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元素和元素符号)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课时二 元素符号与元素周期表 课件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课时二 元素符号与元素周期表   课件

课后作业
14.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的意义: (1)一个铁原子: Fe ;

(2)三个氯原子: 3Cl ; ⁠
(3)硫元素: S ; ⁠
(4)镁: Mg ; ⁠
(5)Al: 铝元素 , 一个铝原子 , 铝 ; ⁠
(6)O: 氧元素 , 一个氧原子 ; ⁠
(7)2N: 2个氮原子 。 ⁠
课后作业
1. (2024·湖南)下列创意灯笼上的元素名称及符号截 图中,有书写错误的是( C )
A
B
C
D
课后作业
2.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
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C )
A. 2O
B. H2
C. He
D. Cl
课后作业
3. 请书写下列易混的元素符号:
镁和锰
氯和铝
Mg⁠
Mn⁠
银和汞
D. C60
课后作业
12. (2024·遂宁)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 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 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镓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 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C. 图中 x 的数值是8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g
A. A、D同族 C. A、B同周期
(第9题) B. 原子序数E<C D. C、F化学性质相似
课后作业
10. 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 )
A. 4H
B. H4
C. 2H2
D. 4H2
11. 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
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元素符号的意义PPT课件

元素符号的意义PPT课件

(1)2个钙原子_______(2)氧气__________
(3)二氧化碳_ ____ (4)氮元素______
(5)3个铁原子__
(6)2个氖原子___
(7)H______
(8)4P____
(9)2Cl_______
(10)3H______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 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 (2)汞H G_________; (3)绿Cl___________; (4)猛MN__________; (5)美Mg__________; (6)钙Cd________
前20种元素: 氢氦锂铍硼
H He Li Be B 碳氮氧氟氖
附表:化学元素符号歌(外文按英语字母发音读)
碳是C, Cu铜, H氢, 金Au, 钠Na, 硼是B, 锌Zn, 钾是K, 氧是O, Al铝,
磷是P, 铅的符号是Pb。 Ca钙, 钨的符号W。 S硫, 硅的符号Si。 银Ag, 镁的符号Mg。 氖Ne, 汞的符号Hg。 钡Ba, 铁的符号Fe。 锰Mn, 锡的符号Sn。 碘是I, 氟的符号是F。 氮是N, 溴的符号是Br。 Cl氯, 锑的符号Sb
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一个原子。(微观) 3)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微观) 即“钅” “石” 和稀有气体(如氦He、氖Ne、氩 Ar) 4)但是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就表示微观意思
例如: Mg表示: 1)镁元素
2)一个镁原子 3)镁这种物质 H表示: 1)氢元素 2)一个氢原子 3O表示: 3个氧原子
C N O F Ne 钠镁铝硅磷
S Cl Ar K Ca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和元素符号》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和元素符号》课件

镁离子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在线测试
1、人们(rén men)常说菠菜中含丰富的铁质,这里的 “铁质”的的是( C )
A. 分子(fēnzǐ) B. 原子核 C. 元素 D.单质
2、写出下列(xiàliè)元素的名称
Na S Cl Cu Al P Fe Mg
钠 硫 氯 铜 铝磷铁 镁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质子(zhìz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第三页,共十七页。
水分子(水)
二氧化碳 分子(二氧化 (èr yǎng huà tàn) 碳 ) (èr yǎng huà tàn)
氢分子(fēnzǐ)(氢气) 氧分子(氧气)
一氧化碳 分子(一氧化碳 (yīyǎnghuàtàn) ) (yīyǎnghuàtàn)
第四页,共十七页。
单质(dānzhì):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 : O2 H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zǔ chénɡ)的纯净物。 如:H2O CO2
第五页,共十七页。
(dìqiào)
元 素 在 地 壳
中 的 含 量
第六页,共十七页。
元素 周期表 (yuán sù)
57La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 69 70 71Lu 镧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8 Tm Yb 镥
Er
89A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 10 10 103Lr
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0 1 2 铹

第七页,共十七页。
Fm Md No
检查一下
下列(xiàliè)元素符号错在哪里

什么是元素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PPT课件

什么是元素怎样表示元素的名称和符号PPT课件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熔点相同可能是一种物质,由图可知,乙、丙熔点 相同,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块晶体中,丙开始熔化的时间 比乙晚,所以丙的质量较大。 【答案】乙、丙;丙
专题技能训练
(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 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_试__管__中__的__水__达__到__沸__点__后__不__能__继__续__吸__热____。
专题技能训练
【点拨】甲若是固体,6~10 min时吸热,温度保持80 ℃不 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乙若是 固体,则6~10 min时吸热,温度保持60 ℃不变,有固定的 熔化温度,是晶体,在第10 min时吸热且温度没有再升高, 不一定全部熔化为液体,故B符合题意;甲若是液体,则它 在6~10 min内还在吸热,但温度保持80 ℃不变,是液体的 沸腾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乙若是液体,则它在6~10 min 内还在吸热,
专题技能训练
但温度保持60 ℃不变,是液体的沸腾过程,它的沸点是60 ℃, 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专题技能训练
A.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0 min B.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B点
比A点试管里冰的体积少 C.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持续加热,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 D.装冰的试管放在装水的烧杯里加热,目的是使冰受热
二、元素的种类
1.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在化 学变化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 形成稳定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金属性。
2.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是不稳定结构), 在化学变化中易获得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 结构。这种性质叫做非金属性。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为相 对稳定结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1 元素 元素符号》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1 元素 元素符号》精品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拓展:
某些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这种物质, 例如,S、Fe、Ne等。它们都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探究新知
三、元素的分类:
我们是金属元素!
我也是 金属元素
探究新知
我们是非金属元素!
碳硫
归纳总结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钅”及汞 “石”固态非金属 “气”气态非金属 “氵”液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元素 氦氖氩氪氙氡
微观粒子(构成)
构 成
(讲种类,讲个数) 总 称
构 成
宏观概念(组成)


(讲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 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探究新知
判断正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氢元素组成
探究新知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下列反应中
再见
探究新知
N O P S Ne Na Mg 氮氧 磷 硫氖 钠 镁
探究新知
铜CU 锌ZN 银AG 锰mN 钙cA 铁FE 硅si 钠Na 铝AL
Cu Zn Ag Mn Ca 铁Fe 硅Si 钠Na 铝Al
探究新知
例: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H、(2)Na、(3)2O、(4)5C。
(1)表示氢元素;表示氢元素的一个氢原子。 (2)表示钠元素;表示钠元素的一个钠原子; 也表示钠这种物质。 (3)表示两个氧原子。 (4)表示五个碳原子。
探究新知 2.元素符号的含义:
表示氧元素;
“O”
表示氧元素的一个氧原子。
归纳总结
归纳元素符号的含义:
(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 元素符号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内涵。由图中金的相关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质子数是79 C.是非金属元素
B.中子数是118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
课堂达标 8(.如二图)为药化理学作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C.碳属于金属元素 D.C、N、O 原子中质子数依次增加
( C)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
【典例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 的一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D) A.铬原子的质子数为52 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C.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③表示一种物质(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类物质)
①氢元素
H
②一个氢原子
①铁元素
F ②一个铁原子 e ③铁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3)元素的分类
2.物质的分类
(1)氧气(O2)、铜(Cu)、铁(Fe)等物质的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二氧化碳(CO2)、水(H2O)、氯化钠(NaCl)等物质的组成元 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2.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3.3.1元素及元素符号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3.3.1元素及元素符号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谢谢!
导入
提出问题:AD钙奶有怎样的营养功能? 补充的“钙”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元素?
一、元素的概念
提出问题:这些分子中都含有的原子是什么?
氧原子。
一、元素的概念
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这些氧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均为8。
一、元素的概念
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这些碳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均为6。
提出问题: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 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 和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提出问题:为什么元素不发生变化呢?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得失,但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不发生变化,因此元素不发生变化。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氧、硅、铝、铁。
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提出问题: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那么过氧化氢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提出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能将氧气、水和过氧化氢三种 物质联系在一起呢? 过氧化氢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课堂评价
1.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2H”表示的意义是( B )
A.2个氢元素
B.2个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离子
课堂评价
3.如图表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中 y 区域代表的元 素是( A)

元素课件ppt

元素课件ppt

3. 通过对比实验,可以进一 步探究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为理解物质构成和化学反应打
下基础。
05
元素知识在日常生活及工业
生产中应用
日常生活中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 有溶解多种物质的能力,是生
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 空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之一,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 要气体之一。
产生危害。
元素资源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元素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实验探究:元素性质观察与
验证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元素的化学 性质,加深对元素性质的理解。
实验原理
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原子结构 ,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并通 过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器材和步骤
•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试剂( 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等)。
原子半径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 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电子亲和能
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是指气态基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释放 的能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亲和能逐渐增大,同族 元素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逐渐减小。
电离能
元素的电离能是指从气态基态原子中移除一个电子所需的 能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同族元素从 上到下电离能逐渐减小。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元素,对于提高农 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稀土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预防龋齿 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牙膏、饮用水 等领域。
具有特殊的磁、光、电等性质,广泛应用 于电子、通讯、国防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禁止吸烟和交通标志符号,引入本节学 习内容,是要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是化学科学中 的一种言,更要让学生明白元素符号作为一种语 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重要性。
2、让学生判断钠原子和钠离子是不是属于同 一种元素,是想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最根本的东 西。。
3、给学生讲解元素和原子的区别昨联系内容 时,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 了全面看待事物的思想,明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 事物,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1、国际上通用的元素符号,采用元素拉丁文名 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该元素; 2、当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相同时 ,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
如:氢 H 氦 He 汞 Hg 碳 C 钙 Ca 氯 Cl
巧记:一大二小
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C碳 O氧 H氢, Cu 铜 Au 金, Mn 锰 Fe 铁, Na 钠 Ba 钡, Ag 银 Hg 汞, Al 铝 Cl 氯, S 硫 Si 硅, Br 溴 Ar 氩, Ti 钛 Ca 钙, I碘K钾Mg镁,
在本节内容中,
重点是原子和元素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符号 的规范书写、及元素符号的含义。
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用宏观和微观对物 质进行描述(全面看待事物的思想)和常见元素 符号的识记。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
微粒”之后的进一步加深,本节内容很抽象,但 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为在第一章第三节时就了 解到“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而我们今天 所讲的元素符号,就是化学符号中的一种。
4、元素符号的规范书写,训练学生善于找规 律、善于总结的能力,也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记 忆的方法。
5、通过对元素符号含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 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善于从已知信 息中获取未知信息的能力和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 本质的能力。
6、课堂小节中,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重 要内容,在加强对所学知识记忆的同时,也是在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
项目
元素
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
子的总称
含义 宏观概念:
微观概念:

只表示种类, 不表示个数 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别 适用范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
围 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
组成的
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联系
第二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 1 课时 《元素与元素符号》
朱德胤
高锰酸
KMnO4

氧气
O2

氧(O)
二氧化锰
H2O
二氧化碳 CO2 MnO2
1、以上物质中相同的部分是什么? 2、氧原子与其他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 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③表示物质磷(宏观意义)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以后,整个符号 只能表示多少个原子。(即整个符号就 只具备微观意义,不具备宏观意义!)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3Fe:表示三个铁原子 nS:表示n个硫原子
1、课本79页第1、2、5题; 2、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元素与元素符号”这一节内容是由教育部 2012年审定、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 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 内容。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基 础,因此,只有将元素和元素符号的知识学好并 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才有利于学习后面的化学 式和化学方程式。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 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同一类 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
物质的描述过程中“宏观与宏观”、“微观与微观”
对应。如:
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
宏观
宏观
宏观 宏观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iblioteka 微观微观微观 微观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 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
P磷N氮Zn锌。 元素符号要记清。 元素符号要记得。 元素符号要会背。 化学知识要学懂。 化学实验真有趣。 不学化学要吃亏。 学好化学就不怕。 我学化学我最帅。 我学化学我最美。
表示一种元素 (宏观意义)
元素 符号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 个原子(微观意义)
H
表示氢元素 (宏观意义)
表示一个氢原子 (微观意义)
有些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一种元素和这种 元素的一个原子之外,还表示一种物质。(金 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
Mg
①表示镁元素(宏观意义) ②表示一个镁原子(微观意义)
思考:如果在元 素符号前加了数
③表示金属镁(宏观意义)
字,又有哪些含
义呢?
P
①表示磷元素(宏观意义) ②表示一个磷原子 (微观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