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简介
回忆西部大开发-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发展概述

回忆西部大开发—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发展概述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的成立得益于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之一,规划总面积约为12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
近期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林浆纸、能源、船舶修造、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及配套产业。
工业区的定位,就是要以大航道、大码头、大港口,引来大项目、大企业、大物流,通过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业项目落户,使之尽快建成规模较大和辐射能力较强的临海大工业基地。
铁山港区位于广西区南端,北海市东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濒临北部湾,建港条件优越,土地平坦辽阔,淡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览临海大型工业的先天优势。
在广西沿海经济区域发展格局中,广西自治区将铁山港作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战略重点,北海市亦把铁山港区作为该市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实现北海工业跨越式发展的主战场。
2007年9月29日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
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北海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广西沿海发展应成为新一极重要批示的具体行动,是北海市融入“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北海市实施“一带两湾”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山港(临海)工业区作为北海市打造成为经济发展新高地、实现在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崛起的主战场,将为北海市经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深入推进,以及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铁山港区已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热土,把铁山港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工业大港指日可待。
2007年以前,铁山港一直作为国家战略储备港而未予开发,铁山港腹地广阔、土地承载力高,资源丰富,建港条件的优势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广西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形成等多重机遇,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发展伊始,便引起国内外客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广西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简介

广西北海铁山港工业园简介广西北海铁山港工业区位于铁山港西岸,东临广东湛江,西邻北部湾,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临港工业区之一,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铁山港(龙潭)组团的核心工业区。
在国家战略发展政策支持下,工业区依靠优异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深水港湾,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等产业群,全力打造一个发展临港型产业的生态工业园。
2011年,实现临港产值近75亿元,增长5.9倍;实现税收2.9亿元,同比增长3.9倍,其中石油化工、新材料正加速向千亿元产业发展。
选择我们,就成就了未来1、不可错失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上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的不断推进,处在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区的中心枢纽位置的铁山港工业园,成为了沟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桥头堡,直接面向着极其广阔的中国-东盟大市场。
而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将其的开发规划也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广西也制定了很多有关企业投资方面的优惠措施,园区从而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园区所在地区环境优美宜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是内陆城市的50~100倍。
园区所在的北海市,是中国旅游胜地,拥有涠洲岛、银滩等诸多名胜。
园区为滨海平原地貌,地面标高20~30m,地基允许承载力达到了10~30t/m2,适宜高层建筑的建设和土地成片的开发。
更重要的是,园区拥有非常宝贵的海岸线,可利用建设码头的线段长约48km,可建1~20万吨级深水泊位100个以上,天然航道大部分水深7.5m以上,且具有无回淤、避风好的特点,这非常有利于发展临港型的产业群。
3、完善合理的基础设施➢交通:公路方面,园区已经形成“三纵五横”的方格网型主干道路系统,并且对外交通十分便捷,去往南宁、钦州、湛江等城市均有高速公路;而铁路方面,正在施工建设铁山港铁路支线、去往玉林方向的铁路等项目;在航道码头方面,已经建好4个10万吨级的泊位,设计吞吐能力2400万吨,而在建的其它各类泊位,最终的总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在航空方面,港区去往北海福田机场十分便利。
钦州,北海,防城港调研报告

2010年5月3日至5月7日,走访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调研结果如下:一、各港口情况:广西是中国西部惟一拥有沿海港口的省区,2007年2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成立,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三港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营调度,结束了过去三港无序竞争的局面,形成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防城港,正谋划着向“亿吨大港”的飞跃。
这三个港口各有侧重,防城港主攻转口贸易;钦州打造中石油基地,而北海则是着眼于出口加工业。
(一)钦州港:1.有利条件:钦州港天然深水岸线63 公里,内湾深槽天然水深一般-15 — -22 米,最深处达-28.5 米,避风、回淤小、港池宽、潮差大,是我国非常宝贵的天然深水良港。
规划10 个作业区,可建l—30 万吨级深水泊位200 个,其中10—20 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30 多个,25—30 万吨级若干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
2.码头情况:钦州港10万吨航道于2008年12月6日竣工通航,迈出了建设亿吨大港的坚定步伐。
目前,钦州港已建成码头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000多万吨。
3.初步形成了以石化、能源、造纸、冶金、粮油加工为主的大型临海工业框架。
如今,随着东油沥青、新天德能源、大洋粮油、燃煤电厂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金桂林桨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即将竣工投产,以及钦州保税港区年底的封关运作,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临海工业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开发区基本形成了与大港口相配套、“前港后厂”的石化、造纸、冶金、能源、粮油加工、物流等产业群,已成为环北部湾及大西南地区的石化、能源、物流加工基地。
落户开发区工业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达产后,将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
4.效益:2009年钦州港实现货物吞吐量2063万吨,码头集装箱十万标箱,2009年12月23日钦州保税港区通过国家验收进入运行,2009年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新速度 新高度——广西临海工业探访

新速度新高度——广西临海工业探访广西新闻网记者梁锡训杨清曾俊峰韦义华叶敏这就是北部湾经济区,以不到全区1/5的土地、1/4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区1/3的生产总值、近2/5的财政收入和1/2的进出口总额。
这就是北部湾经济区工业,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比全区高7.2个百分点,14个重点产业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485亿元。
北部湾经济区沿海工业大发展推动了广西工业再攀新高。
9月10日,记者从南宁出发,一路向南,探讨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的新发展。
抓大带出群小汽车沿着80米宽的进城大道驰行,饱受堵车之苦的记者感叹北海人的远见卓识。
“到了,这就是北海电子产业园。
”不经意间,汽车拐进一个外观时尚的小区。
北海工业园区纪工委书记陈京燕介绍:“早几年来这里,是一个工地连着一个工地,现在是一个车间连着一个车间。
”记者走进冠捷科技(北海)公司,这是一家从事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及一体机研发、制造的大型跨国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展示室摆放着世界最先进、最薄的显示器。
今年1至7月,该企业已生产了150万台显示器,产值达7亿多元。
总经理助理钟小鑫介绍,未来4年内,企业年产将达到500万台,实现年产值50亿元。
这个投资6000多万美元的企业,仅用18个月就在电子园区建成投产,创造了北部湾建设新速度。
在北海电子产业园,与冠捷科技毗邻的是景光电子、六禾科技、创新科技、国钰电子、三诺电子、朗科科技等一些电子行业举足轻重的企业。
“抓龙头企业能产生连锁效应,带动和吸引了一批产业链项目和其它中小项目入驻发展。
”北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何小龙告诉记者,目前,北海电子产业园所在的北海工业园区已引进项目(企业)297个,计划总投资达350多亿元,“十二五”末实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
今年上半年,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0.94亿元,同比增长6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69亿元,同比增长50.6%。
两项工业指标增幅均居广西第一。
北海铁山港:千年良港展新姿

北海铁山港:千年良港展新姿铁山港是广西第二大港湾,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
铁山港南面浅海海域又是驰誉古今、闻名中外的上等珍珠——南珠的原产地。
流传了两千多年、脍炙人口的“珠还合浦”动人故事就发生于此。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铁山港区,因千古良港而得名的铁山港区从此进入发展新纪元。
曾经:底子薄如今:发展快铁山港区作为北海发展的“桥头堡”和“出海通道”的前沿阵地,是北海市重工业基地和重要临海工业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几年,铁山港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潜力、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
2007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2.5 亿元,比2004年增加 110.5%,年均增长28.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7亿元,年均增长109.28%,农业总产值 14.76 亿元,年均增长7.26%,农民人均纯收入3810元,年均增长326元,铁山港区正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区之一。
建区初期,铁山港区生产总值只有3.25亿元,工业总产值3.825亿元,财政总收入2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9元,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就是在这种基础差、底子薄的艰难条件下,铁山港区各届党委、政府班子审时度势,发扬“开荒牛”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准确定位港区的发展方向,把港口工业作为壮大区域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提出实施园区带动、项目牵动、激活民营经济“三大策略”,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奏响区域经济“发展、崛起、超越”的时代强音。
该区做好临海工业区的功能规划,完善占地50平方公里的临海工业园的航道、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对项目的承载力,使园区建设成为铁山港区港口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
依托电力、石化和林浆纸等项目落户,加快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和临港工业项目,形成相关的工业产业集群。
加快北海港口和大型临海工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北海市具有深水港 口和大型临海 工业区建设 条件的 主要是位于北海东部 的铁 山港区。该辖区总 面积 34平 9
方公里 , 总人 口 1. 62万人 , 海岸线 总长 5 o公里 , 有腹 地 具 广 阔, 地势平坦 , 地承载 力高 , 土 资源 丰富 , 建设 大型深 水 港 口和大型临海 工业区优 势明显 的特 点。经 过多年 的努
放、 大开发 , 要依 托大 型深水 港 口 , 设布 局大 型临海 重 建
化 工业项 目。当前 , 北海市面临 着港 口发展滞 后 , 临海 大 工业项 目难 以启动 的困境 。如果 不突破 这一 瓶颈 制约 ,
这 些重化 工业大项 目若 被区 域 内其他城 市所 抢 占, 就意 味 着北海 失去工业跨越 式大 发展 的机 遇 , 率先 崛起 的 其
个狭 长 的台地 溺谷 型海 湾 , 似喇 叭状 , 形 水域 南北长 约
●
维普资讯
鬣一
考 8第 (第l期 孝 I 4 总 2 午 1 6) 9
一 ~
工或时建时停 的状态 。 4 .建设资金严重 不足。目前北海铁 山港在 建 、 拟建 的铁路 、 口及重大项 目配套 资金 的缺 口达到 4 港 0亿 元以 上, 中现在建 的铁 山港 2个 1 其 O~1 5万吨级商贸通 用码 头 总投 资 3 6亿元 , 资金缺 口达 3 O亿元 ; 合浦至河唇 铁路 总投 资 1 6亿 元, 金缺 口 8亿 元; 山港 支线 总投 资 4 资 铁 亿元 , 资金缺 口2亿 元 ; 浆纸一 体化 项 目, 林 配套 资金缺 口近 2亿元 。项 目建 设资金 的不 足 , 严重 阻碍 了北海大 型深水港 口和为临海工业服务 的集疏运 交通 配套基础设 施 的建 设 , 『 了其他 重大项 目的开工建 设。 带约 J 5 人 才极其 匮乏。根 据调 查资料 显示 , . 北海 市人 才 总量为 6 5 人 , 中专业技 术人才 4 2 88 1 其 1 4人 , 7 企业经营 管理人才 5 3 人 , 0 1 高技能人 才 42 4 7人。在 专业技 术人才 中,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仅 有 2 8 18人 , 占专业技 术人才 总数比例 为 5 2 ; .% 中级 1 0 433人 , 占专业技 术人 才总 数 的比例 为 3 .% 。受北海工业发展的限制 , 43 重化工业方 面 人才及其稀少 , 海 工业项 目投资 后 , I 备 I 在北海将面 I 重 I 备严 的人才不足局面 。这些问题 的存在主要是 以下因素。 ( ) 山港大开发 的管 理体 带 尚未形 成。铁 山港开 1铁 J l 发 区尚未建 立起 高效 率以块 为主统 一的权 威的协调 和管
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产业规划最新版讲诉

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产业规划研究报告二零零七年绪论一、研究背景为了充分发挥广西陆海连接东盟的地域优势,广西提出了开发建设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概念。
强调在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发展中,要突破行政区划界线,统筹规划建设南北钦防城市群,协调土地资源利用、交通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重大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城市经济优势互补,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强调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促进形成临海产业布局,深化港口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沿海港口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统筹规划和建设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
为贯彻实施广西自治区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落实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在广西沿海地区建设若干个大型临海工业区的重要部署,务实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工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集聚,壮大经济实力,决定编制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规划,铁山港工业区规划研究范围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布局重点区域约20平方公里。
二、产业规划原则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规划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使工业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整体协调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促进工业区社会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
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规划的基础工作全面而周密,分析工作科学深入,既要摸清工业区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要分析出问题的根源及可能变化的趋势;对工业区的长远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预测,规划要适度超前,留有余地,为未来的发展留出空间,增强应变能力,适应规划背景和规划条件的多变性。
开拓创新,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不同区域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社会发展、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存在差异,工业区发展模式和途径会有不同。
因此,规划内容、规划编制方法、技术和程序,都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规划成果具有独创性并突出地方特色,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探索出富有特色的、成功的发展模式。
15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概述.

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区“十二五”规划一、“十一五”期间石化产业园的发展情况(一)石化产业园规划进展情况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办积极开展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委托国内一流中国石化咨询公司、湖南百利工程公司及北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设计组联合编制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石化产业园规划。
现已完成61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编制工作,并于6月7日到北海进行初步成果汇报,现规划设计单位按照修改意见完善成果,计划7月底完成评审稿编制并提交专家评审。
石化产业园区的规划为我市石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提供了科学指导,石化产业园规划按照自治区北部湾办错位发展的理念,重点发展丙烯石化产业链、芳烃石化产业链和LNG石化产业链,整个石化产业园区实施分期建设,近期建设34.5平方公里,远期建设26.5平方公里。
(二)石化产业园落户的产业项目情况目前,已落户石化产业园区的项目有4项石化项目,计划2011年9月建成投产,具体有:总投资60.69亿元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原料为进口混和原油,以生产聚丙烯为主,兼顾生产其他石油化工产品。
总投资28亿元的涠洲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座,设计接卸能力2000万吨/年。
总投资28亿元的北海32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建设32座10万方原油储罐及辅助设施。
总投资9.5亿元的北海至南宁成品油管道工程,建设成品油管道226公里,设计输量600万吨/年,最大输送能力可达800万吨/年,设置站场2座,首站在铁山港、末站在南宁的屯里油库。
与此同时,石化园区内还同步配套建设了标准厂房项目、新材料项目、钢结构项目以及其他建设配套项目。
此外,还有一批石化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如:中石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项目、中石化300万吨LNG项目、台湾胜一化工项目、华泰化工项目、吉昌化工项目、丰环合成橡胶及轮胎项目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北海铁山港工业园
简介
广西北海铁山港工业区位于铁山港西岸,东临广东湛江,西邻北部湾,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临港工业区之一,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铁山港(龙潭)组团的核心工业区。
在国家战略发展政策支持下,工业区依靠优异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深水港湾,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等产业群,全力打造一个发展临港型产业的生态工业园。
2011年,实现临港产值近75亿元,增长5.9倍;实现税收2.9亿元,同比增长3.9倍,其中石油化工、新材料正加速向千亿元产业发展。
选择我们,就成就了未来
1、不可错失的历史机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上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的不断推进,处在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区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区的中心枢纽位置的铁山港工业园,成为了沟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桥头堡,直接面向着极其广阔的中国-东盟大市场。
而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将其的开发规划也纳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广西也制定了很多有关企业投资方面的优惠措施,园区从而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园区所在地区环境优美宜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是内陆城市的50~100倍。
园区所在的北海市,是中国旅游胜地,拥有涠洲岛、银滩等诸多名胜。
园区为滨海平原地貌,地面标高20~30m,地基允许承载力达到了10~30t/m2,适宜高层建筑的建设和土地成片的开发。
更重要的是,园区拥有非常宝贵的海岸线,可利用建设码头的线段长约48km,可建1~20万吨级深水泊位100个以上,天然航道大部分水深7.5m以上,且具有无回淤、避风好的特点,这非常有利于发展临港型的产业群。
3、完善合理的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方面,园区已经形成“三纵五横”的方格网型主干道路系统,并且对外交通十分便捷,去往南宁、钦州、湛江等城市均有高速公路;而铁路方面,正在施工建设铁山港铁路支线、去往玉林方向的铁路等项目;在航道码头方面,已经建好4个10万吨级的泊位,设计吞吐能力2400万吨,而在建的其它各类泊位,最终的总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在航空方面,港区去往北海福田机场十分便利。
供电供水:供电方面,各类220千伏输送电路已经完工,电厂一期(2×30万千瓦)工程已经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60万千瓦)稳步推进,神华国华广投能源基地2×1000万千瓦火力发电工程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审批;供水方面,已经形成近45万吨/天的供水能力。
污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厂与固废处理厂即将建成投产,其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和排污管网也在稳步推进,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65万吨/天。
4、海纳百川的人才聚集
北海市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分校),每年能为园区企业输送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同时,北海市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诸多国内顶尖大学签订人才基地协议,吸引众多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来北海工作,为铁山港工业园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大产业群齐头并进,产业集聚助突破
1、石化产业群
石化产业群总体规划面积约60平方千米,其中石化码头作业区岸线长度约10千米,主要以中石化北海炼化(已建)和中石化500万立方米LNG项目(正在推进中)为龙头,重点发展丙烯石化产业链和LNG石化产业链,力争建成技术先进、环境友好、规模合理、竞争力高的丙烯等深加工石油产业链,从而形成一个以清洁能源、功能性合成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特色的非乙烯型炼化一体化千亿产业群。
2、新材料产业群
新材料产业群总体规划面积为6.5平方千米,按照工艺先进、环境友好、效益突出等原则,通过以北海承德新材料生产项目(不锈钢)为龙头,以炊具、厨具、装饰、医疗卫生用品等为下游产业,确保未来形成拥有高附加值、资源节约型、市场需求强的千亿元新材料产业群。
3、港口物流产业群
港口岸线是铁山港工业区的核心资源,目前主要规划的有石化码头作业区、大宗干散货码头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作业区、通用码头作业区等,是发展临港工业的主要依托。
目前已经竣工投产了4个泊位,规划中的则为166个深水泊位,全部建成之后全年通过能力将达到5亿吨。
此外,依托港口优势,园区引进了渤海粮油高蛋白饲料物流及加工项目、芬兰斯道拉恩索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台玻特种玻璃生产项目、北海远洋万吨级船舶修造厂项目等大型项目,工业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预计到2015年,工业区产值有望突破2000亿元。
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随着千亿元产业活力四射、亿吨大港呼之欲出、众多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正逐步建成泛北部湾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综合性工业园区,从而铸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