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_基于江苏科技大学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合集下载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展望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展望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展望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了国际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展望,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发展历程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中国开始试点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中包括引进国外的大学课程和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81年,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国际商学院成立,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了正式阶段。

随后,中国相继开展了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发展现状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200所高校与国外合作办学,合作学校数量和涉及国家不断增加。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上,涵盖了学位授予项目、交换生项目、合作研究项目等多种形式,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经济、法律、工程、医学等多个学科。

在合作办学的内容上,包括了学分互认、教师合作、科研合作等多个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亮点,并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国外高等教育机构也纷纷与中国高校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培养方式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不少国外知名大学也在中国设立了分校或合作办学项目,为中国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些合作办学项目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丰富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也带动了中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国际声誉的提升。

三、发展趋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孙昳昊【摘要】近年来,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合作办学,引进了澳洲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但是在中澳合作办学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生源问题、教学管理问题、沟通协调问题及学生升学问题,对此,可以采取拓宽生源,践行终身教学理念;延长学制,增加实际教学环节;细化沟通,提升教学工作质量;帮助学生实现学历的提升等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Sino-Australian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AFE mod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Through the cooperation,the advanced teaching concepts and 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from Australia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However,there are many urgent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 Sino-Australian cooperative education,such as the problem of source of students,teaching management,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and student enrollment.In this regard,the following measures can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such as broadening the source of students and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teaching;extending the school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actual teaching links;refining communication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help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education background.【關键词】TAFE模式;生源;教学管理;沟通;升学【Keywords】TAFE mode;source of students;teaching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enrollment【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007-031引言基于TAFE模式的高职中澳合作办学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的一种中外合作办学形式,目前高职院校的中澳合作办学发展迅速。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Abstract: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has been booming in recent year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has become a new way to introduc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China.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 school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joint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s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 schools.Keywords:Sino-foreign cooperative schools, status quo,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正文:一、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当前,教育是全球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随着中国加入WTO,其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外合作办学也由此越来越成为一种新型的引进国际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方式。

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近400家中外合作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涉及25个国家的160多所高校,其中包括牛津、哈佛、耶鲁等海内外知名高校。

江苏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江苏科技大学(中外合作)

江苏科技大学(中外合作)海洋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类)项目基本情况江苏科技大学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举办的中乌合作办学项目,专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201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批准书号MOE32UA2A20121233N),2015年项目通过中国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

项目实行国家计划内招生,学制四年,学费1.92万元/学年/生。

项目特色1.项目合作属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系江苏科技大学的王牌专业,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是誉满全球的造船大学。

项目合作融双方优势、特色于一体。

2.毕业生具有优良的工程师素质及国际视野。

项目瞄准船舶和海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动态更新理论教学内容,丰富实践环节。

乌方任课教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容易让学生受到工程师素质训练,成为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3.不出国门即可享受国外优质资源并获得国外学位。

学生四年均在国内学习,可以分别获得江苏科技大学的本科文凭与学士学位以及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的学士学位。

学生在江苏科技大学学习期间,有机会赴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去参观、交流和学习。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简介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是江苏科技大学最早设置的船舶工程系,拥有学校最具优势的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

几十年纚风沐雨,几十年开拓进取,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江苏以及全国造船界均享有盛誉。

一、学院概况学院现有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硕士培养领域。

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工程力学”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2个成人教育本科专业、2个专升本专业。

目前在校各类学生3000余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268人,全日制本科生1077人。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与国外知名学府合作开办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项目。

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有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满足中国学生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需求。

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和解决。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质量方面存在挑战。

由于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有差异,合作办学项目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

部分合作办学项目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和和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问题。

合作办学项目涉及到两个或多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和管理制度是一个挑战。

有些合作办学项目在管理上存在混乱、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整体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第三,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许多合作办学项目使用外籍教师授课,虽然这可以增加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引入,但也面临着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语言、文化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教学沟通问题。

此外,一些合作办学项目存在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稳定的问题,缺乏长期合作和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加强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质量保证。

建议加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的培训和交流机会,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和教学理念的交流。

其次,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体制。

建议加强国际化学校管理团队的建设,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制定清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和权益,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解决跨国合作项目中的管理问题。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办学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改善管理体制和提高国际化程度等方面的努力,可以解决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促进该模式的良性发展。

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困境及对策

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困境及对策

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困境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对中国教育资源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着政策不稳定的问题。

政策的不稳定性给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政策的频繁变动导致学校和合作方在项目运作中的合作难度增加,无法长期规划和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稳定的政策支持。

学校可以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和修订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与国家政策相关的研究,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以增加政策的稳定性。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相对较新,学校和合作方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项目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项目的质量评估和监管。

学校可以建立独立的质量评估机构,对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项目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再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着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校面临着来自其他学校和合作方的竞争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加强项目的特色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独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合作方参与合作办学项目。

此外,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合作方的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提高项目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发展中面临着政策不稳定、质量不稳定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稳定的政策支持;加强项目的质量评估和监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项目的特色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江苏科技大学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江苏科技大学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些 问 题 的 对 策 年 的 培训 后通 过 I L S考试 , 绩 达 到 教 学计 划 要 求 的 方 可 进 入 第 二 ET 成
1 中 澳 合 作 办 学 的 机 遇 分 析
年 的 专 业 课 学 习 。 首 先 , 第 一 学 年 开 始 , 行 分 班 考 试 , 成 绩 分 在 进 按 为 L vl 、ee2和 Lv l 个 层 次 的 语 言 教 学 班 ,各 层 次 编 班 人 数 ee1 Lvl ee3三
中 外 合 作 办 学 作 为 一 个新 兴 的 办 学 模 式 , 论 在 外 部 环 境 还 是 在 不 超过 3 无 O人 , 行 梯 形 教 学 个 阶段 成 绩 好 的 学 生 科 进 入 高 一 层 次 进 每 内部 运 作 过 程 中 都 面 临 着 前 所 未 有 的 丰 富 资 源 , 年 来 , 校 引 进 澳 的 班级 , 种 “ 胜 劣 汰 ” 竞争 制 度 , 每个 学 生 都 有 学 习 的紧 迫 感 . 多 我 这 优 的 使 方大学的 2 4门 专 业 课 程及 国 外 先 进 的 教 育 模 式 和 教学 方 法 ,实 施 专 因 担 心 被 淘 汰 而 学 习 , 为 争 取 进 入 高 一 级 班 级 而 发 奋 。经 过 几 年 的 或 门的 培 养 方 案 . 同时 . 摸 索 了 一 套 完 善 的 教 学 管 理 体 制 。 也 摸 索 ,第 一 学 年 9 % 的学 生 的 IL S成 绩 都 能达 到 教 学 计 有 国 际 化 视 野 , 而 更 好 地 适 应 社 会 的 需 要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解 具 从 这 决 了 就 业 难 的 问 题 。 4) 外 合 作 办 学 收 费 较 之 其 他 专 业 较 高 , ( 中 因此 学 生举债上学的可能性较小 , 学生得以安心学习 。 使 我校从 20 0 4年 招 收 7 O人 , 2 1 到 0 0年 招 收 1 0人 . 格 控 制 生 源 3 严 质 量 , 求 多 但 求 精 。 同 时 , 为 学 生 提 供 了 良好 的 竞 争 平 台 , 生 的 不 也 学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外两国高等教育机构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跨国文化交流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外名校与中国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交换生项目等合作项目。

这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化教育机会,也提升了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中外合作办学也为中国高校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总体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势头良好,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然而,中外合作办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由于中外教育体制、文化传统、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难度较大。

双方在制定课程、教学安排、资金管理等方面容易产生分歧,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有些项目只在名义上合作,缺乏实质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和师资力量支持,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由于存在一些法律法规和上的不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运行中容易出现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等问题,影响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分析为了解决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

首先,应加强中外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双方要加强协商与合作,共同制定合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其次,中外高校要加强对合作办学项目的监管与评估。

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合作办学项目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我国,普通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通常采用如下工作组 织模式(如图 1),这个模式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 ,即在行政部门的领导 下,包括专业授课教师、学生管理专职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每个部分 的工作权限清晰明确。 但是这种模式放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就有明显 的协作不足之处。 因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它需要专门人员与管理 部门的协调,且学生出国期间的学籍管理问题及专业课设置也与其它 专业明显不同。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必须营造全英语的教学环境。 我校单独建立了外语楼,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集中在此授课。 一 进 外 语 楼 ,就 可 随 处 可 见 醒 目 的 “Speak English Only”标 志 ,教 室 里 的 墙上也贴着各种学生画的图片,上面有各种英语日常用语,并且这些 图片会定期更换。 其次,每周设定一日为英文电影日,为学生播放英文 电影。 第三,学校还为学生创造了很多条件与外教接触,如:开展英语 角、英文小品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郊游等。 通过营造英语语言氛围,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练,具有国际化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 决了就业难的问题。 (4)中外合作办学收费较之其他专业较高,因此学 生举债上学的可能性较小,使学生得以安心学习。
我校从 2004 年招收 70 人,到 2010 年招收 130 人,严格控制生源 质量,不求多但求精。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竞争平台,学生的 综合素质较高,发展均衡。 1.3 合理的课程设置
我国的教学体制与国外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在人才培养方式也存 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不尽 相同。 而办学是在国内,这就要求教学计划的修订既要适应国际化的 要求,同时也要重视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 教育。 我校中澳合作办学的教学计划由中方和澳方共同制定,在中方 执行。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 方式及教科书的同时,也要对教务管理也需做详细的规定,使中外合 作办学的教学和教务工作足部纳入学校全日制学生的规范范围。 例 如:将合作办学的学生成绩编入教务的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合理安 排课程时间、严格学生和教师考勤登记等。 这几年的合作办学经验告 诉我们,教学计划的规范与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中外合作办学有序 化教学的保证。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都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其展示其内在素质和外在 形象的重要窗口,要将中外合作办学办好办精,除了整合全校的教育 及管理资源为之服务之外,较高质量的生源也是合作办学健康良性发 展的保障,鉴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我校招收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1)国 家 计 划 内 江 苏 省 省 内 招 生 ,大 部 分 来 自 省 内 城 市 , 其 完 善 的 教 育 为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生源质量有具体要求, 录取分数较高,学生入学起点较高,学生的管理容易出成绩。 (3)合作 办学的模式为学生出国深造提供了机会,此项目的学生后两年可以选 择到澳方院校学习,毕业时满足双方毕业及学位要求的,可获得我校 和澳方合作学校分别颁发本科文凭及学位证书。 即使不选择出国,在 国内一样可以享受到澳方院校的教学资源,该项目的学生普遍英语熟
在中澳合作班,学生第一年大部分时间为语言培训时间,经过一 年的培训后通过 IELTS 考试,成绩达到教学计划要求的方可进入第二 年的专业课学习。 首先,在第一学年开始,进行分班考试,按成绩分 为 Level1、Level2 和 Level3 三个层次的语言教学班, 各层次编班人数 不超过 30 人,进行梯形教学,每个阶段成绩好的学生科进入高一层次 的班级,这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紧迫感, 因担心被淘汰而学习,或为争取进入高一级班级而发奋。 经过几年的 摸索, 第一学年 97%的学生的 IELTS 成绩都能达到教学计划要求,如 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就不能进入第二学年的专业课学习,并进行降级或 退学处理。 从第二年开始,我们引进了澳方院校的 24 门专业课程,每 门课程 72 学时,由中方和澳方教师共同授课 ,中澳双方教师教授的比 重差不多。 第二,我校的专业课教材为澳方院校制定的英文原版教材, 教师用英语授课、布置作业、命题考试,学生全部用英语答题,这就对 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第三,如学生修完教学计 划规定的前 两 年 的 课 程 ,并 全 部 考 核 合 格 ,且 IELTS 均 分 成 绩 各 单 科 成绩都在 6.0 以上(含 6.0),方可选择后两年去澳方学习。 1.4 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
713
2010 年 第 23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高校讲坛○
科技信息

模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加强了专业教师与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分散的力量得到了整合。
图2
2 中澳合作办学的挑战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走过了近 20 年的历程,但必须认识到,它还
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 一方面,在中国加入 WTO 的背景下,对于教育 提出的新的要求,这一新的环境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资源配置的冲击和 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原有的教育体制与西方国家 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也必然会遇到各 种各样的矛盾与问题。 2.1 完善合作办学教学计划
从自身环境看,我校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设在张家港校区,张家港 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是全国百强县,毗邻上海。 这里外贸企业 众多,外贸在全市 GDP 中占据的份额很大,企业需要大量的懂英语的 外向型人才。 其次,出国留学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高达 50—60 万的留 学经费是的那些梦想出国留学的学生只能望“洋”兴叹,而进入中澳合 作班,即使两年后不选择出国,仍然可以享受到国外的教育资源。 经过 几 年 来 的 办 学 ,目 前 该 项 目 平 均 就 业 率 达 到 96.5%,出 国 学 习 的 学 生 本科毕业后大多被澳大利亚知名高校录取读研, 如澳大利亚国立大 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毕业生的就业多以外资企业为主,他们 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该项目 曾有一人被选为“江苏省村官之星”。 1.2 优质的生源
针对对以上问题,学校应提高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加大投入 力度。 如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两种途径相结合的模式,定期聘请合作 院校的教师做语言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增加教师去合作院校进行学术 访问和进修的数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另外,学校成立中外 合作办学教学监督小组,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与 评估,相信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严格把关,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将逐 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3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科技信息
○高校讲坛○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 年 第 23 期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与挑战
— ——基于江苏科技大学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车艳丽 (江苏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学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 要】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形式正在不断成长和发展,本文根据本单位几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对教 学管理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问题和不足,并且从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学生语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便 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效益。
1 中澳合作办学的机遇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学模式,无论在外部环境还是在 内部运作过程中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多年来,我校引进澳 方大学的 24 门专业课程及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 实施专 门的培养方案,同时,也摸索了一套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 1.1 优越的外部环境
我 国 于 1995 年 1 月 出 台 《中 外 合 作 办 学 暂 行 条 例 》时 ,全 国 的 中 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有近 70 个;2003 年 3 月 1 日 , 国 务 院 又 颁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此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 项目数量已经发展到 712 个,《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 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 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 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 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 国家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 外合作办学,鼓励中国高等教育机构与外国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 办学。 ”这些条例体现了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关心和重视,在这个政 策机遇下, 同时, 借鉴了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经验,2004 年我校中澳合作办学应运而生。
3 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必须立足本校的现实情况,正确的对待外来教育理 念与教育资源。 在办学过程中,本着“引进、学习、吸收、整合”的态度, 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培养适应国际化的教 师队伍。 相信中外合作办学在机遇与挑战的碰撞中,将会为我国培养 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科
我校中澳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由中方和澳方教师共同完成。 参与 教学的中方教师的职称呈 现 的 态 势 是 以 初 级 、中 级 为 主 ,虽 然 90%都 到澳方院校接受过培训,但掌握并有效使用原版专业教材,展开全英 文或者双语教学,或就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有效沟通等方面,还需要做 出努力。
外方教师虽对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新颖活泼,但由于对中方的学 生的学习能力不甚了解,课堂上容易节外生枝,脱离教学主题,主次颠 倒。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量化、指导和监控,导致学生完成的作业不够规 范。 另外,澳方派驻教师虽然经验丰富,但普遍年纪过大,很难承担较 重的教学任务。
图1
我校国际学院在多年的合作办学中针对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组 织模式的弊端,摸索了一套专门的组织管理模式(如图 2)。 学校专门 委任一名分管校长主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在国际学院和负责专 业课教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的领导下,下设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专 业课设置、澳方专业教师管理、学生出国手续办理及第一学年雅思教 学监管。 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上,项目经理直接与教务办、学工办 (学生管理部门)协调,每届学生配两名班主任,班主任由中方专业课 教师兼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 项目经理的设置起到了搭建专业课 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纽带作用,并且专业授课教师兼职班主任,避免了 以往的教学与管理分家,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与日常管理脱节,为学生 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 这种组织管理模式将几个原本独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