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十二章答案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259第十二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思考与练习12-1简述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它是如何分类的?萜类化合物具有异戊二烯的基本单位,其分子结构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分子结构头尾相连接而成的低聚合体或其衍生物。
根据分子中所含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萜类化合物可以分为单萜、倍半萜、二萜、二倍半萜、三萜、四萜和多萜等。
其中单萜又根据其碳架分为开链单萜(如香叶烯)、单环单萜(如苧烯)和二环单萜3类。
12-2维生素A 与胡萝卜素有什么关系?它们各属于哪一类?在动物体中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所以胡萝卜素又称为维生素A 原。
维生素A 属于二萜,胡萝卜素属于四萜。
12-3象形字“甾”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角甲基?什么是甾核?什么是正系、别系?什么是α-、β-构型?甾族化合物又称为类固醇,指环戊烷并全氢化菲的衍生物。
这类化合物含有4个环和3个侧链,所以用象形文字“甾” 表示。
“田”代表4个环,“<<<”代表3个侧链。
一般将C 1~C 19部分称为甾核,18、19为角甲基。
若C 5上的氢原子与C 10上的角甲基在环的同侧,称为5β-系(也叫正系),属于β-型;若C 5上的氢原子与C 10上的角甲基在环的异侧,称为5α-系(也叫别系),属于α-型。
12-4简述甾族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它是如何分类的?甾族化合物按其基本碳架结构可分为甾烷、雌甾烷、雄甾烷、孕甾烷、胆烷、胆甾烷、麦角甾烷、豆甾烷。
也可以根据其天然来源和生理作用并结合结构分为甾醇类、胆甾酸类、甾族激素类、甾族皂素类、强心苷类与蟾毒等。
12-5 胆甾酸与胆汁酸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胆汁酸盐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在大部分脊椎动物的胆汁中含有几种结构相似的酸,叫做胆甾酸。
其中最重要的是胆酸,其结构式如下:在胆汁中,胆酸多与甘氨酸或牛磺酸(H 2NCH 2CH 2SO 3H )通过酰胺键结合成甘氨胆酸或牛磺胆酸。
这种结合胆酸称为胆汁酸。
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ABCD181920212223242526272829HO COOHOHOH HOCONHCH 2COOHOHOHHHOCONHCH 2CH 2SO 3HOHOHH胆汁酸盐的生理作用是降低小肠液的表面张力,使油脂乳化,促进小肠的消化与吸收。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12第十二章醛和酮核磁共振谱(第5轮)答案

R1 CO
R2
Nu- R1 OC
slow R2 Nu
A+
fast
R1 OA C
R2 Nu
影响亲核加成反应的因素: A. 亲核试剂的浓度和强度 B. 羰基的极性大小,羰基碳上的正电荷越多反应活性越大 C. 羰基所连基团的空间体积的大小,空间体积大,体阻大,反应活性小。
132
综合影响的结果,其活性顺序为:
O R CH C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及还原反应
α—H的反应
H
H (R')
2.醛、酮的化学性质
(1)亲核加成反应(π键断裂):
醛的氧化反应
HCN OH-
R
OH
C
CN
H2O H+
R
OH 与氢氰酸的反应,醛、脂肪族甲基酮及少于
C COOH 8个碳的脂环酮能发生该反应。生成2-羟 基酸,多用于增加1个碳原子的合成。
三.例题解析 【例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33
1. HO CH2CH2CHO 2.
CH2COCH3
C6H5
CH3
3.
4.
CH3CHCHO
3–羟基丙醛
1–苯基–2–丙酮
2–苯基丙醛
【例题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丁烯醛
2. 环己基甲醛 3. 3-(间羟基苯基)丙醛
O 4–甲基环己酮
8.
CHCHO
CH3
2-环己基丙醛
9.
O CH3
CH3 C CHCH2CHO
3-甲基-4-氧代戊醛
10. CH3CHCH2COCH2CH3
134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CHO
天津大学第五版有机化学答案

第一章 习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 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 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 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 sp 2杂化:由1 个s 轨道和2个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 轨道和p 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 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 轨道或p 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 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 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
(12) Lewis 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C H 3N H 2 (2) CH 3O C H 3 (3) CH 3C OH O(4) C H 3C H =C H 2 (5) C H 3C C H (6) CH 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1)HH H H。
天津大学第五版有机化学答案

第一章 习题(一) 用简单的文字解释下列术语:(1)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 键能:形成共价鍵时体系所放出的能量。
(3) 极性键:成鍵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为0.5~1.6时所形成的共价鍵。
(4)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5) 实验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相对比例的化学式。
(6) 构造式:能够反映有机化合物中原子或原子团相互连接顺序的化学式。
(7)均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均匀地分配给两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自由基。
(8) 异裂:共价鍵断裂时,两个成鍵电子完成被某一个成鍵原子或原子团占有,形成正、负离子。
(9) sp 2杂化:由1 个s 轨道和2个p 轨道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3个能量介于s 轨道和p 轨道之间的、能量完全相同的新的原子轨道。
sp 2杂化轨道的形状也不同于s 轨道或p 轨道,而是“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这种形状更有利于形成σ键。
(10) 诱导效应:由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引起的电子云的转移。
诱导效应只能通过σ键传递,并且随着碳链增长,诱导效应迅速减弱。
(11) 氢键:由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形成“桥梁”而导致的类似化学键的分子间或分子内作用力。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但作用力比化学键小得多,一般为20~30kJ/mol 。
(12) Lewis 酸:能够接受的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二) 下列化合物的化学键如果都为共价键,而且外层价电子都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同时原子之间可以共用一对以上的电子,试写出化合物可能的Lewis 结构式。
(1)C H 3N H 2 (2) CH 3O C H 3 (3) CH 3C OH O(4) C H 3C H =C H 2 (5) C H 3C C H (6) CH 2O 解:分别以“○”表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碳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氧原子核外电子,以“△”表示氮原子核外电子,题给各化合物的Lewis 结构式如下:(1)HH H H。
有机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建筑大学

有机化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建筑大学第一章测试1.以下卤代烃中,碳卤键键长最长的是()。
A:R-Cl B:R-Br C:R-F D:R-I 答案:R-I2.碳原子有sp、sp2、sp3杂化轨道,s成分多的轨道,核对轨道中电子束缚得牢,则电负性大的轨道应该是()。
A:sp B:sp3 C:sp2 D:sp4答案:sp3.不同杂化类型碳的电负性不同,据此推断以下物质中C-H键键长最长的是()。
A:CH2=CH3 B:CH3CH3 C:C6H6D:CH≡CH 答案:CH3CH34.单纯考虑诱导效应,推断以下羧酸酸性最弱的为()。
A:乙酸 B:苯甲酸 C:硝基乙酸 D:氯乙酸答案:乙酸5.以下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CO2 B:CH4 C:C D:NaCN 答案:CH46.预测下列化合物中水溶性最好的是()。
A:CH3CH2OH B:CH3CH2CH2CH2OHC:CH3CH2CH2CH2CH3 D:CH3CH2OCH2CH3答案:CH3CH2OH7.属于亲核试剂的是()。
A:AlCl3 B:CH3O- C:H+ D:+NO2答案:CH3O-8.以下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重叠方式的不同,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 B:共价键有饱和性 C:非极性分子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D:共价键有方向性答案:非极性分子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9.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C6H6 B:CH3OH C:CH3Cl D:Cl2E:CH3CH2OCH2CH3答案:CH3OH;CH3Cl;CH3CH2OCH2CH310.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共性如()。
A:参加反应时,速率普遍很快 B:一般易溶于水 C:常具有挥发性 D:一般易燃烧答案:常具有挥发性;一般易燃烧第二章测试1.中,3号碳属于()。
A:3°碳 B:4°碳 C:仲碳 D:伯碳答案:3°碳2.属于()。
有机化学李景宁主编第版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7) 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l (3)I (4) Cl 3 (5)H 3COH(6)H3C CH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C)=12.0]和16的氢[Ar(H)=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4O (2)C6H14O2(3)C7H16(4)C6H10(5)C14H22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3)3,4,4,6-四甲基辛烷(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5H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3CH2CH2CH2CH3;键线式为;命名:戊烷。
3、写出下令化合物的构造简式(2)由一个丁基和一个异丙基组成的烷烃(4)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同时含有伯、叔、季碳原子的烷烃答: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 7H 16。
有机化学第五版第十二章答案

第十二章 羧酸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H CCH 2COOHCH 3H 3C(1)ClCHCH 2COOHCH 3(2)COOHCOOH (3)(4) CH3(CH 2)4CH=CHCH 2CH=CH(CH 2)7COOH (5) 4-methylhexanoic acid (6) 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7) 2-chloro-4-methylbenzoic acid (8)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1. 1. 解:解:(1)3-甲基丁酸 (2)3-对氯苯基丁酸 (3)间苯二甲酸 ( 4)9,12-十八二烯酸十八二烯酸CHCH CHCOOH COOHCl CHCH CCH CHCHOH HCOOH + PClCOOH + PClΔ碱石灰NaCO3Tollens试剂(+)银镜 NaCO3I2 + NaOH(+)△(-)KMnO 4/H (△(丁二酸 二酸己二酸(△() 正丙醇 HBr1) Mg , Et 2O2) CO ; 3) H +O CH HBrNaCNCNH 3OOH H2SO4△H HBr(CHMg Et O1) CO22) H OCl2POH COOH SOCl2COCl CH3CH2COONa THF1) CO222) H+OEtOHH+甲为CH3CH 2COOH , 乙为HCOOC 2H 5 , 丙为CH 3COOCH 3 . 7.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1) 二甲醚和无水三氯化铝二甲醚和无水三氯化铝; (2) (2) 氨和三氟化硼; (3) 乙炔钠和水乙炔钠和水 7.解:按Lewis 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Lewis 碱: 二甲醚二甲醚,, , 氨氨, , 乙炔钠乙炔钠乙炔钠. . Lewis 酸: 三氯化铝三氯化铝 , , , 三氟化硼三氟化硼三氟化硼 , , 水.8. (1) 按照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①乙炔、氨、水; ②乙醇、乙酸、环戊二烯、乙炔(2) 按照碱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离子:①C H3- , CH3O-, HC≡C- ; ②C H3O- , (CH3)3CO-, (CH3)2CHO-8.解:(1)酸性: ①水>乙炔>氨;②乙酸>环戊二烯>乙醇>乙炔(2)碱性:①CH3->HC≡C- >CH3O-; ②(CH3)3CO->(CH3)2CHO->依分OHCOOHCOOHC CHCH3綜上所述,马尿酸的结构为:C NHCHO。
有机化学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伯胺 1 o胺
CH3 H 3C
CH3
Cl
CH3 H 3C
C
CH3
对比
H 3C
C
叔醇 3 o醇
OH
C
NH2
CH3
CH3
伯胺 1 o胺
叔卤代物 3 o卤 代 物
N H 4C l
铵盐
R 4N
季铵盐
C l-
R 4N
季铵碱
OH8
2. 分类
脂肪胺 CH3 NH2 (C H 3 ) 2 N H N H 2C H 2C H 2C H 2C H 2N H 2 二元胺 芳香胺 NH2 NH2
甲胺
9
C H 2C H 3 NH CH3 N CH3
N -甲 基 苯 胺
N -甲 基 -N -乙 基 苯 胺
(2) 氨基作取代基(复杂胺)
COOH CH3
CH3 CH
C H C H 2C H 3 NH2 NH2
2 -甲 基 -3-氨 基 戊 烷
对氨基苯甲酸
10
(3) 季铵盐、季铵碱命名
CH3 H 3C N CH3 Cl
S O 2C l
+ R 2N H
S O 2N R 2
N aO H 不溶
N ,N -二 取 代 磺 酰 胺 S O 2C l
+ R 3N
不反应
用处: 鉴别伯、仲、叔胺 分离伯、仲、叔胺
18
6. 与HNO2反应
(1) 1o 胺
R N H 2 + N aN O 2 + H C l (H N O 2 ) N 2 + H 2O + 醇 + 烯 + 卤 代 烃
产率不高(用 ArN2 SO4H 较好) 有偶联副反应(酸性不够时易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羧酸
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
出结构式。
H C CH 2COOH
CH 3
H 3C
(1)
Cl
CHCH 2COOH
CH 3
(2)
COOH
COOH (3)
(4) CH 3(CH 2)4CH=CHCH 2CH=CH(CH 2)7COOH
(5) 4-methylhexanoic acid (6) 2-hydroxybutanedioic acid (7) 2-chloro-4-methylbenzoic acid (8) 3,3,5-trimethyloctanoic acid
1. 解:(1)3-甲基丁酸 (2)3-对氯苯基丁酸 (3)间苯二甲酸
( 4)9,12-十八二烯酸
(5) CH 3CH 2CHCH 2CH 2COOH
CH 3
CHCOOH HO CH 2COOH
(6)
COOH
H 3C
Cl
(7)
(8) CH 3CH 2CH 2CHCH 2CCH 2COOH
CH 3CH 3
CH 3
2.试以方程式表示乙酸与下列试剂的反应。
(1)乙醇 (2)三氯化磷 (3)五氯化磷(4)氨 (5)碱石灰热熔
2.解:(1)
CH 3COOH + C 2H 5OH
H +
CH 3COOC 2H 5 + H 2O
(2)
CH 3COOH + PCl 3
CH 3COCl + H 3PO 3
(3)
CH 3COOH + PCl 5
CH 3COCl + POCl 3 + HCl
(4)
CH 3COOH + NH 3
CH 3COONH 4
CH 3CONH 2 + H 2O
Δ
(5)
△
CH 3COOH
碱石灰CH 4
3.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甲酸、乙酸和乙醛; (2) 乙醇、乙醚和乙酸; (3) 乙酸、草酸、丙二酸;
(4) 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 3 解:
(1) 甲酸 乙酸
乙醛
NaCO 3(+)
(+)(-)
有气体放出Tollens 试剂(+)银镜
(2)
乙醇 乙醚 乙酸
NaCO 3(-)(-)
(+)
有气体放出
I 2 + NaOH
(+)黄色△
(-)
(3)
草酸乙酸丙二酸KMnO4/H+(+)
(-)
(-)
紫色褪去
(-)有气体放出(CO2)
△
(+)
(4)
丁二酸 丙二酸
己二酸
(-)
(+)
(+)
(-)△
(+)有气体放出(CO2)分解产物加2,4-二硝基苯肼
4.完成下列转变。
(1) CH2=CH2 CH3CH2COOH
(2) 正丙醇 2-甲基丙酸
(3) 丙酸乳酸
(4) 丙酸丙酐
(5) 溴苯苯甲酸乙酯
4. 解:
(1)
H2C CH2HBr CH
3
CH2Br1) Mg , Et2O
2) CO2 ; 3) H3+O
CH3CH2COOH
or
H2C CH2HBr CH
3
CH2Br CH3CH2COOH
NaCN CH
3
CH2CN
H3+O (2)
CH3CH2CH2OH H2SO4
△
C
H
CH2
H3C HBr(CH3)2CHBr
Mg Et2O (CH3)2CHMgBr
1) CO2
2) H2O
(CH3)2CHCOOH
(3)
CH3CH2COOH Cl2
P
CH3CH(Cl)COOH OH
-
CH3CH(OH)COOH
(4)
CH3CH2COOH SOCl2CH3CH2COCl CH3CH2COONa
(CH3CH2CO)2O
(5)
PhBr Mg
THF
PhMgBr
1) CO2
2) H3+O
PhCOOH EtOH
H+
PhCOOEt
6. 化合物甲、乙、丙的分子式都是C3H6O2,甲与碳酸钠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乙和丙不能,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可水解,在乙的水解液蒸馏出的液体有碘仿反应,试推测甲、乙、丙的结构。
6.解:
甲为CH3CH2COOH , 乙为
HCOOC2H5 , 丙为CH3COOCH3 . 7.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酸和碱.
(1) 二甲醚和无水三氯化铝; (2) 氨和三氟化硼; (3) 乙炔钠和水7.解:按Lewis酸碱理论:凡可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称为酸,凡可给予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基团成为碱。
Lewis碱:二甲醚, 氨, 乙炔钠. Lewis酸:三氯化铝 , 三氟化硼 , 水.
8. (1) 按照酸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
①乙炔、氨、水; ②乙醇、乙酸、环戊二烯、乙炔
(2) 按照碱性降低的次序排列下列离子:
①C H3- , CH3O-, HC≡C- ;
②C H3O- , (CH3)3CO-, (CH3)2CHO-
8.解:
(1)酸性: ①水>乙炔>氨;
②乙酸>环戊二烯>乙醇>
乙炔
(2)碱性:①CH3->HC≡C- >CH3O-;
②(CH3)3CO->(CH3)2CHO->
CH3O-
9.分子式为C6H12O的化合物(A),氧化后得(B)C6H10O4。
(B)能溶于碱,若与乙酐(脱水剂)一起蒸馏则得化合物(C)。
(C)能与苯肼作用,用锌汞齐及盐酸处理得化合物(D)。
后者的分子式为C5H10,写出(A),(B),(C),(D)的构造式。
9.解:根据题意,B为二元酸,C可与苯肼作用,为羰基化合物,D为烃。
故A可能为环醇或环酮。
依分子式只能为环醇。
所以
OH
(A)
COOH
COOH (B)
O (C)
(D)
10.一个具有旋光性的烃类,在冷浓硫酸中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容易吸收溴。
该烃经过氧化后生成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32的酸。
此酸中的碳原子数目与原来的烃中相同。
求该烃的结构。
10.解:(1)由题意:该烃氧化成酸后,碳原子数不变,故为环烯烃,通式为C n H 2n-2。
(2)该烃有旋光性,氧化后成二元酸,相对分子质量132。
故二元酸为
H2
C
H
C COOH
CH3 HOOC
(3) 综上所述,该烃为有取代基的环烯烃即3-甲基环丁烯。
CH3
11.马尿酸是一个白色固体(m.p.190○C),它可由马尿中提取,它的质谱给出分子离子峰m/z=179,分子式为C9H9NO3。
当马尿酸与HCl回流,得到两个晶体D和E。
D的相对分子质量122,微溶于水,m.p.120○C,它的IR 谱在3200~2300cm-1有一个宽谱带,在1680cm-1有一个强吸收峰,在1600、1500、1400、750和700cm-1有吸收峰。
D不使Br2的CCl4溶液和KMnO4溶液褪色。
但与NaHCO3作用放出CO2。
E溶于水,用标准NaOH滴定时,分子中有酸性和碱性基团,元素分析含N,相对分子质量为75,求马尿酸的结构。
11.由题意:m/z=179,所以马尿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9,它易水解得化合物D和E,D的IR谱图:3200-2300cm-1为羟基中O-H键的伸缩振动。
1680为共扼羧酸的>C=O 的伸缩振动;1600-1500cm-1是由二聚体的O-H键的面内弯曲振动和C-O 键的伸缩振动之间偶合产生的两个吸收带;750cm–1和700cm-1是一取代苯的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
再由化学性质知D为羟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因此,D为PhCOOH.
又由题意:E为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5,所以E的结构为
H2NCH2COOH。
綜上所述,马尿酸的结构为:
C NHCH2COOH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