需求。

在整个电路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选取元件时,要保证其工作在合适的工作范围内,以确保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2.可以通过使用多级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幅度,以便实现适当的信号处理;3.在电路设计中,要注意信号的耦合和隔离,以防止信号干扰和意外反馈。

总结: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模拟电路设计涉及到红外接收器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三个主要部分。

通过合理选择元件和设计电路结构,可以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报警输出等功能。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信号干扰和意外反馈。

两个以上的红外光敏二极管受到外界光源的影响时候会影响到红外控制报警器的正常工作。

频分制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的设计

频分制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的设计

频分制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的设计陈世夏;王翠珍;吴凌燕【摘要】介绍频分制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遥控开关电路的类型很多,采用频分制具有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的开关控制.频分制有多种实现方法,该设计主要采用NE555定时器作为发射电路的核心器件,接收电路采用通用音频译码器LM567作为主要器件,制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经安装调试,控制效果较好.【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0(033)020【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红外遥控;频分制;开关电路;NE555【作者】陈世夏;王翠珍;吴凌燕【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电子系,山东,青岛,26604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电子系,山东,青岛,26604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航空电子系,山东,青岛,26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34红外遥控在各种电器控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

多通道红外遥控开关有多种实现方式,如采用脉冲编码的码分制方式和采用不同频率的频分制方式。

采用频分制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非常适合于业余制作,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办公等场所。

1 设计方案1.1 红外遥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由发射和接收2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1]。

图1 红外遥控组成框图图1(a)为红外发射框图。

编码波形发生器产生一定占空比的脉冲信号,经调制放大后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脉冲信号。

图1(b)为红外接收框图。

光电探测将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与解码,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件动作。

发射与接收系统可以采用码分制和频分制,该设计采用频分制。

1.2 频分制多路红外遥控开关电路设计方案频分制是按照发射载频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开关信号。

图2(a)为频分制发射系统组成。

采用频道编码开关,来改变振荡电路的参数,从而改变振荡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引言 (1)2、总体设计方案 (1)2.1 设计思路 (1)2.2 总体设计图 (2)2.3、电源电路 (2)2.4、红外发光二极管 (2)2.5、光敏三极管 (3)3、电路原理 (3)3.1红外发射电路 (3)3.2、红外接收电路 (4)4、总结与体会 (4)参考文献 (6)附录:红外遥控开关仿真图 (6)红外遥控开关设计机电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94 张亚勇 2009190425摘要:红外线开关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好等特点,其遥控距离为8m以上,可用于控制照明灯、电风扇等家用电器。

本例红外遥控开关利用常用的彩色遥控器去控制一种或多种家用电器。

该红外线遥控开关由电源部分、红外接收部分、解码与控制部分、执行电路组成。

由彩色遥控器发出红外信号,一体化接收头接收到遥控编码信号后送到解码与控制集成电路,由解码控制集成电路内部分析处理后输出信号送给执行电路去控制电器的开、关。

关键词:电源红外接收器执行电路1、引言红外遥控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和控制手段之一,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及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和智能仪器系统中。

然而市场上的绝大部分遥控器都是针对各自特定的遥控对象设计的,不能直接应用于通用的智能仪器研发及其更一般的控制场合。

通常情况下,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电视机、空调、VCD/DVD等家用电器都使用了红外遥控器,而这些红外遥控器都是针对各自产品所设计的,从而导致了一般家庭中拥有数个遥控器,那么,能否将这些遥控器的功能进行复用,进而减少遥控器的数量,使遥控器的功能更加强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总体设计方案2.1 设计思路一个完整的红外遥控开关包括红外发射和装臵和红外接收装臵,每一部分的设计思路不同。

对于红外发射装臵,应该包括控制电路、方波振荡器和红外发射装臵。

有开关控制产生的信号经过方波振荡器整形后控制三极管的基极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否而控制在其集电极的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接通与断开,实现红外光脉冲的发射。

而对于接收装臵接受的信号弱,所以红外遥控接收装臵必须有一个红外接头所接受的信号在这个电路里放大、限幅、选频、检波及整形处理,然后字啊送入解调器电路中。

用锁相环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加密,只有符合一定频率的信号才能被电路接收,锁相环接收到信号后输出的是一个低电平信号,经过双稳态D触发器后接到控制执行电路中,实现对设备的遥控。

2.2 总体设计图2.3、电源电路发射电路的电源可12V直流电源直接提供。

接收电路的电源该电路由两个电阻、两个电容、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稳压二极管组成。

接接收装臵的电源电路由交流220V经R1和C1降流限压,VS稳压、D2整流及C2滤波后转化为5V左右的直流电压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同时交流220V也为负载的电源。

如图1所示。

图2 电源电路2.4、红外发光二极管它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外形和发光二极管LED相似,发出红外光。

管压降约1.4v,工作电流一般小于20mA。

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回路中常常串有限流电阻。

发射红外线去控制相应的受控装臵时,其控制的距离与发射功率成正比。

为了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于脉冲状态,因为脉动光(调制光)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只需尽量提高峰值IP,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距离。

提高I p的方法,是减小脉冲占空比,即压缩脉冲的宽度T,一些彩电红外遥控器,其红外发光管的工作脉冲占空比约为1/3-1/4;一些电器产品红外遥控,其占空比是1/10。

减小脉冲占空比还可使小功率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距离大大增加。

常见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其功率分为小功率(1mW-10mW)、中功率(20mW-50mW)和大功率(50mW-100mW以上)三大类。

要使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调制光,只需在驱动管上加上一定频率的脉冲电压。

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线去控制受控装臵时,受控装臵中均有相应的红外光电转换元件,如红外接收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

实用中已有红外发射和接收配对的二极管。

图3 红外发光二极管2.5、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相似,也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是它的集电极电流不只是受基极电路和电流控制,同时也受光辐射的控制。

通常基极不引出,但一些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有引出,用于温度补偿和附加控制等作用。

当具有光敏特性的PN 结受到光辐射时,形成光电流,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相当于β倍的信号电流。

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级管相比,具有很大的光电流放大作用,即很高的灵敏度。

图4 红外光敏三极管3、电路原理3.1红外发射电路本实验电路板的红外线发射电路实际上是多谐振荡器电路,是一种集-基耦合基极定时多谐振荡器。

当按下按钮AN时,电源接通,电路工作,此时,电路具有两种可能的工作状态(V1导通,V2截止,或V2导通,V1截止),但这两种状态都是暂稳态,通过电容C1或C2的反向充电,使截止管的基极电压不断变化,促使电路自动翻转,电路每翻转一次,输出信号发生一次跳变,使得输出信号为矩形波,经红外发射管调制以不可见光的红外光波发射出去。

图5 红外发射电路3.2、红外接收电路本实验电路的红外线接收电路是由接收信号放大电路、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接收放大部分是由接收管V1和三个三极管(V2、V3、V4)组成的复合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由C1耦合输出,经D1检波后作为双稳态触发器的触发信号。

双稳态触发器是一种集-基耦合双稳态触发器。

D2、D3是隔离二极管;R6、C3组成微分电路,它们共同组成计数输入触发电路。

通电后,电路经过正反馈过程进入稳定状态(V5截止、V6饱和),以后,如果没有触发信号输入(即接收端没有收到红外线信号),电路就一直维持在这种稳定状态,继电器不动作。

在触发信号作用下(即接收端收到红外线信号),电路可以从一种稳定状态翻转为另一种稳定状态。

红外线发射器按钮每按一下,电路状态改变一次,V6集电极输出状态就改变一次(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

继电器驱动电路是由V7、D4、RP2、D5组成。

当V6集电极为高电平时,即V7的基极为高电位,V7饱和继电器K吸合,继电器接点导通,由及电器开关控制的电路工作。

反之控制电路不工作。

图6 红外接收电路4、总结与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

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

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

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

参考文献[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傅劲松。

电子制作实例集锦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何书森,何华斌 实用电子电路设计设计速成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4]谢白美,电子线路综合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5]张庆双,姜立华。

全新实用电子集萃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6]黄永定,朱伟华。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附录:红外遥控开关仿真图R21.5k¦¸R32k¦¸R42.7k¦¸Q12N6740Q22N6740Q32N6740R641k¦¸Key=A50%R710k¦¸C1100uFC41uF D11N6095C6104pFQ42N6740Q52N6740Q62N6740R820k¦¸R920k¦¸R105.9¦¸D41N4148D21N4148D31N4148R1110k¦¸Key=A50%D51N4148K1EDR201A05V1120 Vrms60 Hz 0¡ã 17141312119108760321C3104pF L1615uH 5VCC 5VVCCV212 VX112V_10W4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