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课《开花和结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优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3《开花和结果》同步教学教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开花和结果》的内容,教学时间建议1.5课时。
本章内容主要讲述被子植物生命周期: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继续进入开花和结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解释了种子的由来,还完整地让学生了解了被子植物的一生,完善了整个知识体系,更为以后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开花和结果》既是本章书的结束,又是另一个生命循环的开始,更是以后学习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孩子天生就喜欢大自然,对美好事物——花和果实也有天生的喜爱,给学生欣赏花的美丽和品尝果实的美味,定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爱花、护花、珍惜果实的良好习惯。
初一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探索大自然的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缺乏真正动手解剖的机会、科学观察方法的指导和正确表述自己意见的锻炼;对花和果实的认识比较表面,没有细致、系统的知识基础。
所以这节课以彩图、视频、实验、分析资料等等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科学观察、解剖实验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花和果实的认识和理解,完善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 2.描述开花、传粉、受精和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花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生殖器官对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
•2、体验探索生命奥秘和参与新植物生命体形成的实践活动的乐趣。
•3、养成爱好花的习惯。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五、教学方法:运用观察、实验、交流和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并知道和理解花的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运用观察、分析资料、表达和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六、学法指导:认真观察课前自己和其他同学准备的花,使用老师准备的实验工具,结合书本P103的观察与思考、P104的桃花的基本结构彩图,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观察、解剖和认识一朵花的基本结构,完成相应的练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分析书本P104和P105的彩图和文字,欣赏受精动画,尝试讲述植物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欣赏从花到形成果实的过程的彩图和动画,理解花与果实的关系,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了解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掌握植物的花部结构和功能。
3.能够描述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
4.能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现象。
二、教学重点1.植物的花部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的描述和观察。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两类: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细胞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个体,而无性生殖则是用一个个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
2. 植物的花部结构和功能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其结构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花萼是最外层的绿色叶片,保护花蕾;花瓣是吸引昆虫传粉的彩色叶片;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丝和花药;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
花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吸引传粉者,将花粉传递到花柱上,进行受精;二是形成果实,保护种子并在适当的时间散布种子。
3. 开花过程开花是指植物花蕾的生长发育,从花蕾展开到花瓣开放的过程。
开花过程中,花蕾内部的花的雌蕊和雄蕊发育成熟,花瓣逐渐展开。
开花的过程会受到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 结果过程果实是由授粉受精的花卵细胞经过发育形成的,主要功能是包裹和保护种子。
果实的形态和结构多种多样,有很多各具特色的种类。
果实的成熟过程中,外部的果皮会变色,内部的种子也会发育成熟。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植物的生殖方式、花部结构和功能,以及开花和结果过程。
2.观察实验:通过观察鲜花开放和果实成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下来的数据,加深对开花和结果过程的理解。
4.案例分析: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植物开花和结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发学生对开花和结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介绍植物的生殖方式、花部结构和功能,以及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案

《开花和结果》一、教学分析二、教学过程(流程及与之匹配的具体行为方法)三、教学反思(课后自评)本节课通过对红花羊蹄甲花进行解剖和观察,并与桃花的基本结构进行对比,让学生认知花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大部分小组都能观察到雌蕊子房里的胚珠。
组织学生上台进行解剖和讲解,以及学生用桃花的模型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合作探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亮点。
本节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
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设计了多种探究活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很重要,结合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本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本节课的容量大,活动多,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在学生讨论时,应多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
课堂检测的时间也相对少了些,应多留时间让学生思考。
另外,由于时间紧凑,对学生的评价相对较单一,应该多些启发性和鼓励性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课后他评)(一)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思考,仔细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能贯彻学校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思想,她能够为学生留有足够时间动手、动脑,在观察中联想、在动手中体验。
教学活动比较扎实,教学效果比较好。
她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了生物学科的本质。
这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突出了学科特点,能够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了校园常见的花——红花羊蹄甲,同学们熟悉食物——花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解剖一朵花、观察花生果实。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和展示,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果实的组成部分。
2、重视了学思结合。
在这节课上,学生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思结合。
例如设计较好的学案。
做到课堂上是边学边练,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凌志平书记点评)(二)黎老师的这节课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各部分的内容衔接比较自然,其中突破重难点有很多亮点,例如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上台投影解剖花,并用可移动的纸片让学生总结花的结构,为下面传粉、受精的内容埋下伏笔:讲传粉时,把花粉的纸片移到柱头的纸片上;讲受精时,把精子和卵细胞合在一起,比较形象立体,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新。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

七年级生物教案《开花和结果》一、教学目标1.理解植物的生殖过程,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掌握植物的花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3.了解不同的花的形态和颜色对花的传粉媒介的吸引作用;4.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5.培养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植物花的结构及其功能;3.花的吸引传粉媒介的方式;4.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2.植物花的结构及其功能;3.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1.对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的深入理解;2.掌握植物彼此间的花的互补现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投影仪、模型图、教具等;2.学生准备:教科书、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使用一张展示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向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植物繁殖的思考。
Step 2: 学习植物的开花和结果(20分钟)1.通过PPT和教科书,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包括花蕊的形成和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的功能等内容。
2.教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和描绘不同植物的花蕊并标明各部分的功能,加深对植物花的结构与功能的理解。
Step 3: 探究花的吸引传粉媒介的方式(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和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花的形态和颜色对不同传粉媒介的吸引作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实验,观察不同花的形态和颜色,并记录吸引传粉媒介的方式,例如花形、花色等。
3.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花的形态和颜色对传粉媒介的吸引程度。
Step 4: 掌握植物的传粉方式及其重要性(30分钟)1.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植物的传粉方式,包括风传、昆虫传、动物传和自花传粉等。
2.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传粉方式进行研究,并制作海报或PPT进行展示,呈现各种传粉方式的重要性和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你们小组探讨一下植物开花和结果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现象。”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他们的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总结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规律。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教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注重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改进不足,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拓展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了解不同植物的繁殖特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物和图片,分析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进行设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具体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3《开花和结果》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3.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生物素养。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真实的花朵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本节课成功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3《开花和结果》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2.3《开花和结果》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对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开花和结果的具体过程,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问。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和进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基本过程,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和互评师评,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
5.教学内容的深入与实际应用:本节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和生活联系起来,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生物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及其最重要部分。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创新等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2.通过学生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他们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爱护花、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 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2.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质疑、观察与讨论、交流等活动。
二、课时计划: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25朵两性花、镊子、多媒体。
3.2.3开花和结果 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2.3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知道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
4、通过观看视频和花的解剖图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通过观察桃花和南瓜花,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对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以及实物观察和动手实验等非常感兴趣。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具有了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所需条件,植物各部位的生长的知识储备,但对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没有完整的认识。
通过引导让学生思考:我们自然界中有很多的花,花又会结出果实,那么花到底又哪些结构?这些结构又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
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知道两性花和单性花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1、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五、教学设计新课导入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多的花,带领同学们一起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之花,引领学生思考花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推进新课(一)花的结构1、以桃花为例,按照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观察花的基本结构并分析其作用。
花柄——支撑作用花托——保护作用花萼——保护作用花瓣——吸引昆虫,帮助传粉雄蕊——花药——含有花粉,花粉含有精子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含有胚珠,胚珠含有卵细胞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的是雌蕊和雄蕊最重要的。
雌蕊和雄蕊也是花中最重要的部分。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子房中有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中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
(二)实验操作——解剖一朵花1、实验材料:签字笔、A4纸、双面胶、花、镊子。
2、实验步骤:分组实验,先在A4纸上写下花的结构名称,解剖鲜花将对应的结构放到对应的名称上。
3、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步骤。
4、观察油菜花、栀子花、南瓜花的解剖图,进一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课《开花和结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明确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3、通过观察和解剖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6、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已有较大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
导入时要从学生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
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熟知花的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花蕊后,才能通过老师的讲述清楚理解传粉受精过程,在花瓣和雄蕊凋落后,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胚珠进而发育成种子。
教学难点分析:
花的结构与果实种子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第一次出现,而从花的结构到果实种子形成的连续过程中学生们在理解时会出现问题,往往不能将各部分发育的结果一一对应,通过画板图会使问题容易解决。
4教学过程
4.1新课
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