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机结构与操作》教学内容
第二章 平版印刷机5

4、递纸形式: 直接传纸、间接传纸和超越续纸。
1)直接传纸: 纸张在输纸板上直接由压印 滚筒上的咬纸牙排叼走的方式
直接传纸定位时间短
前规为上摆式:
压印滚筒一般安置在输纸板下方
定位时间较短
受压印滚筒空档限制 受滚筒直径限制
优缺点:
结构简单; 滚筒空档对应定位时间,空档不能小,
三、印刷机组之间的传纸装置:
1 类型
1) 滚筒传纸 2) 链条传纸
2 纸张翻转机构
1) 滚筒传纸:
单滚筒传纸:
三适合于色
框架
组间距离大的场合
缺点是链条磨损后
会伸长,很难保持 精度
锁紧钩
在链条牙排交接纸张 处设置了定位装置, 保证每个牙排处于相 同位置交接纸张,可 保证套印准确。
1)运动: 偏心(曲柄)旋转:Z7——Z8 摆动:C1—r1—L1—L2—L3—递纸牙摆动
当出现双张等故障或停止压印时,C3使递纸牙张开, 不能在前规处咬纸。
2)动作要求:
在输纸板前停留,0速接纸; 启动加速,与滚筒交接时速度同滚筒表面速度; 交接完后继续上摆减速; 返回时牙头避开滚筒表面。
4)收纸:
从最后一色到收纸台
5)交接:纸张从一个机件传到另一个机件的过程。
递纸吸嘴吸纸——压纸辊、传送带——前规——
递纸牙——压印滚筒——收纸
都是交接
6)交接时间:两个机件同时控制纸张的时间。
3、纸张交接的要求:
交接时,必须有交接时间,不能失控; 交、接两机件在交接时速度应相等; 纸张运动应平稳,不能有速度的突变。
定心摆动式递纸牙的 运动轨迹是圆弧,偏 心摆动式的轨迹是封 闭的曲线。
4)根据递纸牙头部活动与否
《平版印刷机结构与操作》教学内容

一、分析岗位要求,选取学习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印刷机械的先进技术,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技术的实用性、代表性、规律性,教学内容及其选取过程如下:与企业共同分析与平版印刷机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二、以生产任务为导向,设计支持课程内容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三、各内容模块知识点的选取按照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本课程选取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的设计与选取设计与选择支撑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的6个项目一、实践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从彩色产品生产印刷操作为导向,选择支持课程内容的基于平版印刷工岗位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见下表:二、实践教学用文件见实训项目报告,共有5个单项实训项目和1个综合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别包含有实训项目报告单。
一、课程总体考核方案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共100分);过程项目考核占总成绩的50%(每个项目10分)由主讲教师评定;综合训练项目——操作平版印刷机印刷彩色产品的工作流程占总成绩的40%,由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平时实训表现与职业素养占10%。
考核成绩=单项项目考核(50分)+综合项目考核(40分)+学习表现(10分)二、各项目考核细则项目1(10分)1、表述输纸部分分离机构工作循环(3分)2、纸张分离机构的机械构件及运动原理(3分)3、纸张分离机构的调节部位、纸张定位及调节手法(4分)项目2(10分)1、印版滚筒版夹的结构(3分)2、安装印版(2分)3、拉版及套准(5分)项目3(10分)1、墨胶辊传墨原理(2分)2、拆、装墨辊的方法(2分)3、调节墨辊之间压力(3分)4、输墨装置的常见故障分析(3分)项目4(10分)1、三滚筒之间的运动原理(2分)2、橡皮滚筒三点悬浮式的结构合压时的压力大小调节(4分)3、印刷压力的计算及调节方法(4分)项目5(10分)1、CP2000系统中央操控台触摸显示器各类信息及数据(3分)2、CP2000系统中央操控台的特点(2分)3、CP2000系统中央操控台显示器各页面的使用方法(5分)综合训练项目6(40分)1、操作规程内容完整性(10分)2、操作规程内容正确性(10分)3、操作规程内容规范性(10分)4、语言表达、学习总结与收获(10分)平时表现(10分)满勤:5分学习态度:5分。
第二章 平版印刷机4

纸张速度特别高时,单靠吸气辊还不能使纸速降 得足够低,在高速机上采用风扇吹压印张。风扇的数 量应足够多,使纸张受到均匀的吹风压力。
二、收纸滚筒与印张的防污
在收纸滚筒上,由于印刷面正好面向收纸 滚筒,因此蹭脏的可能性很大。 为此,收纸滚筒一般都不做成实地表面而 做成骨架式或星形轮式,并且支承轮表面 是由许多小凸块组成,凸块表面光滑,可 根据需要揿下去(犹如按键一样)。
粗调 松开滚筒齿 轮上的紧固螺钉, 盘车/扳动滚筒,从 而改变周向相对位置
印版快速装夹装置:
印版主页
滚筒夹版
调版装置
周向
轴向拉动斜齿轮,产生周向位移
轴向
螺杆与螺母配合,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带动 滚筒轴向移动
3、橡皮滚筒
偏心套 橡皮布的装夹与锁紧
橡皮布一端固定 锁紧 —— 橡皮布和衬垫
压印滚筒安装在 偏心轴承上,压力调节 也靠拉杆上的长螺母。
4、调压机构
连杆调压器
拉杆1
拉杆5(标尺衬套4)
螺母2(刻度盘3)
螺纹调压器 蜗杆调压器
支撑件4轴向固定(可周向转动) 转动螺母5,螺杆2轴向移动
蜗杆1蜗轮2(齿轮3) 齿轮4 滚筒轴心转动
5、离、合压机构的传动形式:
机械式
采用凸轮来驱动偏心轴承转动和控制离、合 压时间。
收纸台下降
周期性下降 根据输纸台上升的情况而自动下降 根据纸堆高度自动下降
收纸滚筒轴
3 副收纸台
三、收纸台
不停机接纸 印刷精细产品(铜版纸),晾纸架
副收纸工作 电机2正转链条11平铺 行程开关15
主收纸恢复工作 支杆1的行程开关2副收纸电机反转链条11回缩
主收纸台上升左支杆3的行程开关4 主收纸电机停,正常工作
印刷机结构调节与操作课程说课

• 2.实践教学组织 • 实践教学的实训项目以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让学 生自己完成项目,包括:PS版制版、印刷、印品检测等,学 生自己动手实操,最后能够交出作品,使实训符合实际生产, 让学生掌握平版印刷的生产流程及相关技能。 • 开展实训之前,应组织教师一起,制定出平版印刷综合实训 项目计划,包括实训产品类型、具体项目制定、实训时间、 实训耗材、实训场地、实训指导老师、实训考评方式等,然 后要求学生采取小组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实训,可以3~4人为 一组,在每个项目实训过程中,小组内自行分工合作,以实 现产品为目标。
二、教学内容
• 教材采用平版印刷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印刷机结构、调节与操 作》、唐耀存编著、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教材理论联系实 际内容编排合理,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识规律,课程辅助教材选用严 永发等编著的《胶印机操作与维修》,属全国高专印刷与包装类专业教 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统编教材。 • 《印刷机结构、调节与操作》课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部分。理论课 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重点在印刷设备的各种机构的结构原 理,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知道怎样去调节与操作,而且要知道 为什么要这样调节和操作,以及相同的机构不同种类的印刷设备中的优 缺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改进方法,对以后自己所操作的设备以最科学 合理的方法进行调节操作,避开设备的短处,发挥其长处,实现设备的 最佳经济效益。 • 实践课是以实习的方式到学院的印刷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进行,根据印刷 专业重实践操作的特点,实践课分为两步进行。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 • • • 每门课程都随其身的特点及规律,因而教学方法上也应有其特色。 (一)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印刷机结构、调节与操作是印刷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之前已开过印刷工艺 和印刷材料等基础课程,所以学生对印刷的生产过程已有认识的基础,可 以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要达到这种工艺目标,机械结构上应该 是怎样来设计、调节的,使他们积极思维,然后讲解结构原理和调节上的 正确操作,并且要创造条件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辨别设备的科学性和合 理性,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2、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分散、化解教学难点。 • (二)教学手段 • 印刷机结构、调节与操作课程是一门实践课很强的课程,可以先让学生接 触基础的技能训练,循序渐进将难点分散,在实训基地可以鼓励学生向老 师、工人师傅提问,多接触生产设备。
平印印刷机课程设计

平印印刷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平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印刷过程中色彩分离、版式设计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平印印刷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在现代印刷技术中的地位。
3. 学生掌握印刷材料的选择、印刷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运用所学的印刷知识,独立进行简单的版式设计。
2. 学生能够操作平印印刷机,完成一次性的印刷实践,展示印刷过程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针对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对印刷技术的兴趣,增强对印刷行业及相关职业的认识和尊重。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了解印刷技术的发展,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文化传承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平印印刷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年级特点,课程设计将注重直观教学和操作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平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 印刷机各部件的功能与结构特点- 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2. 印刷材料与色彩管理- 印刷纸张、油墨的选择与应用- 色彩分离原理及印前处理技术3. 版式设计与制作- 排版原则及版式设计的基本方法- 印刷版材的种类及其适用场景4. 印刷工艺及质量控制- 平印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质量控制要点及检查方法5.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 平印印刷机操作方法及安全规程- 实际操作练习:版式设计、印刷机操作、印刷成品质量检验6. 印刷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印刷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印刷行业发展趋势及新兴技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平印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课时:印刷材料与色彩管理第三课时:版式设计与制作第四课时:印刷工艺及质量控制第五课时: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分组进行)第六课时:印刷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课程总结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中关于平印印刷技术的内容,结合课程目标,系统性地组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第二章 平版印刷机2

一个工作循环时间T
= 输纸时间T输+ 定位时间T定
定位时间不变,要提高输纸的速度,只有 缩短纸张的输送时间。
在即将到达前规时,工作循环时间
T = T输 + T定 = s/v + T定
V —— 输纸速度
T = T输 + T定 = s/v + T定
S1 > S2
当 T1=T2 且 T定1= T定2 则:v1 > v2 间歇式输纸速度大,纸张不平稳,有冲击振动。
2)气动式自动输纸机。依靠吸气和吹气把纸张 从纸堆中分离出来输送给主机。
优点:工作平稳、速度高、精度高,不污染纸面。 缺点:结构复杂。
2 按纸张的输送方式分 1) 间歇式输纸机:纸张在输送过程中相邻两张纸彼 此保持一定距离。间歇式输纸机的递纸吸嘴可在 纸张咬口部位吸纸(前吸纸)。
1
2) 连续式输纸机:相邻两张纸之间有一段相互重 叠。由于重叠,后一张纸的咬口被前一张纸的拖梢盖住, 因此,这种输纸机的递纸吸嘴就不能在纸张前部吸纸,而 是在纸张拖梢部位吸纸(后吸纸)。
14 给纸机单独设有电器箱,减少了主机电器箱体积。 给纸机电器箱独立开来,有利于给纸机的通用化,不需 要附加电器控制设备,给纸机可以单独调整、试车,便 于生产。
15 为了适应给纸机包装的工艺要求,给纸机上部设有 分线盒,与电器箱采用插头连接方式,包装和用户安装 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很方便。
4、纸张的分离和输送机构
第四节 定位装置
要保证所印图文位置准确,保证张与 张,色与色及正、反面之间套印准确, 必须使每一张纸相对于印版有固定的 位置,这就要求印刷机上必须有相应 的纸张定位装置。这种定位装置称为 规矩部件。
纸张定位方向:
平压印刷机课程设计

自动化流程控制
利用PLC编程实现自动化生产流程 ,如自动上纸、自动合压、自动计 数等,提高生产效率。
故障诊断与处理
PLC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对 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和处理,降低维 护成本。
工业机器人在上下料过程中的实现
自动化上下料
工业机器人可代替人工完 成上下料工作,减轻工人 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平压印刷机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 出版等领域,是印刷行业的重要设备 之一。
平压印刷机工作原理
平压印刷机采用平面版材,通过压力 作用将版材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实现图文信息的复制。
课程目标与要求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平压 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 技能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具备 独立操作平压印刷机和解决常见问题 的能力。
液压传动系统组成
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油管和油箱等组成 。
液压传动原理
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动力和进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液压泵将机பைடு நூலகம்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油管和液压阀将 压力能传递到液压马达或液压缸,再转换为机械能输出。
液压泵、马达和阀的选型
01
02
03
液压泵的选型
根据系统工作压力、流量 和转速等要求,选择合适 的液压泵类型和规格。
实物模型制作
部分学生制作了平压印刷机的实物模型,展示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 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
课程评价
学生们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表 现等方面,为课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宝贵意见。
对未来平压印刷机技术发展的思考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平压印刷机的 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故障诊断 等。
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教程

Press),即在机直接制版。 ③ 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Computer To
Paper),相当于喷墨印刷。 ④ 从计算机直接到样张(Computer To
Proof),即数字打样。
印刷原理及工艺
(2)制版机与印版
(亲水) 空白部分
感光树脂版,
presen-
sit墨
版基 0.15 0.30 0.50 mm
印刷原理及工艺
(2)PS版的制版
感光树脂 层
氧化铝层
阳图片
铝版基
(a) PS版
(b) 密合 阳图片
非图文 部分
图文部 分
(c) 曝光
见光部 分分解
图3-2 制版过程
(d) 显影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三章
平版印刷机 与印刷工艺
印刷原理及工艺
第三章 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
第一节 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 第二节 平版印刷机的组成、特点与分类 第三节 平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 第四节 平版印刷机离合压机构和压力调
节机构 第五节 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第六节 平版印刷机的润湿装置及润湿液 第七节 无水胶印
印刷原理及工艺
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
水墨通过对各自相亲合的金属表面具 有选择性吸附
1.吸附的基本原理 (1)物理吸附:分子间引力 (2)化学吸附:化学键 印版的表面有一定的表面过剩自由能,
可以吸附低表面张力的液体 表3-1为金属亲油、亲水性顺序表
印刷原理及工艺
2.选择性吸附的印刷工艺措施
印刷原理及工艺
选择题:P晒S版版制版的二 次▪ 晒曝版光作用是 紫外线灯
( 软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岗位要求,选取学习内容
本课程主要学习印刷机械的先进技术,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技术的实用性、代表性、规律性,教学内容及其选取过程如下:
与企业共同分析与平版印刷机技术相关的工作岗位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二、以生产任务为导向,设计支持课程内容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
三、各内容模块知识点的选取
按照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本课程选取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的设计与选取
设计与选择支撑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的6个项目
一、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从彩色产品生产印刷操作为导向,选择支持课程内容的基于平版印刷工岗位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见下表:
二、实践教学用文件
见实训项目报告,共有5个单项实训项目和1个综合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别包含有实训项目报告单。
一、课程总体考核方案
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共100分);
过程项目考核占总成绩的50%(每个项目10分)由主讲教师评定;
综合训练项目——操作平版印刷机印刷彩色产品的工作流程占总成绩的40%,由实习指导教师评定;
平时实训表现与职业素养占10%。
考核成绩=单项项目考核(50分)+综合项目考核(40分)+学习表现(10分)
二、各项目考核细则
项目1(10分)
1、表述输纸部分分离机构工作循环(3分)
2、纸张分离机构的机械构件及运动原理(3分)
3、纸张分离机构的调节部位、纸张定位及调节手法(4分)
项目2(10分)
1、印版滚筒版夹的结构(3分)
2、安装印版(2分)
3、拉版及套准(5分)
项目3(10分)
1、墨胶辊传墨原理(2分)
2、拆、装墨辊的方法(2分)
3、调节墨辊之间压力(3分)
4、输墨装置的常见故障分析(3分)项目4(10分)
1、三滚筒之间的运动原理(2分)
2、橡皮滚筒三点悬浮式的结构合压时的压力大小调节(4分)
3、印刷压力的计算及调节方法(4分)项目5(10分)
1、CP2000系统中央操控台触摸显示器各类信息及数据(3分)
2、CP2000系统中央操控台的特点(2分)
3、CP2000系统中央操控台显示器各页面的使用方法(5分)综合训练项目6(40分)
1、操作规程内容完整性(10分)
2、操作规程内容正确性(10分)
3、操作规程内容规范性(10分)
4、语言表达、学习总结与收获(10分)平时表现(10分)
满勤:5分学习态度: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