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社会C. 自然D. 科学答案:A2. 美学中的“美”是指()。
A. 客观存在B. 主观感受C. 社会现象D. 个人情感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A. 美的起源B. 美的分类C. 法律制度D. 美的规律答案:C4. 美学中的“审美”是指()。
A. 欣赏美的过程B. 创造美的过程C. 评价美的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牛顿D. 达尔文答案:A6.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
A. 实证主义B. 唯物主义C. 唯心主义D. 形式主义答案:B7. 美学中的审美价值是指()。
A. 物质价值B. 精神价值C. 经济价值D. 社会价值答案:B8. 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艺术水平B. 探索美的本质C. 促进经济发展D. 增进社会和谐答案:B9.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指()。
A. 个人的情感体验B. 集体的互动体验C. 艺术的创作体验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下列哪项是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A. 艺术史B. 艺术批评C. 艺术创作D. 艺术教育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实验方法D. 比较研究答案:ABCD3. 美学中的“美”的表现形式包括()。
A. 形式美B. 内容美C. 功能美D. 技术美答案:ABC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审美体验?()A. 个人情感B. 社会文化C. 教育背景D. 经济状况答案:ABCD5. 美学研究的历史发展阶段包括()。
A. 古典美学B. 现代美学C. 后现代美学D. 当代美学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自然景观C. 社会现象D. 人类行为答案:A2. 以下哪一项不是美学的基本问题?A. 美的本质B. 美的功能C. 美的起源D. 美的分类答案:D3.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是指:A. 美是无目的的B. 美是合目的性的C. 美是无目的的同时也是合目的性的D. 美是具有目的性的答案:C4.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5. 形式美学主要强调的是: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形式C.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答案:B6. 以下哪位艺术家的作品,体现了“美在形式”的观点?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毕加索D. 梵高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情感性B. 直觉性C. 客观性D. 个体性答案:C8. 现代美学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A. 感知B. 情感C. 想象D. 逻辑推理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审美教育的功能?A. 培养审美能力B. 提升道德修养C. 促进智力发展D. 强化科学思维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美学研究的范畴?A. 艺术美学B. 环境美学C. 社会美学D. 宗教美学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的特点主要包括情感性、直觉性、个体性和非功利性。
情感性指的是审美经验中情感的直接参与;直觉性是指审美经验往往不依赖于逻辑推理,而是直观感受;个体性强调审美经验的主观性和个人差异;非功利性则是指审美经验不以实用为目的,追求的是美本身。
2. 描述康德美学理论中的“审美判断”。
答案: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审美判断是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
它不依赖于概念或目的,而是基于对美的形式的直观感受。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下载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下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自然美B. 社会美C. 艺术美D. 科学美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规律D. 社会制度答案:D3.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通常被认为是在()。
A. 古希腊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启蒙运动时期D. 20世纪初答案:C4.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5. 美学中的“审美”一词,主要指的是()。
A. 审美经验B. 审美判断C. 审美创造D. 审美教育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审美经验的特点?()。
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直观性答案:C7. “美的规律”这一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
A. 康德B. 黑格尔C. 马克思D. 尼采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艺术美的表现形式?()。
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法律答案:D9. 美学研究中,对美的分类包括()。
A.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B. 形式美、内容美、功能美C. 外在美、内在美、综合美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研究法C. 逻辑分析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规律D. 美的分类答案:ABC2. 美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历史分析法B. 比较研究法C. 逻辑分析法D. 实验研究法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审美经验的特点?()。
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直观性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艺术美的表现形式?()。
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法律答案:ABC5. 美学研究中,对美的分类包括()。
A.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B. 形式美、内容美、功能美C. 外在美、内在美、综合美D. 以上都是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往年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艺术B. 自然C. 社会D. 人类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是()。
A. 形式美决定内容美B. 内容美决定形式美C. 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互独立D. 形式美与内容美相互依存答案:D4.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经验分析B. 逻辑推理C. 实证研究D. 以上都是5.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A. 《睡莲》B. 《星夜》C. 《日出印象》D. 《蒙娜丽莎》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艺术哲学B. 审美心理学C. 艺术史D. 社会美学答案:C7. 康德在其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将美分为()。
A. 自然美和艺术美B. 形式美和内容美C. 感性美和理性美D. 绝对美和相对美答案:A8.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
A. 对美的事物的感知B. 对美的事物的认识C. 对美的事物的情感反应D. 对美的事物的理性分析答案:C9.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属于表现主义流派?()B. 梵高C. 蒙克D. 达利答案:A10. 美学研究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通常包括()。
A. 形式分析B. 内容分析C. 社会背景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
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实用主义C. 表现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ABCD3. 美学研究中,审美价值的判断通常基于()。
A. 个人偏好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历史时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体验?()A. 教育水平B. 个人经历C. 社会地位D. 情绪状态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案例分析C. 理论推导D. 实证调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与艺术的关系。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制度D. 人类情感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被认为是现代美学之父?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尼采答案:B3. 美学中的“审美”一词最早由哪位德国哲学家提出?A. 康德B. 黑格尔C. 鲍姆加登D. 谢林答案:C4.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关于艺术的?A. 形式B. 内容C. 功能D. 经济答案:D5.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其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而闻名?A. 毕加索B. 达利C. 杰克逊·波洛克D. 米开朗基罗答案:C6. 美学中“模仿”理论最早由哪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赫拉克利特答案:B7.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是由哪位哲学家系统阐述的?A. 康德B. 鲍姆加登C. 黑格尔D. 谢林答案:A8.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9. 美学中“悲剧”理论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尼采D. 黑格尔答案:A10.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艺术即游戏”的观点?A. 康德B. 尼采C. 席勒D. 黑格尔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美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包括哪些?A. 艺术哲学B. 文化研究C. 心理学D. 社会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美学中的重要概念?A. 审美经验B. 审美价值C. 艺术批评D. 艺术创作答案:ABCD3. 美学中的审美范畴包括哪些?A. 美B. 丑C. 崇高D. 滑稽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A. 历史分析B. 比较研究C. 现象学D. 符号学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现代美学的发展趋势?A. 跨学科研究B. 理论创新C. 实践应用D. 文化批判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简述康德美学中的审美判断的特点。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

2011年4月自学考试全国美学试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课程代码:00037 (总题数:20,分数:20.00)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分数:1.00)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解析:[解析] 中国的儒、道、禅在美育思想上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化育”的方式。
可见,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的逐渐沁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熏陶和浸染,审美主体可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变,但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生着微小的变化,渐渐形成一种心理结构,持久地影响着精神生活。
孔子曾用风作比喻,说:“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风并不着意表现什么,却能让万物感受得到,春风一吹,百草偃伏,百花盛开,美育正是以这种感性的方式,来陶冶人的精神,转移人的气质。
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分数:1.00)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解析:[解析] 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分数:1.00)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解析: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分数:1.00)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解析: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分数:1.00)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解析:[解析]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分数:1.00)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解析:[解析]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

全国自考美学04年-11年试题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A.观、品、悟B.品、悟、观C.读、解、达D.感、品、悟2.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A.意象的触发B.意象的发展C.意象的鲜明D.意象的形成3.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A.反映B.模仿C.认识D.感动4.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5.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A.意象B.材料C.流通D.形式6.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古希腊人把“艺术”理解为各种工匠的技术或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A.物质产品B.精神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8.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9.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A.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B.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C.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D.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10.柏拉图的“美本身”、普罗提诺的“理型”说、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说,实质上都体现着一种基本的观念,这就是()A.美即自然B.美即感性C.美即有用D.美即完满11.康德自称他在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从美学上说,这个“革命”主要是指他把美学研究()A.从客观世界转移到主观世界B.从主观世界转移到客观世界C.从重内容转移到重形式D.从重形式转移到重内容12.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A.拥有自由意志的人B.自我实现的人C.审美的人D.集体的人13.从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中可以看出,传统美学在美的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A.相对主义观念B.形而上学观念C.怀疑论的观念D.开放性的观念14.美学思想得以形成的直接基础是()A.艺术活动B.客观存在着的美C.审美意识D.审美理想15.“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的意思是()A.感性学B.现象学C.审美学D.解释学16.从美学史上看,绝大部分美学家在探讨美学基本问题时,其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A.美的规律B.艺术C.美感经验D.审美关系17.在孔雀等鸟类中,雄鸟往往会在雌鸟面前展示其美丽的羽毛,这是因为()A.它们已具备了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能力B.它们具有与人相同的情感要求C.它们已懂得欣赏美D.它们具有性选择的本能需要18.人们看电影时,看到滑稽的场面忍俊不禁,看到悲伤的场面痛哭流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 B )7-366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2.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 C )7-344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3.“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 C )6-315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 A )6-305A.存在论B.形式论C.行为论D.功能论5.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 B )6-316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 D )4-208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7.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 B )4-209A.杜威B.桑塔亚那C.维特根斯坦D.柏格森8.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 C )5-277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9.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 B )5-278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10.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 B )5-278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11.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 A )5-286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12.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 D )3-135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13.荒诞的表现形式是( C )3-188A.优雅B.壮丽C.怪诞D.喜剧14.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 D )1-20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15.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 D )1-23A.艺术学B.自然学C.理性学D.感性学16.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当代中国美学家是( C )1-5A.朱光潜B.宗白华C.蒋孔阳D.李泽厚1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D )2-60A.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B.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D.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8.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是( D )2-97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汉诺夫19.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 B )2-100A.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B.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C.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D.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20.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的是( B )2-57A.马克思B.黑格尔C.康德D.列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关于美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BD )7-360A.形象直观的教育B.潜移默化的教育C.立竿见影的教育D.以情动人的教育E.以理服人的教育22.艺术想象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 )6-319A.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和感受B.融会和整合表象感受C.创造艺术的灵感D.主导和主宰艺术理想E.联系意象世界与认知能力23.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直观主义者的有(ABC )4-210A.叔本华B.柏格森C.克罗齐D.施莱尔马赫E.狄尔泰24.优美对象往往表现出的特征有(ABCDE )3-138A.秀丽B.柔媚C.纤巧D.幽静E.淡雅25.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ABD )2-52A.民族性B.时代性C.主体性D.阶级性E.客观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4分,28、29小题每题3分,共14分)26.以美育代宗教说7-346/369答: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
他在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时候,他拿宗教与美育作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他还把美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
宗教也是诉诸人的心灵,追求完满与解脱,但主要是减少人们现实的痛苦,鼓励他们对来世充满希望。
而美育则是受审美对象感发,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个性,追寻真实现世的幸福,不是虚无飘渺的来生。
27.鉴赏过程中的“品”6-339答:“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
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
28.生物本能说2-93答:生物本能说从人的自然天性来说明审美发生的,认为审美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人类的审美活动在其本源处就是一种本能的需要。
这种学说的缺点主要在于: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
第二,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29.喻象5-293答:如果说兴象是把“主体”熔铸于世界中,满足于“世界”的“自相”,喻象便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
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0.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1-16答:(1)美学既然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那么它的研究方法自然也应当是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
(2)美学既然是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和现实的审美活动,就意味着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
(3)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美学研究的方法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不同方法,也可以同时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还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的组合研究。
(4)美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还是有主次之分,核心与附属之分。
我们认为,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31.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6-334答:艺术意象的重建不只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道程。
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而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
那么,它的意象重建就是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的重建。
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任何接受者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都不可能完整地得到创造者的意象,同时不同接受者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接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都是由接受者的“期待视界”的不同决定的。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
接受者重建意象是主体不断对艺术品提供的总体框架进行填补空白、揭示意义、参与创作的动态过程。
这种主体参与创作的过程贯穿着欣赏的全过程。
(4)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艺术品只提供了一个较为模糊的、概括的总体形式架,接受者只有通过主体性的参与,填补图式结构中的空白,使其不确定的意象确定下来,才能重建起具体的意象体系。
32.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
7-353答:(1)美育与人格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
(2)美育是人格教育的规定虽然揭示出了审美教育的间接效应,但却显得过于宽泛。
审美基于个体的精神自由,道德基于群体的礼法伦常,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其结果必然是以礼法伦常窒息了个体的精神自由,美育事实上也就沦为以美为手段的德育,取消了自身的独立性。
33.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
5-285答:一、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由此出发,将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作如下分析: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
2、形式符号层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果说物质实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那么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形式符号层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在艺术品的整体结构中,形式符号层指示、负载意象的功能远大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3、意象世界层所谓意象世界层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
4、意境超验层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
意境超验屡次又可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
二、艺术品层次结构的内在关系: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毫无意义。
34.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2-63答:审美活动不仅有着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
(2)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
他既是从生活世界中暂时的退出,又是向生活世界更深的突进。
(3)审美活动所追寻的又并非一种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35.举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
3-162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悲剧的审美价值一般是表现为审美存在中的主客体的冲突、斗争的过程,这样其实就是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