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CP协议通信的文件传输系统之服务端
tc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理解

tcp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理解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有序性和完整性。
TCP服务端和客户端是在TCP协议下进行通信的两个角色。
TCP服务端是一个运行在服务器上的程序,它监听指定的端口,并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一旦有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到达,服务端接受请求并建立一个新的TCP连接。
服务端负责接收和处理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
TCP客户端是一个运行在客户端设备上的程序,它通过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发起连接请求。
一旦连接建立成功,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并接收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数据。
TCP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是通过TCP连接进行的。
TCP连接的建立需要经过三次握手,确保双方都已准备好进行通信。
一旦连接建立,双方可以通过读取和写入数据流来进行数据的传输。
TCP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它使用序列号和确认机制来确保数据的有序到达和完整性。
总结起来,TCP服务端和客户端是在TCP协议下进行通信的两个角色,服务端负责监听连接请求,接收和处理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客户端负责发起连接请求,发送数据并接收服务端的响应数据。
通过TCP连接,双方可以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
Python实现TCP文件传输

Python实现TCP文件传输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常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数据。
通过使用Python的内置socket库,可以轻松实现TCP文件传输。
在TCP文件传输过程中,需要一个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
服务器负责接收文件,而客户端负责发送文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程序,实现了TCP文件传输的服务器端:```pythonimport socket#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SERVER_HOST='127.0.0.1'#一次接收的最大数据量BUFFER_SIZE=4096# 创建一个socket对象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将服务器socket对象绑定到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上server_socket.bind((SERVER_HOST, SERVER_PORT))# 使服务器socket对象监听传入的连接server_socket.listen(5)print(f"服务器正在监听地址 {SERVER_HOST}:{SERVER_PORT}...") #接受客户端连接client_socket, address = server_socket.acceptprint(f"来自地址 {address} 的连接已建立!")#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名file_name = client_socket.recv(BUFFER_SIZE).decode#打开文件,准备写入file = open(file_name, 'wb')#开始接收文件数据并写入文件while True:data = client_socket.recv(BUFFER_SIZE)if not data:breakfile.write(data)# 关闭文件和socket连接file.closeclient_socket.closeserver_socket.closeprint("文件接收完毕!")```在以上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服务器socket对象,并将其绑定到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上。
C#基于TCP协议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编程的基础教程

C#基于TCP协议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信编程的基础教程运⾏在TCP之上常见的⽹络应⽤协议有⽐如HTTP、FTP、SMTP、POP3、IMAP。
TCP是TCP/IP体系中最重要的传输协议,它提供全双⼯和可靠交付的服务,是⼤多数应⽤协议⼯作的基础。
TCP是⼀种⾯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TCP的⼯作过程建⽴连接传输数据连接的终⽌TCP的主要特点1.TCP是⾯向连接的协议2.是端到端的通信。
每个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且只能⼀对⼀通信,不能点对多的的直接通信3.⾼可靠性4.全双⼯⽅式传输5.数据以字节流的⽅式传输6.传输的数据⽆消息边界关于线程利⽤TCP开发应⽤程序时,.net框架提供两种⼯作⽅式,⼀种是同步⼯作⽅式,另⼀种是异步⼯作⽅式。
同步⼯作⽅式是指利⽤TCP编写的程序执⾏到监听或者接收语句,在未完成当前⼯作前不再。
继续往下执⾏,线程处于阻塞状态,直到该语句完成后才能继续执⾏下⼀条语句。
异步⼯作⽅式是指程序执⾏到监听或者接收语句时,⽆论当前⼯作是否完成,都会继续往下执⾏。
TcpListener与TcpClient类常⽤⽅法与属性TCPListener类⽤于监听客户端连接请求,TCPClient类⽤于提供本地主机和远程主机的连接信息。
两个类都位于 .Socckets命名空间下。
1.TCPListener类常⽤的⽅法:(1)AcceptSocket:从端⼝处接收⼀个连接并赋予它Socket对象(2)AcceptTcpClient:从端⼝处接收⼀个连接并赋予它TCPClient对象(3)Equals:判断两个TcpListener对象是否相等(4)GetType:获取当前实例的类型(5)Pending :确定是否有挂起的连接请求(6)Start:开始接听传⼊的连接请求(7)Stop:关闭监听器(8)ToString:创建TcpListener对象的字符串表⽰2.TcpClient常⽤的属性与⽅法属性:(1)Client:获取或设置基础套接字(2)LingerState:获取或设置套接字保持连接的时间(3)NoDelay:获取或设置⼀个值,该值在发送或接收缓存冲未满时禁⽌延迟、(4)ReceiveBufferSize:获取或设置TCP接收缓存区的⼤⼩(5)ReceiveTimetut:获取或设置套接字接收数据的超时时间(6)SendBufferSize:获取或设置TCP发送缓存区的⼤⼩(7)SendTimeout:获取或设置套接字发送数据超时时间⽅法:(1)Close:释放TcpClient实例,⽽不关闭基础连接(2)Connect:⽤指定的主机名和端⼝号将客户端连接到TCP主机(3)BeginConnect:开始⼀个远程主机连接的异步请求(4)GetStream:获取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NetworkStream对象TCP编程的⼀般步骤1.⽹络通信的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客户端要先和服务器建⽴TCP连接2.服务端要不断的监听客户端是否有连接请求、并且服务端能要识别特定的客户端3.连接并创建对应的套接字4.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编写服务器端程序的⼀般步骤1.创建⼀个TcpListener对象,然后调⽤该对象的Start⽅法在指定的端⼝进⾏监听2.在单独的线程中,⾸先循环调⽤AcceptTcpClient⽅法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从该⽅法中的返回结果中得到与该客户端对应的TcpClient对象,并利⽤该对象的GetStream⽅法得到NetworkStream。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

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其实现了可靠的通信机制,广泛用于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
下面是TCP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流程的详细介绍,共分为五个步骤:建立连接、数据传输、确认接收、连接关闭和异常处理。
第一步:建立连接1. 服务端启动,创建一个Socket对象,通过bind(函数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并通过listen(函数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2. 客户端启动,同样创建一个Socket对象,通过connect(函数向服务端发出连接请求。
3.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调用accept(函数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Socket对象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4.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双方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步:数据传输1.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2.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recv(函数接收数据。
3. 服务端处理完收到的数据后,可以向客户端回复数据,通过新创建的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4. 客户端接收到数据后,经过处理后可能会回复数据给服务端,同样通过Socket对象的send(函数发送数据。
5.双方可以多次进行数据传输,直到完成所有的数据交互。
第三步:确认接收1. 客户端发送完最后一部分数据后,会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写入通道,表示数据发送完毕。
2.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调用shutdown(函数关闭写入通道,如果后续没有数据要发送给客户端,可以表示数据接收完毕。
3. 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Socket对象的recv(函数接收数据,直到接收到0字节的数据,表示连接已关闭。
第四步:连接关闭1. 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随时调用close(函数主动关闭连接,也可以等待对方关闭连接。
2. 当一方调用close(函数关闭连接时,另一方会接收到关闭的通知。
文件传输服务名词解释

文件传输服务名词解释
文件传输服务是什么?
文件传输服务指的是基于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来为用户提供传输文件功能的服务。
一般称为FTP服务,或简称FTP。
1、基本原理:
FTP是一个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使用一个支持FTP协议的客户端,连接到远程主机上的服务器程序上。
具体传输过程是这样的:客户端会发出一个请求到服务端建立连接,连接成功后,会要求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文件,或者是发送文件给到服务器。
2、相关配置信息:
1)服务端工作目录:服务端收到文件就可以将文件放到本地的工作目录中,因此服务端或会设置一个文件目录,用于存放收到的文件。
2)服务端IP地址以及端口号:
因为 FTP是基于TCP协议的服务, TCP协议需要设置服务端 IP地址以及端口号。
客户端根据IP地址和端口号去找到服务端进行连握手连接,以及传输数据。
FTP协议使用的端口号通常为21,SFTP协议 (安全加强版的FTP)使用端口号22,一般情况下程序会默认使用这两个端口号,不需要更改。
常用的文件传输工具包括Xftp、WinSCP、FileZilla等。
HTTPHTPPS密码学基础和NDS简单介绍

HTTPHTPPS密码学基础和NDS简单介绍HTTP协议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于万维⽹(WWW:World Wide Web )服务器与本地浏览器之间传输超⽂本的传送协议。
HTTP是⼀个属于应⽤层的⾯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式,适⽤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
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年的使⽤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
HTTP协议⼯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
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
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http协议特性(1) 基于TCP/IPhttp协议是基于TCP/IP协议之上的应⽤层协议。
(2) 基于请求-响应模式HTTP协议规定,请求从客户端发出,最后服务器端响应该请求并返回。
换句话说,肯定是先从客户端开始建⽴通信的,服务器端在没有接收到请求之前不会发送响应(3) ⽆状态保存HTTP是⼀种不保存状态,即⽆状态(stateless)协议。
HTTP协议⾃⾝不对请求和响应之间的通信状态进⾏保存。
也就是说在HTTP这个级别,协议对于发送过的请求或响应都不做持久化处理(4)⽆连接⽆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个请求。
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
采⽤这种⽅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http请求协议与响应协议http协议包含由浏览器发送数据到服务器需要遵循的请求协议与服务器发送数据到浏览器需要遵循的请求协议。
⽤于HTTP协议交互的信被为HTTP报⽂。
请求端(客户端)的HTTP报⽂做请求报⽂,响应端(服务器端)的做响应报⽂。
HTTP报⽂本⾝是由多⾏数据构成的字⽂本。
请求协议请求格式请求⽅式: get与post请求GET提交的数据会放在URL之后,以?分割URL和传输数据,参数之间以&相连,如EditBook?name=test1&id=123456. POST⽅法是把提交的数据放在HTTP包的请求体中.GET提交的数据⼤⼩有限制(因为浏览器对URL的长度有限制),⽽POST⽅法提交的数据没有限制.GET与POST请求在服务端获取请求数据⽅式不同。
网络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指导老师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nternet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娱乐,都离不开网络。
比如有时候需要进行文件的传输,虽然现在的许多网络文件传输工具能基本满足人们对文件传输质量的要求,但是它们往往都存在安全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本课程设计的文件传输系统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Visual C + + 6.0环境下借用WinSock控件实现的,是基于TCP/IP协议的C/S模式,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以socket为中心进行编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界面分别是由文件发送模块和文件接收模块组成。
客户端先调用connec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用send()发送数据;服务器端先调用listen()侦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然后调用accept()对连接请求进行响应,如果需要接收数据,则会调用receive()接收。
本文件传输系统成功的实现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文件传输,不论是较小范围内的局域网还是远程网,而且还可以传输多种格式的文件,如word,视频,图像等。
相比其它文件传输工具而言,本系统有很多的优点。
首先,界面简单,易于操作;其次,传输较大的文件时,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关键词:文件传输;WinSock ; socket编程; C/S结构目录1 绪论 (3)1.1选题背景 (3)1.2选题意义 (3)2开发环境及相关技术简介 (4)2.1开发环境Visual C++ 6.0介绍 (4)2.2基于vc的socket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 (4)2.2.1 socket的基本概念 (4)2.2.2Winsock网络编程原理 (5)2.3 TCP/IP协议简介 (5)2.5 C/S结构 (6)2.5.1 C/S结构的概念 (6)2.5.2 C/S结构的工作模式 (6)2.5.3 C/S结构的优点 (6)3 网络文件传输系统的设计 (6)3.1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界面介绍 (7)3.1.1服务器界面介绍 (7)3.1.2客户端界面介绍 (7)3.2服务器端,客户端程序分析 (8)3.2.1服务器端分析 (8)3.2.2客户端分析 (12)4实现 (16)4.1系统运行环境 (16)4.2文件传输系统的测试 (16)4.2.1实验一:局域网内文件传输 (16)4.2.2实验二:远程网络上文件传输 (18)4.2.3实验三:较大文件的传输 (20)4.2.4实验四:不同格式文件的传输 (20)4.3该文件传输系统的不足 (21)5结论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1 绪论1.1选题背景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局域网组网技术项目式教程(微课版)-课后习题答案

项目一1.选择题2.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的结合,不仅使众多个人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还可以使这些信息“四通八达”,及时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归纳起来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2)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1.局域网:局域网的地理分布范围在方圆几千米以内,一般局域网建立在某个机构所属的一个建筑群内或校园内,甚至几台计算机也能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
由于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有限,数据的传输距离短,因此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速率比较高,一般在 10~100Mbit/s,现在的高速局域网传输速率可达到1000Mbit/s。
2.城域网: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一般为方圆几千米到方圆几十千米,通常在一个城市内。
3.广域网:广域网也称远程网,是远距离、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这类网络的作用是实现远距离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
广域网可以是跨地区、跨城市、跨国家的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至方圆数千千米,其通信线路大多借用公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
由于广域网覆盖的范围很大,联网的计算机众多,因此广域网中的信息量非常大,共享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征是:为了提高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实现资源共享,分时系统所连接的多台终端机与中心服务器连接,这样就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中心服务器资源。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远程大规模互联)将多台主机通过通信线路进行互联,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
这一时期的网络都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远程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为主要目的,通信线路大多为租用的电话线路,少数为铺设的专用线路。
这一时期的网络以远程大规模互联为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创建包含IP和端口号的网络节点对象;
• 上述三条语句可在按下启动服务按钮后创建一个用来负责监听的套接字 • 在创建好了一个套接字过后,服务端便可以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了。我 们使用了一个集合的形式用来表示已连接上服务端的客户端相关信息:
• • • • • • • • • • • Dictionary<string, Socket> dict = new Dictionary<string, Socket>(); //做一个集合以便用来包含已有的套接字 Dictionary<string, Thread> dictThread = new Dictionary<string, Thread>(); //做一个集合以便用来包含已有的线程 在监听到一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过后,就将该客户端的信息添加到在线列表控件中直观显示, 同时也添加到线程的集合和套接字的集合: Socket sokConnection = socketWatch.Accept(); // 一旦监听到一个客户端的请求,就返回与该客户端通信的套接字 lbOnline.Items.Add(sokConnection.RemoteEndPoint.ToString()); // 向列表控件中添加客户端的IP信息; dict.Add(sokConnection.RemoteEndPoint.ToString(), sokConnection); // 将与客户端连接的套接字对象添加到原有套接字集合中;
基于TCP通信协议的文件传输系统
综述:本次编程中,我们小组从零起点实现了对C#中的Winform窗体应用 的创建,简单控件的使用,以及C#语言中的Thread类、FileStream类、Directory类、 IPAddress类、Socket类等类的简单使用。 我们小组的文件传输系统特点如下:1、基于TCP协议进行服务端和 客户端 的连接,需提供服务端本机IP地址;2、多个客户端可连接同一服务器;3、服务 端可主动选取客户端发送本地文件。 程序目前的缺点如下:1、发送文件不能超过100KB,大数据不能分包发 (还在解决中);2、客户端不能自动存入文件名和文件格式;。。。
其中的txtSelectFile为通过选择文件按钮获取的文件名,并将其存入到 的文本框 另外,我们还定义了一个Byte数组用来发送文件的信息,即文件名和 文件格式以及该文件转化为的字节数。
最后使用BlockCopy函数将arrFile字节数组复制到arrFileSend 字节数组中,然后将arrFileSend字节数组发送到客户端:
客户端
Hale Waihona Puke • 需求功能:连接到tcp服务器后,被动接受服务器的文件传输请求, 接受文件并保存到客户端本地 • 主界面:
• 流程 • 1、创建socket套接字,获取IP地址对象,绑定套接字到 IP和端口上(此处与前面服务器创建负责监听的套接字类 似) • 2、经三次握手连接服务器 • 3、当服务器向此客户端发送文件时弹出对话框接收并保 存文件
加了this的sfd.ShowDialog(this),“另存为” 窗口的指针才能被SaveFileDialog的对象调用, 若不加this SaveFileDialog 的对象调用的是 本类的其他窗口则不会弹出另存为的窗口
接收文件: 首先接收文件名及其属性,然后接收到文件大小,弹出对话框后需要 根据先前接收到的文件属性来保存文件类型。 流程:1、先定义缓存区 2、接收数据到缓存区 3、保存文件使用 SaveFileDialog控件弹出保存文件对话框 4、保存文件
以上便是我们小组服务端、客户端程序的 实现。最大的困难便是用文件流的形式打开 要发送的文件,并存入到字节数组中。这个 思路是陈典告诉我们的,很谢谢他。
但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决如何将 大数据分包发送的问题,因此现阶段的程序 版本还不完善。
Thank your watching!
服务端界面如下:
IP为服务端本机IP,端口可自行设计,在启动服务按钮里, 可实现从输入的IP和端口实例化一个套接字:
•
socketWatch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 TextBox Button控件 • richTextBox1:显示消息;包括连接服务器,与服务器连接成功时 也由此返回消息;接收文件时,接收文件名,文件长度消息;文件 接收完成时,由此处向用户返回文件保存成功的消息。 • richTextBox2: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此处输入的IP文本并由 IPAddress ip捕获 • richTextBox3:同IP的获取方式相同。 • button1:由此按钮来控制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
• 为了使服务端能够顺利发送文件到客户端,我们写了一个实时用 来判断客户端是否连接上服务端的子函数,使用了try…catch…语句用 来捕获程序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 在本次编程中,我们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文件的打开以及如何将其 正确存储到Byte数组中,从而将Byte数组发送至客户端。我们的思路 是使用文件流的形式打开要发送的文件,然后使用Read函数从当前流 中读取文件数据到一个Byte数组中:
• //本条语句用来实例化一个套接字 • IPAddress address = IPAddress.Parse(richTextBox2.Text.Trim()); • // 获得文本框中的IP对象
• IPEndPoint endPoint = new IPEndPoint(address, int.Parse(richTextBox3.Text.Tr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