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摄影史集合
摄影艺术(2).ppt

大家有喜欢的摄影作品和 摄影大师吗?
热爱摄影的朋友可以和我 一起拍尽天下的点点滴滴, 相互探讨,学习大师们的 精神,欢迎你的加入
~O(∩_∩)O~
《达利》 菲利普·哈尔斯
抽象摄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
现的一种摄影艺术流派。运用光线, 或剪辑集锦,或中途曝光,或拍摄 时震动照相机使被摄体形象在底片 中的结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 影,直到改变画面的表面结构,改 变被摄物体的原有形态和空间结构, 使被摄物体转变成某种不能辨认为 何物的线条、斑点和形状的结合体。
二、摄影流派
1、绘画主义摄影 2、自然主义摄影 3、纯粹主义摄影 4、新客观摄影
5、纪实摄影 6、超现实主义摄影 7、抽象摄影
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
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该 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 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 的境界。
《人生的两条路》 雷兰德
自然主义摄影:1899年,
由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 鉴最先提出。提倡摄影家回 到自然中去寻找创作灵感。 这种艺术主张,是对绘画主 义的反动,它促使人们把摄 影从学院派的桎梏中解脱出 来,对充分发挥摄影自身特 点有着促进作用。
2、相机的变迁
Polaroid
4 1/2
伸 缩 木 箱
照 相
又 莱 35
柯 达
1 号
单 反 相
卡
I 型
CM
单 反 相
拍
傻 瓜
立 得
(
相
机
数 码 相
机
机
1839
1888
机
机
1925 1949
20世 ) 纪70 1948 年代
1995
达盖尔的伸
缩机 光 当 像双 镜 头 反 光木。时时时箱由间拍,摄于过摄被影曝长人拍, 摄相者需要坐 装机有头部支 全自拍动34立5相又C得柯机M1/(单莱2达(单P反卡1傻o反号l相I瓜a型相r机o相机id机撑 座))架椅的。特制
摄影简史讲义

摄影简史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一、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流派 1、拉斐尔前派影响下的高艺术摄影派高艺术(high art)摄影的定义高艺术摄影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亨利??佩奇??鲁滨逊、威廉??莱克??普里斯、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威廉??莱克??普里斯(William Lake Price)《拜伦的节日》、《堂吉珂德在书房中》威廉??莱克??普里斯(William Lake Price)《堂吉珂德在书房中》Don Quixote in His Study,1890 2、高艺术摄影派的代表人物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 《人生的两条道路》 Two Ways of Life,1857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艰难时代》Hard Times,1860 亨利??佩奇??鲁滨逊 Henry Peach Robinson 《弥留》Fading Away,1958 3、画意摄影派的缘起画意摄影的定义弗雷德里克??伊文思(Frederick Evans)《凯尔姆斯考特庄园、阁楼》Kelmscot Manor In the Attics ,1896 弗雷德里克??霍兰 ??戴(Frederick Holland Day)《埃塞阿比亚酋长》An Ethiopian Chief,1896 二、早期写实主义摄影的诞生 4、写实:战争与冲突罗杰??芬顿(Roger Fenton)Officers & Men of the 8th Hussars, 1856 《第28军团的哈勒维结束勒一天工作之后》Hallewell――28th Regiment――His Day’s Work Over,1855 马修??布雷迪(Mathew Brady)《詹姆斯河岸的设备登陆》Landing Supplies on the James River,1861 亚历山大??加德纳(Alexander Gardner)《约翰??哈特罗姆夫特将军和他的随从》General John F Hartranft and Staff,1865 迪莫斯??H??奥沙利文(Timothy H O’Sullivan)《死亡的收获》A Harvest of Death,1863 5、写实:风景与建筑古斯塔夫??勒古雷(Gustave Le Gray)《海上的双桅船》Brig Upon the Water,1856 弗兰西斯??福瑞斯(Francis Frith)《到达费拉克》Approach to Philac,1858 威廉斯??英格兰(William England)《尼亚加拉河悬桥》Niagara Suspension Bridge,1859 威廉姆??亨利??杰克逊(William Henry Jackson)《科罗拉多的格兰德峡谷》Grard Canyon of the Colorado,1870 菲利浦??亨利??德拉摩特(Philip Henry Delamotte)《花园前的户外廊柱》The Open Colonnade, Garden Front,1853 罗伯特??马克发森(Robert MacPherson)《提沃利的海王星岩穴》Groze of Neptune,Tivoli,1861 埃多罗尔??丹尼斯??巴尔杜斯(Edouard Denis Baldus)《阿维尼翁的洪水泛滥》The Flooding of the Rhone at Avignon,1856 6、写实:日常生活与民俗托马斯??安南(Thomas Annan)《第75号大街附近》Close No.75 High Street,1868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伦敦街头的妇孺》The Crawlers from Street Life in London,1877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流动商贩》Itinerant Tradesman,1868 7、写实:肖像摄影纳达尔(Nadar)《莎拉??本哈特》Sarah Bernhard,1865 纳达尔的《自拍像》,Self-Portrait,1855 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约翰??赫斯切尔爵士肖像》(Sir John Herschel),1867 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我的侄女朱丽亚??杰克森》My Niece Julia Jackso,1867 艾蒂尼??卡杰特(Etienne Carjat)《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78 三、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派 8、自然主义摄影观念的提出自然主义摄影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Emerson)、里德尔??沙耶(Lidell Sawyer)、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 Sutcliffe)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 Sutcliffe)《水中的小家伙》Water Rats,1885 9、埃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实践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大麦收割》Barley Harvest,1888 《采睡莲》Pick Lotus,1886 10、光影朦胧的印象派摄影主要人物: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戴维森《洋葱田》Onion Field,1890 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利物浦――印象》Liverpool――An Impression,1906 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芭蕾舞女》A Ballerina,1900 四、连环会和摄影分裂主义 11、艺术摄影家的松散联盟――连环会连环会概况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斯克尔(Alfred Maskell)、鲁滨逊、艾尔弗雷德??哈斯勒??辛顿(Alfred Horsley Hinton)等人艾尔弗雷德??哈斯勒??辛顿(Alfred Horsley Hinton)《离去的赞美歌》Recessional,1895 12、摄影分裂主义的缘起摄影分裂主义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克拉伦斯??怀特(Clarence White)、阿尔文??兰登??科伯恩(Alvin Langdon)等爱德华??施泰肯(EdwardSteichen)《平顶脊》The Flatiron,1905 克拉伦斯??怀特(Clarence White)《投掷套环》Ring Toss,1899 13、斯蒂格利兹的创作实践《终点站,纽约》The Terminal, New York,1893 《双手和顶针》Hands and Thimble,1918 14、施泰肯的巨大影响《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931 《格罗丽亚??斯沃森》Gloria Swanson,1926 五、现实主义摄影的崛起 15、德国“新客观”运动德国“新客观”运动艺术主张主要人物:阿尔波特??兰格-帕奇(Alber Renger-Patzsch)、卡尔??布老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阿尔波特??兰格-帕奇(Alber Renger-Patzsch)《长生花全景》Sempervivum Perearneum,1922 卡尔??布老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 16、美国的直接摄影派主要人物:保尔??斯特兰德(Paul Strand)、查尔斯??谢勒(Charles Sheeler)斯特兰德《车床第三号》Lathe No.3,1923 查尔斯??谢勒(Charles Sheeler)《工业》Industry,1932 17、F64团体概说 F64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威拉德??范??戴克(Willard Van Dyke)等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水塔局部》Shredded Wheat Water Tower,1928 18、F64的发起者:韦斯顿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甜椒》Pepper,1930 《两只贝壳》Shells,1927 《卷心菜叶》Cabbage Leaf,1931 19、F64的中坚力量:亚当斯《月升》,Moonrise,1941 《月亮和搬园丘》Moon and Half Dome,1960 《木板和蓟》Boerds and Thistles,1932 六、社会纪实摄影的重大突破20、社会纪实摄影的萌芽社会纪实摄影的状况主要人物: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拜亚尔大街五美分寄宿处》Five Cents Lodging, Bayard Sreet,1889 《在藏酒地窖中睡了四年的男人》The Man Slept in this Cellar for about 4 Years,1890 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发电所技工》Powerhouse Mechanic,1925 《10岁的纺织工人》Ten-Year-Old Spinner,1908――1909 21、农业安全局摄影农业安全局摄影简介主要人物: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和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迁移的母亲》Migrant Mother,1936 格雷森Grayon,1938 22、《生活》杂志的图片报道印刷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摄影家: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卡尔??迈登斯(Carl Mydans)、霍华德??苏修雷克(Howard Sochurek)、三木淳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生活》封面照Fort Peck Dam,1936 23、《生活》杂志的摄影家们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胜利日》V-Day,1945 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埃塞阿比亚士兵的脚》Feet of Ethiopian Soldier,1935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弯曲的管道结构》Wind Tunnel Contruction,1936 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矿工,约翰内斯堡》Miner, Johannesburg,1950 七、玛格南图片社的历史影响 24、玛格南图片社的缘起玛格南(Magnum)图片社简介主要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戴维??西摩(David Seymour)、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W??尤金??史密斯、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埃弗??阿诺德(Eve Arnold)、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无题,东100大街》Untitled, East 100th Street,1966 戴维??西摩(David Seymour)《劳动节,巴塞罗那》May Day, Barcelona,1936 Illegitimate Child of a British Soldier,1947 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印度:詹谢普尔钢铁厂》India:Jamshedpar Steel Factory,1951 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吹长笛的孩子,秘鲁》Boy Playing the Flute, Peru, 1954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巴黎车站》Place de Paris,1932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马恩岸边的星期天》Sunday on the Banks of the Mame,1938 W??尤金??史密斯《洗澡的智子,日本的九州》Tomoko in Her Bath,Minamata, Japan,1972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共和国士兵之死》Death of a Loyalist Soldier,1936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诺曼底登陆》Normandy Landing,1944 八、新兴城市的纪实者 29、都市摄影家概况主要人物:维基(Weegee)、布拉塞(Brassai)、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迪安娜??阿勃丝(Diane Arbus)、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布拉塞(Brassai)《巴黎》Paris,1933 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横向一瞥,巴黎》Sidelong Glance,Paris,1948 迪安娜??阿勃丝(Diane Arbus)《母亲和她的孩子》Mother and Her Child,1967 30、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葬礼――圣海伦纳,南加里福利亚州》Funeral-St.Helena, South California, 1955 《电车,新奥尔良州》Trolley,New Orieans,1955 《政治集会,芝加哥》Political Rally, Chicago,1955 九、物力主义摄影的探索 31、早期的运动摄影运动摄影的概况埃蒂尼??马雷(Etienne Marey)、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动物的运动之408》Plate 408 from Animal Locomotion,1887 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赛马》Horse Race,1883 哈洛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牛奶低落》Milk Drop,1936 十、抽象摄影的多种实验曼??雷(Man Ray)《安格尔的小提琴》Ingres’Violin,1924 曼??雷(Man Ray)《玻璃泪珠》Glass Teardrop,1932 曼??雷(Man Ray)《朵拉??玛阿肖像》Portrait of Dora Maar,1934 十一、结构主义摄影的实践 37、鲍豪斯学院和莫豪利―纳吉结构主义摄影简介拉斯罗??莫豪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简介拉斯罗??莫豪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嫉妒》Begrudge 38、其他有影响的结构主义摄影家拉尔夫??吉布森(Ralph Gibson)《海畔<a name=baidusnap0></a>时光</B>系列》Days at Sea.1974 弗兰克??方塔纳(Franco Fontana)《风景》Landscape,1975 阿伦??西斯金(Aaron Siskinid)《纽约,第6号》New York,No.6,1951 安德烈??克泰斯(Andre Kertesz)《讽刺的舞蹈演员》SatiricDancer,Paris,1926 十二、象征主义摄影的意义 39、象征主义的缘起和发展施蒂格利兹《双重意义》Equivalent,1929 米诺??怀特(Minor White),《朱比特暗礁,犹他州》Caoitol Reef, Utah,1962 40、独具个性的摄影家维恩??布洛克(Wynn Bullock)《森林路上的孩子》Child on Forest Road,1958 维恩??布洛克(Wynn Bullock)《森林中的孩子》Child in Forest, 1954 克拉伦斯??约翰??劳林(Clarence John Laughlin)《魔眼中的建筑》The Fierce-Eyed Building,1938 拉尔夫??尤金??米亚德(Ralph Eugene Meatyard)《克兰斯通??里切》Cranston Ritchie,1964 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芝加哥》Chicago,1951 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偶遇》Chance Meeting,1969 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重回伊甸园》Paradise Regained,1968 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辛辛那提,俄亥俄》Cincinnati ,Ohio,1963 * *。
世界摄影史发展简介

世界摄影史发展简介姓名:***院系:工学院建筑系班级:09级普招本科土木二班学号:*********2011/10/11摄影发展史简介如果从明亮景物上反射来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一个暗室,便可在对面墙壁上,形成一个暗淡的景物影像,图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因为从物体上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下部,从下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上部.这种暗室成像的现象,在古代就已经知道了.1558年,G·波儿塔(Giovanni Porta)就曾对暗室成像加以清楚的叙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将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一个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今仍然留存着。
到17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箱(camera obscura),常被用来作为艺术家画画的辅助工具.他们将四面封闭的暗箱装在一个轿子上,以便于短途运送,暗箱的顶上装有镜头及反光镜.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在暗箱内的画板上,形成直立的影像.有的是反光式暗箱,可以放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可以放在手上.在这些暗箱中,影像可以直接描在纸上.这种发明,对准确地描绘风景建筑的透视与比例,是极为有用的。
暗室的基本原理.由于光是走直线的,所以,一个小孔能将阳光照耀下的景物在暗室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像。
感光材料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知道,有些物质在阳光的长时间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对于这种变化,人们常常认为,像烧饭那样,是由于"热",而不是由于"光"在起作用.有些银化合物尤其敏感.早在1727年,德国J·舒尔策(J·Schulze)教授曾证明,将硝酸银与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置于玻璃瓶之中,面向阳光的一侧将会变黑.他指出,单是热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时,你可能会想,艺术家的暗箱和科学家的化学感光材料,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摄影来了.事实并不然.大约是1800年,一位著名的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T·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曾将不透明的树叶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试图制作"阳光图片"(Sun-picture).他将皮革放在太阳下曝晒,皮革上未被复盖部分即逐渐变黑,而当取下树叶时,便留下白色的影子(左图).不幸的是,韦奇伍德未能防止这些仍有感光能力的白色部分变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烛光来观看).他也不能将暗箱所形成的影像记录下来,因为光线实在太弱了.直至1805年他去世,韦奇伍德始终未能在这方面取得任何进展。
世界摄影首事年表 早期摄影(1840—1889)

★世界摄影首事年表早期摄影(1840—1889)1839 ○法国学术院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联席会议宣布是年八月十九日是世界摄影术诞生日。
○《达盖尔摄影手册》于八月二十日开始发行,是世界上最早介绍摄影术的书籍。
○A·昂克诺恩摄制的《救世主的雕刻头像叠印在株树叶上》,是世界上第一幅叠印照片。
○10月16日萨克斯顿的《费城风光》一片为美国现存最早一幅银版法照片。
○世界摄影史上第一件摄影文史材料,是法国天文学家、国会议员F·阿拉哥为达盖尔代为申请专利的报告书《关于达盖尔式摄影法的报告》。
○W·H·塔尔波特,在实验中将实物置于涂有硝酸银或盐化银的纸上,使之曝光,并以安摩尼亚或碘化钾定影制作成画面有该实物影象的“照片”。
这些照片应是摄影史中最早的“无底照片”或曰“物影照片”。
○出现首批建筑摄影照片。
如W·H·塔尔波特的《拉科克修道院》,P·G·J·洛特宾耶雷的《雅典的卫城入口》等作品。
○R·科尼利厄的《自画像》为现存的最早人像摄影作品。
(也有材料说是A·沃尔科德于1840年用达盖尔法于年底拍摄J·约翰逊的《侧面像》为最早人像摄影作品)。
○“摄影”(photography)、“负片”(Negative)、“正片”(positive)出自J·赫谢尔爵士的建议,也有说早在1937年H?弗洛朗斯就用photographie一词。
〇W·H·塔尔波特成功拍摄了显微镜下的物体。
1840 ○摄影史上现存最早的一幅人体摄影,是佚名拍摄的《裸女》。
○H·巴亚尔拍摄的《溺水者自拍像》是世界上第一幅“有感而发”的摄影作品。
同时摄影史家认为:它还是摄影艺术中“荒诞摄影”这一品种第一幅“萌发”性作品和首幅自拍照片。
○世界上第一幅天文摄影是美国化学家J·W·德雷珀拍摄的月蚀照片。
最新摄影简史

摄影简史1,法国科学家尼埃普斯于19世纪20年代完成了关于摄影的最早实验,并在1826年拍摄了最早的永久影像。
2,1839年8月9日,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了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将一块涂有感光剂的金属板通过照相机短暂感光后,再通过药液的化学作用,直接获得相当逼真的影像。
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也通过照相机试验,采用了纸负像工艺,并成功将负像转印成正像,为摄影发展奠定基础。
1839-1924年,摄影技术的初创阶段。
1841年,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诞生。
1851年,物理学家马科斯威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和数学家联手,在德国蔡司公司发明鋇冕光学玻璃,生产出多组多片的正光摄像镜头。
1868年,法国科学家提出了一整套更为完善的彩色摄影方法,并于1877年采用三色滤镜完成天然色照片。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将乳化银感光剂涂布在明胶上,制造出新型的感光材料--柔软、可绕卷的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这种胶卷的可携带方箱相机。
1936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张三层乳剂的减色法彩色反转片。
1925年,直到20世界60年代,是摄影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批平视旁轴取景的135相机,这种采用铝合金机身、五镜片镜头、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命名为“徕卡”。
1929年,德国禄莱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相机,命名为禄莱弗莱克斯。
50年后的中国海鸥相机继承了其技术与摄影风格。
1948年,原民主德国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泰克斯S型。
同年,瑞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俯视取景的组合式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哈苏勃莱德。
1977年,日本小西六摄影工业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自动对焦的135平视旁轴取景相机--柯尼卡C35AF型。
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集多功能于一身的A7000型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内置马达。
世界摄影史考试题目

1.夏尔勒.波德莱尔生于巴黎,1857年出版诗集《恶之华》,奠定了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文学美术评论集《美学管窥》(1868)等。
1.瓦特尔.本雅明,德国思想家、批评家。
1925年,以《德国悲剧的起源》向佛莱宝大学申请教授资格未果,以后一直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
他的《摄影小史》(1913年)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堪称摄影文论的经典制作。
2.保罗.瓦莱利,法国诗人和美学理论家。
《摄影百年祭》是他与1939年为纪念摄影术发明100周年而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报告。
3.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加拿大传播学者,主要著作有《机械的新娘》(1951年)、《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1964年)、《媒介即信息》(1967年)等。
4.鲁道夫.阿恩海姆(1904-2007),德裔美国美学家,心里学家。
主要著作有《电影作为艺术》(1932年)、《艺术与视知觉》(1954年)、《走向一种艺术心理学:论文集》(1966年)、《艺术心理学新论》(1986年)。
5.亨利.卡蒂埃-布勒松(1908-2004),法国摄影家。
1947年与罗伯特.卡帕等人一起设立玛格南摄影图片社。
在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采访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国,以自己的照相机见证1950年代起云涌的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
1954年出版摄影画册《决定性瞬间》,1989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卡蒂埃-布勒松的名字设立了“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奖”。
2003年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基金会成立并举办第一届“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奖”评奖,同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也举办了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摄影作品回顾展。
著有《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摄影家》(1981)、《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早期作品》(1987)、《为艺术而艺术》(1995)《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人,像,世界》(2003)等,本文选自《写实摄影大师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
6.皮埃尔。
100张世界级摄影经典名作

100张世界级摄影经典名作100张,世界摄影经典,跨越摄影史,100多年本专题按照作品年代顺序编译(1905—2009),可⼀睹同期名家名作的不同特⾊;涵盖纪实摄影、⼈像摄影、⼈体摄影、静物摄影、运动摄影、超现实摄影、观念摄影、跨界艺术摄影等种种表现形式,⽆论构图、创意,都会不断带给你启⽰。
畅游世界摄影史,阅尽经典,发现⾃我。
1.雅克·亨利·拉蒂格:飞翔的表妹,1905年2.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统舱, 1907年3.雅克·亨利·拉蒂格:布洛涅⼤街,1911年4.奥古斯特·桑德:年轻的农夫,1914年5.保罗·斯特兰德:盲妇⼈,1916年6.保罗·奥特布⾥奇:⾐领,1922年7.马丁·芒卡西:骑摩托车的⼈,布达佩斯,1923年8.爱德华·史泰钦:格洛丽亚·斯旺林,1924年9.尤⾦·阿杰特:橱窗,巴黎,1925年10.奥古斯特·桑德:⾯点师,1928年11.安德烈·柯特兹:餐叉,巴黎,1928年12.安德烈·柯特兹:⼩狗,巴黎,1928年13.安德烈·柯特兹:打碎的玻璃底板,巴黎,1929年14.爱德华·韦斯顿:青椒 30#,1930年15.亚历⼭⼤·罗德琴科:少先队员,1930年16.布拉沃:视觉错位, 1931年17.查尔斯·埃博茨:摩天⼤楼的午餐,1932年18.马丁·芒卡西:坦噶尼喀湖边逐浪的男孩,1932年19.曼·雷:玻璃泪,1932年20.布列松:耶尔,法国,1932年21.布拉塞:夜巴黎,1933年22.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乔治华盛顿⼤桥,1933年23.安井仲治:秋风,1933年24.爱德华·韦斯顿:⼈体,1934年25.沃克·埃⽂斯:加油站,1935年26.爱德华·韦斯顿:⼈体,1936年27.多萝西娅·兰格:移民母亲,1936年28.玛格丽特·伯克·怀特:⿊⼈灾民排队领取救济物资,1937年29.罗伯特·卡帕:⼀名年仅15岁的国军⼠兵,湖北汉⼝,1938年30.莉赛特·莫多尔:胖⼥⼈,1940年代31.安塞尔·亚当斯:⽉出,埃尔南德斯,新墨西哥州,1941年11⽉1⽇,下午4点49分20秒32.约瑟夫·卡什:罗斯福,1941年33.安塞尔·亚当斯:⼤提顿⼭脉和蛇河,1942年34.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抗战胜利⽇,⽔⼿强吻⾝边陌⽣的护⼠,纽约时代⼴场,1945年8⽉14⽇35.海伦·莱维特:纽约,1945年36.尤⾦·史密斯:⾛向天堂花园,美国,1946年37.玛格丽特·伯克·怀特:纺纱的⽢地,1946年38.尤⾦·史密斯:乡村医⽣,1948年39.尤⾦·史密斯:欧内斯特·赛利亚尼医⽣刚刚经历了分娩孩⼦时母亲死亡的过程,1946年40.哈⾥·卡拉汉:艾莉诺,芝加哥,1949年41.罗伯特·杜⽡诺:市政厅之吻,1950年42.安德烈斯·费宁格:摄影记者丹尼斯·斯托克,1951年43.⽐尔·布兰特:⼈体,1952年44.⽊村伊兵卫:秋⽥姑娘,1953年45.马克·吕布: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1953年46.布列松:雅典,希腊,1953年47.布列松:巴黎,1954年48.何藩:逼近的影⼦,1954年49.罗伯特·弗兰克:⽩⼈和⿊⼈分开乘坐的电车,新奥尔良,1955年50.威廉·克莱因:枪,纽约,1955年51.威廉·克莱因:脸,纽约,1955年52.威廉·克莱因:⼈群中的⼤脸⼥⼈,纽约,1955年53.理查德·埃韦顿:多维玛与⼤象,1955年54.尤⾦·史密斯:匹兹堡钢铁⼯⼈,1955年55.滨⾕浩:插秧⼥,⽇本,富⼭,1955年56.约瑟夫·卡什:奥黛丽·赫本,1956年57.罗伯特·弗兰克:政治集会,芝加哥,1956年58.哈⾥·卡拉汉:多重曝光的树,芝加哥,1956年59.⽐尔·布兰特:东萨塞克丝海岸,1957年60.哈罗德·埃杰顿:⽜奶皇冠,快门时间仅11,000,000分之1秒,1957年61.布鲁斯·戴维森:⼯作间隙抽烟的⼩丑,1958年62.欧⽂·佩恩:红唇⾹烟,纽约,1961年63.何藩:寺庙,1961年64.细江英公:蔷薇刑,1961年65.黛安·阿勃丝:树荫下⼿持玩具⼿雷的男孩,纽约中央公园,1962年66.黛安·阿勃丝:马戏团的针刺表演,1962年67.约瑟夫·寇德卡:吉普赛⼈,1963年68.勒内·布⾥:切·格⽡拉,1963年69.盖瑞·维诺格兰德:世界博览会⽇,1964年70.塞西尔·⽐顿:崔姬,1967年71.约瑟夫·寇德卡:布拉格,1968年72.约瑟夫·寇德卡: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侵布拉格,在电台总部门前,1968年8⽉21⽇73.肯尼斯·约瑟夫森:纽约,1970年74.泰瑞·奥尼尔:碧姬·巴铎,1971年75.唐·麦卡林:印巴边境难民,1971年76.森⼭⼤道:流浪⽝,⽇本,三泽,1971年77.威廉·埃格尔斯顿:红⾊天花板,格林伍德,密西西⽐州,1973年78.艾略特·厄维特:纽约,1974年79.筱⼭纪信:⼭⼝百惠,1974年80.弗朗瑟斯卡·伍德曼:鳗鱼-⾃拍,1977-1978年81.⾟迪·舍曼:⽆题,13#,1978年82.贝尔纳·弗孔:宴会,1978年83.梅普尔索普:布莱恩·⾥德利和莱尔·希特,1979年84.⾟迪·舍曼:⽆题,96#,1981年85.拉尔夫·吉布森:克⾥斯蒂娜,1981年86.南·⼽尔丁:被男友暴打后⾃拍,1984年87.南·⼽尔丁:性依赖的叙事曲,1979-1986年88.深濑昌久:鸦,1986年89.约瑟夫·寇德卡:法国,1987年90.安德烈斯·塞拉诺:尿中基督,1987年91.赫伯·瑞茨:范思哲礼服,1990年92.荒⽊经惟:鱼和花,1990年代93.荒⽊经惟:⽆题,1991年94.莎莉·曼:亲密家庭,1992年95.罗杰·拜伦:双胞胎,1993年96.马丁·帕尔:布⾥斯托尔,英国,1995年97.杉本博司:海景,苏必利尔湖,伊莎贝拉⾓,2003年98.森⼭⼤道:唇,2007年99.萨尔加多:美国阿拉斯加北极国家野⽣动物保护区,布鲁克斯⼭脉是育空河流域和北冰洋流域的分⽔岭,2009年100.杉本博司:闪电原野,2009年。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
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
1904年9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厂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
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
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
之后,苏联把这—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
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
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
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
在徕卡相机出世前许多摄影记者使用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3
《窗外的景色》,尼埃普斯,1826年。(8个小时)
---
2020/4/3
《餐桌》,尼埃普斯,1827
---
第二节 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 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
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秒种)、 操作简便、 清晰度高、 能长久地保持照片原样
2020/4/3
---
制作火棉胶的配方
+
火棉 (即三硝化纤维素 及四硝化纤维素) 40g
+
酒精(乙醇)200g
=
火棉胶
2020/4/3
乙醚760g
---
显影配方
• 1.湿法火棉胶工艺显影剂配方: 正片
350mI 蒸馏水 15g 硫酸亚铁(或者硫酸铁) 14mI 冰醋酸 18mI 酒精(190标准强度(90%)粮食酿造) (加入足量的酒精以使显影剂能够在玻璃板上浸润流动, 而不至于形成水珠。)
• 暗箱(Camera Obscura)——一个黑暗的房间
达·芬奇画于1519年.手提式的暗箱, 16世纪艺术家们还将它改造用以描画 暗箱外面物体的投射像.
2020/4/3
---
第二节 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 生
• 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 “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
但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能用负片反复印制正片,这是达盖尔式摄 影法所不及的。
正因为如此,由负片制作正片这个方法,才成为今天我们所用的摄影 方法的基础。也可以说,这是F.塔尔博特对摄影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尽管 他的卡罗式摄影法为后来比它更好的摄影方法代替了。
2020/4/3
---
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的进步与不足
• 2.湿法火棉胶工艺显影剂配方: 负片
355mI 蒸馏水 1g 焦酚 60mI 冰醋酸 2020/l4O/3 ml 190标准强度“粮食酿造--- ”酒精
定影
• 定影方法有好几种。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方 法就是使用稀释后的快速定影剂(如Ilford或 者Kodafix)。另一种方法是将150g硫代硫酸 钠溶于900ml蒸馏水中,也可用来定影。还 有一种比较危险的方法,氰化钾配方太毒, 暂时不推荐。
2020《/4/英3 国乡村》,卡罗式摄影法,无名氏---,用相纸负片制作的盐纸照片
卡罗摄影法又称“塔尔博特摄影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负------
正”摄影术,也是现代“负------正”摄影的基础。这种摄影术是先拍出 负像底片,再冲洗为正像照片。
卡罗摄影法的负片是采用在一种优质书写纸上涂碘化钾和硝酸银,制 成一种半透明的纸质负片。
•
1839年
2020/4/3
---
2020/4/3
《巴黎街道》,达盖尔,1838
---
2020/4/3
《卢浮宫》,达盖尔,1839
---
《画室》,达盖尔 1837.
《餐桌》,尼埃普斯 1827
2020/4/3
---
达盖尔式摄影法的进步之处:
尼埃普斯
达盖尔
1、具有摄影学上最精美的影像质量,丰富的银色影调完全没有颗粒;
2、曝光时间大大缩短。 8小时——5分钟
2020/4/3
---
达盖尔式摄影法的缺陷:
• 1、成本高,操作复杂,普及性不强; • 2、是直接的正像,无法复制,不利传播。
2020/4/3
---
第二节 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 四·塔尔博特与卡罗式摄影法 (Calotype) 卡罗式摄影法(又称负性相纸或碘化银纸照相法) 1841年
2020/4/3
---
第一节 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 三·色散现象的发现和感光化学应用
1、北宋药学家寇宗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石英类 晶体折射并发散色光的记载;
2、公元三、四世纪的中国炼丹术记载金属的化学反应;苏 轼《物类相感志》记载“盐卤写纸上,烘之字黑”;两千 多年前的中国陶瓷制造也应用了感光化学的方法。
2020/4/3
---
第二节 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 生
• 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
• 二·尼埃普斯(Niépce Joesph Nicéphore)(法)
_____ “阳光摄影术”(Heliography)
• 三·达盖尔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
卡罗摄影法的正像照片具有木炭画的素质,色调柔和而又浓厚。由于
纸质负片的纸张纤维在印相过程中要挡住一些光的渗透,因而印制的照 片稍有膘肋感,清晰度稍差。
2020/4/3
---
卡罗式摄影法的问世,仅比达盖尔式摄影法晚两年。从影像质量讲,远 不如达盖尔式摄影法。这主要是由用白纸作为片基造成的。影像质量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清晰度差: (2)层次少; (3)影纹粗糙。
世界摄影史
2011
-
---
摄影的曙光
• 第一节 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 第二节 新的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生 • 第三节 摄影术的改进
2020/4/3
---
第一节 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 一·《墨经》光学八条
• 1、光的直线传播 • 2、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 • 3、针孔成像的道理 • 4、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 5、类似放大率的概念
进步之处:
1、氯化银比碘化银感光性强; 2、主要靠显影而不是靠晒相来曝光,可以观察和控制成像;
3、纸质负片,价格低,可以多次复制
不足:
成像颗粒粗
2020/4/3
---
第三节 摄影术的改进
• 一·火胶棉湿版法
• 1851年,在玻璃板上获 得永久性负片或正片的第 一次真正实用的方法
• 优点: 价格便宜、 曝光时间短(只需15-5
20/4/3
---
第一节 古代中国对摄影光学的贡献
• 二·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
1、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编《淮南万毕术》——用 冰造透镜的记载;
2、汉武帝时,人们懂得用白光琉璃折射阳光使暗室变白昼; 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对小孔成像和凹面反光镜作分析
和解释; 4、元代、明代数位科学家进行了小孔成像光学实验。
——银版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 四·塔尔博特(W.H.F.Talbot)与卡罗式摄影法 (Calotype)
2020/4/3
---
第二节 新视觉媒介——摄影术的诞 生
• 一·托马斯·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英)
• 第一位在暗箱内用感光材料录下影像以达到记录目的的人——数次不成功的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