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打样教案

合集下载

活性轧染实验打样 教案

活性轧染实验打样 教案

活性染料轧染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活性染料轧染的工艺配方及染色条件,使学生具有正确、合理地制定工艺参数的技能,为今后染整工作奠定基础。

本次实验采用一浴法完成活性染料对纯棉织物的轧染。

二、实验原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的染液,使染料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

染料的上染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过程中完成的。

三、实验过程(一)、实验准备1、仪器设备:烧杯(250ml)、天平、玻璃棒、角匙、洗耳球等2、药品:活性染料、碳酸钠、碳酸氢钠、肥皂3、材料:每份 8cm×15cm 纯棉平布,每人 2 块。

(二)、实验工艺配方及工艺条件织物每份 8cm×15cm,染液30ml处方:1、轧染液:(每小组各配制每液400mL)活性红 30g/L活性黄 30g/L活性蓝 30g/L2、碱剂:(各组自配)小苏打 15g/L(0.5g)3、工艺流程织物→浸轧染液(室温,二浸二轧)→烘干→汽蒸(102℃,5min)或焙烘(130℃,2min)→冷水洗→皂洗→水洗→烘干(三)、操作步骤(一浴法)1、将织物投入染液,在室温下二浸二轧,每次浸渍时间为 20s 左右,浸轧后的织物在电炉上烘干。

2、将烘干织物置于蒸箱中汽蒸5min。

3、取出后经冷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四、注意事项1、织物轧液要均匀,轧液前后不宜碰到水滴。

2、烘干时注意防止泳移,烘干温度在 80-90℃为宜。

五、实验结果与报告1、贴样。

附浓度计算:(例如,母液浓度30g/L,稀释后体积30毫升)C浓*V浓=C稀*V稀(1) 打样浓度C稀(g/L)=C浓*V浓/ V稀=30g/L*V浓mL /30mL=V浓(g/L)(2) 打样吸料(1g/L,3g/L,5g/L,10g/L,15 g/L)V浓=C稀*V稀/ C浓=(1g/L,3g/L,5g/L,10g/L,15g/L)*30mL /30g/L =(1,3,5,10,15)*1mL。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教学设计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教学设计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册教学设计简介染整工艺与原理是纺织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包含了纺纱染整和印染两个部分。

在这门课中,学生将学习染料的颜色、结构、相互作用、染色机理和染色反应行为。

同时,学生也将学习到布料染色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浸泡、搅拌、调整pH值和温度等。

教学目标•了解染料的分类和用途•理解染色工艺的流程和原理•掌握布料染色的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学习印染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版画制作、印染过程和染色行为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本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纺纱染整1.染料概述和分类,染料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2.染色原理和染料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染色快速性3.染料浆料制备、染色机等基础设备的介绍4.布料染色工艺流程和各个环节的条件要求时间安排:1周(8学时)第二部分:印染1.版画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硬版和木版制作、涂墨和印刷2.印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是版画印刷和染色的过程3.印染工艺的染色原理和相关染色行为时间安排:1周(8学时)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课堂授课和实验室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其中,实验室实践将会占据大部分课程时间,在实验室中,学生将学习到真实的染色工艺过程,并通过实践掌握相关的实际技能。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平时出勤率:20% - 实验报告和总结:40% - 期末考试:40%教学评价本课程最终的教学效果将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 学生对染色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 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表现和操作技巧 -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作业提交的信函 -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我们将最终得出每个学生在本项课程中的综合评价结果。

染整打样教案

染整打样教案

染整打样教案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案班级13染整技术课程染整打样教师许凯鸿日期课题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课时 2 教具打样相关仪器授课教材《染整打样》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染整打样常用的设备种类、工艺适用性、性能特点;2、了解各种打样设备的基本结构、运转(动作)过程、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3、掌握打样常用设备的操作、有关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编程方法;4、掌握打样常用仪器的使用清洁和保管方法。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难点: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授课类型堂授,综合课教学关键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作业布置1.简单总结一下染整打样设备有哪些特点?2.操作使用打样设备要注意哪些问题?3.标准光源灯箱中,D65、CWF、TL84、UV等各代表什么光源?课后附记染整打样离不开染整打样的设备。

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之后染整打样实践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学课题三原色拼色样卡制作项目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一、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1、移液管:常用来吸取染料母液或助剂溶液的计量器具。

在使用时,要规范操作,以确保所移取的溶液体积准确。

(1)移液管的选用分为胖肚式和直管式。

管上有“吹”字则为吹出式,即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无“吹”字的或标注“快”字的不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

使用前要看清。

为了减小溶液移取时的体积误差,在使用前,需根据移取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

在移液管上端有一色块,色块上方数字即为移液管的规格,色块下面的数字为移液管的精度。

一般选取移液管规格等于需移取溶液的体积。

选取的移液管的规格要大于或等于移取溶液的体积,而不宜用小于移液体积的移液管分次移取;大于溶液的体积时,要选取相近规格的移液管。

对于不同吸料量要选用正确的移液管,一般规定:0.93mL以下选用1mL吸管0.93~1.8mL选用2mL吸管1.8~4.6mL选用5mL吸管4.6~9.3mL选用10mL吸管9.3mL以上选用15mL吸管(2)吸料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①吸料时,身体站直,左右手分执洗耳球与吸管,吸管与水平面垂直并紧靠瓶口(打样瓶或料瓶)内壁。

染整技术培训教材(28页)

染整技术培训教材(28页)

染 整 基 础 知 识第一章 漂染基础知识一、 织物及只要化学结构性能 1、纺织纤维的分类纺织纤维{2、常用纺织物及主要化学性能1) 棉织物 棉织物耐碱不耐酸,强酸(如H 2SO 4)会引起织物损伤强力下降,而使织物失去使用价值。

2) 涤纶织物涤纶织物耐酸不耐碱,当强碱(如NaOH )浓度浓度较大且在一定的温度·时间作用下,碱液会侵蚀涤纶,使涤纶溶解。

3) 涤棉织物(T/C ) 是棉的涤的混纺织物。

二、 染化剂及其性能 1、酸和碱1)酸是溶于水中会带有或轻或重的酸味,常见的酸有:硫酸、冰醋酸、草酸等。

2)碱是带有涩味及手感滑腻,常见的碱有:烧碱、纯碱、小苏打、磷酸二钠、硅酸钠等。

3)PH 值与酸碱强弱的关系 ①PH 值分1~14PH 值小—酸性强 PH 值大—碱性强 PH 值=7—中性②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PH=7 →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③酸遇碱会产生中和,生成非酸非碱的盐和水如2NaOH+H 2SO 4=Na 2SO 4+H 2O (烧碱) (元明粉)2、氧化剂和还原剂1) 常见的氧化剂:如双氧水、次氯酸钠 2) 常见的还原剂:如保险粉、亚硫酸钠3、常见助剂及其作用1) 渗透剂:减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纤维易被润湿渗透2) 洗涤剂:起洗涤作用,使织物上的污物易于去除,长做煮漂助剂3) 烧碱(NaOH ):强碱,作棉布煮练剂,亦可作剥色助剂,用后应用酸中和方可洗清 4) 纯碱(碳酸钠Na 2SiO 3):作软水剂,T/C 织物煮练助剂及活性染料固色剂 5)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 3):可作活性染料固色剂 6) 磷酸三钠:Na 3PO 4起软水作用 7) 六编磷酸钠:起软水作用8) 硅酸钠(Na 2SO 4):作棉布煮练助剂,亦可作双氧水漂白的稳定剂 9) 双氧水(H 2O 2):漂白剂,对织物起漂白作用,也可作脱氧剂10)亚硫酸钠(Na 2S 2O 3):作棉织物煮练助剂,防止棉织物脆损,亦可作残氧中和剂及去氯剂 11)硫化钠(Na 2S ):硫化染料染色助剂,使硫化燃料充分还原溶解 12)次氯酸钠(NaClO ):作漂白剂,亦可剥色及洗缸天然纤维化学纤维{ {植物纤维 如棉麻等动物纤维 如羊毛、蚕丝等人造纤维 如粘胶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晴纶、维纶、丙纶等13)食盐(NaCl)或元明粉(Na2SO4):作直接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的促染剂,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14)保险粉(NaS2O4):强还原剂,起剥色及还原清洗作用15)分散剂(或扩散剂):作分散燃料染色助剂,使分散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保证染液的稳定性16)冰醋酸(HAC):作分散染料染色助剂调节PH值,作碱的中和剂17)硫酸铵[(NH4)2SO4]:作分散染料的抗碱剂,亦可起跳级PH值作用18)匀染剂:能使染料均匀上染,达到匀染效果19)草酸:可洗除织物上的锈斑20)固色剂:(固色剂Y或M)使直接染料牢固着在纤维上,从而提高染色牢度21)柔软剂:与纤维结合或吸附在纤维表面,起润湿作用,改善织物的手感22)平平加O:作直接,活性染料匀染剂23)光油灵:清除纤维上的油污24)膨化剂:使纤维膨化,有利于料渗透到纤维的内部25)修补剂:使纤维吸色均匀,有利于匀染26)增白剂:提高漂白布的白度27)消泡剂:减少或去除溶液的泡沫28)大苏打:作接脱氧剂,除残氧29)太古油:作硫化染料染色渗透剂,渗透力强可使硫化黑,布马黑,手感柔软30)尿素:增溶剂,亦可作硫化染料防脆剂三、染色的基础知识1、什么称为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1)染色:是指染料从染液面转移到纤维上,使纤维染上颜色的过程。

染整加工概述教案模板范文

染整加工概述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染整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掌握染整加工的常用方法和原理;3. 理解染整加工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染整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染整加工的常用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1. 染整加工的原理;2. 染整加工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染整加工相关实物或图片;3. 实验室或模拟操作场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染整加工吗?它在服装制作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染整加工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讲解染整加工的常用方法和原理;3. 分析染整加工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演示1. 演示染整加工的常用方法,如:染色、印花、烫金等;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亲身体验染整加工过程。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染整加工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总结染整加工的原理和技巧。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染整加工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染整加工的其他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染整加工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原理,并认识到其在服装制作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染整加工过程;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2.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的情况。

技校纺织染整课程设计

技校纺织染整课程设计

技校纺织染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纺织染整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纺织染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纺织染整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熟悉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操作纺织染整设备,进行纺织品的染色和整理;具备纺织品质量检验和控制的能力;能够进行纺织品设计和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纺织染整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纺织染整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纺织染整的基本理论:包括纺织品的结构、性质和分类;染料的性质、分类和应用;整理剂的性质、分类和应用。

2.纺织染整的基本知识:包括纺织品的染色、印花和整理工艺;纺织品的设计和生产;纺织品的质量检验和控制。

3.纺织染整的基本技能:包括纺织品的染色、印花和整理操作;纺织品设计和创新;纺织品质量检验和控制操作。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纺织染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纺织染整行业的实际运作和新技术应用。

4.实验法: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动手实践。

艺术染整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艺术染整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染整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扬。

教学内容:1. 艺术染整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2. 染整工艺的基本流程3. 常见染整技术及其特点4. 艺术染整作品欣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些艺术染整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艺术染整技术吗?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艺术染整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a. 解释艺术染整技术的定义。

b. 介绍艺术染整技术的原理。

c. 分析艺术染整技术的应用领域。

2. 染整工艺的基本流程a. 介绍染整工艺的各个环节。

b. 分析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染整工艺的基本流程。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艺术染整技术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一些艺术染整作品,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艺术染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吗?二、新课讲授1. 常见染整技术及其特点a. 介绍常见染整技术,如扎染、蜡染、版画等。

b. 分析各种染整技术的特点。

2. 艺术染整作品欣赏a. 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染整作品。

b. 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技法等方面欣赏作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染整技术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 作品展示: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的表现力、创意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XXXX-《纺织品染整》课程设计-陈英华

XXXX-《纺织品染整》课程设计-陈英华

XXXX-《纺织品染整》课程设计-陈英华整体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纺织品染整所属系部:染化工程系制定时刻:2013-4-17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差不多信息一、课程定位1. 岗位分析通过企业调研分析,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就业分为纺织品检验与纺织品贸易两大方向。

能力分析见表1。

其核心职业岗位有:初次就业岗位:纺织纤维检验工、印染制品检验工、印染工艺检验工及外贸跟单员、单证员、营销员(1-3年,初做者)。

二次晋升岗位:化验室组长、质量操纵员、外贸业务员、客户经理等(3-5年,有体会的基层治理者)以后进展岗位:质检质控主管、外贸业务经理,销售主管、生产主管及其他产品的外贸经理、销售经理等及资深客户经理、高层治理者。

表1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注:带*者为核心岗位课程《纺织品染整》对应的初始就业岗位有:跟单员、印染制品检验工、印染工艺检验工,培养的能力是晋升岗位:质检质控主管和业务经理职业能力的必备基础。

其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见表2。

表2 课程《纺织品染整》面向的要紧岗位要求2. 课程分析中职教育层次未设置本专业,一般高校的本专业不开设此课程。

但由表2能够看出,“跟单员”、“印染工艺检验工”和“印染制品检验员”均要求把握纺织品染整工艺原理,具备一定的染整工艺流程制订能力,较好的打样方法和原理明白得能力。

因此,为了增强毕业生印染产品检验、操纵和跟单能力,与兄弟院校不同,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了《纺织品染整》课程,并按照毕业生的工作体验反馈要求,将本课程界定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

见表3。

表3 《纺织品染整》课程定位讲明.表中带*的课程为核心课程由表3能够看出,先导课程《纺检贸易职业导论》、《分析与检测技术》和《纺织材料与检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专业信息、分析化学和纤维检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本课程为《染整跟单》、《织染品病疵分析》和《顶岗实习》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案班级13染整技术课程染整打样教师许凯鸿日期课题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课时 2 教具打样相关仪器授课教材《染整打样》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染整打样常用的设备种类、工艺适用性、性能特点;2、了解各种打样设备的基本结构、运转(动作)过程、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3、掌握打样常用设备的操作、有关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编程方法;4、掌握打样常用仪器的使用清洁和保管方法。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难点: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授课类型堂授,综合课教学关键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作业布置1.简单总结一下染整打样设备有哪些特点?2.操作使用打样设备要注意哪些问题?3.标准光源灯箱中,D65、CWF、TL84、UV等各代表什么光源?课后附记染整打样离不开染整打样的设备。

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之后染整打样实践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学课题三原色拼色样卡制作项目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一、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1、移液管:常用来吸取染料母液或助剂溶液的计量器具。

在使用时,要规范操作,以确保所移取的溶液体积准确。

(1)移液管的选用分为胖肚式和直管式。

管上有“吹”字则为吹出式,即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无“吹”字的或标注“快”字的不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

使用前要看清。

为了减小溶液移取时的体积误差,在使用前,需根据移取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

在移液管上端有一色块,色块上方数字即为移液管的规格,色块下面的数字为移液管的精度。

一般选取移液管规格等于需移取溶液的体积。

选取的移液管的规格要大于或等于移取溶液的体积,而不宜用小于移液体积的移液管分次移取;大于溶液的体积时,要选取相近规格的移液管。

对于不同吸料量要选用正确的移液管,一般规定:0.93mL以下选用1mL吸管0.93~1.8mL选用2mL吸管1.8~4.6mL选用5mL吸管4.6~9.3mL选用10mL吸管9.3mL以上选用15mL吸管(2)吸料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①吸料时,身体站直,左右手分执洗耳球与吸管,吸管与水平面垂直并紧靠瓶口(打样瓶或料瓶)内壁。

吸取溶液前,将溶液摇匀。

吸取溶液时,把管尖插入液面以下1~2cm中,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洗耳球尖端接在管口,慢慢松开左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

当液面升高至目标刻度以上约1cm时,迅速把管尖轻压至瓶底(以免溶液回流过快),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以免溶液回流过低于刻度而重新吸液),将移液管向上提,使其离开液面,并将管的下部沿料瓶内壁转两圈,以除去管外壁上的溶液,必要时用滤纸擦净管外壁液体。

这样吸管壁上残留染料最少,才能保证吸料精确度。

然后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缓慢转动,使食指稍稍松动,让管中多余溶液缓缓流下,当移液管溶液的弯月面与目标刻度标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②放料时一般要从“0”刻度线开始放,吸管嘴不能插入液面下。

左手改拿接收器。

将料瓶或打样瓶倾斜,使内壁紧贴管尖成45度倾斜,移开右手食指,让管中溶液自由流入,并停留规定时间,转动一圈后取出。

如不是满刻度移取溶液(如用10 mL吸管移取6.5 mL溶液),食指稍稍松动,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放至流出的液体体积为所需液体体积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压紧管口,离开接受器,将剩余溶液放回料瓶中。

在染整打样中,常常用两种以上的染料拼色,一个染杯中通常要移取两种及导入新课:问题引导法(学生回答)PPT课件两种以上的染料溶液,在移取第二只染料时,若不小心放入过量溶液,则需要重新配制染液,给打样带来很多不便。

为此,在打样配液时,一般采用剩余体积移取法,即首先调节吸管液面到管内剩余溶液体积等于需移取溶液的体积,再将吸管内溶液全部放入到染杯中。

③吸料过程中始终保持视线同吸管内液面在同一水平面线上(以染液分界面的细线为准)。

吸料有气泡时需放下后重吸。

吸料后小心轻放刻度管,以免刻度管尖端被破损,造成吸料不准。

④吸管在第一次吸料时,要用染液润洗吸管,以防吸管内的残留水混入染液中而影响打板准确性。

⑤专管专用,切不可不同染料、不同颜色、不同浓度共用一支吸管。

2、容量瓶在染整化验室时,容量瓶是经常被用来配制染料母液的,以确保染料母液浓度的准确性。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方法如下:(1)检漏在使用前要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

操作方法:在容量瓶内注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观察容量瓶有否漏水。

若不漏水,再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

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均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

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2)称量与化料取干净无水的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清零除皮,然后少量多次加料至需要量。

用适量水溶解后,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引流到容量瓶内,首先将玻璃棒一端斜靠搭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接触容量瓶口,以防液体流到容量瓶外壁,再把烧杯尖口处紧贴玻璃棒,缓缓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为保证容质充分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水少量多次冲洗烧杯,每次洗液均同法转移到容量瓶里。

对于易溶的溶质,一般洗涤3次即可。

对于溶解不充分的则可不拘于洗涤次数,以洗净烧杯为止。

(3)定容往容量瓶内加入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cm左右后,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与标线正好相切。

如加水超过标线,则需重新配制。

(4)摇匀将瓶塞盖紧,把瓶体不断倒转、摇动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略低于刻度线,不要往瓶内添水,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否则将使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5)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事项:①容量瓶的容积是特定的,所以一种型号的容量瓶只能配制规定体积的溶液。

在配制溶液前,先要明确需配制溶液的体积,然后再选用相同规格的容量瓶。

②不得在容量瓶直接溶解染料,应将染料在烧杯中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整个配液操作所用的水的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规定容积。

④容量瓶不能加热。

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用烧杯溶解并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一般的容量瓶是在20度的温度下标定的,若将温度较高或过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容量瓶则会热胀冷缩,所量体积就不准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里,一起讨论问题。

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不准确。

⑤容量瓶只能用于配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染料溶液在容量瓶内壁附着,导致清洗困难。

⑥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为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纸条,塞上瓶塞。

⑦定容时,不要用手掌握着瓶肚,以免瓶内溶液受热而造成定容体积及浓度的误差。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和存放1、洗涤剂及使用范围玻璃仪器沾污情况主要是染料或色浆,根据玻璃仪器的沾污程度不同,常用的洗涤剂有洗洁精、稀硫酸、纯碱等。

用于可以直接用刷子刷洗的仪器,如烧杯、锥形瓶、试剂瓶等。

如移液管、吸管、容量瓶等特殊形状的仪器不便用刷子洗刷,可以采用洗洁精、稀硫酸、纯碱等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自来水冲洗。

如果污垢不易洗净,可以采用洗液来洗涤。

用洗液洗涤仪器,是利用洗液本身对污物的化学作用,将污物去除。

因此需要浸泡一定时间,让洗液与污垢充分反应。

洗液是根据不同洗涤要求而配制的,具有不同的洗涤作用,常用的制备及使用如下:碱性洗液用于洗涤有油性污物的仪器。

洗涤时采用长时间(24小时以上)浸泡法或浸煮法。

但要戴乳胶手套进行清洗操作,不可直接用手从碱性洗液中捞取仪器,以免烧伤皮肤。

常用的碱性洗液有:碳酸钠洗液、碳酸氢钠、磷酸三钠洗液等,可根据需要配制成不同浓度。

草酸洗液将20克草酸及约30ml冰醋酸溶于1000ml水中,草酸溶液既呈酸性又有还原作用及络合作用,可以洗涤织物上的锈斑,也可用于洗除玻璃仪器的水垢附着的染料颜色。

2、洗涤玻璃仪器的步骤与要求:根据玻璃仪器的用途不同,对仪器的清洁程度要求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洗涤方法。

用水刷洗首先用水冲去仪器上带有的可溶性物质,再用毛刷蘸水刷洗以刷去仪器表面黏附的灰尘用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市售洗洁精2%或用洗衣粉5%的水溶液,刷洗仪器。

必要时可将洗液加热以提高洗涤效力,或经短时间浸泡后洗涤。

用去污粉刷洗将刷子蘸上少量去污粉,将仪器内外全刷一遍后,用自来水冲洗,以至肉眼看不见有去污粉时,再冲洗1~2次即可。

对于染整打样用的玻璃仪器,如染杯、烧杯等,原则是只要能够保证仪器内壁附着物不影响染色色光、牢度及得色量即可。

平时用洗洁精洗涮即可,当有色污垢附着时,可用草酸洗液或少量洁厕剂洗涤。

3、玻璃仪器的干燥一般染色用烧杯、锥形瓶及染杯等仪器洁净即可使用。

需要干燥时可采取晾干或烘干。

晾干:将洗净的仪器在无尘处倒置控去水分,让其自然干燥。

可用安有支架可倒挂仪器的架子或带有透气孔子的玻璃柜放置仪器。

烘干:将洗净的玻璃器皿滴去水分,放在烘箱内烘干,烘箱温度为105~110度,烘1小时左右即可,量器不可置于烘箱中烘燥。

三、作业1.简单总结一下染整打样设备有哪些特点?2.操作使用打样设备要注意哪些问题?3.标准光源灯箱中,D65、CWF、TL84、UV等各代表什么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