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价格上涨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摘要】:物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治理物价水平的连续上涨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抓住重点,又要进行综合治理,既要有长期持久的措施,又要采取应急措施。

【关键词】:物价; 上涨; 经济一、物价持续上涨,特征明显,危害明显物价,已成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我国的价格改革由来已久,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比价关系,通过改革,促进了生产,活跃了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这是主流。

但是在旧的价格管理体制打破的同时,亦带来了市场物价总水平的较大幅度的上升。

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调价项目不多,却出现了物价水平上涨面广,幅度大的状况。

(一)物价上涨最显著特征--食品价格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

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

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

(二)生产资料价格大涨从当前情况看,推动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一些基本因素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仍保持增长。

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在惯性作用下,今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2008年,奥运场馆、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较重,新农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加上去年企业利润明显增加对投资扩张的推动等,投资增速也不会有大的回落。

初步预计,国内钢材消费量将增加到4.9亿吨左右,钢材表观消费量将增长10%以上。

有关专家预测,今年电力、钢铁、建材、化工4个主要行业耗煤需求增量合计为2.25亿吨左右,煤炭需求保持旺盛态势。

石化类化工产品以及纯碱、烧碱等无机化工产品的表观消费量也将继续较快增长。

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一、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与原因1. 供给端压力增大2. 需求端强劲回暖3. 产业链断裂带来的影响4. 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加大5. 国际市场热钱流入带来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上涨的价格涉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如果是以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发现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变。

以下从供给、需求、产业链、地缘政治和国际市场等五个方面分析当前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和原因。

1. 供给端压力增大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市场上的资源也相应的变得紧缺,而供给这一方面的压力则日益增大。

供给压力增大,主要是因为原材料等生产因素缺乏、自然灾害等制约因素增多等。

这些都导致生产成本增高,加上市场的竞争使得企业必须提高售价以维持生存和发展,从而带来了价格上涨的现象。

2. 需求端强劲回暖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均收入提高的情况下,消费升级和人们消费观念改变,大型的消费需求便会跟进而出现,因此,需求端的强劲回暖便是造成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整体需求升温带来的价格上涨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供需关系变化导致,而另一种则是因为大量资金的介入,使得需求曲线凌厉的向上推升。

3. 产业链断裂带来的影响在一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干扰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尤其在全球化时代下,一个产品的制造一般需要各地分布的多个环节的参与,国内哪怕缺货了一个环节,就可能使某些产品短缺并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

现在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产业链的风险传递更加迅速、影响面更广,因此产业链断裂,是引起价格上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4. 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从历史经验来看,身处战乱、国内外政治闹剧、大型恐怖袭击等因素,都是大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

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加大,也将进一步引发货币的贬值、市场价格的变化。

目前很多国内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全球大型项目中,但此类项目中也具有不确定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

近几年物价的上涨趋势及分析

近几年物价的上涨趋势及分析

近几年物价的上涨趋势及分析信通12班黄义棚学号:2011210346林莘杰学号:2011210347宋建成学号:2011210348调查时间:2012年4月底调查范围:学校附近超市、农贸市场通过调查研究,对物价的上涨情况有所了解,为把握物价发展情况提供依据。

一、我国最近几年的物价走势情况CPI(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它是物价水平的一种反映,我国自2008年到现在的CPI走势图如下:从走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物价水平除了在2009年有所下滑外,其他时间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并且目前物价任然具有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物价现在正不断地创造着新高。

2009年2月到10月物价有所下滑,自2009年以后,物价一直处于上涨状态,并且在2011年6月达到了最高值6.4%,同期的食品价格上涨率达到了14.4%。

如此高的增长率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阻碍,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得当,才能在世界经济的打环境下取得良好健康的发展。

以猪肉价格为例,我国最近几年的猪肉价格可谓农产品价格涨势中的“领头军”,下面是近几年的猪肉价格走势图:在2009年的物价回落之前,猪肉价格最高为17.16元/公斤,而在这之后,猪肉的价格就一直处于上涨状态。

2011年,猪肉价格首次突破了20元/公斤。

现在,猪肉的价格仍然继续上涨,4月30日全国的猪肉价格最高达到了26.8元/公斤,最低也达到了24.4元/公斤。

对于物价上涨的问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

这仅仅是猪肉的价格,其实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大小小的食品以及日用品这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的价格都在上涨,而且较前几年上涨了不少。

这些东西的价格上涨幅度一旦过大,人们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就会很大,这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危害。

当前物价运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物价运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1 2月当月 .C I P 中食品价格 同比上涨 9 1 ,比上 .%
月 回升 0 3个 百 分 点 ,对 C I 贡 献 度 为 28个 百 分 P的 .
41 .%。1 C I 比上涨 0 3 ,季节调整后环 比涨 2月 P 环 .%
幅为 02 .% 比 上 月 高 0 2个百 分 点 。2 1 年 ,C I . 01 P同 比上 涨 54 ,比 上年 高 2 1 百分 点 。 .% .个

个 百分 点 。
单 位价格 中蔬菜 成本 占 3% 。损耗 和毛 利润 占 2 % , 0 o 而流通费用占近 5% 。 O 2 1 年以来 .流通费用 问题 引起 中央 密切关注。 01 2 1 年 8 2日.国务 院出台 《 01 月 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
人 民银行监测的 C P 企业商品价格指数 )同 比 G I( 涨幅也连续 5 个月下降 ,1 2月为 2 3 ,比上月低 0 9 .% .
s be totep lylge e t n a ee e t fh o rs o dn e i s y a,h r ei tefs af f hsy a x e tdt u jc h oi f c db s f c o ec r p n igp r d l t e rtepi h i t lo i e rse p ce o t c a a t e o a c n r h t i
( )降低流通费用改革有助于缓解通胀压 力 三 商品价格 的上涨不仅 与生产成本上涨有关 ,与流
通 费用较 高也 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数据显示 ,2 1 0 0年中国物流 总费用 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
( )通货膨胀预期明 显回落 五
2 1 年 四季度人民银行储户 问卷调查显示 居民 0 1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自20XX年初开始,物价结束了长达一年之久的颓势,开始起稳回升,什么原因促使价格运行趋势发生变化,物价回升的趋势能否持续下去,值得认真研究和分析。

一、一季度价格运行特点及其成因(一)一季度整体价格形势开局良好,价格总水平由降转升,已经进入缓慢回升的轨道20XX年伊始物价形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一季度各种价格均呈现良好的走势(见表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一月份比上年同期上涨%,结束了连续11个月的负增长,由降转升,并呈现稳步回升的走势。

其中城市和农村消费价格均小步上涨;同时,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表1 20XX年一季度主要价格变动情况(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资料整理。

进一步分析,价格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居民消费价格止跌回升,主要是受蔬菜价格、服务价格和公共用品价格上涨(见表2)所带动。

尤其是蔬菜,年初由于气候变化影响,使一季度蔬菜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

而其他消费品价格如烟酒、衣着、家庭设备、医药、交通通讯、娱乐文教用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其中,三月份家庭设备下降%,医药下降%,通讯工具下降%,文娱耐用消费品下降%。

如扣除蔬菜上涨的短期因素,居民消费价格仍然负增长。

表2 一季度消费品价格上涨商品和服务项目(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及《统计分析报告》资料整理。

第二,在工业品价格中,一季度采掘业和原材料加工业等重要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迅猛,推动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进而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约个百分点。

分月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逐月扩大(见表3)。

第三,一季度生活资料出厂价格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约个百分点,但呈现逐月回升的态势,已经走出低谷,将对今后居民消费品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表3 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和原材料购进价(单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景气月报》及《统计分析报告》资料整理。

当前玉米价格上涨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

当前玉米价格上涨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

作者简介:董 睿,男,本科,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王建军,男,本科,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会计师。

当前玉米价格上涨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董 睿 王建军 (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吉林四平 136000) 摘 要:2020年秋粮下市,玉米开称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随后一路高涨,虽中间有一段小幅回落,但回落时间短。

2月末玉米收购价格出现了历史新高,价格达到2940元/吨左右。

为深入分析和研究近期玉米价格上涨对区域经济及资金循环的影响,本文从玉米价格上涨对区域经济、企业运营、金融机构和资金循环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经济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情况下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价格;上涨;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09(2021)4002004一、玉米价格上涨因素分析(一)玉米价格走势分析2020年4月,四平地区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基本在1680元/吨左右,随着国家临储粮竞拍开始,玉米市场供应增加,玉米价格在4-10月份呈现平稳趋涨的态势,基本稳定在1900元/吨左右。

2020年秋粮下市,玉米开称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随后一路高涨,虽中间有一段小幅回落,但回落时间短,没有对玉米价格产生较大的流动,2月末玉米收购价格出现了历史新高,价格约在2940元/吨左右。

进入3月份,农民手中余粮增加市场供给,国家竞拍水稻、小麦,玉米替代品增加,导致玉米收购价格出现了暂短下滑,目前收购基本在2750元/吨左右。

(二)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受旱灾和风灾影响,粮食产量略减。

从我们前期调研和汇集各地粮食企业提供的信息来看,四平地区玉米产量606万吨,商品量544万吨,较同期下降10%,同时,我们在粮食主产县长期跟踪调研了农民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综合租地、生产资料、农机和人工等费用,玉米斤粮成本约为0.9元、斤粮成本涨幅达到15%,玉米租地和收割成本增加是导致斤粮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租地成本每亩增加70元、折合斤粮成本0.07元;收割成本每亩增加60元、折合斤粮成本0.06元)。

中国消费发展特征与趋势

中国消费发展特征与趋势

中国消费发展特征与趋势
中国消费发展特征与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尤其是网络零告市场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2.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

具体表现为,食品、衣若等基本生活用品的消费占比逐渐下降,而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消费占比逐渐上升。

3.消费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消费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

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新渠道进行购物,享受到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4.消费品质不断提升。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消费品质不断提升。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品牌、环保等方面,对于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5.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中国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例如,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健康保健等领域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

未来。

中国消费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消费模式将不断创新,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同时,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价格波动的趋势有几种

价格波动的趋势有几种

价格波动的趋势有几种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变动现象,它通常是由供需关系、市场心理和外部因素等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价格波动的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季节性趋势:一些商品的价格会因为季节性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波动。

例如,燃气、电力等冬季需求增加的商品,其价格在冬季可能会上涨,而在夏季可能会下降。

这种季节性趋势通常是由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和节假日等因素影响所导致。

2. 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指商品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呈现稳定上涨或稳定下跌的走势。

长期趋势通常受到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人口增长等。

例如,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往往会呈现上涨的长期趋势。

3. 短期趋势:短期趋势是指商品价格在较短时间内波动的现象,其周期通常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内。

短期趋势受到供求关系、市场情绪和技术因素等的影响。

例如,投资者对特定市场事件的预期或利好消息的发布可能会导致价格在短期内上涨,而不利消息或市场恐慌可能导致价格下跌。

4. 反弹趋势:反弹趋势是指价格在下跌过程中出现暂时性的回升。

当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时,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价格已经低估,开始进场买入,从而引发价格的反弹。

反弹趋势通常是短期内的现象,投资者需要谨慎判断市场情况,避免过度乐观而错失卖出机会。

5. 持续波动趋势:某些商品价格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持续波动的状态。

这种波动通常是由供需关系的较为平衡以及市场交易活跃导致的。

例如,金融市场中的股票价格经常处于持续波动的状态,受到投资者情绪、财务报表、公司新闻等因素的影响。

6. 周期性趋势:周期性趋势是指价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呈现规律性的波动。

这种趋势通常是由于市场基本面因素的变动所引发的。

例如,商品原料价格受到供应量、需求量的周期性波动影响,其价格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趋势。

综上所述,价格波动的趋势可以分为季节性趋势、长期趋势、短期趋势、反弹趋势、持续波动趋势和周期性趋势等多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