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优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
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
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
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
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课程目标
本单元通过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分区以及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上各种区域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课程内容
1. 地球的形状与地球的运动
-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的分区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标志
- 理解各个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3.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
- 研究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 制作简单的地图,认识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尺寸
-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掌握地球的划分方法和特点
教学难点
- 理解地球不同区域的特点和相互联系
- 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巧
教学方法
- 课堂讲授:讲解地球形状、运动以及分区的知识点,提供简明扼要的概念解释。

-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分区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的观察和思考。

- 制作地图:指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地图,锻炼他们的观察和绘图能力。

教学资源
- 课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 图片: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分区的相关图片
课后作业
1. 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分区的要点。

2. 制作一份简单的地图,标注教室或家中的重要地点,并标明方向。

3.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精品教案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

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教学时间】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行展示,配以《我爱你,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

对于母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板书: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包括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疆域》的第一节《疆域教案(新版)》。此外,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练习册、阅读材料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2. 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国的疆域知识,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准备我国地理位置图、疆域范围图、行政区划图等,以及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我国疆域的自然风光、行政区划的介绍等。
在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存在差异,对于疆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我国的疆域知识。同时,老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题,评估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知识点。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节《辽阔的疆域》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节《辽阔的疆域》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一节《辽阔的疆域》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记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能评价其特点(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范围和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及邻国,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像能力。

2.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空间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

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讨论,演示等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中国地形图”。

中国四端点的景观图教学模型:中国政区拼合模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师生交流:中国地理可能涉及的内容。

进行新课:师:你们知道怎样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吗?一、位置优越师生交流: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1.大部分在温带(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赤道和20°W,160°E经线,学生归纳中国的半球位置。

)生: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部编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课时一:地球固定不动吗?- 教学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和方向;- 了解地球公转的周期和轨道。

- 教学准备:- 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 地球仪或模型;- 图片或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课件或黑板。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或模型,引起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

2. 观察与探究:通过展示图片或动画,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引导他们思考地球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

3.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告诉学生地球的自转周期、自转方向、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

4. 深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引导他们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因。

5. 小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回答本节课的问题:地球固定不动吗?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科普文章或书籍,进一步了解地球的运动。

- 课堂作业:- 写一段小作文,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并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第二章: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课时一: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学目标:- 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各层的特点;- 了解地壳的运动方式。

- 教学准备:- 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 地球模型切面图;- 课件或黑板。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模型切面图,引起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兴趣。

2. 观察与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模型切面图,并探究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

3.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并讲解各层的特点。

4. 深化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地壳的运动方式,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和地震活动。

5. 小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回答本节课的问题: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哪些层次?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地震活动的报道或视频,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地壳运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交流讨论:结合以上学习,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2.见测试题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展示答案
独立完成,展示纠错
教学反思: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其它国家的对比分析,感受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通过面积、邻国、临海的学习,充分理解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情感、价值观:通过学习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海陆兼备的大国,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邻国和临海
教学难点: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和和临海,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准备:
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歌唱祖国》,带领大家走进新课堂。
教师设问:人们常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地球是一个球体,哪里才算东方呢?经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后教师补充:要确定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三个个方面入手。
学生听歌曲
教师设问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探究学习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在半球、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带,南部部分地区在带,没有带。
3、海陆位置:位于大陆的东部,洋的西岸。
探究学习二:我国广大的陆地
1.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岛中的。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3、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4、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5、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6、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7、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2.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教学难点】1.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3.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3.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回答、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

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知道我国的四至和邻国。

2.知道我国宪法规定的三级行政区划及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3.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2.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培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众多地名在地图上的空间位置的落实【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游戏拼图板【教学时间】教学3课时,活动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引入]播放课件:选取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图片进行展示,配以《我爱你,中国》歌曲。

解说:伴随着这首深情隽永、荡气回肠的赞美祖国之歌,我们饱览了祖国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作为一个中国人怎能不为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为有幸成为她的儿女而自豪。

对于母亲,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学年里我们将了解她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最该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

板书: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讲授新课:我们怎样描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呢?活动:屏幕显示图1-1中国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组合作探讨下列问题。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北半球)2.指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东半球)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纬度范围。

(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5.屏幕显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和太平洋,再现中国轮廓,再让学生指出中国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6.你能再列举几个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吗?承转: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活动]屏幕显示图1-2与图1-3,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不是东临太平洋,而是深居内陆,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4.同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以上内容难度梯度逐渐加大,意在引导学生形成通过对比分析、进而归纳综合地“理”的思维过程。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参与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教师总结]1.纬度过高或过低,所处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

我国领土所跨纬度范围广,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只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使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可以找到栖息之所,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居内陆的国家由于不临海,一方面难以受到海洋影响,气候干旱;另一方面,一定程度限制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些岛国,由于四面临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这些国家对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可以从陆路通往中亚和欧洲各国。

东临浩瀚的海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也便于从海上与世界各国往来。

同时,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使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我国东部,供给农业所需的降水;另一方面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这样不仅沟通了东西交通,而且形成巨大的水力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明星的亚洲特有的季风气候,除了青藏高原大部和西北内陆地区以外,广大东部和南部,甚至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地区均受到夏季凤的影响,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并未出现荒漠景观,而是“鱼米之乡”,这里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了世界上亚热带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屏幕显示本节知识结构并做简要总结。

[拓展与探究]查阅地图,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思考我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位置优势开展经济活动。

(组内合作探究,以小论文方式呈现,准备组间交流)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国土辽阔[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伟大祖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实祖国母亲为儿女们休养生息创造的优越条件绝非这一点,辽阔的国土是她对儿女的又一丰厚馈赠。

屏幕显示图1-4中国疆域示意。

活动:1.在图上找出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最南、最东、最西)。

2.量算我国南北纬度差及距离。

3.量算我国东西经度差、区时差、距离。

(以小组为单位量算,组间交流量算结果)总结: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纬度是53°N,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纬度是4°N,南北纬度差约是50°,相距约55千米。

(纬度相差1°,南北实际距离差110千米)屏幕显示图1-6我国领土南北季节差异。

观察当海南省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是什么景象?学生回答:一片冰天雪地。

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经度为135°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经度是73°E,东西经度相差约62°,相距约5000千米。

显示图1-5我国东西晨昏差异。

观察:当帕米尔高原满天星斗时,乌苏里江畔是什么景象?学生回答:洒满阳光东西在时间上相差4个多小时。

设想:当我们唐山的学生迎着朝阳走进校园时,新疆的同学在做什么?提问:为什么我国南北季节,东西晨昏差异如此大呢?学生回答:略总结:都是我国领土辽阔的结果。

过渡:那么我国的领土到底有多大?在世界上算怎样的国家呢?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活动:1.比较中国领土在世界位次。

2.计算表中各国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比重。

3.计算中国领土是下列国家的多少倍。

日本:37.8万km2,英国:24万km2,法国:55万km2,韩国:4.9万km2。

组间交流计算结果略。

总结: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km2,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1/5,和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领土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承转: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疆,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约为37万km2,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km2,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活动:读图1-4,从北向南依次说出我国所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反馈:每组一名代表说出老师所指的海域。

讲解:上述四海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它们的分界是:渤海位于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的分界。

台湾海峡属于东海,以南属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讨论:我们称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为我国四大临海,它们是不是我国的领海呢?学生回答:略。

总结:我国与上述四海相临,但它们不全是我国的领海。

我国规定:从海岸基线向海延伸12海里的海域为领海。

领海是在一国主权范围内的,属一国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其中,深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外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域称为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内海,如渤海。

属于我国内海的还有琼州海峡,为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它包括港口、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及为陆地所包围,但入口较窄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通道(海峡)等。

承转: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陆上疆界,你能用简单的方法量算一下我国的海岸线和陆上疆界的长度吗?看看二者之和接近哪条纬线长度?学生回答:略。

讲述:我国有2万千米的陆上疆界,还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二者之和接近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4万千米。

这也使我国有着众多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邻国。

活动:读图1-4中国疆域示意。

1.按逆时针方向指出我国陆上邻国。

2.从北向南指出我国海上邻国。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请速度较快的两个小组派代表上前指图。

总结:我国共有14个陆上邻国,可将其国名编成顺口溜。

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有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面还有缅、老、南。

也可以编成故事:朝阳升起(朝鲜意为光鲜之国),一位俄罗斯小伙还在蒙古包中酣睡,被西北方向传来的美妙歌声唤醒,原来是哈、吉、塔三位姑娘载歌载舞欢庆丰收,他擦擦阿富汗,整理好巴基斯坦,继续沿着中国国境线游览了文明古国印度、山国尼泊尔、不丹。

离家已久,怎能不缅怀惦念(缅甸)老家(老挝)的人们,相信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日子一定不会越过越难(越南)。

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可取国名的一两个字分三节组合:韩日、飞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来(印度尼西亚、文莱)。

承转: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沿海分布着数以千计的岛屿,其中,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就有6500多个,它们像美丽的珠链装扮着母亲的容颜,又像警惕的哨兵守卫着祖国的海防前哨。

你能在图上指出我国著名的群岛、岛屿、半岛吗?(各组争先恐后上屏幕前指图,教师评价、纠正指图情况,并给予积极鼓励。

)指图内容: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如有学生问第三大岛,可告知位于长江口附近的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承接:多半岛、岛屿使我国海岸线更加曲折漫长,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的一个东亚近邻,国土狭小,却因海岸线曲折漫长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是哪个国家?怎样的优越条件?学生回答:日本,多优良港湾。

活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优良港口吗?唐山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充分利用这种优越条件了吗?学生回答:(1)列举越多越好,这些港口城市成为我国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的前沿,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我的窗口。

(2)唐山已建成京唐港,正在建设中的曹妃甸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又一亮点。

承转: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优良港湾,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海洋环境多样,海洋资源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