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121-3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指导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

发电⼚电⽓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发电⼚电⽓部分课程设计说明书1.前⾔电⽓主接线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电⼒系统分析(2)负荷分析(3)主变压器的选择(4)主接线⽅案的设计(5)中性点接地⽅式的⼈确定(6)⽆功补偿(7)⼚⽤电或所⽤电的选择(8)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9)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设备的选择电⽓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满⾜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电⽓主接线的设计原则是:应根据发电⼚在电⼒系统的地位和作⽤,⾸先应满⾜电⼒系统的可靠运⾏和经济调度的要求。
根据规划容量、本期建设规模、输送电压等级、进出线回路数、供电负荷的重要性、保证供需平衡、电⼒系统线路容量、电⽓设备性能和周围环境及⾃动化规划与要求等条件确定。
应满⾜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电⽓主接线的设计依据负荷⼤⼩和重要性(1)对于⼀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电源供电,切当任何⼀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级负荷不间断供电。
(2)对于⼆级负荷⼀般要有两个独⽴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部分⼆级负荷的供电。
(3)对于三级负荷⼀般只需⼀个电源供电。
2.原始资料分析(1)、电⼚规模:装机容量: 装机4台,容量分别为4X200MW, U=N机组年利⽤⼩时数: Tmax=6200h⽓象条件:年最⾼温度40度,平均⽓温25度,⽓象条件⼀般,⽆特殊要求⼚⽤电率:8%。
(2)、主要技术指标:(1)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经济;(2)功率因数达到及以上2.主接线⽅案确定(1)⽅案⼀电压等级的⽅案选择。
由于220KV 电压等级的电压馈线数⽬是2回,所以220 KV电压等级的接线形式可以选择单母线接线形式。
由于单母线接线本⾝的简单、经济、⽅便等基本优点,采⽤设备少、投资省、操作⽅便、便于扩建和采⽤成套配电设备装置,所以220 KV电压等级的接线形式选择为单母线接线。
电压等级的⽅案选择。
由于110KV电压等级的电压馈线数⽬是6回,所以在本⽅案中的可选择的接线形式是单母线分段接线。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摘要……………………………………………...................... 第1章设计任务……………………………..................... 第2章电气主接线图………………………........................2.1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2.3 电气主接线的评定..................................................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3.1 概述........................................................ ..........3.2 系统电气设备电抗标要值的计算.................3.3 短路电流计算..................................................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4.2 电气选择的技术条件…………………………….4.2.1 按正常情况选择电器……………………….......4.2.2 按短路情况校验……………………………........4.3 电气设备的选择………………………………….4.3.1 断路器的选择……………………………….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4.3.2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第5章设计体会及以后改进意见…………........................参考文献……………………………………….......................摘要由发电、变电、输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他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为电能,再经过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个负荷中心。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实验指导书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实验指导书南昌大学教务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二零一一年九月注意事项为使实验进行顺利,确保人身、仪器设备的安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按给定实验线路,给定实验内容和步骤做实验,未经实验指导允许,不得擅自更改。
二、注意设备、仪器额定电压、电流、容量、使用范围,使用时做到心中有数。
三、开关合闸前,必须将调压器等设备置于零位,将阻流元件置于适当位置。
四、每项实验的接线在准备工作完毕后,须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允许,方可合闸进行实验。
五、注意实验进程中,如发生故障可疑之处,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六、实验完毕后,学生要做好清洁工作,一切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状态。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室二零零六年十月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大纲及实验大纲来进行编制,主要内容是以《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中的二次控制电路以主,以一次设备以辅来制定的。
主要是以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控制及要求、控制电路的实现及实验与分析等作为主要方向,内容涉及到骓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从实验的内容及个数来看,能满足《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实验要求。
本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根据南昌大学与天煌教仪公司合作的生产的实验台以及变电站控制屏及开关屏等的一、二次电气部分,一次部分主要是以认实及演示为主。
由于是初次进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内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加以完善与更新、更希望得到同行与专家的指导。
作者二零零六年十月于南昌一、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信号装置实验 (1)二、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5)三、具有灯光和音响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9)四、闪光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实验 (14)五、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17)一、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信号装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信号装置的原理。
2、理解冲击继电器每次动作后实现自动复归的方法,掌握其实验操作方法。
火力发电厂课题指导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和依据(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在巩固《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掌握发电厂、变电站的设计原则、方法和程序等。
(二)对课程设计的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规程、规范的执行必须考虑到任务书所规定的实际情况,切忌机械地搬套。
2.独立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参考有关资料和主动争取教师的指导,也可以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但必须坚持独立思考,独自完成设计成果。
3.认真细致,在课程设计中应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克服马虎潦草不负责的弊病,为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担当建设任务打好基础。
4.按照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和进度完成。
二、课程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1.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资料。
三、电气主接线设计简介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
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
(1) 可靠性: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保证供电可靠和电能质量是对主接线最基本要求,而且也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
(2) 灵活性: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3) 经济性: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包括:1. 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1)工程情况:包括发电厂类型、设计规划容量、单机容量及台数、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及可能的运行方式等。
发电厂类型:灵活性。
设计规划容量、单机容量及台数:容量决定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大单机容量不能大于系统容量的10%。
《发电厂》课设指导书

《发电厂》课设指导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达到以下目的。
(1)将«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系统»和«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达到巩固、加深及扩大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
根据设计的要求,确定技术经济性、可靠性比较合理的主接线,写出设计说明书,画出主接线图。
(2)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工程观点并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设计的方法。
(4)培养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计算、绘图、使用规程、手册、资料及编写设计说明书等的技能。
二、设计的题目和内容(一)、设计题目(1)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2)水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二)、设计内容(1)已知发电厂(变电所)性质,与系统的连接情况,独立位置,自然条件及负荷资料;(2)根据已知的技术条件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号与参数;(3)根据已知的技术条件,选择几种可能的主接线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性比较合理的一种方案作为主接线方案;(4)根据所设计出的一次主接线方案,确定短路点并做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系统的工作电流、电压及负荷的情况选择一次设备,包括汇流母线,进出线,断路器,隔离开关;(5)绘制图纸(A1);(6)编写设计说明书(附计算书)。
三、设计步骤1、电气主接线方案设计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它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期需要与今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采用中等适用水平的建设标准,有步骤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经试验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
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指导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变电站初步设计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结合《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方法。
二、课程设计要求
1.选择主变压器
2.拟定主接线方案,并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
3.短路计算
4.选择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
5.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三、课程设计要求
1.根据自己的原始资料独立完成,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设计说明书
格式要求:报告用A4纸。
格式要求:封面+ 任务书+ 摘
要+ 目录+ 正文(分章节写)+ 总结+ 参考资料
正文应包括设计的论证分析及全部结果,并尽可能用图
表说明。
(2)设计计算书
计算书要给出设计中的全部计算过程。
(3)电气主接线图
四、验收方式
以答辩的形式进行验收。
答辩时每人提交一本“发电厂变电站课程设计报告”(手写,计算机打印无效)
五、参考资料
1.《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西北电力设计院编
2.《发电厂电气部分》姚春球主编。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设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班级新能131姓名易航学号 **********指导教师杨国清2016年春季目录一、原始资料分析11.1设计原始资料11.2设计任务11.3设计资料分析1二、主接线设计32.1 主接线设计原则32.2 备选主接线方案42.3 技术经济指标对比52.4 拟定主接线6三、厂(站)用电设计83.1 厂用负荷分类及容量统计83.2 厂用电压等级设定93.3 厂用电主接线设计9四、短路电流计算124.1 机组(或变压器)选型124.2 电路元件参数计算134.3 网络变换154.4 短路点选择154.5 短路电流计算164.6 计算成果汇总29五、电气设备选型305.1 电气设备选型的技术要求305.2 高压断路器选型325.3 隔离开关选型355.4 互感器选型375.5 母线导体的选型42六、附录45附图1、电气主接线图45附图2、厂(站)用电主接线图45附表1、短路电流计算成果表45附表2、高压电气设备选型汇总表46一、原始资料分析1.1设计原始资料1、发电厂情况(1)、类型:火电厂(2)、发电厂容量与台数 50020011003=⨯+⨯MW ,发电机电压15.75kV ,cos 0.85ϕ=。
(3)、发电厂年利用小时数max 4500T h =;(4)、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温度40℃,年平均温度20℃,气象条件一般,所在地海拔高度低于1000m 。
2、电力负荷情况(1)、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20MW ,最小10MW ,cos 0.85ϕ=,max 4800T h =。
(2)、110kV 电压负荷:最大50MW ,最小15MW ,cos 0.85ϕ=,max 5500T h =。
(3)、其余功率送入330kV 系统,系统容量15000MV A 。
归算到330kV 母线阻抗为0.02其中100=j S MV A 。
(4)、自用电8%。
(5)、供电线路数目①发电机电压,架空线路6回,每回输送容量5MW ,cos 0.85ϕ=。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g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6.4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本专业全部基础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应达到以下目的:1、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
并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2、使学生掌握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一次线路和设备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思想方法,使学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计算比较、综合分析和设计图纸等方面的训练和基本技能。
3、通过查阅相关技术文献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力争在课程设计以及未来学习工作中有所创新,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应根据设计任务书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相关专业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
2、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大体相当于实际工程设计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的内容,其中一部分可基本达到技术设计的要求深度。
具体内容如下:(1)对原始资料的分析:a)本工程情况:发电厂、变电所类型及设计规划容量(*近期与远景),单机容量及台数,运行方式,*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等。
b)电力系统情况:电力系统本期及远景发展规划(本期工程建成后5~10年),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本期和远景规划与电力系统的连接方式,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等。
c)负荷分析:负荷的性质及其地理位置,输电电压等级、出线回路及输送容量等。
d)*环境条件:地理位置、当地的气温、湿度、覆冰、污秽、地质、水文、海拔高度及地震等。
e)*设备制造情况:各种电器的性能、制造能力和供应情况。
(2)电气主接线设计:a)主变压器的选择:容量、台数、相数、绕组数量和接线方式、阻抗、调压方式、电压等级、全绝缘或半绝缘问题、自耦变压器问题、冷却方式等。
b)各级电压母线接线方式(本期、远景)以及*分期过渡接线等。
c)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3 人数:137人指导教师:程坦(28人)、朱更辉(27人)、刘豪(28人)、何国锋(27人)、王广(27人)时间:第16周(6月15日-6月21日)《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设计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完成《发电厂电气部分》的理论学习之后进行的与课程配套的设计环节,是本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并遵循行业电气设计岗位的设计程序、方法,进行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初步训练,巩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强化工程设计中计算和绘图的基本能力以及专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达到能独立地设计中小型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能力,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课程设计目标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学会运用规程、规范、手册和参考资料。
通过课程设计应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独立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时间分配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设计完成后的全部图纸及说明书应有设计者和指导教师的签名。
未经指导教师签字的设计,不能参加答辩。
答辩时每人提交一本“发电厂变电站课程设计报告”(手写,计算机打印无效),由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答辩时按说明书编写顺序,设计者本人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5--10分钟的讲解,讲明设计中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回答教师提问。
每位学生答辩总时间一般不超过20--25分钟。
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包括:一次原理图、设备选型表以及设计说明书的完成情况;主接线设计的是否合理、短路电流计算是否正确;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衡量,其中,出勤10%;设计内容40%;图面质量30%;答辩情况20%,由答辩小组讨论评定。
五、参考资料[1] 杨宛辉等 .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参考图册 .[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SDGJ14-86. 中国电力出版社 .[3]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 .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上、下)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4]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 2 版)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73题目一:200MW地区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1、设计原始资料:1)某地区根据电力系统的发展规划,拟在该地区新建一座装机容量为200MW 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发电厂安装2台50MW机组,1台100MW机组,发电机端电压为10.5KV,电厂建成後以10KV电压供给本地区负荷,其中有机械厂、钢厂、棉纺厂等,最大负荷48MW,最小负荷为24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200小时,全部用电缆供电,每回负荷不等,但平均在4MW左右,送电距离为3-6KM,并以110KV电压供给附近的化肥厂和煤矿用电,其最大负荷为58MW,最小负荷为32MW,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小时,要求剩余功率全部送入220KV系统,负荷中Ⅰ类负荷比例为30%,Ⅱ类负荷为40%,Ⅲ类负荷为30%。
2)计划安装两台50MW的汽轮发电机组,型号为QFQ-50-2,功率因数为0.8,安装顺序为#1、#2机;安装一台100MW的起轮发电机组,型号为TQN-100-2,功率因数为0.85,安装顺序为#3机;厂用电率为6%,,机组年利用小时T max=5800。
3)按负荷供电可靠性要求及线路传输能力已确定各级电压出现列于下表:4)本厂与系统的简单联系如下图所示:5)计算短路电流资料:220KV电压级与容量为2000MW的电力系统相连,以100MVA为基数值归算到本厂220KV母线上阻抗为0.048,系统功率因数为0.85。
6)厂址条件:厂址位于江边,水源充足,周围地势平坦,具有铁路与外相连。
7)气象条件:绝对最高温度为400C;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60C;年平均温度为10.7;风向以东北风为主。
2、设计基本内容:1)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短路电流计算;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配电装置规划及设计。
3、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2)电气主接线图一张3)10KV配置图一张4)220KV进出线断面图一张5题目二:某市 110KV 中心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1.2 原始资料1 )设计变电所建在城西 2KM 处,建成后,除向周围地区负荷供电外,还输送部分系统的交换功率。
2 )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3 )系统电源情况如下:综合小水电: S∑=24MVA , L1= 20KM , 35KV 双回路送入变电所,丰水期满发电,枯水期只发三分之一容量,近区用电及站用电占发电容量的 10% ,最大运行方式时的综合电抗折算至 SJ=100MVA 时, XJ*=3 。
本市火电厂:发电机两台, Pe=5MW , cosФe=0.8 , Xd″=0.18, 经一台双绕组变压器 SL7—12500KVA , 6.3KV/35KV , Ud%=8 , L2= 5KM 用架空线输入变电所,其厂用电占 5% ,近区用电占 15% 。
省电网:由西南方向经 110KV , L3= 65KM 的输电线路与变电所相连,对本市的发供电起综合平衡作用。
4 )变电所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TMAX=6000h, 同时率取 0.9 。
5 ) 10KV 用户负荷资料如下表所示:变电所建成后第五年总负荷增加到 30.6MW ,建成后第十年总负荷增加到 49.3MW 。
6 )变电所自用负荷以 2 台 100KVA 考虑。
7 )气象及地质条件:设计变电所地处半丘陵区,无污染影响,年最高温度 40 度,最热月平均温度 34 度,年最低温度 40 度,最热地下 0.8M 处土壤平均温度 30.4 度,海拔高度为 50M 。
1.3 设计任务1 )选择变电所主变台数、容量及型式。
2 )设计本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选出数个电气主接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一个最佳方案。
3 )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4 )选择和校验所需的电气设备。
5 )设计本变电所的自用电接线。
1.4 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各一份。
2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一张。
3 )变电所自用电接线图一张。
7题目三:900MW火电厂电气部分设计一、发电厂情况(1)类型:火电厂(2)发电厂容量与台数3×200+1×300MW,发电机电压15.75kv,cosΦ=0.85(3)发电厂年利用小时数Tmax=5300h;(4)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温度40 摄氏度,年平均温度20 摄氏度,气象条件一般,所在地海拔高度低于1000m。
二、电力负荷情况1)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40MW,最小30MW,cosΦ=0.85,Tmax=6000h。
2)220kv 电压负荷:最大100MW,最小50MW,cosΦ=0.85,Tmax=5000h。
3)其余功率送入500kv 系统,系统容量10000MVA。
归算到500kv 母线阻抗为0.03,其中Sj=100MVA。
4)自用电8%。
5)供电线路数目。
(1)发电机电压,架空线路10 回,每回输送容量5MW,cosΦ=0.85(2)220kv 架空线路6 回,每回输送容量80MW,cosΦ=0.8(3)500kv 架空线路2 回,与系统连接。
三、设计成果1 课程设计说明书1 份2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1 张。
3 课程设计计算书1 份。
题目四:650 MW火电厂主接线设计1、设计原始资料:本设计中电厂址位于新建的大型煤矿区内,为一坑口电厂,所用燃煤由煤矿直接供给。
厂址地区条件较好,地势较为平坦,属于5级地震区,冻土层深1.5m,复冰厚10mm,最大风速18m/s,年平均气温+5℃,最高气温+35℃,最低-25℃,该厂生产的电力有110kV电压等级8回线向4个较大的负荷供电,综合最大负荷200MW,另外220kV电压等级有4回和系统联络。
发电厂主要技术指标①装机容量2×200MW+2×125MW=650MW②机组年利用小时数:Tmax=6000h。
③电厂生产的电能除厂用电外全部以双回线路送入系统和负荷。
④厂用电率8%发电机组参数采集该厂发电机组有QFS-200-2和QFS-125-2两种型号,发电机组参数如表1-1所示2、设计内容:1、对电气主接线进行论述2、选择电气主接线方式,并说明3、对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选型计算,校验计算4、主要点短路电流计算5.对厂用电6KV段设计3、设计要求:①主接线论证,方案比较②主接线设计③设备选型科学并有依据④图纸规范⑤独立完成⑥参阅相关资料9题目五:2*300MW火电厂厂用电系统设计1、设计原始资料:厂用电负荷见下表负荷类别设备名称电压(kv)额定容量(kw)台数汽轮机负荷电动给水泵 6 5500 2 循环水泵 6 1250 6 凝结水泵 6 315 4锅炉负荷和输煤负荷引风机 6 2240 4 送风机 6 1000 4 一次风机 6 300 4 排粉机 6 680 8 磨粉机 6 1000 8 凝结水升压泵 6 630 4 主汽机调速油泵 6 350 1 碎煤机 6 320 2 喷射水泵 6 260 2 1号皮带机 6 300 2 4号皮带机 6 300 2低压负荷机炉变压器1600(kv.A) 4 电除尘变压器1250(kv.A) 4 化水变压器1000(kv.A) 2 公用变压器1000(kv.A) 3 输煤变压器1000(kv.A) 3 灰浆变压器1000(kv.A) 1 负压风机房变压器1000(kv.A) 1 污水变压器315(kv.A) 2 修配变压器800(kv.A) 1 水源地变压器1000(kv.A) 2 照明变压器315(kv.A) 22、设计内容1)厂用电系统接线设计2)厂用电系统负荷计算3)高压变压器选型计算4)对厂用电系统一次电气设备选型计算3、设计成果1)课程设计说明书1 份2)厂用电系统接线图1 张。
3)课程设计计算书1 份。
题目六:110kV 变电站电气部分规划设计一、 原始资料:1、本变电站的电源进线:两路独立的110kV 电源进线,最大运行方式时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 进线一: X1=3 (S B =50MVA ) ; 进线二: X2=3(S B =50MVA )。
2、本变电站的负荷资料○135kV 侧负荷如表2.1 表2.1 35kV 侧负荷表预计远期新增负荷 6MW 。
其中:35kV 及10kV 负荷功率因数均取为cos Φ=0.85有功功率同时系数p K ∑:35kV 侧取为0.9,10kV 侧取为 0.85 无功功率同时系数q K ∑: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q K ∑的取值一般为0.95~1,本次设计中取值为1站用电负荷为50kW ,cos Φ=0.88 ○210kV 侧负荷如表2.2 表2.2 10kV 侧负荷表预计远期新增负荷 5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