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项 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指导及练习

合集下载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练习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考查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还考验我们的分析、归纳和推理能力。

想要在阅读理解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一、阅读理解的技巧1、通读全文在开始阅读题目之前,先快速通读一遍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这有助于我们在回答问题时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避免陷入局部细节而忽略了整体。

2、关注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

同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概括”“分析”“理解”“作用”等,这些关键词能帮助我们确定答题的方向和重点。

3、回原文定位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回到文章中找到与之相关的段落和语句。

在寻找的过程中,可以用笔做标记,以便后续答题时能够快速找到依据。

4、理解词句含义对于文中一些重要的词句,要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有时候,一个词或一句话的含义并不是其表面的意思,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语境。

5、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主旨。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通过分析结构,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6、把握作者情感和态度作者在文章中往往会表达一定的情感和态度,如赞扬、批评、同情等。

通过对文中词句的分析,我们要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这对于回答某些问题非常重要。

7、注意修辞手法文中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它们往往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总结归纳在回答问题时,要对找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

避免照抄原文,要能够提炼出关键要点。

二、阅读理解的练习1、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还可以选择不同主题和难度的文章进行练习。

可以从课本、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渠道获取阅读材料。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方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加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加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方法加练习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理解的技巧,下面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并提供相应的练习。

首先,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这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做到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在阅读文章时,要逐字逐句地阅读,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

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标记关键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标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如主题句、转折词、重要数据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3. 归纳总结:阅读完文章后,要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这不仅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4. 思考与分析: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包括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等进行评价,以及对文章的写作风格、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

5. 联系实际:将阅读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思考文章中的观点和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接下来,提供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理解的方法: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章,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春天的早晨》春天的早晨,阳光透过窗帘,轻轻地洒在温暖的床上。

窗外,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花儿在微风中摇曳。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人们在这样的日子里,心情也会变得格外舒畅。

春天的早晨,是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时光。

练习2:阅读下面的文章,分析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评价文章的论证方式。

文章:《时间的价值》时间,是无价之宝。

它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请求而停留,也不会因为任何事的阻碍而倒流。

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

有的人珍惜时间,用它来学习、工作、创造,而有的人则浪费时间,让它在无意义的消遣中流逝。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意义。

结合文章谈感受答题格式

结合文章谈感受答题格式

结合文章谈感受答题格式
本文中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

文章对此事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描述方式对于阅读理解和理解全文的能力有一定的挑战。

虽然这种答题格式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回答问题,但它无法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文章的主要论点和重要细节。

而且,这种格式还有可能限制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因为答题格式通常要求读者集中精力回答问题,而不是对文章进行分析和推理。

这可能导致读者只是匆匆地读完文章,而没有真正地理解文字背后隐藏的意义和观点。

此外,答题格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忽视了阅读的乐趣和个人体验。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享受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想象和探索。

答题格式强调正确答案和得分,却忽视了阅读带来的愉悦感和启发性思考的机会。

总之,答题格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但它也有可能限制读者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通过慢慢品味和思考来感受文章的内涵,以及与其他读者一起探讨和分享阅读体验。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出题者意图,围绕题目要求作答,防止答非所问。

2、辨识文体,根据文体知识作答;答题应有条理、书写规范。

3、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四、文体知识备忘录:说明文阅读:1、明确说明对象:辨析说明对象可以:a. 看文章题目;b. 根据说明语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2、概括说明内容:事理说明文说明内容一般可概括为:本文主要说明(说明对象)的构造、形态、性质、特点、变化、成因、工作原理、功用等方面。

(视具体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而定)。

3、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一般都采用逻辑顺序的说明顺序。

4、明确说明方法(1)说明方法(2)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a、先指明所用的说明方法;b、再联系说明内容分析该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的哪方面的特征。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答题规范:答:不能删去,“xx”表示……,去掉后就变成了……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绝对化)。

6、明确说明文的结构(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常用的结构模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议论文阅读:1、找准论点: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

中考议论文阅读谈感受谈认识解题技巧

中考议论文阅读谈感受谈认识解题技巧

常见考题: 常见考题:2、结合短文,联系你的 实际谈谈你的认识理解。 (1)、答题要点:紧扣论点和生活 实际组织语言,观点积极向上) )、答题方法 (2)、答题方法:先摆观点+生 )、答题方法:先摆观点+ 活实际+ 活实际+紧扣论点的小结
二、失误分析: 失误分析:
1、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类试题 、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的答案一般都是开放的,即不设统一答案, 的答案一般都是开放的,即不设统一答案,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算对,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算对,所以有的同学错 误地认为只要作答,就能得分, 误地认为只要作答,就能得分,这样答题 时自然就缺少了慎重思考和精益求精的态 度。 2、文章没有真正读懂。有相当多的同学在 、文章没有真正读懂。 应试时养成了“缘题读文”的不良习惯, 应试时养成了“缘题读文”的不良习惯, 即题目涉及饿到哪部分文字,就读哪部分, 即题目涉及饿到哪部分文字,就读哪部分, 一般都不屑去通读全文。然而, 一般都不屑去通读全文。然而,这类题目 恰恰是对文章深度阅读能力的考察。 恰恰是对文章深度阅读能力的考察。如果 对文章的论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没有准确
第三是精心组织语言,完美表达。 第三是精心组织语言,完美表达。一要梳 理出答案的各个要点, 理出答案的各个要点,并理清这些要点之 间的联系,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间的联系,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层 次分明;二要用完整的语句, 次分明;二要用完整的语句,切忌用词或 短语的形式作答; 短语的形式作答;并且要力求做到语言准 确流畅,简洁明了。 确流畅,简洁明了。
三、答题思路和方法: 答题思路和方法:
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无论时间多紧, 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无论时间多紧, 一定要先通览全文, 一定要先通览全文,把握和概括出作者的观 辨明作者倾注在其中的态度, 点,辨明作者倾注在其中的态度,这是答好 题的前提。 题的前提。 其次是审读题干,明确题意。 其次是审读题干,明确题意。这是答好题的关 键。这类试题在要求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 评价谈感受谈认识时, 评价谈感受谈认识时,往往都会设置一些如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认识”“ ”“结合自己的认识”“选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认识”“选 择其中的一点”等限制, 择其中的一点”等限制,作答时一定要明确 这些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这些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答 题的准确性。 题略

阅读理解之看法启示感悟建议

阅读理解之看法启示感悟建议

看法启示感悟建议(一)谈看法、启示、感悟1.设问形式阅读文章,谈谈……对你的启示。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的感悟。

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启发?2.方法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题、内容、情感等;第二步,针对题干话题,选取适当的角度,紧扣主题,并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体验具体阐述;第三步,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3.答题模板公式:谈看法、启示、感悟=启示(看法/感悟)+理由十总结模板:读了文章,我明白了……道理/主人公……,因为…(结合文章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以后要……(进行总结)。

【模板应用】提问:(七下《驿路梨花》“积累拓展”)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

答案: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让我非常感动。

“公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乏公德的人,他们只顾一己之私,从不关心、帮助他人。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大宣传培养公德意识的力度,培养雷锋精神。

4.技巧(1)巧抓文章标题法通过标题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得出文章的主旨,由此结合自身实际谈启发(2)捕捉关键语句法抓住文章中蕴含着作者观点、情感的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由此生发出对人生的感悟(3)提取文章内容法作者通过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

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从文中的事情经过和人物精神方面来谈人生启迪记叙文写人物时,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往往取主舍次法—最能突出文章主题、表达作者情感,可围绕主要人物的所作所为去谈启发或感悟(二)提建议、设想1.设问形式联系生活实际,针对文中的X×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读了本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读了本文,对……问题,你有怎样的建议或措施?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2.方法思路第一步,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题、内容、情感等;第二步,结合题干要求,联系生活或阅读体验具体阐述。

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和想法

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和想法

第六练——结合文章内‎容谈想法和‎感受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的‎题型,让你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遇见这样的‎题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1、 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管谈什么‎感想和感受‎,必须要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不能凭空而‎论。

2、 透彻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在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应该与作者‎的思想观点‎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他‎的基本观点‎。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定要真情‎实切。

4、 针对某种和‎文章内容有‎关的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读懂文章‎主要内容和‎弄清作者思‎想观点的前‎提下,我们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要围绕中心‎,结合生活实‎际来谈。

享受读书记得从前听‎说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酷‎爱读书,他的富翁朋‎友与他打赌‎,请他住进自‎己的庄园,每日独守书‎房,不能离开房‎间,一日三餐给‎他从窗户送‎去,时间为一年‎,如果能坚持‎下来,富翁许诺将‎庄园输给他‎。

一年过去了‎半载,富翁不相信‎世上还真能‎有如此书痴‎,他仍胜券在‎握的样子,一年过去了‎,当那个酷爱‎读书的人从‎书房里从容‎的走出来,富翁朋友彻‎底服输了。

没办法,他只好履行‎诺言。

可是那位读‎一年书的朋‎友却说:“谢谢你让我‎读了那么多‎的好书,读了这些书‎以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我还要你的‎庄园有什么‎用?”说完便飘然‎而去。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年纪还小,却受到了一‎种震动。

读书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它除了能带‎给人睿智的‎思想外,我想,他肯定也会‎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心灵‎享受。

事实果然如‎此,当我慢慢长‎成一个爱读‎书的人,我从自己的‎感受中知道‎了,读书确实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没有哪一种‎快乐,能像读书带‎来的快乐那‎样悠长和持‎久。

从少年时代‎开始,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就‎是其他快乐‎难以比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文章内容 谈感受
课前热身
12345609
1256789
1+2+3
333 555
3.5
5、10
7/8
3.4
3322
7086
2468
1/100
0,1,2,3,4,5,6,8,9
0,2,4,6,8,10,12
1,2,3,4,5
7/2=?
1×1=1
1000的二次方=100×100×100
指点迷津
12345609(七零八落)
《一个刺人的词》
《天堂的位置》
身体上的伤痛远远比不上心灵上的伤!
一个刺人的词
小熊进了荆棘丛生的灌木林走不出来了,一位挑着柴的 樵夫路过,把它救了。
母熊知道这件事后,便对樵夫说:“上帝保佑您,您是好 人。让我们交个朋友吧,怎么样?”
“嗯,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 “怎么说呢?可不能太想信熊啊!但是肯定地说,这并不 适用于所有的熊。” “对人也不能太相信”熊回答,“可这也不适用于您。” 于是熊和樵夫结下了朋友。 一个夜晚,樵夫在树林中迷了路。他找不到地方睡觉, 就到了熊窝。熊安排他住了一宿,还以丰盛的晚餐招待了他 。第二天早上,樵夫起身要走,熊吻了吻樵夫,说:“原谅我 吧,兄弟,昨天晚上没有好好的招待您。” “不要担忧,熊大姐,”樵夫回答,“招待的很好,只是有 一点,也是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你窝里的那一股臭味。” 熊听了怏怏不乐。他对樵夫说:“拿斧子砍我的头。”
是一个很自私,不顾及别人 感受,没有《诚天堂心的位的置人》 。
美文赏析
你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真诚以待,《天顾堂及的位别置》人感受
《天堂的位置》
美文赏析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其散文作 品清澈动人,醇厚深沉,宽容博爱。
《天堂的位置》
美文赏析
思考: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从 文中找答案。
天堂是具备了一切美好事物与美好心灵 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人叫做天堂,有人叫 做天国,或者净土《、天极堂乐的位世置界》。地狱呢? 正好相反,是具备了一切丑恶事物丑恶 心灵的地方。
樵夫举起斧子轻轻的砍了一下。 “砍重一点!砍重一点!”熊说。 樵夫使劲砍了一下,鲜血从熊的头上迸了出来。熊没 有吭一声。樵夫就走了。 若干年后。有一次,樵夫不知不觉地到了离熊窝很近 的地方,就去看望熊。熊衷心的欢迎他,又以丰盛的菜肴 来招待他。告辞时,樵夫问:“伤口愈合了吗?,熊大姐?” “什么伤口?”熊问。 “我打你头上的伤口。” “噢,那次痛了一阵子,后来就不痛了。伤口愈合后, 我就忘了。不过,那次你的话,就是用的那个词,我一辈 子也忘不了。”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与人交往时,以 礼待人,恰当使用文明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美文赏析
思考:题目“一个刺人的词”在 文中指的是哪个词?
臭《味天堂的位置》
美文赏析
“不要担忧,熊大姐,”樵夫回答, “招待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也是我 唯一不喜欢你的地方,就是你身上那 股臭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虽然你对我很《好天,堂的但位是置》我还是 很嫌弃你身上的味道。
美文赏析
你认为樵夫是个怎样的人?
1256789(丢三落四)
1+2+3( 接二连三)
333 555(三五成群)
3.5 ( 不三不四)
5、10(一五一十)
7/8(七上八下)
3.4( 不三不四 )
3322(三三两两 )
7086 (七零八落)
2468( 无独有偶)
1/100(百里挑一)
0,1,2,3,4,5,6,8,9 (遥遥无期) 0,2,4,6,8,10,12 无独有偶
• 密切联系实际感悟:联系个人实际、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当 前形势,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 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 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 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 、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7、林清玄这篇给四年级学生所做的演讲给了你怎样的思考?
七、片段仿写 回忆你第一次步入学校大门时的感受,并写下 写作提示:从自己所见所闻的小事中选择一件写下来,角色互 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黑暗—— 光明 肮脏—— 洁净
丑恶—— 美好
2、读句子,用黑体字写一句话。
每当我触及到心灵中那美好的部分,就感觉自己又一次确定
了天堂的位置。
每当我看见妈妈那双粗糙的手,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3、在文中找出能回答“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的句子?
天堂是具备了一切美好事物与美好心灵的地方,这个地
• 了解与文章有关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作者、写作年代、原文出处等相 关背景。简要叙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突出一个“简”字,略去 与感想无关的内容,切勿大段大段照搬原文内容。
• 抓住文章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往往是通过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的,一 篇文章总会用关键词、句流露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抓住这些词句 反复品读,就能领悟作者的情感。
1,2,3,4,5 (屈指可数)
7/2=? (不三不四)
1×1=1 (一成不变)(一乘不变) 二四六八( 无独有偶)
1000的二次方=100×100×100(千方百计)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数字成语呢?拿解阅读时,往往要求我们能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 且根据由此延伸到我们自己,那么,怎样联系文章内容谈感 受?
方有人叫做天堂,有人叫做天国,或者净土、极乐世界。地
狱呢?正好相反,是具备了一切丑恶事物丑恶心灵的地方。
4、请你拿出笔写下你心中与天堂和地狱有关的词。(分别不少
于三个)(略)
世外桃源,自由自在,暗天无日……
5、作者为什么说“人间不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 ,也是地狱”?
“当我们心里充满爱的时候就是身处天堂,当我们心里怀 着怨恨的时候就是住在地狱!” 6、你认为天堂的位置在哪里?
美文赏析
你能描绘一下你心中天堂和地狱 的样子么?
《天堂的位置》
美文赏析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人间不介于天堂 与地狱之间。人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
“当我们心里充《满天堂爱的的位置时》候就是身处 天堂,当我们心里怀着怨恨的时候就 是住在地狱。”
你认为天堂的 位置在哪里?
美文赏析
《天堂的位置》
这篇演讲给了 你怎样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