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2011外国文学史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课程期末考试题

《外国文学》课程期末考试题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简答题1.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2.但丁神曲的二重性及主题思想:3.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4、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5.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那么:6、于连形象:二、比拟题〔第1、2题选其一,第3题必做。

〕1、比拟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2、比拟简·爱和苔丝:3、莫泊桑、契诃夫均为短篇小说大师,试举例〔作品〕分析二人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三、分析论述题:1、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2、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和另一个别离〞。

对此你如何理解?3、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得意、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外国文学课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2.但丁神曲的二重性及主题思想3.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4.堂吉诃德5、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6.巴黎圣母院的美丑对照原那么。

7、于连形象8.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二、比拟题1、比拟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2、比拟简·家和苔丝3、莫泊桑、契诃夫均为短篇小说大师,试举例〔作品〕分析二人创作上的不同特点。

三、分析论述题:1、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2、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说:“有两个灵魂居住在我心胸,一个要和另一个别离〞。

对此你如何理解?3、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得意、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4、析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

5.浮士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是什么?36.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消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吉诃德是个可笑、得意、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37.分析于连形象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外国文学》全书)试卷构成:填空题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论述题2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一、填空题1.《》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题的作品,对后世表现个人经历的小说创作有着先驱的意义。

2.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主义。

3.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1554 年)。

这种小说对18 世纪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崛起有直接影响。

4.创世神话《》流传极广,巴比伦文学反映人们对光明、幸福的追求和对黑暗的憎恶,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原始的理解。

5. 的作品具有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 1980 年代的文学旗手。

二、名词解释1.七星诗社2.《玩偶之家》3.表现主义4. 垮掉的一代5.意识流小说三、简答题1.《伊利亚特》有哪些艺术成就?2.简述巴尔扎克小说《人间喜剧》的写作手法。

3.简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1.试论述古典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具体内涵。

2.谈谈你从卡夫卡《变形记》中得到的启示。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答案(考试范围:《外国文学》全书)一、填空题1.《奥德赛》2.人文3.《小癞子》4.《埃努玛·埃立什》5.村上春树二、名词解释1.七星诗社是16世纪后半叶出现在法国的具有贵族倾向的诗人团体,由龙沙等7人组成。

由杜倍雷执笔的论文《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该社的宣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流派宣言。

龙沙被称为法国第一位近代诗人。

七星诗人肯定生活、热爱自由、反对禁欲主义,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学,强调向希腊语和拉丁语假借词语,对法国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但他们一味模仿古人,轻视民间文学和人民语言,并强调作家必须“出身高贵”,带有明显的贵族偏见。

2.《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问题剧及社会心理剧。

《外国文学史》期末题库

《外国文学史》期末题库

《外国⽂学史》期末题库《外国⽂学史》期末题库⼀、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贯穿希腊神话的基本思想是()。

A、偶像崇拜B、命运观念C、⼈本主义D、现实主义2、在古代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帕⾥斯把写有"给最美的⼥神"的⾦苹果判给了(),其原因是她许诺使他得到⼈间最美的⼥⼈。

A、维纳斯B、雅典娜C、阿芙洛狄忒D、赫拉3、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与战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张⼤⽹捉住,众神哄堂⼤笑。

在古希腊⼈看来,这些都是( )。

A、理性不能克制情欲的表现B、缺乏道德意识的表现C、婚姻状态尚不稳定的表现D、神和⼈⼀样有七情六欲的表现4、⼀般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某个神的祭祀,这个神是()。

A、狄俄尼索斯B、得墨忒⽿C、雅典娜D、阿瑞斯5、古希腊悲剧主要取材于()。

A、社会现实⽣活B、神话和史诗C、历史著作D、古希腊悲剧6、在欧洲⽂学史上,第⼀部为妇⼥鸣不平的作品是()。

A、荷马的《奥德修纪》B、但丁的《新⽣》C、骑⼠叙事诗《特⾥斯丹和伊瑟》D、欧⾥庇得斯的《美狄亚》7、骑⼠⽂学反映了()的思想意识。

A、教会B、世俗封建主C、市民D、劳动⼈民8、但丁将《新⽣》献给了他钟爱的少⼥,这个少⼥是()。

A、贝阿特丽采B、圣母玛丽亚C、劳拉D、玛⽢泪9、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地狱的是()。

A.荷马B.维吉尔C.柏拉图D.亚⾥⼠多德10、( )是⽂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A、英国B、西班⽛C、意⼤利D、法国11、⽂艺复兴时期,欧洲⽂学的主潮是( )。

A、英雄史诗B、教会⽂学C、骑⼠⽂学D、⼈⽂主义⽂学12、⽂艺复兴时期的名著《⼗⽇谈》的核⼼思想是()。

A.反对个⼈主义B.宣扬“幸福在⼈间”C.倡导英雄主义D.宣扬封建迷信13、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

A、《⼩癞⼦》B、《汤姆?琼斯》C、《堂?吉诃德》D、《巨⼈传》14.莎⼠⽐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A.⼀出阴沉的喜剧B.⼀出乐观的悲剧C.⼀出乐观的喜剧D.⼀出阴沉的悲剧15、莎⼠⽐亚悲剧中的麦克⽩杀死国王,⽬的是( )。

外国文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实用1篇

外国文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实用1篇

外国文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实用1篇外国文学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4分)1.古希腊“悲剧之父”是(A)。

A.埃斯库罗斯B.欧里庇德斯C.荷马D.索福克勒斯2.《鸟》表达了阿里斯托芬的(C)。

A.反战思想B.主张和平的思想C.乌托邦思想D.__思想3.《罗兰之歌》通过对罗兰奋勇拼杀、战死疆场的描写所要表达的主题是(B )。

A.悲观__ B.爱国__ C.__ D.人文__4.列那狐同比自己强大的狮子、狼和熊进行周旋和__,目的是(D )。

A.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等B.__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同强权进行__C.展现其叛逆性格D.纯粹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小动物5.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的是(B)。

A.斯宾塞B.维伽C.马洛D.本-琼生6.被称为“非洲现代诗歌奠基人”的塞内加尔诗人是(C)。

A.乌斯曼B.奥约诺C.桑戈尔D.阿契贝7.为法国古典__奠定理论基础的是(C)。

A.笛卡尔B.拉辛C.布瓦洛D.黎希留8.英国感伤__小说是(C)。

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列佛游记》C.《感伤旅行》D.《汤姆-琼斯》9,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是(C )。

A.西班牙流浪汉典型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10.__称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A )。

A.“辩证法的杰作” B.“无与伦比的作品” C.“心灵的辩证法”的杰作D.“唯物辩证法”的作品11.俄国文学史上的“新人”的形象是(C)开创的。

A.果戈里B.普希金C.屠格涅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12.以维尔特为__的德国工人诗歌属于(A)。

A.无产阶级文学B.资产阶级文学C.小市民文学D.批判现实__文学13.斯丹达尔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土比亚》被认为是(B)。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套汇编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套汇编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3套汇编(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雅可夫斯基的揭开了30年代苏联诗坛序幕的长诗是()。

A.《穿袜子的云》 B.《列宁》 C.《放开喉咙歌唱》 D.《好!》2.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并受到列宁高度评价的讽刺诗是()。

A.《向左进行曲》 B.《开会迷》 C.《一亿五千万》 D.《放开喉咙歌唱》3.马雅可夫斯基的描写苏维埃共和国从诞生、巩固到繁荣昌盛全过程并被誉为苏联革命英雄史诗的诗作是()。

A.《放开喉咙歌唱》 B.《列宁》 C.《一亿五千万》 D.《好!》4.被称为马雅可夫斯基从事文学创作的纲领和20年创作的总结性诗作是()。

A.《放开喉咙歌唱》 B.《向左进行曲》 C.《列宁》 D.《好!》5.苏联当代文学的“第一只春燕”指的是()。

A.特罗耶波利斯基的《农艺师手记》 B.田德里亚科夫的《不称职的女婿》C.奥维奇金的《区里的日常生活》 D.扎雷金的《今年的春天在蒲扬诺夫卡》6.苏联文学中开启了“集中营文学”先河的作品是()。

A.爱伦堡的《解冻》 B.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C.帕斯捷尔纳克的《日内瓦医生》 D.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焦尔金游地府》7.法国的安德烈•纪德创作的惟一的长篇小说(也被称为是“连环小说”)是()。

A.《田园交响乐》 B.《蒂博之家》 C.《黛累丝•德斯盖鲁》 D.《伪币制造者》8.英国作家维尔斯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其被英国文坛称为“天下奇书”的作品式()。

A.《隐身人》 B.《时间机器》 C.《星际战争》 D.《莫若博士岛》9.英国威廉•戈尔丁创作的被称为典型“荒岛小说”的是()。

A.《继承人》 B.《自由堕落》 C.《绳王》 D.《看不见的黑暗》10.毛姆是英国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其成名作是()。

A.《人性的枷锁》 B.《月亮和六便士》 C.《寻欢作乐》 D.《刀锋》11.托马斯•曼的代表作是()。

A.《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 B.《绿蒂在魏玛》 C.《浮士德博士》 D.《布登勃洛克一家》12.斯蒂芬•茨威格的“压卷之作”是()。

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3)》期末考试试卷A及参考答案

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3)》期末考试试卷A及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课程名称外国文学(3)课程编号 任课教师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 1、法国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1830年,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出版了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在当时文坛展开的一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文艺论争中,司汤达还出版了著名文艺论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书被誉为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理论著作。

2、巴尔扎克笔下的资产者形象系列中,刻画得最出色的暴发户有三个:高布赛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福楼拜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个副标题“外省风俗”;《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主人公一系列怪诞的梦揭示了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生命存在,欲望不止;生命与欲望同在,生命与痛苦、焦虑同在;过度的压抑、克制只会导致伪善或人格分裂。

4、狄更斯的小说大致塑造了四类人:__________________、坏蛋、______________________、革命者;《_________________》中葛雷硬的性格基本特征为“事实哲学”。

5、丹麦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研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最具权威性的理论著作。

系别: 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密----------------------------------封-----------------------------线---------------------------------------------------------(共3题,每题5分)1、2、“新美学原理”3、“狄更斯式的人道主义”(共2题,每题15分)1、于连2、苔丝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1、《人间喜剧》有多少部?出场人物有多少个?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大约有多少个?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哪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其创作重心放在哪个部分?“风俗研究”根据表现内容不同又分成哪6个场景?2、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五、论述题:(共1题,25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红与黑》、《拉辛与莎士比亚》2、葛朗台、纽沁根3、《包法利夫人》、《圣安东尼的诱惑》4、理想的男女主人公、各种各样的怪人、《艰难时世》5、《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5分)1、“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为了使作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采用的方法,即主要人物在多部作品中反复出现,通过“续写”的方式展示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从而把不同的作品有机地联系起来。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题库(含答案)

外国文学史一、填空题/选择题1.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是(埃涅阿斯纪)。

2.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是(萨福)。

3.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将写有“给最美的女神”的金苹果给了(阿佛洛狄忒)。

4.《农事诗》是(维吉尔)的作品。

5.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典)。

6.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戏剧、史诗)。

7.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8.在《伊利亚特》中,出现的英雄人物形象有(帕里斯、赫克托尔、阿喀琉斯、阿伽门农)。

9.中世纪文学一般是指(欧洲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文学)。

10.以下属于欧洲中世纪早期史诗的代表作是(《贝奥武夫》)。

11.《罗兰之歌》的主题是(歌颂爱国精神)。

12.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著名的神学思想家,他的基督教经典著作(《忏悔录》),同时被认为教父文学经典之作。

13.但丁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新生》)。

14.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

15.骑士精神以(忠君、护教、行侠)为信条,尚武,重视荣誉,爱慕和崇拜贵妇人。

16.《神曲》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狱》、《炼狱》、《天堂》)。

17.骑士文学的体裁有哪几种(骑士叙事诗、骑士抒情诗)。

18.“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创作为哪位剧作家的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莎士比亚)。

19.下列哪部作品的发表使西班牙的“骑士小说”从此销声匿迹(《堂吉坷德》)。

20.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21.人文主义的发祥地是(意大利)。

22.谁被史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

23.下列哪些是莎士比亚的作品(《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暴风雨》)。

24.下列属于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人物的是(克劳狄斯、雷欧提斯)。

25.下面属于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的是(《亨利四世》、《查理二世》)。

26.七星诗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杜贝莱、龙沙)。

27.著名古典主义喜剧《伪君子》的作者是(莫里哀)。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外国文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外国文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外国文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外国文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0分1.《九三年》2.劳资矛盾3.超验主义4.王政复辟5.功利主义6.《钦差大臣》7.民主主义对贵族阶级8.《卢贡—马卡尔家族》9.《羊脂球》10.“迷惘的一代”二名词解释5×4 (20分)1.新人形象这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取代“多余人”形象的一类新的文学主人公形象。

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的受过教育的代表,他们不是贵族,而是官吏、小市民、商人、农民”。

他们具有批判精神、实干精神和崇高理想,并在生活中坚持合理的利己主义。

最早描写“新人”形象的是屠格涅夫的《前夜》和《父与子》,真正创造“新人”典型的是车尔雪夫斯基2.心灵辩证法这是车尔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描写方式的一个概括,认为托尔斯泰“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即是说,托尔斯泰注重于人物心理过程的描写,使之既符合人物性格的逻辑,又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既关注其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的真实性,又注重与其他阶段的逻辑联系,从而使得整个作品本身实际上也成了一部人物性格和心灵发展史。

3.美丑对照原则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针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所提出来的一种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认为现实生活中,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所以文艺创作也应该符合生活的真实,同时描写美与丑;当然诗人在反映过程中应当发挥主观作用,对于美和丑进行理想化或夸张,使之形成鲜明对照;其目的是为了让丑来反衬美,使美显得更美。

4.宪章派文学这是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群众创作的文学,属于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革命战斗性,并体现出国际主义精神。

其主要的艺术形式是诗歌,代表作有琼斯的《未来之歌》、梅西的《红色共和党人抒情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骑士抒情诗:即普罗旺斯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

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

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宗教、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

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

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

《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

7、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

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

小说主人公大多是广大的破产者、流浪汉,靠个人机智谋求生存,以玩世不恭对待生活。

无名氏的《小癞子》是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流浪汉小说。

8、“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文学社团,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大学才子派作家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

主要代表作家有:黎里、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

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1、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政治上拥护王权,颂扬贤明君主;思想上宣扬理性克制个人情欲,坚持唯理主义;艺术上主张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讲究艺术规范,要求遵守“三一律”。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4、哲理小说:是18世纪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用小说的形式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和社会看法。

不重视情节、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把人物的形象作为一种寓意,常用体裁有书信体、对话体、游记体等。

哲理小说对开启民众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古典主义:1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2 基本特征:(1) 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2) 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3) 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

(主张“三一律”)巴洛克文学:1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

2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

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

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

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

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

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

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

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

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

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

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

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

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

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

3形式多样化。

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

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

1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

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3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

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

4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普罗旺斯抒情诗:(1) 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2) 普罗旺斯所所抒情诗受民间诗歌影响较大,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故事。

(3) 最著名的《破晓歌》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

具有反禁欲主义和反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

流浪汉小说:1 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

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2 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无名氏《小癞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大学才子派:1是在莎士比亚之前。

“大学才子”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

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史》。

巴洛克文学:1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

2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

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伊利昂纪》的主题一、弘扬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如阿喀琉斯的奋勇当先和所向披靡,赫克托耳的为国家和荣誉而献身。

二、赞美集体主义和理性精神如奥德修斯的劝和与帕特洛克罗斯的冒名出战;赫克托耳的自白和请求。

三、宿命思想(命运观)如宙斯用象征命运的天平来预判英雄的生死:四、悲剧意识(反战的一面)战争带来的悲剧和苦难。

如安德罗玛克的悲情:五、对权威的质疑权威的依据主要是门第、官位和年龄,即主要来自天赋身份。

如阿伽门农出身高贵(阿特柔斯的子孙)、官阶高(联军统帅),所以有权有威。

还有涅斯托尔因为年岁大经验多而受到尊重,有资格站出来排难解纷。

反之,士兵特尔西特斯在会场上指责阿伽门农时,却被奥德修斯辱骂责打:因为地位低、长得丑,所谓人微言轻,所以根本没有话语权。

但另一方面,阿基琉斯对阿伽门农的指责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这里,权威性的依据到底是天赋的还是获得的,有着明显的分歧浮士德形象——探索者、进取者。

他不满足书斋里的知识(陈旧的知识)想掌握魔术(新的知识),后来又得到恶魔(知识的运用者和发明者)之助。

但依然无法实现乐土理想。

最终进入天国要靠“永恒的女性”(玛格蕾特——圣母)的接引。

所以说天启理性高于人类理性。

歌德终究未能超越宗教思想框架。

另一方面,歌德并没有给我们描绘一个传统的天国神话,而只是描写浮士德的灵魂不断上升的进程,这个进程对于挣脱了肉身的灵魂来说是无限的,在歌德看来,这种对无限宇宙的探索不是功利的,而是植根于人类的本性。

为什么说《浮士德》是一部“悲剧”?并不是否定浮士德的与生命始终的探索进取的创造精神,而是说在此过程中一定会有悲剧性事件出现。

如玛格蕾特,如被吓死的老人。

这是一种类似于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观点,当然歌德对那些不幸者是充满同情的。

但并不因此否定浮士德(人类)的不断进取和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