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浆染技术

合集下载

牛仔浆染工艺制定及质量控制—经纱整经方式与质量控制

牛仔浆染工艺制定及质量控制—经纱整经方式与质量控制

看一看,想一想
• 观看纱线整经的生产视频 • 比较分析各种整经方法对加工产品的影响
整经工艺改变对产品风格的影响
• 整经(拉经)的概念 • 经纱系统可以是简单的单色或坯纱,也可
以是复杂的多色排列(或不同性质、种类的 纱线排列),非常复杂且富于变化。要形成 符合织物要求的经纱系统,必须将卷绕在 筒子上的纱线按工艺设计要求的根数、长 度、幅宽、配列等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 轴上,这就是整经。
牛仔产品的织造前准备及其质量控制-经纱整经
牛仔产品的织造前准备的工序
• 经纱整经 • 经纱染色 • 上浆 • 纬纱准备
经纱整经
• 牛仔面料生产流程按其生产工序的不同, 可分为三种--染浆联合生产线、绳状(束状) 染色生产线和轴经循环染色浆纱生产线, 在这些生产流程中应用最多的还是浆染联 合生产线。(P065)
1.分批整经(轴经整经)
将全幅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若干批分别 平行地卷绕在经轴上,然后在浆纱机(或并轴 机)上将经轴合并上浆或过水、烘干,并按工 艺计算长度卷绕于织轴上。
2.球经整经法
球经整经是将全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 根据筒子架容量分成经纱根数(头份)大体相等的批数,在整经过 程中将其通过一个集束环变成纱束(绳状)。再将绳状纱束交叉 卷绕在一个宽度约1200mm的芯轴上,球经成形直径≤1200mm。 近似一个球,故称球经整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经过绳状染色,烘干后再用 分经机把经纱分梳

牛仔浆料基础知识

牛仔浆料基础知识

牛仔浆料基础知识牛仔的经纱染色常用的有浆染联合机(片状)与束状染色机(绳染)。

经纱染色工艺:整经——煮纱——染色——水洗——储纱架——上浆——烘干浆纱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

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

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

以浆液透入纤维之间为主的上浆称浸透性上浆,以浆液粘附在经纱表面为主的上浆称被覆性上浆。

经轴上浆;织轴上浆;整浆联合;单纱上浆;绞纱上浆;染浆联合在浆纱机的浆槽前加装染色烘干设备,使浆纱先染色、烘干,然后上浆,合染色、上浆为一道工序,多用于需要染色的经纱上浆,如织制劳动布的色经上浆。

上浆设备用于经轴上浆的机器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①轴架:放置规定数目的整经轴,引出的经纱根数一般等于织物浆纱机经纱总根数。

②浆槽:存贮、加温(保温)浆液的容器和附加机件。

经纱绕过浸没辊吸附浆液,再经上浆辊和包有弹性表层的压浆辊之间受到挤压,使浆液透入纱中并压去余浆,得到规定的上浆率。

③烘仓:烘干湿浆纱的装置,分为烘筒式、热风式和热风烘筒联合式三类。

④车头:包括主传动、后上蜡装置、分纱棒、测长打印、伸缩筘、织轴卷绕、上落轴等机构。

主传动要求较宽的无级变速范围,且有爬行速度(2~3米/分),以适应不停车处理疵点的要求。

分绞棒将烘干的浆纱分成若干层。

细密的纱层或化纤浆纱可通过后上蜡装置涂上微量乳化蜡,使浆纱表面平滑并减少静电积聚。

分层后的浆纱经伸缩筘进一步分开,最后经拖引辊绕上织轴。

织轴卷绕机构在不同车速下和织轴卷绕直径渐增的情况下能使浆纱张力保持恒定。

浆纱的测长打印给浆纱以匹长的标志,一般在烘干后进行。

浆料分主浆料和辅浆料两类:主浆料属高分子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须具有与纤维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团,对纤维应有良好的粘附性,所以又称粘着剂。

牛仔布套色浆染新工艺的研究

牛仔布套色浆染新工艺的研究
CHN0LOGY l N F0RMAT} ON
学 术 论 坛
牛 仔 布套 色 浆 染 新 工艺 的研 究 ①
方 顺 清 ( 浙 江省兰 溪市永 新织造 有 限公司 浙 江兰 溪 3 21 1 1 3 ) 摘 要: 套色. 彩色具 有新 潮文化 元 素的牛仔服 饰 面料 应运 而生 , 设 计的 套 色新 品种款 式 , 色泽 、 色牢度 和产品绿 色环 保已成 为 了牛仔 布行业 发展 研 究的新课题 。 采 用这 种新型环锭 竹节纱 用于经纱 , 由于表 面毛羽极 少, 上浆率可降低 5 O %~6 0 %, 实现绿 色环保 。 关键词 : 元素 面料 套色浆染 工艺研 究 绿 色环保 中 图分 类 号 : T S 1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3 7 9 1 ( 2 o 1 3 ) 0 7 ( a ) 一0 2 1 0 -0 2



C0D
B0Ds
5 0 o
3 0 0
6 0
2 0
5 0 0
3 0 0
5 6 7
氨 氮 总 磷 色 度
, , ,
8( 1 5 )十 1 . 0 3 O倍
3 5 8 4 0
注: 括号 内数 值 为 水 温 ≤1 2 0 C 时 的 氨 氮 控制 指 标 。
棉纱 一圜 一隧 一医 堕 蔓 蔓 垂 甄
蒸 汽加热
一区
| r
蒸汽加 热
废7 k 图 1
一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蒸汽 加热
一 产 品
1. 1 套 色新 品种 的棉 纱浆 染 生产 工艺 流 程
图( 如 图 1) 棉纱浆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 整 经 棉 纱 一 渗 透 槽 一 染 色 槽 1一 染 色 槽 2一 染 色 槽 3 一 … … 一染 色槽 9一 染 色 槽

牛仔布经纱上浆技术

牛仔布经纱上浆技术
特 殊 性 要求 , 要原 因在于 : 主 牛 仔布大 多纱支粗 、 密度大 , 磅牛仔 布的 织物 密度 系数在 重 10以 上 , 紧度织物 在 织造 时打 纬 阻力大 , 口易反拨 , 0 高 织 因而 经纱上机 张 力大 ; 传统 斜 纹牛 仔布要求 布面平 整、 纹 斜
应用技术 织avigTechnol y W 技 og 造n术 e
www l de o c t ea rc m n ex
牛仔布经纱上浆技术
S zn e h oo yo e i F b is iigT c n lg f nm a r D c
文 I 李竹君 田 磊
浆 纱 是牛 仔 布生产 中最 重要 的一 道工序 , 也是 牛 仔布 生 产 的关 键 。 纱质量 的优 劣直接 影 响 织造 生产 的顺利 进 浆 行 以及织 物的 布面质量 。 因此 , 对浆 纱工艺的探讨—直 是牛 仔布生 产中永恒的课 题 。
纱上浆 有了新 的要求 , 这一阶段牛 仔布经纱上浆用浆 料主要 以变性 淀粉 作主 浆料 , 少量乳化 油的 配方; 0 代中后期 加 9年
2 4 丙烯酸类浆料 .
作 者简 介: 李竹 君, 17 年生, 女, 90 副教授 , 工程 师, 主要从 事纺织材
料及新产品的研 发。 作 者单位 : - ̄, 东纺织职 业技 术学院; 磊, 李4 -广 f 田 广东鸿 昌牛仔服
装研 究 院 。
丙烯酸类浆料水溶性好, 浆液表面张力小, 干分绞顺
利 , 羽贴 伏度好 ; 毛 浆膜 柔软 、 有弹性、 富 吸湿性 好, 织造 时
剥 落较 少 ; 退 浆容 易 , 较大 弥 补淀粉及P A 且 能 V 的不足 , 已
大 量使 用变性 淀粉 、 丙烯酸 浆料 、 V 乳化 油等 组 成的 各 P A、 类 配方, 浆料 趋于完善及规 范化 。

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

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

第四章牛仔布经纱染色和上浆增添内容:第一节经纱准备二、络筒表4—1 结头形式:原织布结应改“空捻结”三、整经(三)经轴整经工艺增加高速整经工艺。

见下表国产高速整经主要工艺参数第二节牛仔布上浆工艺添加现代牛仔上浆工艺要求现代牛仔布上浆工艺要求﹙一﹚现代牛仔布的用纱由于牛仔布市场的迅猛发展,世界牛仔布的产量急剧上升。

在国内来讲,由广东省为主的生产基地逐步发展为山东、江苏省等地区。

随着市场的饱和,在市场竞争中采用新技术新原料的应用,现代的牛仔布在颜色、经纬纱线、纱的原料方面多姿多彩,已突破原有的单一成分、单一颜色的格局。

如经向粗细纱混织,经向竹节,棉涤交织,经纬向嵌金银丝。

原料方面采用莫代尔纤维、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各种弹力包芯纱、包缠线。

在纺纱技术上讲,由原来的传统气流纺发展为环锭纺、空气摩擦纺、紧密纺等技术。

在组织变换上,由传统的卡其织物发展到平纹、斜纹及骑兵斜、小提花复合组织等。

﹙二﹚现代牛仔布的浆纱工艺一.牛仔的浆纱设备略写二.一般牛仔布上浆常用的浆料:1. 变性淀粉:略写(1) 酸化淀粉(2)氧化淀粉2. PV A:聚乙烯醇略写3. 聚丙烯类浆料:由一系列丙烯酸单体通过共聚反应而成。

一般可聚合单体有三十多种,可以根据上浆的纤维不同设计不同单体组合的聚丙烯酸类浆料来满足上浆要求。

其理论依据是相似相溶的原理。

由于聚合反应单体较多见性能差异大,一般浆料生产会选择多种单体共聚,如三元共聚和多元共聚。

通过与淀粉类浆料的配合使用达到替代PV A产品的目的。

其销售形式上可以是液态胶状体(胶水),固体粉状体(胶粉)。

如常州市润力助剂公司生产的AB胶水和AE 胶粉。

4.助剂一般牛仔布上使用的主要是增加纱线柔软性能的柔软剂。

如液态的油剂和固态的蜡片。

浆液的渗透剂:增加浆液的渗透性能。

在牛仔布浆纱的渗透剂选择方面,最好选择耐碱性的阴离子渗透剂。

5. 新型的牛仔布浆料助剂(1)在浆液中起到渗透作用,增加纤维间的粘结力方面的功能型助剂。

牛仔布套色浆染新工艺的研究①

牛仔布套色浆染新工艺的研究①

牛仔布套色浆染新工艺的研究①作者:方顺清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19期摘要:套色、彩色具有新潮文化元素的牛仔服饰面料应运而生,设计的套色新品种款式、色泽、色牢度和产品绿色环保已成为了牛仔布行业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采用这种新型环锭竹节纱用于经纱,由于表面毛羽极少,上浆率可降低50%~60%,实现绿色环保。

关键词:元素面料套色浆染工艺研究绿色环保中图分类号:T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10-02牛仔服饰的流行始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我国自改革开放80年代初期逐步开始流行。

牛仔服饰因不拘一格的穿着方式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崇尚自由的心理需求,再加上它同步时尚不断创新,使得人们对它情有独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时代的发展,市场流行的趋势,消费者的需求和采购商的行为纷纷引领牛仔布开发新品种的生产。

为此,套色、彩色具有新潮文化元素的牛仔服饰面料应运而生,如何满足消费观念新需求和节能绿色环保,设计的套色新品种款式、色泽、色牢度和产品绿色环保已成为了牛仔布行业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长期以来,牛仔布主体色调以靛蓝一统天下,但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公司近年来对套色、彩色、中高档牛仔面料进行全面研发,产品投放市场反应良好,深受客户喜爱。

在中、高档牛仔面料研发中,由纯棉精梳股线和新型环锭竹节纱用经纱生产的牛仔面料目前比较吸引人们的目光,这种面料光洁、纹路清晰、手感滑爽,大大提高了牛仔布的档次,使用新型环锭竹节传统风格,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需求。

采用这种新型环锭竹节纱用于经纱,由于表面毛羽极少,上浆率可降低50%~60%,并可省去后整理烧毛工序,有利于节约资源,可减少污染,实现绿色环保。

1 套色、彩色新型牛仔布工艺流程1.1 套色新品种的棉纱浆染生产工艺流程图(如图1)棉纱浆染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整经棉纱→渗透槽→染色槽1→染色槽2→染色槽3→……→染色槽9→染色槽10→水洗槽1→水洗槽2→蒸汽烘干→上浆槽→蒸汽烘干→经线注:染色槽1内为硫化黑染料液,其余9个染色槽内一般为靛蓝染料液,并可随套色品种更换染液。

牛仔染色原理

牛仔染色原理

牛仔染色原理牛仔布是一种特殊的织物,它的特点是耐磨损、舒适、牢固和易于清洗。

而牛仔布的经典蓝色则是其经典风格的来源。

牛仔布要经过染色才能变成蓝色,这种染色方式可以称为“牛仔染色”。

牛仔染色的原理是利用染料对棉质织物的染色性能。

在牛仔染色中,首先需要使用一种叫做“硫化剂”的化学物质将棉质织物处理一遍。

这种化学物质会改变织物中的纤维结构和染料结合的方式,并使织物更易于接受染料。

经过这个处理之后,织物准备好拍卡并浸泡在染料水槽中。

在牛仔染色中,经典的蓝色是通过一种叫做“靛蓝”的染料实现的。

在染色过程中,牛仔布通过不断的浸泡和拍打,使靛蓝染料深入到织物的每个角落。

靛蓝染料与棉质纤维的交互作用是一种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让染料长久的停留在棉质织物上,同时也不会被清洗或者暴露在阳光下褪色。

在染色过程中,牛仔布会经过多个染色槽,每个槽都有不同的浓度和PH值,从而可以调整颜色的深浅。

这些不同的染色槽都是用来混合染料的,不断地调整染色水槽的浓度可以让染料的深浅更加均匀。

染色过程还涉及到调节硫酸和碱的浓度,这些都是为了保证染色过程的稳定性。

染色完成后,牛仔布需要在水中漂洗并晾干。

漂洗牛仔布是为了将残留的染料和其中的杂质洗掉,以免对人体有害。

晾干需要的时间根据气温和湿度不同而不同,通常需要几天,以确保染料彻底贯透了整个织物。

牛仔染色是一种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对染料、纤维和化学物质的相互关系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染出漂亮、稳定的颜色。

在牛仔染色中,除了经典的蓝色外,还有各种其他的颜色选择。

其中最受欢迎的颜色之一是黑色,这种颜色的染料通常是从橡胶树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材料。

“绅士的颜色”也很受欢迎,这种颜色比经典的蓝色颜色更浅。

浅色牛仔布通常是采用浅色的染料染色,这些染料通常来自植物、动物或化学物质。

牛仔染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但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随着美国西部发展和探险的需求,牛仔布才成为普及的时尚。

牛仔布在美国的西部地区使用较广,因为其耐用性适合在恶劣条件下使用。

靛蓝牛仔布浆染联工艺的设定

靛蓝牛仔布浆染联工艺的设定

靛蓝牛仔布浆染联工艺的设定摘要:浆染联合机是生产牛仔布的关键设备,有国产浆纱机和轧车组成的,也有引进的。

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香港泰利,少量企业使用香港金鸡、联丰、新力、美国的西点,德国的祖克等。

西点和祖克浆染联合机较好,但价格昂贵。

-浆染联合机与其它机组相比,有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节省人力及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等优点,因而被牛仔布厂家广泛应用。

虽然不论国内机械还是引进机械,使用厂家大部分已消化吸收,.生产出高质量的牛仔布,但是由于大部分牛仔布生产厂家是由棉纺织厂转产和牛仔布染色工艺在国内还不成熟,因而有必要对靛蓝牛仔布浆染联的机械工艺,染色工艺等作一系统的总结交流。

本文以83.3etx纱总经根数为4080根的品种为例叙述。

关键词:靛蓝牛仔;布浆染联;工艺1织物规格及主要工艺纯棉薄型牛仔布的规格为CJ7.3×2/7.3×2520/280160,织物组织2/1,经向缩率5.3%,纬向缩率4.5%,经向紧度73.5%,纬向紧度40%,总紧度84%,织物重量136g/m2。

整经采用贝宁格ZDA型整经机,整经速度914m/min,整经头份440根;浆染采用香港泰利DS-180型浆染联合机,车速20m/min,18个经轴,上浆率4%,浆纱增强率17%,浆纱减伸率36%,上染率3%;织造采用意大利范美特C-401型剑杆织机,车速380r/min[1]。

2浆染工艺2.1配方及工艺染料母液配方:靛蓝(Indigo)∶保险粉(Na2S2O4)∶烧碱(NaOH)=1∶1.5∶1.2。

与OE纱不同,环锭纱外层纤维较紧密,上染较难些,且细号纱比粗号纱比表面积大,因而上染率可略偏高控制。

2.2主要技术措施细号高密牛仔布生产中的主要技术难题是浆染工艺,与一般棉织物相比,浆染联合机比普通浆纱机的穿纱路线长许多倍,且生产环境也要差得多,很容易发生经纱断头、绞头、缠纱、撞筘等严重质量问题,影响效率和质量,针对这些特点,采用合理的工艺措施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染联合机靛蓝染色技巧1.靛蓝的特性靛蓝易还原,但还原速率低,靛蓝氧化快,染色速率慢,只能通过浓度差来增加深度,靛蓝亲和力低而匀染性好,靛蓝扩散性差,不容易染透芯,靛蓝染色在20度时上染率最高,而超过40度时上染率下降。

靛蓝染色过程中对染液的PH值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

纯净靛蓝色光是蓝中带红的,从理论来说各个供应用商生产的靛蓝粉在色光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而实际生产中,各个供应商的靛蓝粉在色光有一定的差异,其实这都是各个染料生产厂家在靛蓝粉中加了少量还原染料所至,染料生产厂一般都会用添加还原染料的方法来较正靛蓝粉的色光,使其前后色光一致。

2.烧碱的作用烧碱在靛蓝染色过程中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是保证靛蓝染料还原时所需要的碱性,一般PH值控制在10.7-11.3较好;其二是中和保险粉被氧化时生成的亚硫酸氢钠保持染液中PH值稳定,中和1克保险粉产生的亚硫酸氢钠需要0.46克片碱(均以100%计算);其三是为染液中提供足够多的钠离子以促进染料上染。

前二个作用是主要的,第三个作用是次要的。

印染生产中所使用的烧碱一般含杂较多:氯化钠、碳酸钠、硅酸钠,有时还会含有少量氧化铁。

牛仔染色习惯用片碱,它的最大好处是工人操个方便,计量简单,储存方便,但使用片碱的缺点是成本高,片碱浓度不稳定,含杂多;如果改用离子膜液碱,使用中将液碱按定积法计量,则效果比使用片碱要好很多,关键是我们要改变原有的习惯。

3.保险粉的特性保险粉有很强的还原力,能夺取空气中的氧,性能很不稳定,易分解,溶于水后(尤其在加热时)与空气里的氧反应极为迅速,但在60度的温度下还是比较稳定的,保险粉在PH值为10时最稳定,遇到无机酸,就起剧烈分解,其耐酸限度最多至PH值5左右。

为了防止保险粉的分解,在保险中加入了大量的稳定剂:二羧酸及其盐类、硼砂、亚硫酸氢钠、碳酸盐、草酸、尿素、表面活剂…保险粉的有效含量基本上都在85%左右,衡量保险的好坏不在其有效成份,而是其稳定性,也就是说保险的好坏关键是其中15%的稳定剂所决定的,对牛仔染色来说,保险粉的稳定性尤其重要,特别是夏天,温度高,保险粉分解快,冬天还好一点,我们在生产中要注意这一点。

4.渗透剂的作用润湿槽内加渗透剂主要是用来润湿纱线,迅速排出纤维之间的空气,留在纱线上的渗透剂对染料的扩散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实际工艺浓度中因渗透剂用量很小,其对染料的渗透和扩散作用自然就大打折扣了,靛蓝染色的工艺原理是利用浓度差来上染的,光有渗透并不能提高染色深度,还必须要有较强的氧化过程才能促进深度的提高,实际生产中是采取多浸多轧多次氧化来提高染色深度的,因此渗透性自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也没有必要来增加额外的成本。

化料槽内加渗透剂主要目的是便于染料迅速扩散溶解,其次还能提高染料的扩散和渗透,但染液中渗透剂的实际浓度只有0.2-0.05克/升左右,因此渗透剂在染液中的作用几乎体现不出来。

衡量渗透剂的好坏主要是看其在正常工作液中的渗透力,各种渗透剂的化学结构不同,其最佳使用效果的条件也各异,选择渗透剂时要注意关键的两点:其一是工艺要求中的使用条件;其二是渗透剂本身的化学特性,如:离子性、渗透力、耐温性、耐碱性、耐还原性…牛仔片染过程中,适宜选用阴离子渗透剂。

5.润湿作用染前润湿的主要作用是排走纱线内部的空气,有利于纱线在染液中渗透,减少染液中保险粉的消耗,润湿还有一个作用是去除纤维上的部份杂质和灰尘,如果在润湿槽内加入适量螯合剂,对去除纱线上所带金属离子有一定的效果。

出润湿槽轧车压力一般控制在4kg左右,带液量在70%-80%左右。

轧得重,有利于染液的渗透,得色深,牢度好。

反之得色浅,牢度差。

6.轧辊压力通过调节染槽轧车压力大小,来调节纱线的带液量,以达到调节色光的目的。

A.压力加大带液量减小,纱线含水量减少,有利于隐色体氧化,颜色走深,牢度增加。

带液量减小,纱线含水量减少,在进入下一染缸时有利于隐色体的渗透,颜色偏深。

带液量减小,纱线带走的染液减少,纱线上带走的隐色体减少,颜色会偏浅。

同理,减小压力则情况会完全相反。

B.轧辊弹性轧辊弹性好,轧辊接触纱线的距离加长,纱线有被挤压的时间延长,因此纱线带液量减小而颜色走深,牢度增加。

轧辊弹性差,轧辊接触纱线的距离缩短,纱线有被挤压的时间减少,因此纱线带液量增加而颜色走浅,牢度降低。

在实际生中,氧化作用对颜色的影响最明显,因此,带液降低有利于纱线氧化,颜色会偏深,牢度有所提高。

7.烧碱浓度靛蓝染液的pH值一般控制在10.5-11.5,而最理想的控制范围是10.7-11.3之间。

PH值过高,隐色体亲和力降低,但渗透力有所加强,颜色会偏浅,颜色发红。

PH值过低,隐色体亲和力提高,渗透力降低,容易形成表面色,颜色会偏浅,牢度降低。

烧碱用量:以100%的浓度计算,靛蓝粉∶烧碱 = 1∶(0.92-1.10)8.保险粉浓度染液中还原电位控制在(-790)至(-810)比较适宜,也可以通过测试液液中游离保险粉的浓度来确定保险粉的用量,一般染液中游离保险粉浓度控制在1-5克/升较好。

保险粉浓度太高,颜色染不深,容易形成表面色,牢度降低。

保险粉浓度太低,颜色发青、发暗,牢度差,一洗就掉色,同样颜色染不深。

保险粉用量:以100%的浓度计算,靛蓝粉∶保险粉 = 1∶(1.40-1.70)9.靛蓝母液浓度靛蓝母液浓度要适中,母液浓度太高,补料流量过小,液面会不断降低,造成浸染时间的缩短,导致颜色走浅,易造成补料浓度出现较大差异而导致颜色波动。

母料浓度太低,染深色时流量过大,染槽液面会不断升高,甚至会造成染槽溢流的情况出现,很容易造成颜色的波动。

靛蓝母液最好采取大缸配制,小缸加保险粉使用,小缸染料容积维持在4小时的使用量左右。

10.浸料时间浸料时间长,有利于靛蓝隐色体向纱线内部扩散,颜色会偏深,牢度有所增加。

浸料时间短,不利于靛蓝隐色体向纱线内部扩散,颜色会偏浅,牢度也会降低。

浸料时间长,纱线上前面已氧化的靛蓝会有一部份再被还原成隐色体,出现剥色现象,颜色会稍许偏浅。

浸料时间短,纱线上前面已氧化的靛蓝再被还原成隐色体的量减少,剥色现象减弱,颜色会稍许偏深。

综合各种因素:适当延长浸料时间对增加深度提高牢度是有好处的。

11.氧化时间每缸氧化架共五组,纱线氧化长度在34米左右,每减少一组氧化架,则纱线氧化长度会减少六米左右,减少本缸氧化长度18%左右,如果全机按七个染缸计算,则减少氧化长度3%左右。

氧化时间长,水份挥发多,保险粉分解的多,纱线氧化透,因此颜色深,牢度好。

氧化时间短,水份挥发少,保险粉分解的少,纱线形成表面氧化,因此颜色浅,牢度差。

氧化时间长,水份挥发多,纱线进入下一染缸中隐色体扩散速率加强,因此颜色深,牢度好。

氧化时间短,水份挥发少,纱线进入下一染缸中隐色体扩散速率降低,因此颜色浅,牢度差。

12.车速控制车速加快,浸料时间短,颜色会浅。

车速加快,氧化时间短,颜色会浅。

车速加快,带液量增加,氧化能力减弱,颜色会浅。

车速加快,带液量增加,纱线上所带靛蓝隐色体的总量增加,颜色会深。

以上综合反应的结果是车速加快颜色走浅,反之车速降低,颜色会走深。

13.液面高低液面高浸料时间长,隐色体容易扩散到纱线内部,颜色走深。

液面高浸料时间长,纱线上的靛蓝染料又会再被染液中的保险粉还原而剥浅,因此颜色走浅。

液面高,保险粉分解速率有所降低,颜色会走浅。

液面高,染槽浴比加大,染料上染率会有所降低,颜色会偏浅。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液面高最终颜色会走深,而液面低则情况完全相反。

14.染缸数量染缸数增加,底液浓度可减小,浸染时间和氧化时间都增加了,有利于染深色,牢度也会提高。

染缸数减少,底液浓度要增加,浸染时间和氧化时间都降低了,不利于染深色,牢度也会降低。

但增加染缸数量会造成纱线的张力增加,纱线张力的增加对染料扩散的影响是负面,这还只是其次,染缸数量的增加造成纱线的伸长率增加,织造过程中纱线的弹性变形余地减少,因此断头率会有所提高,这是最主要的负面作用,因此染色过程中要根据颜色、设备、工艺要求来决定染缸数量。

15.底液浓度开车前底液要充分循环好才能检测其浓度,这样有利于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和减少前后颜色的差异。

喷淋管、回流管道要保持畅通,定期清理,防止各染槽的补充流量不一致。

靛蓝底液浓度高,颜色会加深,但高于3克/升时则没有多大意义了,太高反而会降低水洗牢度。

靛蓝底液浓度低,颜色染不深。

染浅色时底液浓度要低一点,多用一个缸来提高深度,不然前后色差大,而且也牢度不好。

16.补料流量补充流量偏大,颜色会越走越深,补充流量偏小,颜色会越走越浅,补充流量应与最后一缸纱线所带走的染液以及氧化过程中所挥发水份的总和相近,这样才能维持染液的平衡,才能保持前后颜色的一致性。

如果出现了偏差可以通过调节最后一个染缸的轧车压力来调节染液的进出平衡,但这种调节是有限的,母液浓度要根据颜色的深浅作适当的调整才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方法。

17.化料方法化料前先搞清各种助剂的批次,先来的先用,批次不能混乱,不同批次和不同厂家的染化料要分批使用。

化料计量要准确,前后计量方法要一致,不能随便变更计量方法,化料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办,助剂要按工艺要求的先后秩序加入,不能私自调换加入的秩序,同一颜色前后缸染料浓度要一致。

靛蓝染料化料:加水1/3 → 加阴离子渗透剂1-2克/升 → 开搅拌 → 加靛蓝粉 → 加水1/6→ 加烧碱 → 加水1/6冲洗缸壁 → 备用(搅拌不停)…用前半小时加入保险粉,加水补平容积。

硫化染料化料:加水1/3 → 加阴离子渗透剂1-2克/升 → 加纯碱1-2克/升 → 开搅拌→ 加硫化染料 → 加水1/6 → 加硫化碱 → 加水1/3冲洗缸壁 → 煮沸60分钟 → 检测染液情况→ 加水补平容积(如检测染液中染料未完全溶解,则在染液中加入少许硫化碱再煮,直至染料完全溶解为止)。

18.靛蓝母液存放时间靛蓝母液加保险粉后存放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掌握在四小左右较好,太长保险粉稳定性太差,会造成后面染液中的保险粉含量和PH值同时降低而出现前后色差。

保险粉在用前半小时才加入,加入过早,保险粉分解太多,加入太迟,靛蓝染料还原不够。

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颜色的一致性,要求染液中染料和各种助剂的浓度是相对稳定的,要尽可能减少染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波动。

靛蓝、片碱、渗透剂等助剂要求采取大缸配制,而保险粉则要采取小缸(500-600升)加入还原的方法发料,这样既能保证染液的相对稳定性,减少缸差,又能保证染液中电位值波动范围不是很大,从而达到染液的相对稳定性的目的不管是大缸还是小缸,也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化料桶外冷水降温都是很有必要的,唯一的区别只是冷却水的流量问题,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其自然冷却下,而且保险粉的分解是与温度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