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使写作从此轻松起来

合集下载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应用,微写作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写作方式。

微写作是指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的短小而精炼的写作,通常以字数限制为基础,比如微博的140字限制,或者短篇小说的1000字限制。

微写作的特点是简洁、精确、意味深远,它能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培养表达思想的能力和感知力。

微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的习惯。

在当今社交媒体充斥着信息的时代,大多数学生习惯于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和时间的压力,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和动力。

微写作给予了学生写作的机会,以打破传统写作的条条框框和长篇大论的困扰。

通过每天写一段微博、微信朋友圈甚至邮件,学生能够逐渐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提升写作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微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字数限制,学生需要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微写作中,每个字和每个标点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学生需要精确地选择和运用语言,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这种精确的表达能力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观点和观察事物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力。

微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微写作通常是对生活中的小事和小感动进行记录,这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人物。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从而将这些观察和感受转化为文字,传递给读者。

微写作培养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微写作是一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它通过培养写作习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提高创造力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微写作这个工具,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在写作中取得成功。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微写作成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

微写作以简洁、凝练的内容,以及短小精悍的篇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写作者。

对学生来说,微写
作不仅是一种新的写作形式,更是一种提升写作能力的绝佳方式。

微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由于篇幅有限,学生需要精炼自己的思想,用
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字处理能力,能够选取恰当的词语,准确
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微写作中,学生还需要学会剪裁句子,去掉冗余和废话,使文章更
加简洁明了。

通过不断地练习微写作,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在微写作中,学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微写作涵盖了各种主题,包括生活、
教育、文化等等。

通过积极参与和关注微写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动态,增加自己
的知识储备。

学生可以通过微写作了解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微写作是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微写作能够锻
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文化
素养。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微写作,将其作为提升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巧借“微写作”,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

巧借“微写作”,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

巧借“微写作”,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在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中,由于受到各种不利条件的制约,很多学生的作文能力相对较弱。

为了能够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微写作”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自然、轻松地进行作文训练,得到更好的提升。

所谓“微写作”,是指在作者有限的篇幅内,传递一个完整的思想或信息,使读者对其有所领悟的写作方式。

这种写作方式因为篇幅短小,适合于在生活中的各种场合中进行,例如学生打卡、家庭作业、教师点评等环节。

因此,“微写作”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农村初中生的语文教育中,从而达到训练作文能力的效果。

首先,“微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写作习惯。

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题材,例如描述风景、记录感受等,要求学生用很短的篇幅写一篇作文。

这样的小练习在生活的各个场合中都能进行,可以促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进行写作训练,从而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

其次,“微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思维。

由于“微写作”篇幅较短,要传递一个完整的思想或信息,所以要求学生在思维层面进行深入探究,形成全面的思考和分析,为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逐步加大难度,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文学修养。

最后,“微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对思想和语言进行精练和优化。

在写作中,要求学生尽可能用简练、精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

通过这样小范围的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语言表达方面的提升,还能够在日后应对各种写作任务时,有更加得心应手的自信。

总之,“微写作”是一种简单低门槛的写作方式,适合于用来提升农村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升作文水平的效果。

浅谈如何利用“微写作“有效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浅谈如何利用“微写作“有效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浅谈如何利用"微写作"有效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发布时间:2023-02-20T01:23:25.695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0月19期作者:王芳謝亚琴[导读] 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芳謝亚琴山西省长治市第三中学校 046000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媒体平台的队伍开始逐渐壮大,不管是网络APP还是各种社交平台都意味着人们逐渐走入了微时代。

中小学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微课”这个名词逐渐走入中小学校中,其中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深受微课的影响。

初中语文写作中逐渐出现“微写作”这个新名词,微写作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写作的篇幅字数比较短,另一方面就是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下面就围绕初中语文中的“微写作”教学进行探究,意在提升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品质。

关键词:微写作;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双减”政策以“减负提质”为主要教学理念,旨在搭建出高效风趣的教学课堂,全面提升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写作自古以来就是学生的一个弱项。

归咎其根本就是学生心中对语文素材的积累少之又少,并且在思想和行动上也比较被动,在语言的组织能力上也稍有欠缺,所以对语文写作这项内容并不感冒。

“微写作”是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出现的,多以小片段和小作文的形式出现,篇幅比较短,内容比较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纪实性,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帮助学生审视语文作文,同时微写作也成了学生表达想法和心声的一个重要渠道。

一、从生活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双减”政策意味着减少学生们的作业,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生活,接触社会。

生活是写作的一个最好平台,学会观察生活,就等于迈出了写作的一大步,初中生的日常生活集中在校园和一些少数的社会活动中,因此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来开展语文写作教学。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组织语言,表达情感。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现今社会中,文化资源能够快速地传播,知识和信息可谓是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知识和信息的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能力显然并没有随之提升。

考试作文评分会以许多方面来评判,如语法、表达、逻辑和组织结构等,而许多评分标准也都有一点共通点,那就是要求作文内容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以及文字流畅。

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学会写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以及社交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而微写作正好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什么是微写作?微写作是指在很短的篇幅内,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一个特定的意义。

它可以来自于各种来源,如微博、推特、电邮、短信和即时通讯等。

和长篇大论的作文不同,微写作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运用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思路逻辑的连贯性。

学生通过微写作可以有效的梳理自己的思路,把思路转化成清晰的文字表达,从而对写作能力带来更直接的提升效果。

微写作的好处在于它所要涵盖的主题领域非常广泛,除了日常生活的事件和行动,还包括文学、科技、社会事件和政治等等。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主题会对它们的思辨和管理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但在写作方面,微写作所要求的是精准紧凑的文字表达,这点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思考和创意的潜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客观看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

在微写作中,可以通过对语言和句子的修饰来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

而微写作的篇幅短小,让学生在文章表达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专注和细致,这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精细和深思熟虑,从而对自己的写作作出更深刻的把握。

另外,微写作还可以缓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焦虑。

如果要求学生长篇大论的写作,难免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也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很有压力。

而微写作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只需要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完成一篇作品,这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完成作业,从而对写作能力有更积极的影响。

巧借“微写作”,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

巧借“微写作”,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

巧借“微写作”,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人数多、教学条件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生们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

为了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我想巧妙地借助“微写作”的方式。

所谓“微写作”,就是指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

这种写作形式的优点在于
简洁、生动、易于接受,非常适合初学者。

首先,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给学生布置“微写作”的作业。

例如,让学生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写一篇感恩的小文章等等。

这种作业既可以
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促进情感体验。

其次,我们还可以借助“微写作”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

例如,在世界读书日或者文
化节等节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上写下一段与阅读或文化有关的话题。

这样既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感,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
力。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微写作”来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阅读
一本书后,写下一段关于书籍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在微信朋友圈上进行分享。

这样既可
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一种非常好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微写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方式。

通过简短精
悍的话语,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由于现代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的使用,写作已经成为他们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必要采取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即“微写作”。

本文将会介绍“微写作”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微写作”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微写作”,是指在有限的字数内,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出完整的思想和观点。

与传统的写作相比,“微写作”更注重思想的深度和表达的精准度,而不是纸面上的篇幅和字数。

通过短文的形式,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话题或问题,要求他们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例如:“如果你有一天成为国家的领导人,你想改变什么?”或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可以从其他同学的看法中得到启发。

除了课堂上的训练,学生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微写作。

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一些短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也会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言辞的准确性,以避免产生误解或引发争议。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微写作”比赛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这种比赛通常要求参赛者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从而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比拼,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除了提升写作能力,微写作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通过思考一个问题并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思维。

这种能力不仅对于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总结“微写作”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微写作”注重思想的深度和表达的精准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立足“微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现如今,微写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写作方式,尤其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这种写作形式以简短、精简的文字为特点,通过有限的字数表达丰富的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微写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微写作的特点之一是简洁。

微写作要求用尽量简短的字数来表达完整的意思,这就迫使学生学会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精简文章的写作风格。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思考每个字的使用,厘清自己的观点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微写作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由于字数的限制,学生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观点与论据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文章内容紧凑且逻辑严密。

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学生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将复杂的观点和论据简化成简明扼要的表达。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提高,写作时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更有序地整理文章的结构。

微写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字数的限制,学生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简单的语言将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学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和象征等技巧,以精准、生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训练既能够提高学生从文字中汲取灵感和创作的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在有限篇幅内进行深入思考的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写作,使写作从此轻松起来
尽管我们对于写作有着很多美妙的期许,诸如“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耕耘文字,抒写人生”。

按理说,写作无非就是表达主张,抒发情感,“我手写我心”而已,应该成为每天的常态,像呼吸一样自然,但事实上,中学作文教学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学生写作缺乏内驱力,往往是怨声载道,疲于应付,很多学生坦言,对作文期望很高,但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学作文教学中,充斥着各类满分作文的范本,写作模板化、程式化、技术化,对高考范文嗜痂成癖般的推崇,都在一定程度上异化着写作的本质,消减着写作的热情。

写作不再是表达真切见解和真挚情感的个性化思维活动,而是沦为了雕虫小技和文字游戏。

一到作文,学生或钻进故纸堆里,寻章摘句,成了历史掌故的木乃伊;或刻意置顶崇高,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成为假道学;或缺乏独立思想和卓然见解,人云亦云,成为阉割灵魂的行尸走肉。

作文,是蕴含着最为复杂心智活动的语文学习,而教师不注重写作兴趣的激发,不注重写作心理的研究,不注重创设良好的写作情景和契机,写作成了教师布置任务和学生交差。

作文课上,那种援笔立成、倚马可待的才情不复存在,
那种沉吟玩索、沉浸其中的陶然自得,那种时而掩卷沉思、时而奋笔疾书的姿态,这些动人的情景已不复存在,这些古人最原生态的写作行为已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失却了最古典的写作情怀。

取而代之的是,所有学生,只顾埋头,密密匝匝的,只为“爬满格子”,用笔头代替了思考,看似洋洋洒洒,实则空洞无物。

作文,不再是像对待一件杰作一般,而是当作产品一般。

一到800字标记,便长长吁一口气,庆幸完成任务。

审视作文教学的现状,何不换一种思维,尝试“微写作”?将写作贯穿于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始终,寓写于乐,让写作无处不在,成为学习生活的常态,如呼吸一样自然。

而不是为作文而作文,何乐不为?
微写作的创意,或许来源于微博。

它变传统的大作文写作为碎片式写作、片段式写作,不求长篇累牍,不求从审题、立意到选材、构思、行文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而是引导学生随时、随地、随性、随兴地写作,对课文的独到、真切、个性化的理解,读书札记心得、日常生活中的闲情偶拾,即兴感悟,课堂上的话题式写作,语文生活化实践,都可以纳入微写作的范畴。

一段评论,一句话,一副对联,一首小诗,一个题记,几句旁批、眉批,几句引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它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一极,和大作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着力于淬炼思想,锤炼语言,活络文笔,简单而易于
操作。

只要坚持笔耕不辍,久而久之,学生不断积学储宝,酌理富才,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浅谈微写作:
为课文写诗――与课文同步写作
我在教授新课时,为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深化课文理解,常常采用“为课文写诗”的形式,高度凝练地概括课文思想内容,立足课文,又适当拓展延伸。

如上完《荆轲刺秦王》,我引用诗句“不唯慷慨献奇谋,意气兼将生命酬”恰到好处地概括课文内容;上完《我有一个梦想》,我思绪翩飞,从马丁?路德?金到曼德拉,从昔日的种族隔离到如今的奥巴马执政,我写下“让肤色不再成为公民身份证”“让蜷缩在卑微角落里的呼声,最终成为国家雄浑有力的声音”的短句。

在我的示范、启发、诱导下,学生觉得这种微写作耳目一新,兴致盎然。

“为课文写诗”,诗的美好字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简短的诗句,灵动的诗行,仿佛跳跃的文字精灵,学生不必拘泥于800字的篇幅,任选一个角度切入,只言片语,点滴之见,都可以入诗。

我的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坚持为课文写诗,三年下来,结集为《为课文写诗》,对每一篇课文都有闪光的见解。

高三复习备考时,尤其是语言运用题,凡是考查课本内容时,学生眼前为之一亮,心中一阵窃喜――他们早有准备。

颁奖词――高考作文的精微范本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常以沉静从容的叙述,隽永深刻的议论,热情洋溢的评价,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流转自如,摇曳生姿,堪为中学生写作尤其是议论文写作的“临帖式”和精微范本。

教学中如果经常引导学生以颁奖词的形式开展微写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大有裨益的。

高三复习系统梳理课本时,我引导他们为课本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拟写颁奖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纲挈领,以点带面,带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同样一篇课文,采用“同课异构”“同题异构”的方式,不同写法,同样精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不可能做到洞明世事,练达人情,所以,从历史文化中取材往往成了大多数学生的首选。

如何围绕历史文化名人叙述议论,颁奖词写法无疑是可取的一种方法。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拟写三千年历史人物颁奖词,学生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人物形象,点染人物精神,或讴歌其伟业丰功,或彰显其历史意义。

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物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堪为议论文叙议结合的典范。

后来我发现,学生在历次考试作文中,往往能围绕特定的话题,巧妙地将平时的这些颁奖词移植、嫁接到作文中去,成为令人心驰神往一瞥间的亮点,而丝毫不用担心流于拾人
牙慧的俗滥,因为这本身是他们的专利。

时事评论――思维走向深刻的理性之光
时事评论、新闻点评等,都是直接指向写作的微写作。

学生结合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一点评论,可一扫高考作文中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拾人牙慧、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

学生敢于哀乐,缘事而发,文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自然会充满鲜活的时代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自然会使作文如清风扑面。

让中学生学写时事评论,着眼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心怀天下、视野开阔、关注现实人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这对作文教学是具有奠基意义的。

那么如何训练时事评论和新闻点评呢?生活是面广角镜,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似平常的事物,换个角度,或许就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了。

这就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可由此及彼,类比联想,由浅入深,由近及远。

可洞幽烛微,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可穷原竟委,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如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有同学表现出深远的忧思,深入到剖析国民劣根性的层面,写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一种“群氓式”行为,每一个人,图的是一时之便,殊不知都在无意地助长着大恶,所谓法不责众,只是他们侥幸的借口。

小事不小,兹事体大,如果人人都像这样,任何秩序、公理都将受到践踏。

有的同学则善于剖析根源,深入到司机和行
人的心理层面,写到:中国式过马路,归根结底,源于双方心理博弈和盲目从众心理。

我不得不折服于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对现实社会洞若观火的体察,对自我人生的深度观照,使他们开始具备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学生可贵的独立思考意识、批判思维正开始形成。

经常开展时事评论式的微写作,使我们每天的课堂,俨然思想争鸣、智慧砥砺的圣殿。

语言运用――作文的现场练兵
高三语言运用考点复习时,我发现,很多语言运用都有指向写作的功能。

语言运用的考查要求,诸如“表达鲜明、形象、生动”等,本身就是对作文的要求,这与作文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

因此,在复习时,不能简单地当作语言运用复习,应“小题大做”,视语言运用题为一次微写作的现场练兵,充分发掘其指向作文的功能。

如拟写对联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对联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用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就是,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能见出“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

经常训练,不仅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可锤炼学生的语言,提高文字的表现力。

如创作哲理物语,就并非简单的仿写。

训练这类题型时,我从充满理趣的宋诗,到古典诗词中的大量咏物哲理诗,到
由物及人的作文开头,到作文中的“如何使文句有意蕴”,使学生意识到,语言运用的某些题型,其实就是作文的“母题”。

哲理物语,不再是一道了然无趣的语言题,而是让我们在创作新诗,我们可以选用意象,描写事物特征,揭示事理,赋予哲理……如此一来,学生顿觉意味盎然,每一个学生居然可以像诗人一样写出如此含蓄隽永的唯美诗句,可以像哲人一样,充满人生睿智的思考。

尝试微写作,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大胆表达,运用文字。

将大作文系列写作的诸多专题,切分为子题,化整为零,创设良好情境,创意拓展出新颖的写作形式,寓写于乐。

每天若有所悟,若有所思,坚持握笔的动作,让微写作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笔耕不辍,日积月累,以期循序渐进,登堂入室。

[作者通联:湖北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