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生理学综合练习题完整重点

合集下载

广东药学院生理学复习资料

广东药学院生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基本的:老师要求掌握的)1、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在于维持稳态。

2、正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意义在于加强活动。

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6、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7、静息电位——指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时受到刺激,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9、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10、阈电位——膜去极化到一临界值,Na+通道爆发性开放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

11、兴奋-收缩耦联: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12、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13、等张收缩——即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阻力时,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不再增加。

14、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5、血清——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16、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在几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的现象。

17、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70ml)18、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

19、心指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20、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21、心率:单位时间心跳的次数22、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23、动脉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24、动脉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25、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2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27、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28、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29、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0、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理重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生理重点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无论心房还是心室舒张时间都大于收缩时间1、每次收缩后有足够的休息时间2、有利于血液回流入心脏左心室射入体循环右心室射入肺动脉心脏泵血过程一个心动周期分七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期内压迅速升高快速射血期内压继续缓慢升高达最大值减慢射血期内压逐渐降低等容舒张期内压迅速降低快速充盈期内压继续降低达最小值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将心房内血液泵入心室第一心音由于心室肌收缩和房室瓣膜关闭时的振动以及心室射血时血液撞击大动脉管壁引起的振动产生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第一心音的强弱与心室肌收缩力量成正比音调低响度大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舒早期标志着心脏舒张的开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相继关闭及血液撞击大动脉根和心室内壁产生音调高响度小第二心音的强弱可反映主动脉和肺动脉压力的高低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即为心指数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1、搏出量的储备有二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动用后者为主)2、心率储备在不影响播出量的前提下增快心律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搏出量心率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没有达到最适初长度之前后负荷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主动脉压起后负荷作用短期升高没影响但若持续升高心肌肥厚会出现心肌收缩能力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及生理特性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特殊传导系统心肌细胞静息电位-90MV 膜外正内负的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在外来刺激作用下引起钠离子内流膜部分去极化当达到阈电位(约-70MV)钠通道大量开放快速去极化复极化过程1期快速复极初期+30……0 一过性电流钾离子快速外流2期平台期缓慢复极化期钙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拮抗平衡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钙离子内流停止钾离子外流随时间递增4期静息期3期复极化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时期恢复离子分布细胞内钠和钙增加钾减少而自律细胞3期复极末达最大值(最大舒张点位)后4期膜电位便开始自动缓慢去极化待去极化达阈点位遍爆发新的动作电位按0期去极化速度快慢快反应细胞(钠通道)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反而慢自律性低机制动作电位复极期膜电位本身引起了内向电流的启动和发展内向电流的增加又导致进行性去极化而膜的去极化一方面引起另一次动作电位另方面又反过来终止这种内向电流如此周而复始慢反应细胞(钙通道)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反而快自律性高机制一种外向电流两种内向电流窦房结对其他潜在起搏点控制1、抢先占领2、超驱动压抑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既受最大舒张电位和阈电位差影响又受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的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绝对不应期从0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化膜电位达-55mv这段时间局部反应期-55mv-60mv这段时间两者一起为有效不应期很长不会出现峰电位叠加保证心肌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使心肌不会强直收缩相对不应期此时段大部分钠离子通道进入备用状态但快钠通道还未恢复到备用状态-60mv—80mv 兴奋性低于正常超长期-80mv-90mv 钠通道已恢复且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期前收缩代偿性间歇房室交接处细胞体积小细胞间缝隙连接少细胞膜电位低0期去极化幅度小兴奋在此传播速度慢称房室延搁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1、心肌细胞的结构直径大电阻小传播快缝隙连接多传播快2、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速度快和幅度大形成的局部电流也大速度越快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便是例证3、临近部位膜的兴奋性越高即膜电位与阈电位越接近传导速度快收缩性1、同步收缩2、不放声强直收缩3、对细胞外钙离子的依赖性大在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钙离子起到媒介作用4、但心肌钙离子储藏不多收缩所需要的钙主要依赖复极化2期内向电流中的钙离子正常心电图的基本波形P波两心房的兴奋去极化及传播过程产生的电位变化PQ段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所需的时间QRS波两心室兴奋去极化过程产生的电位变化ST段平台期T波两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变化血管生理血管系统作用运送血液分配血液进行物质交换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肺主动脉主干即其发出的最大分支有显著地可扩张性和弹性保证了血管中血流的连续性2、分配血管中动脉3、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数量很多)有丰富平滑肌4、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单层内皮细胞是物质交换的场所5、容量血管即静脉血管安静时六七成的循环血量在静脉血管6、短路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分布手指脚趾耳廓等处调节体温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与血管两端压力差成正比与血流阻力成反比正常情况右心房压力接近于零在整体内不同器官的动脉血压基本相等而某器官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该器官的血流阻力因此器官血流阻力的变化是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因素主动脉血流速度比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快得多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收缩压心脏收缩射血初期动脉血压急速上升到最高值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降至最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动脉血压的形成1、足够的血液充盈前提2、心脏射血动力3、外周阻力形成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4、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缓冲作用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3、4作用主要1、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影响充盈度2、大动脉和主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缓减收缩压维持舒张压3、外周阻力主要由阻力血管口径决定外周阻力对舒张压的影响较收缩压更明显阻力增加收缩压的增大幅度小于舒张压脉压减小4、心输出量有两项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增加明显大于舒张压故脉压增大心率增大心动周期缩短舒张期缩短显著故舒张期末留在主动脉的血液更多舒张压增大明显故脉压减小动脉脉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的泵学活动使动脉管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波动从而引起动脉管壁相应地产生扩张和回缩的起伏波动动脉脉搏波形上升支心脏快速射血期下降支前端减慢射血期动脉血压开始下降降中峡心室转入舒张状态主动脉关闭的瞬间降中波反流的血液使主动脉根部的容积增大并受到瓣膜关闭的阻挡产生一反折波紧接着降中峡之后短暂向上的小波即为降中波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脑的主观反映。

广中医生理试题

广中医生理试题

问答: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重要场所心肌在刺激后兴奋性的变化论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机体功能调节的异同。

实验分析:阙强度的概念,怎么比较各组织(肌肉,血管等)阙强度,如何测定。

第一章绪论1.问答题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2.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

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神经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负反馈调节。

4.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

1.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精确,作用迅速。

1.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发生反应比较迅速,作用时间较短暂,调节部位较准确。

2.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持久,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发生有适应性意义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胞吐和胞纳作用。

2.载体蛋白的特点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3.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需要消耗能量。

4.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胞吐胞纳,均属于主动转运。

5.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Na+浓度高于膜内。

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Na+离子内流量增多;复极化时,K+离子外流量增多。

7.单一神经或肌肉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8.钠泵的化学本质是,它的生理功能是Na+-K+依赖式ATP酶维持细胞内外Na+、K+的不均衡分布,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和兴奋性。

9.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

10.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一定范围内增大刺激强度时,可见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1.下列物质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的有(B.CO2C.O2)。

广州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

广州中医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正气”主要是指:A. 身体的力量B. 抵抗疾病的能力C. 正常的生理功能D. 情绪的稳定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A. 望B. 闻C. 问D. 摸3. 中医中“五行”理论中,与“火”相对应的脏腑是:A. 肝B. 心C. 脾D. 肺4. “四气调神”大论中,夏季应注重调养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肺5. 中医认为,肾藏的“精”主要是指:A. 生殖之精B. 营养之精C. 生命之精D. 呼吸之气6. “八纲辨证”中的“表里”是指:A. 病情的轻重B. 病变的位置C. 病因的性质D. 病程的长短7.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A. 人参B. 黄连C. 当归D. 黄芪8.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主要功能是:A. 主运化B. 主疏泄C. 主藏血D. 主呼吸9.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其中与肝脏相应的味是:A. 酸B. 苦C. 甘D. 咸10. 中医中“经络”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运行气血B. 联络脏腑C. 传递信息D. 储存能量11-20. (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A. 预防疾病B. 早期治疗C. 病后调理D. 康复锻炼22. 中医理论中,肝的主要功能包括:A. 主疏泄B. 主藏血C. 主运化D. 主呼吸23.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肝气郁结”?A. 情绪抑郁B. 饮食不节C. 过度劳累D. 外感风寒24. 中医中“气血”的概念中,“气”可以包括:A. 元气B. 宗气C. 营气D. 卫气25.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劳逸结合D. 情志调畅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26.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________(阴阳平衡)。

27. “四君子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________(脾胃气虚)。

广东药学院生理学练习资料

广东药学院生理学练习资料

☆:以下是从《生理学学习指导》中筛选的题目,不看那本书可以看下面的!!!!可是下面的题目并不是很全面,不过也可以看一下。

人体基本生理功能、血液、循环生理一、填空: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反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形式。

3、测定阈值的大小,可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它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4、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精确而短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5、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6、反射按其形成过程和条件不同,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7、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安静时细胞膜表现为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8、可兴奋细胞通常是指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各种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是产生动作电位。

9、冲动达到神经肌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Ach),使终板膜对Na+(主要)的通透性增加。

10、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在粗肌丝间滑行,肌小节长度缩短。

11、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被拉长状态的负荷称为前负荷12、肌肉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主要是钙离子。

13、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14、红细胞的主要成份是血红蛋白,它具有运输O2和CO2的功能。

15、红细胞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主要是叶酸和维生素B12(因维B12吸收障碍而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6、参与体液性免疫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17、临床上用测定血沉速度的方法来检查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18、兴奋由心房向心室传导在房室交界处速度较慢,称为房室延搁。

19、在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中,促进液体滤透的力量是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促使向毛细血管内回流的力量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20、心脏的迷走神经效应是通过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而实现的,它可与心肌细胞膜上M受体相结合,其作用是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

最新广东药学院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版本

最新广东药学院生理学复习资料word版本

名词解释:(基本的:老师要求掌握的)1、负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在于维持稳态。

2、正反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向相同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意义在于加强活动。

3、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6、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7、静息电位——指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时受到刺激,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9、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10、阈电位——膜去极化到一临界值,Na+通道爆发性开放产生动作电位的膜电位。

11、兴奋-收缩耦联: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

12、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时长度保持不变而只产生张力。

13、等张收缩——即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当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阻力时,肌肉开始缩短,而张力不再增加。

14、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5、血清——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16、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在几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的现象。

17、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70ml)18、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

19、心指数:空腹和安静状态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心输出量。

20、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21、心率:单位时间心跳的次数22、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23、动脉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24、动脉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25、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2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27、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量28、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29、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30、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

广东地区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题50题(含答案

广东地区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题50题(含答案

广东地区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题50题(含答案)单选题1、里实热证的症状A盗汗B自汗C战汗D大汗E绝汗答案:A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而致。

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单选题2、孕妇禁用的中药是A寒凉药B开窍药C发汗药D温热药E涩肠止泄药答案:C体虚多汗者,忌用发汗药,以免加重出汗而伤阴津。

单选题3、腹痛常见病因病机A呼吸不畅,胸闷气短B呼吸有力,声高气粗C呼吸困难,短促急迫D呼吸困难,喉中有声E呼多吸少,气不得续答案:D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鼻翼扇动,或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的称为喘。

喘气时喉中有哮鸣声的称为哮。

单选题4、丁香畏A天冬、麦冬B苍术、白术C知母、贝母D赤芍、白芍E生地、熟地答案:C本题考查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处方药名二母,调配应付知母、贝母。

单选题5、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是A三七B草乌C艾叶D川楝子E五倍子答案:B含生物碱类近年来发现,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等均可导致急性肾衰,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

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多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

一般在服药数日后可出少尿型急性肾衰。

草乌含乌头碱,大毒。

内服0.29即可中毒,3~4g为致死量。

毒由肾及唾液排泄,有致急性肾衰竭及死亡报道。

临床应用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

单选题6、诃黎勒的正名是A金银花、金银藤B苍术、白术C砂仁、蔻仁D刺蒺藜、沙苑子E青皮、陈皮答案:E本组题考查常见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其中青陈皮调配应付青皮、陈皮;忍冬花藤调配应付金银花、金银藤;苍白术调配应付苍术、白术;潼白蒺藜调配应付刺蒺藜、沙苑子。

单选题7、需先煎的饮片是A羚羊角B葶苈子C鳖甲D白豆蔻E葛根答案:A冲服:一些用量少,贵细中药宜先研成粉末再用群药的煎液冲服,避免因与他药同煎而导致其成分被药渣吸附而影响药效。

广中医生物学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广中医生物学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細胞學部份緒論:1.19世纪中期,德国科学家M.J.Schleiden和T.Schwann创立了细胞学说。

內容:(1)·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

(2)·每个细胞相对独立,一个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协同配合(3)·新细胞由老细胞繁殖产生。

意義:被认为是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进化论)之一。

2.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双螺旋模型,揭开了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序幕3.生命的基本特征:(1).核酸、蛋白质——生命的大分子基础(2).细胞——生命基本结构单位(除病毒外)(3).新陈代谢——生命的基本运动形式(4).信息传递——生命活动的统一机制(5).生长和发育——量变到质变的表现形式(6).生殖——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途径(7).遗传和变异——决定和影响生命现象的中枢(8).进化——生命活动的历史(9).生物与环境统一——基本法则生物大分子:1.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核苷酸=磷酸+核苷(戊糖+碱基)(核酸分DNA和RNA;戊糖分脱氧核糖和核糖;碱基:DNA的为A-T-G-C,RNA的为A-U-G-C)DNA组成: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磷酸RNA组成: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磷酸2.DNA与RNA的不同:糖的种类、链的条数(RNA允许链内双链)、碱基种类。

3.核苷酸通过3 ’ 5 ’磷酸二酯键联成核酸一端的核苷酸,其5-C没有进入磷酸二酯键,称5 ’末端;另一端的核苷酸,其3-C没有进入磷酸二酯键,称3 ’末端4.基本单位:DNA--脱氧核苷酸; RNA--核糖核苷酸5.DNA一级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实质上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NA的二级结构:空间双螺旋结构,1953年由Watson和Crick 提出,其内容为:(1)是两条链的右手双螺旋,且两链反向平行。

(2)链间碱基形成氢配对A-T,G-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