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460再生胶国标
再生胶的质量标准

定。
(五) 试验方法
! " 外观用目测检验。 # " 化学分析试验。 试样制备从规定的五块胶料上各称取 #$% 样品, 调整试验室开放式炼胶机, 使辊温 (!) 为 (&$ ’ () 辊距为 $ " (**, 将试样在炼胶机上折叠过辊三次, 使样品均匀混合, 然后轧成 ), 胶片, 剪切一定大小的样品供化学分析使用。
(3 $ /)
表 ! " ## 再生胶类别 轮胎再生橡胶 胶硅和杂品再生橡胶 试样质量 $% ()) #))) 炼胶机 规格 按 *+ ,)-( 中 . / - 规定
塑炼规定 辊距 $ && )/( 0 )/. 辊温 $’ !) 0 1 ( 薄通落盘 $ 次 #1
同表 ! " ## 规定的炼胶机、 辊温 2 / 试样胶料的制备取塑炼后质量为 .))% 的再生橡胶, 然后, 使用约 3&& 辊距, 不折叠轧炼 ! 次, 制取符合门 等条件, 先用 .&& 辊距卷取轧炼 ! 次, 尼猪度值测定要求的试样。 !试验步骤 根据 *+ $ 4 #.-. 规定进行。 (.)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试样制备 在室温下停放 ! 6 .!7 的再生橡胶, 按表 ! " #. 规定 5 / 试验配方 取按表 ! " ## 塑炼后, 的配方配合。
!试样停放 按 !" # $ %&’( 规定进行。 "试验步骤 按 !" )%* 规定进行。 扯断伸长率应在三个硫化时间中选取最佳硫化时间数值。 #试验报告拉伸强度、
(六) 检验规则
其产品必须符合本标准 ( + 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应按本标准规定对其产品进行全项检验, 要求。 每次最大批量不得超过 (,-。 % + 再生橡胶生产企业每班次至少对其产品检验一次, 分别从五块胶料中称取 %,,/, 总重量不少于 (,,,/, 注明产品名称、 批 (班) . + 每批试样, 次、 生产日期和取样日期送交实验室检验。 应取双份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复检结果中 ’ + 当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 有一项不合格时, 应对该批产品重新处理。处理后的产品应再进行全项检验, 检验中有一项 不合格 (包括原不合格项目) , 应再取双份试样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有一项不合格时, 则该批 产品应降级或做不合格品处理。 井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对所收到 ) + 用户有权按本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 的再生橡胶进行检验。 门尼黏度值 . 个半月内, 其性能符合 0 + 生产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自生产之日起 . 个月内, 本标准规定。 可由再生橡胶技术归口单位进行仲裁。 1 + 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矛盾时,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检验方法

GB/T 1Hale Waihona Puke 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检验方法
李
莎
2012年08月24日
目 录
1. 测定原理及试验条件
2. 仪器设备
3. 测定步骤
测定原理和试验条件
测 定 原 理
标准稠度: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 定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 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凝结时间: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 的时间。
试模中心定在试杆下且表
面接触,试杆垂直自由沉 入,距底板6±1 mm的水
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拌合水量为水泥标准稠度 用水量
测定步骤
4. 初凝时间的测定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 加水后 30 min 进行第一次测 定; 临近初凝时每隔5 min或 更短时间测定一次 试针沉至距底板 4±1 mm 时 水泥达到初凝状态 ; 水泥加 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 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试针沉入位置至少距试模内壁10 mm 注意防止试针撞弯!
测定步骤
5. 终凝时间的测定
试模连同浆体从玻璃板取下
翻转 180°,继续在湿气养护 箱中养护 ; 临近终凝时每隔
15 min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
试针沉入试体0.5 mm 即环形 附件开始不留痕迹时水泥达
到终凝状态 ; 水泥加入水中
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 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应在试体另外两个不同点测试
试验条件
室温 20 ±2 ℃ 湿度 ≥ 50%
仪器设备
50±1 mm
f1.13 mm 50±1 mm
湿度 ≥ 90% f1.13 mm
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由游离氧化钙造成的体积安定性检验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材料、试验条件和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试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试用于本文件。
JC/T 727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JC/T 729 水泥净浆搅拌机JC/T 955 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3、原理3.1 水泥标准稠度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助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3.2 凝结时间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
3.3 安定性3.3.1 雷氏夹是通过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雷氏夹中煮沸后试针的相对位移表征其体积膨胀的程度。
3.3.2 试饼法是通过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煮沸后的外形变化情况表征其体积安定性。
4、仪器设备4.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 729的要求。
注:通过减小搅拌机和搅拌锅之间间隙,可以制备更加均匀的净浆。
4.2 标准法维卡仪4.3 代用维卡仪符合JC/T 727的要求。
4.4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2.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质量砝码时,两根指针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2.5mm范围内,即2x=17.5mm±2.5mm,当去掉砝码后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4.5 煮沸箱符合JC/T 955的要求。
4.6 雷氏夹膨胀测定仪4.7 量筒或滴定管精度±0.5ml.4.8 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GBT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GBT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为使水泥浆达到一定的稠度,所需的拌合用水量。
这个量的测定对于水泥浆的配制、使用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GB/T 1346-2001标准及其测定方法。
一、标准简介GB/T 1346-2001是对原有的GB 1346-85进行修订后的新标准,全称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检验方法,以确保水泥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二、测定方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仪器准备(1)水泥净浆搅拌机(2)水泥稠度测定仪(俗称“维卡仪”)(3)秒表(4)实验天平(5)水泥样品2.实验步骤(1)按照GB/T 17671-1999中的规定制备水泥净浆。
(2)将搅拌锅和叶片擦拭干净,并称取500克的水泥样品。
(3)将称取的水泥样品放入搅拌锅中,加入已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饮用水,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加入,直至达到预定的稠度(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拌合水量)。
(4)将水泥净浆倒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数次,使水泥净浆密实,表面平整。
(5)用取样勺将多余的水分刮去,使试模边缘无水滴滴出。
(6)将试模放在维卡仪上,然后将测针沉入水泥净浆表面中心,记录指针读数,即为标准稠度用水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该标准规定以外的其它方法测试时,测定的结果必须与标准规定的结果相符合。
如果测定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重新调整测试方法或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三、标准的意义和作用GB/T 1346-2001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规范了水泥检验方法,使得不同厂家、不同批次之间的水泥产品具有可比性。
其次,它提供了判定水泥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有助于避免因水泥稠度用水量不当而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最后,它有利于促进水泥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标准化管理。
再生橡胶生产技改项目环评报告书

第四章技改项目工程分析4.1 技改项目概况4.1.1 技改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年产2000吨再生橡胶生产技改项目;项目性质:技改;建设单位:4.1.2 技改项目建设地点4.1.3 技改项目生产规模本项目年产2000吨再生橡胶板片。
产品再生橡胶标准执行《再生橡胶》GB/T13460-2008中的轮胎再生橡胶的相关性能指标,详见表4-1及表4-2。
表4-1 再生橡胶分类品种代号所用材料通用型再生橡胶轮胎再生橡胶特级TA1废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部分TA2优级A1废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橡胶部分一级A2废载重子轮胎胎体橡胶部分为主,添加非矿物系软化剂合格A3不同规格的轮胎橡胶部分胶鞋再生橡胶 C 废旧胶面鞋,布面鞋橡胶部分杂胶再生橡胶 D通用型橡胶等为主体的橡胶制品混合废橡胶浅色再生橡胶 E 非黑色原料丁基再生橡胶 B 废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丁腈再生橡胶 F 废丁腈橡胶为主要原料乙丙再生橡胶G 废乙丙橡胶为主要原料表4-2 再生橡胶性能项目TA1TA1A1A2A3 C D E B F G加减热量/% 最大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0 1.0 1.0 灰分/% 最大10 10 10 12 15 38 30 48 10 12 20 丙酮抽出物/% 最18 18 22 25 28 20 20 25 15 30 30大密度/(mg/m3)最1.18 1.18 1.24 1.26 1.352.00 1.35 2.00 1.24 1.35 1.35大门尼粘度ML100℃95 95 80 85 85 80 70 80 70 70 65(1+4)最大拉伸强度/MPa 最14.0 12.0 9.0 8.0 6.5 4.6 3.8 4.0 6.8 7.5 5.5小拉断伸长率/%最420 400 360 330 300 200 180 240 460 280 260 小4.1.4 技改项目工程投资及来源4.1.5技改项目建设内容1、技改项目前后产品变化由于本项目为技改项目,根据**县经济贸易局核发的“**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技术改造)”的内容,本技改项目的工程主要内容为通过调整现有生产布局,关停现有橡胶鞋底生产内容(保留门垫的生产规模),腾出生产场所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来实施年产2000吨再生橡胶生产技改项目,技改前后企业产品规模详见表4-3。
(参考资料)橡胶国家标准大全

67
GB 1686-1979
橡胶伸张时的有效弹性和滞后损失试验方法
68
GB 1687-1983
硫化橡胶在压缩曲挠试验中温度升高和耐疲劳性的测定
69
GB 1688-1979
橡胶伸张疲劳试验方法
70
GB 1689-1982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
71
GB 1690-1982
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
50
GB 531-1976
橡胶邵尔 A 型硬度试验方法
51
GB 532-1982
硫化橡胶与织物粘着强度的测定
52
GB 533-1981
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方法
53
GB 539-1965
耐油橡胶石棉板
54
GB 540-1965
耐油橡胶石棉板密封性试验方法
55
GB 541-1965
橡胶石棉板抗张强度试验方法
24
GB/T 18944.1-200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 海绵与多孔橡胶制品 第 1 部分: 片
材
25
GB/T 18946-2003
橡胶涂覆织物 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直接拉力法
26
GB/T 18951-2003
橡胶配合剂 氧化锌 试验方法
27
GB/T 18952-2003
橡胶配合剂 硫磺 试验方法
20
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
21
GB/T 1698-2003
硬质橡胶硬度的测定
22
GB/T 1699-2003
(整理)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培训教案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培训教案
一、培训内容: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二、培训目的和任务:通过培训使检测公司检测人员全面掌握新规范,对GB/T1 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规范中新增加、修订部分要理解和熟悉掌握。
三、学习要求:重点掌握新增加、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代替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更新的主要内容有:1、维卡仪标尺变化;2、标稠试验用玻璃底板或金属底板的变化;3、标稠称量水的量具精度的变化;4、水泥浆装模捣实方法变化;5、终凝时间测定的变化;6、雷氏夹配备玻璃板的变化;7、雷氏夹试件成型的变化;8、代用法测标稠水泥浆装模捣实的变化;9、代用法测标稠时试锥下沉深
度的变化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新标准变化的主要内容及说明详见面内容(GB/T1346-2001与GB/T1346-2011变化内容对比)。
GB/T1346-2001与GBT1346-2011变化内容对比表
.................
GB/T1346-2001与GBT1346-2011变化内容对比表(续表1)
.................
GB/T1346-2001与GBT1346-2011变化内容对比表(续表2)
.................。
再生胶标准操作法

再生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本标准适用于再生胶1、引用标准:1、GB/T 13460-2008 再生胶的配方及鉴定方法2、GB/T528-200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3、GB/T2941-2006 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验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4、GB/T6038-2006 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2、使用设备及仪器开炼机、模具、平板硫化机、裁刀、测厚计、拉力试验机3、鉴定配方再生胶:100.00、SA:0.34、ZNO:2.50、NS:0.80、S:1.16、备注:炭黑和橡胶的称量准确至1g,硫磺和促进剂的称量准确至0.02g,氧化锌和硬脂酸称量准确至0.1g。
4、混炼2.1混炼设备应符合GB6038规定。
2.2按鉴定配方,称配好生胶、炭黑等材料。
2.3调整辊筒温度40±5℃。
二挡板距离150±20mm。
2.4调辊距为0.80±0.02mm,加再生橡胶,薄通15次2.5调辊距为1.50mm,包辊操作时间2.0分2.6加促进剂割刀2次操作时间:1.0分2.7加间接法氧化锌割刀2次,操作时间1.5分2.8加硬脂酸割刀1次。
操作时间:1.5分2.9加硫磺割刀3次。
操作时间:1.0分2.10调辊距为0.80±0.20mm,薄通6次操作时间1.0分。
2.11调辊距为1.50---2.00mm,出片。
2.12 以上步骤(2.3-2.11)操作时间为8分钟2.13将胶片放在平整、干燥、洁净的金属板上,在23±2℃条件下放置1-24小时,相对湿度控制在50±5%,否则应将胶片存放在阴凉的密封容器中保存,以防止吸潮。
5.硫化1)混炼后的胶料按GB/T2941规定的标准温度(23±2℃)条件下调节2-24小时方可硫化。
2)模具尺寸应符合GB/T528的规定,硫化设备应符合GB6038规定3)硫化过程,未硫化胶放入模具前,将模具放置在温度为硫化温度±0.5℃之内的闭合热板之间至少2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再生橡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3460—92
再生橡胶
Reclaimed rubber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橡胶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废旧轮胎、胶鞋及其他各种废旧橡胶制品制成的再生橡胶。
2 引用标准
GB 528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 1232 橡胶粘度的测定
GB 2941 橡胶试样停放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
GB 6038 橡胶试验胶料的配合、混炼、硫化设备和操作程序
3 产品分类
再生橡胶依原材料种类而分类,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再生橡胶种类及原材料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再生橡胶要质地均匀,不得含有目测可见的金属、木屑、砂粒等杂质。
4.2各种再生橡胶依技术指标进行分级,其化学和物理性能必须符合表2规定。
4.3各种专用再生橡胶、特殊性能或出口再生橡胶,表2指标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议定。
5 试验方法
5.1外观用目测检验
5.2化学分析试验
5.2.1试样制备
从6.3规定的五块胶料上各称取20g样品,调整试验室开放式炼胶机,使辊温为40±5℃,辊距为0.5mm,将试样在炼胶机上折叠过辊三次,使样品均匀混合。
然后,轧成胶片,剪切一定大小的样品供化学分析使用。
5.2.2水分的测定
5.2.2.1仪器
a.称量瓶:φ40×35mm。
b.干燥箱:内装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
c.恒温箱:配备温度均恒自控装置。
d.天平:感量为0.0001g。
5.2.2.2试验步骤
将称量瓶置于80±2℃的恒温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用5.2.1的胶片剪成约2mm宽的胶条称取2g(精确至0.0002g)放入恒重的称量瓶内,置于上述温度恒温箱中烘干2h取出,即放入干燥器内冷却25min后,在1h内称量。
5.2.2.3计算
水分含量x1按式(1)计算:
式中:G1——试样和恒重称量瓶烘前质量,g;
G2——试样和恒重称量瓶烘后质量,g;
G——试样质量,g;
5.2.3灰分的测定
5.2.3.1仪器
a.瓷坩埚:25~30mL。
b.高温炉:装有自控定温装置。
c.干燥器:同5.2.2.1中b。
d.天平:同5.2.2.1中d。
5.2.3.2试验步骤
将瓷坩埚在850±25℃高温炉内灼烧至恒重,然后,用5.2.1的胶片剪成2mm大小,称取2g(精确至0.0002 g)置于坩埚内,在电炉、煤气灯或酒精灯上低温加热除去挥发物,并在不点燃试样的条件下使试样完全炭化。
再将瓷坩埚移入850±25℃高温炉内灼烧2h后取出,冷却3~5min即放入干燥器内继续冷却至室温,在1h内称量。
再放入高温炉灼烧,每隔30min称量一次,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02 g止。
5.2.3.3计算
灰分含量x2按式(2)计算:
式中:G1——灼烧后瓷坩埚和灰分质量,g;
G2——瓷坩埚质量,g;
G——试样质量,g。
5.2.4丙酮抽提物测定
5.2.4.1仪器与试剂
a.74型再生橡胶丙酮抽提器。
b.水浴锅。
c.干燥器:同5.2.2.1中b。
d.天平:同5.2.2.1中d。
e.恒温箱:同5.2.2.1中c。
f.丙酮:化学纯。
5.2.4.2试验步骤
取按5.2.1制取的胶片,剪成宽2~3mm,质量为1 g的胶条(精确至0.0002 g)放入抽提器虹吸杯中,加入50mL丙酮,于水浴锅上加热至沸,以3~5min的回流速度抽提3h,若杯中丙酮仍呈黄色,则继续抽提至无色为止。
取出抽提后试样放在表面皿上,置于80±2℃恒温箱内烘干1h,取出即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再继续烘干30min,冷却后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0.0005 g为止。
5.2.4.3计算
丙酮抽提物含量x3按式(3)计算:
式中:G——抽提前试样质量,g;
G1——抽提后试样质量,g;
x1——水分含量,%。
5.3 物理性能试验
5.3.1门尼粘度值的测定
5.3.1.1 试样制备
a.塑炼应按表3规定进行。
b.试样胶料的制备
取塑炼后质量为200g的再生橡胶,同表3规定的炼胶机、辊温等条件,先用2mm辊距卷取轧炼4次,然后,使用约7mm辊距,不折叠轧炼4次,制取符合门尼粘度值测定要求的试样。
5.3.1.2 试验步骤
根据GB 1232规定进行。
5.3.2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
5.3.2.1试样制备
a.试验配方
取按表3塑炼后,在室温下停放4~24h的再生橡胶,按表4规定的配方配合。
表4
b.混炼温度为40±5℃。
c.混炼程序按表5规定进行。
d.混炼胶停放按GB 6038规定进行。
e.试样硫化:
轮胎再生橡胶硫化温度,条件为:142℃×5min、142℃×10min、142℃×15min。
胶鞋和杂品再生橡胶硫化温度,条件为:142℃×5min、142℃×8min、142℃×10min。
表5
5.3.2.2试样停放
按GB 2941规定进行。
5.3.2.3试验步骤
按GB 528规定进行。
5.3.2.4试验报告
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应在三个硫化时间中选取最佳硫化时间数值。
6 检验规则
6.1再生橡胶生产企业应按本标准规定对其产品进行全项检验,其产品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
6.2再生橡胶生产企业每班次至少对其产品检验一次,每次最大批量不得超过10t。
6.3每批试样,分别从五块胶料中称取200g,总重量不少于1000g,注明产品名称、批(班)次、生产日期和取样日期送交实验室检验。
6.4当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时,应取双份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产品重新处理。
处理后的产品应再进行全项检验,检验中有一项不合格(包括原不合格项目),应再取双份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级或做不合格品处理。
6.5用户有权按本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并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对所收到的再生橡胶进行检验。
6.6 生产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自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门尼粘度值1个半月内,其性能符合本标准规定。
6.7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矛盾时,可由再生橡胶技术归口单位进行仲裁。
7 包装、标志、贮存及运输
7.1再生橡胶出厂时,其包装应符合7.2规定。
其包装材料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定。
7.2每批再生橡胶都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型号、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产品主要参数和等级。
7.3再生橡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不得与油、酸、碱和影响产品质量的物质一起贮存和运输,贮存时应距热源1m以上,并离开地面和墙壁一定距离。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