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
比较去眼袋手术的方法

比较去眼袋手术的方法
每当有了眼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补救,于是,眼膜、眼霜等方法统统上阵,然而收获甚微。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女性,年轻时稍不注意,厚重的眼袋就毫不留情地挂在了脸上,擦眼膜、抹眼霜都早已为时过晚。
这时,就可以通过去眼袋手术解决烦恼了。
按照眼袋的形状可分为皮肤松驰型、眼轮匝肌肥厚型、眶隔脂肪脱垂型和混合型四种。
1、眼轮匝肌肥厚型:即睑缘下方呈水平状隆起。
2、眶隔脂肪脱垂型:即眶隔脂肪脱垂,在下睑造成向外膨突或袋状突出。
3、皮肤松驰型:即眼睑皮肤松驰,形成皱纹,无眶隔脂肪突出和眼轮匝肌肥厚。
4、混合型:综合上述三种类型。
同时,北京眼部整形专家称,针对上述四种类型的眼袋有多种手术方法,表现在:
1、切开法
切开法主要适用于皮肤松驰型,眼轮匝肌肥厚型及混合型眼袋。
相比其它手术方法,切开法祛眼袋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同时处理眼袋前壁(皮肤、轮匝肌、眶隔膜)和袋内容物(眶脂肪),效果可靠。
2、下眼睑塑形
通过下眼睑塑形可以祛除、收紧松弛皮肤,精细皮下分层缝合技术,免拆线。
3、脂肪重植法
脂肪重植法可以攻克脂肪反弹和下眼睑变形或外翻,同时消除眶下中上面部细小皱纹,提升变浅鼻唇沟。
4、抽脂法
抽脂去眼袋法主要适用于单纯的眶隔脂肪移位膨出或过多,无皮肤松驰的年轻人,而中、重度下睑眼袋患者则不适用。
抽脂去眼袋法的优点就是皮肤无切口,术后无显露切口疤痕。
祛眼袋有哪几种方法

祛眼袋有哪几种方法
祛眼袋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祛眼袋手术:包括开放性眼袋手术和内窥镜下眼袋手术。
手术通过去除松弛的眼袋组织或重塑眼袋形态来达到祛除眼袋的效果。
2. 非手术祛眼袋方法:包括注射填充物、脂肪填充、激光治疗和射频治疗等。
注射填充物可以填补眼袋下方的凹陷,使眼袋消失或减轻。
脂肪填充则使用自体脂肪注射到凹陷部位,恢复眼袋下方的体积。
激光治疗和射频治疗通过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使眼袋组织紧致,减轻眼袋的出现。
3. 中医祛眼袋方法:中医常常通过针灸、拔罐、推拿等手法来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眼袋形成。
同时根据个人体质,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有助于缓解眼袋。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祛眼袋方法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眼袋的严重程度、个人情况和期望效果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你的眼袋属于哪种类型?祛眼袋哪种方法比较好

你的眼袋属于哪种类型?祛眼袋哪种方法比较好?
首先我们来看看眼袋
眼袋的出现多数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眼袋脂肪膨出并且伴有皮肤松弛的情况,眼袋大致可分为四类
1、单纯皮肤松弛型
此种情况为下睑及外眦皮肤松弛,但无眶隔松弛,故无眶隔脂肪突出,眼周出现细小皱纹,多见于33~45岁的中年人。
可选择外切口祛眼袋或者超导激光祛眼袋。
2、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眼袋
由于遗传性因素,年轻时就有下睑眼袋。
其突出特点为靠近下睑缘,呈弧形连续分布,皮肤并不松弛,多见于20~32岁年轻人,可选择内吸祛眼袋。
3、下睑中重度膨隆型
同时伴有下睑的皮肤松弛,主要是皮肤、眼轮匝肌及眶隔松弛,造成眶隔脂肪由于重力作用脱垂,严重者外眦韧带松弛,睑板外翻,睑球分离,常常出现流泪,多见于45~68岁的中
老年人。
可选择外切口祛眼袋或者超导激光祛眼袋。
4、下睑轻中度膨隆型
主要是眶隔脂肪的先天过度发育,多见于23~36岁的中青年人,可选择外切口祛眼袋。
眼袋出现,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常见的改善方案有内吸、外切、眶隔脂肪释放三种类型。
3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
1、内吸祛眼袋(内路祛眼袋)适合眼袋膨出,皮肤紧致的宝宝;
2、外切祛眼袋,适应症要广一些,可以同时祛除下眼睑松弛的皮肤,膨出的脂肪;
3、眶隔脂肪脂肪则适合眼袋+泪沟同时存在的宝宝。
so 如果你属于后者,选择这个术式就对啦,眼袋的脂肪并不取出,而是剥离后回推到原来凹陷的泪沟处,这样可以2个问题同时进行改善。
眼袋怎样可以去除掉,治疗方法

眼袋怎样可以去除掉,治疗方法眼袋是一种常见的眼部问题,它使得人们的眼部显得浮肿和疲劳,对于面部美观和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影响。
眼袋的形成可能与生活习惯、年龄、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去除眼袋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1. 眼袋手术眼袋手术包括上下眼睑整形、眶隔脂肪重排术等多种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眼袋位置切割一定的皮肤,然后去除其中的脂肪和组织,最后进行缝合。
手术时间约30分钟左右,术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用力擦眼睛,每日穿戴太阳镜避免日晒。
手术的优点是效果显著,效果持久。
缺点是需要做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时间。
此外,手术费用也比较高。
因此,如果没有明显的眼袋疣,不建议随意选择手术。
2.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以有效的去除眼袋,但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
激光治疗也分为不同的类型,通常使用CO2激光、二极管激光和内窥镜下的激光手术进行治疗。
激光治疗的优点是非侵入性,可以有效地去除眼袋,术后疼痛轻微且无需休息时间。
缺点是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看到显著的效果,并且决不能完全摆脱眼袋。
3. 无创皮秒激光无创皮秒激光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能够达到减少眼袋的效果。
其作用方式是使用高能激光能量刺激皮肤表层的胶原蛋白,使之自然减弱并逐渐消失。
治疗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左右,患者需要多次治疗。
皮秒激光被认为是一种更加柔和的处理方式,因为它不需要任何外科手术或注射。
无创皮秒激光的优点是不会疼痛、无需恢复时间,也可以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其他护肤产品加强效果。
缺点是价格昂贵,需要多次进行治疗才能看到效果。
4. 吸脂术吸脂术同样是一种有效治疗眼袋的方法。
在吸脂术中,医生会在眼袋位置注射麻醉剂,然后在切口位置插入吸管液化眼袋附近的脂肪进行抽取。
这种方法可以使眼袋消失,使眼部轮廓更加明显。
吸脂术的优点是效果立杆见效,疼痛轻微,恢复快,不需要多次治疗。
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如眼袋位置凹陷,抽取过多的脂肪等。
值得注意的是,吸脂术千万不能用普通的抽吸机等简单设备完成,否则会导致眼袋更加严重。
手术去除眼袋方法

手术去除眼袋方法
为了去除眼袋,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下面是常见的一些方法:
1. 下眼睑切开术:这是最常见的去除眼袋的手术方法。
在手术中,医生会在下眼睑的内侧或外侧进行切口,然后去除多余的脂肪、松弛的肌肉和皮肤,并重新调整脂肪和肌肉的位置,最后缝合切口。
2. 内眼角脂肪切除术:这是一种适用于眼袋程度较轻的手术方法。
医生通过内眼角切口去除眼袋下方的脂肪,然后用缝合线将切口闭合。
3. 封闭眼袋手术: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眼袋脂肪量较少的情况。
医生通过下眼睑内侧切口,将眼袋的脂肪挤压回去,然后用缝合线将切口闭合。
4. 外眼角提升术:如果眼袋加上眼角下垂,外眼角提升术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医生会在下眼睑切口中延伸至外眼角,通过重新调整肌肉和脂肪,提升眼角和去除眼袋。
请注意,以上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眼袋状况,请在咨询医生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法。
手术有一定的风险,术后需要进行恢复和护理。
哪种方式去眼袋好

哪种方式去眼袋好常规的去眼袋方式1 、外路径切开法去眼袋沿下眼睑缘眉毛下1毫米切开皮肤,取出多余脂肪,切除松弛多余的皮肤,拉紧缝合。
优点:适合年龄较大,皮肤松弛,眼袋严重突出者。
缺点:有切口线,恢复慢,有睑外翻并发症。
2 、内路径去眼袋切开下睑内结膜。
优点:适合年纪轻,只有眼袋突出,没有皮肤松弛者。
恢复快,无痕迹。
缺点:脂肪去除不彻底,易反弹。
只取出脂肪,不处理松弛下垂组织,眼睑皮肤会更加松弛。
去眼袋的效果是不是永久的去眼袋手术能维持多长时间眼部整形的专家表示说,祛除眼袋的治疗手术,主要的其实就是将移位的脂肪给祛除掉,只要手术医生把脂肪祛除的干净,彻底的话,那么在术后眼袋会再次出现的几率就会少之又少了。
这个时候就要对于选择治疗的整形机构要非常的慎重,毕竟,一家正规的整形机构除了有良好的治疗环境,优质的服务态度,先进的治疗设备之外,还拥有很多专业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整个治疗的手术。
这对于爱美者在手术进行当中的自身安全是很有保障的。
个人体质影响去眼袋手术维持时间受术者的个人体质与去眼袋手术效果维持时间有一定的联系,一般体质者去眼袋后可以维持2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如果体质好的话效果还有可能维持终生。
手术时期影响去眼袋手术维持时间去眼袋只是通过去除多余脂肪的一个小小的手术,但是手术时间越早,术后效果维持的时间就会越持久。
因为人越年轻,皮肤弹性就越好,去眼袋手术恢复也就随之较快。
但是如果年龄越大,下眼皮堆积的脂肪就会越多,而且还要去除多余的皮肤,防止术后出现眼部的细小皱纹,这就无形中加大了手术难度。
术后恢复也比较慢,术后效果相比年轻人来讲也比较差,所以术后手术维持时间自然也就减短。
术后护理影响去眼袋效果与护理有关要想祛眼袋效果更持久的话,护理工作必不可少,下面就来详细介绍祛眼袋术后护理:首先要注意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与卫生,不能让伤口沾水,以免导致感染。
可服用消炎药等防感染;术后24小时内可用冰敷来缓解眼部肿胀情况。
眼袋的类型有哪些?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眼袋的类型有哪些?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是什么?眼袋的类型分为四种:遗传型眼袋、松弛型眼袋、脂肪型眼袋、水肿型眼袋,四种眼袋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是什么呢?一、遗传性眼袋特点:即单纯眼轮匝肌肥厚。
属于遗传因素,皮肤并不松弛,很年轻就有下睑眼袋,属假性眼袋,多见于20-28岁年轻人。
个性化治疗方案:遗传性眼袋天生的比较顽固,通过外用眼霜去除不掉,一般采用医学整形方式,根据眼袋轻重程度制定专属治疗方案。
二、松弛型眼袋特点:即单纯皮肤松弛。
下睑及外眦皮肤松弛,但无眶膈松弛,所以无眶隔脂肪突出,眼周出现细小皱纹,多见于28-40岁的中青年。
个性化治疗方案:必须到正规医学整形机构,把多余脂肪切除掉。
三、脂肪型眼袋(最常见眼袋类型)特点:即下睑轻中度膨隆。
眶膈脂肪的先天过度发育,由于生活不规律等因素,会逐渐加重,并破坏眼周美学生理,多见于23-36岁的青年人。
(最常见眼袋类型)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人体成年后脂肪组织主要是脂肪细胞的肥大为主,而脂肪细胞是不会增多的,所以袋囊内脂肪一但彻底去除,脂肪将终生不再生长。
方案1、一次彻底去除眼袋。
这种方案必须到医学整形机构做,无痕&不开刀专利技术——热效溶脂去眼袋,无痕无痛不松皮肤,能快速无痛无创去除多余脂肪,效果完美,适合18-70岁各年龄健康人士。
方案2、逐渐去除眼袋。
必须到医学美容机构,借助物理疗法、医学仪器改变脂肪细胞的物理特性。
采用美韩医学仪器物疗去眼袋,没有任何痛苦、100%无创,最合适怕疼怕开刀的人群。
四、水肿型眼袋特点:过量的液体积存在眼周皮下组织,而眼部脂肪比较疏松就容易发生水肿,醒来就容易变成水肿型眼袋,常发生在睡前喝太多水、饮食重口味、鼻过敏、生理期、怀孕等循环状况较差的人身上。
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在美容机构做,通过美容方式,用排水疗法排掉过多的水分,即可去除眼袋,效果明显。
眼袋整形术

眼袋整形术什么是眼袋?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眼睑的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筋膜和眶隔脂肪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例如:皮肤与眼轮匝肌之间的纤维组织连接力减弱;肌肉及眶隔筋膜间的张力减低,从而致使下眼睑四周皮肤的松驰,皱纹的出现,眶隔脂肪脱出下垂呈袋状,使眼部呈现衰老臃肿的征象,通常称之为眼袋,以中,老年人较多见。
眼袋有哪些类型?眼袋可分为单纯皮肤松驰型,眶脂肪疝出型,眶脂肪增多型和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四种:1.单纯皮肤松驰型:以单纯皮肤松驰,皱纹增多为主要表现。
2.眶脂肪疝出型:脂肪并无增多,但组织松驰,张力降低,形成眶脂肪疝出。
3.眶脂肪增多型:眶内脂肪增多,同时存在皮肤与眼轮匝肌的松驰。
4.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眼轮匝肌肥厚而皮肤并不松驰,即所谓的“肌性眼袋”。
眼袋整形术通常有哪几种手术方式?通常眼袋整形术可分:外切法眼袋整形和内切法眼袋整形。
顾名思义,外切法眼袋整形术即是从皮肤作切口,而内切法眼袋整形术即是从下眼睑内侧――眼结膜作切口,此外,内切法眼袋整形术又可以用激光代替手术刀,以减少手术操作中的出血。
外切法眼袋整形与内切法眼袋整形有些什么区别?首先,外切法眼袋整形与内切法眼袋整形适用的人群不同,外切法眼袋整形术对于中老年人下睑眼袋,尤其是重度眼袋者,以及伴有皮肤松驰,需切除一定量皮肤组织者,效果较好,而内切法眼袋整形术适用于皮肤弹性好,眶脂肪轻度膨垂的年轻人及轻度下睑眼袋者,以及受术者要求不留疤痕,不愿做外切口的轻度眼袋者也可选用此法。
另外,外切法眼袋整形术在去除多余的脂肪,及多余的皮肤后需用6-0的丝线间断缝合皮肤,而此缝线在术后5~7天拆除。
内切法眼袋整形术在去除多余脂肪后,可用7-0丝线间断缝合眼结膜1~2针或不缝合切口直接加压包扎24小时。
手术过程中我会有些什么感觉?在手术前5分钟,医生会在你即将手术的下眼睑区注射局麻药,这样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你就不会感觉到疼痛,但这并不是说你任何感觉都没有了,除了痛觉以外,其他感觉仍旧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陈小剑 ( 1968- ), 男, 江苏金坛人, 主治医师。
明显, 无下睑凹陷及外翻等并发症。
2讨 论
眼袋的形成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 是眶脂肪堆积过多, 下睑组织退行性变、松弛、张力低 下所至。眼袋手术方法有多种, 但目前仍有许多术者 采用传统的单一切除眶脂肪和皮肤的方法, 致少数患 者留下不必要的睑缘切口瘢疤, 个别留有下睑凹陷甚 至外翻的后遗症。从我们收治的患者来看, 眶脂肪增 多的并不多见, 且多见于年轻人, 其皮肤弹性和眼轮匝 肌张力好, 只需要去除脂肪, 不必处理肌肉和皮肤。作 者从临床病理角度将眼袋分为 5型, 不同类型采用相 应手术方式, 以提高其整形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2. 1 人而易, 以达到最佳手 术效果。
[ 参考文献 ]
[ 1]宋儒耀, 方章林. 美容整形外科学 [ M ]. 3版. 北京: 北京科 技出版社, 1992: 225 230.
[ 2]张 涤生. 实 用美 容 外 科 学 [ M ]. 上 海: 上 海 科技 出 版 社, 1990: 46 50.
[摘要 ] 目的 探讨眼袋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 将不同 临床表 现的眼 袋归纳 为 5型, 按不同 类型采 用相应 的手术方法。结果 160例均获良好效果, 无明显 并发症。结论 注意眶脂肪的保留和应用, 维持眶 内脂肪与下 睑支撑结 构之间的平衡是 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 眼袋; 分型; 术式 [中图分类号 ] R 66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71 7562( 2008) 01 0054 02
入室后开放左侧前臂静 脉, 采用美国 Detax 监护
( 1) 眶脂肪的保留和应用。在常规眼袋手术中大
现代医学 ( M odern M edical Journa l), 2008年 2月, 第 36卷 第 1期
55
都去除眶内脂肪以清除外凸畸形 [ 4] , 而忽视了眶下缘 的凹陷区。对于本组眶下缘凹陷者, 我们在术中将膨 出的眶脂肪下拉充填于眶下缘区, 这样一举两得, 既加 强了下睑的张力, 又使眶下缘恢复年轻时的丰满, 眼部 形态自然美观, 效果明显。 ( 2) 注意眶内脂肪与下睑 支撑结构之间的平衡。眼袋是眶内脂肪与下睑支撑结
[关键词 ] 异丙酚; 异氟醚; 麻醉; 气管拔管 [中图分类号 ] R 614. 2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71 7562( 2008) 01 0055 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手术结束 后在异氟醚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时患者往往出现 拔管后无意识躁动, 全麻苏醒过程未能达到安全舒适 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异丙酚麻醉与异氟醚麻醉 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的优劣。
( 1) 单纯眼轮匝肌 肥厚型。多为遗传因素, 其特 点是靠近下睑缘处呈弧形连续分布超出常人眼轮匝肌 厚度的隆起, 皮肤并不松弛, 多见于年轻人。 ( 2) 单纯 皮肤松驰型。为下睑及外眦部皮肤松驰, 但无眶隔松 弛, 无眶隔脂肪突出, 下睑出现皱纹, 多见于 36~ 50岁 中年人。 ( 3) 下睑轻度膨隆型。主要是眶脂肪先天过 度发育, 导致眶隔脂肪突起, 下睑隆起, 多见于 17~ 36 岁青、中年人。 ( 4) 下睑中度膨隆伴皮肤松弛 型。主 要表现为眶隔内脂肪组织增多, 同时存在皮肤、眼轮匝 肌松弛, 下睑有明显的松 垂、臃肿, 多见于 45 ~ 65 岁 中、老年人。 ( 5) 皮肤松弛伴眶下缘凹陷型。眶周筋 膜结构松弛或脂肪膨出, 主要表现为下睑臃肿而眶缘 内下侧有一弧形凹陷。 2. 2 术中注意事项
54
现代医学 ( M odern M edical Journa l), 2008年 2月, 第 36卷 第 1期
经验交流
眼袋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
陈小剑 1, 张志升 2
( 1. 南京新协和医院 整形美容科, 江苏 南京 210002; 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 医院 整形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 3]蔡民文, 丁芷林. 下睑袋术 的改进 [ J]. 实 用美容外科 杂志, 1995, 6: 21.
[ 4] H am ra S T. R epositioning orb icu lar is ocu limuscle in the compsite my tidectomy[ J]. P last R econstr Surg, 1992, 90: 14 18. [收稿日期 ] 2007 11 15
构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产生的。近年来, 国内 外学者研究发现, 恢复两者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眼袋整 形手术的出发点和关键点, 作者根据该原则处理了单 纯下眶缘凹陷的 24例 ( 其中 11例在他院已行眼袋矫 正术但凹陷仍然存在 ) , 效果良好。因此, 在下睑成形 术中, 除了着重处理皮肤松弛外, 还应强调对眼轮匝肌 及眶隔的处理。由于各种术式有其特殊的适应证, 故
结合眼袋分型、患者年龄和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同 的手术切口和方法。对单纯眼轮匝肌肥厚的 7 例, 只 剪去下睑缘一条眼轮匝肌, 削平肥大的肌肉, 不去除皮 肤和眶脂肪; 对单纯皮肤松弛的 6 例, 只去除 多余皮 肤, 不破坏眼轮匝肌及眶脂肪; 对轻中度下睑 膨隆的 36例选择结膜径路, 去除多余脂肪; 对下睑皮肤松弛 且中重度膨隆的 87例, 选择下睑缘切口, 采用皮瓣及 肌皮瓣两层分离法去除多余皮肤及眶脂肪, 同时收紧 眼轮匝肌; 对皮肤松弛伴下睑眶缘凹陷的 24例, 利用 眶脂肪进行填充, 或将松弛的眶下筋膜下牵缝合来填 充凹陷, 其皮肤及眼轮匝肌视情况处理。 1. 3 结果
眼袋是因下眼睑皮肤松弛或因眶内脂肪膨出, 眼 轮匝肌肥厚或松弛致下睑部膨隆 下垂而引起 [ 1] 。常 见于中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 [ 2] , 也可见于年轻人 [ 3] , 其治疗方法有多种。 2004年 1月至 2007年 10月作者 根据其临床分型, 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 160例眼 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经验交流
异丙酚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
王谊生, 洪运忠, 陈慈敩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 院 麻醉科, 上海 200125)
[摘要 ] 目的 比较异丙酚与异氟醚麻醉状态 下拔除气管导 管的优 劣。方法 将择期 腹腔镜 胆囊切 除术患者 60例 随机分成异丙酚 组 ( P 组, n= 30)和异氟醚组 ( I组, n = 30)。 P 组在胆 囊切除 后, 关闭异氟 醚蒸发 罐并给 予异丙 酚 4 mg kg- 1 h- 1静脉泵维持 ; I组在胆囊取出腹腔后 , 关闭异氟醚蒸发罐并将呼气末异氟醚浓度 ( E tISO )维持在 0. 5% 。观察两组 入室后、手术结束时、气管 拔管前、气管拔管后和气管拔 管后 5 m in 各时段的心 率 ( HR )、收缩压 ( SBP) 、舒 张压 ( DBP ) 、血 氧饱和度 ( SPO2 )、呼气末二氧化碳 ( PET CO 2 )和 E tISO, 以及拔管 时间、睁眼 时间、定向力 时间, 围拔管 期的无 意识躁动 、恶 心和呕吐情况。结果 手术结束时和气管 拔管前 的 E tISO P 组 [ ( 0. 39 0. 10)% 、( 0. 13 0. 06)% ]低 于 I组 [ ( 0. 52 0. 14)% 、( 0. 20 0. 06) % ] (均 P < 0. 01) ; 拔 管、睁眼 和 定 向力 时 间 P 组 [ ( 9. 23 3. 86) m in、( 12. 33 3. 75) m in和 ( 16. 67 3. 48) m in]短于 I组 [ ( 12. 83 4. 61) m in(P < 0. 05)、( 16. 57 4. 17) m in和 ( 20. 70 4. 47) m in( 均 P < 0. 01) ]。 P 组患者未发生无意识躁动, I组发生 4例; 两组均无恶 心呕吐。 结论 异丙酚 用于麻 醉状态 下拔除气 管导管, 能 使麻醉 恢复过程安全舒 适, 在防止围拔管期的无意识躁动和缩短麻醉恢复时 间方面优于异氟醚。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60例均为双侧眼袋, 其中女 144 例, 男 16
例, 年龄 17 ~ 64岁。按其临床表现作临床病理分型, 其中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型 7例, 单纯皮肤松弛型 6例, 下睑轻中度膨隆型 36例, 下睑中重度膨隆伴皮肤松弛 型 87例, 皮肤松弛伴眶下缘凹陷型 24例 ( 其中 11例 在他院已行眼袋矫正术但仍存在凹陷 )。 1. 2 手术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60 例, 其中男 24
[ 作者简介 ] 王谊生 ( 1956- ) , 男, 江苏溧阳人, 副主任医师。
例、女 36例, 年龄 27~ 64岁, 体质量 40 ~ 82 kg, ASA 分级为 I~ II级。术前有高血压史或入室后血压高于 140 /90 mmH g( 1 mmH g= 0. 133 kPa) 或估计手术时间 超过 1 h者均排除在外。随机分为异丙酚麻醉状态下 拔除气管导管组 ( P 组, n = 30) 和异氟醚麻醉状态下 拔除气管导管组 ( I组, n = 30) , 两组间年龄、性别、体 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1. 2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